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酿葡萄酒是用玻璃瓶好还是酒坛子好
能密封的玻璃瓶就行了
把葡萄皮弄破,以便汁水流出,放入一个大小合适,能回密封的玻璃瓶中答,再加入白糖,比例是一斤葡萄加一两五的白糖,将葡萄和白糖和匀,再将玻璃瓶盖密封。就把它静置一边了。等到十五天以后,冬天时间要二十天左右,再打开,一瓶醇香的红葡萄酒就做好了。是真正的干红啊!不同的葡萄酒制作方法:
葡萄要买好的,葡萄的颜色越紫越好,而且颗粒要大。洗干净葡萄后,可用纱布或干净的毛巾擦干葡萄,在晾干的玻璃瓶底放一层白糖,然后再是一层白糖一层葡萄,装满后密封,封口处再用白糖浇一圈,然后把瓶子放在太阳下,一个月后就能享用美味葡萄酒了。
酒坛子要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放置3个月以上,这样酒味比较醇厚。另外,姜女士建议大家用红葡萄做葡萄酒,这样酒的颜色会很好看。
只要看到瓶子里的葡萄浮起来,就说明葡萄酒做好了。
葡萄发酵3天后,将葡萄拿出来捣烂,再放进瓶子里发酵,瓶盖不需盖紧,5天后即可食用葡萄酒。
把每一颗葡萄切成两半放入酒坛,加糖后密封,经历半个月发酵的葡萄酒吃起来很不错的
在葡萄酒制作过程当中,将白糖换成红糖或冰糖。也有读者建议,可以将葡萄换成苹果或橘子,参照上述“工艺”制作“苹果酒”或“橘子酒”。
Ⅱ 自酿的葡萄酒放在玻璃瓶上为什么会有一层黄色的东西
自酿的葡萄酒放在玻璃瓶里,上面有一层黄色的东西,这说明你的玻璃瓶密封效果不是太好,漏气了,发生变质才导致上面有一层黄色的东西。这样的葡萄酒不要再喝了,否则,影响身体健康。
Ⅲ 为什么自制葡萄酒的玻璃瓶内有白霉
,那是由于你存放时没有避光,葡萄发酵产生的絮状物。
可以只要把上面的东西撇走,但是口感肯定不是很好
自制葡萄酒很简单的,去年俺酿过,是不错的。绝对的百分百原汁红葡萄酒.去年我酿酒时红葡萄才七毛钱一斤,味道和干红非常相似.酒精度约在十三度左右。
葡萄酒对身体有很多好处,这已经是经过科学论证过的了,如果自己酿造葡萄酒,又好喝,又省钱(一斤不到2.5元,5斤葡萄可酿4斤葡萄酒),又不用担心有化学成分。并且喝到自己酿造的葡萄酒会觉得更美味的。
自己酿造葡萄酒是非常简单的,大家可以因地制宜,另外注意卫生就行了,按照我介绍的方法酿造出来的葡萄酒属于干红葡萄酒,并且一般比买来的干红更醇和。
买来葡萄后最好不要洗,因为土法酿制发酵是靠葡萄表面附着的野生酵母微生物发酵,要洗也千万不能用手、刷子“穷”洗,更不能用洗净剂、高锰酸钾等消毒药品。要最大限度保证微生物成活。
工业上葡萄是不洗的,很多大型葡萄酒企业都有自己的葡萄种植园,是严禁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市售葡萄的确很难保证不使用农药,但据我知道一般果农也很忌讳把农药直接喷洒在葡萄上的,因为这会在葡萄皮上形成斑点,而且缩短了葡萄保鲜期。(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用水整串淋洗。)
然后用洗净的手将葡萄尽量撕揉碎,连皮、籽一起装罐。工业上是用粉碎机粉碎的。法国传统的方法是雇佣年轻漂亮姑娘爬进盛葡萄的木桶里用脚踩烂葡萄。工业上也有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只发酵葡萄汁的。
如果做白葡萄酒,则要将白葡萄迅速挤出葡萄汁,防止葡萄皮、籽浸入葡萄汁内而使颜色变红。
自己酿制葡萄酒,不用添加发酵剂,也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澄清剂。家酿的葡萄酒利用野生酵母菌分解葡萄中的糖份转化为酒精,另加点糖提高酒精度。一般保质期不超过两年,所以成酒后应在两年内喝光。以下就是酿酒的方法。
一:酿酒所需的工具:
1、主发酵器。建议采用玻璃罐、玻璃坛、玻璃瓶、陶瓷坛、不锈钢瓶或能耐受酒精又对人无害的塑料瓶、塑料罐等,大小不拘。
2、二次发酵容器及装酒的容器。可以用空酒瓶、饮料瓶、矿泉水瓶等。
3、一根细塑料管。用来在发酵完成后利用虹吸法将葡萄酒从发酵容器中倒出。
4、木棒或筷子。用来在发酵过程中搅拌葡萄皮和葡萄汁。
5、丝袜或细纱布。用来过滤葡萄酒汁。
二、材料:
非常简单,主料是成熟、颜色深的葡萄,业余条件下如巨丰、玫瑰香等。辅料是冰糖或白糖。用于发酵的葡萄和糖的重量比例为10:1。
三、过程:
1、将主发酵器(即玻璃坛等)充分洗干净,控干。
2、取成熟前15天的紫皮中等颗粒的葡萄750克,摘除蒂,挑出烂葡萄珠、瘪珠,浸泡,然后冲洗干净、晾干至表面没有水珠。洗时不要用手搓,因为发酵时要利用葡萄皮上的白霜(上面有大量野生酵母)进行发酵。
3、把手洗干净,将葡萄捏破,葡萄肉挤到主发酵器中,然后将葡萄皮也放进发酵器中,千万别把葡萄皮扔掉,一是葡萄皮上有野生酵母菌,可以启动自然发酵,二是葡萄酒需要葡萄皮的颜色。
如果发酵器较小,可以一颗葡萄一颗葡萄的挤,如果发酵器较大,可以同时抓住三五颗葡萄,把手伸到容器中捏破,然后松手将破碎葡萄放下。
4、当把葡萄装到发酵器容量的70%左右时,停止装葡萄,盖上盖子,但不要完全拧紧。发酵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如果装的过满,会把宝贵的葡萄酒汁溢出;盖子拧的过紧,可能会产生瓶子爆炸;另外葡萄发酵也需要微量氧气。
5、将装好葡萄的发酵器放在阴凉通风处。葡萄装入发酵器后,大约会在12个小时以内启动发酵,表现为葡萄汁中有较多气泡产生。
6、在发酵启动后,每天两次用木棒或筷子将葡萄皮压入酒液中,然后盖上盖子。
7、发酵启动后一到两天内,放入相当于发酵葡萄重量1/20的冰糖或白糖,如10斤葡萄放半斤糖,将糖浸入葡萄汁中搅拌均匀。放糖的作用是提高酒精度。一般每升葡萄汁每加入17克糖可提高一度。
8、发酵启动后三到四天时,再放入相当于发酵葡萄重量1/20的冰糖或白糖,即两次放的糖的总重量为葡萄重量的1/10,将糖浸入葡萄汁中搅拌均匀。
9、葡萄酒发酵一般需要在室温下发酵6~8天,如北京夏天需要6天左右,秋天需要8天左右,当发酵器中很少有气泡,并且基本上只剩下没有颜色的葡萄皮和葡萄籽,品尝酒液基本没有甜味时,说明酒精发酵完成了。
10、当酒精发酵完成后,首先利用虹吸法,将葡萄酒汁倒入二次发酵器,然后将剩下的葡萄皮、籽、糟等用丝袜或细纱布过滤,过滤后的酒液也混入二次发酵器中。葡萄皮、籽、糟扔掉。注意二次发酵器留有1/10空隙,盖子也不要拧的很紧。放在阴凉处。
11、此时的葡萄酒汁较为浑浊,颜色也不大好看,但喝起来已经是干红葡萄酒的味道了。在温度大于22度时,葡萄酒一般会产生第二次发酵,二次发酵主要是苹果酸-乳酸发酵,不再产生酒精。
12、二次发酵中会有少量洁白、细腻的泡沫上升。两至三周后,二次发酵基本完成,酒液变得清澈起来(但因没加澄清剂,不如买的酒清澈),采用虹吸法将酒液倒入其他容器,尽量装满,盖子拧死。这时的酒叫葡萄原酒,是完全意义上的干红葡萄酒了。将剩余的沉淀物(死酵母泥等)扔掉。
如果不是马上喝,可以在酒中添加一点没有杂味的高度白酒(如二锅头),放入冰箱存放起来。加白酒能起到提高葡萄酒精度的作用,延长保存时间,这样的葡萄酒一般可以存放两年。但如果酿制的葡萄酒质量很高,又有较高的酒精度(最高可达15度),不加白酒也可以经得住陈酿。
四、注意事项:
1、各类容器一定要洗干净,葡萄在酿制过程中不能碰到油污、铁器、铜器、锡器等,但可以接触干净的不绣钢制品。
2、在发酵时,发酵器的盖子一定不要盖死,防止爆炸。
3、糖不要多放,那样会影响发酵过程,产生我们不希望的成分,如果想喝甜葡萄酒,可以在发酵完成后饮用时加糖。
4、酒虽好喝,注意节制。
自酿干红葡萄酒是不是很容易?按照我的方法,我保证你能酿出美味的葡萄酒来!
必须密封,如不密封,就做不出葡萄酒,因为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会导致发酵失败
Ⅳ 为什么我自制葡萄酒的玻璃瓶爆炸了
由于自酿葡萄酒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CO2)气体,为防止爆炸,应优先选用钢制和食品级塑料容器,最好选择大口的容器,装葡萄不要装满。
发酵期间严禁将容器密封处理,应在瓶口留有空隙或用八层纱布封口。发酵结束后应将酒与酵母完全分离,以防贮存期发酵涨瓶。
其它注意事项:
自酿葡萄酒的发酵器具在使用前应用热水或高度食用酒精清洗消毒、沥干;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15~25℃之间,避免高于30℃;由于葡萄原料表皮微生物种类比较多,建议发酵前添加适量酿酒活性干酵母,达到抑制杂菌繁殖目的。
发酵期间严禁向发酵容器内加水。如果在发酵或贮存过程中出现白毛、霉斑等异物,说明已感染杂菌,请不要再饮用。
Ⅳ 自己制作葡萄酒,要注意哪些必须用玻璃瓶或陶制品么需要哪些成分,比例瓶子要装满密封么
用玻璃瓶装,密封最好.放冰糖最好,比例是10:3.葡萄10斤冰糖3斤.
Ⅵ 为什么我做的葡萄酒,放在玻璃瓶里面,瓶子会爆啊
封口太严了 发酵气体膨胀没有出路
Ⅶ 为什么葡萄酒要装在玻璃瓶里
正规原汁葡萄酒一般不用白玻璃瓶或塑料桶盛装,否则属低档配制型葡萄酒(即我们通常说的勾兑酒)。这是因为红葡萄酒内有机营养物质,光线照射要引起变质。所以正规的红葡萄酒只能用有颜色的遮光玻璃瓶盛装。
再就是瓶贴,所有红葡萄酒的酒瓶背面都有一个小瓶贴,上面有些内容是应该看的。首先是生产标准号:国家对葡萄酒生产有一个比较严格的技术标准,标准号为 GB/T15037 。正规的原汁葡萄酒均执行该标准,在背标生产标准一栏也标注该标准。只要不是执行该标准的,多为配制型低档酒。其次是果汁浓度:中高档红葡萄酒一般标注“ 100 %”或“全汁”,反之,则为低档配制酒。再就是酒精度:酒精度是指酒内的酒精含量,中高档红葡萄酒的标准酒精度一般在 10 —— 12 %( v/v )之间,且不允许添加外源性酒精。酒精度低于 10 %( v/v )的基本都是低档配制酒。如攀西阳光红葡萄酒的酒精度严格控制在 11 —— 12 %( v/v )之间,完全是通过自然发酵产生的酒精:另外就是糖度:甜红葡萄酒的糖度应大于每升 50 克,干红葡萄酒应小于每升 4 克。 100 %红葡萄酒在储藏时必须卧放或倒放,这是因为中高档红葡萄酒使用橡树皮的软木塞密封,其需要酒液浸泡以保持湿润,避免因瓶塞干燥产生空隙而使空气进入瓶中,导致红葡萄酒氧化变质,同时葡萄酒液可以浸提橡木塞的香味和使橡木中的酚类物质溶解到酒液里面,再与葡萄酒液里的酚类物质产生化学反应,生成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Ⅷ 做葡萄酒的玻璃瓶破了咋回事
发酵的时候要留透气的地方,不然二氧化碳就会把瓶子挤破。 一定要注回意。
如果答是酵母放很多急速发酵,还可能爆开,玻璃碎可能会伤人.高中的生物课学了,这个我刚好能告诉你,每隔一段时间就时间就拧开盖子,(不要把瓶口敞开!!!以免杂菌感染)让二氧化碳跑出来,里面的气体是酵母菌无氧呼吸长生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好了。 不然到你最后开瓶时,酒会和气体像喷泉一样喷出来。
那是要发效的 要过好几个月才能打开的
发酵是酵母菌在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你打开瓶子将二氧化碳放出,由于里面的压强大,是二氧化碳跑出来,不是氧气进去。这样打开瓶盖(就拧松一点,放出气体),而不是将瓶盖取下来,不会有影响。 其实酿葡萄酒不用几个月,一个就能喝了。呵呵... 不过自己酿的不会像买的那样,多多少少有沉淀哦。
拧松瓶盖不会有影响,不信的话你可以用另外的小瓶子座实验。
阳阳,我怎么不知道?我又不是没做过,喷得我家厨房顶到处都是,一大瓶酒就剩一点点了。
Ⅸ 为什么葡萄酒标准装都是750ML
葡萄酒最早的容器并不是玻璃瓶,尽管古罗马帝国在公元1世纪就掌握了制作玻璃瓶的方法,但由于当时烧制工艺落后导致玻璃瓶比现在易碎,再加之昂贵的价格,根本无法普遍应用。当时的葡萄酒并没有特制的酒瓶或盛酒器,往往都储存在橡木桶中,随饮随取。用陶土或皮革随意制成的酒瓶,只起到简单的盛装葡萄酒的作用。
直到17世纪初,欧洲人发明了烧煤的高炉,改进了玻璃制作的工艺,烧制出的坚固耐用的玻璃瓶才开始被葡萄酒业界所使用。有趣的是,尽管17世纪以后,用玻璃瓶装葡萄酒在欧洲已经很普遍,可是有些欧洲国家的法律却规定,酒庄或者酒商不允许出售已经装好瓶的葡萄酒——酒必须是以散装酒的形式卖给消费者。原因是,在那个没有机械化吹瓶的年代,所有玻璃瓶都是人工吹制,而瓶子大小都靠玻璃工人的肺活量来决定,通常介于650~850毫升之间。玻璃瓶没办法做到固定大小,为了避免酒庄和酒商故意用小玻璃瓶揩油,所以法律不得不规定,酒商必须当着消费者的面用一个标准的容器量过酒后,再装进容量不等的玻璃瓶中。
直到酒瓶可以机械化生产后,定义一个标准大小的瓶子就变得迫在眉睫。1821年,英国研发出了机械磨具化玻璃生产,给标准化酒瓶大小提供了可能。各个产区和酒商纷纷开始在650~850毫升这个大小之间选择一个固定大小的玻璃瓶,并在瓶子上标注容量。但各个产区选择的容量并不相同。
波尔多人选择了750毫升。早在17、18世纪,海上贸易发展迅速,当时波尔多的酒还被装到橡木桶运送到各地。当时,波尔多的酒被装在统一的50加仑(英制1加仑≈4.546升)橡木桶中被运送到英国。50加仑相当于225升,刚好可以罐装300瓶酒,其他不管是600、650、700还是800毫升,均不能被225正好整除,750毫升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他们的选择。
不过,勃艮第和香槟还是选择了800ml这个整数容量的瓶子。博若莱酒农则“小气”地选择了500ml的瓶子。
而美国因为以前根本不使用“毫升”这个单位,所以大多使用五分之一加仑的瓶子,也就是大约757毫升。
在这之后的100多年里,由于波尔多葡萄酒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各国葡萄酒酿造者模仿波尔多的技术,包括使用波尔多制式的225L橡木桶。所以这些酿造者也就顺理成章地使用了750ml的酒瓶。
事情最终在1979年被写入法律。
为了促进葡萄酒行业的国际贸易,需要制定国际化标准。美国和欧盟相继出台法律规定,容量在500ml和1L之间的葡萄酒,必须使用750毫升容量的瓶子——毕竟使用750毫升瓶子的酿造者是数量最多的。唯一被批准的例外是法国的汝拉黄葡萄酒,使用620毫升的特殊瓶形。
就这样,在美国和欧盟的影响下,750ml的葡萄酒瓶最终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酒瓶。
至于为什么750毫升的葡萄酒,总是6瓶或12瓶装成一箱,则是因为1加仑相当于6瓶750毫升的酒,为了便于计算,从此以后,酒商们便习惯将6瓶或者12瓶整合成一箱葡萄酒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