❶ 冬酒与糯米酒有什么区别
1、 概念不同
糯米酒:又叫酒酿,甜酒。旧时叫“醴”。用糯米酿制,是中国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传统的特产酒。
冬酒:以粮食为原料的发酵酒,酒精度低,营养丰富。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2、 制作原料不同
糯米酒: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酿在北方一般称它为“米酒”或“甜酒”。用蒸熟的江米(糯米)拌上酒酵(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发酵而成的一种甜米酒。
冬酒:酿制冬酒的原料很多,常有的有糯米、高梁、粟米、粟树籽等。
3、 作用不同
糯米酒:米酒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饮后能开胃提神,并有活气养血、滋阴补肾的功能,产妇和妇女经期多吃,尤有益处,是老幼均宜的营养佳品。
冬酒:国内同类黄酒中的上品,色泽金黄,气味清香,口感甘醇绵厚,爽心活舌。具有清凉爽口,消暑散热的作用。适量饮用,舒筋活络,振奋精神,消除疲劳,迅速恢复体力。
米酒的养生小窍门
1.在米酒中打个鸡蛋、煮些糯米圆子或加入适量红糖,滋补效果更佳。
2.女性在月经期前后一周多吃些米酒煮鸡蛋,可起到很好的美容丰胸效果。
3.米酒能同肉中的脂肪起酯化反应,生成芳香物质,使菜肴增味。
4.米酒冬天宜热饮,这样更能享受到其醇香,驱寒暖身的效果也更佳,夏天宜冷饮。对血淤、缺奶、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等症,米酒以热饮为好。
❷ 湖南方言的汉语方言
湖南省境内的汉语分布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是湘语和官话,其次是赣语和客家话,还有归属不明确的土话(包括平话和乡话)。 著名语言学者杨时逢认为,湖南南部的衡阳、郴州、永州三市(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分别称衡阳地区、郴州地区、零陵地区)通 常被称为“湘南地区”。这一地区东与江西省、西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与广东省交界。其中的永州 市、郴州市境内的不少县市,包括永州市所辖的零陵、冷水滩、东安、双牌、道县、宁远、江永、江华、新田、蓝山10县区,郴州市所辖的桂阳、嘉禾、宜章、 临武、汝城、资兴 6 县市,一共 16 县(市、区)存在一 些与当地的“官话”截然不同的“土话”,我们统称之 为“湘南土话”。
代表方言:一,以资兴说(Zixingsa)为代表的土话区(白说),包括永兴、桂东、汝城、安仁,是湘南土话与客赣方言的混合型。二,以嘉禾话为代表的湘南土话双语区,包括宜章、临武、嘉禾、桂阳、蓝山、宁远,是同时使用湘南土话与西南官话的双语区。三,以道州话为代表的保留了湘语特征较多的湘语土话,包括冷水滩、零陵、东安、双牌、道州、新田、江永、江华与桂北平话关系密切。 土家语(pi˧˥ tsi˥ sa˨˩)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语支。在土家语中,土家族人自称pi˧˥ tsi˥ kʰa˨˩ [毕兹卡]。 根据杨再彪博士2011年4月提供的数据,土家语目前在湖南省西部的34个乡镇中、200个行政村的500个自然村寨中依然被使用着。土家语分为南北两种方言。南北土家语音韵语法词汇差异过大,无法交流。土家语北部方言又称毕基语,为以前绝大多数土家族人的母语。但现在,许多土家族人的母语已转为了湖南西北部当地流行的汉语方言(西南官话),只有少部分土家族人的母语仍为土家语北部方言。
龙山土话
龙山县:洗车河镇、苗儿滩镇、靛房镇、洛塔乡、干溪乡、猛西乡、凤溪镇、坡脚乡、他砂乡、内溪乡、贾市乡永顺县:对山乡、和平乡、西歧乡、首车镇、勺哈乡保靖县:普戎镇、仙仁乡、涂乍乡古丈县:茄通乡、断龙乡保靖土话
龙山县:隆头镇、岩冲乡、长潭乡、里耶镇保靖县:隆头乡、比耳乡、马王乡、拔茅镇、昂洞乡、龙溪乡、簸箕乡
孟兹话
土家语南部方言又称孟兹话。孟兹话为土家语在大面积的苗瑶、汉语区内的方言岛,自古以来便只有很少的母语人口(现仅几百人使用),分布在泸溪县境内的潭溪镇且己村的九个村寨(别名九寨话),潭溪镇中也有少量迁移人口。具体村寨名为(括号中为该地孟兹语名):
下都(tsʰie˨˩ bu˨˩)铺竹(pʰu˧ dzɯ˧)波洛寨(bo˧ lo˧ tsai˩˧)且己(tsʰa˧ dʑi˧˥)下且己(tsʰa˧ dʑi˧˥ a˨˩ di˧˥)大波流(tsʰie˨˩ dɯ˥ pʰo˨˩)小零寨(tsʰie˥ ȵĩ˧˥ sa˧)梨木寨(li˨˩ mu˨˩ tsai˩˧)土麻寨(tʰɯ˩˧ ma˨˩ tsai˩˧)潭溪镇(hu˧ dɯ˧) 湘语形成的原因是北方汉族人南下湖南单独发展并且受到南方少数民族语言影响。虽然湘语在湖南境内的历史非常久远,但是湖南境内的少数民族一直是这个区域的主要民族成员。汉语首先在湖南的中心区域传播进来,湖南周边的汉语是后期再从这里进一步传播过去的。
《汉书·南越传》记载,南越王赵佗曾经说“西北有长沙,其半蛮夷亦称王。”公元8年,王莽篡位,曾经把长沙国改名“填蛮郡”,可见当时湖南境内少数民族势力非常大。具体地说,秦汉时期的汉族主要分布在3个区域:以常德为中心的沅水和澧水中下游地区;以长沙为中心的湘江中下游地区;湖南和江西两省的交界线一直到广东省的狭长地带。另外,整个湖南地区的广阔腹地仍然是古代使用苗瑶语族语言的民族居住和没有开发垦殖的地方,其中可能还零星地散布着一些汉语移民地点。(李蓝1994)。唐朝后期刘禹锡贬谪到武陵以后有文章说:“湘沅之滨,寒暑一候,阳雁才到,华言罕闻。”(《全唐文》第六〇三卷的《上杜司徒书》)说明当时湘江、沅江流域还有大量非汉族地区,汉语难得听到。湖南境内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汉族人从原来居住区域向周边地区移民相对便利,因此这种逐渐扩散方式的移民运动历代都不停息。谭其骧分析了邵阳、新化、武冈、新宁、城步、湘阴和靖州等地方的氏族历史材料,认为“湖南本省得五十五族,仅后于江西,超过其他一切外省,良以境土密迩,迁徙便利,此为当然之现象。”(谭其骧1987:325)
湖南西南部新化、安化一带的湘语,可能是宋朝才扩散过去的。“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其地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澧,而梅山居其中。……熙宁五年,遂檄谕开梅山。……诏以山地置新化县。”(《宋史》第四九四卷的列传第二五〇篇)
湖南西北部南县的湘语到民国时期才形成。清朝末期,在洞庭湖北岸,长江水流携带到洞庭湖的泥沙淤积成一大片三角洲。这些肥沃的土地,吸引了省内众多移民。但是移民来源比较杂乱,各自说自己原来的方言。到民国时期还是既没有内部地位特别的方言可以推广,也没有外部一致的方言可以模仿。但是因为迁移到这里来的人的原籍一般是益阳、长沙、岳阳、常德、衡阳。益阳来的人最多,“风俗益阳化”明显。(张伟然1995:73)所以,今天南县湘语也最接近益阳湘语。
湖南省边远区域的汉语方言最晚传播过去,又最先被省外来的强势方言西南官话同化和覆盖。当湖南周围的方言都不同程度地被其他方言取代以后,湖南中部还保留了比较典型的湘语。长沙、湘潭、株洲、衡阳、娄底等湖南中部的大城市的方言会形成自己的向心力。这种地域优势带来的方言优势也会使湖南核心区域的方言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但是长沙这样最核心的城市,由于人员流动频繁,外来方言的影响很强烈,所以反而比中部其他地区的方言变化更加快,但是由于自己的地域优势形成的方言优越感的作用,没有湖南周边方言变化快。 西南官话的形成有两个原因:第一,北方汉族人南下和外地军人驻扎;第二,湖南跟贵州、广西等交界地区的自然交往。北方汉族人南下湖南主要通过军队驻扎和难民驻留形成。当外来的叫做官话的北方方言成为当地交流的强势方言的时候,就可能取代当地方言或者少数民族语言。在湖南永州和郴州还存在双方言现象,就是城市基本上被官话覆盖,没有当地固有的土话,但是农村里,甚至在江永的等偏僻的县城还保存了土话,形成土话和官话并存的双方言生活。其实直接影响湖南方言的官话,更多的是跟湖南西边和南边通行的西南官话。这是老百姓直接交流的结果,由于官话更加容易明白更加通行,人们就会逐渐自动改说官话。
早在秦朝,就有北方军队进入湖南境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派遣军队到湖南。《淮南子·人间训》记载:他“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现在湖南的靖州),一军守九嶷之塞(现在湖南的宁远)……三年不解弛弩。”以后汉朝、明朝派遣军队到湖南都有记载。《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篇记载:东汉建初年间,在平定武陵蛮的分支溇中蛮后,“于是罢武陵屯兵,赏赐各有差。”《元史·刘国杰传》记载:“宋尝选民立屯,免其徭役,使御之,在澧者曰隘丁,在辰者寨兵。宋亡,皆废。国杰悉复其制。”。到明朝发展到了顶峰。那时有“国家镇守四方之垦屯军政机关”,机关管理的士兵一般来自外地,遇到战争上战场,平时耕种。(谭其骧1987:322)
这些军人长期在驻扎地区生活,他们的语言如果是弱势语言就可能被当地语言同化。“边城父老旧乡邻,弭节从容问所因。绿鬓已应辞故里,白头犹解识先人。衣衫尚有唐风旧,童稚皆传楚语新。”(《敬轩文集》第八卷的《过沅州见故乡父老从戎者与道家乡事多有识先人者因赋此》)可见军人的后代就已经被当地“楚语”同化。
这些军人的语言如果是强势语言,就可能保持自身官话。道光《永州府志》引用旧的地方志说:“州县各在乡谈,听之绵蛮,侪偶相谓如流水,男妇老幼习用之,反以官话为佶屈。惟世家子弟与卫所屯丁则语言清楚,不类鴃舌。”
从汉朝开始,由于封建王朝多数都在中原建立都城。因此,中原战争祸害到处引发,百姓流离失所,开始向南方寻求安身地方。谭其骧说(1987:301):“中原人之开始大量来移湖南,湖南之始为中原人所开发,其事盖促成于莽末更始之世。方是时中原大乱,烽烟四起,田园尽芜,千里为墟,百姓皆无以为生,必有南阳、襄阳诸郡之人,南走避于洞庭、沅、湘之间,筚路蓝缕,以启此荒无人居之山林旷土也。”根据《续汉书·郡国志》记录,从公元2年到公元140年(永和五年)间,长沙国户数增长了5倍,人口增长了4倍。零陵郡户数增长了9倍,人口增长了6倍。桂阳郡户数增长了4倍,人口增长了2倍。武陵郡户数和人口数均增加了30%多。然而这140年间全国户数和人口数却反而减少了20%。可见当时湖南境内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不是属于自然增长,而是与北方移民有着重大的关系。
历史学界一般认为,中原地区向南方大举移民的第一个高潮从西晋末年的“永嘉丧乱”开始。当时江南相对安定,许多中原人过长江避难。“京洛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晋书·王导传》)东晋统治者为了安定民心,曾经根据士族和民众的原籍设立行政区域,安排移民。当时江苏接收的中原移民最多,其次是安徽,再次是湖北、四川、河南南部、陕西北部和山东北部。然而湖南,因为距离中原比较远,只有在北边一小部分地区有移民来(谭其骧1987:211)。根据《宋书·州郡志》和《晋书·地理志》,当时设置的北方移民区域在现在湖南界内的,有南义阳一郡,南河东半郡。这次移民应该对洞庭湖一带的古代湘语造成了冲击,逐渐形成常德一带的官话。
第二次大移民发生在唐朝“安史之乱”以后。《旧唐书·地理志》记载“自至德后,中原多故,襄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这说明在唐朝中期,从湖北荆州到湖南常德一带因为移民而增加了户口10倍以上。唐朝末年的诗人韦庄也在《湘中作》中说:“楚地不知秦地乱,南人空怪北人多。”北方居民迁徙规模大,人数多,地域相对集中,使他们的语言不仅难以被本地土著语言同化,反而给当地土著语言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就强化了常德方言的官话基础。周振鹤、游汝杰也说:“如此大量的移民势必带来北方方言的巨大冲击,以至北方方言取代了澧水流域和沅水下游的固有方言。常德地区的官话基础也许在此时已经奠定。”后来经过经过宋朝300百年的发展,“北方话终于由北向南逐步扩大至整个沅澧流域。”(周振鹤,游汝杰1985)
北方汉语的南下也给南方的少数民族语言造成了冲击。中原地区相对比较先进的生产力与文化促使少数民族居民自觉地向他们学习。刘禹锡曾经在他的诗《武陵书怀五十韵》中描绘他贬谪在朗州(现在的常德)的时候,“邻里皆迁客,儿童习左言”。《隋书·地理志》有描绘当时“蛮”的情况,“其与夏人杂居者,则与诸夏不别;其僻处山谷者,则言语不通,嗜好居处全异。”
由于缺乏文献的记载,我们已经无法知道南部地区的官话具体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张伟然(1995:66-67)认为,湖南南部官话与宋朝到明朝时期军队驻扎有关,开始在军队和政府内部流通。可以肯定,至少清朝已经有了相当一部分人开始使用官话了,因为清朝到民国的一些地方志明确记载已经有了官话。例如光绪《兴宁县志》记载“民多汉语,亦有乡谈”。道光《永州府志》:“所说皆官话,明白易晓,其间不同者,则四方杂迹,言语各别,声音亦异,其类甚多。”清朝同治《江华县志》记载:“邑人何景槐曰:江邑所说皆官话,明白易晓。其间不同者,由四方杂迹,言语各别,声音异其类,甚多能悉记。”
湖南省外部的官话肯定也会影响湖南官话的形成。周振鹤,游汝杰(1985)认为湖南南部的官话是从广西传过来的,“一支北上靖州,结合湖北的影响,使靖县方言官话化,使会同、通道、黔阳方言带有湘语北片特征。另一支自西向东进入湘南,与湘语、赣语接触、交融,形成几类方言混杂的局面。”范俊军(2000)也有相同的观点,认为官话在湖南南部是后来出现的,最早也只能在明朝末年以后从中国西南经过广西北部进入湖南南部。从郴州市范围来说,官话最先从西经过湖南永州市进入郴州市的桂阳县,再向东边扩散到郴州、郴县,再向南边扩散到临武、宜章甚至广东北部。”
总之,官话分布在湖南西部和南部边远区域,还难以渗透到湖南中部的核心区域。为什么官话容易在湖南外围的西部和南部形成呢?第一,这些区域没有形成一致性比较强的非官话方言,任何一种固有方言都难以成为强势方言。第二,数量多特征复杂的固有方言区域之间也迫切需要一种容易流通的官话来做为区域共同语。第三,这些区域外围的强势方言是官话,人们自然会通过跟湖南省以外的贵州、广西人交往,因此必须掌握也自然容易学会这些地区说的官话。 关于湖南省赣语的形成,周振鹤,游汝杰(1985)认为是江西移民大量进入湖南的结果。张伟然(1995:66-67)做了进一步论证。历史上有“江西填湖广”的说法。如果说唐朝以前,到湖南的移民主要来自北方,那么五代以后主要来自东方。“赣、湘境地相接,中无巨山大川之隔,于是自密趋稀之移殖行动,自然发生矣。故江西人之开发湖南,鲜有政治的背景,乃纯为自动的经济发展。”(谭其骧1987:321)可见,赣语的形成跟自然移民有关,而没有政治避难的原因。
根据谭其骧考证,五代时期江西一共有22族移民到湖南,18族在湘阴,4族在宝庆府(今邵阳),3族在新化,1族在武冈(谭其骧1987:339)。宋代在湖南的江西移民很多,“这些江西人多迁自隆兴府(治今南昌市)、吉州(治今吉安市),主要从北面的修水——汨罗河谷进入洞庭湖平原,从中部今浙赣线所经的湘赣大道入潭州(治今长沙市)、邵州(治今邵阳市),从南部上犹江——耒水河谷进入湘南的郴州、桂阳军、武冈军一带。”(葛剑雄等1993:315-316)《明太祖实录》第二五〇卷记载洪武三十年(1397年),“常德府武陵县民言:武陵等十县自丙申兵兴,人民逃散,虽或复业,而土旷人稀,耕种者少,荒芜者多。邻近江西州县多有失业之人,乞敕江西量移贫民开种,庶农尽其力,地尽其利。上悦其言,命户部遣官于江西,分丁多人民及无产业者,于其地耕种。”
周振鹤、游汝杰(1985)总结了江西人向湖南迁徙的几个特点。第一,江西移民从湖南东北向西南、西北、东南3个方向递减,和各地距离江西北部、中部的远近成正比。因此湖南的赣语片自然紧邻江西,而且北部的赣语特征比南部更加明显。第二,江西移民的出发地点相对比较集中,主要是泰和、吉安、吉水、安福、南昌、丰城6个县。这与江西本省各地开发程度有关。开发程度高的这6个县田没有闲置土地,但是有闲人,就自然会寻求移民的出路。然而江西南部本身开发程度比较低,自然不会向湖南移民。第三,湖南北部的移民来自江西北部,湖南南部的移民来自江西中部。这样就造成湖南北部和南部赣语的差异。第四,江西移民从唐朝到宋朝到元朝的700多年里持续增加。首先在湖南和江西交界的湖南东部形成赣语,后代的移民就越过这个区域向纵深发展,深入到湖南西南边界,从湘阴到宁乡到新化到绥宁。
地方志中也有大量江西移民的记载。例如康熙《浏阳县志·拾遗志》记载:“浏鲜土著,比闾之内,十户有九皆江右之客民也。”民国《醴陵乡土志》记载:“县境之内,率多聚族而居,在数百年前皆客民也。……醴陵近江西,故族姓亦以来自江西者为多。”
一些历史记载还可以说明湖南的赣语在宋代似乎还没有完全形成。南宋词人刘克庄从江西萍乡进入醴陵后曾经说:“市上俚音多楚语。”(《后村大全集》第三卷的《醴陵客店》)这说明南宋时期醴陵与萍乡方言的差距还明显。当时醴陵还说的是“楚语”,就是湘语,赣语还没有完全形成。 客家人一般是明朝到清朝时期从广东、福建或者经过江西辗转进入湖南的,而且一般以家族为单位进行迁移。(陈立中2003:7-33)根据各地族谱的记载,客家人最早进入湖南是在宋代,大批迁移是在明朝到清朝。例如,茶陵江口黄姓的一支,他们的始祖在1184年(南宋淳熙十年)从江西赣州迁移来的。平江县最早一批客家先民是1472年(明朝成化七年)从广东龙川迁移来的。清朝从顺治到乾隆年间,客家人先后从现在的梅州、惠州、大浦、平远、蕉岭、乐昌迁移到平江。浏阳客家人的祖先大多来自广东东北部和福建西部的汀江流域,主要是广东平远、兴宁、梅州等县市。明朝初期和清朝初期,福建客家人大规模迁移到醴陵,广东客家人迁移到汝城。炎陵县的客家移民主要是清朝来的。
客家人进入湖南一般有3个原因。第一,江西“棚民”因为官方捕捉被迫迁移。根据《醴陵县志》(1948年)记载,客家人“习劳尚武,男女并耕,结棚而住,故称之棚民。明亡,常纠集勇壮,头裹红巾,响应郑成功、金声桓以图恢复。……自是清吏之于棚民,捕杀之余,继之以驱逐。棚民既不容于宜春,多散居邻县”。第二,沿海居民因为战争骚扰被迫迁移。根据《醴陵县志》(1948年),“顺治间,郑成功据厦门,屡侵掠沿海诸县。清兵追之不能胜,乃颁令迁沿海之民于内地,尽焚其庐舍器物,以绝郑氏海舶所用钉铁蔴油硝磺粟帛。闽粤之人家破流亡,千里远来”。第三,政府引导移民来湖南开荒。明朝末年到清朝初年,境内战乱频繁,导致人口急剧减少。根据同治年间《攸县志》记载,“明末兵灾,民窜田荒。”政府“招徕开垦,难敷额数”。政府为了休养生息,鼓励拓荒生产,所以有大量客家人迁移到湖南开荒。
总之,湖南客家话分布区域不大。由于客家人迁移到湖南的时间比较晚,而且大多是家庭式的迁移,因此客家话在湖南并没有形成大范围的分布,只是零散地分布在几个县市。 土话包括湘南的“土话”和“平话”,湘西的“乡话”。目前学术界对这些土话的形成过程还没有足够系统的研究,但是可以初步肯定,这些土话由于地理位置相当偏僻,交通非常闭塞,因此种类繁多,具有早期湘语等方言特点,而且本身由于语言接触发生很多特殊变异。
梁敏、张均如(1999)认为平话“是来自各地移民的不同方言在桂林、柳州、南宁等地彼此交流、融合发展,并受壮侗诸语言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汉语方言。我们姑且称之为古平话,在官话和粤方言进入广西之前的一千多年间,古平话曾经是湖南南部和广西南北各地百姓的主要交际用语,也是当时官场和文教、商业上的用语”。李冬香(2006)认为湘南土话是不同时期汉族移民的历史沉淀以及同当地土著民族互相影响的结果,而且到宋朝已经基本完成。(鲍厚星2004)认为湘南土话的形成原因很复杂。第一,湘南土话区域处在五岭山脉中,地理情况很复杂。第二,历代移民情况复杂。第三,与当地少数民族频繁接触情况复杂。第四,宗族势力的影响复杂。
从移民历史角度来考察,从汉朝一直到近代,湖南东南部都接受了大量的移民,而且从族谱来看,大部分来自江西,与湖南其他地区的移民情况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只从移民情况无法解释湘南土话的形成。而且从语言特征来看,有的相当古老,比如古代知组声母现在读塞音,江永桃川土话把“树”叫做“木”等等,可见有不同时期的历史沉淀。有的很奇怪。例如从大地岭土话的人称代词来看(彭泽润2002),几乎无法找到它跟一般的汉语方言的对应关系。这说明在语言接触的历史过程中,很可能受到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许多地方不同的族姓说不同的土话,说明有家庭式移民的背景。偏僻又复杂的地理条件,造成交通闭塞,大范围地交流受到地理条件的局限,最终形成了数量多、流通范围小的不同的方言格局。
湘西土话(乡话)主要分布在怀化市的沅陵、辰溪、溆浦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泸溪和古丈。这些县份本来就偏僻,而乡话又只分布在这些县份中交通更加闭塞的偏远山区,城镇一般通行官话或者湘语。
根据杨蔚(1999:2-3)的研究,乡话分布的区域在历史上曾经是少数民族活跃地区。当时的人被叫做“五溪蛮”。早在公元前202年(汉朝高祖五年)设置沅陵县,属于武陵郡。因此汉族人迁居这里的历史比较久远。《后汉书·南蛮西夷列传》注释说:“干宝《晋纪》曰:武陵、长沙、庐山郡,槃瓠之地也,杂处五溪之内。”秦朝汉朝时期,中央政权为了平定这里,都曾经征讨过这里。公元49年(汉朝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伏波将军马援“将十二郡募士及刑四万余人征五溪……”根据萃默齐《说蛮》记载,“马伏波遗兵十家”,“凡二百余户,自相婚姻,后发至三百余户”。唐朝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也记载“马伏波有余兵十家不返,自相婚姻,有二百余户”。隋朝唐朝时期,现在沅陵、泸溪、辰溪等地为是军事重地,当时有大批汉族人随军来到这里,因此当时文教事业一度很发达。宋朝嘉祐三年,政府在沅陵明溪口派驻军队防守,并且分给士兵田地时代(世代)耕种。元世祖开通京都到云南的驿道,沿途设置驿站。当时的沅陵、辰溪、泸溪境内设置了界(有一“亭”字)、马底、船溪等驿站。这就促进了商品流通,也吸引了一批来自浙江、福建、江西的移民。明朝到元朝,政府继续驻扎部队,让士兵世代耕种田地,吸收移民。根据1874(清朝同治十二年)守忠等编辑的《沅陵县志》记载:“县之四塞山川险峻、故元明以来他省避兵者卒流徙于此,今号称土著者原籍江西十之六七,其江浙豫晋川陕各省入籍者亦不乏”。从族谱来看,乡话区域的一些大姓氏都来自外省,主要是江西。
这些历史特征跟湘南土话有相似的地方,都是移民语言在跟当地语言接触以后在山区这种偏僻的地理位置独立保持和发展的结果。本来这些土话再土也不奇怪,但是在双方言区的官话的参照下就显得奇怪了。
❸ 哪位达人能系统解释下水酒、米酒、糯米酒、甜酒和烧酒等相关概念的区别吗
1、水酒,即发酵酒,用黍、稷、麦、稻等为原料加酒曲经糖化、酒化直接版发酵而成,汁权和滓同时食用,即古人所说的“醪”。
2、米酒,酒酿又名醪糟,古人叫“醴”。是南方常见的传统地方风味小吃。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酿在北方一般称它为“米酒”或“甜酒”。
3、糯米酒,又称江米酒、甜酒、酒酿、醪糟,主要原料是糯米,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极少,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在一些菜肴的制作上,糯米酒还常被作为重要的调味料。
4、甜酒(Liqueur)是以无色烈酒、白兰地、琴酒或其它蒸馏烈酒与水果、花卉、植物或这些原料所榨的纯净液汁及其他天然料混合之后再蒸馏而成。过滤、浸化是甜酒制造上最重要的手法,而蒸馏则是必要的过程。
5、烧酒指各种透明无色的蒸馏酒,一般又称白酒,各地还有白干、老白干、烧刀酒、烧锅酒、蒸酒、露酒、酒露、露滴酒等别称。
希望对您有用,望采纳~
❹ 湘西地方方言,"蜜"是什么意思
在湘西地方方言,“蜜”是妹妹的意思。
湘西方言属于西南官话,语音、词汇、语法等和普通话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而以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除了浊音清化这一官话的共同特点外,声母和韵母在总数上比普通话少。不分平舌音翘舌音,如“支持”常说成“字词”;不分f和h,fu与xu音节混读为f,“府”与“虎”同音;不分n和l;“jqx”用法也相当混乱,“吃”说成“起”,“瞎”说成“哈”,“讲”说成“港”,韵母没有-m,同时不分ing和in、eng和en,合口呼韵母字少,合口多变为开口,“端”“团”与“单”“坛"同音。
通常也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调值分别为55、21、53、213,古上声大多归入去声,“府、短、酒、纸、米、老、藕、有”都读成“53”去声;古入声字则大部分归入阳平调。
以下是湘西的方言翻译,以吉首地区为代表 ,有兴趣的,可以学习几句。
拓展如下:
米-- 不;没
袄-- 嗯;行;可以
港-- 讲;说
落-- 寻找
莫-- 别
瞒-- 吗
巴-- 烫
酿-- 小
蒙-- 苯
按,是哩-- 嗯,是的
那硬是-- 那就是
宝Sir-- 傻子
扒Sir-- 扒手
啊是-- 还是
了啦-- 哎呀
扯谈-- 聊天
自噶-- 自己
把片-- 形容某人很垃圾
颠子-- 疯子
好哈-- 好苯
打落了-- 弄掉了
黑错了-- 吓着了
屋里人-- 家人
老巴斯-- 老头
派赖-- 脏
差火-- 形容某人很差,很烂
讲根-- 脖子
挨门头-- 额头
克行头-- 膝盖
烂儿-- 小混混
无罗头-- 无厘头
闲脸-- 嚣张
噶婆(公)--外婆(公)
老头儿-- 父亲
婆婆客-- 形容某人很罗嗦
三麻雀-- 也是形容某人很罗嗦
兄弟八噶的-- 好兄弟
港鬼话-- 说胡话
夹卵滚-- 滚蛋
蚂娘子-- 蚂蚁
若搞兰-- 怎么办
你若米起死?-- 你怎么不去死?
脑壳锈逗了-- 脑袋苯
落雨了-- 下雨了
正二八经地-- 很正经的
帕子-- 毛巾
眼皮来了-- 瞌睡了
照尼-- 可怜
茅室-- 厕所
哈蛮-- 勉强
挨头-- 石头
老火-- 严重
巴水-- 热水
啄不得-- 说话人对某人的讨厌
等哈子-- 等一下
好卵弹-- 好搞笑
开一哈-- 擦一下
七多了-- 吃多了
老麻批-- 骂某人很嚣张
米的哈数-- 不知道套路
米懂坨-- 不懂礼数
克蚂-- 青蛙
才降有味喃-- 那才搞笑咯
好降-- 好像
俺流水--眼泪水
告花子-- 叫化子
坨子-- 拳头
如麻-- 肉麻
哈拱-- 虾子
凹号-- 叹词。有点幸灾乐祸的感觉
匆匆儿-- 汤糊之类的
❺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是什么修辞手法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采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解析:前一句表示见了亲人,说的话很多很多;后一句比喻亲人相逢热烈畅谈;,这样写不但生动形象,而且抒发出了诗人热爱延安的强烈感情。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直喻)”、“暗喻(隐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夸张可分为"普通"类和"超前"类。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
❻ 湖南地区的瑶族有那些喜好及风俗.嫉讳
瑶族有自己的语言,瑶语属汉藏语系瑶语族瑶语支,但情况比较复杂,一半以上的人说“勉”话,属苗瑶语族瑶语支;有五分之二的人说“布努”语,属苗语支;广西地区有的说“拉珈”语,属壮侗语族。多通汉语、状语,无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口头文学极为丰富。 瑶族以农业为主,兼营林业和狩猎,瑶族人民精于织染和刺绣。瑶族宗教信仰复杂,巫教、道教和原始宗教因地而异。 习俗 瑶族对祖先很尊敬,习惯在进餐之前先念祖先几辈姓名,表示祖先先尝后子孙才能受用。尤其对丰盛的餐食更是如此。每逢节日比备猪肉、鸡、鸭和酒等祭拜祖先,吃饭座次也有讲究:老人和尊贵的客人必须坐上座。遇有客人,要以酒肉热情款待,有些地方要把鸡冠献给客人。瑶族在向客人敬酒时,一般都由少女举杯齐眉,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也有的以德高望重的老人为客人敬酒,被视为大礼。 在达山瑶中,喜用油茶敬客,遇有客至,都习惯敬三大碗。名为“一碗疏、二碗亲、三碗见真心”。瑶族老人也喜欢饮茶,故茶水也是待客饮料。款待客人时,鸡、肉、盐在瑶族食俗中有特殊的地位,瑶区不产盐,但有不能缺少盐。盐在瑶族中是请道公、至亲的大礼,俗叫“盐信”。凡接到“盐信”者,无论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丢开,按时赴约。 崇拜盘王的瑶族过去普遍禁食狗肉;崇拜“密洛沱”的瑶族过去则禁食母猪肉和老鹰肉。湘西南辰溪县农历七月五日前禁食黄瓜。绝大部分瑶族禁食猫肉和蛇肉。有的地方产妇生产后头几天禁食猪油。 瑶族一日三餐,一般为两饭一粥一饭,农忙季节可三餐干饭。过去,瑶族常在米粥或米饭里加玉米、小米、红薯、木薯、芋头、豆角等。有时也用“煨”或“烤”的方法来加工食品,如煨红薯等各种薯类,煨苦竹笋、烤嫩玉米、烤耙耙等。居住山区的瑶族,有冷食习惯,食品的制作,都考虑便于携带和储存,故主食、副食兼备 的粽耙、竹筒饭都是他们喜爱制作的食品。劳动时瑶族均就地野餐,大家凑在一块,拿出带来的菜肴共同食用,而主食却各自食用自己所携带的食品。 常吃的蔬菜有各种瓜类、豆类、青菜、萝卜、辣椒,还有竹笋、香菇、木耳、蕨菜、香椿、黄花等。瑶族地区还盛产各种水果。蔬菜常要制成干菜或腌菜。云南的一些瑶族喜欢将蔬菜做得十分清淡,基本上是加盐的白水煮食。有的直接用白水煮过之后,蘸用盐和辣椒配制的蘸水,以保持各种不同蔬菜的原味;肉类也常要加工成腊肉。广西的瑶族烹调调肉类一般用干炒、水煮,放盐调味,用佐料的较少;而肉类则要做成味道十分浓郁的菜肴,鲜肉或腊肉,先炸拷焦黄,然后再煮。 瑶族人喜欢吃虫蛹,常吃的有松树蛹、葛藤蛹、野蜂蛹、蜜蜂蛹等。瑶族人还喜欢利用山区特色自己加工制作蔗糖、红薯糖、蜂糖等。 瑶族人大都喜欢喝酒,一般家中用大米、玉米、红薯等自酿,每天常喝2、3次。云南瑶族喜用醪糟泡制水酒饮用,外出时,常用竹筒盛放饮时对水。 广西地区的瑶族还喜用桂皮、山姜等煎茶,认为这种茶哟提神、清除疲劳的作用。很多地区的瑶族喜欢打油茶,不仅自己天天饮食,而且用油茶招待宾客。 典型食品:瑶族人口较多,分布较广,各地均有独具一格的风味食品,其中的典型食品有:油茶;粽耙;荷包扎。 瑶族除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外,还有自己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盘王节、祭春节、达努节、耍歌堂、啪嘎节等。节日里因为人多,饭一般不用铁鼎锅煮,而用木甄蒸,这种饭香气更浓。每逢节日。瑶族人家还要做粑粑。节日菜肴主要是鸡、鸭、鱼、猪肉、豆腐、粉丝以及各种蔬菜。有的地方瑶族四月八还要煮乌米饭。在湖南江水县的瑶族姑娘,每年农历四月处八过”野餐节“时要吃花蛋,制作花粑粑,吃花糖。姑娘们在吃花蛋、花糖和花粑粑时,小伙子不许偷看,违者还要受罚。 耍歌堂是连南排瑶祭祀祖先、庆祝丰收的大型娱乐活动,多在农历十月十六日以后进行,时间的长短各种不一,约为3-9天。届时家家备有水酒、糯米粑粑招待客人,瑶族祭神,一般用猪、鸡、鸭、鱼等食品,忌用狗、蛇、猫、蛙肉。瑶族办丧事,必须砍牛祭祀。砍牛的头数视家庭情况而定,有的杀7、8头之多。办丧事酒席,有些地方以猪肉豆腐为主。
❼ 湖南方言的湘语溯源
春秋战国时代的“楚语”
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栖息生活在湖南境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湖南境内不断发现有旧石器文化遗址。1992年在石门县燕儿洞遗址首次发现的“石门人”化石,距离现在大约2万年以上。
上古时期,湖南境内主要居住有“三苗”部落。《史记正义》记载:“吴起云,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今江州、鄂州、岳州,三苗之地也。”三苗在跟华夏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战争以后,逐渐衰败,也没有再在历史上留名。
后来,三苗部落生长区域,建立了楚国政权,历史上叫做“荆蛮”。《诗·小雅·采芑》就说“蠢尔蛮荆,大邦为雠。”楚国的先民据说是中原祝融部落,姓芈。《史记·楚世家》说:“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他们在夏朝到商朝时期往南迁移,一直到周朝初年,才开始定居到楚。经历几百年的经营,征服了濮、越、巴、蛮等南方部落集团,建立了一个强大的诸侯国。不过楚国一直被北方政权轻视,楚国也公开宣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南下的北方夏文化与当地的土著文化结合,最终形成一种既与中原文化联系又保持自身特征的楚文化。
楚国对湖南的控制,从战国时期开始。“战国初,吴起相楚悼王,南并蛮、越,取洞庭、苍梧之地,于是湖南之东部湘、资二流域入于楚。其后复西向并吞沅、澧二流域,曰巫中,而湖南之全部皆入于楚矣。”(谭其骧1987:300)
楚国地理位置特殊,它的语言跟北方的华夏语,西方的藏缅语,南方的苗瑶语和东南的壮侗语可能都在楚国进行过接触。因此楚国的汉语应该吸收了多种语言成分,别具一格。最初这种语言可能与华夏语言差异不大。虽然楚国政权建立后,一直与中原政权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但是彼此的交流从来没有中断过。楚国原来的居民是少数民族,楚国政权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必定会加速与这些民族的交流和融汇。这种新变化的汉语我们可以叫做“楚语”。
上古汉语使用范围以黄河中游为中心,但是今天的吴语、湘语、粤语也开始播种和萌芽了。古代楚语包括湖北、湖南以及周围的长江中游一带。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楚语是今天湘语的前身。(袁家骅等1983:19)
古代楚语的原始面貌无法考证,我们只能从一些历史记载中窥探它的一些特征。“楚言”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左传》里。《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记载楚国令尹(相当宰相的官员)子元讨伐郑国,“众车入自纯门,及逵市。县门不发,楚言而出。”可见当时楚国人说的语言已经叫做“楚言”,与中原诸侯国是有区别的。《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孟子在讥讽楚人许行的时候也说“今也南蛮鴃舌之人”。但是既然许行能够“自楚之滕”去宣扬他的学说,而且能与“自宋之滕”的陈相兄弟进行交流,所以当时的楚语虽然与北方中原地区的语言有差别,但是仍然属于汉语的一种方言。
古代楚语与北方汉语的差别可能主要体现在词汇及其语音上。宋朝黄伯思《翼骚序》说:“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若些、只、羌、谇、蹇、纷、侘、傺者,楚语也。”《左传·宣公四年》在解释楚国子文的名字的时候说:“楚人谓乳谷,谓虎於菟,故命之曰斗谷於菟。”可见,汉语中相同的意思在楚国的表达中有很多不同。《楚辞》中的语辞“兮”、“些”也可以当做古代楚语在语法上的特征。不过这时的楚语做为汉语应当是指流行于当时楚国上流社会的语言,也许可以叫做楚国的共同语,而普通百姓大多数还是少数民族,一般不会说汉语,还是说自己的少数民族语言。 汉代的“南楚语”
春秋战国时代的古代楚语到了汉代有了新的变化。这一变化在汉朝扬雄的《方言》中可以反映出来。下面是《方言》中与“楚”地有关的地名,先排列地名,后排列数字,数字表示这个地名在《方言》中出现的次数。资料来自丁启阵的《秦汉方言》,我们做了整理。可以把《方言》里面出现的地名分成3个类别:(1)“陈楚”为主的名称:楚42/陈楚江淮之间9/陈楚之间5/楚郢以南2/陈楚2/荆楚1/楚部1/自楚之北郊1/楚以南1/陈楚之郊1/陈楚之内1/自关而东陈楚之间1/楚颍之间1。(2)“南楚”为主的名称:南楚27/南楚之外11/南楚江湘之间7/南楚江淮之间6/南楚江沔之间2/南楚之间4/南楚宛郢1/南楚洭瀑之间1/南楚以南1/陈楚之郊南楚之外1/南楚江湘1/陈楚之间南楚之外1。(3)“江”、“湘”为主的名称:江湘之间8/江沔之间2/沅澧之间2/江沅之间2/江湘郊会1/湘潭之原荆之南鄙1/湘潭之间1/江湘之会1/九嶷京郊之鄙1/九嶷湘潭之间1/沅澧之原1/沅湘之间1/江滨陈之东鄙1/湘沅之会1/楚郢江湘之间1。
先看第(3)类地名。这里涉及的地名比较具体,容易确定。“江”就是现在的长江。“湘”就是现在的湘江。《水经注》卷三十八:“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流经零陵县、洮阳县、泉陵县、重安县、酃县、阴山县、醴陵县、临湘县、罗县、下隽县,北至巴丘入于江。”“沅”就是沅江。《水经注》卷三十七:“沅水出牂牁且兰县,流经镡成县、无阳县、临沅县,东至长沙下隽县西,北入于江。”“澧”就是澧水。《说文》:“澧,水出南阳雉衡山,东入汝。”《汉书·地理志》曰:“充县历山,澧水出焉。”《水经注》:“澧水出武陵充县西。”“潭”就是从湖南西南角发源的广西境内的融江。晋朝郭璞《方言注》:“潭,水名,出武陵。”《汉书·地理志》:“武陵郡镡成县下有潭水。”《汉志》:“武陵郡镡成县玉山,潭水所出。”汉朝镡成县的县治在今天湖南省靖州西南。“沔”就是湖北的汉水。《水经注》:“汉水出陇坻道县嶓冢山,初名漾水,东流至武都沮县,始为汉水,东南至葭萌,与羌水合,至江夏安陆县名沔水,故有汉沔水之名。又东至竟陵,合沧浪之水,又东过三澨,水触大别山南,而入江也。”“九嶷”就是湘南的九嶷山,在现在的宁远县城东南。《山海经》第十四:“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郭璞《方言注》:“九嶷,山名,今在零陵营道县。”这些地名,除了沔水,都在湖南境内。
再看其他两类。第(1)类主要涉及“楚”和“陈楚”,第(2)主要涉及“南楚”。“楚”和“南楚”的关系到底怎样?“南楚”是“楚”的南部,还是它南方的独立地域?我们认为广义的“楚国”应该包含“陈”、“楚”和“南楚”。狭义的楚国就是这个区域的中心地带“楚”。“楚”和“南楚”虽然在权利管辖方面不是并列关系,但是至少在方言不同方面是并列关系,因为扬雄的《方言》本来做为一部提供方言词语的分布情况的著作,在讨论方言不同的时候,经常把“楚”跟它南边的“南楚”和北边的“陈”并列使用。《史记·货殖列传》称:“陈在楚、夏之交。”楚顷襄王21(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朝将领白起率领军队攻破楚国都城郢(现在的湖北江陵北部),楚国被迫把都城迁移到陈城(现在的河南淮阳)。所以“陈楚”应当指“陈”和“楚”,包括现在湖北的大部分以及河南的部分地区。“南楚”多与“江”、“湘”等并举。《史记·货殖传》说“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这里的“衡山、九江、豫章、长沙”当指当时的4个诸侯国,包括现在湖南、江西的大部分以及湖北、广东和广西的部分地区。楚国都城郢就是在湖北和湖南交界位置的长江边。可见,“陈”、“楚”和“南楚”是把长江做为中心从北部到南部的3个连续区域。
从广义楚国来看,湖南就是在楚国范围。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汉朝的“楚语”,特别的“南楚”的汉语就是是现代湘语的前身。
❽ 哪首儿歌里有白酒白酒 糯米什么 歌词的 是什么歌
绍兴民谣 妈妈亲亲我,叫一声NUONUO 奶奶亲亲我,叫一声NUONUO NUONUO,NUONUO,不是糯米做 来酒 老酒,真是糯米做 老酒糯米做,喝了变NUONUO 老酒糯米做,吃了变 鸭鸭河里游,鸡鸡岸上走 找来找去找不到小狗狗 狗狗,狗狗,酒缸里头翻跟斗 狗狗,狗狗,酒缸里头翻跟斗 小狗汪汪叫,小猫来抬轿 抬过闭眼桥,啪嗒跌一交 NUONUO哈哈笑,小狗小猫老酒都吃饱 妈妈亲亲我,叫一声NUONUO 奶奶亲亲我,叫一声NUONUO NUONUO,NUONUO,不是糯米做 来酒 老酒,真是糯米做
❾ 湖南有哪些风俗
1、湖南花鼓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花鼓戏艺术便有较大发展,由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整理创作的《打铜锣》、《补锅》、《刘海砍樵》等剧目,深受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的喜爱。2008年,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过小年,每年的腊月二十四,举家休息聚餐,称“小孩子过年”。家家筹备年货,作豆腐,杀年猪,送年节,备点心,炒旱茶,写春联,扎灯笼,忙得不亦乐乎。
3、年三十夜,长沙农村家家会在火炉中燃着一个枫树蔸,叫“年财佬”。男女老幼围炉共话,长辈给小孩压岁钱,全家品吃猪脚炖萝卜,欢坐待旦,叫“守岁”。所谓“有钱无钱,萝卜过年”。
4、大年初一民间的讲究、禁忌颇多。有的于除夕在大门合缝处贴红纸“财”宇,在当眼处贴“开门大吉”、“对我生财”之类的吉利语,开门时高声诵之,叫开门见喜、开门见财。出天行时,观风向天色,卜来年收成。
5、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又名灯节。长沙灯市,多篾扎纸糊各式灯笼,或悬之庭户,或列之街衢。是日家家点烛于灶台屋角,户户煮食元宵缩,顽童则持彩灯相戏。农家除在猪栏狗窝鸡坍暗角点烛外,还在田头地边燃火,意在除虫,祈求丰收。
❿ 湖南的民风民俗、节日习俗
湖南的民风民俗有湖南永州的瑶族敬鸟节、湖南张家界的“黑神会节”、湖南侗乡的中秋之夜“偷月亮菜”、湖南邵阳的四八姑娘节等。
湖南永州:瑶族敬鸟节
时间:农历二月初一
永州古称零陵,是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同样永州是瑶族聚居地区,在永州的江永地区,历来有芦笙节,盘王节等传统民俗,也有大家也许还不太熟知的“敬鸟节”。
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这一天,江华瑶族民众穿上本民族的节日盛装,高高兴兴地去赶“鸟会”。传统的鸟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于奇特的魅力。一般都有比鸟、歌鸟两项活动。
“比鸟”,通俗点来说类似于“斗鸡”表演,两鸟相斗越斗越勇,赢得一方获得喝彩声不断,颇有趣味。“歌鸟”就是关于一场以鸟为主题的歌唱表演,活动中男女互对瑶歌,唱到动情处,吸引对方为之所感染,也类似于相亲大会,以鸟为由,以歌为煤,寻求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