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助青岛啤酒的概况
除了抄可以从网上搜索到一袭些基本的资料外,我的建议也是可以去青岛啤酒博物馆参观一下,位置就在登州路上,青岛十五中学后侧。里面从青岛啤酒的历史、包装、到生产车间、生产原材料什么的都能看到的,票价是50元一人,价格也不算太高的。。。因为上周我们学校还组织我们陪同加拿大来的交流生去参观的,所以个人觉的很不错哦~~~~~里面还有2次免费品尝新鲜酿制的青岛啤酒的机会哦~~~~~
㈡ 青岛的发展历史
青岛的发展历史:
1、1891年,清朝在胶澳设防,这也是青岛建设的起始。后来德国派兵占领青岛,并在此建造了德国建筑群,以殖民地为目的为青岛制定了镇区规划布置,依照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社会运行秩序,出资修造交通运输通道,为以后城市建立奠定了基础。
2、辛亥革命爆发后,日本迅速占领青岛,并且利用青岛独特的地理优势,大力开辟对外贸易港口,加快建设工业企业,此时青岛的经济发展达到空前繁荣,人口、基础设施及物质需求承载达到饱和,城区规划建设进一步扩张。
3、抗战时期结束后,青岛回归中国,降格为地级市,归属山东省,地域大幅减少。青岛结合自身实际,创建了技术产业的开发区,运用这里众多特色的旅游地理位置,打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旅游濒海城市,籍此开始大发展之路,城市规模再一次扩大。
4、青岛在城市规划史上融入了西方管理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结构,对其他都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近代时青岛的社会形态参考西方国家经验也进一步发展,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形成了充满人文特征的地方,城市个性独特。
5、大面积的城市建筑群与汪洋大海相连,隽永美观,经济产值逐渐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重要脉络之一,社会结构逐步趋于完善,滨海楼屋栉次鳞比,高大壮观,城市与自然形态和谐统一。近代的青岛城市从无到有,慢慢变成如今繁荣兴盛的模样,把青岛建设成文明美丽的海滨之城。
(2)青岛啤酒概况扩展阅读:
青岛人口发展状况:
青岛建置前夕,仅有数处渔村350馀户人家;建置后人口逐渐增多,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春达1万馀人。德国侵占后,全市分为青岛区和李村区。面积扩大,人口增加。宣统二年(1910年),青岛市全市人口增至16万1140人。其中,市区3万4180人,李村10万1939人,薛家岛、阴岛、黄岛等地2万5021人。
此后,青岛的人口发展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区划扩大,1935年有夏庄、崂东、崂西三个地区划入青岛市,人口增加12万馀人;1946年,浮山、黄岛、薛家岛等地划入青岛,人口增加8万馀人。二是外地人口迁入,宣统二年(1910年)市区人口仅3万4180人,1925年增至16万3010人,增长3.8倍,每年净增8600馀人。
至1935年市区人口又增至30万1192人,比1925年增长84.77%,每年净增13800人。1945年市区人口增至51万4956人,比1935年增长71.0%,每年净增51496人。
1948年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青岛市人口为75万9057人,至1948年底,青岛城市人口突破100万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