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国有几个索邦大学
巴黎大学(由索邦大学发现而来)于1968年学运后被拆分为分为十三所互相独立的大学,其中巴黎一大(先贤祠-索邦大学),巴黎(新索邦大学),巴黎四大(巴黎-索邦大学)沿用了索邦大学这一称呼
㈡ 法国索邦大学和拉罗谢尔商学哪个好
比较推荐索邦 现在说起索邦虽然是一个系列的大学 但一般也就是指巴黎索邦大学了回 拉罗谢尔是答法国高商旗下的一个商学院 而索邦是成名已久的公立大学了
从知名度等来看无疑索邦好一些 而且法国的公立大学有些是可以免掉学费的 当然问题在于申请难度索邦就要比后者高一些了 不知道你是读本科还是硕士
本科的话公立大学很多都是法语授课 不知道你法语学好没有 商学院一般是有英语授课的 硕士的话到不用考虑 相对的是公立大学签证什么的也比较难申请
所以最后还是看你的个人情况
㈢ 巴黎索邦大学
这个费用叫注册费.
一般通过中介申请的法国学校,拿到的都是语言录取通知书和专业预录取通知书.意思就是你过去之后只能读语言,一年之后你要重新申请学校和专业,那种专业预录取并不等于正式的专业录取通知,学完一年法语之后并不能直接进入该校读专业的.说白了这两张通知书就是为了签证用的,到了法国之后专业预录取一点用都没有,而语言录取通知书也并不能强逼你必须在这个学校学习法语,你完全可以到了法国之后自己找一个更好的法语学校学习法语.
正是因为法国留学的这种特殊程序及制度,使得国内一些中介为了能拿到更多的留法名额,就和法国一些比较差的学校合作,法国学校给中介提供中国学生签证所需的录取通知书,而法国的学校只是想通知这种方式能增加该校的生源.而学生到了法国之后是可以重新申请学校及专业的,所以有一部分学校也为了能更容易地拿到签证所需的材料,而同意中介随便申请一个学校,到了法国之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及学校.这样法国的学校还是没有达到当初预想的增加生源的目的,所以法国的学校就变聪明了,在提供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要学生交一部分的注册费,这样即使学生到法之后不愿意到该校就读,学校也可以通过提供录取通知的方式提高学校的效益.慢慢地这就成了法国学校不成文的惯例了.
所以你的中介要求你交付这部分费用是正常的.不管哪个学校都是这样的要求,包括里尔一大,巴黎十三所公立大学,里昂一大.....所有这些比较著名的学校都一样.当然,如果你被拒签这笔费用肯定是不会退还的.就相当于是你花钱买录取通知.但这也没办法,这些都是中国人自己一手造成的.
㈣ 巴黎索邦大学怎么样就是笛安上的那所。
巴黎索邦大学也就是巴黎第四大学,巴黎索邦大学位于法国巴黎市区,它的前身是原巴黎大学的语言和人文学院,1968年原巴黎大学分为13所新的学校,巴黎索邦大学是其中之一,如今这13所大学统称为巴黎大学。 巴黎索邦大学也就是巴黎第四大学。是全法国最大的教授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人类学的一所著名的大学,这也是这所大学最主要的教学方向。” 19世纪,整个法国只有巴黎大学教授文学 。巴黎索邦大学在原巴黎大学文学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因此她以文学语言及人文学科见长,是全法国最大的文学和社会科学的大学。巴黎大学现有学生两万五千多人,其中留学生4000余人。学校有教员840多人,教授220人。学校教授的有古法语、古拉丁语和古希腊语等各种古语言课程。此外还有音乐学院、艺术史、考古、地理等等,范围十分广泛。 2002年被法国政府定为“雨果年”,以此来纪念这位19世纪法兰西民族的文学巨匠诞辰200周年。巴黎索邦大学校园里的这座雨果雕像,就是以雨果的文学成就来象征索邦大学对法国文学发展的贡献。 巴黎索邦大学的法国文学学院主要教授欧洲的古语言和文学史,同时也研究从古至今的欧洲著名作家留学提示;
1、费用:学费每年约150欧元,保险费每年约170欧元。
2、申请:申请第一阶段学习的申请者必须在每年的11月15号到1月15号之间向所在国的法国大使馆提交入读申请,或者申请者如果持有一年的居住许可也可以直接去大学提交自己的申请。
拥有法国以外国家大学学位的国际学生,至少要经历过三年的深入教育,才能够申请法国大学第二阶段同类专业的学习,申请时间是从每年的5月中旬一直到6月底。申请者需要准备好申请表格以及成绩单、语言证明、个人陈述以及推荐信等申请资料。
申请巴黎索邦学习的申请者需要至少已经完成了四到五年的高等教育,从事过项目的研究并获得了相关学位。申请时间从每年的4月份到6月底,申请者应当准备好填写完整的申请表格以及相关的申请资料。
3、语言:申请巴黎索邦的申请者需要通过法语语言考试。考试的时间是在每年的二月份,考试地点是法国驻外大使馆以及法国大学。法语国家学生以及持有“法语深入学习文凭”(DALF)的申请者不需要参加法语语言考试。
对申请法国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学习的申请者来说,如果他们的母语不是法语,就需要提供通过法语语言考试的证明,包括DALF或DELF证书,TCF或TEF等。如果没有相关的语言证明,申请者就需要参加由巴黎四大组织的语言考试。
4、奖学金:外国留学生要申请奖学金需要咨询所在国的法国大使馆,奖学金则由法国外交部颁发。。
㈤ 中国和法国之间能对比的标志性元素有什么
法国女权主义运动,和中国田园女权主义
法国的ITER和中国的EAST
㈥ 关于在法国索邦大学,即巴黎四大留学的事。请问,要高考后申请巴黎四大需要什么条件,要怎样申请
把高考分考得很高
法语学得很好
然后就是很多很多的人品
因为高中毕业一定要在法国读一年语言的,如果你想申请公立大学
所以你目前的任务是过签, 巴黎四大什么的,等先过了签, 法语考到B2或者C1 再想把...
㈦ 巴黎索邦大学怎么样
2018年1月1日起,巴黎第抄六大学与巴黎第四大学合并成为索邦大学-"Sorbonne Université"。坐落于巴黎市区中心的拉丁区,这是巴黎大学巴黎科学学院中科学师资的主要继承者。该校有大约32000名学生,其中约21000名为科学生,约11000名为医学生。索邦大学拥有超过180间实验室,绝大多数的实验室都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有合作关系。除坐落于拉丁区的主校区,以及位于十三区的医学校区外,该校在巴黎还拥有7个附属医院,并在法国各地设立了超过125个研究所,包括著名的亨利·庞加莱研究所与巴黎天体物理研究所。这所大学很牛,有19位得过诺贝尔奖的校友。
【这是主校区的鸟瞰图,只有这样才能看出它的规模】
㈧ 巴黎一大,三大和四大不都是索邦大学么
首先,不存在索邦大学这个说法。历史上只有巴黎大学而不曾存在索邦大学,索邦(La Sorbonne)一词是不会和大学(Université)并用的。索邦一词来源于原巴黎大学中曾经存在的索邦神学院(Collège de Sorbonne )的创建者Robert de Sorbon,其中Sorbon是巴黎以北的一个小镇的名字。
La Sorbonne指的是如今位于巴黎拉丁区的一系列古老建筑,它们曾是1970年分裂前的巴黎大学(Université de Paris)的校址,现在主要由巴黎一大(先贤祠-索邦大学)、巴黎三大(新索邦大学)、巴黎四大(巴黎-索邦大学)、巴黎五大(笛卡尔大学)以及一些高等研究机构继承。这些古建筑主要在两个时期建成,包括索邦标志性建筑索邦礼拜堂La Chapelle(里面存放着黎塞留的棺椁,但因为法国大革命时期革命者曾经把那时存放在索邦地下墓室里的黎塞留棺椁拉出来批判过一番,所以其实他的尸骨后来失散了,只是后来据称有人捡到了他的头颅然后拿回来存放在这里,没人知道究竟是不是黎塞留本人)在内的一部分是路易十三时期在黎塞留主教的主持下建成,另外一大部分是在19世纪末巴黎世博会期间为了向世界展现巴黎人民法国人民积极向上的风貌而建造的,和艾菲尔铁塔同龄,当时巴黎大学被分为人文学院、自然科学院、法学院、医学院、药学院。
1968年五月风暴后,巴黎大学在1970年分裂成13所大学,巴黎一大一直到巴黎十三大。在校址上,巴黎一大得到原法学院校址,巴黎四大得到原文学院和自然科学院校址(索邦礼拜堂就位于这个校址),巴黎五大得到医学院和药学院的校址(我不知道巴黎三大得到了哪个校址,我印象中巴黎三大只有一个现代化的校区,欢迎补充);在学科上,人文学院主要被巴黎一大和巴黎四大继承,自然科学院主要被巴黎六大(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和巴黎七大(狄德罗大学)继承,法学院主要被巴黎二大(先贤祠-阿萨斯大学)继承,医科和药科主要被巴黎五大继承;在称谓上,三所大学的名称中带有索邦一词,但都不是单独使用,分别为巴黎一大(先贤祠-索邦大学Panthéon-Sorbonne)、巴黎三大(新索邦大学Sorbonne-Nouvelle)、巴黎四大(巴黎-索邦大学Paris-Sorbonne)。
此外现在巴黎有许多大学联盟中也带有索邦一词,主要有 Sorbonne Universités(巴黎四大、巴黎六大以及很多所大学校或研究机构), Sorbonne Paris Cité(巴黎三大、巴黎五大、巴黎七大、巴黎十三大【巴黎十三大也叫北巴黎大学】以及一些大学校和研究机构) 和 Hautes Etudes-Sorbonne-Arts et Métiers(Hesam Université)(巴黎一大以及一些大学校和研究机构,巴黎一大2016年退盟了)。还有就是2017年年初巴黎四大和巴黎六大又宣布要合并成一个叫 Sorbonne Université的大学。
索邦这个词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其精神意义,尤其是其左翼反叛精神,所以索邦也是这种左翼反叛精神的象征,这些古老建筑一直是许多社会政治运动的中心,包括1968年著名的五月风暴,那时索邦周围都筑起街垒,信奉左翼思潮的学生教师和其他知识分子们在那里和戴高乐右派zf的警察们进行抗争。
所以,总而言之,争论哪所大学是真正的“索邦大学”是没有意义的。
㈨ 巴黎的索邦和法盟哪个好
巴黎的索邦更好一点,因为这个学校师资力量强大,学校创建的也比较早,是唯一的非英语系学校。
概述
巴黎索邦大学位于法国巴黎市区,它的前身是原巴黎大学的语言和人文学院, 巴黎大学(Universite de Paris)创立于9世纪,最初附属于巴黎圣母院,1180年法皇路易七世正式授予其"大学"称号,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并称世界最古老的大学,有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欧洲各主要大学的建立模式均受此二校影响。罗伯尔.德.索邦(Robert de Sorbon) 于1253 年创办成为一所著名的综合大学,其中曾经历过许多艰难曲折:学校发展过程中不仅荣誉与危机并存,而且还屡遭火灾之害。1798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拿破仑实行教育改革,以"帝国大学"对法国所有大学教育机构包括巴黎大学作出中央集权式的管辖。1968年原巴黎大学分为13所新的学校,巴黎索邦大学是其中之一,如今这13所大学统称为巴黎大学。
2010年世界QS人文艺术学科大学 排名 巴黎索邦(四大)列第13位 是前15位里唯一的非英语系国家大学。
学校简介
巴黎索邦大学位于法国巴黎市区,它的前身是原巴黎大学的语言和人文学院, 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校园和历史悠久的著名建筑,巴黎的左岸拉丁区正是因索邦大学的人文艺术气息而闻名全球。
19世纪,整个法国只有巴黎大学教授文学 。巴黎索邦大学在原巴黎大学文学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因此她以文学语言及人文学科见长,是全法国最大的文学和社会科学的大学。巴黎大学现有学生两万五千多人,其中留学生4000余人。学校有教员840多人,教授220人。学校教授的有古法语、古拉丁语和古希腊语等各种古语言课程。此外还有音乐学院、艺术史、考古、地理等等,范围十分广泛。
2002年被法国政府定为“雨果年”,以此来纪念这位19世纪法兰西民族的文学巨匠诞辰200周年。巴黎索邦大学校园里的这座雨果雕像,就是以雨果的文学成就来象征索邦大学对法国文学发展的贡献。
巴黎索邦大学的法国文学学院主要教授欧洲的古语言和文学史,同时也研究从古至今的欧洲著名作家。
巴黎索邦大学是法国最著名的综合大学,创办于1253年。位于巴黎市中心,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校园和历史悠久的著名建筑。学校最初为神学院,历过许多艰难曲折:学校发展过程中不仅荣誉与危机并存,而且还屡遭火灾之害。
师资科研
巴黎四大沿袭了原巴黎大学的传统,以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为主要办学领域,并几乎涉及该领域的所有学科:从古希腊古埃及学,到语言学、哲学、古典和现代文学、文学评论、历史和地理、信息和传媒、商业,甚至是巴黎独有的音乐和音乐理论。巴黎四大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基础和专业知识的交融,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加进最新观念和技术,以达到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最佳教学成果,同时在科研领域又享有极高的声誉。这就是为什么巴黎索邦大学是全世界莘莘学子向往的优秀学府。2001年,巴黎四大在校学生25525人,教职工1313人。
巴黎四大有三个图书馆:MALESHERBES中心图书馆、CLIGNANCOURT大学图书馆和论文图书馆,MALESHERBES中心图书馆是总部。根据“文献资料共享服务”原则,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另外,各学院和系科还有自己的专业图书馆,总共大约40个。巴黎四大的法语培训中心是巴黎地区乃至全法国教学质量最高的语言中心之一。在法语培训中心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经验丰富的教师讲授纯正的法语知识;每周20小时以上的小班授课(不超过20人),保证了教师可以很好地照顾每个学生,使学生有充分运用法语进行交流的机会。这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法语水平,达到法国公立大学专业课程的入学要求。
㈩ 法国的资料
国名: 法兰西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France,La Republique Francaise)
国庆日:7月14日(1880年议会立法确认攻克巴士底狱日为国庆节以纪念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遗产日:9月的第三个周六和周日(1984年正式开始,最初的活动在9月的第三个周日举办,在当时的文化部长雅克·朗的推动下,诸多深宫中的历史文化遗产敞开大门向公众开放,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进而保护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最初名称为“国家文物开放日”,到1992年,开放时间延长为周六和周日两天。)>>>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从左至右分别为蓝、白、红三色。法国国旗的来历有多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巴黎国民自卫队就以蓝、白、红三色旗为队旗。白色居中,代表国王,象征国王的神圣地位;红、蓝两色分列两边,代表巴黎市民;同时这三色又象征法国王室和巴黎资产阶级联盟。三色旗曾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据说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
国徽:法国没有正式国徽,但传统上采用大革命时期的纹章作为国家的标志。纹章为椭圆形,上绘有大革命时期流行的标志之一——束棒,这是古罗马高级执法官用的权标,是权威的象征。束棒两侧饰有橄榄枝和橡树枝叶,其间缠绕的饰带上用法文写着“自由、平等、博爱”。整个图案由带有古罗马军团勋章的绶带环饰。
国歌:《马赛曲》
国花:鸢尾花
国鸟:公鸡
国石:珍珠
国家元首:总统希拉克(Chirac),1995年5月当选,2002年5月连选连任;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 (Dominique de Villepin) ,2005年5月任职;国防部长阿利奥-马里(Michele Alliot-Marie ),2002年5月任职;国民议会议长让-路易·德勃雷 (Jean-Louis Debre),2002年6月当选。
自然地理:面积为551602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汝拉山脉等。法意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为欧洲最高峰。河流主要有卢瓦尔河(1010公里)、罗讷河(812公里)、塞纳河(776公里)。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边境线总长度为5695公里,其中海岸线为2700公里,陆地线为2800公里,内河线为195公里。西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中部和东部属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从西北往东南由600毫米递增至1000毫米以上。
人口: 6290万 (2006年1月),包括400万外国侨民,其中150万人来自欧盟各国,移民人口为9.5万人。通用法语。居民中90%的人信奉天主教,另有约400万穆斯林及少数新教、犹太教、佛教、东正教徒。
首都:巴黎(Paris) ,市区人口217万。 奥塞博物馆——欧洲最美的博物馆
行政区划:分为大区、省和市镇。省下设专区和县,但不是行政区域。县是司法和选举单位。法本土共划为22个大区、96个省、4个海外省、4个海外领地、2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区。全国共有36565个市镇,其中人口不足3500人的有3.4万个,人口超过3万人市有231个,人口超过10万的市有37个。22个大区是:阿尔萨斯、阿基坦、奥维尔涅、布尔高涅、布列塔尼、中部地区、香槟-阿登、科西嘉、弗朗什-贡岱、巴黎大区、朗克多克-鲁西翁、利姆赞、洛林、南比利牛斯、北加莱海峡、下诺曼底、上诺曼底、卢瓦尔地区、皮卡尔迪、布瓦图-夏朗德、普洛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罗讷-阿尔贝斯。4个海外省是:瓜德鲁普、马提尼克、法属圭亚那、留尼旺。4个海外领地是:法属波利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法属南半球和南极领地。2个地方行政区是:马约特岛、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
简史: 公元前高卢人在此定居。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高卢人总督恺撒占领了全部高卢,从此受罗马统治达500年之久。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10世纪后,封建社会迅速发展。1337年英王觊觎法国王位,爆发“百年战争”。初期,法大片土地被英侵占,法王被俘,后法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于1453年结束百年战争。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7世纪中叶,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废除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国。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称帝,建立第一帝国。1848年2月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于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国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覆灭。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遭德国侵略。1944年6月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戴高乐 (右图 )担任首脑,1946年通过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
诺曼底登陆
政治: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任期5年(2000年6月改为5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有权任免总理和批准总理提名的部长;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有权解散议会;可不经议会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决;在非常时期,总统拥有“根据形势需要采取必要措施”的全权。在总统不能履行职务或空缺时总统离职期间由参议院议长代行总统职权。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拥有制定法律,监督政府,通过预算,批准宣战等权力。国民议会共有577个议席,任期5年,采用两轮多数直接投票制、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根据2003年7月法国民议会通过的参议院改革法案,自2004年起参议员任期由9年缩短至6年,2010年总席位由321人增至340人,每三年改选一半。由国民议会和地方各级议会议员组成选举团间接选举产生。1995年7月31日,法国议会通过了一项宪法修正案。这项法案使总统有权更多地使用公民投票来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法国总统在政府或参议院、国民议会的建议下,可将所有事关公共权力组织、法国经济或社会政策的改革方案交由公民投票表决。总统府——爱丽舍宫,总理府——马提翁宫,国民议会——波旁宫。
巴 黎 歌 剧 院
经济:法国经济发达,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主要工业部门有矿业、冶金、钢铁、汽车制造、造船、机械制造、纺织、化学、电器、动力、日常消费品、食品加工和建筑业等。核能、石油化工、海洋开发、航空和宇航等新兴工业部门近年来发展较快,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航空和宇航工业仅次于美国和独联体,居世界第三位。钢铁工业、纺织业占世界第六位。但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的工业部门,其中钢铁、汽车、建筑为三大支柱。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逐步减少的趋势。第三产业在法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其中电信、信息、旅游服务和交通运输部门业务量增幅较大,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70%。法国商业较为发达,创收最多的是食品销售,在种类繁多的商店中,超级市场和连锁店最具活力,几乎占全部商业活动的一半。法国铁矿蕴藏量约为10亿吨,但品位低、开采成本高,所需的铁矿石大部分依赖进口。煤储量已近枯竭,预计于2005年关闭所有煤矿。铝土矿储量约9000万吨。有色金属储量很少,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石油储量只有3000多万吨。天然气储量2500亿立方米,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气的75%依赖进口。水力资源约为1000万千瓦,能源主要依靠核能,水力资源和地热的开发利用比较充分。森林面积约1530万公顷,占欧盟森林总面积的21.1%,人均拥有绿化面积0.3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8.2%。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主要农副产品出口国。粮食产量占全欧洲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农产品出口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随着法国人口城市化,农村人口不断减少,法共有耕地面积5491.9万公顷,其中61%为农业用地、27%为林业用地、12%为非农业用地。农业用地的96%为家庭所有。农业的传统地区结构为:中北部地区是谷物、油料、蔬菜、甜菜的主产区,西部和山区为饲料作物主产区,地中海沿岸和西南部地区为多年生作物(葡萄、水果)的主产区。机械化是法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主要手段,法已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食品加工业是法外贸出口获取顺差的支柱产业之一。欧洲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有24家在法国,世界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有7家在法国,法国的农副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占世界市场的11%。法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国,平均每年接待外国游客7000多万人次,超过本国人口。首都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风景区及阿尔卑斯山区都是旅游胜地,此外还有一些历史名城、卢瓦尔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诺曼底的渔村、科西嘉岛等。法国一些著名的博物馆收藏着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法国也是世界贸易大国,其对外贸易有两个特点:一是进口大于出口,造成贸易逆差,进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业原料等,出口商品主要有机械、汽车、化工产品、钢铁、农产品、食品、服装、化妆品和军火等,法国葡萄酒享誉全球,酒类出口占世界出口的一半。法国时装、法国大餐、法国香水都在世界上闻名遐迩;另一是非产品化的技术出口增长较快,纯技术出口在整个出口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显要。法国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税收高于美、日等国,其中主要来自增值税,其它还有所得税、公司税、社会福利税等。法国旅游胜地——埃维昂>>> 世界最高的桥梁——米约大桥
文化:17世纪开始,法国的古典文学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期,相继出现了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大仲马、雨果、福楼拜、小仲马、左拉、莫泊桑、罗曼·罗兰等文学巨匠。他们的许多作品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其中的《巴黎圣母院》、《红与黑》、《高老头》、《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和《约翰·克利斯朵夫》等,已被翻译成世界文学作品,在世界广为流传。近现代,法国的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颇有创新,不但出现了罗丹这样的雕塑艺术大师,也出现了像莫奈和马蒂斯等印象派、野兽派的代表人物。从17世纪开始,法国在工业设计、艺术设计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早已有目共睹。有关实用美术、建筑、时装设计、工业设计专业的学校也早已凭借其“法国制造”的商业硕果而闻名海外。法国人喜爱体育运动,比较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有足球、网球、橄榄球、地滚球、帆船、游泳、滑雪、和自行车环形赛等。比较有名的大学有巴黎大学、里昂大学等。戛纳国际电影节是世界五大电影节之一,每年5月在法国东南部海滨小城戛纳举行,它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为期两周左右。1956年最高奖为“金鸭奖”,1957年起改为“金棕榈奖”。 历史悠久的法国咖啡文化
新闻出版:主要报纸有《费加罗报》、《世界报》、《法兰西晚报》、《解放报》、《人道报》、《巴黎日报》。地方报纸主要有《西部法兰西报》,它是法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北方之声》。主要周刊有《快报》、《观点》、《新观察家》、《巴黎竞赛画报》、《费加罗杂志》等。法约有6000家出版社,其中较大的有331家。通讯社有世界五大通讯社之一的法新社。1835年创立。法国国家广播公司成立于1975年,下设6个广播电台。此外,还有国家广播公司和地方共同投资的17个独立的地方台。为加强对外宣传,国家广播公司专设独立的法国国际台,对外广播几乎遍及全世界。1982年政府通过法令,取消国家对电台的垄断,允许私人和团体设立电台。目前,全国私营电台近1300家,主要有卢森堡电台、蒙特卡洛电台、欧洲一台等。现有4家全国性国家电视台。20多家中央或地方的有线电视台,另有许多可通过卫星接收的电视频道。
名胜:巴黎凯旋门 (L'arc de Triomphe)坐落在巴黎市中心星形广场(现称戴高乐将军广场)的中央,是法国为纪念拿破仑1806年2月在奥斯特尔里茨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而建的,12条大街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气势磅礴,形似星光四射。工程由建筑师夏尔格兰设计,1806年8月奠基,历时30个寒暑,于1836年7月落成。凯旋门高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它四面有门,中心拱门宽14.6米,门楼以两座高墩为支柱,中间有电梯上下。在拱形圆顶之上有三层围廊,最高一层是陈列室,这里展示着有关凯旋门的各种历史文物以及拿破仑生平事迹的图片;第二层收藏着各种法国勋章、奖章;最低一层则是凯旋门的警卫处和会计室。 图集:法兰西的华美乐章
埃菲尔铁塔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南岸,是世界上第一座钢铁结构的高塔,被视为巴黎的象征。因法国著名建筑师斯塔夫·埃菲尔设计建造而得名。建于1887—1889年。塔高300余米,塔身重达9,000吨,分三层。第一层平台距地面57米,设商店和餐厅;第二层平台高115米,设有咖啡馆;第三层平台高达276米,供游人远眺,底部面积1万平方米,在第三层处建筑结构猛然收缩,直指苍穹。从一侧望去,象倒写的字母“Y”。该塔由1.8万余个组成部件和250多万个铆钉构成。有电梯或徒步登塔顶。入夜,塔顶发出转动着彩色探照灯光,防飞机碰撞。塔旁竖立长方形白色大理石柱,柱顶安放斯塔夫埃菲尔镀金头像。
卢浮宫 (Palais Louvre)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 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畔、巴黎歌剧院广场南侧。原是一座中世纪城堡,16世纪后经多次改建、扩建,至18世纪为现存规模。占地约45公顷。早在1546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决定在原城堡的基础上建造新的王宫,此后经过9位君主不断扩建,历时300余年,形成一座呈U字形的宏伟辉煌的宫殿建筑群。1793年8月10日,在推翻君主制的周年纪念日时,法国“国民公会”决定把昔日的皇宫辟为国立美术博物馆;同年11月18日,卢浮宫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其全部工程于1857年完成。在卢浮宫口字形正殿的西侧,伸展出两个侧厅,中间的空地形成卡鲁赛广场。宫的东侧有长列柱廊,建筑巍峨壮丽。其画廊长达900英尺,藏有大量十七世纪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期间许多艺术家的作品。馆藏品达40万件。卢浮宫美术博物馆分为6大部分:希腊和罗马艺术馆;东方艺术馆;埃及 艺术馆;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现代雕像馆;历代绘画馆。展览按不同流派、学派和时代划分。一层展出雕刻。二层油画,三层是素描和彩粉画。八十年代初,法国政府实施扩建和修复卢浮宫的“大卢浮宫计划”。
巴黎圣母院 (Notre-Dame de Paris)是最著名的中世纪哥特式大教堂,以其规模、年代和在考古、建筑上的价值而著称。巴黎主教莫里斯·德绪利曾设想将两座较早的巴西 利卡式(长方形)教堂合成一座大型教堂,1163年由教皇 亚历山大三世奠基,高圣坛于1189年举行奉献仪式,1240年唱诗班席、西立面和中堂竣工,门廊、祈祷室和其他装修在其后的一百年中陆续建成。内部平面130×48米,屋顶高35米,塔高68米。塔的尖顶始终未建。教堂经过历代的损坏不得不 于19世纪重修,只有三个巨大的圆花窗仍保持着13世纪的彩色玻璃。后堂的飞扶垛特别雄健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