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卡米尔云露红酒怎么样,档次怎么样
只能说一般,我一直在品海伟酒类的意大利酒莫莉尼系列,三百以内,非常合适,最关键的是好喝,果香四溢,而且保真。
2. 求一法国作家的具体资料.
玛格丽特·莒哈丝(Marguerite Duras,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法国作家。
1914年玛格丽特·多纳迪厄生於印度支那嘉定市(即后来越南的西贡/胡志明市)。她父亲是数学教师,母亲是当地人小学的教师。她有两个哥哥。在印度支那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成了她创作灵感的源泉。1943年她自己把自己的姓改成了父亲故乡的一条小河的名字 - Duras 莒哈丝。
莒哈丝在大学里学过数学、法律和政治学。毕业后从1935年到1941年在法国政府殖民地部当秘书,后来参加过抵抗运动并加入共产党;1955年被共产党开除党籍。
她的成名作是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50年)。后来作品中,她通常描写一些试图逃脱孤独的人物。她早期的作品形式比较古典,后期的作品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并赋予心理分析新的内涵,给小说写作带来了革新,常被认为是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但遭到作者本人的否定。1984年,她的《情人》获得龚古尔文学奖。
莒哈丝的文学作品包括40多部小说和10多部剧本,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如《广岛之恋》(1959)《情人》(1992)。同时她本人也拍摄了几部电影,包括《印度之歌》和《孩子们》。
莒哈丝的一生,就是她不停创作的一部小说。这个故事充满著酷热、暴风雨、酒精和烦躁不安,对话和失语、闪电般的爱情等等。描述莒哈丝很难: 温柔还是暴躁?天才还是自恋狂?(参看劳尔·阿德莱尔的莒哈丝传《玛格丽特·莒哈丝》)她自己写到:"我是作家。其它的都尽可忘掉」。她在作品中叙述了「说」的需要、艰难和恐怖。「试著」写作,就像「试著」去爱一样,心里明知道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不可能的爱情和对爱情的追求,是她作品的重要主题。
她的小说经常围绕著一个爆炸中心,通常由一个瞬间的暴力场面引起叙述。广岛与爱情,死亡和肉欲象徵地的糅合在一起。「毁灭,她说」。这种语言又与音乐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大海一样的音乐,围绕一个主题无穷的变幻,倾诉和欢庆,控制和失控……
玛格丽特·莒哈丝与1996年3月3日逝世,葬於蒙帕纳斯公墓。
[编辑] 莒哈丝的作品
《厚颜无耻的人》 1943年/小说 布隆出版社,1992年伽利玛出版社再版
《平静的生活》 1944年/小说 伽利玛出版社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1950年/小说 伽利玛
《直布罗陀的水手》 1952年/小说 伽利玛
《塔吉尼亚的小马》 1953年/小说 伽利玛
《树上的岁月》1954年/短篇小说集 伽利玛,收有《蟒蛇》、《多丹夫人》、《工地》
《街心花园》 1955年/小说 伽利玛
《慢板如歌》 1958年/小说 子夜出版社
《塞纳-瓦兹的高架桥》 1959年/戏剧 伽利玛
《夏日夜晚十点半》 1960年/小说 伽利玛
《广岛之恋》 1960年/电影脚本 伽利玛
《如此漫长的缺席》 1961年/电影脚本 与热拉尔·雅尔罗合作,伽利玛
《安德马斯先生的下午》 196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劳儿·维·斯坦茵的迷醉》 1964年/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一》 1965年/戏剧 伽利玛
《副领事》 1965年/小说 伽利玛
《音乐》 1966年/电影 与保尔·瑟邦合作执导
《英国情人》 1967年/小说 伽利玛
《英国情人》 1968年/戏剧 伽利玛
《戏剧——卷二》 1968, 伽利玛
《毁灭,她说》 1969年 子夜
《毁灭,她说》 电影 伯努瓦·雅戈
《阿邦.萨芭娜和大卫》 1970年 伽利玛
《爱》 1971年/小说 伽利玛
《黄色太阳》 1971年/电影 伽利玛
《娜塔丽·格朗热》 1972年/电影 伽利玛
《印度之歌》 1973年/戏剧,电影 伽利玛
《恒河女子》 1973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娜塔丽·格朗热》 1973年 伽利玛
《谈话者》 1974年/与克萨维耶尔·高提埃的对谈 子夜
《巴克斯泰尔,蔽拉·巴克斯泰尔》 1976年/电影 伽利玛
《加尔各答的荒漠里她的名字叫威尼斯》 1976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树上的岁月》 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卡车》 1977年/电影
《卡车》1977年/剧本 子夜 收有与米歇尔·波尔特的对谈
《玛格丽特·莒哈丝的领地》1977年 子夜 与米歇尔·波尔特合作
《伊甸影院》 1977年/戏剧 商神出版社
《黑夜号轮船》 1978年/电影
《塞扎蕾》 1979年/电影
《墨尔本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
《温哥华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
《薇拉·巴克斯泰尔或大西洋海滩》 1980年 阿尔巴特罗斯出版社
《坐在走廊上的男人》 1980年/短篇小说 子夜
《80年夏》 1980年 子夜
《绿眼睛黑头发》 1980年 《电影日志》
《阿伽达》 1981年 子夜
《阿伽达或无限阅读》 1981年/电影
《外面的世界——卷一》 1981年 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
《年轻姑娘和小孩》 1981年/录音磁带 扬·安德烈亚根据《80年夏》改编,玛格丽特·莒哈丝朗读
《罗马对话》 1982年/电影
《大西洋人》 1981年/电影
《大西洋人》 1982年/短篇小说 子夜
《萨瓦纳海湾》 第一版1982年,增补版1983年 子夜
《死亡的疾病》 198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三 1984/戏剧 伽利玛
《情人》 1984年/小说 子夜
《痛苦》 1985年 P.O.L.出版社
《音乐之二》 1985年 伽利玛
《契河夫的海鸥》 1985年 伽利玛
《孩子们》 1985年/电影 与让·马斯科罗和让·马克·图里纳合作制片
《蓝眼睛黑头发》 1986年/小说 子夜
《诺曼第海岸的妓女》 1986年 子夜
《物质生活》 1987年 P.O.L.出版社
《爱米莉·L.》 1987年/小说 子夜
《夏雨》 1990年/小说 P.O.L.出版社
《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 1991年/小说 子夜
《扬·安德烈亚·斯坦纳》 1992年 P.O.L.出版社
《写作》 1993年 伽利玛
《一切结束》 1995年 P.O.L.出版社
《小说,电影,戏剧,1943年一1993年回顾》 1997年 伽利玛
贝克特出生於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他的父亲是一位建筑工程估价员,母亲则是一位虔诚的法国新教徒。幼时,他曾在德国人开设的幼儿园和法国人开设的中学接受教育,这些都培养了他杰出的语言才能,为他日后用英、法两种语言创作打下基础。
贝克特的板球打得十分出色,是一名左手击球手和左臂中速投球手。曾代表都柏林大学和北安普敦郡打过两场一级比赛。因此,他成为唯一一位被选入号称板球圣经的维斯登板球年鉴(Wisden Cricketers' Almanack)的诺贝尔奖得主。
1927年,贝克特毕业於都柏林三一学院,获法文和义大利文学学士学位。1928年,他因出色的多语言才华而被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任用为英文教师,并移居巴黎。在巴黎期间,贝克特的思想日益成熟。他结识了同样旅居巴黎的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他们共同翻译了很多爱尔兰的文学作品。
1930年,贝克特离开巴黎,回到都柏林三一学院教授法文,并开始钻研笛卡尔的哲学,并获得哲学硕士学位。两年后,贝克特因不喜欢枯燥的教书工作而辞职,开始漫游欧洲。彼时的爱尔兰推行所谓「神权政治」和严格的书籍检查法令,这些都让贝克特非常反感。於是他於1938年起正式定居巴黎。
贝克特与他的母亲有非常亲密的关系,他曾在多部作品中描写过这种心理体验。即使在巴黎定居后,贝克特每年都要回国探望母亲。然而,母亲对宗教的虔敬信仰却并未影响到贝克特。他曾说过:「对我来说,信仰是一种无聊的感觉,因此我放弃了它。」与此相反,从青年时代开始,贝克特就喜欢新潮哲学,并对方兴未艾的现代主义思潮产生浓厚兴趣。20年代与乔伊斯的结识,使得贝克特深受意识流文学的影响。他甚至专门撰写过题为《但丁、布鲁诺、维柯与乔伊斯》(1930年)和《论普鲁斯特》(1931年)的论文。这些研究工作是日后贝克特创作的重要理论支柱。
贝克特一生行事低调,埋头创作,很少谈论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在他的祖国爱尔兰,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和同时代的许多大师一样,贝克特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在战争中所遭遇的劫难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深刻的、理性的思考。旅居法国期间,他就曾经参加过巴黎的地下反纳粹组织,并曾受到盖世太保的追捕。大战结束后,他也曾为爱尔兰红十字会工作。直到1945年底返回巴黎,他才开始从事专职的文学创作。早年的这些阅历使贝克特的作品始终将人类的命运和存在状态作为思索和描述的对象。
[编辑] 创作
贝克特一生的创作经历,以1952年话剧《等待戈多》的上演为标志而被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创作小说,而后期则主要写剧本。尽管如此,贝克特的文学风格却始终没有很大变化,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远离现实主义传统的道路。
[编辑] 小说:语言与结构实验
早年的贝克特深受意识流文学的影响。他对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恶痛绝。他曾指责当时的读者只愿意「不费劲地」阅读「形式与内容严格分离」的作品,而不愿意接受像乔伊斯小说那种「直接表述的」作品。1937年,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对我来说,用标准的英语写作已经变得很困难,甚至无意义了。语法与形式!它们在我看来像维多利亚时代的浴衣和绅士风度一样落后。」,并声称:「为了美的缘故,向词语发起进攻。」
因此,在贝克特早期的小说创作中,他绝少涉及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和具体的社会问题,而是致力於揭示人类生存的困惑、焦虑、孤独以及现代社会中人们丧失自主意识后的悲哀。他喜欢用一些生活的碎片和幻象来负载哲学思想。他的小说没有连贯的情节和动人的故事,其晦涩程度和当时勃兴的意识流小说并无差别。
贝克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莫菲》出版於1938年,在小说中他构画了一个「精神衰弱的唯我主义者」,第一次较全面的展示了贝克特对文学创作的思索。
贝克特早期的小说作品中,最重要的三部曲系列《莫洛瓦》(1951年)、《马龙之死》(1951年)和《无名氏》(1953年)。贝克特作为一流小说家的地位由这三部连贯的作品奠定。这三部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和《莫菲》是基本类似的,却在形式上做出了很多革新。贝克特吸取了法国诸多文学流派的元素,包括象徵主义和意识流技法。在内容上,故事和情节已经被彻底淡化,主人公被限定在极小的空间内,甚至形体本人也已经非人化,如同是一些在寻找替身的符号系统。这种特质已经远远超出了现代主义的范畴,而是已经具有某些后现代主义的气质了。
贝克特的小说在结构上独树一帜。他的小说大多采用一种环形封闭的结构,情节不断繁衍而又不断消解。主要情节被不断打结和扯断,直至被叙事彻底解构。
总体来看,贝克特的小说创作取得了一些成就。可是由於语言和结构实验走得过於极端,使得他的作品成为很难解读的私人写作。进入50年代后,贝克特意识到自己的小说实验已经没有继续前行的可能了,於是开始转向戏剧创作。
[编辑] 戏剧:荒诞派的高峰
作为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之一和集大成者,贝克特一生共创作了30多个舞台剧本,其中有20多个被拍成电视剧或电影。其中最重要的三部作品是《等待戈多》、《剧终》和《啊,美好的日子!》。
《等待戈多》(1952年)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之作。它於1953年在巴黎巴比伦剧院首演,立刻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在比较不宽容的伦敦上演后,倍受嘲弄,甚至引发评论家群起而攻。1956年在纽约百老汇上演,被美国评论界讥称为「来路不明的戏剧」。直到70年代才开始被评论界接受并赞誉,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剧本之一。
《等待戈多》是一个两幕剧,出场人物只有5个。全剧的主题就是两个百无聊赖的人在等待「戈多」,而戈多却始终没有出现。剧情上没有任何发展,结尾是开端的重复,没有冲突,只有一些乱无头绪的对话。舞台的背景也显得简陋、压抑,令人窒息。
西方评论界对《等待戈多》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而贝克特始终拒绝对自己的这部作品做出解释。比较通行的看法是:戈多是一种象徵,可能是「虚无」、「死亡」也可能是某种被追求的超验。戈多代表了生活在惶恐不安的现代社会的人们对未来若有若无的期盼。英国评论家马丁·艾林斯认为:「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是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徵的等待。」
贝克特后期的剧作,如《剧终》等,基本也都延续了《等待戈多》所奠定的风格基调。从某种程度上看,贝克特的创作思路深受萨特等存在主义哲学家和作家的影响。而由他和尤奈斯库所开创的荒诞派戏剧的传统,也可以看作是存在主义小说在戏剧舞台上的延伸。
[编辑] 评价
贝克特后半生定居法国,却始终没有取得法国国籍。而由於贝克特使用法语而不是盖尔语进行创作,他的祖国爱尔兰也拒绝承认他的国民身份。以至於1969年当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他只能请自己的出版商代表自己去领奖。可也正因如此,贝克特的思维始终是欧洲的、国际的,而不像他的同胞萧伯纳或叶芝一样,始终带有民族主义的狭隘气度。
贝克特一生最高的成就体现在他对荒诞派戏剧做出的贡献。正是因为他的一系列优秀剧作,使得荒诞派戏剧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壮大的文学流派跻身后现代主义阵营。尽管贝克特的作品至今仍受到很多争议,但他作为20世纪一流文学大师的地位确是毫无疑问的。英国学者沁费尔如是评价:「就贝克特而言,他的剧作对人生所做的阴暗描绘,我们尽可以不必接受。然而他对於戏剧艺术所做出的贡献却足以赢得我们的感激和尊敬。他描写了人类山穷水尽的苦境,却把戏剧艺术引入了柳暗花明的新村。」
[编辑] 部分重要作品
[编辑] 小说
《莫菲》(1938年)
《瓦特》(1953年)
《莫洛瓦》(1951年)
《马龙之死》(1951年)
《无名氏》(1953年)
《依然如此》(1961年)
《米歇尔与卡米尔》(1970年)
《故事和无意义的片断》(1970) – 短篇小说集
[编辑] 剧本
《等待戈多》(1952年)
《剧终》(1957年)
《哑剧1》(1957年)
《哑剧2》(1963年)
《克拉普最后的录音带》(1958年)
《啊,美好的日子!》(1961年)
《喜剧》(1964年)
《来和去》(1967年)
《俄亥俄即兴之作》(1982年)
《摇篮曲》(1982年)
《失败的人们》(1957年) - 广播剧
《尸骸》(1959年) - 广播剧
《语言与音乐》(1962年) - 广播剧
《喂,乔!》(1968年) - 电视剧
3. 泰蕾丝99拉甘玛德兰99费拉怎么样
一《泰蕾丝61拉甘》是左拉于1867年发表的第三部小说。这部小说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小说流派-自然主义,同时也为鸿篇巨制《卢贡-马卡尔家族》奠定了理论基础。这部小说问世后遭到不少批评家的恶言攻击,尤其是路易61于勒巴克,他在费加罗包上发表了题为《腐朽的文学》,其他的批评家也抨击左拉是艳情文学家。左拉在自己的第二版序言中予以一一回击。 泰蕾丝61拉甘的母亲是阿尔及利亚原始部落的酋长的女儿,父亲是在阿国驻扎的法国上尉。她的母亲死后,他的父亲把它过继给居住在法国的姐姐-拉甘太太。拉甘太太有一个儿子,卡米尔,他身体十分虚弱。泰蕾丝的童年和青少年就与卡米尔一起度过。当泰蕾丝21岁时,拉甘太太让他们表兄妹结为伉俪。由于卡米尔坚持要去巴黎生活和工作。拉甘太太不得不拿出自己的积蓄在新桥街道找了一处房子开了一家缝纫店。而卡米尔也在奥尔良铁路公司谋得一份差事。对于泰蕾丝来说,苦闷的生活才刚刚拉开帷幕:卡米尔由于身体虚弱,下班后倒头就睡,对泰蕾丝来说,自己身边睡着一个死人;另外每周四晚上都是同样的客人来店里参加晚会:老米肖,推销员,警员,以及拉甘太太的朋友等等,他们都是十分无聊的人,在一起不是喝茶就是打牌。泰蕾丝十分厌倦这样的生活。 洛朗的出现,犹如久旱的甘露,给心灰意冷的泰蕾丝带来了新的希望。由于是卡米尔的朋友,一来二往,他们两人就成了地下情人。为了摆脱卡米尔的羁绊。他们两人决定除掉卡米尔。三周过后,洛朗邀请卡米尔夫妇一起在Saint-Ouen河上划船。当船驶向河中央的时候洛朗企图制服卡米尔,遭到卡米尔的反抗,卡米尔在洛朗的脖子上留下一道疤痕。最后船翻了,卡米尔由于不会游泳,而淹死了。事故发生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一场意外事故。卡米尔也声称当时只能救泰蕾丝一个人。鉴于此,他们二人才免於法律的制裁。 没有了卡米尔这个绊脚石,卡米尔和泰蕾丝的感情发展十分迅速。他几乎每天都会去缝纫店去照顾这两个女人。一年半过后,洛朗内心开始产生恐惧。他认为他自己看到了卡米尔的灵魂。尤其是他脖子上不能消失的牙印让他感觉卡米尔这个恶魔时刻有可能咬他一口。泰蕾丝也开始失眠。老米肖认为泰蕾丝是由于缺少丈夫的爱才会失眠,并建议说洛朗是丈夫的不二人选。他们就这样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夫妻。但是他们在新婚之夜依然不能入睡。他们认为卡米尔的灵魂就在他们的卧室中。这种情况是每晚都会出现。洛朗甚至认为卡米尔的灵魂已经上了猫的身。每次他们躺在床上想休息时,卡米尔的灵魂就来到他们身边。 儿子死后,拉甘太太变得沉默,而且身体越来越行动迟缓。一天 ,由于午饭忍受精神的煎熬,洛朗和泰蕾丝向拉甘太太说出了谋杀卡米尔的全部经过。拉甘太太向参加周四晚会的客人们说出了真相,可他们都不相信他所说的话。泰蕾丝和洛朗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糟糕:他们神经彻底紊乱,他们的矛盾由拌嘴升级为拳脚相向。洛朗认为打泰蕾丝可以让他得到放松,而且他十分讨厌这只猫,尽管拉甘太太十分不愿意,但是它还是没有脱离洛朗的毒手。 他们结婚六个月后,洛朗和泰蕾丝经常梦到对方要谋杀自己。因此洛朗买了毒药,泰蕾丝也藏了把匕首。当他们两人发现自己龌龊的企图后,在拉甘太太的面前喝毒药自尽。拉甘太太为儿子报仇后一动不动立在这两个年轻人尸体旁。 二在《泰蕾丝61拉甘》的序言中,左拉写过这样一句话:“我研究的是内在素质(Tempérament),而不是外在性格(Caractère)”。他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写作意图。左拉在小说中验证当一个激情如火的女人与一个血气方刚的男人突然相遇会发生什么?泰蕾丝首先嫁给身体羸弱的卡米尔,然后碰到潇洒的洛朗。他们之间的故事可以解读为一项科学实验。就像一个科学家把各种化学成分放在一个容器内让它们产生反应,然后得出一组科学数据。左拉也是这样,他把小说中的人物当作实验的主体。他们生活的特定环境就是一个大的容器。他把形象色色的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中来研究,比如新桥街,阴暗的环境,冷,小。这些环境要素对人的心理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且会促使他们做出一些非正常的行为。按照这种思路,左拉发展了心理学上的决定论。 左拉将社会活动比喻成人的机体运转。在小说中的人物的活动和心理都有最原始的官能要求和动物性来支配。在整部小说中主要讲述了四个主要人物的故事,描绘了四种不同内在素质的人的表现。洛朗和泰蕾丝是内心炽热,体格强健的代表;卡米尔是病夫的代表;拉甘太太是懦弱、冷酷者的代表。作者在小说中将各种情感、心理活动和思想简单化之为单纯的生理现象。灵魂在这里完全不起作用“(泰蕾丝的愧疚)纯粹是物质性,只有她的躯体,他那被刺激的神经和那颤抖的屁臭惧怕那个你死鬼。在意识上他一点儿也不怕,杀死卡米尔,他是好不手软的。”(P129) 左拉之所以将生理学的理论引入到文学中,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分析各种“病例”,他甚至有时候与临床医生以同事相称。在小说中的一些表达,如:“身体痛苦极了”或者“他身上的条条神经都出了毛病(P129)”这些话就像出自一个医生之口。从字面上看这些句子不是在描写一个人,而是在描写人的器官。左拉经常借用临床医学的词汇来分析这对夫妇遭遇的危机。这份医学诊断建立在身体症状分析的基础之上:比如看到“冷汗”和“身体哆嗦”我们会想到心里害怕。他观察并分析人的动作,道德表现,心理活动,并将这些行为比做正常的人类机体活动。比如:当大家来到太平间和卡米尔送别时,作者用很少的词句来专门描写尸体的恐怖,似乎他就是一个成天摆弄尸体的外科医生一样,毫不在乎的写到“有些尸体虽然僵硬了,但还完好无损;还有一些尸体就像一堆血淋淋的烂肉。” 三我们可以将左拉的《泰蕾丝61拉甘》界定为实验小说。这部小说也是第一部自然主义小说。这部小说,建立在自然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同事掺杂着自然主义和荒诞主义。下面,我们将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这部小说的荒诞精神。 1) 人与动物界限的模糊 左拉小说中的动物往往就是人的名字:(弗朗索瓦是《泰蕾丝61拉甘》中拉甘太太的一只猫,Mathieu《生活的快乐》中的一只狗的名字)。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左拉自己也将自己的猫取名为弗朗索瓦兹和卡特琳娜,他的狗叫做贝尔唐得。再回到小说《泰蕾丝61拉甘》,猫一方面与周四晚上来到拉甘家的那些平庸的、举止可笑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一方面,猫的名字(弗朗索瓦)就给了这只猫以人的活动能力。在第七章中,泰蕾丝还模仿猫的语调来搪塞那些揭发他们罪行的证据。但是他的这一举动引发了在场人的捧腹大笑,只有洛朗一个人呆呆的站在那里。之所以笑不出来,因为他认为:“卡米尔已经投胎到了弗朗索瓦的身上”。 拉甘太太的猫是一只巨大的虎斑猫。这个小生灵通人性,在小说中他的角色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如同埃德加61爱伦61坡 中的科幻人物一样。在小说中泰蕾丝和猫可以视为同一类动物,她像猫一样矫捷,像猫一样警觉。弗朗索瓦知道泰蕾丝和洛朗谋划杀害卡米尔的全部过程,因此洛朗总是认为卡米尔死后灵魂已经上了猫的身。这只猫是一个拥有巨大力量的恶魔。它痛恨泰蕾丝。它的思想,它的行动都由卡米尔的灵魂来支配。但是事实上,世上是无鬼神的,人死也不可能灵魂附体。这些鬼神现象完全是由于洛朗和泰蕾丝内心的愧疚和犯罪感而引起的幻觉。也正是在这种幻觉的作用下,两个杀人犯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猫,他总是在小说故事发展到非常关键的时刻出现,是泰蕾丝和洛朗罪恶的第一目击者,同时也是洛朗幻想的载体。猫在《泰蕾丝61拉甘》中有以下几重身份: 83 拉甘家族的守卫者 83 目击证人 83 无处不在的恶魔 83 公正的裁决者 2) 生与死的模糊 读完整本小说,仔细分析作品中人物的描写,我们不难发现,作品中充斥着一些半生半死的人物,比如: 83 卡米尔,他幼年大病未死,身体极度虚弱,发育不全,常年泡在药罐子里头。结婚后由于身体的虚弱,不能履行男人的职责,与死人无二样。 83 泰蕾丝61拉甘,泰蕾丝的母亲是为开化的非洲部族妇女,他继承了母系的血与本能。过继给拉甘太太后,整日生活在狭小阴暗的小巷中,面对体弱多病的丈夫。生活圈子除了自己年老的婆婆和多病的丈夫外,就是一些无聊的旅客。生活环境压抑了他内心的情欲,她终日如行尸走兽般重复相同的生活。从这一点上看她也是半生半死的。 83 在小说的最后还有一个活着的死人,那就是苏珊,作者是这样描述她的:“惨白的脸”、“游离的眼神”、“煞白的嘴唇”、“萎靡的面庞”。左拉在这里对苏珊的描写让读者联想到中国神话中的僵尸,行动僵硬,没有自己的思想。 在太平间的尸体是半生半死的。洛朗说他们的鼻子是扁平的,张着血盆大口,露出尖牙,脸上还露出糁人的怪笑。 小说中的这幅油画十分离奇。家里所有的人都发觉画上的人物与死去的卡米尔是惊人的相似。他在小说中起的作用是: 83 一个预言者,当人们看到这幅画时最害怕的人是洛朗。它预示着报复即将开始。 83 “第三者”,拆散这对奸夫淫妇。他们原本杀死卡米尔,顺利成章的结婚,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但是这幅画给他们的两人的心灵构筑了一道无形的墙。 83 使卡米尔重生 对于鬼魂本身就是半生半死的。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鬼魂妖狐是不能被人所察觉的。他们要活动必须上一个人的躯体。中国的一些灵异小说就有“借尸还魂”一说。在小说中,卡米尔的灵魂上了猫的“身”,而且卡米尔的灵魂比活着的卡米尔还要有活力。这里的鬼魂实际上就是人们对于卡米尔的回忆的变种。 最后是拉甘太太。拉甘太太也是一个不死不活的人。因为他在小说的整个情节发展过程中都是一个无作为者,给人以死气沉沉之感。但是她确实活着,而且影响了几个人的命运。首先在外省时,她将自己关在家里,照顾自己的儿子并与外界隔绝,不与任何人来往。然后搬到巴黎之后,在新桥店里,除了与客人说话很少出去。最后她慢慢的瘫痪且一步步朝着天堂迈进。毫无疑问,拉甘太太是一个十分没有生气的人物,沉默直至生命的终结。 小说中的背景不仅反映了人物生活的社会背景和环境,而且也为作者描写半生半死的人做了铺垫:新桥店的过道被写成是地下墓穴(caveau),坟墓(tombeau),公墓(cimetière)。在这条肮脏、阴暗、潮湿、到处散发着霉气和腐烂物味道的街道上,所有人天天在此相遇。所有人都行色匆匆。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就像被活埋在这形同墓穴的街道里。洛朗和泰蕾丝则被掩埋在错误的婚姻和噩梦中。 3) 幻觉 凶手产生的幻觉给读者的心中播下了种种疑问:晃动的床,鬼魂,猫......这些幻觉发生在卡米尔死后不久,而且大都出现在晚上。这为小说增添了不少恐怖的气氛。 虽然卡米尔在第五章已经死了,但是他的灵魂给洛朗产生的幻觉却一直萦绕着他。洛朗认为卡米尔的灵魂比活着的卡米尔还要强壮。洛朗在幻觉中看到的卡米尔是绿色的脸。似乎泰蕾丝也看到了同样可怕的幽灵,因为作者写到:“她想给他跪下并且向卡米尔的鬼魂哀求。” 为了摆脱卡米尔的纠缠,不惜找出种种借口来置卡米尔于死地。他们的想法是非常人的想法,完全可以等同于一个精神病人的想法。卡米尔死后,他们两个人没有后悔的迹象。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卡米尔在洛朗脖子上留下的伤疤是导致洛朗心理懊悔的原动力。另外,这个疤痕是谋杀的物证也是唯一的证据;是一把刺痛凶手良知的利剑。 烦恼、恐惧、幻觉的增加,他们日益觉得卡米尔就在他们身边,他们看见了他的眼睛,看见了血,惨白的溺水者.....所有的这一切每时每刻都在他们心中反复重现。 但是,上述这些烦恼也与他们的感官有关:听觉(抓挠声)、触觉(冷热,冷汗,潮湿)、味觉(尸腐的味道)还有视觉(溺水者坐在那里)。凶手的害怕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抓挠头发、牙齿戈登打颤,冷汗不断。泰蕾丝和洛朗不仅只有上述这些恐惧的症状,他们还会视物模糊不清,对于他们有关的事情一直抱有怀疑态度。他们经常会胡说八道:猫是猫,尸体是死的,梦只是心理紊乱的结果。 4) 因果报应论 小说的主人翁泰蕾丝61拉甘(Thérèse Raquin)从词源学上来分析它寓意深刻: Thérèse来自希腊语,他的意思是种植(qui sème),她的姓Raquin是由俚语raquer演变而来,它的意思就是付出代价。将它的名和姓连起来理解就是法国的一句俗语qui sème le vent récolte la tempête(种瓜得瓜,种荆棘者得刺)通俗一点讲,就是Thérèse必须为他所犯的罪过埋单。 泰蕾丝是一个混血儿“既集中了白人父亲的风流倜傥,又集中了黑人母亲的美丽、多欲和野性。” 这样一个强悍多欲的少女,却被她的姑妈“囚禁”在一个死寂、幽暗的环境中。成天面对体弱多病的表歌,虽然泰蕾丝没有病,但是姑妈仍然把她像病号一样来对待,让她分吃卡米尔的药。但是这些外在环境的压制并没有改变泰蕾丝追求大自然,激情的愿望。他常常对着火炉沉思,望着炙热的火焰眼睛都不眨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下,泰蕾丝养成了低声说话和沉默的习惯。环境是可以改变人的性格,但是人的本能和动物性确实先天觉得的。当她举起胳膊或者走起路来是,人们就可以看到他结实的肌肉和猫一样的矫捷,在坟墓一样的环境中,人的生活是单调,枯燥的。但洛朗的出现,使泰蕾丝体内积压的情感得以渲泄。为了搬开卡米尔这个绊脚石,他不惜使用残忍的办法来杀害自己的报复。尽管他们的罪行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但是没有逃离精神法庭的审判,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泰蕾丝61拉甘》中的故事体现了神话中的轮回思想和因果报应论。淹死鬼卡米尔死后,为了报复洛朗,将自己的灵魂转移到了猫的身上。洛朗每次见到猫,就感觉卡米尔还活着,而且就在他的身边。佛家有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泰蕾丝和洛朗杀人之后,想各种方法来掩盖罪行,逃脱罪行。但是最后还是没有逃脱死神的制裁,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四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容易产生一种误解,认为《泰蕾丝61拉甘》是一部科幻小说或荒诞小说。这种观点不够准确,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高度写实主义(hyperréalisme)作品或超自然主义作品(hypernaturalisme)。但是从文字中我们可以看见科幻小说的些许影子。 《泰蕾丝61拉甘》作为自然主义的开山之作,他主要依靠的实验分析法来分析人的病态的深层原因。这部小说中的荒诞主义精神可以简单的归纳为幻觉,人与动物的混同和生与死界限的模糊。之所以不能将它归为科幻小说,是因为小说中充斥着实证主义的观点。内心炙热的泰蕾丝嫁给了体弱多病的卡米尔。卡米尔不能满足血统给予泰蕾丝的欲望。血气方刚的洛朗的出现,情欲必然诱使她走上犯罪的道路。左拉,这位自然主义者,运用实验的研究方法来记录下洛朗和泰蕾丝接触后精神变化的各个阶段。我们可以说荒诞的手法营造出的恐怖环境为该小说的成功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4. 罗丹与卡米尔的爱情故事是什么
卡米尔·克劳岱做梦都想成为一个像罗丹那样受人景仰的天才雕塑家。她与罗丹相识是在1885年的冬天。她的老师布歇先生在去罗马旅行前,把她这个学生托付给了罗丹。这是个被人议论纷纷的大师,听说他的模特儿和他都有艳事,女人们都迷上了他。还有人说他的某尊雕塑是从人体上直接拓下来的,因为它实在逼真完美得令人难以置信。罗丹为这种中伤大哭了一场,卡米尔则毫不怀疑这种完美是天才忘我劳动的结晶。
卡米尔向罗丹先生要了一块大理石,她想为弟弟保罗刻一尊半身像。在这个家里,除了父亲,卡米尔最爱的就是弟弟保罗了,他虽然还很年轻,却能写出不同凡响的好诗。
爸爸克劳岱先生回来了,卡米尔去车站接他。进家门前,父亲塞给他最钟爱的女儿一些钱。可这一幕还是让站在楼上窗口张望的母亲看见了。她哭哭啼啼地把自己关进里屋,骂家里人合起来骗她,为了一个疯疯癫癫玩泥巴的傻瓜,大家一起受罪。
为了表示对老师的谢意,卡米尔雕刻了一只青筋微露的脚送给了罗丹,这个作品使罗丹当即决定,请卡米尔来做他的助手,参加美术馆纪念门厅的大型雕塑工作。
那天,卡米尔正在脚手架上工作,她无意中看见罗丹用一种暧昧的动作在摆弄着他眼前的体态丰腴白嫩的裸体女模特儿,卡米尔惊呆了,她的眼里不知怎么就蒙上了一层泪水。
夜晚,在保罗房里,卡米尔低位着对弟弟说,她不想再去罗丹那里了。保罗同情地望着姐姐。也许罗丹根本不知道她的心事。传奇式人物的行为都是不可想象的放荡不羁和独断专横。他所崇拜的雨果这样说过。
第二天一早,罗丹便打听有没有卡米尔的消息。他的助理摇摇头,建议另外雇一个。"不!"罗丹不加思索地拒绝了,他决定亲自去找卡米尔。桌上放着的那只雕刻的脚告诉他,她是个无可替代的助手,一个超群的雕塑天才。
罗丹的登门拜访使卡米尔心中的怨恨和委屈烟消云散。当卡米尔在为裸体女模特儿摆姿式时,罗丹看出,自己花了许多年才弄通的东西,卡米尔已经无师自通了。
雨果死了,人们奔走相告,不胜唏嘘。雨果的死使罗丹感觉到生命的枯竭,他茫然对着模特儿的裸体毫无灵感。于是,卡米尔第一次决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罗丹,她登上了模特儿的台基。裸体的卡米尔使大师看到了一个完美的夏娃。那丰润如白玉的肌肤和躯体,扰乱了罗丹的心神。他情不自禁地触摸、狂吻她。
克劳岱全家回乡下维洛夫度假。为了表示谢意,克劳岱不顾女儿反对邀请了罗丹夫妇来维洛夫。洛茜是罗丹没有正式结婚的妻子,她和他有个儿子。他这次接受邀请来维洛夫就是希望卡米尔能尽快返回巴黎。他要雕刻雨果和巴尔扎克的像,怎样才能把各人的神韵反映到脸部呢?灵感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在和他捉迷藏。要完成这些工作他离不开卡米尔,只有她才能带给他源源不断的灵感。
姐姐和罗丹的热恋使保罗感到自已被冷落了,变成了一个多余的人。卡米尔住进了巴黎近郊罗丹新买下的佩安园。在这个更像工场的临时家里,她没日没夜地干活,疏远了家人和朋友,几乎与外界隔绝。灵感、热情、技巧和肉体,她把一切献给了罗丹。
罗丹的杰作眼看就要完成,克劳岱先生却不安地发现,女儿自从认识罗丹以后就不干自己的活了,她似乎仅仅为罗丹活着。可如果不展出自己的作品,她永远也不会得到承认。他提醒卡米尔,她的未来属于她自己,不该过多地和罗丹一起抛头露面,周围的闲言碎语足以扼杀一个天才。
卡米尔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孤独地留在佩安园中,整日的劳作使她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和一双像样的鞋子。罗丹除了周旋于美术界的朋友之间外,还要常常呆在身体有病的洛茜那里。洛茜找上门来大吵一场,卡米尔流产了。罗丹为此流泪三天。几天后,卡米尔突然不知去向。在她的工作室里,罗丹激动地发现了一尊雕得臻乎完美的自己的像。他决定把它展出。
当卡米尔重新出现时,她要求罗丹在她和洛茜之间作出选择,罗丹说他不能像打发仆人一样赶走洛茜。卡米尔突然意识到父亲的话是多么中肯,她日日夜夜为他工作,对自己考虑得太少了,她永远不会有别的女人所有的一切,而只有石头。
一无所有的卡米尔来到保罗那里,请求弟弟让她住一段时间。她终于答应离开罗丹,她的心碎了。
初愈后的卡米尔依然埋头于雕塑。弟弟远走他乡,父母也要回维洛夫了,当初全家是为了她和她的雕塑才迁来巴黎的,现在整个世界都弃她而去。他们彼此感到失望。卡米尔唯一拥有的,只有雕塑了。也只有雕塑才能把她和洛茜区别开来。
在音乐家德彪西等人的帮助下,卡米尔的作品展出了。她想拖着跛足重新飞翔。人们对她因为痛苦而表现出扭曲变形的作品毁誉参半。而赞誉却全都属于罗丹,因为她是他的学生,是他指点她找到了金子。生活整个成了一个十字架,保罗的话太透彻了,他早就对她说过:"罗丹做梦,你做工。"她似乎永远也无法走出罗丹的阴影。卡米尔比以前更加孤独地躲进自己的世界,她将成为雕塑。可即使是一座雕塑也不会这样被抛弃。
罗丹来了,可他被拒之门外,门里的卡米尔变得异常脆弱而易受伤害。巴尔扎克全身像的成功,使罗丹再次登门,因为卡米尔曾经给了他灵感。然而,出乎他的意料,久别后的会面却成了一次使彼此都受到伤害的谩骂。心理失去平衡的卡米尔陷入了疯狂,她怀疑自己所有的不幸都是由于罗丹在搞鬼。当房东提出要收回房子时,卡米尔悲愤地冲到罗丹家前,用石块砸他的门窗,吼叫道:"罗丹,从你的狗窝里给我滚出来,我究竟爱你什么呀!"
凄厉的哭声在黑夜中回荡。
一向被父亲忽视的保罗回到法国时,已成了一个令人瞩目的作家。卡米尔扑进父亲的怀里,为自己让他失望而无地自容。克劳岱先生发现,女儿漂亮的蓝眼睛失去了光泽。他搂着可怜的卡米尔,为她念保罗的诗。
报社记者朱迪为撰写罗丹的传记特来采访卡米尔。她告诉卡米尔,不少人已经认识到她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女艺术家。连罗丹也承认,他曾指引她找金子,可后来发现金子就在她自己身上。不管记者怎么说,卡米尔认定她是罗丹派来的,拒绝接受她的采访,"我和罗丹的关系是零。"
1913年秋天,在克劳岱先生的葬礼后不久,卡米尔经巴黎精神病院医生签名,证明她患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在被送上医院囚车的那一刻,卡米尔扒着车窗,紧握铁栏杆,眼里充满凄凉和恐惧。
在疯人院里,卡米尔一次次恳切地给弟弟保罗写信,希望能早日离开这个折磨人的地方:"别把我扔到这儿,我多么想回家和你们住在一起,看好我的东西不要落到罗丹手里,他很害怕我出去,并会千方百计地阻挠。我好想回家。你被流放的姐姐。"
1943年10月19日,卡米尔·克劳岱逝世于蒙特克朗收容所,终年80岁。
罗丹为卡米尔筑的。吻。以卡米尔为模特。
对卡米尔来说,艺术就是她的全部生活,代表了她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艺术就意味着欲望、爱情、命运,或者简单说是一出人生的悲喜剧。
如何客观正确地评价卡米尔的一生?我们首先要考虑到她当时所处的时代和历史背景,包括法国十九世纪的教育、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各种社会条件。卡米尔是一个女性雕塑家,在当时的法国,雕塑纯粹是男人的艺术,女性几乎没有接触雕塑艺术的权力。因此,卡米尔无法得到公众的认可,不被上流社会所容纳。甚至在其他女性艺术家聚集的活动中,她也因为不擅社交,和她同时代的人缺少联系和沟通而默默无闻。这些都是把她带入黑夜般死寂的原因之一。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奇怪为什么抑郁和伤感总是卡米尔的作品中潜在的主题。在这个天才的女艺术家甜美迷人的外表下面,是一个整天堆砌泥土的孤独的内心世界。
通过卡米尔晚年与弟弟和侄子的通信,我们可以看出,她非常怀念维尔纳夫的童年生活,想回到她年轻时候的村庄。正是在那里,她第一次体验到大自然的寂静、纯洁和安详。在那里,寂静和自然是她的启蒙老师,在她们的感召下,她得以从泥土、草垛和石头中发现美,从自然的神秘中发现快乐,她用自己的激情去穿透深邃的存在,抒发自己和整个人类内心最深沉的情感。的确,对于卡米尔这样的一位雕塑家而言,和平宁静的生活有助于她捕捉生命存在的鲜活的瞬间。
也正是从她对童年的记忆里,对爱的渴求、捕获与失去之中,卡米尔把她的经历转化为创作的动力。她用雕塑记录着生命的消逝与回归,寻找着生命、爱情和死亡的意义。在这里,她抒发着对生命的独白,将孤独感转化为对现实世界的赞美。
其次,对待卡米尔的雕塑艺术,我们应该明确,它们既能够也必须从罗丹的雕塑中分离出来,放在属于她自己的平台上进行思考。卡米尔的工作同时也是她的弟弟、诗人保罗语辞学艺术的一面镜子。他们都注意到了对立面之间、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和谐共存。
在多变的现象背后,卡米尔的雕塑能够抓住不变的本质,犹如雕塑艺术中的《圣诗》,向我们展现了生命的痕迹和世界的多姿。它是从卡米尔与上帝和自然的无声对话中衍生出来的。正是这些内心世界的简约、心灵的纯洁、爱情的美好、被爱的快乐以及对死亡的顽强反抗,使卡米尔的艺术可以在多变的形式中保持不变的内涵,继而达到永恒。
忠贞、神秘、爱情、存在的终极意义,这些也都是卡米尔在她的作品中试图表现的主题,是她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寻找的素材。她的作品以表现对立面的和谐、普遍与特殊的互动、外在与内在的交融、眼睛与思想的沟通、时间与永恒的辨证、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而与众不同。
在评价卡米尔塑的保罗十三岁的胸像和十六岁的胸像时,艺术批评家阿斯兰先生曾经说过:“尽管不是同时雕塑完成的,模特儿也不是同一个年龄段的保罗,但是它们具有同样的眼神、同样的力量和同样的信念。这个女人的观察具有奇妙的穿透力。”
的确,卡米尔就是这样的一位雕塑家,她能够将这些不同的方面全部和谐地融汇起来,成为一个美好的整体,使她的作品达到简洁、平衡、睿智、永恒。《城堡小女主人》的雕塑就是一例,在这座雕塑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人们仿佛置身于时间之外。通过孩子的眼睛,卡米尔向我们传达了“生命就是一个奇迹“的主题。显然,卡米尔在维尔纳夫的童年经历能够帮助她来更好地理解这个奇迹。当她在那些原始的村庄和树林中漫步的时候,她体验到了自然运动的节奏,大地的呼吸,还有那些巨石、青草、蓝天……她总是怀着敬畏的心理去欣赏这广阔无垠的天地画布上美妙的风景。生命就是这样奇妙的东西!
她还试着去读解自然无声的语辞,感受这些由沉默和神秘构成的永恒的对话。她早期的创作《埃莱娜》就反映出了她对这对话的理解:埃莱娜的生命似乎已经被土地那压倒一切的寂静所吸收殆尽。她无言地等待着,好像已经看穿了生命的寂寞,看到了死亡正在向她走来。也正是从那时候起,卡米尔就清楚地知道,不管以后她会变成什么样子,缄默都将永远伴随着她。
从这些早期的雕塑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卡米尔将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成为她雕塑作品的一个鲜明特点。虽然卡米尔的雕塑既不代表她的时代,也不代表她所属的阶级,但是卡米尔跨越了那个时代女人与艺术之间似乎不可逾越的鸿沟,《沙恭达罗》就是这一跨越的最好说明。
卡米尔的雕塑作品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在总体上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不总是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十九世纪法国雕塑家加以表现的。对卡米尔来说,和自然接触是指导她创作的基础。她赋予所有的事物以忠实、宁静与和谐。雕塑作品不是各种片段胡乱地聚集在一块儿,缺乏和谐与美感。她的工作是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沉稳宁静,出自纯洁天真的构想而绝不是混乱动荡的构思。在卡米尔的任何作品中,她的情感和智慧都表现在她对事物形体的把握和在选材、构思上的匠心独运。她在雕塑中的每一个步骤,每一块材料,都能巧妙地与整体相融合,展现出雕塑的美感和和谐。
卡米尔的作品不仅保留了现实中的物体,同时吸收并反射了思想的光明。正是这光明使她的作品的形式和主题趋于稳定和透明,具有时代感。世界上的美好与荣耀都在卡米尔的艺术中闪光,因此,我们应当怀着同样的爱、欢乐和诚挚的心情以及设身处地的孤独感来对她的作品加以欣赏和品味。对那些观赏和歌颂它们的人来说,这些艺术品为之提供了一个得以静心思考的空间,一份永恒的信念。它们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了生活赐予人们的苦难经历以及生命本身的缄默与奇迹。所有这一切,都建立在持久的快乐的基础之上。
在这一点上,她和罗丹是完全不同的:罗丹注重的是对理念的表达,而这些理念可以和现实生活原型完全无关。他的作品以复杂、抽象、不稳定和模糊著称。正相反,卡米尔的艺术强调自发的统一、对立面的和谐组合,从不需要通过消解现实的形式来获取某种神秘感。在她的作品中,静默和语言,时间与永恒,肉体与灵魂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她的作品形式都是从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和意欲表现自然的情感中生发出来的。她的雕塑不着意于表现抽象的存在或者想像,而是着力于具体情感的书写,把我们从多变的世界带入另一个永恒不变的沉思中去。
卡米尔认为,她需要通过眼睛和大脑的观察与平衡,在她的作品中忠实地反映现实,而绝对不是抽象的符号。她坚信,艺术就是生活本身,就像生命本身具有存在的神秘感一样,艺术也要调整它的形式,来表现生命——上帝无声的语言。对她而言,时间可以拯救一切存在,因为它会使所有的事物最终归于它们的本源:缄默。卡米尔通过寂静作为观察的途径,来观察现实生活。孤独的感觉是那样真实,甚至已经让她遗忘了语词的表现力。
卡米尔用她的作品完成对真实世界和人们所观察到的世界的沟通。她注重的是多变与恒常、时间与永恒之间的关系。最终而言,卡米尔的作品释放出的是一种奥德赛式的人文精神:必须要逃离自身,才能理解自身。
想像、激情、崭新的和让人预料不到的事物,这些是一个优秀艺术家的思想的一部分。而卡米尔自己的思想就是这样:她回应着自然的美丽,回应着忠诚和爱情,她的头脑里充满了罗曼蒂克的思想。她的艺术是人类幻梦的表现,会被那些依旧以艺术为人类情感代言的人所喜爱。她的艺术是一个女人浪漫灵魂的表达,渴望着爱情、美丽、信任,追求着艺术和人生的双重含义。“卡米尔是个矛盾体。她的作品是深刻的自我反思的剖白,表达着在一个女人眼中,人生的苦辣酸甜。”
所以,卡米尔的艺术是她自己独有的,无可否认,在她跟随罗丹学习的日子里,她自然而然会受到罗丹艺术思想和风格的影响,在雕塑技法上也受到了罗丹的指导和点拨。但是这一切并不影响卡米尔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展现。在她的创作后期,她的艺术思想已经跳出了罗丹所赋予她的框架,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己的雕塑潜能。这一点,连罗丹都不得不承认。所以说,我们不能否认卡米尔是罗丹的学生,在她开始自己的创造生涯时,罗丹给予了及时有价值的帮助,卡米尔也从中学到了不少雕塑技能。但是我们更不能否认卡米尔的雕塑有她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和特点,体现了她作为一位女性雕塑家独有的眼光和洞察力,是她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的物化表现。
艺术哲学上似乎有这样一个辩证法——一个关于艺术家所能承受的苦难“临界点”问题:缺乏人生磨难感和坎坷感,缺乏对于焦灼、挣扎、绝望等“高峰体验”的艺术家,其作品必然趋向轻浅平庸。但若苦难过甚,以至于造成对艺术家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或之重”,也会破坏艺术家自我价值的实现,毁灭他们的创作原动力。因此要真正彻底地理解卡米尔的雕塑艺术,我们就不得不重新审视她千疮百孔的爱情和坎坷崎岖的生活。这一切为她的艺术创作带来源源不竭的灵感,但同时也扼杀了她的艺术天赋的彻底体现。
一九五一年,保罗在一篇有关他姐姐的文章中指出:“他们的分手是不可避免的。两个势均力敌的天才,却有着不同的理念,他们注定了不可能共享同样的客户和同一间雕塑室。”
那么为什么他们又能在一起长达十五年呢?首先,作为一个女性艺术家,卡米尔需要经济和心理上的支持,而在丰富的创造力隐蔽下,卡米尔并没有及时发现罗丹在感情上的摇摆和软弱。所以她义无返顾地投入到罗丹的怀抱。其次,对于罗丹而言,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无论是艺术上还是生活上,他都需要卡米尔。生活中,罗丹爱卡米尔,这毫无疑问,只是这种爱情在罗丹和卡米尔心中各自所占的位置和份量,却不尽相同。在艺术上,两个人更是惺惺相惜,相互启发。罗丹的艺术需要卡米尔的身体去完美地展现,就像卡米尔的激情需要罗丹的思想去清醒地表现一样。另外,罗丹可以给予卡米尔如父亲般的关爱,如兄长般的呵护以及艺术家的批评目光、中肯意见。很长一段时间里,卡米尔除了罗丹以外再没有什么艺术家朋友,罗丹就是她的全部。当我们把这些因素都加进去,再来看他们十五年来分分合合的关系,我们就不难发现,十五年的时间实在已经不算长了。
卡米尔一直坚持她隐士般的生活,厌恶社交。她喜欢体验一个人与自然接触的感觉,渴望去揭开自然的奥秘,倾听自然不为人打扰的对话,以及所有物体发出的不加任何修饰的天籁之音。正是这种对孤独的感悟使她的艺术形式与罗丹渐趋疏远。因为罗丹的艺术是需要社会和政治因素来滋养的,同时也需要文学和各种理论的影响。罗丹经常出入各种文学和政治的圈子,为他的作品能够获得人们的承认和喜爱而努力。卡米尔的艺术和生活都植根于一种无声的存在,属于一个更自由、更寂静的世界,这和罗丹是根本不同的。
罗丹和卡米尔都知道,自己在艺术追求的目标和意图上与对方格格不入。卡米尔关心的是通过天真的想像和理性的思考去爱,去发现美、理念和神秘感的途径。而罗丹关心的则是通过纯粹的想像来解决这些问题。
罗丹喜欢夸大和扭曲事物的形式。尽管他声称自己遵循自然,事实上他仍然推崇几何的或立体的形式。他把自然的东西转换成他自己的想像。他的艺术目标是对现实加以解说,而不是完全地反映现实。在他的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是对现实的感觉,他推崇的是想像和理念。他的雕塑有一个共同的趋势,那就是剥去作品与人类情感本身在形式上的联系,使他的雕塑在美学角度上与当时流行的象征主义有着相当的联系。但是区分于象征主义的是,罗丹的雕塑能够唤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同时又解脱了它们与所参照的具体事物的联系。总之,罗丹的雕塑倾向于抽象,就像象征主义所主张的那样。他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应当去“想像”、“梦想”或干脆“闭上他的眼睛”;而不是向自然敞开心扉。他们要做的是为观赏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整体形式,这个形式能够表达情感,并将这种情感转化为观赏者自身的激情。
对罗丹来说,艺术的美存在于内在的真实表达,为此,他常常巧妙地背离人体解剖学。他的雕刻作品,无论是青铜雕塑还是大理石雕塑,一般采用两种风格:一种是刻意造就粗糙表面和粗犷表面造型;另一种,其特征是抛光的表面和精细的外型。罗丹的思想与作品是极其一致的,充满了忧郁、苦闷、伤感及对命运的挣扎。他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忍辱负重的现实生活的内涵写照,他的艺术力量不是外在的呼喊,而是理性意义的表露,是内心情感与思想的自然爆发。这正是他的作品能够启发观众、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
卡米尔的作品是她观察和细致思索的结果。假想与抽象等罗丹常用的艺术手段在卡米尔这里并不适用。她的工作并不偏向于对深埋在艺术家头脑内部的思考和理念的反映,而是来自于她自身的观察。对她而言,“现实决不会被她忠实的双手所背叛。”她非常注意保持情感与主题及形式之间变化的统一、作品的题目与内容之间变化的统一、内在与外在变化的统一以及作品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变化的统一。
事实上,卡米尔不但给了罗丹美丽的作品的秘密,还给予了他创作这些美丽作品的途径。卡米尔作品的生命力就在于,她喜欢依照生命的原样来表现它们,而不是赋予它们以新的形式。现在,是时候让卡米尔这块金子发光发亮了,也是时候揭开生命的矛盾,并重新衡量她的原创工作的伟大意义了。我们应该在卡米尔时代的那些伟大的法国雕塑家中,重新对她给予客观的评价,赋予她相应的地位。
一九一三年三月十日,保罗·克洛岱尔清楚地知道,他那优秀、美丽、快乐而充满天赋的姐姐正在被一种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日夜折磨着。他不得不把她送入了疯人院。
当卡米尔被抓进疯人院的那一刻,她的精神世界就已经轰然倒塌了。由于缺少精神上、社会上、物质上、道德上、艺术上和心理上的支持,卡米尔创作的激情变成了她的坟墓。正如一九一九年,卡米尔的母亲在给疯人院的院长的信中说:“正是她自己宣判了自己的死刑。”
保罗是当时送卡米尔进疯人院的两个家属之一。事后,他一直在反思:“我和我的家庭,是不是已经为我可怜的姐姐做了所有的努力?”据说,终其一生,保罗都在质疑自己当初的决定,这个心结困扰着他,至死方休。
卡米尔逝世后,被安葬在蒙特法维公墓,那里有一块专门为蒙特维尔格医院死去的病人准备的墓地。战后,她的侄子曾经想把卡米尔的骸骨移回故乡维尔纳夫,这样可以有一个更体面的墓地来安置她的灵魂。但是他却发现这个心愿无法完成了,因为安葬卡米尔的墓地已经成为公共墓地,后来由于政府的征用而被彻底地平掉了。克洛岱尔小姐已经无迹可寻。无奈,他只好把一块纪念性的圆形石板放在了维尔纳夫村克洛岱尔家族的墓地上。这样,卡米尔·克洛岱尔在世间所有的足迹都被抹去了,除了她的名字和她仅存的雕塑作品。
————————————————————
最近在读书馆借来了《为爱痴狂》,关于罗丹的情人、天才的雕塑家卡米尔·克劳岱的故事。艺术家总是细致而敏感,敏锐而又疯狂。卡米尔对雕塑近乎癫狂的执着,对爱情充满激情而又渴望归宿。罗丹不能给她,因为罗丹是个摇摆不定的人,他是生活在女人中的人。女人为什么总是那么被动呢。女人总是容易坠入爱河,然后世界上就只看得到那一个男人,为那么一个人而活,为爱而不顾一切。
悲壮的有时候又是美到极至的。
5. 奥古斯特·罗丹
卡米尔·克劳岱做梦都想成为一个像罗丹那样受人景仰的天才雕塑家。她与罗丹相识是在1885年的冬天。她的老师布歇先生在去罗马旅行前,把她这个学生托付给了罗丹。这是个被人议论纷纷的大师,听说他的模特儿和他都有艳事,女人们都迷上了他。还有人说他的某尊雕塑是从人体上直接拓下来的,因为它实在逼真完美得令人难以置信。罗丹为这种中伤大哭了一场,卡米尔则毫不怀疑这种完美是天才忘我劳动的结晶。
卡米尔向罗丹先生要了一块大理石,她想为弟弟保罗刻一尊半身像。在这个家里,除了父亲,卡米尔最爱的就是弟弟保罗了,他虽然还很年轻,却能写出不同凡响的好诗。
爸爸克劳岱先生回来了,卡米尔去车站接他。进家门前,父亲塞给他最钟爱的女儿一些钱。可这一幕还是让站在楼上窗口张望的母亲看见了。她哭哭啼啼地把自己关进里屋,骂家里人合起来骗她,为了一个疯疯癫癫玩泥巴的傻瓜,大家一起受罪。
为了表示对老师的谢意,卡米尔雕刻了一只青筋微露的脚送给了罗丹,这个作品使罗丹当即决定,请卡米尔来做他的助手,参加美术馆纪念门厅的大型雕塑工作。
那天,卡米尔正在脚手架上工作,她无意中看见罗丹用一种暧昧的动作在摆弄着他眼前的体态丰腴白嫩的裸体女模特儿,卡米尔惊呆了,她的眼里不知怎么就蒙上了一层泪水。
夜晚,在保罗房里,卡米尔低位着对弟弟说,她不想再去罗丹那里了。保罗同情地望着姐姐。也许罗丹根本不知道她的心事。传奇式人物的行为都是不可想象的放荡不羁和独断专横。他所崇拜的雨果这样说过。
第二天一早,罗丹便打听有没有卡米尔的消息。他的助理摇摇头,建议另外雇一个。"不!"罗丹不加思索地拒绝了,他决定亲自去找卡米尔。桌上放着的那只雕刻的脚告诉他,她是个无可替代的助手,一个超群的雕塑天才。
罗丹的登门拜访使卡米尔心中的怨恨和委屈烟消云散。当卡米尔在为裸体女模特儿摆姿式时,罗丹看出,自己花了许多年才弄通的东西,卡米尔已经无师自通了。
雨果死了,人们奔走相告,不胜唏嘘。雨果的死使罗丹感觉到生命的枯竭,他茫然对着模特儿的裸体毫无灵感。于是,卡米尔第一次决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罗丹,她登上了模特儿的台基。裸体的卡米尔使大师看到了一个完美的夏娃。那丰润如白玉的肌肤和躯体,扰乱了罗丹的心神。他情不自禁地触摸、狂吻她。
克劳岱全家回乡下维洛夫度假。为了表示谢意,克劳岱不顾女儿反对邀请了罗丹夫妇来维洛夫。洛茜是罗丹没有正式结婚的妻子,她和他有个儿子。他这次接受邀请来维洛夫就是希望卡米尔能尽快返回巴黎。他要雕刻雨果和巴尔扎克的像,怎样才能把各人的神韵反映到脸部呢?灵感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在和他捉迷藏。要完成这些工作他离不开卡米尔,只有她才能带给他源源不断的灵感。
姐姐和罗丹的热恋使保罗感到自已被冷落了,变成了一个多余的人。卡米尔住进了巴黎近郊罗丹新买下的佩安园。在这个更像工场的临时家里,她没日没夜地干活,疏远了家人和朋友,几乎与外界隔绝。灵感、热情、技巧和肉体,她把一切献给了罗丹。
罗丹的杰作眼看就要完成,克劳岱先生却不安地发现,女儿自从认识罗丹以后就不干自己的活了,她似乎仅仅为罗丹活着。可如果不展出自己的作品,她永远也不会得到承认。他提醒卡米尔,她的未来属于她自己,不该过多地和罗丹一起抛头露面,周围的闲言碎语足以扼杀一个天才。
卡米尔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孤独地留在佩安园中,整日的劳作使她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和一双像样的鞋子。罗丹除了周旋于美术界的朋友之间外,还要常常呆在身体有病的洛茜那里。洛茜找上门来大吵一场,卡米尔流产了。罗丹为此流泪三天。几天后,卡米尔突然不知去向。在她的工作室里,罗丹激动地发现了一尊雕得臻乎完美的自己的像。他决定把它展出。
当卡米尔重新出现时,她要求罗丹在她和洛茜之间作出选择,罗丹说他不能像打发仆人一样赶走洛茜。卡米尔突然意识到父亲的话是多么中肯,她日日夜夜为他工作,对自己考虑得太少了,她永远不会有别的女人所有的一切,而只有石头。
一无所有的卡米尔来到保罗那里,请求弟弟让她住一段时间。她终于答应离开罗丹,她的心碎了。
初愈后的卡米尔依然埋头于雕塑。弟弟远走他乡,父母也要回维洛夫了,当初全家是为了她和她的雕塑才迁来巴黎的,现在整个世界都弃她而去。他们彼此感到失望。卡米尔唯一拥有的,只有雕塑了。也只有雕塑才能把她和洛茜区别开来。
在音乐家德彪西等人的帮助下,卡米尔的作品展出了。她想拖着跛足重新飞翔。人们对她因为痛苦而表现出扭曲变形的作品毁誉参半。而赞誉却全都属于罗丹,因为她是他的学生,是他指点她找到了金子。生活整个成了一个十字架,保罗的话太透彻了,他早就对她说过:"罗丹做梦,你做工。"她似乎永远也无法走出罗丹的阴影。卡米尔比以前更加孤独地躲进自己的世界,她将成为雕塑。可即使是一座雕塑也不会这样被抛弃。
罗丹来了,可他被拒之门外,门里的卡米尔变得异常脆弱而易受伤害。巴尔扎克全身像的成功,使罗丹再次登门,因为卡米尔曾经给了他灵感。然而,出乎他的意料,久别后的会面却成了一次使彼此都受到伤害的谩骂。心理失去平衡的卡米尔陷入了疯狂,她怀疑自己所有的不幸都是由于罗丹在搞鬼。当房东提出要收回房子时,卡米尔悲愤地冲到罗丹家前,用石块砸他的门窗,吼叫道:"罗丹,从你的狗窝里给我滚出来,我究竟爱你什么呀!"
凄厉的哭声在黑夜中回荡。
一向被父亲忽视的保罗回到法国时,已成了一个令人瞩目的作家。卡米尔扑进父亲的怀里,为自己让他失望而无地自容。克劳岱先生发现,女儿漂亮的蓝眼睛失去了光泽。他搂着可怜的卡米尔,为她念保罗的诗。
报社记者朱迪为撰写罗丹的传记特来采访卡米尔。她告诉卡米尔,不少人已经认识到她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女艺术家。连罗丹也承认,他曾指引她找金子,可后来发现金子就在她自己身上。不管记者怎么说,卡米尔认定她是罗丹派来的,拒绝接受她的采访,"我和罗丹的关系是零。"
1913年秋天,在克劳岱先生的葬礼后不久,卡米尔经巴黎精神病院医生签名,证明她患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在被送上医院囚车的那一刻,卡米尔扒着车窗,紧握铁栏杆,眼里充满凄凉和恐惧。
在疯人院里,卡米尔一次次恳切地给弟弟保罗写信,希望能早日离开这个折磨人的地方:"别把我扔到这儿,我多么想回家和你们住在一起,看好我的东西不要落到罗丹手里,他很害怕我出去,并会千方百计地阻挠。我好想回家。你被流放的姐姐。"
1943年10月19日,卡米尔·克劳岱逝世于蒙特克朗收容所,终年80岁。
罗丹为卡米尔筑的。吻。以卡米尔为模特。
对卡米尔来说,艺术就是她的全部生活,代表了她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艺术就意味着欲望、爱情、命运,或者简单说是一出人生的悲喜剧。
如何客观正确地评价卡米尔的一生?我们首先要考虑到她当时所处的时代和历史背景,包括法国十九世纪的教育、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各种社会条件。卡米尔是一个女性雕塑家,在当时的法国,雕塑纯粹是男人的艺术,女性几乎没有接触雕塑艺术的权力。因此,卡米尔无法得到公众的认可,不被上流社会所容纳。甚至在其他女性艺术家聚集的活动中,她也因为不擅社交,和她同时代的人缺少联系和沟通而默默无闻。这些都是把她带入黑夜般死寂的原因之一。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奇怪为什么抑郁和伤感总是卡米尔的作品中潜在的主题。在这个天才的女艺术家甜美迷人的外表下面,是一个整天堆砌泥土的孤独的内心世界。
通过卡米尔晚年与弟弟和侄子的通信,我们可以看出,她非常怀念维尔纳夫的童年生活,想回到她年轻时候的村庄。正是在那里,她第一次体验到大自然的寂静、纯洁和安详。在那里,寂静和自然是她的启蒙老师,在她们的感召下,她得以从泥土、草垛和石头中发现美,从自然的神秘中发现快乐,她用自己的激情去穿透深邃的存在,抒发自己和整个人类内心最深沉的情感。的确,对于卡米尔这样的一位雕塑家而言,和平宁静的生活有助于她捕捉生命存在的鲜活的瞬间。
也正是从她对童年的记忆里,对爱的渴求、捕获与失去之中,卡米尔把她的经历转化为创作的动力。她用雕塑记录着生命的消逝与回归,寻找着生命、爱情和死亡的意义。在这里,她抒发着对生命的独白,将孤独感转化为对现实世界的赞美。
其次,对待卡米尔的雕塑艺术,我们应该明确,它们既能够也必须从罗丹的雕塑中分离出来,放在属于她自己的平台上进行思考。卡米尔的工作同时也是她的弟弟、诗人保罗语辞学艺术的一面镜子。他们都注意到了对立面之间、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和谐共存。
在多变的现象背后,卡米尔的雕塑能够抓住不变的本质,犹如雕塑艺术中的《圣诗》,向我们展现了生命的痕迹和世界的多姿。它是从卡米尔与上帝和自然的无声对话中衍生出来的。正是这些内心世界的简约、心灵的纯洁、爱情的美好、被爱的快乐以及对死亡的顽强反抗,使卡米尔的艺术可以在多变的形式中保持不变的内涵,继而达到永恒。
忠贞、神秘、爱情、存在的终极意义,这些也都是卡米尔在她的作品中试图表现的主题,是她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寻找的素材。她的作品以表现对立面的和谐、普遍与特殊的互动、外在与内在的交融、眼睛与思想的沟通、时间与永恒的辨证、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而与众不同。
在评价卡米尔塑的保罗十三岁的胸像和十六岁的胸像时,艺术批评家阿斯兰先生曾经说过:“尽管不是同时雕塑完成的,模特儿也不是同一个年龄段的保罗,但是它们具有同样的眼神、同样的力量和同样的信念。这个女人的观察具有奇妙的穿透力。”
的确,卡米尔就是这样的一位雕塑家,她能够将这些不同的方面全部和谐地融汇起来,成为一个美好的整体,使她的作品达到简洁、平衡、睿智、永恒。《城堡小女主人》的雕塑就是一例,在这座雕塑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人们仿佛置身于时间之外。通过孩子的眼睛,卡米尔向我们传达了“生命就是一个奇迹“的主题。显然,卡米尔在维尔纳夫的童年经历能够帮助她来更好地理解这个奇迹。当她在那些原始的村庄和树林中漫步的时候,她体验到了自然运动的节奏,大地的呼吸,还有那些巨石、青草、蓝天……她总是怀着敬畏的心理去欣赏这广阔无垠的天地画布上美妙的风景。生命就是这样奇妙的东西!
她还试着去读解自然无声的语辞,感受这些由沉默和神秘构成的永恒的对话。她早期的创作《埃莱娜》就反映出了她对这对话的理解:埃莱娜的生命似乎已经被土地那压倒一切的寂静所吸收殆尽。她无言地等待着,好像已经看穿了生命的寂寞,看到了死亡正在向她走来。也正是从那时候起,卡米尔就清楚地知道,不管以后她会变成什么样子,缄默都将永远伴随着她。
从这些早期的雕塑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卡米尔将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成为她雕塑作品的一个鲜明特点。虽然卡米尔的雕塑既不代表她的时代,也不代表她所属的阶级,但是卡米尔跨越了那个时代女人与艺术之间似乎不可逾越的鸿沟,《沙恭达罗》就是这一跨越的最好说明。
卡米尔的雕塑作品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在总体上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不总是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十九世纪法国雕塑家加以表现的。对卡米尔来说,和自然接触是指导她创作的基础。她赋予所有的事物以忠实、宁静与和谐。雕塑作品不是各种片段胡乱地聚集在一块儿,缺乏和谐与美感。她的工作是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沉稳宁静,出自纯洁天真的构想而绝不是混乱动荡的构思。在卡米尔的任何作品中,她的情感和智慧都表现在她对事物形体的把握和在选材、构思上的匠心独运。她在雕塑中的每一个步骤,每一块材料,都能巧妙地与整体相融合,展现出雕塑的美感和和谐。
卡米尔的作品不仅保留了现实中的物体,同时吸收并反射了思想的光明。正是这光明使她的作品的形式和主题趋于稳定和透明,具有时代感。世界上的美好与荣耀都在卡米尔的艺术中闪光,因此,我们应当怀着同样的爱、欢乐和诚挚的心情以及设身处地的孤独感来对她的作品加以欣赏和品味。对那些观赏和歌颂它们的人来说,这些艺术品为之提供了一个得以静心思考的空间,一份永恒的信念。它们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了生活赐予人们的苦难经历以及生命本身的缄默与奇迹。所有这一切,都建立在持久的快乐的基础之上。
在这一点上,她和罗丹是完全不同的:罗丹注重的是对理念的表达,而这些理念可以和现实生活原型完全无关。他的作品以复杂、抽象、不稳定和模糊著称。正相反,卡米尔的艺术强调自发的统一、对立面的和谐组合,从不需要通过消解现实的形式来获取某种神秘感。在她的作品中,静默和语言,时间与永恒,肉体与灵魂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她的作品形式都是从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和意欲表现自然的情感中生发出来的。她的雕塑不着意于表现抽象的存在或者想像,而是着力于具体情感的书写,把我们从多变的世界带入另一个永恒不变的沉思中去。
卡米尔认为,她需要通过眼睛和大脑的观察与平衡,在她的作品中忠实地反映现实,而绝对不是抽象的符号。她坚信,艺术就是生活本身,就像生命本身具有存在的神秘感一样,艺术也要调整它的形式,来表现生命——上帝无声的语言。对她而言,时间可以拯救一切存在,因为它会使所有的事物最终归于它们的本源:缄默。卡米尔通过寂静作为观察的途径,来观察现实生活。孤独的感觉是那样真实,甚至已经让她遗忘了语词的表现力。
卡米尔用她的作品完成对真实世界和人们所观察到的世界的沟通。她注重的是多变与恒常、时间与永恒之间的关系。最终而言,卡米尔的作品释放出的是一种奥德赛式的人文精神:必须要逃离自身,才能理解自身。
想像、激情、崭新的和让人预料不到的事物,这些是一个优秀艺术家的思想的一部分。而卡米尔自己的思想就是这样:她回应着自然的美丽,回应着忠诚和爱情,她的头脑里充满了罗曼
6. 卡米尔·克洛岱尔有哪些雕塑作品
卡米尔·克洛岱尔,19世纪末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情人、学生、模特儿,一位才华横溢的雕塑家。1883年,漂亮而极富雕塑才气的卡米尔闯进了罗丹的生活,此时罗丹已是举世闻名的大师,但43岁的罗丹与19岁的卡米尔一见如故,两人从此一起分享艺术和生活的乐趣。在同居的15年中,罗丹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峰,创作出《达娜厄》、《吻》、《永恒的偶像》等象征着两人情爱的作品,而他的代表作《地狱之门》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作品构思和构图来自卡米尔的雕塑。这是罗丹一生的黄金时代,他享受着艺术家和情人的双重快乐。雕塑史上关于卡米尔的叙述止于这些,卡米尔是首先作为罗丹的情人存在,然后才是雕塑家。
1988年,法国演艺界的奇女子伊莎贝尔·阿佳妮倾注全部心血,将卡米尔的故事搬上银幕,终于揭晓了这段雕塑史上刻意保持的空白。这部长达两小时的影片以少有的细致描绘了令人心碎的、一个生命毁灭的全部过程。大师的丑陋是无可逃脱的话题。只因为贪图现成、安定的家庭生活,罗丹背弃了他的情人,但可笑的是那位迫他就范的“妻子”,也只是一个没有名分的情妇。关于这位和罗丹一起生活到终老的“妻子”,我们知之不多,只知道她容貌平庸,趣味低下,待人刻薄,为罗丹生育过几个孩子,而且比罗丹大好几岁。这位“妻子”一发现罗丹和卡米尔的事,就威胁卡米尔离开罗丹,甚至拿着凶器试图伤害卡米尔。在这个女人的咆哮面前,罗丹显得懦弱而无能,根本无法保护脆弱的卡米尔。当有人开始攻击卡米尔抄袭罗丹的作品时,罗丹也没有能力澄清卡米尔的屈辱,最终导致两人的决裂。即使是大师,也并非足以支撑一个女子的情感与理智。一座宫殿,你捣毁了它,就再难修补。她说:“我无法和别人分享你,那对我是一种挣扎。你错以为那是与你有关的,其实我就是那个老妇人,不过不是她的身体;那年龄增长中的年轻少女也是我;而那男人也是我,不是你。我将我所有粗暴的个性赋予了他,他用我的虚空给我作为交换。就这样,一共有三个我,虚空的三位一体。”
当卡米尔的目光由纯真变为恶毒,当她由才华横溢流落到醉眼醺醺、一无所成,当那张天使般的面孔变为千疮百孔,请注意那些面孔:像星光一样微弱,像美丽的星光淹没在冰冷的宇宙当中,茫然不知所措。这是一个被事实的阴影毁坏了的生命,毁坏了的女人。阴暗的地下室里,我们看到卡米尔赤裸着身子,弓着背,手中的泥巴疯狂地左右涂抹,嘴里艰难地呻吟着。这已经不是艺术,不是创作,而仿佛是一个人临风站在生命的边缘不寒而栗,任凭疯狂像罡风一样强大,粗暴又野蛮地拉她人胸怀,一起发出野性的呼唤。她的屋子比地窖还要阴冷,塞纳河陡涨的河水使它更像被淹的古墓。
这个桀骜不驯、永远学不会循规蹈矩的女人,这个永远喜欢漫无边际地狂奔,而不是安安稳稳地沿着既定路线行走的女人,这个永远只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只回应遥远旷野的原始呼唤的女人!卡米尔的一生都在狂奔,也许因为她知道自己可以经过的时间只有别人的一半——她的另一半人生将寸步难行,被那件束缚疯子的紧身衣牢牢捆住。
可以说罗丹从未正视过卡米尔的才气,他不愿正视,或是说不敢正视,因为她实在是太光芒四射。他把她当成一个他极力想占有、征服的女人。卡米尔最终得以进入罗丹的世界,是通过以自己为模特完成的。女性,在这里又化为被“看”,被“塑造”的对象。因而可以说,她以这种方式介入的本身就预示着其不可靠性,她的才华被降到次要的因素,重要的是她激起了罗丹的灵感和欲望。女性的才华始终没有得到承认,她是作为欲望的客体,以自己的身体当成入场券而登堂入室的。卡米尔追随罗丹来到巴黎,但她并不是作为独立的创作个体,而是罗丹的雕塑对象、灵感源泉。具有反讽意味的是,指称着“匮乏”的女性在此却拥有男人失去的东西,她们被男性暗中嫉妒着。尽管如此,她们也不能得到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事实是,她们反而被一点点地磨去自己的棱角,被迫抛弃过去。卡米尔与家人疏远了,即使是一直以来默默支持她、相信她的父亲以及和她无话不谈的弟弟;她也失去了昔日的创作伙伴,卡米尔的创作个性——她找不到了,在罗丹的阴影下。而罗丹则“偷窥”了她的灵气,利用了她,确切地说是剽窃了她的才华。权威的力量不容被逾越,而只能利用来埋葬女性。他企图把她固置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从而永远地占有她,遮蔽她。但卡米尔较之一般的小有才气的女人不同之处在于,她是一个蕴藏着不可遏制的能量与激情的女人,她无法忍受自己被男人操纵,她身上那股本能的冲动太过强烈。虽然在这中间,她曾经有过为在爱情上得到承认而妥协的幻想,但罗丹的自私打破了她的梦。从根本上说,罗丹爱卡米尔是因为她具有普通女人没有的灵性,她是个“特殊”的女人;但同时他又不承认她的能力,因为她是女人。这种双重的否定使得卡米尔无论是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女人,还是艺术家都失败了。在这两个层次上,她都被抛弃、摧毁了。
当卡米尔发现自己其实只是“罗丹的工人、模特、灵感的启示者和女伴”,她为自己工作得不够,她栖居在罗丹的阴影中,永远不可能独立的时候,卡米尔在绝望中全身心地投入雕塑中。在那件以她自己的身体为模特的杰作中,“她的迅速有力使他感到震惊,大胆的姿势使他心绪纷乱”,卡米尔那种使人产生肉欲的雕塑才华让世人受不了,也让罗丹感到害怕,因为在凝固的石像下面,没有人可以假装看不见那狂奔欢呼的欲望。但卡米尔的成功只是招来了“仇恨、嫉妒、诽谤、沉默或者冷淡”,人们怀疑她只是在模仿罗丹,甚至怀疑是罗丹替她做的。卡米尔的大胆僭越和挑衅,终于让她一步一步付出了代价:罗丹的背叛,世人的白眼,艺术之路越走越狭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濒临崩溃边缘——最致命的一击是,流产使她失去了一生中唯一的孩子。罗丹对卡米尔作品的公然剽窃,彻底打消了她最后一丝眷恋,她感到了从心底升起的阵阵寒意——她和她的雕像一样,被放在展览的出口处,在太阳下暴晒,落满灰尘,“黑压压的人群将它踩得粉碎”。这是所有女性狂奔者的必然命运:众叛亲离,一无所有。
卡米尔的悲剧在于,充满了激情、经常陷于狄俄尼索斯式的醉狂状态中的她,却在追求一种阿波罗式的理想——渴望自己的才华像罗丹一样为社会所承认——在那样一个男权主宰的世界里,这无疑是一种乌托邦幻想。她在雕塑方面的天赋简直不只是才能,而可称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这股洪流时时刻刻激荡着她的灵魂。可是在一个女人没有话语权的社会里,根本就无从得以释放,而只能被压制在有限的空间里。而她的另一重悲剧在于,她将那空想维系在罗丹身上,把他当作打开那个天地的一把钥匙。她以为在艺术领域内存在着平等。这种企图超越性别的行为必然会失败。卡米尔能抓住雕塑的灵魂,却无法认识到“人世”所必须遵循的游戏规则。艺术的每一根经脉,每一个细胞都浸润着男权的控制。女性是被排斥,为中心所拒绝的,她们所追求的艺术在这个社会里就是属于男性的。作为一名企图闯进那个被男人把持的世界的异端分子,卡米尔只能被视为“疯女人”。她从来就没有得到“钥匙”,罗丹对她的“培养”其实是对她的扼杀,加速了她的悲剧命运。如同她的弟弟保罗所说,“所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只给她带来不愉快的一切。这完全是大灾难,吞没了我姐姐。”这就道出了那个时代女性最深沉的悲哀:纵使才华横溢,但由于没有书写、言说的权利,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展露。相反,她们会因为对男性权威的挑战而面临着遭受摧残的更为不幸的命运。只是保罗的这句话中包含着一种宿命感,而卡米尔的悲剧根本不是什么命运悲剧,而是一出性别悲剧、社会悲剧。
“卡米尔,你只能按我告诉你的去做,你才能成功。”
“我为什么一定要按你的去做?”
是性别的冲突,同时也是艺术理念的冲突。当导师控制不了学生,当学生要反叛其导师时,爱情关系怎么能得以继续?罗丹在质问卡米尔为什么在作品里总要表现痛苦时,这位世纪天才显然没有耐心和宽容去理解和倾听另一种爱情方式和艺术表达方式。才华对于女人而言的确是一把刀,可以把生命雕刻得晶莹剔透,也会把自己割得血肉模糊。在痛苦中体验甜蜜,在受伤后变得更加坚强。不同的人用这把刀刻出不同的故事。宿命者认为,上天在赐予优厚天赋的同时,也会夺取另一些宝贵的东西。而卡米尔是没有信仰的人,并不惧怕命运。她其实没有疯,也没有输给罗丹,她不过是输给了一个永远走不出阴影的自己。
她是有自己的名字的——卡米尔·克洛岱尔,她是个独立的雕塑家。
在卡米尔与罗丹的作品中,各有一件“双人小像”,彼此惊人地相似。便是卡米尔的《沙恭达罗》和罗丹的《永恒的偶像》,这两件作品都是一个男子跪在一个女子面前。但认真来看,却分别是他们各自不同角度中的“自己与对方”。
在卡米尔的《沙恭达罗》中,跪在女子面前的男子,双手紧紧拥抱着对方,唯恐失去,仰起的脸充满爱怜。而此时此刻,女子的全部身心已与他融为一体,这件作品很写实,就像他们情爱中的一幕。但在罗丹的《永恒的偶像》中,女子完全是另一种形象,她像一尊女神,男子跪在她脚前,轻轻地吻她的胸膛,倾倒于她,崇拜她,神情虔诚之极。罗丹所表现的则是卡米尔以及他们的爱情——在自己心中的至高无上的位置。
一件作品是人世的、血肉的、激情的;一件作品是神圣的、净化的、纪念碑式的。将这两件雕塑放在一起,就是从1885年~1898年最真切的罗丹与卡米尔。
可以说,从一开始,他们的爱情就进入了罗丹手中的泥土、石膏、大理石,并熔铸到了千古不变的铜里。
罗丹曾对卡米尔说:“你被表现在我的所有雕塑中。”
1900年以后,罗丹名扬天下的同时,卡米尔一步步走进人生日渐深浓的阴影里。卡米尔不堪承受长期厮守在罗丹的生活圈外的那种孤单与无望,不愿意永远是“罗丹的学生”。她从与罗丹相爱那天就有“被抛弃的感觉”。她带着这种感觉与罗丹纠缠了15年,最后精疲力竭,颓唐不堪,终于,于1898年离开罗丹,迁到蒂雷纳大街的一间破房子里,离群索居,拒绝在任何社交场合露面,天天默默地凿打着石头。尽管她极具才华,但人们仍旧凭着印象把她当作罗丹的一个弟子,所以她卖不掉作品,贫穷使她常常受窘并陷入尴尬。在绝对的贫困与孤寂中,卡米尔真正感到自己是个被遗弃者了。渐渐地,往日的爱与赞美就化为怨恨,本来是激情洋溢的性格,变得消沉下来。1905年卡米尔出现妄想症,而且愈演愈烈。1913年3月10日埃维拉尔城精神病院的救护车开到蒂雷纳大街66号,几位医务人员用力打开门,看见卡米尔脱光衣服,赤裸裸披头散发地坐在那里,满屋全是打碎的雕像。他们只得动手给卡米尔穿上控制她行动的紧身衣,把她拉到医院关起来。
这一关,竟是30年。卡米尔从此与雕刻完全断绝,艺术生命的心律变为平直。她在牢房似的病房中过着漫无际涯和匪夷所思的生活。她一直活到1943年,最后在蒙特维尔格疯人院中去世。她的尸体被埋在蒙特法韦公墓为疯人院保留的墓地里,十字架上刻着的号码为1943—NO.392。
那么卡米尔本人留下了什么呢?
卡米尔的弟弟、作家保罗在她的墓前悲凉地说:“卡米尔,您献给我的珍贵礼物是什么呢?仅仅是我脚下这一块空空荡荡的地方?虚无,一片虚无!”
法兰西丽山秀水的维尔纳夫村。一个12岁的小姑娘正如痴如醉地揉捏着黏土、胶泥……她,生着一副绝代佳人的前额,一双清澈如海的深蓝色眼睛,一张倨傲精致的嘴,一头簇拥到腰际的赤褐色秀发……与她揉捏的那些神态毕肖的小人儿相比,她自己更像一个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更像一个被日月精华过分宠爱的“天之娇女”。
1943年秋,巴黎远郊蒙特维尔格疯人院,一个年近八旬的老媪溘然而逝了……她死时,没有任何遗产,没有一个亲人,只有一个蹩脚铁床和带豁口的便壶。
人们早己忘却了她的名字曾被记载在法国第一流雕塑家的第一行上;忘却了她就是那些史诗般的雕塑作品——《成熟》、《窃窃私语》、《沙恭达罗》、《珀耳修斯》的作者。
请记住,她是有自己的名字的——卡米尔·克洛岱尔,她是个独立的雕塑家。
7. 有人知道玛歌玛兰特干红葡萄酒的大概价格么年份是2010年的
Abigail阿比盖尔 Abby艾比 (Abigail的简写) Ada艾达 (Adelaide的简写) Adelaide阿德莱德 Adeline艾德琳 Alexandra亚历桑德拉 Ailsa艾丽莎 Aimee艾米 Alice爱丽丝 Alina艾琳娜 Allison艾莉森 Amanda阿曼达 Amy艾美 Amber安伯 Anastasia阿纳斯塔西娅 (昵称Stacey) Andrea安德莉亚 Angela安吉拉 Angelia安吉莉亚 Angelina安吉莉娜 Ann安 (Hannah的英文形式) Anne安妮 (同Ann) Annie安妮 (Ann的昵称) Anita安尼塔 (Ann的西班牙写法) Ariel艾莉尔 April阿普里尔 Ashley艾许莉 Aviva阿维娃 (同Avivahc和Avivi)
补充:
Barbara笆笆拉 Beata贝亚特 Beatrice比阿特丽斯 (同Beatrix) Becky贝基 (Rebecca的昵称) Betty贝蒂 (Elizabeth的昵称) Blanche布兰奇 Bonnie邦妮 Brenda布伦达 (Brandon及Brendan的女性形式) Camille卡米尔 Candice莰蒂丝 Carina卡瑞娜 Carmen卡门 Carol凯罗尔 Caroline卡罗琳 Carry凯丽 Carrie凯莉 (Carol及Caroline的昵称,同Kerry) Cassandra卡桑德拉 Cassie凯西 (Catherine,Cassandra的昵称) Catherine凯瑟琳 (Katherine的英文形式,同Katherine) Cathy凯茜 (Catherine的昵称,同Kathy) Chelsea切尔西 Charlene沙琳 (同Caroline,Charlotte) Charlotte夏洛特 Cherry切莉 Cheryl雪莉尔 (Charlotte的另一形式,亦同Sheryl) Chris克莉丝 (Christine,Kristine的简写,同Kris) Christina克里斯蒂娜 (同Christine) Christine克里斯汀 Christy克里斯蒂 (Christine的简写) Cindy辛迪 (Cinderella,Cynthia,Lucinda的昵称) Claudia克劳迪娅 Clement克莱门特 Cloris克劳瑞丝 Connie康妮 (Constance的昵称) Constance康斯坦斯 Cora科拉 Corrine科瑞恩 Crystal科瑞斯特尔 (同Krystal
补充:
Daisy戴茜 Daphne达芙妮 Darcy达茜 Debbie黛比 (Deborah,Debra的昵称) Deborah黛博拉 Debra黛布拉 Demi黛米 Diana黛安娜 Dolores德洛丽丝 Donna堂娜 Doris桃瑞丝 Edith伊迪丝 Editha伊迪萨 Elaine伊莱恩 Eleanor埃莉诺 Elizabeth伊丽莎白 Ella埃拉 Ellen爱伦 Ellie艾莉 (Eleanor, Ellen的昵称) Emerald艾米瑞达 Emily艾米丽 Emma艾玛 Enid伊妮德 Elsa埃尔莎 (Elizabeth的昵称) Erica埃莉卡 (Eric的女性形式) Estelle爱斯特尔 Esther爱丝特 Eudora尤杜拉 Eva伊娃 Eve伊芙
补充:
Fannie芬妮 (同Frances,Fanny) Fiona菲奥纳 Frances弗郎西丝 (Francis的女性形式) Frederica弗雷德里卡 Frieda弗里达 Gina吉娜 (Angelina,Regina的昵称) Gillian吉莉安 (Juliana的异体) Gladys格拉蒂丝 (Claudia的威尔斯形式) Gloria格罗瑞娅 Grace格瑞丝 Greta格瑞塔 (Margaret的昵称) Gwendolyn格温多琳 Hannah汉娜 Helena海伦娜 Hellen海伦 (亦作:Helen) Hebe赫柏 Heidi海蒂 (Adalheid, Adelaide的昵称) Ingrid英格丽德 Ishara爱沙拉 Irene艾琳 Iris艾丽丝 Ivy艾维 Jacqueline杰奎琳 Jamie詹米 (James的女性形式) Jane简 (John的女性名词) Janet珍妮特 (同Jane) Jean姬恩 (Jane的苏格兰形式) Jessica杰西卡 (Jessee的女子形式) Jessie杰西 (Jasmine, Jessica的昵称; Janet的苏格兰形式) Jennifer詹妮弗 Jenny詹妮 (同Jennie;Jane,Jennifer的昵称) Jill姬尔 (Gillian的昵称) Joan琼 (同Jane;John的女性形式) Joanna乔安娜 Jocelyn乔斯林 Josephine约瑟芬 Josie乔茜(同Josephine) Joy乔伊 Joyce乔伊斯 (Josephine的昵称) Judith朱迪丝 Judy朱蒂 (Judith的昵称) Julia朱莉娅 Juliana朱莉安娜 Julie朱莉 June朱恩
补充:
Karen凯琳 (Katherine的丹麦形式) Karida卡瑞达 Katherine凯瑟琳 (同Catherine) Kate凯特 (Katherine的昵称) Kathy凯西 (Katherine,Katherleen的昵称;同Cathy, Kathie) Katrina卡特里娜 Kay凯 (Katherine的昵称;同Kaye) Kelly凯莉 Kitty基蒂 (Catherine的昵称) Lareina莱瑞拉 Laura劳拉 (Lawrence的女性形式) Lena莉娜 (Helena的昵称) Lydia莉迪娅 Lillian莉莲 (亦作lilian) Linda琳达 Lisa丽莎 (Elizabeth的别名) Liz莉兹 (Elizabeth的昵称) Lorraine罗琳 Louisa路易莎 Louise路易丝 Lucia露西娅 Lucy露茜 Lucine露西妮 Lulu露露 (Louise,Louisa的昵称) Lynn林恩 Maggie玛姬 (Margaret的昵称) Mamie玛米 (Margaret, Mary 的昵称) Manda曼达 Mandy曼迪 (Amanda,Manda,Melinda的昵称) Margaret玛格丽特 Mariah玛丽亚 (同Mary) Martha玛莎 Mary玛丽 Matilda玛蒂尔达 Maureen莫琳 Mavis梅维丝 Maxine玛克辛 May梅 Mayme梅米 Megan梅甘 Melinda梅琳达 Melissa梅利莎 Melody美洛蒂 Mercedes默西迪丝 Meredith梅瑞狄斯 Michelle米歇尔 (Michael的女性形式) Milly米莉 (Camille,Emily,Melissa的简称) Miranda米兰达 Miriam米里亚姆 Miya米娅 Molly茉莉 Monica莫尼卡
补充:
Nancy南茜 (Nan的别名) Natalie娜塔莉 Natasha娜塔莎 (亦作natascha)) Nicole妮可 Nikita尼基塔 Nina尼娜 (Anna的昵称) Olina奥琳娜 Oprah奥帕 (同Opera,Opie) Pamela帕梅拉 Paula保拉 Pauline波琳 (同Paula) Pearl珀尔 Peggy帕姬 (Margaret的昵称) Philomena菲洛米娜 Phoebe菲比 Phyllis菲丽丝 Polly波莉 Priscilla普里西拉 Quentina昆蒂娜 (Quentin的女性形式) Rachel雷切尔 Rebecca丽贝卡 Regina瑞加娜 Rita丽塔 (Margaret的昵称) Rose罗丝 Roxanne洛克萨妮 Ruth露丝 Sabrina萨布丽娜 Sandra桑德拉 (Alexandra的昵称) Samantha萨曼莎 Sandy桑迪 (Andra的昵称) Sarah莎拉 Selma塞尔玛 Selina塞琳娜 Serena塞丽娜 Sharon莎伦 (同Sarah) Sheila希拉 Shelley雪莉 (同Sheila,Shelby,Shirley) Sherry雪丽 (同Charlotte,Cher,Sarah,Shirley) Shirley雪莉 Silvia西尔维亚 Sonia索尼亚 Stacy丝塔茜 (Anastasia的昵称) Stella丝特拉 (Estelle的昵称) Stephanie斯蒂芬妮 Sue苏 (Susan的昵称) Sunny萨妮 (Sonia的昵称) Susan苏珊
补充:
Tamara塔玛拉 Tammy苔米 (Tamara的昵称) Tess苔丝 (Tessa,Teresa的昵称) Teresa特莉萨 Tiffany蒂凡妮 Tina蒂娜 Tracy特蕾西 Vanessa温妮莎 Vicky维姬 (Victoria的昵称) Victoria维多利亚 Vivian薇薇安 Wanda旺达 Wendy温蒂 (Gwendolyn,Wanda的昵称) Winnie温妮 Yolanda尤兰达 Yvette伊薇特 (同Yvonne) Yvonne伊温妮 Zoey佐伊 (同Zoe) 在外国,中文名无所谓
8. 让雷诺都演过哪些片子
著名法国演员让·雷诺(Jean Reno)1948年7月30日出生于北非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其父母亲都是西班牙裔的法国人,当年为逃避弗朗西斯科的纳粹统治才来到了北非。
十二岁的让·雷诺随同父母回到法国居住,但不久他的母亲就去世了,这件事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也在各方面影响了他的生活,但更磨练出他坚毅的性格。自幼就对演戏情有独钟的他高中毕业后进入当地的公立戏剧学校就读,但命运的安排并未能如他所愿,毕业后演戏无门的他不得不靠做些别的工作以维持生计。在此期间他曾经打过零工、卖过乐器、做过司机,并曾一度从军派驻德国。之后在朋友们的推荐下,他才得以有机会进入电视台参加演出。
1980年参加影片《Les Bidasses aux Grandes Manoevres》的演出时,让·雷诺遇见了当时担任该片助理导演的吕克·贝松,从此他开始了与吕克·贝松的密切、友好的合作。在吕克·贝松执导的《碧海情》(Grand bleu,Le)(1988)、《时空急转弯》(Visitors, Les)(1993)、《雷昂》等五部影片的合作中,两人建立起极佳的信任与默契。尤其吕克·贝松为他专门量身打造的《雷昂》一片,更是令他挤身世界级明星之列,从此开始了他的好莱坞电影生涯。
他与梅格·瑞恩(Meg Ryan)合作主演了《情定巴黎》(French Kiss)(1995),与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合作主演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Mission: Impossible)(1996),与罗伯特·德尼洛(Robert De Niro)主演了《浪人》(Ronin)(1998),与这些好莱坞当红影星的合作更令让·雷诺身价倍增。
作为法国中生代演员中出类拔萃的一个,让·雷诺演戏的功底十分扎实,戏路多变,不仅在多部动作片中有上佳表现,另外他还极具喜剧演员的天分。在《为了罗茜娜的爱情》(Pour l’amour de Roseanna)(1997)、《时空急转弯》等片中,让·雷诺又向观众展现出其幽默、风趣的一面,令人感觉到这个杀手果然不太冷。演技不俗的他,虽然也算似乎功成名就,但直到2000年他获得欧洲电影奖颁赠的终身成就奖之前,似乎一直与国际大奖无缘。其实早在1994、1995年让·雷诺就凭借主演《为了罗茜娜的爱情》和《雷昂》连续获得两届法国恺撒奖最佳男主角提名,但都失之交臂。2000年,他从好莱坞重返故乡法国,主演了叫好又叫座的《暗流1》(Crimson Rivers, The)。这位温柔杀手在银幕上的不懈努力,最终没有白费,2000年12月5日欧洲电影奖向他颁赠了终身成就奖。
在电影之外,让·雷诺的生活颇富戏剧性,早年在巴黎他和一位模特同居多年,这位模特给他生了两个孩子,然而最终却因性格水火不容而分手。1996年已近50岁让·雷诺和一名叫Nathalie yszkiewicz的默默无闻的女子结婚。1998年Nathalie为他生下一个女儿,如今让·雷诺在巴黎和洛杉矶分别都购置有房子,并分期和妻女在两地居住,共享天伦之乐,完全是在扮演一个新好男人的角色。
让·雷诺在2003年12月15日获法国总统希拉克颁授国家勋章,法国国家勋章是仅次于荣誉勋章的第二文化奖章。希拉克在颁奖致辞中说:“让·雷诺是一位伟大的演员。”
他的电影:
1.《达芬奇密码/达文西密码 The Da Vinci Code 》
本片讲述了哈佛大学的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在法国巴黎出差期间的一个午夜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得知卢浮宫博物馆年迈的馆长被人杀害在卢浮宫的博物馆里,人们在他的尸体旁边发现了一个难以捉摸的密码。兰登与法国一位颇有天分的密码破译专家索菲·奈芙,在对一大堆怪异的密码进行整理的过程当中,发现一连串的线索就隐藏在达芬奇的艺术作品当中,深感震惊。这些线索,大家都清楚可见,然而却被画家巧妙地隐藏起来。
2. 《粉红豹 The Pink Panther 》
本片为1964年粉红豹系列《黑夜怪枪》的前传,讲述一名男子因无意中被人看到自己祖传珍宝——超级“粉红豹”钻石,随即意外死亡,钻石也不翼而飞。法国探长克鲁索和搭档帕汀前往调查此案,可当他一见到本案最大的嫌疑人——死者的漂亮歌星女友哈妮娅时,立刻被她迷住。与此同时,城里发生了法国足球经理谋杀案,著名的“足球杀手”肆无忌惮地杀害了球队中的球星,克鲁索必须克制住自己的情欲,揭开这些案件的真相,并将真正的罪犯绳之于法。
一位在国际足坛上享有盛名的教练被谋杀,他那枚天价戒指也被凶手偷走。这枚戒指之所以价值不菲是因为在那上面镶嵌着珍贵的“粉红豹”钻石。法国政府需要一名干练的侦探来解决这宗谋杀案,并找回宝石。可他们一直都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最后他们打算再次启用克鲁索探员(史蒂夫·马丁)。于是,克鲁索探员新的冒险又开始了。究竟谁是凶手?是那个著名的流行歌曲名星(碧昂斯·诺里斯)吗?此时的克鲁索侦探当然最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老搭档鲍顿(让·雷诺)能再次出手相助。这对黄金搭档一方面要揭开凶手的真面目,一方面又要小心他们的老板德莱弗斯(凯文·克莱恩)将所有功绩占为己有。总之,一切都一如既往的疯狂、搞笑,什么法律常识全被他们丢在脑后。小心,“粉红风潮”又将直捣你的笑穴。
3. 《豺狼帝国/残骸密码 Empire des loups, L' 》
安娜(雅怡乔维亚饰演)是某位政府高官的夫人。一个月来,她经常产生幻觉、失忆等现象,更严重的是,她开始不认得她的高官老公了,她怀疑自己有精神分裂症,于是找上心理医生做诊断,不经意的她发现了一本整形的书,她开始怀疑她的丈夫整形过了……又或者,是她自己被整形了?!</P> <br> 在此同时,巴黎发生了三宗连续杀人案,死者都是在地下工厂打工的土耳其妇女,她们的尸体残缺不全,死前受到极残酷的虐待!警官保罗(乔瑟林奇维翰 饰演)觉得三宗案件背后并不单纯,为了了解土耳其的背后组织,他必须寻求最熟悉土耳其圈子的奇佛(尚雷诺 饰演)来帮忙。在追查幕后真相的同时,他们发现安娜的身分竟然是命案的重要线索……
4. 《卢旺达饭店 Hotel Rwanda 》
1994年4月6日,一架载着卢旺达胡图族总统哈比亚利马纳和布隆迪总统的座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上空被火箭击落,两国元首同时罹难。4月7日,空难在卢旺达国内立即引发了胡图族与图西族两族的互相猜疑,从而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武装冲突和部族大屠杀,令世界震惊的人间惨剧拉开了帷幕……被胡图族种族主义者控制的广播电台也为大屠杀的行为煽风助阵,他们叫嚣着“让一切郁积的爆发出来吧……在这样一个时刻,鲜血将滚滚而出”,失控的人群在失控的媒体号召下四处搜寻和杀死图西族人,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的味道。
当一个国家陷入了疯狂,世界也闭上了双眼时,有一个名叫保罗·卢斯赛伯吉纳(唐·奇德尔 饰)的饭店经理却敞开了温暖的怀抱,他经营着当地一家云集着欧洲游客和军界政要的米勒·科林斯饭店,八面玲珑地运用着一切关系尽心地呵护着饭店的顾客们。保罗是胡图族人,而他的妻子塔莎娜(索菲·奥康尼多 饰)却是图西族的,对他而言,在动荡的时局中,保护他的图西族的亲戚与朋友成为了一生中面临的最大使命与挑战。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无作为和与世界媒体的隔绝使得保罗夫妇二人和在饭店中避难的1268名当地居民更加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心与勇气,“我们一定让全世界都无地自容地去采取应有的行动。”事态越来越严重,百日之内竟有约100万人死于非命,但米勒·科林斯饭店却成为了嗜血荒漠中的一片生命绿洲……
5. 《暗流2:末日天使/赤色追缉令:末日审判》
在阿尔卑斯山案件之后,皮埃尔·尼曼斯警长(让·雷诺饰)凭借自己出众的办案能力晋升为警察局局长。而他当年的新搭档勒达(伯努瓦·马西莫勒饰)也日渐成熟,已经开始独立处理案件。一起发生在法德边境的系列谋杀案,让两人重新聚到了一起。
在法国东北部的拉波迪修道院里,挂在墙上的耶稣神像流出了鲜血,尼曼斯利用科学仪器,查出墙壁内被活活塞入一具尸体,而尸体旁边出现的谜一般的图腾印记,表明了死者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受害者。发生在死者身上的奇怪祭礼也似乎隐藏着不同寻常的含义……
另一方面,勒达警探开车撞到了一个跟耶稣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自称“耶稣”的男子陷入惊恐的半昏迷状态。勒达以为自己遇到的只是一个宗教幻想狂,但他很快就发现这件事和尼曼斯所负责的案子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样,两名警探各自追查的案件,变成有了共通线索的诡异案件。
接二连三的凶杀案持续发生,越来越多的疑点都集中到修道院里。因为每次案发现场都会有个具备超自然能力的神秘僧侣出现,在干掉异己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时间尼曼斯和勒达的眼前迷雾重重,直到他们终于发现每一位受害者都有着与基督十二使徒有着同样的名字和职业。
在女警员、宗教历史专家玛莉(卡米尔·纳塔饰)的协助之下,尼曼斯和勒达抽丝剥茧、深入神秘且令人不可置信的阴谋之中,力图揭穿其真相。为什么有权有势的艾默赫什·万·卡登如此关心那所修道院及其地下设施?这些传播恐怖的世界末日的天使们到底是些什么人?这桩桩离奇的凶案和圣经中的预言有何关系?打开第七封印,又将引来什么样的灾难?皮埃尔·尼曼斯和雷德矢志要找出所有的答案。但他们必须得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尘封了好几个世纪的秘穴最深处,去发掘一个为一股似乎无法遏制的力量正觊觎着的秘密……
6. 《请你闭嘴 Tais-toi!》
曾出演《这个杀手不太冷》而名震全球的法国影帝尚 雷诺和另一位法国知名影帝热拉尔 德帕迪约联袂合作,上演法国本土2003年首映票房冠军。
本片讲述的是尚 雷诺扮演的杀手Ruby为了被仇人杀害的妻子,而走上了复仇之路,期间他遇见了有着善良的热心肠并且还有点愚蠢的Quentin(杰拉尔 德帕迪约饰),期间二人发生了让人啼笑皆非的一段段法式喜剧。
本片一经上映,就夺得法国本年度首映票房冠军,本片制片方和发行方都期待着这部影片能夺的最终的票房冠军.两位影帝的合作也十分让人期待.本片不失为是圣诞档期的一枚重磅炸弹。
7. 《极速风暴 Rollerball 》
此为1975年经典片「滚球大战」的崭新科幻版。未来世纪中,一种残暴刺激的「极速运动」正风霏全球。充斥著金钱、美色、赌博交易的「极速运动」联盟在世界各地巡回比赛,比赛中来自世界各地好手们身著展现自我个性的奇装异服,以直排轮或野越车在场上竞速投球来决定胜负。
一名表现杰出世界知名的「极速运动」选手强纳森(Chris Klein饰),发现联盟的老板( Jean Reno 饰)为了提高全球直播的收视率和赌金,不惜暗中在比赛中制造冲突、打架、流血甚至杀人的恐怖事件。为了反击,强纳森联合其他志同道合的队友们,将场上的战争延烧到场外,展开一场 捍卫正义 的报复行动。
8. 《时光隧道 Just Visiting》
十一世纪的法国勇士(让.雷诺)和他的忠心侍从(克里斯蒂安.克拉维埃),意外地被巫师送进时光隧道,越过时空从十一世纪到达了当今的美国,当然闹出不少的笑话,幸好遇上漂亮的慕玲(克里斯蒂娜.阿普尔盖特),决心帮助他们返回家乡…
9. 《绿芥刑警/极速追杀令 Wasabi 》
亚伯是个强悍的警察,他嫉恶如仇,有时冲动起来常二话不说就动手开打。其实,面恶心善的他有段不为人知的伤心往事,19年前当亚伯秘密前往日本执行任务时,他遇见了日本女孩惠子,并娶她为妻,孰料惠子旋即神秘失踪。20年来亚伯朝思暮想,从未对惠子忘情。
某天,一通来自日本的电话告知惠子因癌症过世的死讯,亚伯成为唯一的遗产授与人。于是他动身前往东京,20年后再次造访日本,没想到惊奇不断、状况频传:先是亚伯当年的糊涂夥伴—桃太郎,居然还在日本为法国情报局工作,亚伯也就顺理成章跟著桃太郎体验日本;其次,他发现惠子并非死于癌症,而是被暗杀;更离谱的是,自己居然有个20岁的女儿。
这个怪怪女孩由美--情绪化、赶时髦、行径怪异、爱美又败家,不过她的银行户头里居然有2千万美金的钜款。由于黑道想吞掉由美的钱,所以哈伯得尽力保护她的安全,此时桃太郎也无端卷入是非之中,亚伯只好用自己的方式来惩奸除恶。
10. 《暗流/赤色追缉令 Rivières pourpres, Les 》
经验丰富的巴黎警探尼芒斯奉命侦破一起凶杀案,死者是阿尔卑斯山麓格农大学的辅导老师。经过一番调查后尼芒斯发现:这所著名学府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但校方为了推行精英观念,竟让教职员间世代通婚。与此同时,大学附近的小镇上也发生了一起刑事案件,有人入侵了十八年前死于车祸的十岁女孩朱迪丝的墓室,并在那里涂画纳粹标志。
这看似孤立的两起案件是否有着内在联系?尼芒斯当即决定和地方警官麦克斯联袂行动。经过层层抽丝剥茧,使隐藏在案件背后的真相浮出了水面,原来这是一起骇人听闻的恐怖事件。于是,他们立即采取了断然措施。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后,罪犯终于咎由自取,但两位警探也付出了代价。
11. 《浪人/冷血悍将 Ronin 》
神秘女子(内塔斯查·麦克艾霍恩饰)受雇率领一支由前CIA官员山姆(罗伯特·德尼罗饰)、前欧洲情报局官员文森特(琼·雷诺饰)、德国电子专家格罗戈(斯泰兰·斯卡斯加德饰)、司机赖里(斯凯普·桑度斯饰)和英国武器专家史宾斯(肖恩·比恩饰)等人组成的小组,将要从国际犯罪分子的手中夺回一个神秘的手提公事包。
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们雇主的名字和他们的目标和真实身份。随着在塞纳河边传来的一声枪响,影片进入法国南部,这个小组前往坎城执行任务。然后的激烈追逐场面使每一个观众都置身片中。接下来故事的发展则是不可避免的背叛和不停的惊险追杀。
仅仅因为罗伯特·德尼罗和让·雷诺,这部片子就值得一看。故事说的是一群特工人员受一神秘女子所托,去偷一只手提箱。令人震惊的是这竟是北约与华约情报机关为联手除掉这批“危险分子”设下的圈套。这是一部主题涉及怀疑、不信任以及背叛的惊险片,其中两场汽车追逐的戏令人胆战心惊。
12. 《哥斯拉 Godzilla 》
所谓“哥斯拉"本是日本电影中出现的怪物,1954年首次现身银幕以来,已陆续推出22部系列影片。这次,好莱坞派出制作群体赴日本,从东宝影片公司取得拍摄权,讲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因为核试验造成的气候异常,使一个高90英尸的庞大怪物复活,整个纽约陷入一片混乱。科学家、新闻记者、电视台摄影师、军人和保险公司的核查员,联合起来对付它。因为它造成的恐慌和破坏实在太大了,如不加制止,它所到之处全都将化成废墟。哥斯拉的造型和全片的视觉特效令制作人颇费了一番工夫,因为导演不想用已有的模型,而是要在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13. 《排队上天堂 Roseanna's Grave 》
本片是一部融合温馨浪漫的爱情喜剧片,一位深爱其妻的老公为达成老婆临终的最后心愿,作出一连串滑稽可笑又令人感动的举动,影响周遭的人事物。在义大利的小城镇,马赛洛(尚雷诺饰)正陷入左右两难的困境中,她挚爱的老婆将不久人世,希望她死后能与她死去的儿子葬在一起,然而城里的墓园只剩下三个空位,墓园主人又不愿意扩建。马赛洛只好尽一己所能避免死亡之神降临小镇镇民身上,所以他不断做善事;捐血、指挥交通、保护儿童安全、总之不让任何人比他老婆先死!然而老天喜欢跟他作对…
14. 《魔恋 Un amour de sorcière 》
初秋,魔法将弥漫整个星空!麦可(季尔拜洛饰)是一位发明家,在他前往巴黎时,与一位美丽的少女魔根妮(凡妮莎巴哈迪丝饰)邂逅并坠入情网。之后,麦可才知道原来摩根妮是具有魔法仙女,他们的恋情被魔法界的长老(尚雷诺饰)知晓而加以阻止。经过一段艰辛的法术大战,麦可才发现世上只有一种东西可以破解魔法长老的诅咒...
15. 《碟中碟/不可能的任务/职业特工队 Mission: Impossible 》
中央情报局的一个小组在布拉格执行任务,结果要抓的人死了,要保护的机密资料也丢了,整个行动小组只剩下组长吉姆和伊顿。事后伊顿从特工队长处了解到,这次行动是个骗局,目的是为了查出内部的叛徒。
现在看来,死去的人不会是叛徒,而活着的则都有嫌疑。尤其是伊顿,因为他的银行户头上突然增加了十二万存款。伊顿自如冤枉又有口难辨。于是他自组人马要查个水落石出。男主人公不但能从高空悬吊下来窃取档案、在巨浪里逃生、在时速近300公里的列车搏斗,而且利用电脑网络也是驾轻就熟。影片改编自六七十年代的同名电视连续剧。
15. 《豹神 Jaguar, Le 》
从南美雨林区前来法国访问的僧士,意外地在电梯中撞见一名无所事事的法国人培林,他对培林一见如故,尽管培林态度冷淡、意兴阑珊,他还是让僧士睡在他旅馆房间里。
第二天当正式参访活动进行一半时,僧士竟意外心脏病发作,紧急送医后不能言语的他,坚持要见培林一面,心不甘情不愿的培林只好前往医院。
打从这两个人见面在电梯撞见那一刻起,彷佛一切就像命中注定似地,现在要说厌恶对方,大概是很难了…
16. 《法兰西之吻 French Kiss 》
凯特与未婚夫一直关系很好,但未婚夫到了法国后移情别恋。为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她决定到法国亲自走一趟。飞机上,她认识了法国男子吕克。此人显得几分神秘,凯特似乎也感觉到吕克好像是在利用自己;而吕克在这种利用中倾听着凯特的烦恼,并热心地帮她找回未婚夫,于是两个人经历了一次走遍法国的浪漫奇遇...编导将故事放在美法两国的文化差异间展开,因为剧本的创作灵感就来自作者在法国留学一年的经历,他们用摄影机镜头带观众饱览了法国风光,认识那里的文化不是一味浪漫,而是多元化的。
17. 《云上的日子 Al di là delle nuvole 》
影片一开始,马可维奇饰演的电影导演所乘的飞机由云端降落,为他下一部片等找适合的主角,就像温德斯电影中最常出现的全知的天使般,他四处探寻并细述几对恋人痛爱故事。第一段—《不可能的爱》第二段—《少女与罪》第三段—《别来找我》第四段—《肮脏的身体》
18. 《这个杀手不太冷/终极追杀令/杀手莱昂 Léon 》
纽约贫民区住着一个意大利人,名叫莱昂,职业杀手。一天,邻居家小姑娘马蒂尔达敲开他的房门,要求在他这里暂避杀身之祸。原来,邻居家的主人是警察的眼线,只因贪污了一小包毒品而遭恶警剿灭全家的片罚。马蒂尔达得到里昂的留救,开始帮莱昂管家并教其识字,里昂则教女孩使枪,两人相处融洽。
女孩跟踪恶警,贸然去报仇,反倒被抓。莱昂及时赶到,将女孩救回。他们再次搬家,但女孩还是落入恶警之手。莱昂撂倒一片警察,再次救出女孩并让她通过通风管道逃生,并嘱咐她去把他积攒的钱取出来。莱昂化装成警察想混出包围圈,但被恶警识破。最后一刻,里昂引爆了身上的炸弹……
19. 《时空急转弯 Visiteurs, Les 》
本片描述了由让.雷诺和克里斯蒂昂.克拉维埃饰演的戈德弗鲁瓦骑士和他的侍从拉弗里普伊两人因巫师的失误由公元1122年被抛送到现代。他们被电话、汽车、洗澡间等等现代化的设施弄得惊讶不已,从而演出一系列笑话。导演让-马力.普瓦雷善于突出并发挥演员的作用,注重对诙谐文字、滑稽剧和高卢幽默的兼收并蓄。本片“玩"的是长达千年的“时间差",充分利用了张冠李戴和过时的习俗,围绕中世纪来客面对现代电子世界的丑恶遭遇产生的惊讶来做文章。它完美地运用了大量特技效果,故成一部滑稽惊险喜剧。
20. 《霹雳煞 Nikita 》
妮琪塔(Anne Parillaud饰)与一群朋友抢劫一家商店的药品,商店的主人与她的朋友都在这次的事件中身亡,妮琪塔则是因为杀了一位警察而被送入狱。此时来了一个神秘的政府组织,选上了妮琪塔,并训练她成为特务杀手,在经过数年的特务训练之后,妮琪塔以一个平凡的护士身份回到现实的生活中,在此时她爱上了一个男人,他们的关系在妮琪塔接到一个特务命令时,面临了紧张的局面...
《霹雳煞》由法国最具身价及知名度的导演-卢贝松所执导,由一个特务杀手的角度,来解剖国家官僚体系背后的恐怖黑手,呈现卢贝松对人性的探索,曾经被好莱坞重拍成美国版的《双面女蝎星》,为卢贝松的作品中较具商业色彩的影片之一。
1991凯撒奖〈最佳女主角〉,1992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21. 《碧海蓝天 Grand bleu, Le 》
热爱大海的贾克(Jean-Marc Barr饰),一直想与大海为伍,即使他在年少的时候,父亲因一次潜水发生意外而被大海吞噬,贾克对大海的爱始终没有改变。
但是在一次偶然的邂逅中,贾克认识了年轻美丽的女子乔汉娜(Rosanna Arquette饰)并且爱上了她,自此之后,贾克的生活似乎变得无法掌握,贾克六神无主地旁徨在大海与乔汉娜的抉择中...
本片为1988年坎城影展的开幕大片,描述个人难以融入现实社会的困境中,因此转而寻找梦想中的另一种生活,带著浓厚的自传色彩。人类不断向极限挑战,但最后以回归大海为终,为一部蓝色调的电影。
1988坎城影展开幕大片,1988凯撒奖〈最佳音乐及最佳摄影〉
22. 《魔恋 I Love You 》
23. 《地下铁 Subway 》
为了不让黑帮老大夺回机密,小偷弗烈德(Christopher Lambert饰)于是将文件藏在法国的地下铁。走进了地下铁后,弗烈德慢慢地发现这个地方的多样及复杂,在地下铁的世界中,从小偷到音乐家都有,每个人都无所是事地到处游荡著....在弗烈德试著将文件卖掉的同时,他竟然爱上了来买文件的女人海琳娜(Isabelle Adjani饰),可惜她对弗烈德并不感兴趣。后来紧张的情况终于发生了,在杀手追杀,警察全面搜索地下铁的同时,弗烈德也陷入了两难的局面...
本片有连环漫画式的风格,简扼的对话,是通俗的警匪片,但在色调方面却带著巴洛可的缤纷原色(蓝与红),观众可以感受到卢贝松所谓「玩笑,游戏」的意味。本片是卢贝松初次结合强大的演员卡司,如伊莎贝艾珍妮、尚雨果安格拉、尚雷诺及克里斯多夫蓝伯特等人,为一部精彩可期的佳片。
24. 《我们的故事 Notre histoire 》
罗贝尔在火车上遇到唐娜蒂,她告诉他一个故事:一男一女邂逅于火车上,发生了浪漫的一夜情,为了更长久地在一起,他们来到她的山中小屋--喝着啤酒并且忘掉了她在巴黎的妻子……
25. 《最后决战 Dernier combat, Le 》
在文明退化的废墟里,大家为了存活而夺食掠水,野蛮的行为取代语言的沟通,人与人的关系处于对峙的紧张状状,“性”成为最有力的动力元素。在这片如荒莫般的土地上,我们将可看到许多人存活与死亡的方式……
此片是吕克·贝松在影坛没没无闻时,凭著一腔热血、旺盛活力与爆发力,突破一切传统,挣脱一切商业机制下的樊笼,冒着无色彩,无对话,无明星等大讳所完成的电影。当影片完成时,因宣传无门,于是卢贝松带着这部影片参加瑞士阿沃基影展,一举拿下评审特别大奖及影评人奖,因而打开他的国际知名度。本片解剖核子战后的文明废墟,因为无色彩,所以这是一部黑白色调的电影。
还有最近的<达.芬奇密码>
9. 让雷诺主演的电影
《票子
Cash》
(2008)
《玛格丽特
Margaret
》
(2007)
《飞行小将/空战英豪
Flyboys
》
(2006)
《冲走小老鼠
FlushedAway》
(2006)
《达芬奇密码
The
Da
Vinci
Code》
(2006)
《新粉红豹
The
Pink
Panther
》(2006)
《老虎与雪
Tigre
e
la
neve,
La》
(2005)
《豺狼帝国
Empire
des
loups,
L‘
》(2005)
《暗流2:天使启示录
Crimson
Rivers
2:
Angels
of
the
Apocalypse
》(2004)
《鬼武者3
Onimusha
3》
(2004)
《这个警察不太冷
Enquête
corse,
L‘
》(2004)
《请你闭嘴
Tais-toi!
》(2003)
《时差
Jet
Lag
》(2002)
《极速风暴
Rollerball》
(2002)
《绿芥刑警/极速追杀令
Wasabi
》(2001)
《时光隧道
Just
Visiting
》(2001)
《暗流
Crimson
Rivers,
The》
(2000)
《时空急转弯
2
Couloirs
temps:
Les
visiteurs
2,
Les》
(1998)
《浪人
Ronin
》(1998)
《哥斯拉
Godzilla
》(1998)
《魔恋
Un
amour
de
sorcière
》(1997)
《排队上天堂
Roseanna‘s
Grave
》(1997)
《谍中谍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Mission:
Impossible》
(1996)
《Vis,
La
》(1996)
《豹神
Jaguar,
Le》
(1996)
《云上的日子
Al
di
là
delle
nuvole》
(1995)
《情定巴黎
French
Kiss
》(1995)
《这个杀手不太冷
Leon》
(1994)
《时空急转弯
Visiteurs,
Les
》(1993)
《Opération
Corned-Beef,
L‘
》(1991)
《碧海情天
Grand
bleu,
Le
》(1988)
《魔恋
I
love
you
》(1986)
《Strictement
personnel
》(1985)
《地下铁
Subway》(1985)
《最后决战
Dernier
combat,
Le》
(1983)
《La
Passante
Sans-Souci》
(1982)
《追梦人dreamcat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