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红酒原装进口和原瓶进口有什么区别
原装进口与抄原瓶进口本质没什袭么区别,一般来说,进口红酒分两种,一种是原装原瓶进口,另一种是原液进口。
一、原装进口红酒
原装进口又叫原瓶进口,一般指这瓶酒红酒从葡萄种植、采摘、榨汁、发酵、窖藏等全部制作的过程,包括红酒装瓶、酒瓶标签及内外包装,都全部在原产国完成的。
这种酒在运输进口的过程中,它不会受太多外界的影响,其品质较为稳定,质量有保障。
像傲鱼红酒就是智利原装原瓶进口红酒品牌,其质量有保障。
二、原液进口红酒
原液进口红酒,又叫原酒进口红酒、原桶进口红酒。这种红酒制作过程都在原产国完成,然后品牌方通过购买原液,用桶装直接运输到中国,然后在中国再进行分瓶灌装。
这种进口红酒,其成本较低,酒液在运输过程受太多影响,容易暴露在空气中,酒体不稳定,且有稀释勾兑的可能性,质量难以保障。
很多人喜欢通过酒标去判断这瓶酒是原瓶进口还原液进口,其实这没有必然的联系的,且很难分辨是真是假!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看海关证书,原装原瓶进口酒会标明进口的数量(瓶)或多少箱。而原液进口红酒则是标明多少桶或多少吨。这个最简单最直接的辨明方法,也是做不了假的。
以上是傲鱼酒庄对原装进口红酒与原液进口红酒的区别的解答。
B. 进口红酒如何判断是原瓶进口还是国内灌装
有这个顾虑的非常常见,下面是我在“海伟酒类讲堂”上面学习到的知识,分享给你:
原瓶BottleWine :从采摘葡萄到封装,酒庄一手包办。从选种育苗、松土除草到每年的剪枝整形等等,还要提心吊胆祈祷自己的葡萄不要染了病毒虫害,不要经受暴雨飓风干旱等天灾,仔细考虑是否施肥灌溉防霜冻等等!总之,为了培育出茁壮健康的葡萄,面对令人崩溃的各项工作,酒庄真的操碎了心!
秋日阳光明媚的一天,酒庄就聘请有经验的临时工人去把葡萄摘回来,这些工人一个小时几十欧人工,比你我挣得多多了……葡萄摘回来以后细心酿造,根据不同的葡萄酒类别决定是否需要陈年,然后装进各式各样的葡萄酒瓶里,封好木塞或螺旋盖等等,贴好标签,就可以准备上市出售了。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懒得自己整葡萄园或是自家葡萄产量不够的酒庄,会选择向其它酒庄购买葡萄。有需求就会有供给,一些人只种葡萄不酿酒,把果实卖给有需要的酒庄。酒庄买了葡萄酿好酒后进行装瓶发售。这一类凡是酒庄一手包办的葡萄酒进口到中国,我们称之为“原瓶进口”。通常来说,从外国酒庄原瓶进口的葡萄酒标签和木塞上都会有类似原产地的信息。比如我们比较重视的法国葡萄酒酒瓶上就通常会写有“Mis en bouteille au chateau”的字样,意思是“在酒庄装瓶”。
灌装BulkWine:酿好了整桶整箱出口,到目的地再装瓶
什么是灌装酒?严格来说,通过集装箱(如国外标准罐式集装箱或集装箱液袋等)运输,到达目的地后才进行二次包装的葡萄酒称为灌装酒。
酒庄为什么不装好瓶再出口?你们知道吗,国外人工真的很贵啊!玻璃瓶太重运费真的很贵啊!售价本来不高的酒装好玻璃瓶成本高了,进口报价时税费也很贵啊!酒庄庄主拿着算盘,算了一笔数以后,觉得还是卖Bulk Wine比较划算。
桶装酒的发展是有多个原因的:
1. 出口酒庄混酿的品种不属于当地法定品种,所以法律不允许酒庄装瓶贴标出售;
2. 出口酒庄产能过剩,按照计划装好大部分酒,剩下部分没人要;
3. 进口酒庄自家葡萄酒的品质或数量不理想,需要进口别家的桶装酒撑一下场面;
4. 进口酒庄有机会采购品质不错的葡萄酒原液,打造出稳定的葡萄酒品牌。
理论是可控的,人心是不可控的。
在很久以前,因为运费低廉、窖藏压力小,许多优质的酒庄都会用Bulk Wine的形式把酒运给自己的经销商,再由经销商自己装瓶出售。后来酒庄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开始往酒里勾兑,打着酒庄们的名义以次充好出售勾兑后装瓶的葡萄酒。酒庄气的两眼发白,这是要砸了自己几百年的招牌啊,不行不行,还是在酒庄装好瓶再出售吧。
实BulkWine很好赚。比如西班牙、南法、南澳、智利等许多国家地区的进口葡萄酒原汁按吨出售,售价一般从几千块到上万不等,买回来后一吨可以得到一千多瓶750毫升每瓶的红酒,这些酒放到超市里卖几十上百块不等一瓶。扣除所有成本,我的天不管怎么算都还是翻几番地挣钱。
这样看来灌装酒好像都好差啊!我这么风流倜傥怎么能喝灌装酒呢!
小伙伴们冷静,灌装葡萄酒当中也不乏口感不错的成品,只要进口经销商挑好合适得供应商,运回来以后自己不搞小动作,乖乖装瓶并以一个足够合理低廉的价格出售,我们就要看在性价比的份上以宽容开放的态度接受它们。但很不幸,勾兑成为了经销商赚钱的诀窍。中国有那么些良心不会痛的酒商,从国外进口葡萄原汁,在公海的远洋渔船上勾兑加工,灌入有原装进口商标的酒瓶后,再冒充进口酒进入海关检验、完税和销售,卖给自己善良可爱的同胞。这里的灌装酒,变成了葡萄酒造假的原材料。最可怕是它们可能手续是齐全的,你得开了瓶,然后喝到垃圾酒的品质,才发现自己买的酒货不对标。
现如今,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和人们品鉴葡萄酒水平的提高,这种不道德的商业行为已经越来越少了。(这句话是我为部分真的用心在做生意的小伙伴们加的,希望大家买酒选值得信赖的渠道)
C. 进口红酒和原瓶原装进口红酒的区别
不开瓶辨别要“八看”
一看礼盒包装:原装红酒进口时都是按箱的,没有任何礼盒类包装,国内市面上纸盒、木盒包装都是国内销售商为适应中国国情额外定做的;
二看计量单位:原装进口的红酒在酒标上的容量都是标75cl而不是750ml,“cl”为分升,如果标的是“ml”毫升,则为进口罐装酒或假冒的进口红酒;
三看瓶身数字:原装进口红酒的瓶底或瓶身下端有凹凸的英文和数字表明容量和酒瓶直径等;
四看日期标注:原装进口红酒的生产日期标注法很特别,如法国红酒一般的标法为:L7296A06 11:58。L7代表2007年,296代表法国时间从元旦开始的第296天灌装,A06代表生产线编号.11:58是那天精确的灌装时间;
五看条码开头:原装进口红酒的背面都会有国际条形码,条形码的第一个数字代表着不同的国家:美国是0,法国是3,中国是6,智利是7,西班牙是8,澳大利亚是9;
六看正背酒标:海关规定,进口红酒除了在酒瓶正面要贴有进口国文字的正标外,同时还必须在背面贴中文背标,如果没有正规的中文背标,那一定是不明朗渠道进来的红酒;
七看报关单据:原装进口红酒都有进口报关单,当然报关单上显示的进口价属商业秘密,进口商在向消费者出示报关单时通常会将价格遮盖;
八看酒封松紧:原装进口红酒酒塞上面的酒封都是可以转动的,进口红酒的酒塞密封性绝对可靠,印有品牌标识的酒封只是一种识别符号,不是用来密封的,因此可以转动。而有的假酒或劣酒制造者,担心酒塞密封不好会漏气,就将酒封封死。
开瓶验酒有五招
一看酒液,看葡萄酒的颜色是否自然,看葡萄酒上是否有不明悬浮物,酒质变坏时颜色会有浑浊感;
二看酒塞,打开酒瓶,看软木酒塞上的文字是否与酒瓶标签上的文字一样。在法国,酒瓶与酒塞都是专用的;
三闻酒味,酒的香气是品酒时非常好的指标,好的红酒有颇为复杂的气味,不会搀杂坏的气味或奇怪的味道。精于此道者甚至能由闻酒的过程中区别出包括橡木桶、黑樱桃、紫罗兰或其它种种不同的香味。如果红酒中有指甲油般呛人的气味,就变了质或为假酒;
四试口感,饮第一口酒,酒液经过喉头时,正常的葡萄酒是平顺的,问题酒则有刺激感。咽酒后,残留在口中的气味有化学气味或臭气味,就不正常了。
五色素葡萄酒更好辨别:取一张干净的白色餐巾纸铺在桌面上,把酒瓶晃动几下,然后把酒倒少许在纸面上。如果酒的红颜色不能均匀地分布在纸面上,或者纸面上出现了沉淀物,它就是色素葡萄酒,正宗的进口红酒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D. 怎么辨别国内灌装的葡萄酒和原瓶进口的葡萄酒呢
1、转动瓶子封口处。
一般进口葡萄酒瓶口封口标一般是可以转动的,因为对酒起密封作用的是橡木塞,而不是封口标,所以封口标一般都是转得动的。而很多国内灌装的红酒,因为工艺的不同,有很多是转不动的,还有的甚至是怕漏气,将瓶口封标做得紧紧的,同样也转不动。
2、酒瓶外观。
国内的葡萄酒瓶一般做得比较粗糙,整个的瓶子看起来没光泽很暗淡。还有瓶子下方的毫升数一般标明的是750ml,用的是毫升表示。而法国的瓶子一般标明的是75cl,用的是分升表示。
法国的瓶底深部较厚,国内的都很浅。如果你对法国各个产区认识深的话,甚至可以通过瓶形来判断。因法国不同产区的玻璃瓶形会有各自的特点。而国内灌装的一般不会注意到这一点。
酒瓶背面标签上的国际条形码一般来说6开头的肯定是中国灌装的,3开头的多为法国原装的。一般法国不同产区的酒标是有一定规律的,可以在网上相应查得到。看酒瓶背面标签上是否有中文标识:根据中国法律,所有进口食品都要加中文背标,如果没有中文背标,有可能是走私进口,质量不能保证。
3、酒塞标识
打开酒瓶,看软木酒塞上的文字是否与酒瓶标签上的文字一样。 在法国,酒瓶与酒塞都是专用的。
4、酒塞标识
建议从正规进口葡萄酒销售平台购买,这类渠道都是以原瓶进口产品销售的,不存在国内灌装问题。
E. 如何分辨红酒是否原装进口和国内灌装
目前灌装葡萄酒,在国内还没有一个完全准确的官方定义。按常规理解,市面上所谓的“进口红酒”分为两种,即国外原瓶进口和原液进口国内灌装。
辨别原瓶进口酒与国内灌装酒的方法:
1、原产地标识
通常来说,从外国原瓶进口的葡萄酒标签上都会有类似原产地的信息。比如:我们比较重视的法国葡萄酒酒瓶上就通常会写有“Mis en bouteille au chateau”(原酒庄装瓶)的字样。
2、中文标签(很重要)
根据中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一瓶外国葡萄酒没有贴上简体汉字的中文背标,基本就可以判断它不是水货就是国内分装的葡萄酒。
3、条形码信息
关键可看条形码但并不是所有红酒能规范地说明产地和灌装地的区别,甚至有些不法商家利用酒瓶回收,生产假冒红酒,搅浑了进口红酒市场。从条形码来识别葡萄酒的产地 。
如以条形码376 0005800216为例:
此条形码分为4个部分,从左到右分别为:
1-3位:共3位,对应条码的376,是法国的国家代码之一。(300-379是法国的代码,由国际上分配)
4-8位:共5位,对应条码的00058,代表着生产厂商代码,有厂商申请,国家分配;
9-12位:共4位,对应条码的0021,代表着厂内商品代码,由厂商自行确定;
第13位:共1位,队应该条码的6,是校验码,依据一定的计算方法,由前面12位数字计算而得到。
每个国家都有固定的条形码数据,从网上找来一个具体数据供参考:
南非600-601
西班牙84
法国300-379
葡萄牙560
澳大利亚930-939
奥地利900-919
中国大陆690-692
智利780
新西兰94
罗马尼亚594
意大利80-83
香港489
阿根廷779
希腊520
德国400-440
美国、加拿大00-09
新加坡888
如果中文标签上的条形码是以“69”开头,但仍然打着进口酒的旗号在叫卖,那说明,这个所谓的进口酒肯定是假的。
4、包装信息是否一致
通常来说,稍微上点儿档次的葡萄酒的软木塞上都会显示出与酒瓶标签内容相对应的信息
F. 红酒知识:灌装酒与原瓶进口葡萄酒有什么区别
作为灌装葡萄酒,以大包装形式进行运输。首先,
葡萄酒从国外运输到国内,需要经历几十天的海上颠簸。
在这个时间范围内,葡萄酒一直处于一个不太稳定的状态,温度变化,装载葡萄酒容器的洁净程度等都会对葡萄酒酒质本身产生巨大的影响。有些厂商担心原酒变质,会加入比标准高出几倍的二氧化硫作为防腐剂,以用于抑制葡萄酒内细菌的滋生和延长葡萄酒的保质期。但是此类葡萄酒因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该物质属于葡萄酒内的一种添加物,在一定的范围内允许使用,若过量,则饮用之后会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其次
,由于是散装原酒,国内许多酒厂将原酒进口回来之后,会进行各种勾兑调配工作,比方添加水以稀释葡萄酒的浓度;添加一定的色素和酒精以及其他一些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操作方式,用以增大葡萄酒的产量,以降低整个葡萄酒的成本,这种以次充好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再次
,由于是进口到国内进行分装,国外严格的葡萄酒法律法规,比如标注一款葡萄酒的品种及年份,必须该品种或该年份的葡萄酒必须达到足够的比例等状况就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同事,酒标背面的生产日期,灌装日期或许也未必就是消费者眼中所看到的真正日期。原瓶进口回国内的葡萄酒,由于出口前当地的质检监督部门进行了审
G. 原瓶原装进口葡萄酒跟国内灌装葡萄酒怎么区分
现在国内葡萄酒市场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灌装葡萄酒。它是以进口葡萄酒汁在国内装瓶,然后贴国外标,即为灌装酒。其实国内葡萄酒市场从地域分只有两种:国内葡萄酒、进口葡萄酒。而国内葡萄酒中很大一部分是灌装酒。为什么这么说呢?2009年国内葡萄酒产量为96万吨。其中长城、张裕、王朝的年销量占全国葡萄酒销量的55%以上,但是按照国内葡萄种植规模,产量根本无法酿造如此大量的葡萄酒,所以我们可以说国内大多数葡萄酒企业生产的都是灌装酒。
进口葡萄酒和国产葡萄酒的区别(以法国酒为例)1、可以根据条码来判定是不是进口葡萄酒。条形码打头的几个数字代表着一个国家
进口葡萄酒条形码管理规定:1、进口商在加贴中文标签时,不覆盖酒厂的条码,也不须加印进口商条码;2、进口商在加贴中文标签时,覆盖酒厂的条码,须在中文标签中加印进口商条码。如果酒标上有原厂的条码,一定是原厂原标上的条码,如果原标被完全覆盖,则必为进口商条码。例外情况:进口商在加贴中文标签时,使用酒厂的条码,须得到酒厂的条码使用授权。
简单地说,每一个多家地区都被赋予不同的数字作为指代,当条形码上的编号和国家能够重合的时候,那么您所买的酒八成是真正来自那个国际和地区的。
H. 灌装酒与原装进口葡萄酒有什么区别
灌装与原装进口葡萄酒的区别 作为灌装葡萄酒,以大包装形式进行运输。 首先,葡萄酒从国外运输到国内,需要经历几十天的海上颠簸。在这个时间范围内,葡萄酒一直处于一个不太稳定的状态,温度变化,装载葡萄酒容器的洁净程度等都会对葡萄酒酒质本身产生巨大的影响。有些厂商担心原酒变质,会加入比标准高出几倍的二氧化硫作为防腐剂,以用于抑制葡萄酒内细菌的滋生和延长葡萄酒的保质期。但是此类葡萄酒因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该物质属于葡萄酒内的一种添加物,在一定的范围内允许使用,若过量,则饮用之后会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 其次,由于是散装原酒,国内许多酒厂将原酒进口回来之后,会进行各种勾兑调配工作,比方添加水以稀释葡萄酒的浓度;添加一定的色素和酒精以及其他一些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操作方式,用以增大葡萄酒的产量,以降低整个葡萄酒的成本,这种以次充好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再次,由于是进口到国内进行分装,国外严格的葡萄酒法律法规,比如标注一款葡萄酒的品种及年份,必须该品种或该年份的葡萄酒必须达到足够的比例等状况就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同事,酒标背面的生产日期,灌装日期或许也未必就是消费者眼中所看到的真正日期。 原瓶进口回国内的葡萄酒,由于出口前当地的质检监督部门进行了审核和抽样,以及遵照出口国的法律法规进行生产,在灌装入瓶后,瓶中葡萄酒不会出现被稀释等状况而得到放心。运输过程中,虽然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出现问题的只会是一瓶瓶的瓶装葡萄酒,而不会呈现出整个葡萄酒容器变质的现象。所以在整个的原料来源及生产灌装等涉及葡萄酒酒质本身的因素不会发生变化,因而相比较而言,更让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