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欧洲中世纪 一斤葡萄酒 多少钱
Henry Riley写的《13,14和15世纪伦敦和伦敦生活编年史》( of London and London Life in the 13th, 14th and 15th Centuries)中提到了这样的价格规定:
最好的鹅 6便士
最好的乳猪 8便士
最好的公鸡 6便士
母鸡 4便士
最好的兔子 4便士
最好的水鸭 2.5便士
最好的野鸭 5便士
四只云雀 1便士
丘鹬(woodstock) 3便士
沙锥(snipe) 1.5便士
灰山鹑 5便士
野鸡 2便士
烤羊腿 2.5便士
烤鸡 7便士
烤鹅 7便士
最好的羊架 24便士
最好的牛腿肉 5便士
最好的猪腿 3便士
当时在伦敦可以买到糖、葡萄酒、扁桃仁、海枣、大茴香、甘草、蜜饯、肉豆蔻、肉桂、胡椒、香菜、加仑、葡萄干、无花果、丁香、姜、盐、大米、糖浆等等。1磅甘草要1便士,一磅生姜要2先令,1磅丁香超过4先令,1磅番红花10先令(1先令等于12便士)。有技术的劳动者3天才赚1先令。而橙子果酱1磅要3先令。
当时在伦敦花上0.5到1便士就可以喝上一杯(容积约一品脱的酒杯)葡萄酒。多数英格兰当时的红酒来自波尔多,每加仑3到4便士,德国莱茵河流域的葡萄酒要每加仑6到8便士,西班牙的酒和波尔多的价钱差不多,最便宜的是英格兰的酒,只有白葡萄酒,一般是波尔多酒的一半价钱。只是多数英格兰酒都让贵族喝了,酒馆一般没有。
一品脱=1/8加仑=0.5675升 我只有葡萄蒸馏酒的密度:1.0933
最初英格兰铸造银币时规定一便士=24格令≈1.56克,含银1.3克左右。
征服者威廉时期正式规定:
一便士=22.5 格令~1.46克(1.5格令作为铸币必须的费用),当时英国只有一便士一种铸币,普通人用起来不是很方便,所以民间有剪成两半的半便士和四分的法寻(farthing),但这些钱币都不是官方的,稳定性就不好了,而且兑换和剪切钱币的人(往往是放高利贷的犹太人)还常有磨取银屑牟利的行为(在迫害犹太人时,这是大罪之一)。
到爱德华长脚(一世)1279-1300年间,改革币制,完成了两次大改铸,正式铸造圆形的半便士和法寻,维持22.5格令的标准,这次改铸,长脚驱逐全部犹太人,没收其全部不动产和大部分动产(合计1万镑多一些,当时犹太人已经被榨干了),又向意大利银行家借款两万余镑,凑足了改铸经费。
改铸后重量变化
1346年改铸,一便士=20 格令
1412年改铸,一便士=15 格令
1464年改铸,一便士=12 格令
1526年改铸,一便士=10 格令
1542-1551年间,在亨利八世统治时期,政府转型,财政吃紧,贬值一度非常严重,到爱德华六世和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政府努力恢复,1551年一便士=8 格令,此后稳定到1696年改铸。重量虽未再下跌,但因为政策失误(故意?)直到1560年硬币含银量才恢复1544年3月前的水平。
1磅银(最初为罗马磅328克)=20先令=240便士,不过磅和先令在8世纪末银便士成型后的500年间只是结算单位。1磅的金币到1489年才开始发行,1504年发行银质先令。在1544年之前,每磅硬币含银11.2金衡盎司(金衡一盎司=480格令=31.10克,一磅=12盎司=373.24克),1544年6月到1545年3月,下降到9盎司,1545年4月到1546年3月,又进一步跌落到6盎司,甚至到1551年每镑硬币的含银量一度仅为3盎司,1558年末时每磅硬币含银量不足6盎司,每磅便士含银量仅为4.4盎司。
以上是英国伦敦13世纪至15世纪包括葡萄酒在内一些物品的大致价格及便士不同时期的重量与含银量数据。由于一便士的重量不断下降导致贬值,所以你在换算时最好取中间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