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演讲 关于红酒~
葡萄种类方面,酿制红酒的葡萄种类有Shiraz,Carbernet,Sauvignon,Merlot等等。红酒的标签上常出现这些名称,就是指采用的葡萄的品种。有些红酒是由单一种葡萄酿制,有些还是由2~3种葡萄酿制,酿出来的红酒口味也就有所不同。单一或混合葡萄品种酿制的红酒都是一样的好,只是适合不同消费者的口味而已。
红酒的来源地--“旧世界红酒”和“新世界红酒”世界上生产红酒的国家不少,红酒的来源地的其中一个划分方法,分作“旧世界红酒”和“新世界红酒”。
旧世界红酒一般指欧洲(尤其是法国和意大利)出产的红酒,他们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略昂贵。“新世界红酒”红酒是指澳大利亚、智利等国家出产的红酒。法国的红酒以往用牛血所提炼出来的色素进行调色,在疯牛症的担忧之下,曾一度影响法国红酒的销量。澳大利亚和智利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葡萄产区都在几乎没有环境污染的地方,因此澳大利亚和智利的红酒在国际市场很具知名度。澳大利亚的红酒采用从葡萄皮本身提炼的纯植物色素进行调色,是红酒行业用天然物质调色的创举。澳大利亚的AREM WINE(澳宝红)和智利的ALMAVIVA(阿玛维瓦)都是比较知名的“新世界红酒”品牌。编辑本段法国红葡萄酒的分级和分类
法国葡萄酒总共可分为四级。若以金字塔来表示价格,由基部至顶部的顺序为:日常餐酒 (Vin de Table)、地区餐酒 (Vin de Pays )、优良地区餐酒(V.D.Q.S)、法定地区葡萄酒(A.O.C)。越接近金字塔顶部,价格越高。
日常餐酒 (Vin de Table)
用来自单一产区或数个产区的酒调配而成。法国酿酒历史悠久,调配技术高超,因而日常餐酒品质稳定,是法国大众餐桌上最常见的葡萄酒。此类酒最低酒精含量不得低于8.5% 或9%,最高则不超过15%。
Vin de Table日常餐酒,又分三级
1,Vin de Table Francais(高级,只混合法国产的葡萄)
2,Melange de Vins de differents Pays de Communaute Europeenne (中级,混合欧联诸国生产的葡萄酒)
3,Vin otenu en France a Partir deRaisins Reolten (低级,不限定葡萄品种,在法国国内酿造者)美味与否全凭生产者的巧手,无等级之分。
地区餐酒 (Vin de Pays )
由最好的日常餐酒升级而成。其产地必须与标签上所标示的特定产区一致,而且要使用被认可的葡萄品种。最后,还要通过专门的法国品酒委员会核准。
优良地区餐酒(V.D.Q.S)
等级位于地区餐酒和法定地区葡萄酒之间。这类葡萄酒的生产受到法国原产地名称管理委员会(Institut National des Appellations d`Origine)的严格控制。
法定地区葡萄酒(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olee 简称A.O.C)
最高等级的法国葡萄酒,其使用的葡萄品种、最低酒精含量、最高产量、培植方式、修剪以及酿酒方法等都受到最严格的监控。只有通过官方分析和化验的法定产区葡萄酒才可获得A.O.C证书。正是这种非常严格的规定才确保了A.O.C等级的葡萄酒始终如一的高贵品质。在法国,每一个大的产区里又分很多小的产区。一般来说,产区越小,葡萄酒的质量也会越高。
㈡ 演讲 关于红酒~
一串葡萄是美丽,静止与纯洁的,但它只是水果而已;一但压榨后,它就变成了一种动物,因为它变成酒以后,就有了动物的生命。”
--威廉·杨格
迷人的色彩,神秘的情思,柔和醇香的红酒饱含了鲜活的生命原汁,蕴藏了深厚的历史内涵。
曾几何时红酒在国内造成一股新的饮酒文化,在市场上到处可见红酒的踪迹,而一般人对红酒的了解、认知并不多,而往往饮用红酒是采取『乎干啦』的方式,而这种方式让有心学习品尝人士乱了选择。
在饮用红酒之前不妨先了解有气质的红酒文化与红酒历史,潜移默化之间就了解红酒的高贵之处。
其实世界各地都有种植葡萄,所以世界各国也都有葡萄酒的生产。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0-20度的温和气候地区最适合栽种葡萄,而雨量丰、湿气重的地方则有碍葡萄树的生长,因此土壤排水良好也是栽种的条件之一。在众多的红酒中独钟『法国红酒』的原因是,法国不但是全世界酿造最多种葡萄酒的国家,也生产了无数闻名于世的高级葡萄酒。
『勃根地第地区』:本区约有一千八百处酒园,本区由南至北依序可再划分六个产区:
莎布里(Chablis)、夜坡(Cote de Nuits)、邦内坡(Cote de Beaune)、莎隆内坡(Cote de Chalonnaise)、马孔内(Maconnais)、薄酒莱(Beaujolais)-----勃根地六区中最精华的一区乃夜坡与邦邦内坡所构成的『黄金坡』(Cote d’Or),前者以红酒著称,后者则以白酒为尊。该地区的沃恩·罗曼尼(Vosne-Romanee)酒村中的『罗曼尼·康帝』酒园(Domaine de La Romanee Conti,DRC)所酿产的『罗曼尼·康帝』(La Romanee Conti)位居红酒首席。
『波尔多地区』:仅仅以法国波尔多地区一地而言,酒园(堡)已超过九千多座的。该地区的五大产酒区有:梅铎(Medoc)、柏美洛(Pomerol)、圣特美隆(St.Emilion)、格拉芙(Graves)、苏岱(Sauternes)。
梅铎(Medoc)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区,仅生产红酒。梅铎(Medoc)又可细分为四个小酒区,由北至南依序为圣特夫塔夫(St-Estephe)、波仪亚克(Pauillac)、圣朱利安(St. Julien)与玛哥(Margaux)。其中波仪亚克区(Pauillac)内的三大名酒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木桐·罗吉德堡)、Chateau Lafite - Rothschild(拉费堡)、Chateau Latour (拉图堡),犹如三颗钻石使得波仪亚克(Pauillac)简直变成波尔多地区的代表了。
柏美洛(Pomerol)该区产地约只占波尔多的百分之三左右,真是『物以稀为贵』。如果说『红酒巨钻』是罗曼尼·康帝,至于抢占第二宝座荣耀的应当属于法国波尔多的柏美洛(Pomerol)地区的代表作『彼德绿堡』(Chateau Petrus)。
圣特美隆(St.Emilion)这也是一个名园辈出的产区,在上个世纪中叶以前,本地区的酒品质普遍不佳,甚至有『车夫之酒』的讥讽!名列A等的只有两家:欧颂堡(Chateau Ausone)与白马堡(Chateau Cheval-Blanc)。
格拉芙(Graves):该地区的Chateau Haut Brion (欧·布利昂堡)与Chateau Latour (拉图堡)、Chateau Lafite-Rothschild(拉费堡)、Chateau Margaux(玛哥堡)、,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木桐·罗吉德堡)、Chateau Haut Brion (欧·布利昂堡)共享波尔多官方评鉴的一等顶级酒,也是波尔多地区的五大酒庄。
『隆河坡地区(Cotes Rhone)或称隆河地区』:与勃根地第、波尔多号称法国三大产酒区。整个隆河地区最珍贵的红酒,当推罗帝坡区的杜克酒(La Turque)。
『醒酒』
由于红酒被喻为有生命力的液体,是由于红酒当中含有丹宁酸(Tannic Acid)的成分,丹宁酸跟空气接触之后所产生的变化是非常丰富的。而要分辨一瓶酒的变化最好的方式是开瓶后第一次倒2杯,而先饮用一杯,另一杯则放置至最后才饮用,就能很清楚的感觉出来。每一瓶酒的变化时间并不一样,也许在10分钟、也许半个小时、也许在两个小时后。如何去发觉酒的生命力就靠自己的感觉跟经验了。
『过酒(Decenting)』
过酒的方式,是将葡萄酒倒入醒酒瓶(Decenter)的动作称为过酒,但过酒的目的到底何在?
其实有二,一是藉此将陈置多年的沉淀物去除。虽然喝下这些沉淀物并无任何大碍,但有损葡萄酒的风味,所以必须去除。
另一则是使年份较少的葡萄酒将其原始的风味,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因为葡萄酒会因过酒的动作而有机会与空气接触,此时沉睡中的葡萄酒将立刻芳香四溢,味道也变的圆润了。
『酒标』
如何选择一瓶好喝的红酒,第一要件是口感要顺,什么样的味道才较顺口,看个人喜好,品尝红酒是一门高深学问,学会品酒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及一层层的磨炼,不过学会认酒则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
如何认酒呢?先学看酒瓶上的标签吧。葡萄酒的卷标又称为『etiquette』(法文,意为许可证),如同人们的履历表一样。正如在懂得葡萄酒的人们之间,流传着『只要看了卷标,就知道它的味道了』一般,卷标上确实透露着关于葡萄酒味道(特色)的讯息。『卷标上的图案有很多种,到底事在写些什么?真想知道…..』一般卷标上通常会标示:葡萄收成的年份、葡萄酒的酒名(以产地或酒园名(Chateau)命名) 、生产国或生产地、庄园地名的名称、生产者(造酒者)名、容量、酒精浓度…等。卷标依设计者的设计,有各种不同的样式,所以数据所书写的位置也不同。
收成年→该年的天候会影响葡萄收成的品质,产区→一瓶葡萄酒的好坏节定于产地的地质状况,A.O.C→指定优良产区A.O.C.法定名称,城堡内装酒→Mis En Boteille Au Chateau,酿酒师签名→对酒品质有更一层的保证
『法国葡萄酒依据葡萄酒法及其品质而分成以下几种』
A.O.C. Wine是指定优良产区酒为名之葡萄酒的通称,这种酒对于原产地(地区、村、葡萄园等)有很详细的限定,日本进口的葡萄酒大多为此种酒。其标示方式如APPELLATION ROMANEE CONTI CONTROLEE,于APPELLATION与CONTROLEE之间的ROMANEE CONTI则是酒园名称。
Vin De Pays(地区餐酒)是仅限定葡萄产地的葡萄酒,其限制较A.O.C.所规定的少,价格也比较合理,找找看,也许能够找到品质相当不错的酒喔!
Vin De Table(日常餐酒)则是不受规定约束的酒,任何产区的葡萄都可以拿来混合酿造。藉由混合酿造来就低成本是这种酒的特征,美味与否全凭生产者的巧手,无等级之分。
『红酒的酿造法』
A. 除梗:所谓除梗,是指为了避免葡萄酒中有多余的苦涩味道,而将梗从果实上除去。
B. 破碎:将果皮搓破轻轻压碎,称之为破碎。
C. 发酵:在破碎的葡萄(连同果皮及种子)中加入酵母菌。因红酒的颜色来自果皮,而涩味则是种子所释放出来的味道。
D. 榨汁:以榨汁机榨出发酵后的葡萄酒。
E. 发酵:将榨出的葡萄酒与果皮、种子分开,接着仅使葡萄酒在发酵。本阶段是决定葡萄酒味道的关键,完全发酵熟成者即为不甜口口味的葡萄酒。
F. 除渣:发酵完之后,溶解残存的物质会自动沉淀,可顺利地被除去,此一过程称之为除渣。
G. 熟成:接着装入酒桶使之能够充分熟成,熟成期间约为两年(但亦有熟成未满两年者)。
H. 装瓶:熟成后即可装瓶。
『如何保存酒』
保存葡萄酒最忌讳的是温度的强烈变化,如果你在店家购买的时候是处于常温之下,则在家里只要保存于常温之下即可。你若想饮用冰镇过的葡萄酒于饮用前冰冻即可。如果你将葡萄酒储存于冰箱中,只适合存放于温度变化较小的蔬菜室内。最理想与长期的储存环境是温度约在摄氏12~14度间保持恒温,湿度在65%~80%间,保持黑暗,一般酒都放置于地下室。保持干净,以免其它异味渗入酒内。
『品酒步骤』
1. 观其色泽--将酒道在高脚杯中,握着杯脚,看其色泽。
2. 闻其香味--轻摇酒杯让香气释放出来,闻其散发的香味。
3. 品尝--啜饮一小口,让酒在舌尖溶动,感觉其味道及酸甜度。
波尔多的红酒
在众多的红酒中独钟法国红酒原因是∶法国不但是全世界酿造最多种葡萄酒的国家,也是生产了无数闻名于世的高级葡萄酒的国家,其口味种类极富变化,故其被美誉为『葡萄王国』,法国生产的红酒有六大生产地包括∶波尔多(Bordeaux)、布跟地(Burgundy)、香槟(Champagne)以及阿尔萨斯(Alsace)、罗瓦河河谷(Loire Valley) 、隆河谷地(Cotes Phone)等其中又以气候温和土壤富含铁质的波尔多产地最具代表。
法国波尔多市外围又细分几个产区全都分布于纪隆德河(Estuaire de la Gironde)流域,不但产量大且生产许多品质优良的红酒,被喻为『世界的葡萄酒宝库』,其中有最出名的五大产区不可不知,这些产区约有九千多家酒庄,其中又以最有名的五大酒庄闻名于世。
法国五大葡萄酒产区
产区介绍(根据 1855 年上好波尔多葡萄酒分等系统)
梅铎 (Médoc) 32,110英亩 (只生产红酒)
庞马鲁 (Pomerol) 1,803英亩 (只生产红酒)
圣达美莉安 (St-émilion) 12,676英亩 (只生产红酒)
格拉夫 (Graves) 5,992英亩 (生产红酒和不甜白酒)
苏玳 (Sauternes) 3,499英亩 (只生产甜白酒)
法国五大名酒庄
Chateau Margaux (位于梅铎区)
Chateau Latour (位于梅铎区)
Chateau Mouton-Rothschild (位于梅铎产区)
Chateau Lafite-Rothschild (位于梅铎产区)
Chateau Haut-Brion (位于格拉夫产区)
梅铎(Médoc)
梅铎克是波尔多红酒代表产地,生产全世界最高级葡萄酒,上梅铎(Haut-Médoc)位梅铎南部红酒产区;包含几个非常著名的乡社(commune)产区如圣达士蒂(St-Estéphe),宝雅克村(Pauillac),玛歌(Margaux)等,不少世界闻名的酒庄就位于这些乡社内,特别是宝雅克村及玛歌村,酒价曾高达数千美元,此区内大约有七十个村庄,另较有名的村庄有圣朱利安村(St-Julien)及圣达士蒂村(Saint-Estéphe),此区内的特级酒庄有六十一个,其中有四个被排名于五大酒庄内。
【注一】波尔多区最具代表的五大产区以及上梅铎的六个重要的次产区,由北至南为:
圣达士蒂 (St-Estéphe) 2,875英亩
宝雅克 (Pauillac) 2,667英亩
圣朱利安 (St-Julien) 2,084英亩
利斯塔克 (Listrac) 1,531英亩
慕里斯 (Moulis) 1,185英亩
玛歌 (Margaux) 3,067英亩
庞马赫鲁 (Pomerol)
本区是波尔多生产红酒上好产区中面积最小的,它的产酒量只有St-Emilion产量的15%,导致酒不但罕见且昂贵,虽没正式分等系统,此区特级酒庄大约有十三家,但一直未有完整法定分级制度将它列出,其中Pétrus酒庄一直被视为第一特级酒庄。
圣达美莉安(St-Emilion)
本区产酒量约等于整个梅铎产区的三分之二,也是法国最美的村庄之一,正式分等系统要比梅铎晚一世纪,到1954年才正是分级并于1986年修订,其中的Ausone级Cheval-Blanc酒装在Premiers Grand Crus分集中享有特殊地位,以下共有十二个可比美梅铎列级酒庄的顶级一级酒庄和大约七十个顶级酒庄。
格拉夫(Graves)
自1987年起位于北部较好的产区被划分为另一法定产区,称为Pessac Leognan。最著名酒庄为Chateau Haut-Brion(在1855年分等系统中已见过),1959年分等中其它产良质格拉夫红酒约有十二家酒庄。
㈢ 比较地道的法国红酒文化,最好是在法国的朋友解释下!
楼主,本人在法国留学,期间去法国翡马在波尔多的葡萄园摘过葡萄,对于回法国的葡萄酒文化,我听法国友答人摆起,说到法国红酒文化肯定要先从法式热吻说起,中世纪,喝葡萄酒是男人的特权。后来虽然允许女人喝葡萄酒,但女人喝酒依然是禁忌!据说丈夫外出回家后,为了确认妻子有木有喝酒,才有了跟妻子接吻的风俗。
——现在法国人喝酒,如果有女士在场的话,肯定要请女性先喝。现在很多美女喜欢喝葡萄酒,美容养颜的嘛,强烈推荐你喝法国翡马葡萄酒。另外医学界有个名词叫做法兰西奇迹,爱吃大鱼大肉的法国人,心脏类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比其它西方国家低,专家认为这是法国人爱喝红酒的缘故哦!
㈣ 为什么都说法国的红酒最好
1、法国葡萄酒历史悠久;
2、葡萄酒知名度高,名庄多,市场反馈好;
3、因版顶级酒、名庄较多权,酿酒条件佳,投资优势明显;
4、葡萄品种多、品质好、消费者的认可度高;
5、葡萄酒等级制度完善,法律保护严格;
6、拥有众多优秀的葡萄酒产区,且各具特色。
㈤ 关于法国红酒的最全面介绍,谢谢!
这个网站有专业介绍http://www.faguohongjiu.com/
下面是网络的
『法国葡萄酒依据葡萄酒法及其品质而分成以下几种』
A.O.C. Wine是指定优良产区酒为名之葡萄酒的通称,这种酒对于原产地(地区、村、葡萄园等)有很详细的限定,日本进口的葡萄酒大多为此种酒。其标示方式如APPELLATION ROMANEE CONTI CONTROLEE,于APPELLATION与CONTROLEE之间的ROMANEE CONTI则是酒园名称。
Vin De Pays(地区餐酒)是仅限定葡萄产地的葡萄酒,其限制较A.O.C.所规定的少,价格也比较合理,找找看,也许能够找到品质相当不错的酒喔!
Vin De Table(日常餐酒)则是不受规定约束的酒,任何产区的葡萄都可以拿来混合酿造。藉由混合酿造来就低成本是这种酒的特征,美味与否全凭生产者的巧手,无等级之分。
『红酒的酿造法』
A. 除梗:所谓除梗,是指为了避免葡萄酒中有多余的苦涩味道,而将梗从果实上除去。
B. 破碎:将果皮搓破轻轻压碎,称之为破碎。
C. 发酵:在破碎的葡萄(连同果皮及种子)中加入酵母菌。因红酒的颜色来自果皮,而涩味则是种子所释放出来的味道。
D. 榨汁:以榨汁机榨出发酵后的葡萄酒。
E. 发酵:将榨出的葡萄酒与果皮、种子分开,接着仅使葡萄酒在发酵。本阶段是决定葡萄酒味道的关键,完全发酵熟成者即为不甜口口味的葡萄酒。
F. 除渣:发酵完之后,溶解残存的物质会自动沉淀,可顺利地被除去,此一过程称之为除渣。
G. 熟成:接着装入酒桶使之能够充分熟成,熟成期间约为两年(但亦有熟成未满两年者)。
H. 装瓶:熟成后即可装瓶。
『如何保存酒』
保存葡萄酒最忌讳的是温度的强烈变化,如果你在店家购买的时候是处于常温之下,则在家里只要保存于常温之下即可。你若想饮用冰镇过的葡萄酒于饮用前冰冻即可。如果你将葡萄酒储存于冰箱中,只适合存放于温度变化较小的蔬菜室内。最理想与长期的储存环境是温度约在摄氏12~14度间保持恒温,湿度在65%~80%间,保持黑暗,一般酒都放置于地下室。保持干净,以免其它异味渗入酒内。
『品酒步骤』
1. 观其色泽--将酒道在高脚杯中,握着杯脚,看其色泽。
2. 闻其香味--轻摇酒杯让香气释放出来,闻其散发的香味。
3. 品尝--啜饮一小口,让酒在舌尖溶动,感觉其味道及酸甜度。
波尔多的红酒
在众多的红酒中独钟法国红酒原因是∶法国不但是全世界酿造最多种葡萄酒的国家,也是生产了无数闻名于世的高级葡萄酒的国家,其口味种类极富变化,故其被美誉为『葡萄王国』,法国生产的红酒有六大生产地包括∶波尔多(Bordeaux)、布跟地(Burgundy)、香槟(Champagne)以及阿尔萨斯(Alsace)、罗瓦河河谷(Loire Valley) 、隆河谷地(Cotes Phone)等其中又以气候温和土壤富含铁质的波尔多产地最具代表。
法国波尔多市外围又细分几个产区全都分布于纪隆德河(Estuaire de la Gironde)流域,不但产量大且生产许多品质优良的红酒,被喻为『世界的葡萄酒宝库』,其中有最出名的五大产区不可不知,这些产区约有九千多家酒庄,其中又以最有名的五大酒庄闻名于世。
法国五大葡萄酒产区
产区介绍(根据 1855 年上好波尔多葡萄酒分等系统)
梅铎 (Médoc) 32,110英亩 (只生产红酒)
庞马鲁 (Pomerol) 1,803英亩 (只生产红酒)
圣达美莉安 (St-émilion) 12,676英亩 (只生产红酒)
格拉夫 (Graves) 5,992英亩 (生产红酒和不甜白酒)
苏玳 (Sauternes) 3,499英亩 (只生产甜白酒)
法国五大名酒庄
Chateau Margaux (位于梅铎区)
Chateau Latour (位于梅铎区)
Chateau Mouton-Rothschild (位于梅铎产区)
Chateau Lafite-Rothschild (位于梅铎产区)
Chateau Haut-Brion (位于格拉夫产区)
梅铎(Médoc)
梅铎克是波尔多红酒代表产地,生产全世界最高级葡萄酒,上梅铎(Haut-Médoc)位梅铎南部红酒产区;包含几个非常著名的乡社(commune)产区如圣达士蒂(St-Estéphe),宝雅克村(Pauillac),玛歌(Margaux)等,不少世界闻名的酒庄就位于这些乡社内,特别是宝雅克村及玛歌村,酒价曾高达数千美元,此区内大约有七十个村庄,另较有名的村庄有圣朱利安村(St-Julien)及圣达士蒂村(Saint-Estéphe),此区内的特级酒庄有六十一个,其中有四个被排名于五大酒庄内。
㈥ 求关于法国的英文演讲稿
Paris has long inspired opinionated outbursts, from delusional to denouncing, but on one matter travelers remain in agreement: it’s among the most stimulating cities in the world. Paris assaults all the senses, demanding to be seen, heard, touched, tasted and smelt. From luminescent landmarks to fresh poodle droppings on the pavement, the city is everything it should be - the very essence of all French things. If you come here expecting all you’ve heard to be true, you won’t leave disappointed.
Paris is at its best ring the temperate spring months (March to May), with autumn coming in a close second. In winter, there are all sorts of cultural events to tempt the visitor, but school holidays can clog the streets with the little folk. August is usually hot and sticky, and it’s also when many Parisians take their yearly vacations, so businesses are likely to be closed.
Musé Louvre
Louvre is probably one of the most world-renowned sightseeing places in Paris. This enormous building, constructed around 1200 as a fortress and rebuilt in the mid-16th century for use as a royal palace, began its career as a public museum in 1793. As part of Mitterand’s grands projets in the 1980s, the Louvre was revamped with the addition of a 21m (67ft) glass pyramid entrance. Initially deemed a failure, the new design has since won over those who regard consistency as inexcusably boring. Vast scrums of people puff and pant through the rooms full of paintings, sculptures and antiquities, including the Mona Lisa, Venus de Milo and Winged Victory (which looks like it’s been dropped and put back together). If the clamor becomes unbearable, your best bet is to pick a period or section of the Louvre and pretend that the rest is somewhere across town.
Eiffel Tower
This towering edifice was built for the World Fair of 1889, held to commemorate the centennial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Named after its designer, Gustave Eiffel, it stands 320m (1050ft) high and held the record as the world’s tallest structure until 1930. Initially opposed by the city’s artistic and literary elite - who were only affirming their right to disagree with everything - the tower was almost torn down in 1909. Salvation came when it proved an ideal platform for the antennas needed for the new science of radio telegraphy. When you’re done peering upwards through the girders, you can visit any of the three public levels, which can be accessed by lift or stairs. Just south-east of the tower is a grassy expanse that was once the site of the world’s first balloon flights and is now used by teens as a skateboarding arena or by activists bad-mouthing Chirac.
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
A popular promenade for the ostentatious aristos of old, the 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 has long symbolised the style and joie de vivre of Paris. Encroaching fast-food joints, car showrooms and cinemas have somewhat lled the sheen, but the 2km (1mi) long, 70m (235ft) wide stretch is still an ideal place for evening walks and relishing the food at overpriced restaurants.
Centre Georges Pompidou
The Centre Georges Pompidou, displaying and promoting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is far and away the most visited sight in Paris. Built between 1972 and 1977, the hi-tech though daffy design has recently begun to age, prompting face-lifts and closures of many parts of the centre. Woven into this mêlée of renovation are several good (though pricey) galleries plus a free, three-tiered library with over 2000 periodicals, including English-languag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 square just to the west attracts street musicians, Marcel Marceau impersonators and lots of unsavoury types selling drugs or picking pockets.
Notre Dame
The city’s cathedral ranks as one of the greatest achievements of Gothic architecture. Notre Dame was begun in 1163 and completed around 1345; the massive interior can accommodate over 6000 worshippers. Although Notre Dame is regarded as a sublime architectural achievement, there are all sorts of minor anomalies as the French love nothing better than to mess with things. These include a trio of main entrances that are each shaped differently, and which are accompanied by statues that were once coloured to make them more effective as Bible lessons for the hoi polloi. The interior is dominated by spectacular and enormous rose windows, and a 7800-pipe organ that was recently restored but has not been working properly since. From the base of the north tower, visitors with ramrod straight spines can climb to the top of the west fa?ade and decide how much aesthetic pleasure they derive from looking out at the cathedral’s many gargoyles - alternatively they can just enjoy the view of a decent swathe of Paris. Under the square in front of the cathedral, an archaeological crypt displays in situ the remains of structures from the Gallo-Roman and later periods.
Sainte Chapelle
Lying inside the Palais de Justice (law courts), Sainte Chapelle was consecrated in 1248 and built to house what was reputedly Jesus’ crown of thorns and other relics purchased by King Louis IX earlier in the 13th century. The gem-like chapel, illuminated by a veritable curtain of 13th-century stained glass (the oldest and finest in Paris), is best viewed from the law courts’ main entrance - a magnificently gilded, 18th-century gate. Once past the airport-like security, you can wander around the long hallways of the Palais de Justice and, if you can find a court in session, observe the proceedings. Civil cases are heard in the morning, while criminal trials - usually reserved for larceny or that French speciality crimes passionnel - begin after lunch.
Musée d’Orsay
Spectacularly housed in a former railway station built in 1900, the Musée d’Orsay was reinaugurated in its present form in 1986. Inside is a trove of artistic treasures proced between 1848 and 1914, including highly regarded Impressionist and Post-impressionist works. Most of their paintings and sculptures are found on the ground floor and the skylight-lit upper level, while the middle level has some magnificent rooms showcasing the Art-Nouveau movement. Nearby, the Musée Rodin displays the lively bronze and marble sculptures by Camille Claudel and Auguste Rodin, including casts of some of Rodin’s most celebrated works. There’s a shady sculpture garden out the back, one of Paris’ treasured islands of calm.
Cimetière Père Lachaise
[R-p5]Established in 1805, this necropolis attracts more visitors than any similar structure in the world. Within the manicured, evergreen enclosure are the tombs of over one million people including such luminaries as the composer Chopin; the writers Molière, Apollinaire, Oscar Wilde, Balzac, Marcel Proust and Gertrude Stein; the artists David, Delacroix, Pissarro, Seurat and Modigliani; the actors Sarah Bernhardt, Simone Signoret and Yves Montand; the singer édith Piaf; and the dancer Isadora Duncan. The most visited tomb, however, is that of The Doors lead singer, Jim Morrison, who died in Paris in 1971. One hundred years earlier, the cemetery was the site of a fierce battle between Communard insurgents and government troops. The rebels were eventually rounded up against a wall and shot, and were buried where they fell in a mass grave.
Place des Vosges
The Marais district spent a long time as a swamp and then as agricultural land, until in 1605 King Henry IV decided to transform it into a residential area for Parisian aristocrats. He did this by building Place des Vosges and arraying 36 symmetrical houses around its square perimeter. The houses, each with arcades on the ground floor, large dormer windows, and the requisite creepers on the walls, were initially built of brick but were subsequently constructed using timber with a plaster covering, which was then painted to look like brick. Duels, fought with strictly observed formality, were once staged in the elegant park in the middle. From 1832-48 Victor Hugo lived at a house at No 6, which has now been turned into a municipal museum. Today, the arcades around the place are occupied by expensive galleries and shops, and cafés filled with people drinking little cups of coffee and air-kissing immaculate passersby.
Bois de Boulogne
The modestly sized Bois de Boulogne, on the western edge of the city, is endowed with forested areas, meandering paths, belle époque cafes and little wells of naughtiness. Each night, pockets of the Bois de Boulogne are taken over by prostitutes and lurkers with predacious sexual tastes. In recent years, the police have cracked down on the area’s sex trade, but locals still advise against walking through the area alone at night.
Outer ?le de France
The relatively small region surrounding Paris - known as the ?le de France (Island of France) - was where the kingdom of France began its 12th-century expansion. Today, it’s a popular day-trip destination for Parisians and Paris-based visitors. Among the region’s many attractions are woodlands ideal for hiking, skyscrapered districts endowed with sleekly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the much-maligned EuroDisney, elegant historical towns and Versailles, the country’s former political capital and seat of the royal court. The latter is the site of the Chateau de Versailles, the grandest and most famous palace in France. Built in the mid-1600s ring the reign of Louis XIV, the chateau is a keen reminder of just how much one massive ego and a nation’s wealth could buy in days of old (eat your heart out, Bill Gates). Apart from grand halls, bedchambers, gardens, ponds and fountains too elaborate to discuss, there’s also a 75m (250ft) Hall of Mirrors, where nobles dressed like ninnies could watch each other dancing.
Canal Saint Martin
The little-touristed Saint Martin canal, running through the north-eastern districts of the Right Bank, is one of Paris’ hidden delights. The 5km (3mi) waterway, parts of which are higher than the surrounding land, was built in 1806 to link the Seine with the much longer Canal de l’Ourcq. Its shaded towpaths - specked with sunlight filtering through the plane trees - are a wonderful place for a romantic stroll or bike ride past locks, metal bridges and unassuming but well turned-out Parisian neighbourhoods.
Paris has two airports, Aéroport d’Orly, south of central Paris, and Aéroport Charles de Gaulle, in the north, is a major international hub, so you shouldn’t have any trouble finding a flight, regardless of where you’re flying. Paris is also famous for its sophisticated underground system, known as Metro. No matter where you are, chances are that there’s a metro station within a few blocks.
Europe is famous for its fascinating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the same is true to Paris. Why shall you wait? It’s well worth visiting it.
㈦ 如何推销法国红酒。
红酒是一种充满浪漫色彩的酒,一般比较适合高层次的人饮用,并且要找懂得浪漫的人去推
㈧ 写红酒知识演讲稿怎么写
看到一篇文章,关于葡萄酒的,还不错。生活在波尔多这个葡萄酒文化的世界里还是应该知道一些这些东西,虽然这是个中国人写的。
第一章 常识篇
葡萄酒也是一种社交礼仪
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以往作为西方传统饮品的葡萄酒,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我们该如何欣赏和享用它,如何不在餐桌上出洋相,成了社会人的必修课程,因为饮酒如今已经被公认为社交礼仪中关键的一个环节。
第一章 常识篇
如何拿杯子
大家知道啤酒杯和纸杯是不能用来装葡萄酒的,要不然这会跟用纸杯饮上好的咖啡一样无趣了。葡萄酒要用高脚杯来配。当然装中国烈性白酒的小杯就太小了,还不够喝一口的呢!拿杯子的时候,如果采用拿白兰地的手势,那就有冒充行家的嫌疑了。手的温度不同于酒温,手温会影响到葡萄酒的风味,只有拿酒杯柄和杯托才不致影响酒的温度。这才是正确的持杯手势。
第一章 常识篇
如何在餐厅享受服务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点酒经验,建议请服务生为你点的菜配酒。点好酒,服务生会倒一点酒让埋单的客人来试。记得千万不要像我在厅见到的一位先生一样,他竟说“怎么不先给主客倒?给我倒也不倒满了?没礼貌!”一下子将服务生僵在那里了,做对了还挨训,又不敢当面得罪这位客人,只有背后笑他土。
中国人讲究“酒满心诚”,而葡萄酒倒满了就无法摇晃酒杯,使酒里的香气挥发出来了。闻不到香气如同盲眼看美人,花了钱却没有充分享受它,太可惜了。所以内行的做法是酒占杯子的三分之一最好。当然品尝过后(如在吃饭的时候),倒入二分之一、三分之二杯的葡萄酒也是可以的。
第一章 常识篇
避免野蛮干杯
只要拿起高脚杯就会使人变得高雅起来。碰杯是很有必要的,葡萄酒是五官都能享受到的妙品,眼睛可以欣赏它迷人的颜色,鼻子可以闻到它的芬芳,嘴可以享受到它的美味,碰杯时悦耳的声音则是给耳朵享用的。
自古就有的野蛮干杯,从皇帝赐酒臣子不得不喝演化成中国人饮酒的霸气,从对下级、对朋友、对生意伙伴,到“是朋友就干杯,够义气就干杯,想做成生意就干杯!”当年的武松喝十二碗酒打死了老虎,而如今好干杯的酒民先打倒的是自己的胃。
葡萄酒的佐餐性和高雅情调对我们逐渐远离干杯习惯也许会有促进作用。
特别是那些好酒,它们是有灵性和生命的,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干杯,没有细细品味,实在是糟蹋了它的美貌和内秀。真正美好的酒不单是它的广告、酒标、酒瓶所包装的外在美,更主要的是酒本身以及它的故事、产地的风土人情和酿酒师的心血所蕴含的内在美。
第一章 常识篇
葡萄酒究竟有几类?
记得有位女记者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干白也是葡萄酒吗?问得我目瞪口呆。不知道是谁一时兴起将葡萄酒改名为红酒了,还流传开来,使得不少人认为葡萄酒就应该是红色的,认为香槟或者干白都是用别的水果做的,实在是耽误了它们的前程。因此,严肃地说明葡萄酒的种类是必要的。
以葡萄酒的色泽划分
从颜色上来分有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玫瑰红葡萄酒。其中,白葡萄酒并非就是白色的,只是相对于红葡萄酒而言。白葡萄酒年轻的时候一般为浅黄色或者是淡黄绿色。红葡萄酒也有多种的红,根据葡萄酒的年龄来定。玫瑰红比红色稍淡,有洋葱皮色,也有浅红色。
以葡萄酒的形态划分
按照形态来分有起泡酒和静止酒。所谓起泡酒,就是会不停冒气泡的葡萄酒,香槟就是起泡酒。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起泡酒都可以叫“香槟”,也不要以为不叫“香槟”的起泡酒就不好!香槟其实是法国的一个地名,这个地方的起泡酒就叫“香槟”,实在是一种地名保护。香槟区以外地方出的汽酒有的也很不错的,但是中国国内某些酒厂出的那种加了很多水,人工打二氧化碳的,连汽酒都算不上,更不是香槟了。静止酒顾名思义,就是不会冒气泡的酒,如干红和干白都属于静止酒。
以葡萄酒的类型划分
从糖度来分又分为干型、半干型、半甜型和甜型,按照我国的标准是每升糖度小于4克的为干型酒,4~12克为半干,12~50克为半甜,50克以上的为甜型酒。目前在我国干型和半干型酒是有的,而半甜和甜型酒就没有生产,那种加了很多糖的糖水葡萄酒根本不是甜型葡萄酒。国外半甜型酒有加拿大的霜酿葡萄酒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晚收成葡萄酒,甜型酒主要是冰酒和贵腐酒。
以葡萄酒的酒精度划分
根据酒精度来分,葡萄酒的酒精度一般在8%~14%,而加强型葡萄酒的酒精度在15%~22%之间,如葡萄牙的波特酒和西班牙的雪莉酒。前者在发酵中加入了白兰地,后者则在发酵结束后添加。(这类酒的口味一般会甜,但也有不甜的雪莉酒)完全用酿酒专用的葡萄来做的酒基本上就是以上几类。相信我今后再也听不到“香槟也是葡萄酒吗”、“白兰地是不是好葡萄酒”之类的问题。
第一章 常识篇
水做的葡萄酒?
记得我在某次酒会上给消费者讲课的时候,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如果我是来自国外的酒评人,不是目瞪口呆,就是要笑掉大牙。怎么会问如此可笑的问题?葡萄酒当然是100%的葡萄酿造的,难道还加水勾兑吗?
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还有人问我这个问题,其实一点也不奇怪。除了黄酒和白酒都是“哪里的水好,哪里的酒就好”这个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外,一般市场上的确存在着这种加了水、色素、酒精的东西。这类东西一般是甜的,装瓶时还加过防腐剂,最好别喝它们,对我们的身体没好处的。即使中国人的胃结实,喝了也许不会生病,但是喝多了掺水加色素、香精和食用酒精的酒,就像吃味精和熏肉一样,多了总是不太好的。这东西也不可能像真正的葡萄酒那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清除体内多余胆固醇、美容养颜等效果的。
如何辨别这类酒呢?主要是看酒标,背标上通常标注着水和葡萄汁含量的百分率,现在葡萄汁的含量可能是提高了,但还是比不上100%葡萄酿造的酒。当然也会有加了水却没有标出来的葡萄酒,不过只要大家掌握葡萄酒知识,就会知道如何识别了。
对于真正的葡萄酒,我们是不是可以加水和其他东西来喝呢?
其实加与不加都在自己的喜好。你认为好就可以,只是道理还是要明白的。如果加了东西,葡萄酒的香气和味道一定是受影响的,所以雪碧、可乐、冰块、冰水什么的,最好加在最普通的葡萄酒或者味道不怎么样的葡萄酒里。
如果是相当好的、昂贵的葡萄酒,加东西实在是糟蹋它了。曾经在一家俱乐部亲眼目睹,有人将一瓶价值二千多块的产自拉斐庄(ChateauLafiteRothschild,法国五大葡萄酒名庄之一)的酒加了雪碧来喝,那真是暴殄天物!我本想冲过去抢救,拿两箱王朝葡萄酒跟他们换,让我的朋友一把拉住了,让我别闹事。要是让这家酒庄主人和酿酒师看到真是要气晕过去的。
当然如果是夏天,你想用便宜的葡萄酒来解渴,加点其他饮料冰凉消暑也是不错的。
这种加了水和色素的酒究竟是不是葡萄酒呢?在外国是没有的,国际公认的能够叫葡萄酒的一定是100%采用葡萄和葡萄汁来酿造的。虽然中国唐朝就有葡萄酒了,可是近代葡萄酒还是西方传过来的。我们对这美好的饮品还很陌生,社会上也有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现象,毕竟不能要求我们每位消费者都是专家。不过,葡萄酒的确是个趣味非凡、提升生活品味的美好事物,并不是有钱就能完全享用它,你还需要真正懂得它。如果我们既能品它的美味,又能解它的风情,还了解它出产地的风土人情,学到丰富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第一章 常识篇
葡萄酒适合中国菜吗?
可能不少人都认为葡萄酒配西餐可以,但不一定适合中国菜,白酒和黄酒才是与之相配的。其实在所有酒种里再也没有比葡萄酒更加丰富多彩的,中国菜基本上都可以找到适合的葡萄酒。
说起浓郁的红葡萄酒配中国菜,还真是有点为难。如果是吃偏甜的菜(如上海菜和江苏菜),红葡萄酒中的单宁和甜味一结合就发苦。所谓单宁,就是葡萄酒的苦涩味道;单宁来自葡萄皮和橡木桶,它是葡萄酒的骨架。如果配辣菜(如四川菜和咖喱菜),和酒里的单宁一结合会越喝越辣。如果用红葡萄酒配海鲜,酒中的单宁会使鲜嫩的肉变得粗糙不堪,非常难吃,单宁也会加重八爪鱼和鱿鱼的腥味。这时应该选择单宁含量少、果味较好的红酒。当然成熟度好的红酒也是可以的,因为陈年红酒里的单宁较为圆润,非常适合搭配浓郁的菜肴,如鱼翅羹、红烧肉等等。
相比之下,白葡萄酒就好配多了。白葡萄酒对于刚入门的消费者来说,更易接受,因为它是不浸皮发酵而成,一般来说也不入橡木桶,没有什么单宁。例如德国的白葡萄酒配甜味菜肴就非常适合,它的酒精含量只有8%~9%,较之其他国家的干白葡萄酒要来的甜,现在上海市场上的蓝仙姑(Blue Nun)的白葡萄酒就挺适合的。对于辣菜,微甜和半甜的酒最适合不过,可以缓解嘴里的辣味。至于海鲜,两者搭配就更加美妙了,只不过白葡萄酒也有清淡和浓重之分,要根据菜肴的烹调而定。在我的经验里,清蒸或者水煮的原味海鲜(如蛤蜊、扇贝、螃蟹),还是喝清淡的贵人香(Italian Rieslng)最好,海鲜的鲜味和酒里的酸味配得非常的精彩,令人胃口大开,如果换作口味重一点的莎当妮(Chavdonnay)就会有腻腻的感觉。
葡萄酒配西餐是合适的,因为西餐都是一道菜配一道酒,而我们中餐可是所有的菜一起上。如何来配酒呢?这的确是一个难题,如果用心选配或许还可以达到较好的地步,可是我们吃饭的时候不大可能考虑周全的。个人建议,最好还是点白葡萄酒,因为白葡萄酒比较清新爽口,可以帮我们隔离口中的味道,充分享受不同菜品的美味。当然葡萄酒配美食的方法是非常丰富的,仅西餐就可以写好几本书。可是中餐配酒在我们也是刚刚开始,需要大家一起来体会和挖掘!
葡萄酒配餐,相信今后会成为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的,因为烈酒中高度的酒精会麻痹味觉,酒至半酣,就无法识得菜的滋味了。喝烈酒的人大多有过这样的经验,如果是喝中式白酒,通常都不大吃菜了;至于啤酒,不仅胀肚,酒里的苦味会使菜肴的鲜美大打折扣。
葡萄酒不仅酒精度适中(都在8%~14%度之间),而且酒里的酸(特别是白葡萄酒)能分解蛋白,使菜越吃越有味。诚然葡萄酒配中餐也要搭配恰当,不过基本原则也是不难的,就是中国人讲究的中庸之道,也能造就出美味。酒不能盖过菜的味道,菜的味道不能影响酒的风味,两者口感平衡才能相得益彰。
第一章 常识篇
葡萄酒有生命吗?
去年年末跟一帮朋友参加尾牙聚餐,有位姐妹带来一瓶酒,说是在家里放了一年,打开来试试。我讲这酒已经衰老了,她非常吃惊地问我,Susie,难道葡萄酒是动物吗?怎么会有生命呢?
是啊,葡萄酒作为一种饮品,如果用保质期实在不能揭示它真正的内涵,确切地说,应该是葡萄酒的生命期限。它跟人一样要经历出生、幼年、青年、中年、老年和死亡的必然过程,果实成熟就启动了葡萄酒的生命旅程。
只不过每种葡萄酒的生命周期都是不同的,短的到半年,长的则有数十年以上,上好的甚至能到百年。例如云南红的鲜酒和法国勃艮地的薄酒来新酒(BEAUJOLAIS NOUVEAU)也就半年,而法国名庄的拉图(Latour)、奥比昂(HAUT-BRION)、木桐(MOUTON)的正牌酒一般都需要十年才能成熟,1900年的玛歌庄(MARGAUX)的酒,100年了还没大熟呢!
我们在市面上见到的普通葡萄酒(一般称为日常餐酒),上市的时候喝就好了,这些酒的生命周期都在2~3年。当然,不同品种的葡萄酿造的酒寿命也不一样,主要取决于葡萄本身的素质,素质好的葡萄酿成的酒寿命要长。
我喜欢将白葡萄酒喻为女人,因为白葡萄酒里是有酸的,没酸的白葡萄酒就像不会吃醋的女人一样麻木不仁,没有灵秀之气。不同的白葡萄酒真是跟各色的女人一般,有的清丽、雅致如小家碧玉,有的浓艳、芬芳如交际花,而完美无缺的酒则像化妆得体、衣着高雅、智慧超群的贵妇;有的酒如青苹果女孩一般活跃而青涩,有的酒则像成熟女人一般有内涵和韵味;在白葡萄酒的身体形态中,也有女人或丰盈或瘦弱的身影。
红酒是男人。浓郁结构感好的红酒像结实雄健的男人,稀薄的酒像体弱的男人。自身素质高的男人经历磨难后终成大器,而素质好的葡萄酒等到大熟的时候会呈现出迷人的风采,美妙得像戴天鹅绒的铁拳,自然也是身价百倍了;普通的酒只会随着时间衰败。红酒跟男人一样是要讲究健康结实的,结实的酒和男人都很迷人,而虚胖懦弱的酒跟男人一样毫无魅力。新红酒像少年一样活力十足但是太冲、太涩;成熟的酒如男人般刚柔相济。男性独有的温柔如红酒里丝绸般的口感。
葡萄酒的色泽也充分表现了葡萄酒的年龄。白葡萄酒在18~27岁之间的会呈现淡黄色带绿光和淡稻草黄,28~35岁会出现稻草黄、金色,如果是普通的干白就应该喝掉了。琥珀色和土黄色的白葡萄酒就已经走到生命的终点,不好喝了;如果是甜性白酒就不一样了,这正是成熟的巅峰。
红葡萄酒年轻的时候会呈现出紫色或者深紫色,到樱桃红和宝石红说明酒已经开始成熟,一般的葡萄酒这时喝最好。如果到了棕红、砖红色,普通的红酒就已经老了,不过好素质的红酒也是相当不错的。茶色的普通酒基本已经死了,除了好酒庄特殊的红酒。
葡萄酒的寿命还与葡萄酒的存放相关,如木塞一定要同酒接触,防止酒塞干了酒瓶里进了空气使酒氧化,存放的温度要保持在13~16 ℃度之间才能使酒正常成长。
第一章 常识篇
葡萄酒是不是陈的香?
“酒是陈的香”这句话并不完全对,世界上绝大部分的酒都应该在上市后两到三年内喝掉,而真正陈年十年以上的好酒并不多见,就算是富人也不可能天天都去喝这上好的陈酿。葡萄酒是有生命的。
我们完全采用国产葡萄酿造的葡萄酒是否具有陈年十年以上的潜力呢?根据我七年来对中国各个产区土壤、气候、葡萄种植法的调查以及国内各葡萄专家的共同分析研究,我认为除了山西怡园酒庄的葡萄酒有可能陈年十年,其他地方根本不具备这种能力,如果真是百分百国产葡萄酿造的酒,存了十年,酒早就死在瓶里了,你如果喝也是喝它的尸体。
如果在市面上见到这种年份很长的国产酒,希望大家注意,这种酒99%就是国外进口灌装的,甚至连进口酒也不可能达到那个年份。我不能断言这个酒不好,但是最起码这家酒厂在欺骗消费者,以虚假年份牟取暴利!
普通的白葡萄酒通常有两年生命,酿造出来后的第一年是它最好的青春期,到了第二年就开始老了,比如用2001年收获的葡萄酿造出白酒,2002年春末则是该葡萄酒最好的时候。有些白葡萄酒的生命周期也能达到10年以上的,而红葡萄酒一般比白葡萄酒的生命周期要长一点。一般来讲,酒的素质越好,它的生命周期就越长,你要是在它没有成熟的时候喝会觉得口味不佳。不同品种和品牌的酒,生命周期也是不同的,这是葡萄酒的复杂之处,需要专业品酒师来判断它的年龄.
我们还要提一提橡木桶的事情。大家以往的概念是“酒是陈的香”,那么用来装酒的木桶也是越老越好了?其实这都是我们理解的误区。我在欧洲的时候,酒厂老板要想在我面前显示他们的酒有多好的话,一定不忘记说他们每年都要进很多新桶。
实际上用来储存葡萄酒的橡木桶一般只用两年,最多三年酒厂就要扔掉或者处理给做白兰地的酒厂了,因为橡木桶的精华都已经被葡萄酒抽光。如果说这个桶是有百年历史的老桶,木头都要槽了,如果保养不好,还有一段时间不用,烂木头的味道就能混进酒里去。这样的木桶在展览馆做展览还可以,如果还装了百年的酒,那真是欺骗小孩子的把戏了。所以说,我们如果经验不够丰富,就买新一点的酒喝,避免花冤枉钱喝不值当的假老酒。
第一章 常识篇
喝不完的酒怎么办?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家里喝葡萄酒了,特别是老年夫妻,当其是养生之必备饮品。可是面对一瓶750毫升的酒,酒量浅的老夫妻实在无法一次消耗掉,但也不能因为节约而过量。就算有酒量的人,对于价格不菲的葡萄酒,还是舍不得一次喝光的,但又不可能要求大部分酒厂都用小瓶包装。那怎么办呢?
我们知道,葡萄酒打开后遇到空气就会开始氧化。刚打开的酒是需要氧气的,比如说酒倒入杯子时,我们还要晃动酒杯,以便与空气充分接触,使酒散发出更浓郁的香气。浓郁的酒在饮用之前还需要提前一小时开瓶醒酒。
然而葡萄酒和空气接触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葡萄酒氧化,酒的美味也会失去大部分。因为葡萄酒的酒精度较低,一般在8%~14%,而40度以上的烈酒一般不大会变质。如果开瓶后一次喝不完,家里又没有专门抽真空的酒具,最好就用软木塞封住瓶口(原来的木塞颠倒过来,一般都是可以塞进瓶子来封口的。)然后将这瓶没喝完的酒放进冰箱冷藏,因为温度越低酒的变化也就越小,但是切记再将酒拿出来的时候,一定要等温度升高后再打开喝。以这种方式存酒,第二次打开喝的时候,酒的风味肯定会降低的。
不过也有例外。记得2002年早春我还在青岛的时候,因为要搬到上海,无心再藏酒,就将波尔多一家酒庄主人送我的1999 年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打开来喝。他跟我讲过这酒是可以在瓶里陈十年的好酒。我刚打开,酒太新了,果味不明显,还很涩,喝了一杯就塞了木塞放在外面。我几乎忘了这件事情,一个星期都放在那里。我以为这酒应该是坏了,不料打开一闻,酒里竟散发出浓浓的黑色浆果的香气,如黑加仑,如黑樱桃,如李子。酒液在口腔里像丝绸般的幼滑。我后来知道,开瓶后加快酒的成熟,毕竟是波尔多的好酒,本来就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话说回来,如果我们经常在家里喝葡萄酒,我建议大家最好买一个抽真空器具,这东西虽然在国内还不普及,但是在葡萄酒专卖店应该买得到。这也是一整套的器具,一般包含抽真空器和两个瓶塞,先将软的塑胶塞子放在瓶口,再将瓶内的空气抽出来,以达葡萄酒保鲜的功能,一般可以保鲜三到五天。
如果是气泡酒的话,个人认为打开就要喝完。这种酒的木塞打开就不能再用了,有条件可以买个气泡塞,防止气泡外泄,否则还是喝掉吧,不然到第二天酒中的气泡都跑光了,成了呆滞的液体,无味也无趣了。
对于喝不掉的酒,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用来烧菜。开了瓶的酒时间长了就会产生醋味,用来做料酒是相当不错的,比如说烧肉时,加入这样的葡萄酒,会使肉嫩而不烂,也容易熟。
在欧洲的一些餐厅,特别是乡村餐馆,厨师会将客人没喝完的葡萄酒放到一个大容器里,烧菜的时候放一勺进去,菜的滋味竟然也是美妙绝伦的。
第一章 常识篇
喝葡萄酒上头是怎么回事?
最近有位消费者在邮件中写道,过年的时候,他买了一个牌子的干红葡萄酒,大家喝得都不多,最多也不到两杯,应该在正常范围内,结果是喝完后全家头痛。酒标上明明写着保质期十年,而那款酒是2001年的,不应该过期。问我怎么回事?
空腹干杯喝过量,肯定会引起头痛,几千元一瓶的美酒也是一样的,这个怪不得任何酒。(这倒不见得加水做的酒才会上头,但是上头的酒一定不是好酒)。但如果没有过量的话一般会存在两种情况,一般来讲,第一种情况是国际上都合法的在酿造过程中加的抗氧化的二氧化硫,可能是超了一点,但是对身体基本没有危害的,而有的人很敏感,超一点就上头。这种情况一般很少见。第二种在我们国产酒中普遍存在,那就是葡萄在收成的时候糖度太低了,在葡萄汁里加白砂糖量超过产生2%(v/v)酒精的量,这种酒喝起来后会头痛。
究其根源,还是葡萄的产量太高了。每棵葡萄树供给葡萄果的营养是有限的,挂的果子太多,不仅葡萄糖分不够,其他有益的物质也减少了,所以用这样的葡萄酿造出来的酒是稀薄的。这就像普通家庭养孩子,养一个可以养得很好,养得多了经济实力自然就不够,造成所有孩子都营养不良。还有一个道理大家可能都明白,热带海洋的鱼长得太快,肉不好吃,而在北方的海里,生长周期长,鱼肉也美味。比如说在山西种的葡萄经过一个冬天休眠,得到了很好的营养储备,葡萄到九月份才开始采收;而在云南,冬天温度较高,葡萄往往没有很好的修养生息,七月中旬就开始采收了,所以云南的葡萄比山西的葡萄所含的物质就少多了,而用云南葡萄酿造出来的酒也比较稀薄。当然每个人口味不同,有的人可能喜欢浓郁的山西葡萄酒,而有的人则喜欢清淡的云南葡萄酒。
其实在我国的山东、河北这两个区域,都是适合种植酿酒葡萄的,因此问题就不是冷水鱼和热水鱼的问题,而完全是高产的问题。这也是我国特有的问题,因为土地为农民承包所有,酒厂一般并不自己拥有土地,没有办法完全控制葡萄的种植,而农民普遍追求高产量,以便增加收入,如此一来,酒厂再好的设备也是酿造不出好酒来的。
第一章 常识篇
葡萄酒的消费误区
葡萄酒在中国得不到普及,主要原因除价格高之外就是消费者对葡萄酒的知识和饮用习惯的缺失,某些企业对消费者的误导和葡萄酒的重税也有较大影响。我将大家对葡萄酒认识的误区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将葡萄酒都当成红葡萄酒,也不管自己是不是喜欢,要喝都喝红酒,加甜汽水也要喝红的。其实白葡萄酒才是适合于最初饮用葡萄酒的人的口味,特别是搭配一桌丰富的中餐,不大会出错,而红葡萄酒遇到甜味、辣味、原味海鲜的菜是很难配的。白葡萄酒里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酒中舒服的酸能分解蛋白,令人胃口大开,越吃越有滋味。
二、相信年份越老酒越好,导致现在市场上国产假年份的酒到处都是,而且卖得很火,真是受骗挨宰还去给人家捧场。世界上绝大多数酒都要求在两到三年内喝掉,真正有素质能陈年十年的酒很少,中国目前不可能有这种真正的老酒。
三、哪个牌子大而响就去喝这种酒,而且只喝这种不喝别的牌子。其实这种酒都是工业化生产的普通的酒,有的质量也很差的。再者说,只喝一种就像吃菜只吃一道鱼香肉丝一般,每天都吃也会吃腻了的,营养更不均衡。不喝别的酒怎么知道对比,怎么知道你热衷的牌子的优劣?为了一个牌子而放弃其他美酒等于是主动放弃了享受其他醇香的权利。
四、将葡萄酒当成白兰地、威士忌。经常在酒吧和夜总会看到有人将没喝完的葡萄酒盖上瓶塞,放回酒吧,还挂上标签,说下回来喝,这一下回都是十天八天之后了,有的还做三回来喝,酒早就氧化变坏了。葡萄酒的酒精度一般为8%~14%,而烈酒达40度;酒精度高的白兰地是不会氧化的。但葡萄酒瓶的木塞一旦被开启,空气就会开始和酒发生反应。虽然酒在几天内不会完全被氧化,但酒质的下降会非常明显;如果不能一次喝完,应尽快塞回木塞将酒冷藏;白葡萄酒可以放两天左右,红葡萄酒可略多放一两天,然而完美的酒质将不会重现。
五、将氧化了酒当成陈酒香。这也是受我们黄酒的影响,黄酒一般都有氧化味,而葡萄酒有氧化味一般就认为坏了。
六、将红葡萄酒当药。有人一听说葡萄酒能预防心血管病、抽烟的人喝红酒还能减少尼古丁对人体的伤害,就开始当红葡萄酒是药了,每天喝一小杯,喝个十天半个月的,也不管是不是好喝,反正中药都是难喝的。
七、当洋葡萄酒是垃圾,可能受牛血粉污染。这是很可笑的事情,其实当初这样的酒一瓶都没进入中国。
八、总是觉得葡萄酒在家里放得越久越好。这是个误区,最可气的是国内有的酒标误导消费者可以保质十年,还有的不良酒厂故意讲“可以在家里放八到十年”。我们绝大部分人家里实际上都没有理想的存酒温度,即10℃~15℃。温度高,酒成熟过快,酒会粗糙,欠雅致,很快就变老了。如果某个月的室温达29℃,已经不可收拾了。温度每增加10℃,会令酒的陈化增加一倍,整年的温度变化最好不超过5℃,如果温度在六小时内迅速升高,酒便迅速陈化,最后变坏,也会导致瓶塞热胀冷缩,木塞的封存效果丧失,导致氧化。我做过试验,在上海的气候条件下在家里存放一年,夏天有时开空调有时不开,结果一瓶法国二等特级酒庄的酒在一年后开始走下坡,再不喝掉就坏了,若换作广东那边的气候成长就更快。
九、将酒在家庭展示柜里竖立存放。如果在北京这样干燥的气候里,不出一个月再好的酒都会放坏,因为酒液接触不到木塞就会导致木塞干缩,空气进到酒里后导致氧化。
第一章 常识篇
葡萄酒里都有哪些东西?
俗话说:好吃的葡萄不做酒。我们在水果摊上见到的葡萄都是用来生吃的,并不能酿酒,因为这类葡萄个大,水分含量高,纤维也多,而含糖量是低的,用这种葡萄做酒的话,是酿造不出好酒来的。一般来讲,酿酒的葡萄都是颗粒小,但精华很多的。
曾经有位消费者问我,葡萄酒如果都是用葡萄做的,酒不会很稠吗?他是以为纤维也进酒里去了。实际上,酿酒葡萄里的纤维是很少的,一般在酿造过程中就去除。不过,在我国一些生吃的品种,如玫瑰香、龙眼,也用来酿酒,但是它们只能做低档酒,比不上真正的酿酒葡萄品种。
由酿酒葡萄变成了葡萄酒,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酒的营养和成分比葡萄要丰富多了。葡萄的主要成分有水(这种水是来自葡萄果里面的,而不是人工添加的,我们称其为“生命之水”)、酒精、单宁、酸、芬芳物质、颜色、少量的糖等等。
单宁是什么?
单宁是酒到了口里较涩的感觉。它是葡萄酒的骨架和天然的防腐剂,也是消除我们人体内的祸害“活性氧”的宝贝。单宁是葡萄酒陈年必备的,它来自葡萄的皮和梗以及橡木桶,因而又分成熟果皮上的好的单宁和葡萄梗上青涩的不好的单宁。好的单宁非常细腻。差的单宁粗糙。红葡萄酒的单宁比白葡萄酒高,因为红葡萄酒是带皮发酵的。
为什么葡萄酒都酸?
㈨ 求一篇法国红酒文化论文
在wikipedia的网址上有红酒的法语介绍:从红酒的历史、地区分布、种植到红酒的文化
你可以去看一看,也许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