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国的葡萄酒哪个好castel怎么样
法国卡斯特兄弟股份有限公司为了确保向广大顾客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技术和物流方面迅速加大了投入。接着,集团收购了一些主 要葡萄酒产地的葡萄园,从而巩固其优质葡萄酒生产商的声誉。
最后,通过收购酒业贸易公司,法国卡斯特兄弟股份有限公司于短时间内为其葡萄酒产品在法国取得了最佳的普及度,目前这种普及度已扩 展至国际市场。
六十年代,在集团创始人皮埃尔·卡斯特的推动下,我们从一家在法国和非洲单纯从事贸易的公司成长为国际大集团,产品遍及世界80多个 国家。
法国第一大葡萄酒生产商
法国卡斯特兄弟股份有限公司掌握所有与葡萄酒相关的业务、精通葡萄酒的商业运作:兼具酒业业主、葡萄园主、酿酒商、灌装商、批发商 和经销商于一身。其产品出自法国和北非最大的葡萄园:波尔多、罗讷河谷、普罗旺斯、朗格多克—鲁西荣、西南地区、卢瓦尔河谷、摩洛哥 和突尼斯等等。
凭借在葡萄种植与酿酒工艺方面的丰富经验,法国卡斯特兄弟股份有限公司以其主打品牌(大部分为业界著名品牌)吸引了众多忠实的法国 消费者。
参考资料: http://www.castelchina.com/
B. 法国红酒八大名庄是哪几个
拉菲庄园红葡萄酒ChâteauLafite Rothschild
拉菲庄园坐落在波尔多,梅多克区的波亚克村北边,以出产顶级干红葡萄酒闻名,是世界上百万家酒庄当中的佼佼者。“Lafite”一词的拉丁语意思是“石头”,后来演变成地方语“Lafitte”。其实这个词是指拉菲庄所处的圆形砾石山丘。本庄最早的历史记载可追溯到1234年。虽然拉菲凭借其出色的品质在十四世纪时期已享有盛名,但真正形成规模并享誉欧洲的却是十七世纪。在1675年,拉菲被当时葡萄酒界的风云人物西格公爵(J.D.Segur)购得。此时的西格家族已经同时拥有拉图(ChâteauLatour)和木桐(ChâteauMouton)2家酒庄。十七世纪,法国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基本饮用勃艮第葡萄酒,而当时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妇庞巴迪却对拉菲情有独钟,自此拉菲成为巴黎凡尔赛宫贵族们的杯中佳酿。而自十八世纪初拉菲进入英国市场后,便被英国众多识酒人士所收藏,其中1732-1733年期间,英国第一任首相罗伯特-沃尔波(Robert.Walpole)平均每三个月就要购买一桶拉菲。
1868年,银行家巴龙-罗斯柴尔德男爵(Baronde Rothschild)以八倍市盈率的价格买下本庄,成为拉菲酒庄的新主人,其家族经营一直延续至今。现任庄主埃里克-罗斯柴尔德男爵(Eric de Rothschild)上任于1974年,其锐意革新和苦心经营使得拉菲庄彻底摆脱了60-70年代的平凡阴影,并重新达到巅峰状态。
拉菲至今仍保持着世界上最昂贵的葡萄酒的记录(每瓶)。在198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瓶1787年带有时任美国总统汤马士-杰弗逊(ThomasJefferson)签名的拉菲以105,000英镑的天价由Forbes杂志老板Malcolm Forbes拍得。
目前,拉菲庄由罗斯柴尔德集团掌控,葡萄园种植面积约90公顷,平均树龄在40年以上。庄园的葡萄种植采用非常传统的方法,基本不使用化学药物和肥料,以小心的人工呵护法栽培,待葡萄完全成熟才采摘。在收获时熟练的工人会对每一串葡萄进行严格筛选,达不到要求不摘。葡萄送到压榨房后还要经过高级技术工人进行二次精选,以确保被压榨的每粒葡萄都达到高质量。
近些年,拉菲的主人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波尔多收购了多家列级酒庄,并在美国和南美等地也拥有多家葡萄园。
正牌:ChâteauLafite
副牌:Carruadesde Lafite
每一个年份的拉菲正牌酒均在全新橡木桶内经过12-24个月的陈酿,具体时间需看当年的气候与收成。某些推荐的年份如1982年,酒色深浓,香气浓郁,层次感极其丰富,味道复杂,混合着黑加仑子、铅笔芯、矿物质、烟草和咖啡香,其回味持续一分钟以上,香气久久萦绕不散,并且耐久藏。
推荐年份:1982、2000和2005年等。
拉图庄园红葡萄酒ChâteauLatour
拉图庄园(ChâteauLatour)坐落在波尔多吉隆特河河口(Gironde),该酒庄由英国人在15世纪建成,当初是为了防止海盗侵略而建,后来到了16世纪便开拓为葡萄园。在16世纪到19世纪这段时期内,拉图一直由当地享有盛名的希刚家族(Segur)所管理。这个家族在最巅峰时期曾经拥有拉菲、木桐王等几个庄园,故在1855年波尔多列级酒庄评级中,拉图与拉菲、木桐等均获一级酒庄称号。二战结束之后,拉图离开了希刚家族,几经易主,相继进入到几个企业家手中。1993年法国零售业巨头巴黎春天百货(Printemps)收购了本庄园,并一直掌控至今。
“Latour”的法语意思是“塔楼”,其实只是一个信鸽塔,并非酒庄,但因其地处本庄园内,便成了拉图庄的标志性建筑。拉图庄早在18世纪就已经为英伦贵族和王室所欣赏,当时的葡萄酒价格比波尔多其它名庄酒贵数倍。1787年,痴迷法国葡萄酒的美国前总统托马斯-杰弗逊就对拉图酒庄赞赏有加。1855年在波尔多酒庄分级时赢得的荣誉,更加巩固了其酒界的地位。
目前,拉图酒庄拥有65公顷葡萄园种植面积,平均树龄为40年。其中有47公顷葡萄园地处中心地带,是酿造正牌酒的主要葡萄园。所有年份出产的正牌酒均在全新橡木桶中陈酿18-22个月。拉图对葡萄酒生产工艺是极其苛刻的,通常只有六成葡萄可以用来酿造正牌酒,如果遇到年份不佳时,可能会降至四分一甚至更低,其余的葡萄酒只能作为为副牌酒的原料。
正牌:ChâteauLatour
副牌:LesForts de Latour
拉图正牌一般至少需要10到15年才会成熟。成熟后的拉图堡有极丰富的层次感,酒体丰满而细腻。正如一位著名的品酒家所形容的,拉图堡就犹如低沉雄厚的男低音,醇厚而不刺激,优美而富于内涵。而副牌酒体依然不轻,单宁扎实,层次感丰富,果香味浓烈。
玛歌庄园红葡萄酒ChâteauMargaux
位于波尔多左岸的玛歌庄园(ChâteauMargaux)始建于1590年,据史料记载,Lestonnac家族为其第一任主人,可惜之后因为复杂的继承关系,该家族逐渐脱离了对庄园的控制,此后几经易主。1809年当地贵族Marguis de La Colonilla侯爵买下了庄园,花了15年时间建设庄园,终于建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城堡,该城堡是梅多克地区最宏伟的建筑之一。1977年经营连锁店的Mentzelopoulos家族购买了本庄,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从而大幅提高了葡萄酒的品质,并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玛歌庄园在1855年波尔多葡萄酒评级时获得列级酒庄第一级,同获此殊荣的还有拉菲、红颜、拉图等名庄。玛歌庄园在1590之后就不断获得众多酒评家的嘉奖。早在1787年,对葡萄酒痴迷有加的美国前总统托马斯-杰弗逊就将玛歌酒庄评为波尔多名庄之首。而2001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法国途径波尔多时,法国总统就特意安排胡主席参观玛歌庄园并亲品1982年玛歌。
庄园目前拥有78公顷葡萄园面积,平均树龄45年。玛歌庄园是在众多波尔多名庄中比较恪守传统的酒庄,庄园不仅坚持手工操作,而且仍然百分百采用橡木桶发酵和陈酿。而像拉图、红颜如此闻名的酒庄早已结合不锈钢发酵了。
正牌:ChâteauMargaux
副牌:PavillonRouge ChâteauMargaux
每一个年份的玛歌正牌酒均在全新橡木桶中陈酿20-24个月,酒色优美,气味优雅,结构紧密细致,余韵悠长;而副牌通常称为玛歌红亭,虽为副牌,但其依然带着正牌酒丰厚、悠长的气息。
推荐年份:1996、2000和2005年等。
木桐庄园红葡萄酒ChâteauMouton Rothschild
木桐庄园在1863年由富有的银行家BaronNathaniel deRothschild买下,并更名为ChâteauMouton-Rothschild。而相隔十五年之后他堂兄也买下了同一村内的拉菲庄园,所以波尔多的五大名庄中Rothschild家族已拥有两个。在1855年波尔多酒庄评级当中,木桐庄园没有像拉菲那样荣获列级名庄第一名,直到1973的重新评选时才如愿进入一级酒庄行列。
“Mouton”的法语意思是“羊”,因此,其部分葡萄酒的标签主题也是“羊”。这是因其主人属白羊星座,“羊”便成了酒庄的保护神。在木桐庄园两百多年的历史过程中,真正称得上辉煌的时间是从1922年开始,因为当年只有二十一岁的巴龙-菲利普-罗斯柴尔德(Baron PhilippeRothschild)说服了父亲正式成为了酒庄的经营者。巴龙-菲利普的一生为波尔多,甚至法国葡萄酒的发展历程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第一个在波尔多提倡在酒庄内完成酿酒和装瓶的人,正是因为他的游说,波尔多才逃过成为石化工业园的命运。
木桐酒庄的产品除了拥有极其出色的酒质和收藏价值之外,还以其个性化的酒标闻名世界。1945年巴龙-菲利普首开先河请艺术家为酒庄葡萄酒的标签绘画。如著名的标签:1945年代表二战胜利的“V”字标签和1953年纪念购买酒庄一百周年的“Nathaniel deRothschild”男爵的肖像标签等。1959年,著名画家毕加索的“酒神祭”也成了人们争相收藏的对象。事实上,这一年份并非大年,但往往却能在拍卖会上以天价成交,这就是标签运用的价值体现。此后,木桐酒庄更加注重标签的设计内容,因此,每年邀请世界各地的著名画家或艺术大师为其作画,用于木桐该年份的酒标。目前,木桐庄园属于罗斯柴尔德集团,葡萄园种植面积约有82公顷,葡萄植株平均树龄为45年。庄主为了保证其正牌酒的品质,每株葡萄藤只保留一个芽眼,以此来控制葡萄产量并提高质量。每一年份的正牌酒均在全新橡木桶内经过18-30个月的陈酿。
正牌:ChâteauMouton-Rothschild
副牌:LePetit Mouton de MoutonRothschild
木桐正牌层次分明的果香气息和余韵十足的酒体堪称无与伦比,入口后接踵而至的覆盘子、黑加仑、烟熏、橡木味令人感觉美不胜收。正牌某些推荐年份如1959,1982和1968均获得了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的100分评价。
推荐年份:1959、1982、1986和2000年等。
奥比昂(红颜)庄园红葡萄酒Château Haut Brione
红颜庄园(ChâteauHaut-Brion)坐落在波尔多加龙河左岸的格拉芙产区,地处波尔多市郊,距市中心仅2公里。该庄园早在十四世纪已经是一个成功的葡萄种植园,1550年由当地的贵族Jean de Pontac建成一个真正的庄园。其实,如果按照传统的音译,ChâteauHaut-Brion应该称之为奥比安庄园,但“红颜”的由来是因为该庄园的第一任女主人当时是一位美丽动人的大家闺秀,深得丈夫的百般疼爱,所以其丈夫将酒庄称之为“红颜”,意为美丽动人、浪漫典雅。
自十六世纪以来,本庄多次易主,拥有者当中大多是有历史背景的不凡人士。其中有大主教、政府高官和海军上将等。这些地位显赫的主人无形中为本庄提升了地位。目前的拥有者是美国人ClarenceDiron。
红颜庄园所在的贝沙克村(Pessac)是法国“酒庄”概念的发源地,早在十四世纪克莱门五世已在此修建了“ChâteauPape-Clement”。因此,本园还是出口英国的第一款葡萄酒之一,并远远领先于梅多克产区。十七世纪,成为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最喜爱的葡萄酒之一。
在1855年的波尔多评级中,红颜庄不但成功跻身列级庄园的第一名,而且还是61个列级酒庄当中唯一来自格拉芙地区的庄园。红颜庄园在1961年第一次提出打破传统,引进不锈钢发酵等一系列现代化酿酒技术,这种举动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当时所有列级名庄均坚持传统的酿酒方法,唯有红颜庄提倡革新,而到了今天,法国波尔多的大部分酒庄早就接受和效仿了。
红颜庄目前拥有43公顷葡萄种植园,平均树龄40年,平均年产量在两万箱左右。此外还有2.7公顷葡萄园种植的是白葡萄品种赛美蓉和长相思,用来酿造波尔多为数不多的高端白葡萄酒,命名为ChâteauHaut-Brion Blanc。
正牌:ChâteauHaut-Brion
副牌:ChâteauBehans Haut-Brion;La ClarencedeHaut-Brion
红颜正牌在全新橡木桶中陈酿24个月。其酒质特点和名字来源一样,年轻时像个处于豆蔻之年的女孩,清纯可爱,淡雅芳香,陈年之后则具备成熟女人的美丽,热情大方,尽现媚态。值得注意的是,红颜的副牌酒曾命名为:ChâteauBehans Haut-Brion,但自2007之后就更名为:La ClarencedeHaut-Brion,以纪念2010年Clarence Dillon家族拥有Château Haut Brion 75周年。
白马庄园红葡萄酒
白马庄园虽位于圣爱美浓区,但地近玻美洛区,所以地文与其极为相近。土壤多为碎石、砂石及黏土;下磐则是含铁质极高的岩层。玻美洛区两个位列“白大”的康色扬堡及乐王吉堡(Ch. L’Evangile)等葡萄园与白马堡的边界就只有一条小道路。所以长久以来,白马堡被视为是玻美洛的酒。白马堡主要种植的葡萄和一般名园以卡本内·苏维翁为主的情形不同,挑上了有苏维翁“乡下穷亲戚”之称,且较淡、色浅、早熟、单宁少、较香的卡本内·弗朗(66%)与美洛(33%),种植密度为每公顷约六千株。在全新橡木桶中的醇化期约十八至二十四个月。至于不是很理想的酒则充作二军酒,也就是“小马”。
白马庄园[1]
白马庄园最大的优点是年轻与年轻与年长期都很迷人,年轻时会有一股甜甜吸引人接受的韵味,酒力很弱。但经过十年后,白马堡又可以散发出很强、多层次、既柔又密的个性。一九四七年份的白马堡曾获得波尔多地区“本世纪最完美作品”的赞誉。
为了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土壤,他们大比例地种植了卡本妮弗兰克葡萄(57%)。这种极优雅的葡萄赋予白马庄酒无可比拟的芳香和口感。策略上,它的产量控制得很低。卡本妮弗兰克的强劲单宁酸与梅洛葡萄(41%)醇和的果香合得很好。收获时节,葡萄酒要平均连衣浸3个星期,然后再倒出来。正土酒[(Grand Cru),园场等级称谓,也指酒要全部在新的橡木桶藏酿18个月,而第二葡萄酒小伐尔(Petit Cheval)则在50%新的橡木桶藏酿12个月。正土酒是不经过过滤的。
白马庄ChateauCheval Blanc坐落于圣达美隆法定产区。圣达美隆列级名庄中排位第一级,A组的两个名庄中排名第一的酒庄。也可以讲因为有了白马庄而使圣达美隆法定产区增色不少。白马庄占地38公顷。圣达美隆以前最大的酒庄是飞卓庄(ChateauFigeac)。白马庄目前的园地以前也是飞卓庄的一部分。后来由于飞卓庄一块块出售土地才有了独立的白马庄。
奥松酒庄(Chateau Ausone)
在1781年,本园当时的园主卡特纳就为其取了一个响当当的园名——奥松庄园。奥松(Decimus Magnus Ausonius,310—394)是罗马时代生于此地的一位罗马教授、诗人,由于当过“太子太傅”——罗马皇帝当太子时的老师,故官运亨通,官至当地总督及枢密院长老。他以爱酒出名,曾经在波尔多及德国拥有酒庄。当然,现在无法证明奥松老先生就是在欧颂园的现址上种植葡萄、喝酒吟诗的。不过,幸亏本园面积不大,历代庄主还算争气,所以在1 9世纪中已跻身本地区最好的三五家酒庄之中。到了20世纪初,已无疑稳居本地区最好的酒庄之位。
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奥松庄园一度表现平平,葡萄拣选随便,陈酿用的橡木桶使用新桶比例太低,使得酒体薄弱,香味不足,大家怀疑欧颂庄园是否已到了该卸下本地区“第一名庄”头衔的地步。最主要的原因是庄主、总管及酿酒师不是多病,就是到了退休年龄,难免使酒庄暮气沉沉。一直到了1974年,庄主杜宝•夏隆去世,遗孀海雅(Helyett)没有了照顾“病夫”的重担,开始着手全面整顿庄园。次年,她就聘请刚读完酿酒学业,年方20岁的德贝克(Pasal Delbeck)负责庄园的酿酒工作。由于德贝克是一位年轻、并无太多经验的酿酒师,大胆任用他的决定造成了两个所有权人的龃龉,并反目成仇。然而,此情形并未影响日后证明海雅的“识人之明”——德贝克表现极出众,并使本园复兴。海雅虽是目前代表伏替家族的两位兄妹亚伦(Alain)和凯瑟琳(Catherine)的姨婆,且大家分住奥松庄园的两边厢房,但彼此不交谈,来往只靠挂号信函。几年来,为争取本酒庄的经营权,两家对簿公堂,互有输赢。直到1996年1月,法院才确定经营权由伏替兄妹拥有。同时,法院也裁定本庄园总值约为950万美元。
输了官司后,78岁的海雅不愿与侄孙辈们共事,便放出让售风声。1993年风风光光买下拉图庄园的皮诺(Francois Pinault)早就垂涎奥松庄园,立刻开出103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海雅的股份,高过法院定价,也高出当年购买拉图庄园平均地价一倍有余。同时,皮诺也以同样的价钱要求伏替兄妹让售本庄的另一半股份。伏替兄妹左思右想始终舍不得离开奥松酒庄,而且依法国法律,共有人可以在1个月内拥有承购共同股份的优先权。于是伏替兄妹狠下心来,四处借贷,买下海雅姨婆的股份,成为本酒庄唯一所有人,皮诺先生收购本庄的企图遂成泡影。这些年来,奥松酒庄由亚伦当家,并自1995年起聘请极有名的酿酒大师罗兰(M.Rolland)担任顾问。
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奥松庄园还不能和波尔多左岸五个一级庄园相提并论,价格大致差了30%~50%。但到了80年代,两者价格已经打平。90年代开始,奥松庄园的价格已经超过木桐酒庄等。每年该酒庄仅有25,000瓶的产量,是上述诸名酒的1/10。
柏图斯庄园Petrus
需要10-30年的陈酿时间.
世界上总有这么一种红酒,它稀有,珍贵,神秘,高贵,甚至连想见一下它的尊容都十分困难.
这就是酒王之王柏图斯.位于波尔多右岸产区的波美侯是波尔多最为珍贵的产区,总面积不超过740公顷,区内的酒庄数目不超过两百个.这里虽然没有左岸产区响当当的五大名庄,可柏图斯的酒庄的名声就足以超过五大名酒庄.柏图斯是低调的,它对外界不屑一顾,却以自己的方式立于整个波尔多葡萄酒之巅.
柏图斯似乎就是整个波尔多葡萄园中的那块世外桃源,它精细,精致,酿出的每一滴葡萄园就如仙酿一般.柏图斯似乎是上帝捧在手中的葡萄园,它的气候和土壤是无与伦比的.尔柏图斯的葡萄种植者们更像是为上帝酿造佳酿,呵护到了每一粒葡萄.柏图斯的种植面积仅仅为12公顷,每公顷只种植5000多株,是整个波尔多名酒庄中种植密度最小的酒庄.对葡萄树的管理更是达到了苛刻的地步,每棵葡萄只保留最好的那几串葡萄,以保证葡萄有最好的品质.与其他酒庄不同的是,柏图斯主要以梅洛为主要葡萄品种,达到了90%.如此追求完美的管理方式,使柏图斯的梅洛葡萄被誉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梅洛.
C. 红酒品牌,法国红酒品牌有哪些详细介绍
法国的红酒品牌成千上万种,就像我们中国的白酒品牌一样。那么我给你介绍一下法国最著名的十大名庄给你,很多朋友对5大,8大和10大名庄有些无从知晓,这里摘录10大名装简介供大家了解。
1.Romanee Conti罗曼尼康帝
产地:法国布根地禾斯,罗曼尼村庄(Vosne -Romanee)
级别:特级葡萄园
葡萄品种:黑皮诺(Pinot Noir)
种植面积:4.32英亩
平均树龄:42年(1990年)
产量:每公顷生2000千至2500公升葡萄(相当于4800瓶到6000瓶)
特点:产量极少,质量高,要配额,十分昂贵
“罗曼尼.康帝”葡萄园酒采用全新橡木桶储存,园主购进木材,风干三年后才造桶,葡萄收获极低,年产量每公顷2000至2500公升,平均每三株葡萄树才酿出一瓶“罗曼尼.康帝”(Romanee Conti)顶级葡萄酒,可知其珍贵程度。
2.Le Pin 里鹏
产地:法国波尔多宝物隆(POMEROL)
级别:宝物隆产区并无评级
表面积:5英亩
葡萄种类:92%梅洛,8%佛朗
平均葡萄树:28年
种植密度:每公顷6000株
葡萄树平均产量:每公顷3400公升
年产量:7000瓶
窖藏:储存在全新橡木桶内15至18个月
灌瓶前经澄清过程,没有过滤,成熟期10至30年视乎年份。
里鹏可以说是法国酒坛半个世纪以来最引人瞩目的成就。1979年,一位名为杰克.天安宝(Jacques Thienpont)的买家向罗贝夫人(Mme.Laubrie)购买一个小葡萄园,在老施丹庄园(Vieux Chateau Certan),这个买主姓氏马上就让人怀疑是否老施丹庄园打算扩充园地,因为这个杰克正是老施丹庄园主亚历山大的堂弟。这个当时以100万法朗所买到的小葡萄园,只有一公顷,小到不能称庄园的程度,所以只好名为“里鹏”(Le Pin),没有冠以庄园的称号。
3.Chateau Petrus柏翠庄园
产地:法国波尔多宝物隆(POMEROL)
级别:宝物隆产区并无评级
表面积:28.20英亩
葡萄品种:95%梅洛,5%佛朗
平均树龄:35年
种植密度:每公顷6500株
葡萄树平均产量:每公顷3600公升
年产量:25000至30000瓶
窖藏:20个月储存在全新橡木桶内灌瓶前经澄清过程,没有过滤,成熟期为20-40年。
法国波尔多宝物隆地区多为小型葡萄园,其中有185个酒厂,每家只占地4公顷不到,由于许多小酒厂只有不到1公顷的葡萄园,年产量亦只有二、三百箱,所以拥有差不多12公顷葡萄园地的柏翠庄园,也算是最大面积的一个庄园。栢翠庄园首次出现在1837年,那时此庄园在宝物隆地区已名列前四、五位的位置。到1868年,柏翠庄园已经被公认为仅次于老施丹庄园(Vieux Chateau Certan)及杜德莱庄园(Trotanoy),进占第三位。注:现时柏翠庄园的价格比老施丹庄园及杜德莱庄园葡萄酒贵5至6倍的价钱不等,所以精明的饮家都会喜欢饮用老施丹庄园及杜德莱庄园,因这两个庄园的价格比较扎实,起码没被炒作的成份股。
4.Chateau Ausone 欧颂庄园
产地:波尔多圣.埃美隆 ( SAINT-EMILION )
级别:一等特级庄园 ( A )
表面积:17.30英亩
葡萄品种:50%佛朗,50%梅洛
平均树龄:50-55年
种植密度:每公顷6000-7000株
葡萄树平均产量:每公顷3500公升
年产量:200,000-230,000瓶
窖藏:储存在橡木桶19-23个月
灌瓶前经澄清过程,没有过滤,成熟期为10至100年(由1994年开始)
圣.埃美隆区在1954年开始建产评级制度共分四个等级最高为“一等特级”(Premieres Grands Crus Classes),第二等级为“特级”(Grands Crus Classes),第三等级为“优级”(Grands Crus)至于第四等就是“圣.埃美隆法定产区(AOC St-Emilion )。第一次评级在1958年修正,1969年第二次评级,原则上此区每十年评级一次,但未严格执行,且每次变动不大,值得注意的是自首次评级开始,名列“一等特级A类”的白马庄园和欧颂庄园的评级并无变动,只有“一等特级B类”(Premieres Grands Crus Classes B)有所变更,在1996年之前有九家,1996年评级中增加了二个庄园,“大金钟庄园”(Chateau L'Angelus)及“宝西奥庄园”(Chateau Beau-Sejour-Becot),“一等特级A类及B类”共13家,“一等特级A”可与美度区一级庄园相比较,只是风格各异而已。“欧颂庄园”早在18世纪初就已成园,当时在从事木桶生意的卡狄纳(Catenat)家族手中,19世纪前期转让给亲戚鲁法基(Lafargue)家族,到1891年再由亲戚查朗(Challon)家族继承。欧颂庄园在最早的一代园主卡狄纳时,就已取名“欧颂庄园”,当时约在1781年左右,“欧颂”(D. M. Ausonius 310-394)是罗马帝国时代生于此地的一位罗马教授及诗人,也是罗马皇帝幼时的老师,故官运亨通,官位至当时总督及枢密院长老,但他却以爱酒出名,曾经在波尔多及德国拥有庄园。现在无法证明欧颂老先生就是在“欧颂葡萄园”的现址种植葡萄及喝酒吟诗,所以欧颂庄园酒又称“诗人之酒”。此庄园在19世纪中已跻身“圣.埃美隆”区最好的三、五家庄园。
5.Chateau Cheval Blanc白马庄园
产地:波尔多圣.埃美隆(SAINT-EMILION)
级别:一等特级庄园 ( A )
表面积:91.40英亩
葡萄品种:58%佛朗,42%梅洛
平均树龄:45年
种植密度:每公顷8000株葡萄树
平均产量:每公顷3500公升
年产量: 100,000瓶
窖藏:储存在橡木桶18个月
灌瓶前经澄清过程,无过滤,成熟期为10至30年。
“白马庄园”与“欧颂庄园”是圣.埃美隆区内最为人熟悉的两个一等特级庄园(Premier Grand Cru Classe),“白马庄园”以前是“飞雅克庄园”(Chateau Figeac)的一部份,属于杜卡斯(Ducass)家族所拥有。1852年杜卡斯女儿嫁给一个拥有不少葡萄园产业的科歌路萨(Fourcaud Laussac),杜卡斯家族便把本园作为嫁妆,自此以后“白马庄园”便成了路萨家族的产业。1927年以设立公司的形式,让股权集中,不至于本园被瓜分。1989年以前董事会由路萨家族的女婿,他是波尔多大学校长名为夏巴克(J. Hebrard)负责,以他的崇高学术与社会地位,提高不少“白马庄园”的声誉。1989年夏巴克退休后,园务由家族三位女士掌管。“白马庄园”被正式命名是始于1853年。原来改名为“白马庄园”是有个被广为流传的说法,以前有一位国王亨利四世常在此地下马歇息,他以骑白马著称,其徽章即为“独角白马”于是客栈便取名为“白马”(Cheval Blanc)。“白马庄园”虽然是位于圣.埃美隆区,但它的旁边就是宝物隆区,所以“风土”极为相似与“拉旺庄园”(Chateau L'Evangile)及“盖世龙庄园”( Chateau Conseillante )这两个位于宝物隆区的著名庄园只有一条小路分隔,因此被人喻为是宝物隆区葡萄酒。“白马庄园”副牌酒(Second Wine)的名称为“Le Petit Cheval”,1988年开始面世。1947年份的“白马庄园”酒曾赢得波尔多区“本世纪最完美红酒”的美誉。1991年起“白马庄园”聘请波尔多地区最著名酿酒师皮雅鲁顿(Pierre Lurton)担任本园的酿酒师直至现在。
6.Chateau Haut Brion奥比昂(红颜容)庄园
产地:法国波尔多格拉芙(GRAVES)(贝沙克·雷奥良)(PESSAC - LEOGNAN)
级别:1855年评级“一级庄园”
表面积:160.7英亩
葡萄品种:45%赤霞珠,37%梅洛,18%佛朗
平均树龄:36年
种植密度:每公顷8000株
葡萄树平均产量:每公顷3500-4500公升
年产量: 132,000瓶
窖藏:储存在橡木桶22个月
灌瓶前经澄清过程,无过滤,成熟期为15-40年。
奥比昂(红颜容)庄园是个历史悠久的名庄园,在十四世纪已开拓为葡萄园。现时在标签上的老城堡是奠基于1550年。1749年“奥比昂(红颜容)庄园”因继承而分家,三份之二产权归“玛高庄园”的富美尔(Fumel)家族所有。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奥比昂(红颜容)庄园被充公。在革命后的1801年,本园被园主之子买回并售予外交部长泰利莱(Talleyrand)。后在1838年再转售予拉利奥(Lalieu)家族,这家族把百多年前分割出去的三份之一园地购回,庄园最后归于一统。拉利奥家族拥有庄园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在20年代庄园再转手几次,最后落在美国一位银行家奇兰斯·狄龙(Clarence Dilon)手上。据说奇兰斯是想去收购白马庄园”和“欧颂庄园”的,因当天大雾而迷失方向而来到了奥比昂(红颜容)庄园,刚好庄园在放盘,意外地速成了这宗交易。到了1855年,波尔多官方评级中,差不多全是美度区(Medoc)红酒的天下,唯一例外的是座落于格拉芙区(Graves)的“奥比昂(红颜容)庄园”红酒,能与“拉图庄园”、“拉菲庄园”及“玛高庄园”同被评为第一级的红酒庄园。令“奥比昂(红颜容)庄园”能获此殊荣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没有被根芽虫侵袭,当时整个格拉芙地区的葡萄园无一幸免,只有“奥比昂(红颜容)庄园”能避过这一次劫数,而扬名立万。庄园自1921年就聘请格拉夫区最有名酿酒师乔治·狄玛士(Georges Delmas)负责酿酒。1960年起由他的儿子负责酿酒事宜,虎父无犬子,他的酿酒造艺在波尔多区被称为大师级,更可媲美“柏翠庄园”的酿酒师。
7.Chateau Margaux 玛高庄园
产地:波尔多玛高区(MARGAUX)
级别:1855年评级(第一级庄园)
表面积:192.70英亩
葡萄品种:75%赤霞珠, 20%梅洛, 5%佛朗及小伟度
平均树龄:35年
种植密度:每公顷10000株
葡萄树平均产量:每公顷4500公升
年产量:200,000瓶
窖藏:储存在橡木桶18-24个月
灌瓶前经澄清过程,无过滤,成熟期为15-35年
玛高区在1855年的美度评级中占有22个之多,是唯一由第一级庄园到第五级都有的产酒区。而玛高区的一级庄园正是以此名字为名的庄园。玛高庄园历史悠久,因此物业转手也特别严重,玛高产区在13世纪曾建有一座防卫海盗的城堡。它跟拉图城堡一样是美度区最早的建筑物,后来逐渐演变成葡萄园。在15世纪“玛高庄园”的产权就在当地贵族中间转来转去。约在1860年,玛高庄园落在贵族达拉狄(D'Aulede)家族手中。到了1755年园主成为玛高男爵,并有一个候爵封号。之后此园又在贵族复杂的婚姻关系中经常易手。直到法国大革命前夕,一直都在贵族手中。法国大革命后的腥风血雨也蔓延至玛高庄园。园主德忌确候爵(D'Agricourt)亡命海外,妻子及岳父全被推上断头台。玛高庄园被革命政府充公拍卖,1802年由哥伦利那候爵(B.de la Conlonilla)买下。他筑了一个类似美国白宫的希腊式建筑物,并于1810年落成,成为波尔多最优雅的庄园。玛高庄园的一级庄园副牌红酒( Second Wine )为(Pavillon Rouge Du Chateau Margaux)只有红酒才可称为玛高副牌酒。而玛高庄园的白葡萄酒(Pavillon Blanc Du Chateau Margaux)不能称为玛高庄园副牌。白葡萄酒只能称之为玛高庄园生产的白葡萄酒。
8.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武当(木桐)庄园
产地:法国波尔多普尔勒(PAUILLAC)
级别: 1973年评级(第一级庄园)
表面积:192.7英亩
葡萄品种: 77%赤霞珠,11%梅洛,10%佛朗,2%小伟度
平均树龄:45年
种植密度:每公顷8500株
葡萄树平均产量:每公顷4000-5000公升
年产量: 300,000瓶
窖藏:储存在橡木桶19-22个月
灌瓶前经澄清过程,没有过滤,成熟期为15-20年。
武当(木桐)庄园位于一个小山丘上,以前可能很适合牧羊,否则不会以“绵羊”(MOUTON)为地名。一七二五年前一个贵族祖·布莱(JOSEPH DE BRANE)将原有园地妥为整理后改名为“布莱·武当”(BRANE-MOUTON),他的孙子凯特(HECTOR)男爵与邻居达美尔克(D’ARMAIHACQ)将赤霞珠葡萄引进本园及美度地区,因此也是当地甚有名气的园主。1830年,凯特男爵将本园转让售给银行业钜子罗富齐家族弥敦尼尔男爵(BARON NATHANIEL DE ROTHSCHILD)后易名为“武当罗富齐”。罗富齐家族是犹太人,家族源自德国法兰克福,是银行世家。在英国伦敦的其中一房家族因支付当时的英国威零顿元帅的滑铁庐战役经费而获英王赠予男爵爵位,后来也就是这房罗富齐家族购得了“武当罗富齐”庄园。弥敦尼尔购得此庄园后,其堂兄占美士(JAMES),于15年后的1868年也购得,“拉菲庄园”,就这样罗富齐家族一下子就拥有全法国最著名的两个庄园。不过弥敦尼尔男爵买下“武当庄园”后并未能使它成为最顶级的庄园,由于“武当庄园”当时并没有像样的房间可供居住,因此男爵本人并没在此居住。他死于1870年,而继承“武当庄园”的占美士(与其堂叔同名)男爵也于37岁的盛年死于1881年,因此由遗孀继承本园直至1920年再传给儿子亨利。他是一个区生及艺术家,对酿酒及管理葡萄园毫无兴趣,也不想离开巴黎这个艺术之都。于是把庄园交给次子菲腊男爵(BARON PHILIPPE)。1922年10月22日他正式入主“武当庄园”,当时才20岁的男爵立志要将“武当庄园”酒提升到与邻近的“拉图庄园”与亲戚的“拉菲庄园”一样的水平。因为在1855年官方评级中,“武当庄园”只被列为第二级庄园,这对年轻的菲腊男爵来说是个奇耻大辱,因此下定决心并全情投入来改善庄园的设施环境以至酿酒技术。自此以后“武当庄园”酒的品质不断改善。
9.Chateau Latour 拉图庄园
产地:法国波尔多普尔勒 ( PAUILLAC )
级别:1855年及1973年评级“一级庄园”
表面积:160.5英亩
葡萄品种:75%赤霞珠,20%梅洛, 4%佛朗,1%小伟度
平均树龄:40年
种植密度:每公顷10000株
葡萄树平均产量:每公顷4500公升
年产量:175,000瓶
窖藏 :储存在橡木桶17个月
灌瓶前经澄清过程,没有过滤,成熟期20-50年。
拉图庄园的城堡位于波尔多芝朗狄河(Gironde)河口。这座由英国人在15世纪建成的城堡,最初是为了防止海盗而建,后来更成了英法百年战争时兵家必争之地。拉图城堡在16世纪已开拓为葡萄园。1670年由法国路易十四的私人秘书买下了“拉图庄园”后,1677年因婚姻关系,本园辗转落在哥素(De Claussel)家族手上。直至1695年玛莉哥素(Marie T、De Claussel)嫁给当时的“拉菲庄园”继承人亚历山大(Alexandre De Segur)公爵后,哥素家族将“拉图庄园”作为嫁妆,于是本园便成为西格尔(Segur)家族的产业。但随着西格尔家族的中落,“拉图庄园”和“拉菲庄园”分由大女儿及其儿子继承,后来其儿子又再把“拉图庄园”交给三位妻妹,此时“拉菲庄园”与“拉图庄园”正式分家。法国大革命时西格尔家族的卡班纳伯爵仍拥有“拉图庄园”四分之一的产权,但因伯爵流亡海外,革命政府便将这四分之一的产权拍买,几经转手,这四份之一产权被保望(Beaumont)家族所收购。为避免庄园被瓜分,于是保望家族依法成立一个法人,“拉图庄园”不至于因继承问题而被瓜分。这样“拉图庄园”便被三大家族,哥狄龙(Cortivron)、科尔(Flers)及保望(Beaumont)同时拥有。1963年保望家族将手上百分之七十九的拉图股份卖给英国的皮雅逊哈维斯两个集团(Pearson & Harveys Of Bristol)。到26年后的1989年“拉图庄园”已成为哈维斯集团东主的里昴联盟集团把在英国皮雅逊集团手中的拉图股份购回。1993年法国百货业钜子“春天”(Printemps)百货的老板法兰西、皮诺(Francois Pinnault)把“拉图庄园”的主控权买下,现时的“拉图庄园”园主就是这位法兰西·皮诺先生。
10.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拉菲庄园
产地:法国波尔多美度普尔勒(PAUILLAC)
级别:1855年及1973年评级“一级庄园”
表面积:247英亩
葡萄品种:70%赤霞珠,25%梅洛, 3%佛朗, 2%小伟度。
平均葡萄树龄:45年
种植密度:每公顷7500株
平均产量:每公顷4800公顷
年产量:210,000
瓶窖藏:16至20个月在全新橡木桶内。
灌瓶前经澄清过程,无过滤,成长期为30至50年。
史料上对拉菲最早的纪录可以追溯至公元1234年这一时代的法国。当时修道院遍布大小村庄城镇,位于法国波尔多普依勒北部的维尔得耶(Vertheuil)修道院正是今天的拉菲庄园所在。拉菲庄园从14世纪起属于中世纪领主的财产。加斯科尼方言(Gascon),法国西南部比利牛斯地区,旧时称加斯科尼省)中“La Fite”意为“小山丘”,“拉菲”因而得名。此时已经有人在这里的土地上栽种葡萄树。但真正形成规模,还要等到17世纪西格尔家族的到来。也正是在他们手中,拉菲发展成为出名的大葡萄种植园。
D. 法国葡萄酒
法国的红酒品牌成千上万种,就像我们中国的白酒品牌一样。那么我在给你介绍一下法国最著名的十大名庄给你,很多朋友对5大,8大和10大名庄有些无从知晓,这里摘录10大名装简介供大家了解。
1.Romanee Conti罗曼尼康帝
产地:法国布根地禾斯,罗曼尼村庄(Vosne -Romanee)
级别:特级葡萄园
葡萄品种:黑皮诺(Pinot Noir)
种植面积:4.32英亩
平均树龄:42年(1990年)
产量:每公顷生2000千至2500公升葡萄(相当于4800瓶到6000瓶)
特点:产量极少,质量高,要配额,十分昂贵
禾斯,罗曼尼( Vosne Romanee ) 村庄位于黄金山坡北部夜之山坡内( Cote De Nuits ),是十七世纪布根地公爵的打猎区,其后才发展为葡萄园,村庄人口数百名,大都与葡萄酒业有关,这里拥有七个特级葡萄园15个一级葡萄园。其中最瞩目的就是“罗曼尼康帝”(Romanee Conti) 特级葡萄园。这个细小的特级葡萄园,也是最精华的葡萄园,可算是现时世上最古老葡萄园区之一。西元十二世纪就已广为人知,是当地望族维基(Vergy)家族所拥有。1232年维基家族将这块葡萄园捐赠给附近的教会,此后四百年间这块葡萄园都一直成为天主教的产业,它生产出来
的佳酿大都流入天主教虔诚的仆人就是神父与修士的腹中。从1760年起已获得确认这个罗曼尼葡萄酒成为世界最昂贵的葡萄园。
后来康帝公爵将此葡萄园冠上了自己的姓,“罗曼尼.康帝”这个名称相传至今。自从康帝拥有此葡萄酒后,即视此葡萄园为馈宝,除了供奉皇室外,绝不馈赠他人,甚至好朋友也不通融,在市场上“罗曼尼康帝”更成为绝响。那时喝不到此葡萄酒的唯有退而求其次转向高伦堡家族尚未脱手的(拉.塔西)(La Tache)葡萄园酒,一时成为法国最热门的布根地葡萄酒,但好景不常,康帝家族仅传园两代(32年后)即1793年,法国大革命潮席卷布根地,园主康帝公爵之子亡命海外,财产被革命政府没收,革命政府也识货,深知这个葡萄园可卖个好价钱,于是乎公告天下曰:这是一个位于禾斯,罗曼尼村庄最好地段的葡萄园,葡萄能达到完美的成熟度,此葡萄园地理位置之佳使得每天都能接受到太阳的光线,以及全天最柔和最适中的热量,同时也可避免霜冻与冰雹之侵。不过在这动乱时期,那些富商谁不害怕随时因(怀壁其罪)而被指为保皇党而送上断头台冶罪。所以在1794年“罗曼尼.康帝庄园”以贱价卖给一位在拿破伦政府担任司库的银行家,朱利安.奥雅(Julien Ouvrad),他同时也在波尔多区,布根地等地区拥有数个酒厂价格居首位的是罗曼尼.康帝,而谨居次位的(拿特芝)( La Tache )及艾芝堡( Richbourg )葡萄园价格只有它的三分之一而己。
“罗曼尼.康帝”葡萄园酒采用全新橡木桶储存,园主购进木材,风干三年后才造桶,葡萄收获极低,年产量每公顷2000至2500公升,平均每三株葡萄树才酿出一瓶“罗曼尼.康帝”(Romanee Conti)顶级葡萄酒,可知其珍贵程度。
2.Le Pin 里鹏
产地:法国波尔多宝物隆(POMEROL)
级别:宝物隆产区并无评级
表面积:5英亩
葡萄种类:92%梅洛,8%佛朗
平均葡萄树:28年
种植密度:每公顷6000株
葡萄树平均产量:每公顷3400公升
年产量:7000瓶
窖藏:储存在全新橡木桶内15至18个月
灌瓶前经澄清过程,没有过滤,成熟期10至30年视乎年份。
里鹏可以说是法国酒坛半个世纪以来最引人瞩目的成就。1979年,一位名为杰克.天安宝(Jacques Thienpont)的买家向罗贝夫人(Mme.Laubrie)购买一个小葡萄园,在老施丹庄园(Vieux Chateau Certan),这个买主姓氏马上就让人怀疑是否老施丹庄园打算扩充园地,因为这个杰克正是老施丹庄园主亚历山大的堂弟。这个当时以100万法朗所买到的小葡萄园,只有一公顷,小到不能称庄园的程度,所以只好名为“里鹏”(Le Pin),没有冠以庄园的称号。
3.Chateau Petrus柏翠庄园
产地:法国波尔多宝物隆(POMEROL)
级别:宝物隆产区并无评级
表面积:28.20英亩
葡萄品种:95%梅洛,5%佛朗
平均树龄:35年
种植密度:每公顷6500株
葡萄树平均产量:每公顷3600公升
年产量:25000至30000瓶
窖藏:20个月储存在全新橡木桶内灌瓶前经澄清过程,没有过滤,成熟期为20-40年。
法国波尔多宝物隆地区多为小型葡萄园,其中有185个酒厂,每家只占地4公顷不到,由于许多小酒厂只有不到1公顷的葡萄园,年产量亦只有二、三百箱,所以拥有差不多12公顷葡萄园地的柏翠庄园,也算是最大面积的一个庄园。栢翠庄园首次出现在1837年,那时此庄园在宝物隆地区已名列前四、五位的位置。到1868年,柏翠庄园已经被公认为仅次于老施丹庄园(Vieux Chateau Certan)及杜德莱庄园(Trotanoy),进占第三位。注:现时柏翠庄园的价格比老施丹庄园及杜德莱庄园葡萄酒贵5至6倍的价钱不等,所以精明的饮家都会喜欢饮用老施丹庄园及杜德莱庄园,因这两个庄园的价格比较扎实,起码没被炒作的成份股。
1925年一位酒店的老板娘隆芭夫人(Mme.Loubat)从园主阿诺家族(Arnaud)手上购得柏翠庄园后,才改变了柏翠庄园的命运,隆芭夫人家族在宝物隆地区拥有两家酒厂,她的弟弟又是利布(Libourne)市的市长而她本人也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利布市拥有一家酒店。自从收购了柏翠庄园后,便欣然爱上了它。隆芭夫人致力打造柏翠庄园的知名度,首先就是将柏翠庄园酒提价,使其不再是普通的庄园酒,其次就是将柏翠庄园酒推介给她所认识的富豪官坤,因此柏翠庄园酒在法国的高级社交圈内迅速流行起来。为了打造柏翠庄园酒日后的身价就是要打进英国的皇室。当伊利沙伯二世订婚的时候,隆芭夫人进献的柏翠庄园酒已是英皇室贵族们的杯中物。所以1947年女皇大婚正式举行之际,隆芭夫人也是被邀请之列,她倒也会利用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带着自己园中的佳酿远赴伦敦,一下子成功打进了伦敦一流餐厅的酒牌上。隆芭夫人善用这种经营上层社会的交际手段,日后就成了柏翠庄园的奠基石。1961年隆芭夫人辞世,她没有子女,只有两位姐妹有孩子可承继,但都不能负以重任,所以聪明的隆芭夫人,生前已作安排,将柏翠庄园股份分为三份,一份让售予酿酒甚有成就的莫埃尔家族(Jean Pierre Moueix),其余三分之二由其侄儿承继。
4.Chateau Ausone 欧颂庄园
产地:波尔多圣.埃美隆 ( SAINT-EMILION )
级别:一等特级庄园 ( A )
表面积:17.30英亩
葡萄品种:50%佛朗,50%梅洛
平均树龄:50-55年
种植密度:每公顷6000-7000株
葡萄树平均产量:每公顷3500公升
年产量:200,000-230,000瓶
窖藏:储存在橡木桶19-23个月
灌瓶前经澄清过程,没有过滤,成熟期为10至100年(由1994年开始)
圣.埃美隆区在1954年开始建产评级制度共分四个等级最高为“一等特级”(Premieres Grands Crus Classes),第二等级为“特级”(Grands Crus Classes),第三等级为“优级”(Grands Crus)至于第四等就是“圣.埃美隆法定产区(AOC St-Emilion )。第一次评级在1958年修正,1969年第二次评级,原则上此区每十年评级一次,但未严格执行,且每次变动不大,值得注意的是自首次评级开始,名列“一等特级A类”的白马庄园和欧颂庄园的评级并无变动,只有“一等特级B类”(Premieres Grands Crus Classes B)有所变更,在1996年之前有九家,1996年评级中增加了二个庄园,“大金钟庄园”(Chateau L'Angelus)及“宝西奥庄园”(Chateau Beau-Sejour-Becot),“一等特级A类及B类”共13家,“一等特级A”可与美度区一级庄园相比较,只是风格各异而已。“欧颂庄园”早在18世纪初就已成园,当时在从事木桶生意的卡狄纳(Catenat)家族手中,19世纪前期转让给亲戚鲁法基(Lafargue)家族,到1891年再由亲戚查朗(Challon)家族继承。欧颂庄园在最早的一代园主卡狄纳时,就已取名“欧颂庄园”,当时约在1781年左右,“欧颂”(D. M. Ausonius 310-394)是罗马帝国时代生于此地的一位罗马教授及诗人,也是罗马皇帝幼时的老师,故官运亨通,官位至当时总督及枢密院长老,但他却以爱酒出名,曾经在波尔多及德国拥有庄园。现在无法证明欧颂老先生就是在“欧颂葡萄园”的现址种植葡萄及喝酒吟诗,所以欧颂庄园酒又称“诗人之酒”。此庄园在19世纪中已跻身“圣.埃美隆”区最好的三、五家庄园。
5.Chateau Cheval Blanc白马庄园
产地:波尔多圣.埃美隆(SAINT-EMILION)
级别:一等特级庄园 ( A )
表面积:91.40英亩
葡萄品种:58%佛朗,42%梅洛
平均树龄:45年
种植密度:每公顷8000株葡萄树
平均产量:每公顷3500公升
年产量: 100,000瓶
窖藏:储存在橡木桶18个月
灌瓶前经澄清过程,无过滤,成熟期为10至30年。
“白马庄园”与“欧颂庄园”是圣.埃美隆区内最为人熟悉的两个一等特级庄园(Premier Grand Cru Classe),“白马庄园”以前是“飞雅克庄园”(Chateau Figeac)的一部份,属于杜卡斯(Ducass)家族所拥有。1852年杜卡斯女儿嫁给一个拥有不少葡萄园产业的科歌路萨(Fourcaud Laussac),杜卡斯家族便把本园作为嫁妆,自此以后“白马庄园”便成了路萨家族的产业。1927年以设立公司的形式,让股权集中,不至于本园被瓜分。1989年以前董事会由路萨家族的女婿,他是波尔多大学校长名为夏巴克(J. Hebrard)负责,以他的崇高学术与社会地位,提高不少“白马庄园”的声誉。1989年夏巴克退休后,园务由家族三位女士掌管。“白马庄园”被正式命名是始于1853年。原来改名为“白马庄园”是有个被广为流传的说法,以前有一位国王亨利四世常在此地下马歇息,他以骑白马著称,其徽章即为“独角白马”于是客栈便取名为“白马”(Cheval Blanc)。“白马庄园”虽然是位于圣.埃美隆区,但它的旁边就是宝物隆区,所以“风土”极为相似与“拉旺庄园”(Chateau L'Evangile)及“盖世龙庄园”( Chateau Conseillante )这两个位于宝物隆区的著名庄园只有一条小路分隔,因此被人喻为是宝物隆区葡萄酒。“白马庄园”副牌酒(Second Wine)的名称为“Le Petit Cheval”,1988年开始面世。1947年份的“白马庄园”酒曾赢得波尔多区“本世纪最完美红酒”的美誉。1991年起“白马庄园”聘请波尔多地区最著名酿酒师皮雅鲁顿(Pierre Lurton)担任本园的酿酒师直至现在。
6.Chateau Haut Brion奥比昂(红颜容)庄园
产地:法国波尔多格拉芙(GRAVES)(贝沙克·雷奥良)(PESSAC - LEOGNAN)
级别:1855年评级“一级庄园”
表面积:160.7英亩
葡萄品种:45%赤霞珠,37%梅洛,18%佛朗
平均树龄:36年
种植密度:每公顷8000株
葡萄树平均产量:每公顷3500-4500公升
年产量: 132,000瓶
窖藏:储存在橡木桶22个月
灌瓶前经澄清过程,无过滤,成熟期为15-40年。
奥比昂(红颜容)庄园是个历史悠久的名庄园,在十四世纪已开拓为葡萄园。现时在标签上的老城堡是奠基于1550年。1749年“奥比昂(红颜容)庄园”因继承而分家,三份之二产权归“玛高庄园”的富美尔(Fumel)家族所有。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奥比昂(红颜容)庄园被充公。在革命后的1801年,本园被园主之子买回并售予外交部长泰利莱(Talleyrand)。后在1838年再转售予拉利奥(Lalieu)家族,这家族把百多年前分割出去的三份之一园地购回,庄园最后归于一统。拉利奥家族拥有庄园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在20年代庄园再转手几次,最后落在美国一位银行家奇兰斯·狄龙(Clarence Dilon)手上。据说奇兰斯是想去收购白马庄园”和“欧颂庄园”的,因当天大雾而迷失方向而来到了奥比昂(红颜容)庄园,刚好庄园在放盘,意外地速成了这宗交易。到了1855年,波尔多官方评级中,差不多全是美度区(Medoc)红酒的天下,唯一例外的是座落于格拉芙区(Graves)的“奥比昂(红颜容)庄园”红酒,能与“拉图庄园”、“拉菲庄园”及“玛高庄园”同被评为第一级的红酒庄园。令“奥比昂(红颜容)庄园”能获此殊荣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没有被根芽虫侵袭,当时整个格拉芙地区的葡萄园无一幸免,只有“奥比昂(红颜容)庄园”能避过这一次劫数,而扬名立万。庄园自1921年就聘请格拉夫区最有名酿酒师乔治·狄玛士(Georges Delmas)负责酿酒。1960年起由他的儿子负责酿酒事宜,虎父无犬子,他的酿酒造艺在波尔多区被称为大师级,更可媲美“柏翠庄园”的酿酒师。
7.Chateau Margaux 玛高庄园
产地:波尔多玛高区(MARGAUX)
级别:1855年评级(第一级庄园)
表面积:192.70英亩
葡萄品种:75%赤霞珠, 20%梅洛, 5%佛朗及小伟度
平均树龄:35年
种植密度:每公顷10000株
葡萄树平均产量:每公顷4500公升
年产量:200,000瓶
窖藏:储存在橡木桶18-24个月
灌瓶前经澄清过程,无过滤,成熟期为15-35年
玛高区在1855年的美度评级中占有22个之多,是唯一由第一级庄园到第五级都有的产酒区。而玛高区的一级庄园正是以此名字为名的庄园。玛高庄园历史悠久,因此物业转手也特别严重,玛高产区在13世纪曾建有一座防卫海盗的城堡。它跟拉图城堡一样是美度区最早的建筑物,后来逐渐演变成葡萄园。在15世纪“玛高庄园”的产权就在当地贵族中间转来转去。约在1860年,玛高庄园落在贵族达拉狄(D'Aulede)家族手中。到了1755年园主成为玛高男爵,并有一个候爵封号。之后此园又在贵族复杂的婚姻关系中经常易手。直到法国大革命前夕,一直都在贵族手中。法国大革命后的腥风血雨也蔓延至玛高庄园。园主德忌确候爵(D'Agricourt)亡命海外,妻子及岳父全被推上断头台。玛高庄园被革命政府充公拍卖,1802年由哥伦利那候爵(B.de la Conlonilla)买下。他筑了一个类似美国白宫的希腊式建筑物,并于1810年落成,成为波尔多最优雅的庄园。玛高庄园的一级庄园副牌红酒( Second Wine )为(Pavillon Rouge Du Chateau Margaux)只有红酒才可称为玛高副牌酒。而玛高庄园的白葡萄酒(Pavillon Blanc Du Chateau Margaux)不能称为玛高庄园副牌。白葡萄酒只能称之为玛高庄园生产的白葡萄酒。
8.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武当(木桐)庄园
产地:法国波尔多普尔勒(PAUILLAC)
级别: 1973年评级(第一级庄园)
表面积:192.7英亩
葡萄品种: 77%赤霞珠,11%梅洛,10%佛朗,2%小伟度
平均树龄:45年
种植密度:每公顷8500株
葡萄树平均产量:每公顷4000-5000公升
年产量: 300,000瓶
窖藏:储存在橡木桶19-22个月
灌瓶前经澄清过程,没有过滤,成熟期为15-20年。
武当(木桐)庄园位于一个小山丘上,以前可能很适合牧羊,否则不会以“绵羊”(MOUTON)为地名。一七二五年前一个贵族祖·布莱(JOSEPH DE BRANE)将原有园地妥为整理后改名为“布莱·武当”(BRANE-MOUTON),他的孙子凯特(HECTOR)男爵与邻居达美尔克(D’ARMAIHACQ)将赤霞珠葡萄引进本园及美度地区,因此也是当地甚有名气的园主。1830年,凯特男爵将本园转让售给银行业钜子罗富齐家族弥敦尼尔男爵(BARON NATHANIEL DE ROTHSCHILD)后易名为“武当罗富齐”。罗富齐家族是犹太人,家族源自德国法兰克福,是银行世家。在英国伦敦的其中一房家族因支付当时的英国威零顿元帅的滑铁庐战役经费而获英王赠予男爵爵位,后来也就是这房罗富齐家族购得了“武当罗富齐”庄园。弥敦尼尔购得此庄园后,其堂兄占美士(JAMES),于15年后的1868年也购得,“拉菲庄园”,就这样罗富齐家族一下子就拥有全法国最著名的两个庄园。不过弥敦尼尔男爵买下“武当庄园”后并未能使它成为最顶级的庄园,由于“武当庄园”当时并没有像样的房间可供居住,因此男爵本人并没在此居住。他死于1870年,而继承“武当庄园”的占美士(与其堂叔同名)男爵也于37岁的盛年死于1881年,因此由遗孀继承本园直至1920年再传给儿子亨利。他是一个区生及艺术家,对酿酒及管理葡萄园毫无兴趣,也不想离开巴黎这个艺术之都。于是把庄园交给次子菲腊男爵(BARON PHILIPPE)。1922年10月22日他正式入主“武当庄园”,当时才20岁的男爵立志要将“武当庄园”酒提升到与邻近的“拉图庄园”与亲戚的“拉菲庄园”一样的水平。因为在1855年官方评级中,“武当庄园”只被列为第二级庄园,这对年轻的菲腊男爵来说是个奇耻大辱,因此下定决心并全情投入来改善庄园的设施环境以至酿酒技术。自此以后“武当庄园”酒的品质不断改善。
9.Chateau Latour 拉图庄园
产地:法国波尔多普尔勒 ( PAUILLAC )
级别:1855年及1973年评级“一级庄园”
表面积:160.5英亩
葡萄品种:75%赤霞珠,20%梅洛, 4%佛朗,1%小伟度
平均树龄:40年
种植密度:每公顷10000株
葡萄树平均产量:每公顷4500公升
年产量:175,000瓶
窖藏 :储存在橡木桶17个月
灌瓶前经澄清过程,没有过滤,成熟期20-50年。
拉图庄园的城堡位于波尔多芝朗狄河(Gironde)河口。这座由英国人在15世纪建成的城堡,最初是为了防止海盗而建,后来更成了英法百年战争时兵家必争之地。拉图城堡在16世纪已开拓为葡萄园。1670年由法国路易十四的私人秘书买下了“拉图庄园”后,1677年因婚姻关系,本园辗转落在哥素(De Claussel)家族手上。直至1695年玛莉哥素(Marie T、De Claussel)嫁给当时的“拉菲庄园”继承人亚历山大(Alexandre De Segur)公爵后,哥素家族将“拉图庄园”作为嫁妆,于是本园便成为西格尔(Segur)家族的产业。但随着西格尔家族的中落,“拉图庄园”和“拉菲庄园”分由大女儿及其儿子继承,后来其儿子又再把“拉图庄园”交给三位妻妹,此时“拉菲庄园”与“拉图庄园”正式分家。法国大革命时西格尔家族的卡班纳伯爵仍拥有“拉图庄园”四分之一的产权,但因伯爵流亡海外,革命政府便将这四分之一的产权拍买,几经转手,这四份之一产权被保望(Beaumont)家族所收购。为避免庄园被瓜分,于是保望家族依法成立一个法人,“拉图庄园”不至于因继承问题而被瓜分。这样“拉图庄园”便被三大家族,哥狄龙(Cortivron)、科尔(Flers)及保望(Beaumont)同时拥有。1963年保望家族将手上百分之七十九的拉图股份卖给英国的皮雅逊哈维斯两个集团(Pearson & Harveys Of Bristol)。到26年后的1989年“拉图庄园”已成为哈维斯集团东主的里昴联盟集团把在英国皮雅逊集团手中的拉图股份购回。1993年法国百货业钜子“春天”(Printemps)百货的老板法兰西、皮诺(Francois Pinnault)把“拉图庄园”的主控权买下,现时的“拉图庄园”园主就是这位法兰西·皮诺先生。
10.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拉菲庄园
产地:法国波尔多美度普尔勒(PAUILLAC)
级别:1855年及1973年评级“一级庄园”
表面积:247英亩
葡萄品种:70%赤霞珠,25%梅洛, 3%佛朗, 2%小伟度。
平均葡萄树龄:45年
种植密度:每公顷7500株
平均产量:每公顷4800公顷
年产量:210,000
瓶窖藏:16至20个月在全新橡木桶内。
灌瓶前经澄清过程,无过滤,成长期为30至50年。
史料上对拉菲最早的纪录可以追溯至公元1234年这一时代的法国。当时修道院遍布大小村庄城镇,位于法国波尔多普依勒北部的维尔得耶(Vertheuil)修道院正是今天的拉菲庄园所在。拉菲庄园从14世纪起属于中世纪领主的财产。加斯科尼方言(Gascon),法国西南部比利牛斯地区,旧时称加斯科尼省)中“La Fite”意为“小山丘”,“拉菲”因而得名。此时已经有人在这里的土地上栽种葡萄树。但真正形成规模,还要等到17世纪西格尔家族的到来。也正是在他们手中,拉菲发展成为出名的大葡萄种植园。
E. 法国葡萄酒五大庄园是哪些
法国五大酒庄:
1、拉菲酒庄(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玛歌酒庄是法国葡萄酒五大名庄之一。玛歌(Margaux)在法语中有着女性的韵律,而玛歌庄葡萄酒恰以优雅、细腻、温柔著称。玛歌酒庄的城堡建于拿破仑时期,是梅多克地区最宏伟的建筑之一。玛歌酒庄拥有70名员工,在葡萄收获季节临时雇请200-250名员工。
F. 拉菲在法国的七个酒庄分别是
法国七大酒庄:
拉菲庄
关于拉菲-罗斯柴尔德还用得着再多说什么吗?无以模仿的格调和优雅使其多年位列一级酒庄而实至名归。18世纪黎塞留元帅将拉菲红酒带到路易十五的宫廷并将其醇香比作“奥林匹亚众神的琼浆”。陈年较长的拉斐多以精致著称,若与木桐相比,拉菲就来得更加柔和、细腻,色淡而芳香。本场拍卖将呈现最美的拉菲:精致、阴柔、优雅、顺滑。
拉图庄
拉图庄在两个多世纪以前曾叫做赛居尔拉图,1787年5月,时任美国驻法大使的托马斯·杰斐逊首访波尔多时,曾将拉图庄称作“四大顶级名庄”之一。从波雅克城边宽阔的纪龙德湾望去,拉图庄著名的宝塔和葡萄园尽收眼底。拉图红酒的品质自不必说,其近几十年的几度异主便颇令世人津津乐道、啧啧称奇。1962年博蒙家族将酒庄的大部分产权出售给考德雷勋爵家族和布里斯托的哈维氏。后来,酒庄又被卖给了多梅克。而拉图庄目前的主人,恰巧是佳士得的大老板弗朗索瓦·皮诺先生。
木桐庄
木桐庄在1855年成为唯一落选顶级榜的名庄,这使得它之后的再度崛起显得非常独特。当年那次评级主要以市场价格为框架指标而将木桐降级,难免有偏颇之嫌。酒庄的望族血统毋庸置疑,且早在1834年就首次出现在佳士得的拍卖中。英国新庄主内森尼尔·罗斯柴尔德男爵当然不甘沉沦,但真正的重整旗鼓则始于其子菲利普1922年接掌大权之后。
上任后没几年,菲利普男爵就建议顶级酒庄以及木桐庄自己负责装瓶,以保证质量控制。1924年,木桐庄成为第一个自主瓶装全部收获的酒庄。摆脱了波尔多的传统、政治和巨大财富利益的惯性束缚的木桐,终于在1973年,即菲利普·罗斯柴尔德入主第51年头上,重返一级酒庄行列。尽管每年都有各种重新洗牌的传闻,五大顶级名庄的格局从未再次改变过。
玛歌庄
玛歌公社区拥有11个等级酒庄,但玛歌庄是最著名的、唯一的顶级酒庄。数百年来,玛歌都是红酒精品的代名词,而且同级中唯一与其所在公社同名的酒庄。佳士得的首次红酒拍卖图录就有玛歌在列。1788年2月8日的一场佳士得拍卖中出现的第一个波尔多酒庄名就是玛歌。当时,在伦敦海德堡公园,詹姆斯·佳士得先生亲自主持了法国驻英大使阿德马伯爵藏酒(15打,以每打49先令成交)。两个多世纪之后, 玛歌仍然保持了在拍场中令人仰慕的地位。
奥比昂庄
七十多年前,美国银行家克拉伦斯·迪龙收购了奥比昂庄,26年前他的孙女琼·迪龙及丈夫慕希公爵又出大手笔,从沃尔特纳家族那里收购了奥比昂庄的显赫邻居奥比昂使命庄园。 最近才退休的酒庄技术总监让·德尔玛对本图录所列各款奥比昂年份酒如数家珍。他从小跟着父亲忙碌酒庄上的活计,1961走马上任总经理时可谓驾轻就熟、实至名归。
奥比昂的法文本意是“公墓高地”,1778年4月6日由诺阿耶侯爵委托以“庞塔克”的酒名首次在佳士得上拍。9年后,托马斯·杰斐逊作为美国驻法大使游历波尔多。据记载,他本打算购买一木桶1784年份酒,未能如愿后只得以两箱共百瓶当地酒,其中奥比昂颇令他满意,并在回美国国后推荐给亲友。
奥比昂酒以口味饱满、简单而赢得了相当好的口碑。通常奥比昂有55%的赤霞珠,25%的梅洛和20%的品丽珠。奥比昂庄不仅以远离另几大顶级酒庄而显得特立独行,且以其专属的优雅风格著称。
柏翠庄
世界没了柏翠庄是难以想象的,在红酒界,柏翠的影响力超乎寻常。然而也就是30年前,它还默默无闻,不过是个位于宝物龙东部高坡地带的、仅11.4公顷大的农庄。整个葡萄园全部由红泥土覆盖,是深暗色梅洛生长的理想土壤。酒庄以葡萄老藤不少于70年著称。工人们下午采摘,将葡萄在水泥中发酵,然后在100个新橡木桶内陈年,2年后红酒无须过滤而直接装瓶,出落成波尔多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罗曼尼康帝
勃艮第最有收藏价值、最受追捧的葡萄酒就出自罗曼尼康帝。这里的蒙哈谢和罗曼尼康帝酒因产量少而着实珍稀,每年分别只有250箱和450箱。
G. 法国红酒价格,高手进。。
来自波尔多右岸的名庄达索,是很好的酒啊。不过其实价格应该不高,最近的内好年份应该也不会超容过50刀,一般年份大概20刀。不过网上对于陈年的DASSAULT的资料不多,我不能判断断20年以上的dassault是不是还在保质期内,当然如果你如果是从酒庄直接取来的应该问题不大,如果是从藏家手上转过来的还是请慎重。
应该说82年根86年都是不错的年份,如果2瓶酒都还在可饮用的期限内,那么DASSAULT1986年的价格稍微高一点,但是应该也就是在80左右,不会超过120刀。国内的进口酒水税率很高,你可以把价格在我估计的范围里考虑高点。另外也确实有部分大商场的标价会比我的估价虚高很多。另外一个悲观的估计,就是他们已经过了保质期了,那建议您还是默默倒进下水道好了。
LA TOUR那可是五大名装啊,不过chateau la tour de by只是medoc一个一般的小庄,每瓶出厂价不超过20刀的样子,注意,就是1997年的价格,境外网站1997年的批发价就是这么多。
H. 好红酒有哪些品牌
十、玛歌
品牌介绍:玛歌是法国著名的酒庄,在1855年的时候与拉菲一同被列入了一级酒庄的行列,在十八世纪的时候还被当时的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称为“波尔多四大顶级名庄之一”。如今的玛歌酒庄是经过重组而成的,但它的酿造技术却一直以传统的手工为主,能够更大程度的保留红酒最好的品质。
品牌源地:法国 波尔多
参考价格:2000人民币(2013年)
九、奥比昂
品牌介绍:在世界十大红酒排名2018中,奥比昂酒庄是在1840年所创建的,它也是法国列级庄园中的一员。这家酒庄目前有着72.5公顷的葡萄园区,由于这里的土壤层十分的肥沃,所以种植出的葡萄非常的清甜可口。而且在酒庄聘请了著名的酿酒师米歇尔·罗兰之后,它的红酒质量更是不断的攀升。
品牌源地:法国 波尔多 格拉夫
参考价格:7700人民币(2010年)
八、木桐
品牌介绍:木桐是法国列级酒庄中的一级酒庄,被誉为是“五大名庄之一”。木桐是由约瑟夫在1725年所创立的,当时这里只是一片普通的葡萄园区,在他的改造之下,成为了当地著名的庄园。在约瑟夫去世之后,酒庄就由它的孙子进行了接管,并且在不断的改善葡萄园区和酿酒工艺,只为制作出更加完美的红酒。
品牌源地:法国 波尔多 梅多克
参考价格:2400人民币(2015年)
七、奔富
品牌介绍:奔富是早打利亚最著名、最大的一家酒庄,它的创始人是一位来自英国的医生,在1844年的时候,克里斯托弗与妻子来到澳大利亚创立了这家酒庄。它们将法国的葡萄树移植到庄园之中,种植了自己的葡萄园区,于是开始了它的酿酒生涯。而且在上个世纪,奔富酒庄几乎将澳大利亚的红酒市场所垄断。
品牌源地:澳大利亚
参考价格:700人民币(BIN389)
六、美人鱼城堡
品牌介绍:在世界十大红酒排名2018中,这家酒庄是属于法国列级酒庄中被评为三级,由于酒庄的标志是一个美人鱼的图像,所以被成为了美人鱼城堡。目前,这家酒庄是整个波多尔地区最大的一家酒庄,它横跨在梅多克半岛,坐拥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因此所产出的葡萄都非常的优质。
品牌源地:法国 梅多克
参考价格:800人民币(2011年)
五、里鹏
品牌介绍:里鹏被誉为是法国最伟大的酒庄之一,但是也被世人称为最寒酸的酒庄,因为了成立近半个世纪一直没有建造自己的城堡,与它的名气匹配起来大相径庭。里鹏至今一直秉持着古老的酿造方式,从葡萄的采摘,到发酵与装瓶都是采取人工的方式,致力于最大程度的保留红酒的原味。
品牌源地:法国 波多尔
参考价格:2500人民币(2010年)
四、柏翠
品牌介绍:柏翠酒庄被誉为是波多尔地区质量最好的红酒品牌,而且他的价格也是不菲。这家酒庄的历史最早可以追述到十四世纪,当时这里的葡萄园区就已经属于柏翠酒庄,现在酒庄的面积也逐渐的扩大到了31公顷,所生产出的No 2 de Petrus Gaia使是最为知名的一款产品。
品牌源地:法国
参考价格:2200人民币(2011年)
三、拉图
品牌介绍:在世界十大红酒排名2018中,拉图被誉为是法国的国宝级别酒庄。它有着十分广大的葡萄园区,约为107英亩,每一株的平均年龄都在35年以上,而且在1855年的列级酒庄中,拉图被列入了一级酒庄的行列。如今的拉图已经成为了全球的知名拼皮,每年的产量也能达到2万箱左右。
品牌源地:法国 波多尔
参考价格:3000人民币(1855年)
二、罗曼尼康帝
品牌介绍:这家酒庄是起源于中世纪时期的圣维旺修道院,在当时是一个古老的城堡,到了十二世纪,这里便开始了种植葡萄,并且所酿造出的酒深受当地具名的喜爱。入籍这片葡萄园区为罗曼尼康帝所有,因此这座酒庄也拥有着整个法国最老的葡萄园区。
品牌源地:法国
参考价格:1.3万人民币(2013年)
一、拉菲
品牌介绍:拉菲一直是被誉为法国红酒中的代表性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那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是人人都知道的品牌。拉菲古堡最早是建立于1234年,但它的葡萄园是在1675年古尔公爵将其买下之后才建立的。如今拉菲一只凭借着他的优质的红酒品质在全球保持着它的品牌声誉。
品牌源地:法国
参考价格:1.5万人民币-2万人民币(2003年)
I. 法国红酒顶级酒庄和一级酒庄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我会建议..要了解法国红酒文化时..最好要知道某些业内的辞汇..
级数酒..就是
CRU
CLASSE..
一级酒..就是PREMIER
GRAND
CRU
CLASSE..
波耳多又有分左岸右岸..左岸的每多地区{MEDOC}.一级酒共计5家酒庄.
右岸的圣爱米轮地区{ST.EMILLION}一级酒有13家酒庄..但是在中国大陆.多数人只知道白马庄跟殴颂两家..而这里家.也是右岸圣爱米轮村最有增值潜力的两家..又被称为A级...
波耳多酒庄之中..价格最高的应该是右岸的LE
PIN
跟CH.PETRUS.....这两家酒庄都位於右岸的POMEROL村庄..由於这个村庄有些小..目前没有分级制度..该两家酒庄的产量都大约是左岸一级酒酒庄的5分之一左右的瓶数{LE
PIN更少}..也因为供需因素..价格更贵..
基本上..我卖酒根本不管他是几级...因为级数酒中5级的CH.LYNCH
BEGEU.有时候价格逼近2级酒的行情...左岸的分级制度在1855年确立後就枅乎没有什麼更动过..仅在1973年起将2级中的CH.MOUTON升为一级...150年前确立的制度..到现在..当时的3级或是2级酒庄..他们的子孙未必各各都争气..所以..级数..就当参ˇ考.而且.右岸中最贵的那两家根本就只有AOC级{因为该村庄没有分级制度}.....所以..酒好不好..还是要喝过才知道..要是没有枅会喝..或是不想花那麼多钱尝试..那就参考别人的品饮报告.跟评分.
级数...或是几级..有时我觉得倒没那麼重要..
J. 法国葡萄酒与中国酒文化异同
中国的饮酒文化
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分布各地的众多民族,酝酿了丰富多姿的民间酒俗。有的酒俗留传至今。
一 传统的饮酒文化根基——酒德和酒礼
历史上,儒家的学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正统观点,酒的习俗同样也受儒家酒文化观点的影响。儒家讲究“酒德”两字。
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这就是:“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禁止民从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德行。
饮酒作为一种食的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很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有时这种礼节还非常繁琐。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定饮酒礼节就很重要。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饮酒时不遵守酒礼,深感长辈有责任,于是从古代的书籍中采集了大量的资料,专门写了一篇《觞政》。这虽然是为饮酒行令者写的,但对于一般的饮酒者也有一定的意义。我国古代饮酒有以下一些礼节:
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五十六个民族中,除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一般不饮酒外,其它民族都是饮酒的。饮酒的习俗各民族都有独特的风格。
二 原始宗教、祭祀、丧葬与酒
从远古以来,酒是祭祀时的必备用品之一。
原始宗教起源于巫术,在中国古代,巫师利用所谓的“超自然力量”,进行各种活动,都要用酒。巫和医在远古时代是没有区别的,酒作为药,是巫医的常备药之一。在古代,统治者认为:“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战争决定一个部落或国家的生死存亡,出征的勇士,在出发之前,更要用酒来激励斗志。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反映周王朝及战国时代制度的《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如祭祀时,用“五齐”、“三酒”共八种酒。主持祭祀活动的人,在古代是权力很大的,原始社会是巫师,巫师的主要职责是奉祀天帝鬼神,并为人祈福禳灾。后来又有了“祭酒”主持飨宴中的酹酒祭神活动。
我国各民族普遍都有用酒祭祀祖先,在丧葬时用酒举行一些仪式的习俗。
人死后,亲朋好友都要来吊祭死者,汉族的习俗是“吃斋饭”,也有的地方称为吃“豆腐饭”,这就是葬礼期间的举办的酒席。虽然都是吃素,但酒还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少数民族则在吊丧时持酒肉前往,如苗族人家听到丧信后,同寨的人一般都要赠送丧家几斤酒及其大米,香烛等物,亲戚送的酒物则更多些,如女婿要送二十来斤白酒,一头猪。丧家则要设酒宴招待吊者。云南怒江地区的怒族,村中若有人病亡,各户带酒前来吊丧,巫师灌酒于死者嘴内,众人各饮一杯酒,称此为 “离别酒”。死者入葬后,古代的习俗还有在墓穴内放入酒,为的是死者在阴间也能享受到人间饮酒的乐趣。汉族人在清明节为死者上坟,必带酒肉。
在一些重要的节日,举行家宴时,都要为死去的祖先留着上席,一家之主这时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为祖先置放酒菜,并示意让祖先先饮过酒或进过食后,一家人才能开始饮酒进食。在祖先的灵象前,还要插上蜡烛,放一杯酒,若干碟菜,以表达对死者的衰思和敬意。
三 重大节日的饮酒习俗
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端午节饮“菖蒲酒” ,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间,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酒席散尽之时,往往是“家家扶得醉人归”。
过年,也叫除夕,是中国人最为注重的节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酒席,即使穷,平时不怎么喝酒,年夜饭中的酒是必不可少的。吃完年夜饭,有的人还有饮酒守夜的习俗。正月的第一天,有的地方,人们一般是不出门的,从正月初二开始,才开始串门,有客人上门,主人将早已准备好的精美的下酒菜肴摆上桌子,斟上酒,共贺新春。
新年尹始,古人有合家饮屠苏酒的习俗,饮酒时,从小至大依次饮用。据说饮此酒可以避瘟气。
朝鲜族的“岁酒”:这种酒多在过“岁首节”前酿造。岁首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岁酒”以大米为主料,配以桔梗、防风、山椒、肉桂等多味中药材,类似于汉族的“屠苏酒”,但药材配方有所不同。用于春节期间自饮和待客,民间认为饮用此酒可避邪,长寿。
哈尼族的“新谷酒”:每年秋收之前,居住在云南元江一带的哈尼族,按照传统习俗,都要举行一次丰盛的“喝新谷酒”的仪式,以欢庆五谷丰登,人畜平安。所谓“新谷酒”,是各家从田里割回一把即将成熟的谷把,倒挂在堂屋右后方山墙上部的一块小篾笆沿边,意求家神保护庄稼,然后勒下谷粒百十粒,有的炸成谷花,有的不炸,放入酒瓶内泡酒。喝“新谷酒”选定在一个吉祥的日子,家家户户置办丰盛的饭菜,全家老少都无一例外地喝上几口“新谷酒”。这顿饭人人都要吃得酒酣饭饱。
“菊花酒”由来已久,《西京杂记》曾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四 婚姻饮酒习俗
南方的“女儿酒”,最早记载为晋人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说南方人生下女儿才数岁,便开始酿酒,酿成酒后,埋藏于池塘底部,待女儿出嫁之时才取出供宾客饮用。这种酒在绍兴得到继承,发展成为著名的“花雕酒”,其酒质与一般的绍兴酒并无显著差别,主要是装酒的坛子独特,这种酒坛还在土坏时,就雕上各种花卉图案,人物鸟兽,山水亭榭,等到女儿出嫁时,取出酒坛,请画匠用油彩画出“百戏”,如“八仙过海”,“龙凤呈祥”,“嫦娥奔月”等,并配以吉祥如意,花好月圆的“彩头”
“喜酒”,往往是婚礼的代名词,置办喜酒即办婚事,去喝喜酒,也就是去参加婚礼。
满族人结婚时的“交杯酒”:入夜,洞房花烛齐亮,新郎给新娘揭下头盖后要坐在新娘左边,娶亲太太捧着酒杯,先请新郎抿一口;送亲太太捧着酒杯,先请新娘抿一口;然后两位太太将酒杯交换,请新郎新娘再各抿一口。
满族人在举行婚礼前后的“谢亲席”:将烹制好的一桌酒席置于特制的礼盒中,由两人抬着送到女家,以表示对亲家养育了女儿给自家做媳女的感谢之情。另外,还要做一桌“谢媒席”,用圆笼装上,由一人挑上送到媒人家,表示对媒人成全好事的感激之情。
达斡尔族的“接风酒”和“出门酒”:送亲的人一到男家,新郎父母要斟满两盅酒,向送亲人敬“接风酒,这也叫”进门盅“,来宾要全部饮尽,以示已是一家人。尔后,男家要摆三道席宴请来宾。婚礼后,女方家远者多在新郎家住一夜,次日才走,在送亲人返程时,新郎父母都恭候门旁内侧,向贵宾一一敬“出门酒”。
“会亲酒”,订婚仪式时,要摆的酒席,喝了“会亲酒”,表示婚事已成定局,婚姻契约已经生效,此后男女双方不得随意退婚,赖婚。
“回门酒”,结婚的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回门”,即回到娘家探望长辈,娘家要置宴款待,俗称“回门酒”。回门酒只设午餐一顿,酒后夫妻双双回家。
“交杯酒”:这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节,在古代又称为“合卺” (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礼记·昏义》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嗽口),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在唐代即有交杯酒这一名称,到了宋代,在礼仪上,盛行用彩丝将两只酒杯相联,并绾成同心结之类的彩结,夫妻互饮一盏,或夫妻传饮。这种风俗在我国非常普遍,如在绍兴地区喝交杯酒时,由男方亲属中,儿女双全,福气好的中年妇女主持,喝交杯酒前,先要给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喂几颗小汤圆,然后,斟上两盅花雕酒,分别给新婚夫妇各饮一口,再把这两盅酒混合,又分为两盅,取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让新郎新娘喝完后,并向门外撒大把的喜糖,让外面围观的人群争抢。
婚礼上的交擘酒:为表示夫妻相爱,在婚礼上夫妻各执一杯酒,手擘相交各饮一口。
五 其它饮酒习俗
“满月酒”或“百日酒”,中华各民族普遍的风俗之一,生了孩子,满月时,摆上几桌酒席,邀请亲朋好友共贺,亲朋好友一般都要带有礼物,也有的送上红包。
“寄名酒”:旧时孩子出生后,如请人算出命中有克星,多厄难,就要把他送到附近的寺庙里,作寄名和尚或道士,大户人家则要举行隆重的寄名仪式,拜见法师之后,回到家中,就要大办酒席,祭祀神祖,并邀请亲朋好友,三亲六眷,痛饮一番。
“寿酒”:中国人有给老人祝寿的习俗,一般在50、60、70岁等生日,称为大寿,一般由儿女或者孙子,孙女出面举办,邀请亲朋好友参加酒宴。
“上梁酒”和“进屋酒”:在中国农村,盖房是件大事,盖房过程中,上梁又是最重要的的一道工序,故在上梁这天,要办上梁酒,有的地方还流行用酒浇梁的习俗。房子造好,举家迁入新居时,又要办进屋酒,一是庆贺新屋落成,并志乔迁之喜,一是祭祀神仙祖宗,以求保佑。
“开业酒”和“分红酒”:这是店铺作坊置办的喜庆酒。店铺开张,作坊开工之时,老板要置办酒席,以志喜庆贺;店铺或作坊年终按股份分配红利时,要办 “分红酒”。
“壮行酒”,也叫“送行酒”,有朋友远行,为其举办酒宴,表达惜别之情。在战争年代,勇士们上战场执行重大且有很大生命危险的任务时,指挥官们都会为他们斟上一杯酒,用酒为勇士们壮胆送行。
六 独特的饮酒方式
饮咂酒:这是古代遗留下来的独特的饮酒方式,在西南,西北许多地方流传,在喜庆日子或招待宾客时,抬出一酒坛,人们围坐在酒坛周围,每人手握一根竹管或芦管,斜插入酒坛,从其中吸吮酒汁,人数可达五、六人甚至七八个人。饮酒时的气氛热烈。这种独特的饮酒方式,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
“转转酒”:这是彝族人特有的饮酒习俗,所谓“转转酒”,就是饮酒时不分场合地点,也无宾客之分,大家皆席地而坐,围成一个一个的圆圈,一杯酒从一个人手中依次传到另一人手中,各饮一口。这个习俗,据说来自一个动人的传说:在一座大山中,住着汉人、藏人和彝人三个结拜兄弟兄弟,有一年,三弟彝人请两位兄长吃饭,吃剩的米饭在第二天变成了香味浓郁的米酒,三个兄弟你推我让,都想将酒留给其他弟兄喝,于是从早转到晚,酒也没有喝完,后来神灵告知只要辛勤劳动,酒喝完后,还会有新的酒涌出来,于是三人就转着喝开了,一直喝得酩酊大醉。
七 劝酒
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会觉和有失面子。有人总结到,劝人饮酒有如下几种方式:“文敬”、“武敬”、“罚敬”。这些做法有其淳朴民风遗存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负作用。
“文敬”,是传统酒德的一种体现,也即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
酒席开始,主人往往在讲上几句话后,便开始了第一次敬酒。这时,宾主都要起立,主人先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并将空酒杯口朝下,说明自己已经喝完,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也要喝完。在席间,主人往往还分别到各桌去敬酒。
“回敬”:这是客人向主人敬酒。
“互敬”:这是客人与客人之间的“敬酒”,为了使对方多饮酒,敬酒者会找出种种必须喝酒理由,若被敬酒者无法找出反驳的理由,就得喝酒。在这种双方寻找论据的同时,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得到升华。
“代饮”:即不失风度,又不使宾主扫兴的躲避敬酒的方式。本人不会饮酒,或饮酒太多,但是主人或客人又非得敬上以表达敬意,这时,就可请人代酒。代饮酒的人一般与他有特殊的关系。在婚礼上,男方和女方的伴郎和伴娘往往是代饮的首选人物,故酒量必须大。
为了劝酒,酒席上有许多趣话,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厚,喝个够”, “感情浅,舔一舔。”
“罚酒”:这是中国人“敬酒”的一种独特方式。“罚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最为常见的可能是对酒席迟到者的“罚酒三杯”。有时也不免带点开玩笑的性质。
藏族人好客,用青稞酒招待客人时,先在酒杯中倒满酒,端到客人面前,这时,客人要用双手接过酒杯,然后一手拿杯,另一手的中指和拇指伸进杯子,轻蘸一下,朝天一弹,意思是敬天神,接下来,再来第二下、第三下,分别敬地、敬佛。这种传统习惯是提醒人们青稞酒的来历与天、地、佛的慷慨恩赐分不开,故在享用酒之前,要先敬神灵。在喝酒时,藏族人民的约定风俗是:先喝一口,主人马上倒酒斟满杯子,再喝第二口,再斟满,接着喝第三口,然后再斟满。往后,就得把满杯酒一口喝干了。这样做,主人才觉得客人看得起他,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主人的酒酿得好。藏民族敬酒时,对男客用大杯或大碗,敬女客则用小杯或小碗。
壮族人敬客人的交杯酒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两人从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饮。主人这时还会唱起敬酒歌:“锡壶装酒白连连,酒到面前你莫嫌,我有真心敬贵客,敬你好比敬神仙。锡壶装酒白瓷杯,酒到成前你莫推,酒虽不好人情酿,你是神仙饮半杯。
西北裕固族待客敬酒时,都是敬双杯。主人不论客人多少,只拿出两只酒杯,在场的主人轮番给客人敬双杯。 八 酒令(觞令)
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酒令由来己久,开始时可能是为了维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设立“监”。汉代有了“觞政”,就是在酒宴上执行觞令,对不饮尽杯中酒的人实行某种处罚。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射礼,为宴饮而设的称为“燕射”。即通过射箭,决定胜负。负者饮酒。古人还有一种被称为投壶的饮酒习俗,源于西周时期的射礼。酒宴上设一壶,宾客依次将箭向壶内投去,以投入壶内多者为胜,负者受罚饮酒。《红楼梦》第四十回中鸳鸯吃了一钟酒,笑着说 :“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 总的说来,酒令是用来罚酒。但实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跃饮酒时的气氛。何况酒席上有时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认识是很常见的,行令就象催化剂,顿使酒席上的气氛就活跃起来。
行酒令的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文人雅士与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自然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对诗或对对联、猜字或猜谜等,一般百姓则用一些既简单,又不需作任何准备的行令方式。
最常见,也最简单的是“同数”,现在一般叫“猜拳”,即用手指中的若干个手指的手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后,相加后必等于某数,出手的同时,每人报一个数字,如果甲所说的数正好与加数之和相同,则算赢家,输者就得喝酒。如果两人说的数相同,则不计胜负,重新再来一次。
击鼓传花:这是一种既热闹,又紧张的罚酒方式。在酒宴上宾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击鼓,击鼓的地方与传花的地方是分开的,以示公正。开始击鼓时,花束就开始依次传递,鼓声一落,如果花束在某人手中,则该人就得罚酒。因此花束的传递很快,每个人都唯恐花束留在自己的手中。击鼓的人也得有些技巧,有时紧,有时慢,造成一种捉摸不定的气氛,更加剧了场上的紧张程度,一旦鼓声停止,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接花者,此时大家一哄而笑,紧张的气氛一消而散。接花者只好饮酒。如果花束正好在两人手中,则两人可通过猜拳或其它方式决定负者。击鼓传花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方式,但多用于女客。如《红楼梦》中就曾生动描述这一场景。
酒之最
人类最先学会酿造的酒:果酒和乳酒。
我国最早的麦芽酿成的酒精饮料:醴。
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黄酒和白酒。
我国最早的机械化葡萄酒厂: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我国最早的啤酒厂建于1900年,哈尔滨。
我国最早的酒精厂建于1900年,哈尔滨。
我国第一个全机械化黄酒厂:无锡黄酒厂
记载酒的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
最早的药酒生产工艺记载: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养生方》。
葡萄酒的最早记载: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
麦芽制造方法的记载: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现存最古老的酒:1980年在河南商代后期(距今约三千年)古墓出土的酒,现存故宫博物院。
目前产量最大的饮料酒:啤酒。
目前国产价格最贵的酒:茅台酒。
传说中的酿酒鼻祖:杜康、仪狄。
最早提出酿酒始于农耕的人:汉代刘安《淮南子》,“清盎之美, 始于耒耜”。
最早提出酒是天然发酵产物的人:晋代的江统《酒诰》。
现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酿酒器具: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
现已出土的最早的反映酿酒全过程的图像:山东诸城凉台出土的《庖厨图》画像石。
已发现的最早的蒸馏器: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现藏上海博物馆)。
最早的酿酒规章:周代,见《礼记·月令》。
古代学术水平最高的黄酒酿造专著:北宋朱肱的《北山酒经》。
最早记载加热杀菌技术:北宋《北山酒经》。
古代记载酒名最多的书:宋代张能臣的《酒名记》
古代最著名的酒网络全书:宋代窦苹的《酒谱》。
最早的禁酒令:周代的《酒诰》。
最早实行酒的专卖: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
酒价的最早记载:汉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卖酒,每升四钱。
最早的卖酒广告记载:战国末期韩非子《宋人酤酒》:“宋人酤酒, 悬帜甚高”,帜:酒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