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楼兰的沙漠之眼
提起楼兰古城,人们都会想到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因为他在1901年首次对外宣布楼兰古城的存在。
1900年3月28日,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正在罗布沙漠中考察,他雇佣的驴工兼向导,维吾尔族农民艾尔迪克因丢失工具,在寻找的途中,偶然在罗布泊西北岸发现一片古代遗址,斯文·赫定听说后,马上随艾尔迪克来到了遗迹处,发现这片古代遗迹地面上,散布着美丽的木雕、织物、钱币。
因缺乏饮用水,斯文·赫定只好返回。经过一年的准备,在1901年3月3日,斯文·赫定专程来到这片遗迹,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发掘工作。经过整理分析,赫定根据出土文书中有楼兰字样,遂将此遗迹定为楼兰,这一重要发现震惊了世界,为斯文·赫定赢得了极大的荣誉。
随后英国人斯坦因、日本人橘瑞超等,都是沿着赫定的路线图找到楼兰遗址的,他们的发掘工作更彻底和细致,但同时也是破坏和掠夺性的。这些工作成了以后楼兰探险的重要地理依据。
尽管从戈壁和雅丹地貌中难以辨认楼兰城昔日的面目,但科学家从大量资料和考察中发现,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废弃了1500年的楼兰城曾经辉煌一时。据专家分析,楼兰遗迹已经有了1800年的历史,经历了风沙洗劫后,仅存残缺的胡杨木架和少量的芦苇墙。从房子的大小和建筑材料看,当时普通百姓的住房条件比较简陋,但遗迹中留下的大量做工精细的木制品和古钱币又提醒人们,楼兰城中也不乏富甲一方的人家。专家认为,楼兰城中已有了贫富分化,这些木制品同时又为我们展示了当时木工精湛的手艺和楼兰经济的繁荣。专家发现,像这样的民宅,留存下来的还有几十间,并集中在城西组成了居住区,而在城东又分别有行政和军事区,城市功能齐全而布局分明,城市规划和发展意识显而易见。
详细的描诉,请访问:
http://www.zbsf.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49
㈡ 鼎盛一时的楼兰王国,为何会变成沙漠戈壁
被誉为能和玛雅文明比肩的楼兰古国,其消失之谜一直是众说纷纭。楼兰国在汉朝伴随丝绸之路的发展达到鼎盛,之后离奇消失,也只有《汉书•西域传》上有关于楼兰的少量记载。它的消失原因也是史学界的热门研究课题。到目前为止,有猜测是楼兰国内出现鼠疫,造成居民大量死亡;还有说法是遭受强敌进攻,城破国亡毁;还有生物入侵、外族入侵、丝绸之路改道,商业发展停滞。不过接受度最高的说法是:生态环境恶化,不适宜生存,楼兰居民最终选择,离开故土,大规模搬迁。
在楼兰古国消失3000后,其遗址存在处--罗布泊也早已失去往日生机,成为沙漠戈壁。 水源是一个文明生存发展的根本,我们也该以史为鉴,植树种树,保护环境,不要像楼兰国一样,危机已至才幡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