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同样是红酒,为什么进口和国产这么大差别
进口红酒,特别是旧世界国家的红酒与国产红酒在产业链不同,造成很多差距。旧世界国家(法国、意大利、德国)他们葡萄酒的产业链大都是统一的,从葡萄树的种植、管理、采摘、酿造都是在同一的酒庄完成,追求的利益是“品质”。国产红酒的产业链是分开的,农民种葡萄,红酒厂家收购葡萄酒酿酒,他们追求的利益是分开的,不统一。果农追求产量,厂家追求“质量”。
进口红酒和国产红酒的区别如下:
法律不同
以法国为首的旧世界国家葡萄酒生产过程执行的是法律标准,国产红酒执行的是行业标准。
世界上各知名红酒生产国早已有严格而详尽的有关红酒的法律条文,从葡萄品种的选择、种植的方式、采摘到酿造方式以及陈酿方式等过程中都有严格法律约束。例如法国在1935年通过了大量关于葡萄酒质量控制的法律。这些法律建立了一个原产地控制命名系统,并由一专门的监督委员会(原产地命名控制管理局)来管理。因此法国拥有了一个世界上最早的葡萄酒命名系统,以及最严格的关于葡萄酒制作和生产的法律。
我国现在在葡萄酒管理机制上还十分的不足,2004年中国出台了《中国葡萄酒技术规范》,规定本身就与国外有很大差距,而且一直没有落实到企业执行,企业基本上是处于无序化生产状态。在2008年1月1日起才开始实施的强制性葡萄酒新国家标准,我国葡萄酒行业的国际化之路依然漫长。
葡萄原料不同
葡萄酒是种出来的。
酿制红酒的葡萄原料决定着红酒的质量,好的葡萄是酿造好的红酒的基本前提。国产红酒与进口红酒在原料上的差异,是导致其内在品质差距的直接原因,其中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葡萄园的环境不同
我国的葡萄种植起步晚,而且在葡萄种植地区的选择上没有其它国家那么讲究。葡萄的种植除了我们平时注意的光照时间和降水量,还有一个对葡萄酒质量起决定性因素的是地质环境。没有丰富的矿物质,或者说在地下2-3 米以后没有充足的钙,及一些其它的对葡萄树有益的矿物质来滋养葡萄树,即使国内葡萄树的年龄逐渐起来了,但是质量还是难以提高。国外的老葡萄树之所以酿出来的酒好,是因为老的葡萄树树根扎的深,而且有丰富的矿物质的地区产出的酒往往等级很高,质量很好。国内这方面的管理和检测基本是空白。
(2)葡萄园的管理方式不同
在我国,由于土地国有政策,土地大都分散在农民手中,酿制葡萄酒所需的大量葡萄原料只能够由果农分散种植,在收获的季节由各酿酒公司负责收购。由于果农的分散种植,难以实现真正的统一管理,果农们总会按照各自的方式管理,不断地浇水,葡萄根会横向发展,吸水较多,而吸取的养分较少,化肥、农药无限定,采摘时间也与品质无关。这必然导致葡萄原料的质量参差不齐,而且绝大多数果农的栽培管理经验都很有限,部分人还有抗拒西方酿酒葡萄的栽培方式的心理,这样葡萄的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在进口红酒的生产国家中,虽然新旧世界的管理方式会有较大的差异,但是他们的大片葡萄园都能够统一管理,几十公顷或几百公顷的葡萄园可以由酿酒师确定何时采收。酿酒葡萄的种植在欧洲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在新世界国家也有数百年的历史,而且新世界国家最初的葡萄栽培种植均是从旧世界的欧洲引进的,所以进口红酒的葡萄原料的生产者们至少都有基本的酿酒葡萄的栽培观念。除大灾时国家允许使用规定的农**种外(当年不产正牌酒),基本不使用化肥及农药。
(3)葡萄树不同
葡萄酒树一生中最优质的葡萄果实产自其30—50年的树龄段,而在我国的土地制度和经济发展条件下,如果过去有果农坚持在自己赖以活命的土地上载种30年的酿酒葡萄树的话,那简直是个奇迹(只有几十或数百棵树的小小园子不算在内,也不影响到果农的活命)。 葡萄的树龄是影响葡萄酒品质的重要条件,而这一条正是我国酿酒葡萄的“软肋”。我国葡萄酒业的大发展只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事,可见我国的酿酒葡萄大部分是新生代,少有三十年以上树龄的。这与新世界葡萄园也无法相比。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或有改观,但现在差距明显。
酿造技术不同
我们国家的酿酒技术最初都是从先进的红酒生产国引进的,特别是近十年来才开始进入葡萄酒生产的企业,但是硬件设备引进比较容易,自己酿酒人员的软实力却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提高的。
大多数的进口葡萄酒生产者,由于受他们所处的葡萄酒文化环境的影响,在酿酒理念以及酿酒人才的实力方面要比国产葡萄酒生产者先进很多。尤其是在旧世界的庄园,或是新世界中比较尊重传统的酒园。
国产酒大都是用同样的工业化方式生产,很少的一部分高端酒会仿照旧世界国家的较传统的酿造方式,99%的酒不经橡木桶陈酿,更无窖藏,装瓶后立即上市。
由于国产葡萄含糖度在15~18度左右(不符合酿酒需要的25~30度规定),所以国内所有的原汁都采用加蔗糖发酵(失去天然性);同时国内为降低原酒成本,一般要加50%以上的食用葡萄汁混合发酵,所产原酒与国外有本质不同,完全失去了葡萄酒天然性及应有的功能。一些企业更是在原酒中人工加入酒精,这样就会在酒里留下杂醇,所以喝完以后容易上头。
又如进口的冰酒,所用的葡萄是自然冰冻的,整个酿造工艺都是控制在零下8度以下。而国产的冰酒所用的葡萄多是人工冰冻的。
文化底蕴不同
比较知名的生产葡萄酒的国家,都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可以记载史册,特别是旧世界国家。例如法国有连续一千多年的酿酒历史,意大利则更长一些。经过历史沉淀所形成的葡萄酒文化已经深入了每个种植者、酿造者以及饮用者的思想底层。很多酿酒者把酿出的美酒得到人们的肯定作为他最大的荣耀,赚钱是其次。
国产葡萄酒差距的根源就在于此,酿酒的态度和敬业精神。正如为了赚钱可以加三聚氰胺、瘦肉精等等。这种精神的树立需要以葡萄酒文化广泛推广作为基础。
我国在历史上虽然也有葡萄酒的记载,且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但是没有能够传承至今,更没有形成自己的葡萄酒文化。我国近代的葡萄酒生产起于1892年张裕的创立,但普通人民大众开始对葡萄酒有所了解是改革开放以后的近20多年。到现在,虽然葡萄酒的身影到处可见,但绝大多数的人们对葡萄酒的认识还很肤浅。
葡萄酒多样性
进口红酒的酿酒葡萄不仅有我们常见的品种,还包括美国的Zinfandel、西班牙的Tempranillo、阿根廷的Malbec等别具特色的品种,酿出的葡萄酒也地北天南风格各异。而国产红酒绝大多数都是以赤霞珠和梅洛为主要原料,葡萄酒的味道自然也就单一。
如果说品种的差异可以通过品种的引进来弥补,那么葡萄原产地的差异就是国产酒与进口酒无法相比的。以法国红酒为例。法国有十大产区,每个产区里又有若干个小产区,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澳大利亚等葡萄酒生产国也有自己各有特点的产区,如果再加上葡萄品种、年份、酒庄,甚至酿酒师上的差别,葡萄酒的多样性程度由此可见。
价格不同
国产红酒的低端价位是50元或60元以下,低端红酒市场一直是国产红酒赖以生存的根基。200元到500元是国产红酒和进口红酒产品都密集的价区,进口红酒的价位从几十元到几千甚至几万元,跨度非常大。进口红酒的中档产品,大抵相当国产红酒的高端产品。进口红酒的高端几乎是国产红酒无法高攀的。再有,因为关税、长途运费以及保存等费用,进口红酒价格普遍偏高是不可避免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细节方面也顺便做个比较:
1.年份
进口葡萄酒:酒瓶上标有的年份指的是葡萄收成的年份,每一年收成的葡萄是有限的,所以酿的酒也是有限的。如果这一年的葡萄酒都卖完了,那么就再也买不到这款酒了。
国产葡萄酒:很多国产葡萄酒上标有的年份已经和葡萄酒的名称成为一体的了,例如**1992,表示这瓶酒的名字就是**1992,而不是1992年采摘的葡萄,有的仅仅是葡萄酒营销的一个概念。
2.瓶塞不同
进口葡萄酒:一般用天然木塞,聚合塞在旧世界葡萄酒使用很少,即使使用一般也是超细橡木聚合塞,聚合塞在法国BOUJOULAIS产区更被法律禁止使用,在新世界葡萄酒中聚合塞的用量也很少,常用于一些速饮酒,其寿命不超过9个月。
国产葡萄酒:在国内葡萄酒聚合塞其使用量达到80%以上,而且基本是粗颗粒聚合塞,主要原因还是在成本低廉。但是这种酒塞对葡萄酒的破坏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3.国产红酒与进口红酒的条码不同:
你可以看酒瓶上的商品条形码,如果是69开头就是国产红酒,不是的就是进口红酒。
总之,进口红酒与国产红酒在产业链上的区别,造成它们之间有巨大的区别。
⑵ franzia红酒统一统一价格多少钱
没有统一的价格,大概就是6、70左右,每个进口商不一样,现在红酒价格很透明!
⑶ 进口红酒和国产红酒的区别
一、酿造技术区别
相比国外那些几百年,上千年的酿酒技术传承的国家,我国葡萄酒/红酒行业才兴起几十年,其文化及技术上存在一定的差距的。
目前我国红酒的生产方式上面,都是采用现代酿酒技术,直接利用机器进行工业生产,生产出来之后,直接进行灌装,进入市场销售。而国外葡萄酒(红酒)酿造一般要要经过橡木桶长时间陈酿的,所以说,在酒的品质上面二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了。
以上是傲鱼红酒酒庄对“国产红酒与进口红酒的区别”的回答。
⑷ 进口红酒不会有750毫升,进口的是75cL。这句话什么意思
75cL就是759毫升的意思。法国常用和习惯的容量表示方式是“厘升:cl”而不是“毫升ml”。
酒标信息的表述方式:
(1) 装瓶地点(Mis en Bouteille au Chateau)
指葡萄酒装瓶的地点为生产酒庄。并不是所有的酒庄都有能力进行独自装瓶。
(2) 酒庄名称(Chateau Margaux)
这既表示葡萄酒的生产商——玛歌酒庄,也可以认为它是葡萄酒的品牌。
(3) 葡萄酒类型(Grand Vin)
此类信息可包括餐酒、起泡葡萄酒、甜酒和白葡萄酒等。
(4) 酒庄商标(玛歌酒庄城堡图像)
这部分内容要么是酒庄的商标,要么是酒庄城堡的图像。如果标的是酒庄的商标,就必须是酒庄的真实图像。
(5) 年份(1996)
年份是指此酒葡萄原料的收获年份。影响年份好坏的因素有很多,如天气。1982就是法国波尔多产区非常出色的一个年份。
(6) 列级信息(Premier Grand Cru Classe)
意即玛歌酒庄是波尔多一级庄。并不是所有的酒庄都被列级,当然,只要是被列级的酒庄就必须把自己的级别表示出来。
(7) 产区(Margaux)
指酒庄所在的产区(多指行政方面)的名称。
(8) 法定产区名称(AOC)/次产区(Appellation Margaux Controlee)
酒庄在葡萄的栽培和葡萄酒的酿制过程中都必须遵循此AOC的相关要求。
(9) 酒精含量(12.5% Vol。)
法国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12%至15%之间。
(10) 生产商(S.C.A. Chateau Margaux Proprietaire a Margaux-Franc)
生产商有可能是酒庄本身,也有可能是酒庄所属的大型公司。
(11) 容量(75 cl)
葡萄酒标准瓶的容量为750 ml (或75 cl)
(4)统一进口红酒扩展阅读:
但说到正标,两种容量标识方法都有,没有统一的规定,可能有的是按法国本国的习惯标识,有的考虑是采用和国际接轨的方式进行标识。
比如法国波尔多的“五大”名庄中,玛歌的标准瓶和小容量瓶均采用厘升标识法:75cl及37.5cl;拉菲的标准瓶采用厘升75cl,但小瓶采用毫升375ml;而拉图的标准瓶和小容量瓶均采用毫升标识。所以酒瓶正标上的容量标识方法,两种都是正常的,不能作为鉴别依据。
如果要从容量标识上对是否法国原瓶进口进行初步简单鉴别,应看酒瓶底部内圈玻璃瓶身上的刻度容量标识,一般均应标为75CL。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法国红酒
⑸ 我有原装进口的红酒,应该如何卖掉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国产葡萄酒质量参差不齐,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主要集中在张裕、长城和王朝。同时,国产葡萄酒还存在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众多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国产葡萄酒品牌之间的竞争很多时候还停留在价格竞争阶段,这给进口葡萄酒带来了良好的品牌导入机会和空间。
虽然一些知名葡萄酒企业已经认识到品牌的效应,也在进行品牌资源整合,比如中粮集团整合三家“长城”葡萄酒生产企业,并形成统一的“长城”标识,全力打造长城“三足鼎立”的品牌格局。这为进一步治理市场跟随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奠定了基础。
但是,目前很多葡萄酒企业在构建品牌上依然停留在基础层面,忽略了品牌识别传播、诉求传递、理念传达等立体化、全方位传播系统化、持续化构建,且缺乏品牌战略的持久性。
相反,进口葡萄酒企业擅长的是对品牌构建的毅力和耐力,而这些正是国产葡萄酒企业需要学习的。为什么国外品牌,不管是包装、文化还是理念的塑造,都非常到位,这就是他们对品牌的执着与追求完美理念的诠释。
“第一”要胜过“更好”
品牌是什么?有人说品牌是一种符号。其实,品牌就是消费者选择的理由。卡斯特推出的产品为什么在短短几年时间取得了较大的成功,难道卡斯特推出的酒是最好的吗?答案是未必,但是它已经出现了品牌效应。现在,消费者在挑选进口葡萄酒时非常茫然,品牌太多了,形象都差不多,让人难以辨别。
在葡萄酒市场严重同质化的今天,产品是当 “万金油”还是当“一招鲜”?
放眼看去,不管是进口葡萄酒还是国产葡萄酒,都在理直气壮地声称自己的产品种类多,背景好,个个都有神奇的文化底蕴,结果在消费者心目中成为了“万金油”,造成了严重的行业信任危机。对此,该怎么办?
笔者认为,要扭转当前的市场现状,只有造就消费者信得过的品牌,才能成就葡萄酒产品的好市场。当问起中国第一位夺得奥运会金牌的运动员是谁时,很快就会有人说出许海峰这个名字,但问起第二位是谁时?可能就说不出来了。市场领先法则说明:“第一”要胜过“更好”。创造出一种新品类,在人们心中先入为主,比起努力让人们相信你可以比产品首创者提供更好的产品要容易得多。
按照一般的经验,最先印入消费者脑海的品牌,平均而言,比第二的品牌市场占有率要多一倍。品牌定位就是要找出这种“第一”,创造品牌之间的差异。
葡萄酒发展到今天,“成分论”早已是“明日黄花”,产品的品牌差异化卖点已经成为当今的市场利器。
要成就企业品牌,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只是高喊自己的产品比别人的好是行不通的,而是要喊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口号,以差异化让消费者认可你的“与众不同”。
品牌定位的核心是在确定目标市场后,通过对目标市场的细分找到产品差异化进行定位,锁定目标人群,并结合行业特点,将产品定位在“打造XX葡萄酒第一品牌”。根据传播学先入为主“谁喊得最早,谁就是第一”的原理,以行业先驱的品牌导向带动市场,实现企业的品牌塑造,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品牌推广要选好方式、方法
众所周知,中国的葡萄酒产业最缺乏秩序感。
中国是有品牌,但还没有像可口可乐、耐克、西门子、微软这样的“强劲品牌”。中国有很多曾经一度很知名的品牌慢慢地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失败企业通常的回答是市场太激烈,竞争对手太强大,商家及消费者太不忠诚。市场意味着竞争,对手不是慈善家,商家、消费者都是绝对的机会主义,谁给他们更多利益和价值,他们就跟谁跑。这些
都无法改变,可以改变的是葡萄酒企业自身的行为。
纵观葡萄酒市场,国内葡萄酒品牌运营商大都以传统渠道为主。模式环节多、单一、缺乏创新、信息不畅、受制于经销商。葡萄酒企业要重获新生,必须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勇于创新,敢于开拓,用先进的营销理念、科学文章来源于中国红酒网的营销手法、全面的营销升级来创造辉煌。这一点主要针对新品上市或新进入市场的品牌而言。
葡萄酒在经营分销渠道时,应选择有价值的分销商,除了用高额的渠道利润吸引分销商外,还应当适度给予推广层面的支持,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从而真正保证分销商的忠诚。
笔者认为,葡萄酒零售终端中最重要的是红酒屋、西餐厅、高档超市和大型葡萄酒零售网站,经销商可以根据自身产品定位进行终端布局。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同步运作这几类终端,但需要避免线上线下的价格冲突。细心人会发现,一些品牌已经同时出现在各大葡萄酒网店、连锁酒屋和大型超市,实现了核心终端的广泛布局。对于团购直销,很多人认为这是个不可复制的资源,但对葡萄酒而言,如果充分发挥娱乐式营销、俱乐部营销和会员制营销的潜力,完全可以衍生出更多的会员。
葡萄酒市场推广的本质是坚持其原产地葡萄酒文化的价值核心。因此,进口葡萄酒经销商在市场推广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渠道模式。渠道的模式有很多种,但是能够适应某类进口葡萄酒市场运营商的资源和产品文化个性的却不多。传统的商超只是进口葡萄酒的一种生存模式,在企业的现有资源能够达到且运营成本低的渠道终端是其必然选择,但这些终端多是以销售产品为主,而非品牌,因此能够展示产品原产地的文化风情的渠道终端才是最具吸引力的。所以,创造与原产地的异域风情相关联的终端是进口酒经销商的首选。
体验营销。文化要有传播过程才能影响更多的消费者。如定期举办品鉴会形式的原产地文化交流,是锁定忠诚消费群体引导其对葡萄酒文化认识并接受的重要过程,而这也是目前成功率很高的市场推广模式。
故事营销。故事有文化故事与产地故事两种,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体验异域风情,还要解开更多的国内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未解与好奇,因为葡萄酒的文化本质不仅在于其是一种酒,更是文化的延伸。此外,到原产地实地考察的文化之旅不仅能够满足国人出国旅游的愿望,更是对目标群体的洗脑过程,对于经销商同样有效。
数据库营销。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及消费文化依然处于培育阶段,由于干红葡萄酒的口感与中国消费者传统的偏甜口感存在差异,使其难以形成循环消费。市场是由无数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组成的,所以,要找到对于干红产品和产地文化认同的消费者及潜在群体,并让他们成为传播者才是根本。因此,做好数据库工作,是目前国内诸多进口葡萄酒推广机构的重点。
葡萄酒市场一直在变化,正如葡萄酒业的发展逐渐分出新世界、旧世界一样。旧世界强调的天然、手工、木桶酿造储存、苛刻的品质条件,最终被新世界的工业化、不锈钢塔发酵、酿造方法所改良,这多多少少说明葡萄酒业也在应对市场的变化。
经销商找准路子是关健
葡萄酒的文化牌不能丢,但并非所有的葡萄酒品牌都适合打文化牌。
目前,国内葡萄酒市场上不同层级的品牌没有分隔开来,都在打文化牌,讲究产地,讲究酒庄文化的背书。事实上,真正需要打文化牌的是那些高端葡萄酒品牌,比如顶级葡萄酒拉菲、拉图,它们的消费对象是对价格不太敏感、掌握了葡萄酒的品鉴方法、有着特别偏好的葡萄酒爱好者。而更多的葡萄酒品牌应该跳出传统文化的窠臼,回归其快速消费品的本质。
如果葡萄酒回归快速消费品的产品定位,不谈文化只谈使用价值,谈葡萄酒特有的减肥、美容、保健功效,又将如何呢?
国内的葡萄酒企业为什么在做市场培育和消费者教育的时候,不从更能引起消费者关注的健康、养生、美容等角度入手,而非要从繁琐到让人厌烦的葡萄酒文化入手呢?1991年,美国一家电台重点介绍了葡萄酒的神奇功效,葡萄酒含有抗氧化剂,可以抑制细胞衰老、改善人的心脑血管状态、预防癌症,葡萄酒立刻成为“健康食品”,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上升了44%。
如果国内的葡萄酒经销商们找对了路子,出现爆发式增长也并非难事。
⑹ 如果要进口红酒,直接联系国外酒庄官网可以的吗
可以呀 不过还是要到国外酒庄实地勘察过了解清楚比较好些,像圣健酒业就是有专业的团队在国外 这样才能放心运作。至于要货的多少 你得和酒庄那边谈判决定的,
⑺ 进口红酒和国产红酒的最大区别在哪里
一、酿造技术区别
相比国外那些几百年,上千年的酿酒技术传承的国家,我国葡萄酒/红酒行业才兴起几十年,其文化及技术上存在一定的差距的。
目前我国红酒的生产方式上面,都是采用现代酿酒技术,直接利用机器进行工业生产,生产出来之后,直接进行灌装,进入市场销售。而国外葡萄酒(红酒)酿造一般要要经过橡木桶长时间陈酿的,所以说,在酒的品质上面二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了。
以上是傲鱼红酒酒庄对“国产红酒与进口红酒的区别”的回答。
⑻ 进口红酒,请问
一、进口葡萄酒企业应该具备的主体资质
中国企业要从事进口葡萄酒业务除了一般经营性企业所必需的工商、税务等手续外,在注册的营业范围内还应包括酒类经营资格,具备进口酒类经营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
还需要到相关部门办理下列手续:到当地商务厅领取《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经过备案登记后才具备对外贸易资格。
对外贸易经营者应凭加盖备案登记印章《登记表》在30日内到当地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税务等部门办理开展对外贸易业务所需要的手续。
二、进口葡萄酒的进口税
进口瓶装葡萄酒现行税率(所征收的税项,以人民币交纳):
1、 关税:14% (关税:CIF ×14%);
2、 增值税:17% (增值税:(CIF+关税额)×17%);
3、 消费税:10% (消费税:[(CIF +关税额)/ (1~10%)]×10%)。
三税:关税 消费税 增值税 这三种税,在海关填发完税凭证之日起15日内交纳,是由海关来代征的。
三、办理“中文注册商标”
进口酒类(不包括免税进口酒类)应根据我国《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和有关规定加贴中文标签。口岸进口食品卫生、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对监督检验合格的加贴“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标志”,签发卫生证书(正本、副本)。监督检验不合格的不准进口。 海关凭对外贸易经济主管部门签发的进口货物许可证和口岸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签发的放行通知单并征税后验放。
进口的桶装原装酒、半成品酒验收入境,再经小瓶分装、勾兑、过滤、贮存等加工工序后,使用国外品牌并在我国境内销售的,按进口酒类管理。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有关规定自2000年1 月1日起对经检验检疫合格的进口食品统一加贴CIQ(即检验检疫)标志。 加贴CIQ标志的进口食品范围包括:酒类、饮料类、乳制品类、糖果巧克力类、罐头类、坚果炒类以及定型包装的食用油类。椐介绍,检验检疫标志的基本内容为中国检验检疫的英文缩写“CIQ”,基本样式为圆形,银色底蓝色字,标志尺寸以标志的外圆直径为准,分为15mm、25mm两种。
进口葡萄酒经营企业应到当地商品检验检疫局领取表格,准备下列申报文件:
1、 企业营业执照;
2、 葡萄酒质量检验检疫报告;
企业需将所对应的进口葡萄酒样酒由国家商检总局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3、 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原印件及译文(此证应为出产国当地的有关机构或组织出具);
4、 生产厂商《卫生许可证》原印件及译文(此证应为出产国当地的有关机构或组织出具);
5、 生产厂商《葡萄酒生产工艺流程》原印件及译文(只需要简单的葡萄酒生产工艺流程说明示意,并加盖企业印章或负责人签署。);
6、 中文商标设计样张。
保留原正面标签显示的外文并在中文标签上必须有对应译文,且中文品名字体要大于外文品名字体。样张必须是原样大小,可以是彩色打印件。
以上资料齐备后,通过当地商检局上报国家商检局审核批准,发放“中文注册商标批准书”,一款酒对应一个商标。如果一款酒再申请一个商标,葡萄酒的中文名称不得相同。而如果申报的中文名称已有重复的,需要另外起名。
四、进口葡萄酒到岸报关清关的程序
食品饮料的进口到岸手续是先商检后海关。假如商检关未过,货物不准入关,要被退回。
商检要在货物监管区对所申报货物进行核对:包装是否符合标准,中文注册商标是否完备。另外还要对货物文件进行审核,包括出口国出具的卫生免疫证、产地证、质量保证书等等。对于葡萄酒以“托”来打包包装的,如果是采用木托,还必须审核出口国出具的“熏蒸证明”。另外,就是对货物进行抽检。一般是按货物总数的千分之一进行抽检。检验是否符合国家进口食品卫生标准,另外剩余的抽检样品备存。
在商检检验完毕后,同时进行海关申报纳税。程序和其他进口货物一样。要注意的主要是海关审价人员对所申报进口葡萄酒到岸价真实性的审查。这一点必须要准备一些说服资料,以免海关不信任并且由海关定价(当然会比原申报价高很多),造成企业的沉重负担。
注意:
1、商检手续:报检时需提供产地证、卫生证书、合同、发票、装箱单、提单等单证,首次进口还需提供标签审核申请表、中文标签样张(3份)、原标签及中文翻译件(各3份)(注名产地)、反映产品特定属性的证明材料,必要时向施检部门提供检验报告、卫生证明文件以及货物特殊申明证明文件,接受检验检疫并办理标签审核。预包装饮料酒中文标签样张需按GB10344-2005《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要求自行制作。对监督检验合格的加贴“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标志”,签发卫生证书(正本、副本)。监督检验不合格的不准进口。
2、报关手续:箱单、发票、合同、通关单、付汇证明、提单、提货单等。
补充:
货物的报检与报关:
海关上船进行边防检查――船东卸货――买方得到卖方邮寄的加盖公章的正本提单―――附其他单据交由买方货代报关(发票、箱单、从船公司换回的提货单、报关委托书、进口货物报关单、如果需要商检的还有商检证,其他证明)―――用复印件报检,(熏蒸证明为正本),得到报检证明――交关税和增值税,将交款单交由货代给海关通关放行―――海关在提货单上加盖公章,得到货物货物调离单,通关证明(一次放行)――凭加盖海关公章的提货单向船公司提货(二次放行)。―――查验货物――ok
费用:
以EXW条款为例,大致费用如下:
国外当地提货费、港口费、报关费
国际空运费或海运费
保险费(如需上险)
到港报关等费用
外贸公司代理费我们一般都是货值的1%
酒要法检的还有法检费
进口要做标签还有标签费
具体还可能会产生很多港杂费用
⑼ 在哪能买到原装进口的红酒就是完全不带中文汉字的那种(只要真,不考虑价格)
原装进口的基本上几大葡萄酒电商平台都是,例如也买、品尚等,但是你要的不带中文汉字是不可能在正规平台是买到的,因为这是法律规定的,背标必须是有中文说明的,否则是违法销售。
⑽ 求推荐原装进口干红。。
04年的迪仙复、 06年的鲁臣制世家 06年的大炮嘉芙莉 都不错这都是列级庄的价格都在四位数以上。
05年的布莱城堡波尔多中级庄的也不错,乐享久业正好在做中秋优惠活动打对折,前两天朋友刚喝一瓶,蛮对我口味的,口感也不错。你自己要去喝,别人说的没用,每个人喜欢的口味都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