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青岛啤酒公司欠我店代垫的一个月的费用没有发300多人民币。追业务,经理都追不到。怎么要回来
不知道你是做什么经销商的?青岛啤酒不会让经销商之外的人去配送和垫付,当月的费用基本上是下个月就会补到位,如果你不是经销商,青岛啤酒没有给你做费用的义务。。。如果不服可以采用法律手段,没有必要造谣中伤
❷ 青岛啤酒
我倒,兄弟,既然你想做这个广告,就应该自己去找资料啊,很容易的!
青岛啤酒是山东青岛啤酒厂的产品,该厂是我国最早的一家啤酒厂、原为“英德啤酒公司”,创办于1903年,是我国目前的最大的一家啤酒厂,其规模之大,产量之高,质量之佳都是名列前茅。在第二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均被评为全国名酒,1980年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不仅在国内负有盛名,而且驰名全世界。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1)大麦:青岛啤酒的原料是选自浙江省宁波、舟山地区的“三棱大麦”,这种大麦皮薄,粒大,淀粉多,蛋白质含量低,发芽率高,是酿造啤酒的上等原料。(2)酒花:青岛啤酒采用的优良啤酒花,是该厂自己的酒花基地精心培育,其具有蒂大、花粉多、香味浓的“青岛大花”,能使啤酒更加清澈透明,有爽快的微苦味和酒花香,并延长啤酒保存期,保证了啤酒的正常风味。(3)水:青岛啤酒酿造用水是有名的崂山矿泉水,水质纯净、口味甘美,是“山泉水清”,一尘未染,对啤酒味道的柔和起了良好作用,赋予青岛啤酒独有的风格。
2.制作和管理:青岛啤酒之所以好,是因为采取了酿造工艺的“三固定”和严格的技术管理。“三固定”就是固定原料、固定配方和固定生产工艺。严格的技术管理,操作一丝不苟,凡是不合格的原料绝对不用、发酵过程要严格遵守卫生法规。对后发酵的二氧化碳,要严格保持规定的标准,过滤后的啤酒中二氧化碳要处于饱和状态。产品出厂前,要经过全面分析化验及感官鉴定,合格方能出厂。所以该酒的品质,都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并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产品特点:青岛啤酒是我国名牌产品,属于淡色啤酒型,酒液呈淡黄色,清澈透明,富有光泽,酒中二氧化碳气充足,当酒液注入杯中时,泡沫细腻,洁白,同时开起,持久而厚实,并有细小如珠的气泡从杯底连续不断上升,经久不息。饮时,酒质柔和,有明显的酒花香和麦芽香,具有啤酒特有的爽口苦味和杀口力。该酒含有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常饮有开脾健胃、帮助消化之功能。原麦芽汁浓度为12度,酒度为3.5~4度。
青岛啤酒工程有限公司是隶属于青岛啤酒集团(www.tsingtao.com.cn)的国有企业,是由一批长期从事啤酒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是从事啤酒工程的专业化公司。
该公司下设:
工程安装公司----专门从事啤酒厂工程的安装;
微机自控系统开发部----专门从事啤酒厂糖化、发酵微机自控系统的设计安装;
啤酒包装容器厂----专门设计、生产、销售各类啤酒保鲜桶、扎啤桶;
中日合资啤酒设备制造厂----专门制造啤酒厂各类发酵、清酒、酵母、CIP等罐类设备和酵母扩培、麦汁充氧、高浓稀释及罐顶装置、接管板等设备,该公司拥有东洋技研四十多年的技术经验,制造真空冷冻干燥装置(FD)。
目前,公司已形成由设计、制造生产、安装调试等组成的具有相当规模的、相当水准的专业化公司。
100多年前德国占领山东的时候那群远离本土的德国士兵因为没有啤酒喝,于是写信给德国皇帝(不知道当时是哪一位)抱怨。因为那个国家全民皆嗜啤酒,所以皇帝看来很理解,就用海轮搬运了酿造啤酒的设备到青岛。德国作为啤酒之国,啤酒的工艺种类都已经成为文化属性了,所以他们的酿造设备也当然是上品。运到青岛来的那一套设备,属于酿造lager类啤酒的设备。因此,从类别上来说,青岛啤酒属于德式的lager。除了设备之外,还有两样东西是关键,一个是麦芽,还有一个就是水。当年的麦芽应该用的是山东本地的麦芽,就像山东人一样健壮饱满,现在流行的用来形容这种特征的英文单词就是robust,前几年有一种乐百氏纯净水用的就是这个词。水呢就是崂山泉水,哇。
这种不经意的风云际会便成就了中国乃至整个远东地区最优秀的啤酒,--没有“之一”--就是唯一。
6月28日,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论坛联合主办的世界品牌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上发布了200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青岛啤酒名列其中,位居第31位。
同时,青岛啤酒以品牌价值评估168.73亿元人民币高居啤酒行业榜首,继续担当国内啤酒市场领先者角色。
然而,在这鲜花灿烂的时刻,往往是那鲜花成长的艰难过程被人遗忘了。
当年青岛啤酒从贵族品牌向大众品牌演变的过程中,有许多人质疑其“做大做强”的战略,即外延式扩张及低成本战略,认为这将使青岛啤酒背上了养活小啤酒厂的沉重包袱,“贵族”品牌从此不高贵,其能否把青岛啤酒引向辉煌还是一个未知数……
其实,青岛啤酒作为中国啤酒行业唯一的全国销售品牌,其很早就想让自己成为国内啤酒消费市场的主导品牌,可是在1997年的时候,其市场份额仍处于不佳的境地:国内其他品牌占据67%的市场份额,合资品牌占据31%的市场份额,自己只占有区区2%的市场份额,同时境外90多家已经在国内合资的国际著名品牌在高价位与青岛啤酒展开正面进攻。因此,要想让青岛啤酒成为国内啤酒消费市场的主导品牌,谈何容易?
然而,这就是当时中国啤酒市场的现实,尽管青岛啤酒区区2%的市场份额,在当时中国啤酒企业中,其市场份额却是位居行业首位的,算得上是行业领先者。
但是,一个企业的经营战略也许往往是在一定大环境的变动中受启发而产生的。
1996年底,山东省政府制定了旨在重点培植八大骨干企业集团的十项政策措施,青岛啤酒集团名列八大集团之中。“十项措施”中“享受‘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的优惠政策”以及“实际上缴的所得税由同级财政部门当年全部返还企业,用于增加国有流动资本”等优惠政策,其吸引力相当强劲。
1997年,中国轻工总会为改变啤酒行业效益低下、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现状,推动整个行业的升级,正式出台了《啤酒行业产品结构调整方案》。明确提出,在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上,要立足于现有企业的改组改造,集中力量择优扶强,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壮大,增强竞争力。在2000年左右,帮助青岛、珠江和燕京三大企业集团年产量总和达到400万吨,使其占全国总量的20%;支持骨干啤酒企业合理扩大生产规模,希望国家采取措施,如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实行挂帐停息等,以支持集团化发展;配合地方扶持重点企业,使我国啤酒企业数量进一步减少。
可以说,以上的大环境为青岛啤酒实施外延式扩张及低成本战略作了一种启发,但这种大环境背景的改变其实并不是什么扶持大企业、大集团的灵丹妙药,而只是一味催化剂。其至关重要的是,他虽然激起了青岛、珠江和燕京啤酒的遐想,但那些作为一方诸侯的雪花、重庆、金星、哈尔滨、东西湖、钱江、蓝带、宣化、圣泉、金龙泉、雪津、豪门、蓝剑、黄河、金士百、宝鸡、趵突泉、民乐等啤酒厂家也各有所思,他们认为你们有政策我就有对策寻找发展自己的路子,何况当时他们都彼此认为相互之间没有太悬殊的差距,都觉得自己不会落后,能够守住自己家门口的市场并脱颖而出。这样,中国啤酒市场的一场跨越式赛跑便开始了。
因此,中国各啤酒厂家便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较量,大厂家依靠品牌加大促销以规模取效益求发展,中小厂家寻求地方保护减免纳税以低价抢市场谋出路。结果导致行业利润极其微薄,市场单瓶啤酒酒水价格卖得不如塑料瓶装纯净水高。
事实是,每个啤酒企业本身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青岛啤酒也不例外。在计划经济时期,青岛啤酒产品就驰名中外,一直是国内高档啤酒市场份额的领先者,产品覆盖全国各地,这种覆盖方式主要是依靠计划经济时期国有性质的商品批发经销单位——糖酒公司来运作,而糖酒公司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是相当于履行产品配送职能,根据国家计划把青岛啤酒源源不断地调往全国各地。然而,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种糖酒公司也只能是一个过渡单位,没有太大的生命力,注定在不久的将来就要解体或民营化。因此,不光是青岛啤酒,包括国内的其他啤酒厂家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以后的啤酒市场只能依靠啤酒厂家自己去开拓。所以当时的燕京、珠江啤酒便已经开始借助自己的优势(在周边啤酒企业中,其生产设备和技术等处于领先地位,从而确保了产品的质量)猛力开发当地啤酒市场,打算并且只能走一条“先做强本地市场再做大外地市场”的路子,同时也主要是由于北京与广东从经济、人口和消费等各方面在全国都处于优势地位,如果各自占有各自当地的市场份额,那效益也是相当可观的,并且对各自品牌向全国传播也是相当有优势的。
而青岛啤酒不但没有这种地理优势的条件,而且尤其是在市场拓展方面更加意识到危机即将来临,正如后来彭作义先生说了一句经典的话:“青岛啤酒是最先进入市场的,但却是最后一个踏进市场经济的”。直面露骨地点出了当时青岛啤酒市场开发能力的薄弱,具体体现在:第一,青岛啤酒已经知道,未来的啤酒市场只能靠厂家自己开拓,而青岛啤酒一直没有自己专门的销售公司,所以其一时很难跟上现实市场变化的步伐,何况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啤酒销售队伍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完成的事情。第二,各地糖酒公司的解体或民营化,相对分散或瓦解了青岛啤酒经销网络与销售渠道的力量,给一批新崛起的个体经销商依赖当地的啤酒品牌发挥价格优势从而壮大起来提供了机会,这样势必减缓青岛啤酒成为国内啤酒消费市场主导品牌的步伐。第三,啤酒产品由于属于快速周转的消费食品,因其成本、品质等因素使得该产品被认为有一定的销售半径。然而,青岛啤酒厂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又由于同城还有一家比较大的啤酒厂——崂山啤酒厂,崂山啤酒也拥有青岛地区的主要市场份额,另当时在山东各地市具备十万吨以上啤酒生产能力的厂家有十几个,品牌也是琳琅满目,而且各自有各自的势力范围,从而使山东成为中国啤酒市场的前沿阵地,竞争异常激烈。
所以综观以上因素,结合当时市场实际环境,可以认为在那个时期,青岛啤酒必须正确面对三个问题:
1、 未来中国的高端啤酒市场,面临洋品牌的进攻,其先进的品牌运作与营销手法等,青岛啤酒作为中国国内啤酒业的领先者,将持什么样的战略?是退避三舍、拱手以让,还是迎面抗击?如果是迎面抗击,又拿什么战术来应对?
2、 在完善的营销体系未建立之前,如何在全国范围内稳定并拓宽自己的销售网络与渠道?
3、 面对燕京、珠江等的群雄崛起,如何在中国啤酒业继续保持领先者地位?
可想而知,青岛啤酒在那时必须解决以上三个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注定其往后的战略就不可能象珠江和燕京那样“先做强本地市场再做大外地市场”,她必须得循着一条适合于自己的路子去走。
也许是巧合,1996年6月,曾任青岛第二食品厂厂长及青岛大洋食品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彭作义先生加盟青岛啤酒。
后来人评价彭总对青岛啤酒的贡献相当高,事实确是如此。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具体运作青岛啤酒关键的内容在哪里?
可以这么说,当时的青岛啤酒决策层清楚地意识到市场发展的严峻性,然而青岛啤酒是青岛市重点国有企业之一,是中国啤酒业关注的焦点,其任何一个动作都会引起业界、全国及国际上的注意。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形容当时的青岛啤酒十分恰当,她就象一个烫手的山芋,谁捧到她,捧好了,谁就将声名远扬;捧不好,谁就将岸然失色,甚至身败名裂。
然而正是彭总的个性与困境中的青岛啤酒吻合的天衣无缝,尽管在外人当时看来彭总的一些思路与做法,仍让人疑虑重重。记得在一次啤酒营销研讨会上,山东大学一位擅长“兵法”营销的博士生导师举了彭总关系营销的一个例子可以体现其个性的魅力,彭总动员放下青岛啤酒只生产高档酒的名牌架子,上马生产宜于百姓消费的大众酒,这一主张让人很吃惊,常人不敢想象,就是让当时的青岛市政府等相关部门也为之置疑。为此,彭总感觉压力挺大,并且预感到会“乌纱帽”不保,于是他通过各种渠道在青岛举行召开了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全国啤酒市场营销研讨会,邀请了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啤酒行业及相关部门的老前辈参加,他们一致主张彭总的思路与做法是正确的,才使得彭总躲过一劫。
就是这样的一位彭总,敢作敢为,并且能找到办法去达到目的。因为他放下青岛啤酒只生产高档酒的名牌架子,上马生产宜于百姓消费的大众酒,使得青岛啤酒仅在青岛一地,其市场占有率便一下子从20%飙升到80%。在他任职期间,青岛啤酒又走出山东,面向全国,兼并了总生产规模逾100万吨的20余家啤酒企业,并先后投入4亿元巨资,在全国40多个城市设立了营销公司、分公司和办事处,收回了香港的总经销权,实现了企业对消费者的直接供应。
也许是因为青岛啤酒加盟了这样一位胆识过人并且运筹帷幄的彭总经理,为青岛啤酒外延式扩张低成本战略找到了支点,青岛啤酒注定要在那个年度风生水起。
最后,如果要总结青岛啤酒如何从贵族品牌走向大众品牌演变史的话,不妨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那就是一个特定的品牌(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孕育的名牌)在特殊的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性时期)由于特定的环境(市场无序竞争)加上一位特别有个性的领导人(彭总)而成就了青岛啤酒的今天,也许其中的一个因素变了,青岛啤酒也就不是今天的这个结果。
进言青啤品牌整合之路。
自1994年收购扬州啤酒厂以后,青岛啤酒集团9年来共投入资金六七亿先后兼并了西安、平度、鸡西、马鞍山、上海、广东等地的40多家啤酒企业,但这40多家企业却是1/3盈利,1/3持平,1/3亏损。2003年,燕京、青岛、华润三大啤酒集团兼并扩张速度明显放缓,啤酒业的竞争已从资源争夺转入资源整合和品牌竞争的新阶段。
而碰巧,今年又是青啤的百年大庆。百年青啤如欲继续辉煌百年,显然需要一套成熟的品牌战略。
从“品牌渗透”到“品牌整合”
我国啤酒市场的区域性特征明显。当地消费者对本地品牌的习惯性和偏好性消费加上一些非市场的因素迫使三大啤酒集团只能以“品牌渗透”的策略开拓市场:即在当地收购一家企业,注入自己的管理机制、先进技术、产品配方、营销经验后以原品牌继续销售。
通过几年的渗透,三大啤酒集团在市场份额、产量、品牌知名度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旗下也拥有了数十个品牌资源,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和竞争实力都有了明显的飞升。但规模扩张中偏重于当地市场的品牌管理策略对于整体发展和长期发展的制约力也越来越强,关注短期局部的品牌策略和关注长期全局的品牌战略间的矛盾已无法调和——“品牌整合”时不待我。
相对而言,一直没有强势啤酒品牌的华润则一身轻松,把“雪花”作为未来的全国性强势主力品牌来打造。
同样,青啤也适时启动了“品牌瘦身计划”,欲在五年之内将40多个品牌砍至10个以下,把青岛啤酒、汉斯、崂山、山水等中高档品牌打造成一支主力军,最终形成主品牌、副品牌和子品牌形成“金字塔”形的品牌结构,即以青啤和汉斯等外资啤酒品牌构成品牌金字塔的塔尖,青啤和崂山、山水等国内知名品牌筑就中坚力量,而其他大众国产品牌奠定塔基。这样做的考虑是最大可能保持青啤的品牌形象,充分挖掘其他品牌原有定位的价值,并在中高和低档品牌间建立防火墙,提高高端品牌价值的安全度。
从“金字塔”到“有限品牌”
纵观著名国际啤酒制造商,品牌最多不过四、五,甚至是单一品牌,集中资源是品牌价值的快速积累和放大的保证,真正是一拳之力胜于五指。对于品牌数量达40之多的青啤来说,“金字塔品牌战略”不失为品牌整合之道,但也只是权宜之道,是对尴尬现状的妥协。这种所谓“即有重点,又全线出击”的品牌整合其实很容易“没了重点全线溃败”。
我们知道,品牌定位越高端销量越小而品牌投入越高,所以一般厂商高端品牌总是很少,基本上一到两个。而青啤旗下有数个高端品牌,且除青啤外其他高端品牌基本上区域性品牌,市场影响力局限很大。按照“金字塔战略”,这些高端品牌和“青岛啤酒”在同一战略高度,必将极大地分散力量,对于塔尖品牌建设是相当不利的。
另外,“青岛啤酒”品牌从塔尖到塔身,定位模糊且价值下延。这对于长期在国内竖立高档啤酒品牌形象的青啤而言显然不是什么好事,很容易最终造成品牌定位价值不清。而且,这一下沿的趋势还有滑落至塔基之势。在一些市场上,特别是在青啤没有“地产地销”品牌的地区,如北京、湖北等地,青啤低价入市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此无界限的跨位销售对于品牌价值的损伤不可小视。
而且,随着中国啤酒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品牌竞争的烈化程度将不断提高。谁的品牌定位清晰,影响力强,谁就将在市场中占据先机。现实的情况是华润、燕京逐渐将品牌投入集中在某个品牌上,青啤的出路必将是以相应的强势品牌与之抗衡,而这一强势品牌自是“青岛啤酒”莫属。当然,青啤的另一选择是将“青岛啤酒”品牌“束之高阁”——严格定位为高档啤酒,然后另取“汉斯”或其他另一品牌作为中低档品牌进行强势推广,攻守自如。
“有限品牌”战略是青啤必由之路,但其他众多品牌的价值就不顾了吗?当然不是。
“有限品牌”战略的要义在于以青啤为主力品牌,占据高端定位,将其他知名度较高的品牌置于中间,普通大众品牌则被做为高端利润保障的防火墙,采取品牌价值收割战略有限投入,以销促长,在当地充分发挥原品牌定位点所在,逐渐回收这些品牌中沉淀的价值,回收来的资金又可投入到青啤品牌的建设中来。经过数年的过渡,一些品牌随着原有品牌价值的回收必将逐渐走向衰亡,企业资源就可以自然而然集中到数个强势品牌上来。
从“有限品牌”到“差异品牌”
“有限品牌”战略的意义在于品牌价值的集中化,即将众多品牌的价值集中到数个上来,形成强势品牌阵线。但品牌价值集中化之后面临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单一品牌”是集中化后的集中化,最终把品牌价值合一,但这种方式风险极大。对于数个强势品牌而言即使不做刻意的差异宣传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也必有相当大的不同,要成功将其价值叠加到一个品牌上来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对于啤酒这样的大众消费品市场,“单一品牌”战略使得品牌在功能定位、价值导向甚至侧翼防御上回旋余地太小。即使象可口可乐这样的品牌管理专家,也不得不依靠“雪碧”等多个辅助品牌建立品牌阵线,在口味和形象上和主力“可口可乐”品牌相呼应。
“青岛啤酒”品牌由于近百年延传至今且始终展现精品定位、金牌质量,品牌确实颇具“横向的长久性”和“纵向的深远性”。这一特点也正是“青岛啤酒”的价值所在。所以,相应的品牌价值最大化战略就要围绕这一点来展开。
“差异品牌”战略就是以“青岛啤酒”为核心,将非青啤的数个强势品牌通过功能、体验、价值等特质进行差异化定位,而位居中心的青啤保留在中性位置,求档次而不求差异,着重在品牌影响力上下功夫,塑造全国性领导性品牌。如此形成的青啤品牌阵线将是一个“青岛啤酒”体现核心品牌价值,其他强势品牌满足特性需求的品牌集群,最终实现品牌集群价值的最大化。
也许到这一步青啤才基本上走完了品牌整合之路。
❸ 请问,我在赶集网看到上海青岛啤酒送货员一天送一车有100~200元,每天大概送两车,这个是真的吗
不要相信,这么好的工作还用上网上招人吗?上面说是上海青岛但到底是什么谁怎么知道,如果你去了,他就会让你交押金,体检费等等一系列费用
❹ 青岛啤酒跟车送货员工资待遇
装卸工1天1-2车,一车100-150元,月薪3000-7000元;现在是旺季,活多,要能吃苦耐劳,工版作时间权8-12小时,年龄在18-50岁主要为跟车送货,每天跟车送啤酒,每车100到150元每车,每天1到2趟。
望采纳
❺ 今年八月份,我跟青岛啤酒业务员谈好送一台冰柜给我,条件是拿几十件青岛啤酒,没有签合同。啤酒拿到了,
这种赖子无奈 以后注意才可以呀
❻ 青岛啤酒跟供货商签完专场合同不送货怎么办。送货员拿店里东西装上自己的送货车。被看到让他把酒又拉回去
上述内容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是因为送货员的私自行为退酒后青岛啤酒不再供货还是没有因果无故违约。如果无故违约可以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并要求继续供货履行合同。
❼ 晋江青岛啤酒代理投诉电话我开饭店和小超市,刚开始卖青岛啤酒,生意不怎么好,啤酒销量不多,叫业务员送
打总部电话,网络一下就知道!会给你说法,你是帮他们卖,不是他们的利益阻碍者
❽ 青岛啤酒的冰柜什么时候有送啊. 我几天前,有青岛的业务员说有活动,购进青岛10件啤酒,交800押金送双门冰箱
这个可能是代理商的地方行为,可以咨询你的业务人员获得准确时间,并催促一下。同时看专看合同有没有属确定送货时间。
如果对方一直推脱,就要考虑欺骗行为,能给出具体时间还是等一等,毕竟不是只为你一个做方案,要签约更多人才能实施。你可以电话合同上的电话,咨询是否属实。
❾ 你们怎么评价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是山东青岛啤酒厂的产品,该厂是我国最早的一家啤酒厂、原为“英德啤酒公司”,创办于1903年,是我国目前的最大的一家啤酒厂,其规模之大,产量之高,质量之佳都是名列前茅。在第二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均被评为全国名酒,1980年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不仅在国内负有盛名,而且驰名全世界。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1)大麦:青岛啤酒的原料是选自浙江省宁波、舟山地区的“三棱大麦”,这种大麦皮薄,粒大,淀粉多,蛋白质含量低,发芽率高,是酿造啤酒的上等原料。(2)酒花:青岛啤酒采用的优良啤酒花,是该厂自己的酒花基地精心培育,其具有蒂大、花粉多、香味浓的“青岛大花”,能使啤酒更加清澈透明,有爽快的微苦味和酒花香,并延长啤酒保存期,保证了啤酒的正常风味。(3)水:青岛啤酒酿造用水是有名的崂山矿泉水,水质纯净、口味甘美,是“山泉水清”,一尘未染,对啤酒味道的柔和起了良好作用,赋予青岛啤酒独有的风格。
2.制作和管理:青岛啤酒之所以好,是因为采取了酿造工艺的“三固定”和严格的技术管理。“三固定”就是固定原料、固定配方和固定生产工艺。严格的技术管理,操作一丝不苟,凡是不合格的原料绝对不用、发酵过程要严格遵守卫生法规。对后发酵的二氧化碳,要严格保持规定的标准,过滤后的啤酒中二氧化碳要处于饱和状态。产品出厂前,要经过全面分析化验及感官鉴定,合格方能出厂。所以该酒的品质,都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并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产品特点:青岛啤酒是我国名牌产品,属于淡色啤酒型,酒液呈淡黄色,清澈透明,富有光泽,酒中二氧化碳气充足,当酒液注入杯中时,泡沫细腻,洁白,同时开起,持久而厚实,并有细小如珠的气泡从杯底连续不断上升,经久不息。饮时,酒质柔和,有明显的酒花香和麦芽香,具有啤酒特有的爽口苦味和杀口力。该酒含有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常饮有开脾健胃、帮助消化之功能。原麦芽汁浓度为12度,酒度为3.5~4度。
青岛啤酒工程有限公司是隶属于青岛啤酒集团(www.tsingtao.com.cn)的国有企业,是由一批长期从事啤酒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是从事啤酒工程的专业化公司。
该公司下设:
工程安装公司----专门从事啤酒厂工程的安装;
微机自控系统开发部----专门从事啤酒厂糖化、发酵微机自控系统的设计安装;
啤酒包装容器厂----专门设计、生产、销售各类啤酒保鲜桶、扎啤桶;
中日合资啤酒设备制造厂----专门制造啤酒厂各类发酵、清酒、酵母、CIP等罐类设备和酵母扩培、麦汁充氧、高浓稀释及罐顶装置、接管板等设备,该公司拥有东洋技研四十多年的技术经验,制造真空冷冻干燥装置(FD)。
目前,公司已形成由设计、制造生产、安装调试等组成的具有相当规模的、相当水准的专业化公司。
100多年前德国占领山东的时候那群远离本土的德国士兵因为没有啤酒喝,于是写信给德国皇帝(不知道当时是哪一位)抱怨。因为那个国家全民皆嗜啤酒,所以皇帝看来很理解,就用海轮搬运了酿造啤酒的设备到青岛。德国作为啤酒之国,啤酒的工艺种类都已经成为文化属性了,所以他们的酿造设备也当然是上品。运到青岛来的那一套设备,属于酿造lager类啤酒的设备。因此,从类别上来说,青岛啤酒属于德式的lager。除了设备之外,还有两样东西是关键,一个是麦芽,还有一个就是水。当年的麦芽应该用的是山东本地的麦芽,就像山东人一样健壮饱满,现在流行的用来形容这种特征的英文单词就是robust,前几年有一种乐百氏纯净水用的就是这个词。水呢就是崂山泉水,哇。
这种不经意的风云际会便成就了中国乃至整个远东地区最优秀的啤酒,--没有“之一”--就是唯一。
6月28日,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论坛联合主办的世界品牌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上发布了200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青岛啤酒名列其中,位居第31位。
同时,青岛啤酒以品牌价值评估168.73亿元人民币高居啤酒行业榜首,继续担当国内啤酒市场领先者角色。
然而,在这鲜花灿烂的时刻,往往是那鲜花成长的艰难过程被人遗忘了。
当年青岛啤酒从贵族品牌向大众品牌演变的过程中,有许多人质疑其“做大做强”的战略,即外延式扩张及低成本战略,认为这将使青岛啤酒背上了养活小啤酒厂的沉重包袱,“贵族”品牌从此不高贵,其能否把青岛啤酒引向辉煌还是一个未知数……
其实,青岛啤酒作为中国啤酒行业唯一的全国销售品牌,其很早就想让自己成为国内啤酒消费市场的主导品牌,可是在1997年的时候,其市场份额仍处于不佳的境地:国内其他品牌占据67%的市场份额,合资品牌占据31%的市场份额,自己只占有区区2%的市场份额,同时境外90多家已经在国内合资的国际著名品牌在高价位与青岛啤酒展开正面进攻。因此,要想让青岛啤酒成为国内啤酒消费市场的主导品牌,谈何容易?
然而,这就是当时中国啤酒市场的现实,尽管青岛啤酒区区2%的市场份额,在当时中国啤酒企业中,其市场份额却是位居行业首位的,算得上是行业领先者。
但是,一个企业的经营战略也许往往是在一定大环境的变动中受启发而产生的。
1996年底,山东省政府制定了旨在重点培植八大骨干企业集团的十项政策措施,青岛啤酒集团名列八大集团之中。“十项措施”中“享受‘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的优惠政策”以及“实际上缴的所得税由同级财政部门当年全部返还企业,用于增加国有流动资本”等优惠政策,其吸引力相当强劲。
1997年,中国轻工总会为改变啤酒行业效益低下、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现状,推动整个行业的升级,正式出台了《啤酒行业产品结构调整方案》。明确提出,在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上,要立足于现有企业的改组改造,集中力量择优扶强,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壮大,增强竞争力。在2000年左右,帮助青岛、珠江和燕京三大企业集团年产量总和达到400万吨,使其占全国总量的20%;支持骨干啤酒企业合理扩大生产规模,希望国家采取措施,如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实行挂帐停息等,以支持集团化发展;配合地方扶持重点企业,使我国啤酒企业数量进一步减少。
可以说,以上的大环境为青岛啤酒实施外延式扩张及低成本战略作了一种启发,但这种大环境背景的改变其实并不是什么扶持大企业、大集团的灵丹妙药,而只是一味催化剂。其至关重要的是,他虽然激起了青岛、珠江和燕京啤酒的遐想,但那些作为一方诸侯的雪花、重庆、金星、哈尔滨、东西湖、钱江、蓝带、宣化、圣泉、金龙泉、雪津、豪门、蓝剑、黄河、金士百、宝鸡、趵突泉、民乐等啤酒厂家也各有所思,他们认为你们有政策我就有对策寻找发展自己的路子,何况当时他们都彼此认为相互之间没有太悬殊的差距,都觉得自己不会落后,能够守住自己家门口的市场并脱颖而出。这样,中国啤酒市场的一场跨越式赛跑便开始了。
因此,中国各啤酒厂家便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较量,大厂家依靠品牌加大促销以规模取效益求发展,中小厂家寻求地方保护减免纳税以低价抢市场谋出路。结果导致行业利润极其微薄,市场单瓶啤酒酒水价格卖得不如塑料瓶装纯净水高。
事实是,每个啤酒企业本身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青岛啤酒也不例外。在计划经济时期,青岛啤酒产品就驰名中外,一直是国内高档啤酒市场份额的领先者,产品覆盖全国各地,这种覆盖方式主要是依靠计划经济时期国有性质的商品批发经销单位——糖酒公司来运作,而糖酒公司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是相当于履行产品配送职能,根据国家计划把青岛啤酒源源不断地调往全国各地。然而,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种糖酒公司也只能是一个过渡单位,没有太大的生命力,注定在不久的将来就要解体或民营化。因此,不光是青岛啤酒,包括国内的其他啤酒厂家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以后的啤酒市场只能依靠啤酒厂家自己去开拓。所以当时的燕京、珠江啤酒便已经开始借助自己的优势(在周边啤酒企业中,其生产设备和技术等处于领先地位,从而确保了产品的质量)猛力开发当地啤酒市场,打算并且只能走一条“先做强本地市场再做大外地市场”的路子,同时也主要是由于北京与广东从经济、人口和消费等各方面在全国都处于优势地位,如果各自占有各自当地的市场份额,那效益也是相当可观的,并且对各自品牌向全国传播也是相当有优势的。
而青岛啤酒不但没有这种地理优势的条件,而且尤其是在市场拓展方面更加意识到危机即将来临,正如后来彭作义先生说了一句经典的话:“青岛啤酒是最先进入市场的,但却是最后一个踏进市场经济的”。直面露骨地点出了当时青岛啤酒市场开发能力的薄弱,具体体现在:第一,青岛啤酒已经知道,未来的啤酒市场只能靠厂家自己开拓,而青岛啤酒一直没有自己专门的销售公司,所以其一时很难跟上现实市场变化的步伐,何况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啤酒销售队伍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完成的事情。第二,各地糖酒公司的解体或民营化,相对分散或瓦解了青岛啤酒经销网络与销售渠道的力量,给一批新崛起的个体经销商依赖当地的啤酒品牌发挥价格优势从而壮大起来提供了机会,这样势必减缓青岛啤酒成为国内啤酒消费市场主导品牌的步伐。第三,啤酒产品由于属于快速周转的消费食品,因其成本、品质等因素使得该产品被认为有一定的销售半径。然而,青岛啤酒厂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又由于同城还有一家比较大的啤酒厂——崂山啤酒厂,崂山啤酒也拥有青岛地区的主要市场份额,另当时在山东各地市具备十万吨以上啤酒生产能力的厂家有十几个,品牌也是琳琅满目,而且各自有各自的势力范围,从而使山东成为中国啤酒市场的前沿阵地,竞争异常激烈。
所以综观以上因素,结合当时市场实际环境,可以认为在那个时期,青岛啤酒必须正确面对三个问题:
1、 未来中国的高端啤酒市场,面临洋品牌的进攻,其先进的品牌运作与营销手法等,青岛啤酒作为中国国内啤酒业的领先者,将持什么样的战略?是退避三舍、拱手以让,还是迎面抗击?如果是迎面抗击,又拿什么战术来应对?
2、 在完善的营销体系未建立之前,如何在全国范围内稳定并拓宽自己的销售网络与渠道?
3、 面对燕京、珠江等的群雄崛起,如何在中国啤酒业继续保持领先者地位?
可想而知,青岛啤酒在那时必须解决以上三个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注定其往后的战略就不可能象珠江和燕京那样“先做强本地市场再做大外地市场”,她必须得循着一条适合于自己的路子去走。
也许是巧合,1996年6月,曾任青岛第二食品厂厂长及青岛大洋食品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彭作义先生加盟青岛啤酒。
后来人评价彭总对青岛啤酒的贡献相当高,事实确是如此。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具体运作青岛啤酒关键的内容在哪里?
可以这么说,当时的青岛啤酒决策层清楚地意识到市场发展的严峻性,然而青岛啤酒是青岛市重点国有企业之一,是中国啤酒业关注的焦点,其任何一个动作都会引起业界、全国及国际上的注意。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形容当时的青岛啤酒十分恰当,她就象一个烫手的山芋,谁捧到她,捧好了,谁就将声名远扬;捧不好,谁就将岸然失色,甚至身败名裂。
然而正是彭总的个性与困境中的青岛啤酒吻合的天衣无缝,尽管在外人当时看来彭总的一些思路与做法,仍让人疑虑重重。记得在一次啤酒营销研讨会上,山东大学一位擅长“兵法”营销的博士生导师举了彭总关系营销的一个例子可以体现其个性的魅力,彭总动员放下青岛啤酒只生产高档酒的名牌架子,上马生产宜于百姓消费的大众酒,这一主张让人很吃惊,常人不敢想象,就是让当时的青岛市政府等相关部门也为之置疑。为此,彭总感觉压力挺大,并且预感到会“乌纱帽”不保,于是他通过各种渠道在青岛举行召开了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全国啤酒市场营销研讨会,邀请了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啤酒行业及相关部门的老前辈参加,他们一致主张彭总的思路与做法是正确的,才使得彭总躲过一劫。
就是这样的一位彭总,敢作敢为,并且能找到办法去达到目的。因为他放下青岛啤酒只生产高档酒的名牌架子,上马生产宜于百姓消费的大众酒,使得青岛啤酒仅在青岛一地,其市场占有率便一下子从20%飙升到80%。在他任职期间,青岛啤酒又走出山东,面向全国,兼并了总生产规模逾100万吨的20余家啤酒企业,并先后投入4亿元巨资,在全国40多个城市设立了营销公司、分公司和办事处,收回了香港的总经销权,实现了企业对消费者的直接供应。
也许是因为青岛啤酒加盟了这样一位胆识过人并且运筹帷幄的彭总经理,为青岛啤酒外延式扩张低成本战略找到了支点,青岛啤酒注定要在那个年度风生水起。
最后,如果要总结青岛啤酒如何从贵族品牌走向大众品牌演变史的话,不妨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那就是一个特定的品牌(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孕育的名牌)在特殊的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性时期)由于特定的环境(市场无序竞争)加上一位特别有个性的领导人(彭总)而成就了青岛啤酒的今天,也许其中的一个因素变了,青岛啤酒也就不是今天的这个结果。
进言青啤品牌整合之路。
自1994年收购扬州啤酒厂以后,青岛啤酒集团9年来共投入资金六七亿先后兼并了西安、平度、鸡西、马鞍山、上海、广东等地的40多家啤酒企业,但这40多家企业却是1/3盈利,1/3持平,1/3亏损。2003年,燕京、青岛、华润三大啤酒集团兼并扩张速度明显放缓,啤酒业的竞争已从资源争夺转入资源整合和品牌竞争的新阶段。
而碰巧,今年又是青啤的百年大庆。百年青啤如欲继续辉煌百年,显然需要一套成熟的品牌战略。
从“品牌渗透”到“品牌整合”
我国啤酒市场的区域性特征明显。当地消费者对本地品牌的习惯性和偏好性消费加上一些非市场的因素迫使三大啤酒集团只能以“品牌渗透”的策略开拓市场:即在当地收购一家企业,注入自己的管理机制、先进技术、产品配方、营销经验后以原品牌继续销售。
通过几年的渗透,三大啤酒集团在市场份额、产量、品牌知名度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旗下也拥有了数十个品牌资源,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和竞争实力都有了明显的飞升。但规模扩张中偏重于当地市场的品牌管理策略对于整体发展和长期发展的制约力也越来越强,关注短期局部的品牌策略和关注长期全局的品牌战略间的矛盾已无法调和——“品牌整合”时不待我。
相对而言,一直没有强势啤酒品牌的华润则一身轻松,把“雪花”作为未来的全国性强势主力品牌来打造。
同样,青啤也适时启动了“品牌瘦身计划”,欲在五年之内将40多个品牌砍至10个以下,把青岛啤酒、汉斯、崂山、山水等中高档品牌打造成一支主力军,最终形成主品牌、副品牌和子品牌形成“金字塔”形的品牌结构,即以青啤和汉斯等外资啤酒品牌构成品牌金字塔的塔尖,青啤和崂山、山水等国内知名品牌筑就中坚力量,而其他大众国产品牌奠定塔基。这样做的考虑是最大可能保持青啤的品牌形象,充分挖掘其他品牌原有定位的价值,并在中高和低档品牌间建立防火墙,提高高端品牌价值的安全度。
从“金字塔”到“有限品牌”
纵观著名国际啤酒制造商,品牌最多不过四、五,甚至是单一品牌,集中资源是品牌价值的快速积累和放大的保证,真正是一拳之力胜于五指。对于品牌数量达40之多的青啤来说,“金字塔品牌战略”不失为品牌整合之道,但也只是权宜之道,是对尴尬现状的妥协。这种所谓“即有重点,又全线出击”的品牌整合其实很容易“没了重点全线溃败”。
我们知道,品牌定位越高端销量越小而品牌投入越高,所以一般厂商高端品牌总是很少,基本上一到两个。而青啤旗下有数个高端品牌,且除青啤外其他高端品牌基本上区域性品牌,市场影响力局限很大。按照“金字塔战略”,这些高端品牌和“青岛啤酒”在同一战略高度,必将极大地分散力量,对于塔尖品牌建设是相当不利的。
另外,“青岛啤酒”品牌从塔尖到塔身,定位模糊且价值下延。这对于长期在国内竖立高档啤酒品牌形象的青啤而言显然不是什么好事,很容易最终造成品牌定位价值不清。而且,这一下沿的趋势还有滑落至塔基之势。在一些市场上,特别是在青啤没有“地产地销”品牌的地区,如北京、湖北等地,青啤低价入市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此无界限的跨位销售对于品牌价值的损伤不可小视。
而且,随着中国啤酒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品牌竞争的烈化程度将不断提高。谁的品牌定位清晰,影响力强,谁就将在市场中占据先机。现实的情况是华润、燕京逐渐将品牌投入集中在某个品牌上,青啤的出路必将是以相应的强势品牌与之抗衡,而这一强势品牌自是“青岛啤酒”莫属。当然,青啤的另一选择是将“青岛啤酒”品牌“束之高阁”——严格定位为高档啤酒,然后另取“汉斯”或其他另一品牌作为中低档品牌进行强势推广,攻守自如。
“有限品牌”战略是青啤必由之路,但其他众多品牌的价值就不顾了吗?当然不是。
“有限品牌”战略的要义在于以青啤为主力品牌,占据高端定位,将其他知名度较高的品牌置于中间,普通大众品牌则被做为高端利润保障的防火墙,采取品牌价值收割战略有限投入,以销促长,在当地充分发挥原品牌定位点所在,逐渐回收这些品牌中沉淀的价值,回收来的资金又可投入到青啤品牌的建设中来。经过数年的过渡,一些品牌随着原有品牌价值的回收必将逐渐走向衰亡,企业资源就可以自然而然集中到数个强势品牌上来。
从“有限品牌”到“差异品牌”
“有限品牌”战略的意义在于品牌价值的集中化,即将众多品牌的价值集中到数个上来,形成强势品牌阵线。但品牌价值集中化之后面临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单一品牌”是集中化后的集中化,最终把品牌价值合一,但这种方式风险极大。对于数个强势品牌而言即使不做刻意的差异宣传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也必有相当大的不同,要成功将其价值叠加到一个品牌上来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对于啤酒这样的大众消费品市场,“单一品牌”战略使得品牌在功能定位、价值导向甚至侧翼防御上回旋余地太小。即使象可口可乐这样的品牌管理专家,也不得不依靠“雪碧”等多个辅助品牌建立品牌阵线,在口味和形象上和主力“可口可乐”品牌相呼应。
“青岛啤酒”品牌由于近百年延传至今且始终展现精品定位、金牌质量,品牌确实颇具“横向的长久性”和“纵向的深远性”。这一特点也正是“青岛啤酒”的价值所在。所以,相应的品牌价值最大化战略就要围绕这一点来展开。
“差异品牌”战略就是以“青岛啤酒”为核心,将非青啤的数个强势品牌通过功能、体验、价值等特质进行差异化定位,而位居中心的青啤保留在中性位置,求档次而不求差异,着重在品牌影响力上下功夫,塑造全国性领导性品牌。如此形成的青啤品牌阵线将是一个“青岛啤酒”体现核心品牌价值,其他强势品牌满足特性需求的品牌集群,最终实现品牌集群价值的最大化。
也许到这一步青啤才基本上走完了品牌整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