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阿黛尔的生活》在温暖中流浪的色彩
年初第一遍看《阿黛尔的生活》的时候,刚读完《第二性》,配合影片开头的几段《玛丽安的生活》食用,感觉到的是浓浓的女权意识:一个女性如何觉察到自身的理想与爱情。好电影总是在反复咀嚼中能发现不同的韵味,又是一年戛纳,重温去年这部金棕榈电影,脑子里总是响起那句老歌“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阿黛尔想超越她的生活,从觉醒,到冲突,最后沉沦。
这段让我不时想到《蓝色大门》,它们叙述了相似的主题:对爱与取向的困惑。当然《蓝色大门》毕竟是青春片,野心不大,点到即止。《阿黛尔的生活》则只将其作为影片主题的一部分。觉醒这一部分,就是阿黛尔确认自己欲望——不仅是性的欲望,更是对生活超越的欲望——的一个过程。《玛丽安的生活》在这部分中是一条暗线,阿黛尔宿命地喜欢这本书,也说不清为什么能够容忍老师讲解这本书,不再觉得这遏制了她的想象。我想,阿黛尔喜欢这本书,大概就是因为《玛丽安的生活》暗合了阿黛尔的生活,而这生活,她无法把握,她内心隐隐希望有人为她指明方向。影片开头,在学习《玛丽安的生活》这本书的课上,老师就抛出一个问题:玛丽安离开教堂,与男子擦身而过,她的心好像失落了什么,如何理解“她的心失去了什么”。阿黛尔没有回答。然而当她在广场上与艾玛擦身而过,相似的事情却微妙地发生在她身上。如同玛丽安“放慢了步伐”“不停回头看着我背后的年轻男子”,阿黛尔也在同样的回眸与凝视中,充满失落与困惑,而艾玛,一边与身边女孩调情,一边望着阿黛尔,又如《玛丽安的生活》中那一句“我想注视他而非取悦他”。
伴随着这种困惑,阿黛尔在对艾玛的幻想中开始了自慰。这种生理上的发泄不能解惑反而让她更困惑。于是《蓝色大门》式的剧情展开了。在托马斯的步步紧逼中,阿黛尔干脆就逮着了这个倒霉蛋进行了异性恋的试验,不过《蓝色大门》里,桂纶镁也就是“你想不想亲我”,人家法国妞直接就来了一段闪瞎观众狗眼的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