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科学的喝红酒
红酒好喝,喝多也伤抄身,以科学的方法喝红酒才能起到养生作用。
第一、要根据自身酒量喝,不超量。男性饮用量每人每天300-400ml,女性每人每天200-300ml最适合。
第二、最佳饮用时间是晚上7点至9点半,这段时间人体肝脏中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升高,精酒容易代谢,9点半后,肝脏解酒能力逐渐降低。
第三,不要空腹喝酒,可以配小点心,比如用芝士搭配一小片苏打饼干来吃,这也是品酒会上经常用的小点心。喝酒前,也可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吃些甜食和蛋白质食物或喝些牛奶保护胃粘膜,能缓解酒精对人体的伤害。
Ⅱ 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喝葡萄酒的
对于中国而言,葡萄酒是一种舶来品。尽管在地中海沿岸包括埃及、西亚和南欧等地区,葡萄酒早在数千年前就已大量生产了,但是中国人喝到葡萄酒则是比较晚的事情了。
有学者认为,在秦汉时期中国境内已经酿造葡萄酒了。不过它还局限于西北边疆地区,并没有传播到中原一带。《汉武帝内传》记述,武帝招待西王母时,曾“列玉门之枣,酌葡萄之醴”。说的虽是神话,却也是现实的反映。这说明,尽管不能肯定中原地区也已学会了酿造葡萄酒的技术,但是中原社会上层确实喝到了葡萄酒了。此后数百年之间中国史籍没有提及葡萄酒的酿造技术。虽然不时有葡萄酒出现,但是它只是作为成品出现,而且局限于宫廷之中和社会上层。到东汉的时候,葡萄酒还非常的珍贵。《后汉书·宦者列传》注中引《三辅决录》说孟佗“以蒲陶酒一斗遗让,让即拜佗为凉州刺史”。可见当时葡萄酒的价值之高。魏晋南北朝时期,葡萄酒仍然属于难得之物,《北齐书·李元忠传》载李元忠“曾贡世宗蒲桃酒一盘,世宗报以百练缣”。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代。《唐会要》卷100《杂录》记载:“葡萄酒,西域有之,前世或有贡献。及破髙昌,收马乳葡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自损益造酒。酒成,凡有八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既颁赐群臣,京中始识其味。”可见,在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破高昌之后,葡萄酒的酿造技术正式传入中原。此后二百多年内,葡萄酒的酿造和在社会上的传播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史料反映,在唐代,中国人自己酿造的葡萄酒至少出现了两大名牌。最好的是凉州葡萄酒,产于今天的武威一带。据载当年李白写出《清平调》三首之时,杨贵妃就用凉州葡萄酒给予赏赐。另一种河东“乾和葡萄酒”,产于今天的山西一带,为好酒者所赞赏。这时候,咏叹葡萄酒的诗句也在唐人诗集里层出不穷地涌现。王翰《凉州词》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为美味的葡萄酒千古留名;而李白、王维、白居易、刘禹锡、岑参和王绩等人的吟咏更使中国的各色葡萄酒璀璨斑斓。由此看,至少从唐代开始,葡萄酒在中国境内广泛酿制,终于成为中原官吏文人也能尝到的美酒了
Ⅲ 葡萄酒怎么喝才正确
红酒的错误喝法
1.红酒兑雪碧
很多人喝红酒时不习惯那种酸涩的口感,于是回就往酒中加入甜味答较重的雪碧,以此来中和红酒酸涩的口味。但这样会使酒中糖度过高,不仅影响红酒原本醇香的口味,还会破坏酒中的营养物质,从而达不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2.红酒与浓烈咖啡同饮
咖啡含有咖啡因,适量饮用可以带来提神醒脑的功效,但如果与葡萄酒等酒类同饮,则会加速血液循环,刺激心血管和大脑,对心脏、大脑带来较大伤害,因此 “美酒加咖啡”并不科学。
红酒知识:红酒的错误喝法有哪些?
3.红酒搭配海鲜
品尝海鲜时搭配红酒这种现象很常见,尤其是陈酿过的红酒,因丹宁含量较高,在与海鲜同食时,容易使海鲜肉质变老,造成海鲜中的鲜味流失。对有些肠胃功能较差的人来说,红酒搭配海鲜食用,还可能造成肠胃不适甚至腹泻。
4.红酒里加冰块
在炎热的夏天,在红酒中加入一些冰块,是可以达到冰凉清爽的效果。不过这样会因冰块的加入而冲淡了红酒的口感和香味,红酒的风味也就变了,还可能引起胃痛、腹泻等症状,影响身体健康。
Ⅳ 汉朝时中国的王公贵族就可以喝到葡萄酒了,对吗
对。《史记·大宛列传》: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内宛左右以葡萄为容酒,富人藏酒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随后,“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浇地……”可知西汉中期,中原地区的农民已得知葡萄可以酿酒,并将欧亚种葡萄引进中原了。他们在引进葡萄的同时,还招来了酿酒艺人,自西汉始,中国有了西方制法的葡萄酒人。
Ⅳ 西方人普遍喜欢喝的红酒,在中国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葡萄酒在中国早已经存在,有2000年历史,最早记载是汉魏时期。
中国是农业大国,以水稻为主,因此一直有种植葡萄,并酿造葡萄酒的地方不是很多。直到清末,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时,张弼士,这位非常重视实体经济的企业家创立了葡萄酒企业,人们才又睁开眼看看葡萄酒。
葡萄酒是一个好的东西,值得推广。这个企业花了300万创立,葡萄引进了优良品种,用西方的橡木桶罐装。当时酿造的白兰地和红葡萄在美国还获得奖项。
Ⅵ 如何饮用葡萄酒才算是健康的
赶酒会收集几点如何饮用葡萄酒才算是健康的建议供参考
一、吃红肉版时搭配红葡萄酒,吃白权肉或海鲜时配饮白葡萄酒,这样的搭配法则具有一定的医学意义。红肉多是属于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喝红酒不但可以减少坏胆固醇,增加好胆固醇,同时还能够降低血小板的黏性,减少动脉硬化等疾病的患病机率。
二、健康的时间
每天下午两点以后饮用酒精饮品的安全系数较高,一天中最佳的饮酒时间是在晚上七点至九点半。但是到九点半以后,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就会下降,肝脏的解酒能力也会随之逐渐降低。
三、健康的饮酒量
人体处理酒精的能力取决于年龄、体重和性别等,但是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肝脏大约每小时可以代谢掉10克左右的纯酒精(一个较小的饮酒量)。建议葡萄酒的饮用量,男性每人每天300-400ml,女性每人每天200-300ml最为适宜。
四、健康的方式
在空腹的情况下饮用葡萄酒也是有损健康的。在喝酒之前,也可以先补充一些维生素C、维生素B,或者吃一些甜品或者高蛋白食物,喝些牛奶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些食物都可以缓解酒精对人体的伤害。
Ⅶ 如何正确饮用葡萄酒
定量:医生与酿酒师建议,葡萄酒的饮用量为男性每人每天300-400毫升,女性每人每天200-300毫升;专
正确饮用:不空腹,属慢饮细品。只有慢慢品尝才能体会葡萄酒的美妙,一方面,可以使一部分酒精从呼吸系统散发出去,从而减少直接进入体内的酒精量;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领略到佳酿在不同时间的迷人芬芳。
如果尚未掌握葡萄酒的配餐技艺,也可用芝士配酒。一般的葡萄酒和芝士搭配在一起都会扬长避短,变得更加迷人。品一杯晶莹剔透的美酒,感受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富隆带你云游四海、异域寻芳。
利用现代科技对葡萄酒的组成成分进行科学研究后人们发现,定量、适时、正确地饮用葡萄酒能帮助人保持健康和长寿。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将葡萄酒列为十大健康食品之一。
Ⅷ 趣历史┃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喝葡萄酒的呢
《诗经》里面就有关于葡萄酒的记载,《诗·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薁,七回月亨葵及菽。八答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反映了殷商时代人们就已经知道采集并食用各种野葡萄了,并认为葡萄为延年益寿的珍品。1980年在河南省发掘的一个商代后期的古墓中,发现了一个密闭的铜卣。经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铜卣中的酒为葡萄酒("保藏三千年的葡萄酒",
Ⅸ 汉朝时中国的王公贵族可以喝到葡萄酒吗
你的问题,我查了一抄下资料。具体情况如下
司马迁著名的《史记》中首次记载了葡萄酒。公元前138年,外交家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史记·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大宛是古西域的一个国家,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这一例史料充分说明我国在西汉时期,已从邻国学习并掌握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酿酒技术。西域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葡萄酒的主要产地。《吐鲁番出土文书》(现代根据出土文书汇编而成的)中有不少史料记载了公元4-8世纪期间吐鲁番地区葡萄园种植,经营,租让及葡萄酒买卖的情况。从这此史料可以看出在那一历史时期葡萄酒生产的规模是较大的。
东汉时,葡萄酒仍非常珍贵,据《太平御览》卷972引《续汉书》云:扶风孟佗以葡萄酒一斗遗张让,即以为凉州剌史。足以证明当时葡萄酒的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