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葡萄酒的故事
葡萄酒的起源
关于葡萄酒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说,起源于古埃及,或古希腊,抑或希腊克里特岛(Crete)。而据现有的葡萄酒档案资料来研究分析,确切地说,应是一万年前我们共同的祖先酿造了葡萄酒,从而随着葡萄酒文化流传到今天。
据史料表明,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是随着旅行者和新的疆土征服者,从小亚细亚(AsiaMinon)和埃及,在到达希腊及其诸海岛之前,先流传到希腊的克里特岛,再经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北非的利比亚和意大利,从海上到达法国濒临地中海东南的瓦尔省(Var)境内靠海的普罗旺斯地区和西班牙沿海地区;与此同时,通过陆路,由欧洲的多瑙河河谷进入中欧诸国。
在上述最早的发源地,在生活和劳动中,偶然发现了在大自然中早已生长着的野生葡萄,从而酿造出最原始的饮料,日后称之为葡萄酒。人类随着火的发现和应用,而进入捕鱼、狩猎、家畜饲养和农业的时代。在此漫长的岁月中,谷物种子和葡萄苗木或葡萄蔓藤一起流传于世,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考古学家考证,人类在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葡萄酒酿造。通常认为,葡萄酒起源于公元前6000年的古波斯,那时有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
在新石器时代,濒临黑海的外高加索的安纳托利亚(Aratolia)(古称小亚细亚)、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已成为部落的群居区。这是由于当时这些地区,气候温和与土地肥沃,所以远离该地区的原始部族人,纷纷迁移至此定居。在绿树成荫的山丘地带种植葡萄,而在平原地区的广阔田野,从事农业生产。从而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日渐向远方流传。
在希腊,在考古发掘中,在一座古墓窟里,发现墓壁上有一幅公元前二世纪的浮雕;希神阿波罗(Apollon)和胜利女神(Victoire)共向造物主(God)敬献葡萄的景观;古希腊人喜欢葡萄酒。荷马史诗中多次提到葡萄酒。古希腊的葡萄酒神是迪奥尼索斯(Dionysos).
在古埃及,特别在尼罗河河谷地带,从发掘的墓葬群中,考古学家发现一种底部小圆,肚粗圆,上部颈口大的盛液体的土罐陪葬物品;经考证,这是古埃及人用来装葡萄酒或油的土陶罐;在埃及十八代王朝时期的纳黑特(Nakht)古墓中,发掘出一幅壁画(fresco),上有一站着面略向左侧一方而穿一白色服装的贵夫人,从其左脚跟起,经头部向右脚跟,用一串葡萄蔓藤叶饰物围着,而在其两侧,左为一狼头人身,而右则为一美丽年轻的仕女,他们各擎一长圆形酒杯似向女主人从头上浇葡萄酒之状。
古罗马帝国的军队征服欧洲大陆的同时也推广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公元1世纪时,征服高卢 (今法国),法国葡萄酒就此起源,最初的葡萄种植在法国南部罗讷河谷。2世纪时到达波尔多地区。古罗马人喜欢葡萄酒,有历史学家将古罗马帝国的衰亡归咎于古罗马人饮酒过度而人种退化。古罗马的酒神是巴克斯(Bacchus)。
葡萄酒在中世纪的发展得益于基督教会。圣经中521次提及葡萄酒。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基督教把葡萄酒视为圣血,教会人员把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作为工作。例如,法国勃艮第产区的葡萄酒酿造就归功于修道士们的精心栽培及从罗马迁居于阿维农的教皇们的喜好。
葡萄酒随传教士的足迹传播世界。西方葡萄酒的在17世纪传入中国也是传教士所为。
1864年,葡萄蚜虫灾害曾席卷法国,法国的大部分葡萄园被毁,幸亏人们发明了把法国葡萄枝嫁接在抗虫害的美国葡萄根上,才使法国葡萄种植绝处逢生。
据史料记载:
约离现今,耶稣基督诞生4000年时,由于海陆交通,缩短了时空距离,酒文化通过文人笔下的文章或诗歌流传开来。此时的埃及,虽然它的农业。手工业和航海已很发达,但其进步的曙光才刚刚露头……。但到公元前1085年左右,相传埃及神话中的地狱神的奥西里斯(Osiris)被公认为葡萄树(Vines)和葡萄酒(wines)之神;
至于对法国而言,从历史的长河中,这与邻国的意大利,日后成为世界四大陆上,栽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最发达的国家,并从中得益非浅。当然,法国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都在不同的程度上,适宜葡萄的生长。从8月开始的三个月中,从南向北,整个法国处于喜悦的葡萄收获期。在此期间,法国的葡萄产区,沉湎于品尝葡萄新酒的醇美的欢乐之中。
据法国两位名画家的作品中显示出:
公元1574年到1665年,法国画家尼古拉•普森(Nicolas Poussin)画的一幅画:秋天,一群从巴勒斯坦来的打工者,正在法国葡萄园中采摘串串成熟的葡萄放入附近的箩筐中;
公元1789年至1863年,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斯(Eugere Delocrcix)所作的一大型壁画:希神巴克科斯(Bacchus)正在把一大陶盆中盛放的葡萄酒喂一头大狮子。
此外,法国学者在墓葬中发现公元前一世纪的一幅浮雕,上有一酒贩正在出售葡萄酒给一位消费者的场景。
综观上述史话,葡萄酒为全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饮料,也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幸福的源泉。至于葡萄酒的起源说,已并不重要,让它留待史学家们继续去挖掘和研讨的学术问题;而对于现代人来说,饮葡萄酒,尤其是名贵的葡萄酒,这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并为人类创造了一份不小的财富。
葡萄酒的历史
[编辑本段]
考古学家证明,葡萄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起源不太明确的葡萄的酿造技术从没有停止过改进,而实际上这又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
多少世纪以来,葡萄酒曾是一种保存时间很短的手工作坊产品。今天的大型商业化的葡萄酒产品应归功于一些发明创造,如高质量的玻璃和密封的软木瓶塞,以及19世纪法国药物学家巴思特有关发酵的微结构的发现。
葡萄酒的演进、发展和西方文明的发展紧密相衔。葡萄酒大约是在古代的肥沃新月(今伊拉克一带的两河流域)地区,从尼罗河到波斯湾一带河谷的辽阔农作区域某处发现的。这个地区出现的早期文明(西元前四千至三千年)归功于肥沃的土壤所致,也是酿酒用的葡萄最初开始茂盛生长的地区。随着城帮的兴盛取代原始的农业部落,怀有领土野心的古代航海民族――从最早的腓尼基(今叙利亚)人一直到后来的希腊、罗马人等――也广泛地将葡萄树种与酿酒的知识散布到地中海,乃至整个欧洲大陆。
当罗马帝国于在西元五世纪灭亡以后,分裂出来的西罗马帝国(法国、意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国地区)里的基督教修道院详细记载了关于葡萄的收成和酿酒的过程。这些巨细靡遗的记录有助于培植出在特定农作区最适合栽种的葡萄品种。西元768年至814年统治西罗马帝国的查理曼大帝,其权势也影响了此后的葡萄酒发展。这位伟大的皇帝预见了法国南部到德国北边葡萄园遍布的远景,著名布根地(Burgundy)产区的“可登-查理曼”顶级葡萄园(grandcru Corton-Charlemagne)也曾经一度是他的产业。
大英帝国在伊莉莎白一世女皇的统治下,成为拥有一支壮大的远洋商船船队的海上强权。她的海上贸易将葡萄酒从许多个欧洲产酒国家带到英国,英国对烈酒的需求,亦促成了雪莉酒、波特酒和马德拉白酒类的发展。
在美国独立战争的同时,法国被公认是最伟大的葡萄酒盛产国家。汤玛斯•杰佛逊(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曾热心地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论及葡萄酒等级,并且也鼓吹将欧陆的葡萄品种移植到新大陆来。这些早期在美国殖民地栽种、采收葡萄的尝试大部分都失败了,而且在本土美国的树种和欧洲的树种交流、移植的过程中,无心地将一种危害葡萄树至深的害虫给带到欧洲来,其结果便是十九世纪末的葡萄根瘤蚜病,使绝大多数的欧洲葡萄园给毁于一旦了。不过,若要说在这一场灾变中有什么值得庆幸的事,那便是葡萄园的惨遭蹂躏启发了新的农业技术,以及欧洲酿制葡萄酒版图的重新分配了。
自20世纪开始,农耕技术上的利多发展使得各地酿制葡萄酒的业者,都可以保护作物免于遭到像霉菌、动物虫害等常见的侵害。葡萄的培育和酿制过程逐渐变得科学化。同时本世纪也广泛立法来鼓励制造信用好、品质佳的葡萄酒。今天,葡萄酒在全世界气候温和的地区都有生产,并且有数量可观的不同葡萄酒类可供消费者选择。 从早期的农业社会一直到现在,葡萄酒酿造的进展历程可说是一篇令人着迷不已的传奇史;也披露出葡萄酒在西方文化中的根本意义。
2. 法国南部的奥克地区的葡萄酒都有哪些历史故事呢
产区:奥克产区((Vin de Pay D'oc))
级别:IGP
年份:2010年
类型:干红
葡萄品种:梅乐(Merlot),歌海娜(Grenache)
品鉴记录:亮丽的紫红色,香气以新鲜的草莓和红色水果为主,入口柔顺,单宁丝滑是一款简单易饮的美酒。余味悠长,有一些淡淡的薄荷的味道。
饮用温度:16-18度
配餐建议:口感柔和,在配餐上没有特别的要求,搭配一些简单的肉类即可。
试饮场合:适合各种场合
消费人群:适合刚开始接触葡萄酒的人
产区故事:法国南部的奥克地区向全球提供质量上乘,品种越来越丰富的佳酿。这里的葡萄酒种类丰富,既有口感清新细腻、色调热后淡雅、让您轻盈飘绕的美酒,又不乏鲜艳绛红、浓郁芬芳,令饮用者畅快淋漓的葡萄酒。这里阳光亮媚、气象土壤都合适栽植葡萄。据考证,早在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人就已经开端在此栽植葡萄 ,400 年后,古罗马部队的到来使这里成为法国最早的葡萄酒产地。历史上,这里的葡萄酒不仅进贡过法国国王,从 17 世纪起还远销英伦和北欧。 1986 年,为了应对新世界葡萄酒的挑衅,奥克地域葡萄酒业有识之士决议变更传统,范围种植,下降本钱,适应新的花费习惯,出击国际市场。为了保证质量,他们还将奥克地区餐酒“ Vin de PaysD'OC" ”作为一种法定称号保存下来,并制定了严厉的质量尺度:必需由区内四省酿造,并采取法定的葡萄品种,坚持 100 %葡萄品种,并经地区委员会品尝鉴定。现在,这里是法国最大的地域餐酒产地,葡萄种植面积达 30 万公顷,法国人餐桌上的葡萄酒有 44 %来自于此。这里的范围种植 , 紧急时刻,也使它成为法国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基地,和世界三大葡萄酒产区之一。
3. 法国葡萄酒的介绍
葡萄酒是以用新鲜葡抄萄果实或果汁,经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酿制而成的饮料。法国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地,其生产葡萄酒的历史悠久。法国最古老的超一级酒庄是吕萨吕斯酒堡。法国法律将法国葡萄酒分为4级:法定产区葡萄酒、优良地区餐酒、地区餐酒、日常餐酒。其中,法定产区葡萄酒占全部产量的35%,优良地区餐酒占22%,地区餐酒为15%,日常餐酒为38%。
4. 关于红酒的小故事或传说,请给我说一个!
葡萄酒为什么有干红呢?
这个问题说起来,可就话长啦……
首先,从欧洲的饮食习惯来说。一个地域的饮食习惯,决定了这个地域的人在用餐的时候搭配什么样的饮料。欧洲人做菜的方法只有3个:煎、烤、煮,他们不会炒、不会炖、不会蒸,所以食物的吃法远远不及中国(没有的意思啊)。比如欧洲最爱吃的海鲜,他们只能先煮出来,然后再配上作料吃(不会中国的酱爆啦,红烧啦之类的做法),所以海鲜经常很清淡,有时还有很大的腥味。这时如果再配上一支甜酒,海鲜的鲜味不但会被掩盖,甜甜腻腻的味道恐怕下次不是不想喝这个酒了,而是不想吃海鲜了吧!再比如牛排,几分熟的牛排洒上胡椒粉,真是美味啊!但是如果这时配上甜红酒,甜甜的口味改变了本身偏咸的牛排,而且也不能衬托出牛排的劲道。所以他们费劲了千辛万苦,就是想要把葡萄酒中的糖去掉!还有他们吃菜的顺序都是一道一道的,这个吃完了撤下盘子去,才上那道菜,相应的,白葡萄酒喝完了,才开始喝红酒。还有还有,他们爱喝咖啡啊,而且是黑咖啡,因为他们喜欢吃苦,所以一些葡萄酒又苦又涩,正好对了他们的胃口……
再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欧洲人每天都吃那么多的奶酪和黄油了,如果喝的饮料里再有n多的糖,那他们的身体早就完了,所以都靠干葡萄酒在这儿撑着呢!葡萄酒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类物质、钙磷等多种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有的是从葡萄那里来的,有的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而产生的芳香类物质(如多酚类、黄酮类)也给葡萄酒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香气和滋味,品评葡萄酒已经成为了葡萄酒爱好者饮用葡萄酒时最大的乐趣了。
我觉得根本不能怪中国人喝干红兑可乐,干白兑雪碧,因为我们就是喜欢口味甜啊,我们不喜欢吃苦啊!而且中国菜系那么多,一个桌子上摆好几道菜,只一种酒怎么可能搭配的过来?不过兑可乐雪碧呢,不但把酒自身的特色都掩盖了,最严重的是破坏了葡萄酒本身的香气和酒体。所以爱喝甜口味的葡萄酒的人,完全可以选择本身发酵出来就是甜酒的葡萄酒,甜酒里既有你想要的芳香、滋味和酒精,也能满足甜甜的口感了!酒满仓中就有你想要的各种类型的葡萄酒。
5. 拿破仑和葡萄酒有什么故事
拿破仑和很多葡萄酒都有故事,不知道你问的哪一个
首先,这家伙特好白兰地,也喜欢咖啡。因此在远征俄国的路上发明了著名的皇室咖啡。
第二,拿破仑的御医为他身体考虑建议晚年建议他喝点产自香贝天的酒,结果他一喝就爱上了,所以在法国,香贝天的酒可是被称为御酒的。据说拿破仑远征俄国的时候带了大批的香贝天随行,结果随着法军的溃败,俄国在欧洲边境上四处可见一种没有任何标签的酒。据俄国商人称这些都是缴获来的御酒...当然,没有一瓶是真的。
第三,拿破仑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勃艮第的武乔住过,那里是勃艮第特级园最多的地方(Clos Vougeot本身就是一个特级园,不过通常认为,他最优秀的葡萄园是大德园)。1777年,他被父亲大米拉波伯爵以激进之名关进伊夫堡。三年牢狱之苦后,他竟不回巴黎而直接来到杜福尔酒庄。在他后来写的回忆录中,他说在杜福尔酒庄的日子,是他一生中最为快乐的时光。“白天在索恩河边陪着葡萄晒太阳,晚上在酒窖里闻香得钻心得酵母味……
之后的故事上边的朋友已经提到过了~
总之。可以看出:1.和所有巴黎贵族一样,拿破仑是个勃艮第控
2.和所有巴黎贵族一样,拿破仑喜欢乱搞风流韵事
3.和所有巴黎贵族不一样,拿破仑个头很矮..
6. 求一本爱情小说的书名,内容有关法国葡萄酒的,爱情故事,大概是讲女孩和男孩在法国发生过爱情,后来女
真的是好肉麻!居然有这样的问题
7. 求关于葡萄酒的故事
古希腊的酒神是谁?
古希腊神话里的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是葡萄酒与狂欢之神,也是古希腊的艺术之神。据最流行的传说,他是宙斯(Zeus)和西姆莱公主(Semele)所生的儿子。宙斯的妻子赫拉(Hera)是只醋坛子,凡是宙斯与别人相爱,她一定要作陷害性的报复。赫拉劝诱怀了孕的西姆莱公主请求宙斯现出本相,以证明爱情的神圣性。原来,宙斯与人间女子相爱时,都以化身出现。在西姆莱的请求下,宙斯表示同意。宙斯是希腊宗教和神话里的主神,他的威力太大,西姆莱这个凡间女子无法承受,结果被雷霆击死。宙斯从西姆莱的腹中取出未足月的胎儿,缝入自己的大腿。宙斯在这段时间里成了瘸腿。儿子足月后出生,取名为“狄奥尼索斯” 意思是“宙斯瘸腿”。这样,狄奥尼索斯出生过两次。
狄奥尼索斯的生死神奇传说以及他同美女阿里阿德涅的婚姻,使得他在有些地方,人们几乎把他和太阳神阿波罗(Apollo)同等对待。酒神的表征是一个由常春藤、葡萄蔓和葡萄果穗缠绕而成的花环,一支杖端有松果形物的图尔索斯杖和一只叫坎撤洛斯的双柄大酒杯。在早期的绘画艺术中,他被描绘成一个蓄须男子,但后来又变成了一个有女性味道的青年男子,并常由女祭司们陪伴和长笛演奏者们簇期着。希腊国家博物馆的古币馆中陈列着一枚铸有狄奥尼索斯头像的古希腊钱币。酒神面带希腊众神所共有的平静表情,他的头发用葡萄蔓结成发髻,葡萄叶装饰着他的前额,犹如头戴王冠。
早在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就有了“大酒神节”(Great Dionysia)。每年3月为表示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敬意,都要在雅典举行这项活动。人们在筵席上为祭祝酒神狄奥尼索斯所唱的即兴歌,称为“酒神赞歌”(Dithyramb)。与比较庄重的“太阳神赞歌”相比,它以即兴抒情合唱诗为特点,并有芦笛伴奏,朗然起舞的酒神赞歌受到普遍的欢迎。到公元前6世纪左右,酒神赞歌开始负盛誉,并发展成由50名成年男子和男孩组成的合唱队、在科林斯的狄奥尼索斯大赛会上表演竞赛的综合艺术形式。伟大的酒神赞歌时代也是伟大的希腊抒情合唱诗盛行的时代,井导致了古希腊戏剧、音乐艺术的发展。古希腊的悲剧、喜剧和羊人剧都源于“大酒神节”。
罗马的酒神是谁?
罗马帝国时期的酒神是巴克斯(Bacchus),他是葡萄与葡萄酒之神,也是狂欢与放荡之神。在罗马宗教中,有为酒神巴克斯举行的酒神节(Bacchanalia)。这个节日从意大利南部传人罗马后,起初秘密举行,且只有女子参加,后来男子也被允许参加,举行的次数多达一个月5次。节日期间,信徒们除了狂饮外,还跳起狂欢的酒神节之舞。这种成了狂欢酒宴的节日使罗马元老院于公元前186年发布命令,在全意大利禁止酒神节。但多年来这一节日在意大利南部却没有被取缔。
有关巴克斯酒神的出生,在梵蒂冈博物馆收藏的一块古代浮雕上记录了与狄奥尼索斯类似的场景。从西姆莱女神腹中取出巴克斯后,朱庇特主神( Jupiter)将孩子置于大腿中三个月,从浮雕中可以看见巴克斯足月后正从父神的腿中降临出来。此时,站在一旁的畜牧神海尔梅斯(Hermes)手捧衣衫,准备为幼神接生,而掌握生、死、命运的三位帕尔卡女神(Parques)则要为新生的幼神祷告。十七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卡拉瓦乔,以他“无情的真实”表现手法创作了《年青的巴克斯》等多幅已克斯酒神形象。
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美国盖洛(Gallo)葡萄酒公司的盖洛牌商标上,画了一只公鸡,公鸡的上端则画了一个穿宽松长袍的罗马酒神巴克斯,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快乐的盖洛老爷爷”。该公司在各地搞促销活动时,还常常雇佣一个人穿着宽松长袍,装成巴克斯酒神的样子,身前身后还各挂一块广告牌,上面写着:“啊哈,快乐快乐,请买盖洛”。巴克斯酒神在罗马帝国时期名声不好,在罗马的教义中作用也不大,但‘移民”到美国后,即展示了非凡的广告魅力,使盖洛公司的葡萄酒占领美国25%的市场,并成为美国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商,盖洛兄弟也从赤贫的意大利移民后裔,成为美国酒王。
诺亚( Noah)醉酒是怎么回事?
古希腊人和罗马人有他们的葡萄酒神,希伯莱人则有自己的有关葡萄和葡萄酒的传说。《圣经·旧约·创世记》是希伯莱民族关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创世神话。书中记载,上帝(God)在创造了宇宙、世界、光明与黑暗以后的第三天,开始在地球上创造有生命的植物,其中也包括葡萄。第五天则创造了各种动物;第六天,他用泥土创造了世上第一个男人——亚当( Adam),然后,取亚当的肋骨创造了第一个女人——夏娃(Eva),他们就是人类的祖先。
亚当与夏娃的子孙中,有一个名叫诺亚的男人,十分虔诚地信奉上帝,而且十分善良。当上帝发现世上出现了邪恶和贪婪后,决定要用洪水淹没世界,但愿意赦免诺亚一家。诺亚遵循上帝的旨意,挑选世上洁净的植物和配对的动物,带着他的三个儿子,登上了漆过松脂的柏木大船,即著名的诺亚方舟( Noah’sark)。上帝连降了四十昼夜的滂沱大雨,洪水泛滥,水位比大地上最高的山峰还高出七公尺。150天以后,洪水渐渐退去,世上就剩下诺亚一家和方舟里的动植物。
此后,诺亚开始耕作土地,开辟了一个葡萄园,并种下了第一株葡萄。后来,他又着手酿造葡萄酒。一天,他喝了园中的酒,赤身裸体地醉倒在帐蓬里。他第二个儿子可汗( Coham)看见后,去告诉兄弟西姆(Sem)和雅弗(Japhet),后两人拿着长袍,倒退着进帐篷背着面给父亲盖上,没有看父亲裸露的身体。诺亚酒醒后,就诅咒可汗,要神让可汗的儿子迦南一族做雅弗家族的奴隶。自己酒后失礼,却迁怒于儿子,更有甚者,还要罚自己的孙子为奴。‘酒后无德”,看来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
《圣经》里,随处可见葡萄园与葡萄酒的记载。据法国食品协会( S0PEXA)的统计,《圣经》中至少有521次提到葡萄园及葡萄酒。
1872年,英国博物馆的约翰·史密斯成功地解释了巴黎卢浮富所藏粘土板上的楔形文字。该篇文字被命名为“伊尔加美许叙事诗”,其中第九、十两章记叙了大洪水来临之前,人们造方舟以便乘坐的故事。在叙事诗中,提到了雇主请造船工人饮用葡萄酿成的红、白葡萄酒。
古埃及的酒神是谁?
俄赛里斯(Osiris)是古埃及主神之一,也是公认的葡萄树(Vines)和葡萄酒(Wines)之神。他统治已故之人,并使万物自阴间复生,如使植物萌芽,使尼罗河泛滥等。对俄赛里斯的崇拜遍及埃及,而且往往与各地对丰产神和阴间诸神的崇拜相结合。在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67-前1085)以前,俄赛里斯的形象是一具干尸,双臂交叉在胸前,一手拿着弯仗,另一手拿着连枷,额下胡须编成辫,头戴阿特夫冠,即上埃及白色王冠,两侧各饰一根红色羽毛。
什么法典是最早涉及葡萄酒的法典?
就如同建在古巴比伦城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被彻底毁掉一样,文明古国巴比伦的文献大都湮灭了,却留下了极有价值的《汉穆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汉穆拉比(?-公元前175O)是巴比伦第一王朝的第6代国王,自公元前1792-前1750年统治巴比伦。他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并把首都巴比伦城(位于伊拉克巴格达之南88公里)建成财富显赫的商业和行政中心。汉穆拉比在位期间,提倡科学,奖励学术,颁布了著名的《汉穆拉比法典》。法典被刻在巴比伦马尔杜克神庙内一座闪长岩石柱上。这282条法律包括经济条款、家庭法,以及刑法和民法。其中就有4条是关于酒的买卖以及饮酒的规定。据专家们的意见,该法典中所指的酒就是葡萄酒。因此,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涉及葡萄酒的法典。
8. 法国葡萄酒的发展历史
最早的历史:
公元前7000-5000年的亚美尼亚地区(西接土耳其,南接伊朗交界)专-波斯湾,公元前4000-3000年-希腊、罗属马-欧洲大陆
中世纪之后:
罗马帝国于公元5世纪灭亡,分裂出西罗马帝国(法国、意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国地区)
9. 红酒拉菲故事
拉菲葡萄酒是拉菲庄园出产的享誉世界的法国波尔多葡萄酒之一。拉菲庄是由一名姓拉菲(Lafite)的贵族创园于1354年,在十四世纪已相当有名气。到了1675年她由当时世界的酒业一号人物希刚公爵(J. D. Segur)购得。今天中国品牌网小编要跟大家一起分享的就是拉菲葡萄酒的品牌故事。
希刚当时在酒界叱咤风云,他同时拥有顶级的历史名庄拉图(Chateau Latour)、木桐(Chateau Mouton)和凯龙世家(Chateau Calon-Segur)。法王路易十四曾说希刚家族可能是法国最富有的家族。在十七世纪,法国基本上是勃艮第(Burgundy)酒的天下。而当时上流社会的著名“交际花”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妇庞巴迪因在罗曼尼酒庄的争夺中,输给了路易十五的堂兄弟,波旁王朝的亲王,康帝亲王(Prince de Conti),因而把兴趣转投向拉菲,令拉菲往往成为凡尔赛宫贵族们的杯中佳物。
1755年希刚家族的第三代掌门人去世后,拉菲产权进入了一段较为混乱的历史时期。但拉菲酒的品质依旧不为人失望。直至1868年詹姆士·罗斯柴尔德爵士(Baron James Rothschild)在公开拍卖会上以天价四百四十万法郎中标购得。该家族拥有拉菲庄一直至今,而且一直能把拉菲庄的质量和世界顶级葡萄酒的声誉维持至今。
波尔多在1855年对该区的名庄进行了评级。当时他们在多如繁星的庄园中选出了61个最优秀的名庄叫作Grand Cru Classe(中文可称作列级名庄)。在61个中又分为5个级别。其中第一级有四个,它们分别是拉菲庄园(Chateau Lafite)、拉图庄园(Chateau Latour)、玛歌庄园(Chateau Margaux)和红颜容庄园(Chateau Haut - Brion)。而四个中拉菲排名第一。后将二级酒庄“武当王”提升为一级酒庄,所以现在又称“五大名庄”。
美国的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不单是总统,他还是十八世纪最出名的酒评家。相当于今天的世界头号评酒大师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198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瓶1787年由托马斯杰弗逊签名的拉菲以十万五千英镑的高价由Forbes杂志老板Malcolm Forbes投得。创下并保持了世界上最贵一瓶葡萄酒的纪录。
拉菲庄园的土壤及所处地方微型气候(Micro Climate)得天独厚。拉菲庄园总面积90公顷,每公顷种植八千五百棵葡萄树。其中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占70%左右,梅乐(Merlot)占20%左右,其余为嘉本纳弗郎(Cabernet Franc)。平均树龄在四十年以上。每年的产量大约三万箱酒(每箱12支750ml算)。此产量居所有世界顶级名庄之冠。以此产量及其能维持的价格相比,拉菲庄的成就真是无人能及。拉菲庄的葡萄种植采用非常传统的方法,基本不使用化学药物和肥料,以小心的人工呵护法,让葡萄完全成熟才采摘。在采摘时熟练的工人会对葡萄进行树上采摘筛选,不好不采。葡萄采摘后送进压榨前会被更高级的技术工人进行二次筛选,确保被压榨的每粒葡萄都达高质要求。在拉菲每2至3棵葡萄树才能生产一瓶750ml的酒。为了保护这些矜贵的葡萄树,如没有总公司的特约,拉菲庄一般是不允许别人参观的。除此之外,拉菲庄还是出名愿花重本雇用最顶级酿酒大师的名庄。拉菲酒的个性温柔婉细,较为内向,不像同产于菩依乐村的两大名庄拉图和武当王的刚强个性。拉菲的花香、果香突出,芳醇柔顺,所以很多葡萄酒爱好者称拉菲为葡萄酒王国中的“皇后”。
在拉菲酒庄,2-3棵葡萄树才能产一瓶红酒,整个酒庄年产量控制在2—3万箱(每箱12支,每支750ml)。由于供不应求,拉菲红酒的预订都是在葡萄成熟的半年前进行,而且每个客人最多只能预订20箱。而年代久远的拉菲红酒,更是存世稀少,因此受到红酒收藏家的狂热追捧。
拉菲酒的苛刻标准使副牌拉菲珍宝也具有了与正牌相近的品质。由于它含有的梅洛比例比正牌要高,加之其产地卡许阿德台地的风土特征,它又具有独特的个性。酒的名字来自于与拉菲古堡所踞的小山丘接壤的卡许阿德台地,此处的几个地块于1845年被拉菲古堡购入。
19世纪时,卡许阿德的酒与拉菲分别销售, 后来,卡许阿德这一名字被用于标识拉菲古堡的副牌酒。副牌酒最开始被称为“卡许阿德磨坊”,从1980年代起更名为拉菲珍宝,30年来酿造拉菲酒的苛刻标准使副牌拉菲珍宝也具有了与正牌相近的品质。
2012年3月,很多葡萄酒爱好者高喊“拉菲来了”——由葡萄酒企业法国罗斯柴尔德男爵拉菲集团投资的拉菲酒庄项目在山东蓬莱正式开工建设。经过在中国15年的种植基地考察后,蓬莱成为继阿根廷、智利之后,全球第三、亚洲唯一的拉菲生产基地。3月11日,法国罗斯柴尔德男爵拉菲集团投资的拉菲酒庄项目在山东蓬莱正式开工建设。据了解,拉菲集团未来将在蓬莱建成一座中西合璧的葡萄酒堡和25公顷葡萄种植园,每年将产出12万瓶拉菲酒。
目前,拉菲年产量最多是24万瓶。据浙江省工商局的调查,拉菲每年在中国市场大约能分到5万瓶。年产24万瓶的拉菲,分到中国市场约5万瓶,可是中国一年却能消耗200万瓶,多出来的上百万瓶“拉菲”究竟从哪里来的?
在2012年2月,浙江省工商局查处了义乌市程盛副食品商行经销裸装葡萄酒一案。据了解,程盛商行老板分别从河北昌黎、山东烟台购入了大量裸瓶葡萄酒,又在香港注册了“法国拉菲葡萄酒(香港)有限公司、法国皇家卡斯特庄园有限公司”等两家销售公司,然后再将自行印刷的这两家空壳公司的标签贴在裸瓶上,使国产酒摇身变成了名牌酒。形形色色的山寨拉菲红酒,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经济中等发达的城市,从场所上看,“傍名牌”的“XX拉菲”主要集中在KTV和酒吧,而伪造商标的纯粹假酒,反而集中在会所等高档消费场所。
10. 葡萄酒与名人的故事
查理曼大帝改红为白: 在勃艮第产区,有家顶级酒庄叫"高顿-查理曼酒庄",是法国著名的白葡萄酒酒庄。传说,这里原产上好的红葡萄酒,公元8世纪时,法国国王查理曼大帝饮用此酒,怕 此酒染红了他的大白胡子,下令改红为白,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白葡萄酒Corton-Charlemagne。
=================================================
拿破仑独爱香贝丹红葡萄酒Chambertin: 拿破仑的御医建议他饮用"香贝丹"Chambertin红葡萄酒,拿破仑每次出征都随军携带一车香贝丹红葡萄酒,酒桶上刻上N标记。拿破仑自己饮用,也御赐下属。传说,滑铁卢一役,他因未饮此酒而心情不佳,遂致战败。
=========================================================
龙船庄就在圣祖利安村靠近吉隆河边的土地上,后花园一直延伸到河边 龙船庄,因此可看到来往的船只甚多。往来船只上的人知道海军总将Duc D'Epernon就住在庄园内,为了表示对他的臣服和敬仰,都自觉向他敬礼。但由于河面太宽,用手敬礼未必能被看见,因此他们后来以斜下半帆以示敬礼。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了不成文的约定。船员们经过这里河面上都在大声喊“Baisse-Voile,就是法文的下半帆之意。总司令听见后明白其意,非常喜欢。所以决定酒庄的标志就以一艘下着半帆的龙船为记,并以象音单词“Beychevelle”代表“Baisse-Voile”作为酒庄名字。此乃龙船酒标和名字的传奇故事。总司令和夫人经常住在酒庄,所以还盖起了大型的酒庄城堡和后花园。直到现在人们还称之为波尔多的凡尔赛宫,是波尔多最大的酒庄城堡。
===========================================================
在十七世纪,法国基本上是勃艮第(Burgundy)酒的天下。而当时上流社会的著名“交际花”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妇庞巴迪因在罗曼尼酒庄的争夺中,输给了路易十五的堂兄弟,波旁王朝的亲王,康帝亲王(Prince de Conti),因而把兴趣转投向拉菲,令拉菲往往成为凡尔赛宫贵族们的杯中佳物。1755年希刚家族的第三代掌门人去世后,拉菲产权进入了一段较为混乱的历史时期。但拉菲酒的品质依旧不为人失望。直至1868年詹姆士·罗斯柴尔德爵士(Baron James Rothschild)在公开拍卖会上以天价四百四十万法郎中标购得。该家族拥有拉菲庄一直至今,而且一直能把拉菲庄的质量和世界顶级葡萄酒的声誉维持至今。
========================================================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但在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等领域是一代伟大的导师,而且他们在品评葡萄酒方面也不愧为权威人士。马克思在写给他女婿保尔-法拉格的父亲(亲家公)佛郎斯瓦-法拉格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衷心的感谢您寄来的葡萄酒。我出身于葡萄酒产区,自己也是葡萄园主,所以能恰当的鉴赏和品评红酒。我和路德(马丁-路德)老头一样的甚至认为,不喜欢葡萄酒的人永远不会有出息(永远没有无例外的规则)”。马克思在这里引用了马丁-路德的原话,高度评价了葡萄酒。但马克思是一个思维严谨的人,所以他在那个“不喜欢葡萄酒的人永远不会有出息”后面又加上了(永远没有无例外的规则)。
=====================================================
凡·高在1886年到达巴黎后,就中了酒神的咒语,从此,酒如影随形地跟着他直到生命的尽头。
从事创作的人,多少希望借着喝酒引发内心深处的狂想。凡·高象别的艺术家一样,到酒馆里去寻找灵感,捕捉人生百态。在巴黎时他常进出铃鼓酒馆,喝酒交朋友或是寻找适合的模特儿。《铃鼓咖啡屋的女人》就是以老板娘为描绘对象,凡·高抓住雅歌斯蒂纳空洞、漫不经心的眼神,盛着酒的杯子大模大样地放在桌上,点出整幅画的情景。
1888年,凡·高离开巴黎到南方寻找平静,但饮酒仍在他的生活中挥之不去。凡·高住在阿尔时,常常去咖啡屋观察那些消沉的灵魂。在《夜间的咖啡屋》这幅画里,画面人物散发着颓废的气息,像是喝醉的落魄汉缩在椅子上,打桌球的人一脸倦容,还有躲在一角幽会的情侣。整个咖啡馆里,空荡荡的。画中浓烈的黄、红、绿形成强烈的对比,像是在高温下空气蒸腾的景象。在阿尔,他在酒馆里花掉大半的生活费用,使他走向疯狂之途。
他与沉沦的人感同身受,但是画画却使他超越自我的限制,展开生命的光采。唯有作画,才能使他的感情与能量得到释放,作画是为了生活,而喝酒则是为了作画。凡·高就是在不断的酗酒、画画中,耗尽了他的理想和精神。他在麦田里自杀,让血流下来滋养大地。就像法国剧作家阿尔托所说:“这血、这酒,虽然阴郁却喜悦,散发出苦涩的酒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