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用文思如泉来写一个造句可以写什么
1、灵感一来,简直是文思如泉,一口气洋洋洒洒的足足写了好几千字专。
2、在兔年之中,订阅一属路狂飙,文思如泉涌,下笔有神助。
3、她一杯一杯地喝着咖啡,用她最好的钢笔在价格不菲的亚麻色笔记本上写下短小的观察笔记和故事构思。情绪偶尔变得恶劣时,她会怀疑自己对文字的热爱其实只是对文具的恋物癖在作祟。真正的作家,在废纸片、汽车票、牢房的墙上也一样文思如泉涌。而爱玛面对克重一百二十以下的纸张完全没有灵感。
B. 各葡萄酒产酒国的综合特点
意大利
意大利有着古老的历史、古老的酒庄、古老的酒具,最值得一提的恐怕是意大利人那种根深蒂固的葡萄酒生产理念,单凭这一点也许意大利就当之无愧于“葡萄酒旧世界里的旧世界”了吧。
意大利是最早种植葡萄的国家之一,酿酒历史十分悠久,也较早地向欧洲各国进行了葡萄苗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传播。闻名于世的法国葡萄酒产区波尔多,其实迟至公元一世纪才由于罗马帝国对于高卢的征服而有幸得到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技术,说起来,今天流行于世的法国葡萄品种当年可是名副其实的意大利品种呢。
说意大利葡萄酒是旧世界里面的旧世界,首先应该说说葡萄酒的新旧世界的划分。葡萄的种植及酿酒技术从一万年前由小亚细亚和埃及,在到达希腊及其海岛之前,流传到希腊的克里特岛,再到欧洲意大利的西西里岛、法国的普罗旺斯、北非的利比亚和西班牙沿海地区的。与此同时,这项种植技术从北欧由多瑙河进入了中欧、德国等地区,并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享有声誉,使得今天我们将之定义为“传统产区”。通常这些地区所产的葡萄酒有严格的规章监制。而与此相对的产区是“新世界”,也就是指随着16世纪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航海探险家的行程,葡萄园在他们所到达的中美洲和南美洲国家的建立。很快的,葡萄种植的技术在美国、加拿大和南美洲的西海岸地区得到推广,而南非则是在17世纪后期才开始有了第一片葡萄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初引进的也是南非的品种。这些新世界国家的葡萄酒产区的地理、气候与旧世界葡萄酒生产国有许多近似之处,但是因为新世界在葡萄种植与管理、葡萄酒立法与分级等方面有自己极为特别的一面,因而可以说这些新世界的新绝非仅仅是时间上的“新”了。
首先,也是最主要的,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美洲的智利为例:那里首先采用被称为单一品种的种植模式,可是说,单此一点就足以令他们从传统葡萄酒生产国特别是意大利划成两大阵营,因为以意大利为代表的葡萄酒旧世界认为葡萄酒的生命在于个性,此葡萄酒非彼葡萄酒的关键首先就是葡萄的品种,加之酿造该葡萄酒所采用的葡萄树所在产地的土壤、气候等微环境系统最终构成葡萄酒品质核心之一的典型性,也因此在意大利至今还有近千个葡萄品种在种植在酿酒。而就在意大利人无比自豪甚至是怀念自己的葡萄酒种类丰富、极富个性的时候,美国人、澳大利亚人却以市场后来居上的姿态凭借着那为数不多的品种不断蚕食着世界葡萄酒消费市场,单一品种日益横扫世界究竟是不是消费者的福音呢?
其次,新世界的“新”还表现在保证葡萄酒品质的理念和措施上。与传统葡萄国家如意大利相反的是,新世界不再用限制葡萄单产量而是运用现代科技在提高葡萄产量的同时尽量保证葡萄果实的有效成分,换句话说:把葡萄酒像可口可乐那样纳入“科学”的轨道来生产;相反,意大利等旧世界葡萄酒生产国,尽管也不断地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如利用卫星技术、信息数字技术来加强葡萄园的管理,但是,他们仍然通过严格的葡萄酒法律来划分葡萄酒的级别,特别是原产地的控制与保护,例如意大利葡萄酒的最高级别DOCG即保证控制原产地命名不仅仅是对于酿酒所采用的葡萄品种、比例进行规定,而是对从葡萄的种植、葡萄园管理、葡萄的采摘、葡萄的发酵、葡萄酒的陈年等等进行了极为具体的规定,其中,法律为了保种控制葡萄单产,甚至规定具体到了每公顷的葡萄树数量、葡萄树的行距与株距、单株葡萄树如何剪枝具体可以挂几串果实、每串果实的重量多少等等。
最后,新世界的“新”也新在他们企业的规模上。相反,旧世界的代表意大利的酒庄因为大多古老而且是家族式的代代相传,也就导致了酒庄的规模大都不大,尽管有的酒庄有着千年以上的历史光家谱就厚厚的一本,但是全国80余万家酿酒葡萄生产企业(也许该叫农户才对)3万余家葡萄酒装瓶企业也就令每年约500 万吨的总产量平均到每家酒庄头上显得多少有点微不足道了。
这就是意大利,这就是意大利的葡萄酒,一个有着中世界骑士不亡的精神、传承了几千年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传统,一个在21世纪的今天对葡萄酒个性追求仍然有着我行我素般执著、对葡萄酒品质自我约束近乎克可挑剔的美丽的国度和他们伟大的葡萄酒。
西班牙
说起西班牙,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豪放勇敢的斗牛和风情万种的西班牙女郎,高深些的则知道《堂吉珂德》、毕加索的画、高迪的建筑、卡雷拉斯的男高音、弗拉明戈舞等名誉世界的西班牙文化艺术瑰宝,但很少有人会想到西班牙的葡萄酒,这除了与西班牙政府和各葡萄酒产区的的宣传缺乏有关外,另一个就是与西班牙本国的文化有关,西班牙语里没有“营销”一词,过去西班牙葡萄酒厂酿好酒之后就被动地等待订货电话,很少有人尝过本产区外的酒,更别提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酒了。
身为世界三大葡萄酒出口国的西班牙,直到2004年全国也才共消费葡萄酒12亿升,人均 28.4升,这个数字与法国、意大利等国相比是很相形见绌的,但每年15亿升的出口,则显示了西班牙葡萄酒强大的竞争力。西班牙葡萄品种非常的多元,已经有600多个品种,但真正经常使用的品种应该有18-20种,在西班牙虽然是白色葡萄品种占多数,但真正使西班牙葡萄酒扬名天下的,还是它的红葡萄酒和西班牙独有的雪利酒。西班牙的红葡萄酒色泽浓重,如身披红色斗蓬,热情奔放的西班牙女郎,让人沉醉;又如斗牛士手中不停抖动着激怒狂牛的红色布缦,让人激情昂扬。据说世界著名文豪海明威便是西班牙红酒的狂热“FANS”,当初在创作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战地钟声》时,每天狂饮有“斗牛之血”称号的里奥哈酒,所以文思泉涌,终成名作;雪利酒也许可以说是至今仍在生产的最古老的醇酒,据说在莎士比亚时代,雪利白葡萄酒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装在瓶子里的西班牙阳光”,莎士比亚曾经这样赞美西班牙雪利酒(Jerez或Sherry),这是一款最受欢迎的西班牙名酒,在西班牙被冠以“国酒”的称号,雪利酒的风味如同西班牙酒馆中千般娇媚的舞娘,一朵艳红的鸡冠花插在鬓间,裙间飞扬出的风情如一瓶经多年陈封刚刚破瓶后的雪利酒一样,令人神往、让人迷醉。
在西班牙,无论吃正餐还是吃其他小吃,西班牙的红酒都是不可或缺的饮品,葡萄酒与火腿是西班牙人餐桌上不可或缺之物。tapa(开胃小菜的统称)是一种古老的西班牙式美食传统,在西班牙无论是都市还是乡村,许多餐馆、酒吧都专门向客人提供拿手的开胃小菜,ir de tapeo(意为“去吃开胃菜”)早已成为一种传统的生活文化,而点一份小菜,啜饮一小杯葡萄酒,则是西班牙人认为十分惬意的生活享受。
在现在的葡萄酒市场,人们普遍反映法国的好酒又贵又难买到,而西班牙酒品质有了很大提高,价格更平易近人,有关资料显示西班牙出口酒的平均价格仅为每升1.09欧元。虽然西班牙如今酒厂越来越国际化和集团化,但鲜有如法国某些产区酒庄那般的贵族化,即使里奥哈红酒,品质堪比法国顶级葡萄酒,但价格却相当合理。西班牙葡萄酒生产商认为人们喝的毕竟是酒本身,而不是喝以前的贵族的历史和故事,因此更容易为现代人群所接受。而且西班牙葡萄酒的生产工艺中保存了很多传统的种植和酿造方法,因此更容易为本国民众所喜爱,西班牙的名酒雪莉酒和卡瓦酒以传统方法酿制,大部分供内销,很少出口,而西班牙其他产区的葡萄酒和低档的餐酒则很少能在西班牙以外的地方买到。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人对本国葡萄酒的支持,西班牙本国的葡萄酒消费基本上就是本地酒,比如:在西班牙有一款著名的起泡酒 CAVA( 娇娃 ), 很多西班 牙人固执地认为 CAVA 酒比香槟好,只是香槟名气大一点罢了。当新世界葡萄酒崛起时,木秀于林的法国葡萄酒首当其冲,销量大减,其他葡萄酒旧世界如意大利、德国等也大受影响,只有西班牙,不但没有受到波及,而且由于保持了本土的特色,反而顺应了现代人们追求个性化的思想主张,反而引起了更多目光的关注,由于西班牙的酒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因此西班牙的葡萄酒大有在世界葡萄酒林中崛起甚到一领风骚的希望。
西班牙的葡萄酒生产者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他们的血液里继承了西班牙斗牛士那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沉着勇敢地面对着来自法国、意大利和葡萄酒新世界的强烈挑战,越来越加大把其生产的葡萄酒推向国外市场的力度,甚至不惜“与狼共舞”在竞争者的国内建立葡萄酒种植园和酒窖及酿造工厂,今天,西班牙的大部分葡萄酒酿造公司均在国外投资,在美国、法国、荷兰、尤其是新的投资热点--南美洲诸国拥有葡萄种植园。与此同时,西班牙葡萄酒生产者从不忘记发展赖以生存的国内葡萄酒,尤其是其中出产真正的极品葡萄酒的葡萄产酿区,他们还不遗余力地在本国开发新的具有发展前途的葡萄种植园、建新的酒窖。西班牙葡萄种植和酿造业的发展战略,是以征服世界葡萄酒消费者为出发点。
很多人都说西班牙是一个受上天誉顾的国家,的确,不仅因为这里山青水秀,阳光明媚,更重要的是西班牙人好像没费什么工夫就能酿出了很多世界知名的美酒。众所周知,西班牙人和法国人一样,天性都比较浪漫和懒散,但与法国人不同的是,西班牙人在酿酒时也把生活中的散漫之气带了进去,像著名的里奥哈酒,很难想像这款酒酿好后,常常被置于酒窖中一放就是十几二十年,期间居然也无人过问,虽说疏于管理,可是这种“弃养”方式却备受上天照顾,酒不仅没有氧化酸败,反而更加柔和、醇厚、芬芳,这就是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里奥哈神话”。西班牙人时至今日仍保留传统的古法酿酒,我们可在品尝着古朴原味而香醇的葡萄美酒时,感受那蕴藏在酒香中的西班牙文化
德国
德国是世界十大葡萄酒生产国之一,已有两千年酿酒历史。十九世纪末,一瓶上好的摩泽尔河(Mosel)的雷司令(Riesling)令人咂舌。而如今,不要说法国、意大利,就是“酿酒发展中国家”如美国、智利、南非、澳大利亚的名气都比德国响亮。国际著名的葡萄酒作家Robinson女士形容德国的葡萄酒时说:“令人失望地落后于时代,甜甜的像止疼药一样的白葡萄酒,雷司令。德国葡萄酒在海外的形象已经被无所顾忌的标着Liebfraumilch或者类似字样的糖水不可修复地毁坏了。现在德国正在建立一套新的体制,希望重振中等价位干酒的概念形象。同时,一些顶级酒庄正在把甜得过分的葡萄酒改造成无可比拟的、更加优雅的白葡萄酒。
素有“啤酒王国”之称的德国,其葡萄酒虽然没有啤酒那么大的名声,但也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德国种植葡萄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那时,罗马帝国占领了日耳曼领土的一部分,就是现代德国的西南部。罗马殖民者从意大利输入了葡萄树以及葡萄栽培和酿酒工艺。中世纪的时候,葡萄和葡萄酒主要是由修道院和修道士发展起来的。此后德国的葡萄酒文化同基督教有密切的关系,至今有些种植区还在主教的所有权之下或者留下了主教教区的名称。到了19世纪德国的葡萄酒商业比较发达,总种植面积大于今天的几倍。但是后来出于工业革命和战争等各种动乱的原因,德国的葡萄酒业衰退了许多。如今,葡萄酒在德国已形成它特有的文化韵味,从酒杯酒具,酒馆酒吧,到各种葡萄酒节,以及葡萄酒品尝会,专题讲座等活动,每一个享用葡萄美酒的场合都充满着浪漫气息。德国葡萄酒文化也与音乐生活紧密相连。一年一度丰收季节的德国葡萄酒女王选举和仲夏时节在葡萄酒产酿区举行的音乐会,更是把德国葡萄酒文化渲染到极致,吸引着无数游人酒客流连忘返。
德国共有24万英亩葡萄园,葡萄酒年产量约一亿公升,以白葡萄酒为主,约占总产量的87%。因为德国的葡萄酒产区分布在纬度47—52度之间,是世界上纬度最北的葡萄酒酿造地区。靠北的地理位置让德国的气候比世界其他地方的葡萄产区要更加寒冷,所以德国的白葡萄酒产量比红葡萄酒的产量要高,而且类型非常丰富。从一般半甜型的清淡甜白酒到浓厚圆润的贵腐甜酒都有,另外还有制法独特的冰酒。德国葡萄酒的种植区以及葡萄的品种与其它国家相比,德国葡萄酒最大的特点是清新、透明。
德国没有像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那样好的自然条件。该国温度较低,不能到处都发展葡萄种植。然而德国有莱茵河、摩泽尔河、美因河、内卡河、阿尔河及纳厄河等众多的河流和支流的大片河谷地。在河谷地带,日照充分,气候温和湿润,冬季的适当低温又满足了葡萄枝蔓休养生息的条件。而且河水在白天可以吸收热量,晚上释放热量,葡萄园由此获得相对较高的温度。因此,德国的葡萄园全部建在河谷地带,在河谷发展葡萄园,成了德国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的一大特色。
可能不全面,信息来源于网络,希望对你帮助
C. 文思如泉造句
他文思如泉,大家不由的都竖起大拇指。
D. 和文思海辉同级别的翻译公司有哪些啊或者就兼职笔译来说,国内有哪些翻译公司的报价超过每千字150呢
现在的小语种翻译,是按照字数来计算的,一般千字80-120元,如果你的语言能力强的话,晚内上兼职翻译容2-3小时,按照3000-4000字计算,一个月按2-3次计算,你可以算算收入,差不多在1000元左右。
E. 关于红酒的小故事或传说,请给我说一个!
葡萄酒为什么有干红呢?
这个问题说起来,可就话长啦……
首先,从欧洲的饮食习惯来说。一个地域的饮食习惯,决定了这个地域的人在用餐的时候搭配什么样的饮料。欧洲人做菜的方法只有3个:煎、烤、煮,他们不会炒、不会炖、不会蒸,所以食物的吃法远远不及中国(没有的意思啊)。比如欧洲最爱吃的海鲜,他们只能先煮出来,然后再配上作料吃(不会中国的酱爆啦,红烧啦之类的做法),所以海鲜经常很清淡,有时还有很大的腥味。这时如果再配上一支甜酒,海鲜的鲜味不但会被掩盖,甜甜腻腻的味道恐怕下次不是不想喝这个酒了,而是不想吃海鲜了吧!再比如牛排,几分熟的牛排洒上胡椒粉,真是美味啊!但是如果这时配上甜红酒,甜甜的口味改变了本身偏咸的牛排,而且也不能衬托出牛排的劲道。所以他们费劲了千辛万苦,就是想要把葡萄酒中的糖去掉!还有他们吃菜的顺序都是一道一道的,这个吃完了撤下盘子去,才上那道菜,相应的,白葡萄酒喝完了,才开始喝红酒。还有还有,他们爱喝咖啡啊,而且是黑咖啡,因为他们喜欢吃苦,所以一些葡萄酒又苦又涩,正好对了他们的胃口……
再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欧洲人每天都吃那么多的奶酪和黄油了,如果喝的饮料里再有n多的糖,那他们的身体早就完了,所以都靠干葡萄酒在这儿撑着呢!葡萄酒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类物质、钙磷等多种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有的是从葡萄那里来的,有的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而产生的芳香类物质(如多酚类、黄酮类)也给葡萄酒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香气和滋味,品评葡萄酒已经成为了葡萄酒爱好者饮用葡萄酒时最大的乐趣了。
我觉得根本不能怪中国人喝干红兑可乐,干白兑雪碧,因为我们就是喜欢口味甜啊,我们不喜欢吃苦啊!而且中国菜系那么多,一个桌子上摆好几道菜,只一种酒怎么可能搭配的过来?不过兑可乐雪碧呢,不但把酒自身的特色都掩盖了,最严重的是破坏了葡萄酒本身的香气和酒体。所以爱喝甜口味的葡萄酒的人,完全可以选择本身发酵出来就是甜酒的葡萄酒,甜酒里既有你想要的芳香、滋味和酒精,也能满足甜甜的口感了!酒满仓中就有你想要的各种类型的葡萄酒。
F. 葡萄酒与西方文化论文交作业时间
给你一篇关于中国养生干红葡萄酒的文化稿子吧。不知道是不是适合呢。
养生干红的品牌传奇
歌德曾说:我跟葡萄酒在精神上的对话能使我产生伟大的思想,使我创造出美妙的事物!那么,跟一位几乎与歌德同时代的欧洲人对话,能否产生同样美妙的事物呢?植物配方养生干红葡萄酒百利生告诉您,这也是可以的,这位欧洲人280年前来到中国,是一位意大利传教士,名叫罗怀中,而百利生便是这对话的美妙产物。
天主教修士酿造了欧洲最好的葡萄酒
中世纪,天主教西多会的修士们通过品咂葡萄园里的土壤来确定种植哪一种葡萄,他们沉迷于对葡萄品种的研究与改良,培育了欧洲最好的葡萄品种;同时,他们也是最好的葡萄酒酿造专家,掌握着酿造灵性的源泉。中世纪欧洲最好的葡萄酒都存储在天主教修道院的地下酒窖里,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
传教士将西洋葡萄酒带到中国
明末以来,天主教传教士来华日多,给中国带来天文、算术、历法、医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实用技术,精通药理的传教士罗德先配制的胭脂红酒止住了康熙皇帝严重的心悸症,于是西洋葡萄酒受到王公贵族的瞩目。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一月二十五日,康熙在一道上谕中表扬西洋人南怀仁、安文思、徐日升等为清廷效力。说他们在皇帝御体欠安时跪奏:“西洋上品葡萄酒乃大补之物,高年饮此,如婴童服人乳之力。谆谆泣陈,求朕进此,必然有益。朕鉴其诚,即准所奏,每日进葡萄酒几次,甚觉有益,饮膳亦加,每日竟进数次。朕体已经大安。”
康熙对葡萄酒的喜爱促使各地大员闻风而动,他们广泛动员自己辖区的传教士多方进口,于是,专门为皇上运送西洋葡萄酒的包程驮轿,日夜兼程地奔波在通往京城的大道上。由此,西洋葡萄酒便一直作为“大补之物”常备在太医院的御药房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晚清,以致西洋葡萄酒也受到清代文人的褒赞:“红毛之酒红于血,色香异味三奇绝。”
罗怀中品创养生葡萄酒拯救雍正
在康熙崇尚西洋实用人才与制品的大气候下,两位意大利耶稣会才华横溢的的传教士——画师郎世宁和外科医生兼药剂师罗怀中,奉罗马教廷之命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同船来华。郎世宁被封为“御前画师”;罗怀中以精通医术和医理被康熙封为“内廷行走”,他在华行医30余年。雍正十一年(1733),罗怀中将自己精心创制的植物配方葡萄酒三种,进献雍正。这是西洋葡萄酒与中国草药的首次交融,这不仅是世界葡萄酒文化的一个创举,也开创了中国养生葡萄酒的先河。
罗怀中的葡萄御酒投雍正所好:雍正帝痴迷炼丹说明他关注养生,但是罗怀中也为雍正因迷恋丹药走火入魔而忧心。为了拯救雍正帝,罗怀中也从“养生”入题,采用了被清廷皇族认定为“大补之物”的西洋葡萄酒和御药房精选的中草药。他既是有经验的药剂师,又在清宫太医院行医多年,对中草药的药理药性捻熟于胸;同时作为精纯的天主教修士,罗怀中对来自欧洲的葡萄酒又有深切的体认,从天主教修士的角度说,葡萄酒有象征着“天主之血”的生命含义,葡萄酒不仅是神圣的,也是救命的!这些因素促成了罗怀中推出这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
罗怀中的葡萄御酒是体现皇家气象的精品:罗怀中养生葡萄酒的创制是在规制森严的御药房里进行的,从选材到制备过程必须一丝不苟,精工细作,因为雍正皇帝是一位真正的“高人”,有人评价他“文学词章不亚于翰林进士,谈禅说道不逊于禅门宗师”,他见识广博生活品味极高,罗怀中的葡萄御酒必须是皇家极品,才能入得了雍正的法眼;另外,雍正一朝,公开传教已属违禁,作为传教士的罗怀中为了创造朝廷对传教士更宽松的待遇,他的创制也必须精益求精,为了取悦雍正,罗怀中只能毕其功于一役。
罗怀中的葡萄御酒深符中医药学,确具养生实效:罗怀中本为一流外科医生,具有欧洲最先进的科学观念,尊重事实注重实效,他身边都是太医院的中医高手,把葡萄御酒创制出来之后首先要请同行品鉴,从口感口味到养生实效,可以说是遍参知识,因为献给皇帝的御品非同儿戏,充满科学实验精神的罗怀中,没把握他也不会拿出来。
百草利生,大美圆融
“百草利生,大美圆融”是对传教士罗怀中创制植物配方葡萄酒精神意蕴的评价,作为罗怀中的传人,百利生也把这句话尊奉为产品的核心价值。
今天的科技进步,为重现280年前传教士洋御医罗怀中的非凡创举提供了有力条件。百利生聚集了国内中医药、生物酿造的专家团队,创造了三项发明专利,用现代生物萃取工艺,完美交融了红酒与药用植物,使罗怀中当年的创造在今天益发光大。
百利生养生葡萄酒的植物配方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经过长达三年的考校,从上百个组方中精选而出;百利生的酒汁只从天主教气息浓郁的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具有悠久葡萄酒手工酿造传统的酒庄中选取,“三年以上的干红陈酿基酒”是百利生选酒的铁律;药材则委托同仁堂遴选原产地天然有机的地道药材;欧洲庄园葡萄酒原汁与萃取的植物药精华经过28天低温浸制,让中药精华充分融入葡萄酒之中,再经过12个月的封窖储藏,使植物精华与葡萄酒在无氧环境中完成完美柔和二次发酵,才灌装成瓶;与酒体接触的瓶塞,采用世界著名品牌“诺玛科”(NOMACORC),避免木塞污染带来的霉味和其它异味,并提供稳定的氧通透率,让葡萄酒得到恰当的“呼吸”;每一瓶百利生都是在国家GMP认证的环境中生产出来,这个标准远远高于普通葡萄酒的生产质量标准。
百利生研创了植物配方干红的新品类。百利生的专家团队是在解决了几十个技术难题之后,才确认传承了罗怀中养生葡萄御酒的精髓,实现了产品养生功效和口感口味的巧妙结合。慢慢品酌,百利生酒体晶莹浑厚,那种透过酒杯可见的凝脂感,让人觉得内涵丰富,这是再好的葡萄酒也无法呈现的凝脂感。果香和窖藏的香气,丝毫不逊于陈年葡萄酒,微微丝丝的苦涩,是灵芝的气韵,微苦之后,竟然是一种难得的回甘。
百利生的医方药理和植物药性,切合历经数千年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草本植物的菁华,借助葡萄酒温润的特性通达身体各处,能够起到“补气血、养肝肾、通五经”的养生实效。“百利生”的养生观念切合中国古来一直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身心两利、补益、调和、平衡而有活力的一种生命状态。由此阐发出“百利生”的文化价值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圆融的精神追求;执着的品质追求;健康的生命追求。一言以蔽之,文化的圆融、品质的圆融以及生命的圆融,使百利生成为“圆融人生,精致生活”的象征。
G. 请问有人这款文思Vince葡萄酒多少钱
你是要哪款?美乐还是波尔多?你的图看不清。
我这边都有
公众号 搜我们商城 delailiwu
H. 西班牙最好的红酒厂区
里奥哈:西班牙的波尔多
里奥哈是西班牙成名最早,也是最大的优质葡萄酒产区,有着西班牙的波尔多之美誉,是出产许多西班牙精品至极品的酒庄。1890年,在Don Daniel-Alfredo Ardanza y Sanchez的领导下设立了橡树河畔(La Rioja Alta, S.A。)庄园,开始了他们共同的梦想——生产高品质的佳酿。
西班牙的红葡萄酒色泽深浓,就像身穿红色弗拉明戈舞(FLAMENCO)舞衣,热情奔放的西班牙女郎,妩媚野性;又像斗牛士手中不停抖动着激怒狂牛的红色布缦,激情飞扬。据说世界文豪海明威就是西班牙红酒的狂热“粉丝”,当初在创作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战地钟声》时,每天狂饮有“斗牛之血”之名的里奥哈(Rioja)红酒,所以文思泉涌,终成名作,为里奥哈红酒的名扬天下平添了几分神韵。
橡树河畔:美酒从此流传
风景秀美的OJA河畔,静静地耸立着四棵丰茂的橡树,1892年2月6日这幅美景成为了La Rioja Alta, S.A。酒标的印记,并从此刻下了烙印,一直沿用至今。而橡树河畔的美酒也伴着OJA河流传开来。随着欧洲酒和美国酒的流行,各类酒展和酒评大赛开始在国际上盛行,并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一举夺得1893年芝加哥哥伦布酒展的金牌,1895年又荣膺波尔多世界酒展银牌,1910年和1911年又分别荣获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图卢兹酒展大奖。但自1930年荣获拉美酒展金牌以后,公司宣布不再参与任何酒展或酒评大赛,因为他们不再需要为任何奖项而酿酒,他们需要酿出真正属于饮家的酒。虽然没有在国际上获奖,但随着良好的口碑相传,此后的数十年,La Rioja Alta, S.A。可谓名声大噪,迅速跃升为西班牙里奥哈的顶级佳酿,同时也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几个西班牙葡萄酒品牌之一。
除了葡萄酒,据闻西班牙还是欧洲啤酒的发源地
强强联袂
1904年,酒庄创始人“Bodegas Ardanza ”的拥有者Alfredo Ardanza提出将橡树河畔与奥里哈两个庄园合并,此后的百年酒庄经历了数度扩展,现在共拥有四个酒园,包括:橡树河畔(La Rioja Alta, S.A。),爵士园(Barón de Ona),雅斯特园(áster)和施华乐园(Lagar de Cervera)。
其中占地425公顷的橡树河畔La Rioja Alta, S.A。的规模最大、产品线最齐全,橡树河畔特级珍藏890(红)La Rioja Alta, S.A.-Gran Reserva 890,是为了纪念La Rioja Alta, S.A。的成立,原本叫做Reserva1890,由于容易跟年份混淆,所以改成了“890”;同样,橡树河畔特级珍藏904(红)La Rioja Alta, S.A.- Gran Reserva 904,是为了纪念1904年两个庄园的合并和Rioja有史以来葡萄收成最好的一年而特别推出的,原来叫“Reserva 1904”,后来改为904,是Rioja法定产区种最精致复杂的一款红酒之一。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西班牙葡萄酒的等级体系中Reserva珍藏一词的来由。盛传因为当时法国的葡萄酒产量比较少,酒庄的主人为了保证有足够的酒款待来访客人,他们用水罐(Pitchers)把酒存起来,等到下次客人来的时候可以再喝,所以有了Reserva的叫法。后来,因为有些好酒需要珍藏更久一些的时间,20世纪70年代西班牙葡萄酒等级体系中更有了Gran Reserva的等级,原来Reserva的两款酒也改成了Gran Reserva 890和Gran Reserva 904。
除了这两款酒以外,橡树河畔庄园还拥有另外三个知名产品极具纪念意义:1942年,酒庄注册了著名的橡树河畔,雅丹莎La Rioja Alta, S.A.-VINA ARDANZA,以酒庄创始人Alfredo Ardanza的名字命名,酒色深浓,略带辛香,入口紧实而余韵甜美悠长,品质非常出众;1974年,又继续推出了一款珍藏了6年的好酒——橡树河畔,雅拉娜La Rioja Alta, S.A.-VINA ARANA,以当时的董事会副主席Don Jose Maria de Arana Aizpurua的名字命名,辛香中略带一丝带有山草药和草莓的香气,优雅而平衡;1978年,橡树河畔,雅芭迪La Rioja Alta, S.A.-VINA ALBERDI推出市场,并以40年代的董事会主席Don Nicolás Alberdi的名字命名,年轻而有活力,圆润的果香,精致而美好。
对于DO或者DOC级的葡萄酒,我们还经常能够在酒标上看到下列词语:
“Vino de Cosecha”:年份酒,要求用85%以上该年份的葡萄酿造。
“Joven”:新酒,即用本年收获的葡萄酿造明年春天上市的酒。
“Vino de Crianza”或者“Crianza”:这表明在葡萄收获年份后的第三年才能够上市的酒,需要最少6个月在小橡木桶内和2个整年在瓶中陈酿。在Rioja和Ribera del Duero地区则要求最少1年在橡木桶内和1年在瓶内的陈酿时间。
“Reserva”:最少陈酿3年的时间,其中最少要在小橡木桶内陈酿1年。对于白酒来说要求最少陈酿2年的时间,其中最少要在小橡木桶内陈酿6个月。
“Gran Reserva”:这是只有少数极好的年份才会酿造的等级,而且要酿造“GranReserva”等级的葡萄酒需要得到当地政府的许可。要求最少陈酿5年的时间,其中最少要在小橡木桶内陈酿2年。对于白葡萄酒“Gran Reserva”是极为罕见的,要求最少陈酿4年的时间,其中最少要在小橡木桶内陈酿6个月。
推荐10款西班牙葡萄酒寻宝西班牙葡萄酒
皇家珍藏2003香气强烈伴随丁香与月桂树叶等一系列丰富气息,这款酒浓重的深红褐色带着几份陈酿感,入口非常强劲,水果酱和洋李干的浓香充满口腔,经过陈酿后呈现出的棕色突出沉稳特质,更易被用作庆祝合作成功。
分享时刻:非正式商务合作
2、 贝加西西利亚-瓦堡拿5年—2003
贝加西西利亚以得天独厚的风土条件酿制传奇葡萄酒瓦堡拿5年—2003。这款酒质量极佳,单宁丝般柔滑,有干的黑醋栗的香味,水果味和酸味均衡,保证了它的陈年能力,在醉意中唤醒回忆。
分享时刻:好友聚会小酌
3、 黑牌玛斯拉普拉纳 1500ml—2002
黑牌玛斯拉普拉是在1979年巴黎世界葡萄酒奥林匹克大赛上第一款在盲品的情况下击败著名法国红酒Chateau Latour的西班牙红酒。瓶身美丽的深宝石红色外表让它看起来更符合郊外的宁静深邃,橡木桶中陈年带来的烤面包香为其增添了越桔和樱桃酱的香气。单宁柔滑的口感会为悠长。
分享时刻:远离尘嚣的郊外生活
4、 特级大城堡—2001
特级大城堡是桃乐丝家族最具有代表性的酒园之一,其栽培历史可追溯到13世纪。这款酒奇异、深沉而复杂的香气体现了该酒极佳的质感。香草味道充满柔和的温存,成熟的红莓果又会产生微酸甜蜜入口时的迥异风格足够唤起对其他葡萄酒的回忆,几秒钟后,它渐渐变得温暖,沉醉中让美好家庭欢乐变得如此清晰。
分享时刻:家庭聚会
5、 奥瓦帕乐酒庄科龙园门西亚
介于清爽多酸的Rias Baixas白酒与粗犷浓烈的Toro红酒之间,门西亚葡萄酒带有红色李子和天然的辛辣味容易被浪漫的情人接受。丰富果味的精巧口感让暧昧时刻存在缠绵味道。经过法国橡木桶陈酿后葡萄酒酒变得柔和精致,让爱也浓于其间。
分享时刻:浪漫情人间
6、 菲斯奈特黑牌气泡葡萄酒
菲斯奈特是世界最大的以香槟传统酿制法酿制汽泡酒的生产商,黑色磨砂的瓶身透露出从未有过的稳重,而在口感方面却突出清新淡雅令人回味持久,一个人沉静时,浓郁果香让淡黄色酒液多了迷人味道,气泡丰富而持久赋予其完美个性。
分享时刻:一个人的安静
7、 瑞格尔候爵酒园里奥哈陈年特酿优质法定产区干红葡萄酒
瑞格尔侯爵酒园被誉为里奥哈地区最优秀的酒庄,出品的上等佳酿将优雅与强劲的特质完美结合。此酒呈现出深沉的石榴红色,边缘樱桃般的迷人色泽令人馋涎欲滴。丰饶浓郁的土司芬芳与于香草气息相互交融,单宁优雅柔滑之感留给懂酒人细细品味。
分享时刻:懂酒人间的细细品味
8、 德莫·罗德瑞兹兰泽格高地2005
德莫·罗德瑞兹兰泽格高地2005是一款象征男人成熟稳重的经典代表之一,它入口后的饱满感以及复杂的烟熏味和熏烤味等馥郁丰饶味道极富吸引力。相比之前的葡萄酒而言,它拥有更多清澈而丰富的层次以及泥土味和香辛味。而简洁瓶身设计使其更具大气。
分享时刻:成熟男人的休闲相聚
9、 桃乐丝王冠 3000ml—2005
与伙伴一起分享成功,任何佳酿都无法与顶级红酒相比。桃乐丝家族早在17世纪就开始在巴塞罗那南部宾纳戴斯地区古老的加泰朗镇酿造葡萄酒。桃乐丝王冠2005这款葡萄酒口感肥腴丰厚富有果味和肉味的单宁结构,散发的顺滑烟熏味道萦绕舌尖,久久无法忘却。
分享时刻:为成功干杯
10、阿里安—2004
在Alvarez家族希望发展当时酿酒方法的激发下,阿里安诞生了。1991年阿里安初上市之时,就赢得了国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并在当年由世界权威葡萄酒杂志《葡萄酒鉴赏家》列入“前100名最优秀葡萄酒“的行列。阿里安 – 2004采用纯棠兰尼罗葡萄酿制,品尝起来带有怡人的橡木味和活泼的浆果气息,沁人心脾,品尝者完全可以感受到浓厚果香在口腔中四散。
分享时刻:私人晚宴
I. 张裕的葡萄酒品牌
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其前身为烟台张裕酿酒公司,他是由中国近代爱国侨领张弼士先生创办的中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厂家。1892年,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大清国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和清廷要员王文韶亲自签批了该公司营业准照,光绪皇帝的老师、时任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翁同龢亲笔为公司题写了厂名。
“张裕”二字,冠以张姓,取昌裕兴隆之意。张裕公司的创建,被北京中华世纪坛记载为中国1892年所发生的四件大事之一。至今,它已发展成为多元化并举的集团化企业,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厂家。
《张裕公司志》里有一句话:“尽管中国葡萄种植、酿酒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汉朝,但葡萄酒工业化生产实以张裕公司为开端。”在张裕之前,中国人餐桌上只有舶来的葡萄酒。恐怕谁也想不到,当年张弼士创办张裕的起因,源自法国领事的一段闲话。 1871年的一个夏夜,张弼士在印尼雅加达出席法国领事举办的酒会,当法国领事端着葡萄酒走近张弼士时,那位法国人讲述了自己的故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他曾随英法联军来到烟台,发现那里漫山遍野长满野葡萄,宿营期间士兵们采摘后私自酿成酒,口味竟然不错。苦于征战的法国兵甚至有过梦想,战后留在这里开办公司,专做葡萄酒生意。
此等闲话张弼士听后却多了一桩心事。此后,张弼士公务之余考察了烟台的葡萄园种植和土壤水文状况。1892年他斥资300万两白银,购下烟台东部和西南部两座荒山,雇佣两千劳工开辟了1200亩葡萄园,又在市区近海处购地61亩,建起一座两层生产工作楼。至此,中国第一座带有现代工业色彩的葡萄酿酒公司初现格局。
张弼士在国内外摸爬滚打多年,练就一双慧眼。他知道,要想成就一番大业,不借助朝廷之力只能是纸上烟云。于是,在有幸得到慈禧太后召见时,张弼士趁机献上30万两白银,此事在朝野上下引起不小震动。张弼士此后做事一帆风顺,不仅得到了封赏,而且在宫内得了人缘。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当时名满天下,人品学问高人一筹,书法又精到。张弼士动了请他题写厂名的念头,以翁同龢的洞明练达,当然知道张弼士非等闲之辈,乐得送个人情,当下大笔一挥,朴茂凝重、气韵天成的“张裕酿酒公司”招牌写就。
翁同龢的书法润格一向让人望而却步,这次特意破了格,每字仅收白银50两,意思意思罢了。6个大字镌刻贴金镶嵌在公司大门上方,透着不同凡俗的富贵大方气象,既抬高了张裕的身份,也使过往行人多了一份谈资。 “卖猪崽”与“等郎妹”
张弼士是客家人,出生贫寒,祖籍为广东大埔县(旧属潮州府,现属梅州市)。在他还在懵懂年纪时,父亲担心家穷,儿子以后娶不起媳妇,就给他领养了一个“等郎妹”(童养媳)。张弼士稍大的时候,在汕头应征做了劳工,当时人们称这些劳工为“卖猪崽”。做工期间,张弼士听说家乡人有在南洋致富的,就决意下南洋,那时他才18岁。
下南洋之前,在父母的操办下,张弼士与“等郎妹”陈氏结婚。婚后张弼士即登船远去,陈氏又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等郎妹”。陈氏聪慧贤淑,勤劳质朴,张弼士走后,她孝敬公婆,操持家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翘首盼望张弼士在大年除夕来家住上几日。每到张弼士回来,陈氏总要亲手做上两样食品给他吃。张弼士见时,不是山珍海味,而是酸芋头、酒糟粕。张弼士明白陈氏的良苦用心,昔日苦中苦他不敢忘记,总是将这两样食品和着泪水吃下。
然而,就在张弼士于南洋发奋努力、大功告成之际,陈氏却因操劳过度染病不起,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但张氏后人在谨记张弼士的成功时,总是缅怀陈氏的默默奉献,他们认为这里有陈氏的一半功劳。 张裕公司的百年大酒窖素有亚洲奇观之美称。沿螺旋式的石级下行数米,便来到了地下大酒窖。该酒窖始建于1894年,沉入地下7米,低于海拔1米,整体方位北距海边不到100米,占地2666平方米。酒窖虽傍海所建,又低于海平面,但不渗漏,四季常温14摄氏度左右。酒窖用中国传统烧制的大青石砌成,纵横交错,共有8个幽深的拱洞。拱洞交错连环,有如迷宫,无人指点难以找到出口。据说夜深人静时,置身某一条甬道的尽头,往往会听到时隐时现的回声,有人听到当年施工时的嘈杂声响,有人分辨出当年首任总经理张成卿(张弼士的侄子)时断时续的广东口音……
大酒窖前后建了3次,历时11年才告完成。当年破土动工,因土层为沙质,开工不久即因渗水而坍塌。后来张成卿以洋法再建,全部采用钢铁构件以期长久,岂知地下潮湿使构件锈蚀严重,连降几天暴雨后就有洪水涌入,终于不保。面对接连失败,张成卿集思广益,商定顶部运用石头发碹结构,墙壁用石块加水泥砌成,墙体内再以乱石填充,使窖体异常坚固,并科学设计了排水系统,保证了酒窖不再渗漏。
酒初酿成,口味生涩,也不协调,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贮藏陈酿,使其自然老熟,才能芬芳浓郁,口味醇厚。这就必须说说橡木桶。在大酒窖两旁,安放着一排排橡木桶,橡木桶有大有小,共有148种型号,其中有3只大桶,是用法国林茂山所产橡木制成,橡树树龄都在百年以上,锯开的桶材且都置放三载,经日晒雨淋,直到寄生出野生山蘑菇,并呈黑色,才被优选制桶。用橡木制成的桶,酒液不外渗,透气性又强,有利于酒液“呼吸”,还能散发出特殊的香气,每只桶贮酒15000公升。张裕最早的酒桶是从奥地利运来的,运来时是一堆加工好的木板,在地窖中一块块拼起来,加上铜器才算完成。这些木桶虽已百年,但保存完好,如今作为文物供人观赏。 1914年张裕双麒麟牌葡萄酒和白兰地正式发售,尽管这批酒在地下酒窖中陈酿了整整18年,口味绝佳,可喝惯老白干的百姓并不怎么买账。为此,张裕人专门制作了一辆大型彩车,车里装满小瓶样酒沿街赠送,还随赠一个带张裕字样的小酒杯。这在当年别出一格,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那时张裕公司北边的海上停了不少外国军舰,张裕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些“识货”的顾客,于是就摇着舢板送过酒去,士兵们很欢迎,酒的销量一下子就上去了。当年有个士兵贪喝白兰地,迷迷糊糊地掉进海里,同伴们连忙救人,一时间乱作一团。谁想这个士兵一会儿就扶着舢板爬了上来,还直冲大家做鬼脸。水兵们虚惊一场,就送给张裕白兰地一个绰号:“难醉易醒酒。”
张裕当年主打上海市场,它的广告1914年就出现在《申报》上,并在上海英大马路设分销处,门面十分讲究,工作人员穿着也十分体面,至今老上海人还津津乐道。1918年的一期《小说月报》上刊有一幅张裕的广告,彩色精印一位持杯微笑的标致女郎。肯在纯文学刊物上花大价钱作广告,是看上了文艺圈这个消费层。这样的雅俗兼顾,如果没有点文化头脑是难以做出来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一家报纸公开征集对联,出“五月黄梅天”为下联,上联得中者奖500大洋。重赏之下的笔战好不热闹,但人们没有料到,当选者竟是一种酒名——“三星白兰地”。意思虽然风马牛不相及,但对仗之工整却令人叫绝。有人怀疑此事为张裕居中“炒作”,因为查无实据,终成悬案。 1912年8月孙中山先生由上海水路北行,应袁世凯邀请赴京议事,途经烟台作短暂停留。21日他参观了张裕公司,并为张裕题写了“品重醴泉”四字。孙中山一生忙于政务,所题匾额并不多,流传到今天的,要数“天下为公”与“品重醴泉”最有名气了。“品”字既指酒品更重人品,好人品酿造好酒品,这样的深意用四个字就概括出来了,可见孙中山的学养与才情。在张裕的诸多名人题字中,能与“品重醴泉”相媲美的,当数张学良的“圭顿贻谋”。
孙中山先生赞扬他的广东老乡:“张(弼士)君以一人之力而能成此伟业,可谓中国制造业之进步。”张学良将军则用四个字诠释孙中山的一番话,真可谓切中肯綮。“圭顿贻谋”以春秋战国时期善于经营的大贾巨富白圭、猗顿作比,称赞张裕公司经营有方。
白圭被视为古代商界鼻祖,他说:“吾治生产,犹如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这是古代企业家的风采,豪气冲天,却能玄机暗藏,老谋深算。其实,白圭的最高明之处就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贸易致富理论,认为经商必须掌握时机,运用智谋,与人不同。
要说猗顿,必须先说说他的老师范蠡。越国大臣范蠡在与吴国争锋得胜后,舍弃了越国的高官厚禄,到齐、陶之地艰苦创业,勤勉地从事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商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范蠡经商目的不在于赚钱,而在于实现其自我价值,即向世人表明他不仅能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而且能亲自从事经济活动,发家致富。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范蠡不为金钱所累,去齐至陶时便“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居陶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更可贵的是,范蠡还不搞垄断,慷慨指导齐国国君在后苑治池养鱼,一年得钱二十万。范蠡商业上的最大成功在于成就猗顿为一代巨富。猗顿,原是春秋时代的鲁国贫寒书生,他在生计艰难时听到范蠡弃官经商很快致富的消息,于是“往而问术”。范蠡告诉他:“子欲速富,当畜五(母畜)。”猗顿按照指点千里迢迢来到西河(今晋南一带),大畜牛羊,后又兼营盐业,十年之间成为与范蠡齐名的巨富。司马迁在讲述这段故事时,深为范蠡的境界所折服,称其“富好行其德”。司马迁实在高明,他看重范蠡的“富”,更赞赏范蠡的“德”,这与孙中山的“品”字双关有异曲同工之深意。
1915年2月,“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召开,张裕四个产品同获金奖。回味这段辉煌,如果把孙中山与张学良的两个题词联系起来看,就不难找到答案。
翻开张裕的题词簿,往昔那些政要的题词比比皆是,黎元洪题“酝酿太和”,袁世凯题“瀛洲玉醴”,宋子文题“芳冽驰誉”等,都不失文雅。也有些武将不吝惜他们的笔墨附庸风雅题词赞誉,他们大都有高参,所以题词也都谐和有致,少有粗鲁。却也有例外,张宗昌就是一位。张宗昌在任直鲁联军总司令时到过张裕,酒席之后开始题词,墨水不多的他让秘书代笔,秘书文思较慢,张宗昌便不耐烦,他说:“咱们张家代出鲁人,张飞一生直鼓直棰,我张某也不兴文诌诌那一套,用不着咬文嚼字,就给我写个醉卧沙场吧!”由这样的武将写上一幅“醉卧沙场”,也真贴切到家了,只是将这样的题词与孙中山、张学良那样的题词放到一处,难免给人增加笑柄。
康有为曾经在1917年和1927年两次为张裕葡萄酒题诗:
深倾张裕葡萄酒,移植丰台芍药花。且避蟹鳌写新句,已忘蒙难征莲华(1917年)
浅倾张裕葡萄酒,移植丰台芍药花。更读法华写新句,欣于所遇即为家(19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