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八大名酒是什麼分別產地是
中國的八大名酒分別為古井貢酒、董酒、茅台酒、五糧液、劍南春、瀘州老窖特曲、汾酒、西鳳酒。
1、古井貢,古井貢酒是亳州傳統名酒。產自安徽省亳州市,屬於亳州地區特產的大麴濃香型白酒,有「酒中牡丹」之稱。
(1)紹興黃酒鑒湖水擴展閱讀:
白酒,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麴、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而製成的蒸餾酒。又稱燒酒、老白乾、燒刀子等。酒質無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經貯存老熟後,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
而嚴格意義上講,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兌而成的配製酒則不能算做是白酒。白酒主集中在長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貴州仁懷、四川宜賓、四川瀘州三角地帶有著全球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的蒸餾酒產區,分別為中國三大名酒的茅五瀘,其白酒產業集群扛起中國白酒產業的半壁河山。
參考資料:網路-白酒
Ⅱ 紹興柯岩風景區門票多少
門票價格:115元
柯岩簡介:
柯岩景區是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區——柯岩風景區的核心景區,面積1.2平方公里,擁有石佛、鏡水灣、越中名士苑
、圓善園四大景點。三國時期,這里曾是一處採石場,代匠人不斷採石,鬼斧神工般地造就了姿態各異的石宕、石洞、石潭
、石壁等石景;至宋代成覽勝之地,陸游留有《柯山道上》詩作;清代,已形成著名的柯岩八景。
隋唐年間祖孫三代石匠相繼開鑿,歷經百年而成的「米勒大佛」和三十米高的「奇石雲骨」,經歷過十年浩劫破敗而倖存
下來。經過柯岩人的精心裝點,再次煥發出生機,石佛身後的普照寺,依山而建、氣勢恢宏,與大佛融為一體,是江南規模
最大的仿唐代建築群,武俠電視劇《大唐雙龍傳》等多部電視電影作品曾經在此取景拍攝。
越中名士苑:以石雕的形式,展現紹興從古到今的大禹、句踐、王羲之、陸游、徐渭、秋瑾、周恩來
、魯迅、竺可楨等名人風采,與四周的奇石峭壁、綠樹青草及名士紀念館交相 輝映,具有極高的藝 術品位,是一處具有高 度文化內涵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鏡水灣:集中展示了紹興水鄉風光和鄉土風光和鄉土人情,其三聚同源、少兒天地、情人谷、戲台、
石竹居、杏花坡、越女池等景觀將會帶您進入一個情趣盎然的世界。
鑒湖景區面積1.47平方公里,是柯岩風景區的三大景區之一,建有東漢笛亭、南洋秋泛、五橋步月、葫蘆醉島等四處景點
。她與柯岩景區連綴一起,山水兼容、岩湖互襯。鑒湖是紹興的「母親湖」, 建湖1800多年來,其美麗而獨有的湖光山色,
可謂盡享風流。唐代詩聖李白雲:鏡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南宋詩人陸游高吟:千金無須買畫圖,聽我長歌歌鑒湖。明代 雜家袁宏道遺泳:六朝以上人,
不聞西湖好。清代齊召南詩贊:白玉長堤路,烏篷小畫船。
葫蘆醉島:湖中一葫蘆形島嶼,與東漢笛亭南北遙對。島上建有壺觴酒樓、投醪勞師群雕、曲水流觴
等景點,充分展示譽滿中處的黃酒文化。
五橋步月:位於東漢笛亭與葫蘆醉島之間。有五座形態各異的紹興古橋,巧妙連接成景。
魯鎮景區融匯舊時紹興水鄉的民俗風情、建築風韻、自然景緻,是百年前紹興水鄉的一個縮影。它是以源遠流長的越文化 為底蘊,再現了《祝福》、《故鄉》、《阿Q
正傳》、《狂人日記》等魯迅作 品中的典型 人物環境,以及舊時水鄉紹興的
民俗風情、建築風貌。其間烏瓦粉牆的台門、店鋪,千姿百態的石橋、欄桿,縱橫交叉的小河、水巷,飛檐挑角的戲台、庵 廟,依傍鑒湖一河兩街的傳統建築
風格,形成了「人家盡枕河,樓台附舟楫」的水鄉風情。位於魯鎮東面的民俗風情街,是魯鎮最繁華的地方,街河並行,街隨河走,橋連街衢,坊巷縱橫,店鋪沿街布局,疏密有
致。其中十餘家景觀商鋪,如氈帽店、油燭店、錫箔店等,集商業經營與作坊 展示於一體,前街後坊,各具特色,都是紹興
傳統行業。漫步在小鎮,烏瓦粉牆的台門和店鋪,千姿百態的石橋和欄桿,縱橫交叉的水巷和流水,飛檐挑角的祠堂和庵廟,依傍鑒
湖的一河兩街的傳統建築風格,形成"人家盡枕河,樓台附舟楫"的水鄉風情。作為魯迅筆下的外婆故鄉——魯鎮,究竟在何 處?
Ⅲ 紹興黃酒用鑒湖水當飲用水違法么
用鑒湖水是紹興黃酒的優特點,肖山酒廠原耒也是那去特地運的。
Ⅳ 紹興酒的名人軼事
從用水上說,它有鑒湖佳水。這是紹興酒特有的條件。
俗話說:「水為酒之血。」沒有好水是釀不出好酒的,因此佳釀出處必有名泉。紹興酒之所以晶瑩澄澈,馥郁芳香,成為酒中珍品,除了用料講究和有一套由悠久釀酒歷史所積累起來的傳統工藝外,重要的還因為它是得天獨厚的鑒湖水釀制的。鑒湖的優良水質,形成了紹興酒的獨特品質,因此離開了鑒湖水也就釀不成紹興酒了。
鑒湖是東漢時期修築起來的一個人工湖。上古時代,今天的紹興是一片沼澤地,南有會稽山洪水的漫流,北受杭州灣海潮的沖刷。根據《越絕書.計倪內經》說,越王勾踐時,還是「西則通江,東則薄海,水屬蒼天,不知所止」的狀況,勾踐為吳國所敗,實行生聚教訓,才開始零星地圍堤築塘,進行耕作。到東漢順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會稽太守馬臻(字叔薦)為了保持和發展農業生產,發動民眾,大規模地圍堤築湖,從而形成鑒湖。鑒湖水來自會稽山的大小溪流,研究分析水源地區的地質結構得知,在基岩、風化殼、底泥中,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含量較低,且處於收斂狀態,所以水體所含的重金屬元素很少。同卻含有食適量的礦物質和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鉬,水的硬度也適中。這些地區又大都有良好的植被,水流經過沙石岩土的層層過濾,水源不僅沒有受到污染,反而清潔甘冽。 鑒湖水具有清澈透明、水色低(色度10)、透明度高(平均透明度為0.96米,最高達1.4米)、溶解氧高(平均為8.75毫克/升)、耗氧量少(平均BOD為2.53毫克/升等優點。又因為上游集雨面積較大,雨量充沛,山水補給量較多,故水體常年更換頻繁。據估算,每年平均更換次數為47.5次,平均7.5天更換一次。
更特別的是,湖區還廣泛地埋藏著上下兩層泥煤。下層泥煤埋在湖底4米深處,分布比較零散,對湖水僅有間接作用。上層泥煤分布在湖岸和裸露在湖底,直接與水體相接觸,其長度約占鑒湖水域的78%,湖底覆蓋面積約30%。這些泥煤含有多種含氧官能團,能吸附湖水中的金屬離子和有害的物質等污染物。研究結果表明,岸邊泥煤層所吸附的污染物質高於上下土層,說明它的吸污能力遠勝於一般土壤。而實測的結果又表明,甚至這些泥煤層所吸附的污染物的含量還是很低,仍有巨大的吸污容量。這是特殊的地質條件所形成,是其他湖泊水體所沒有的。
大凡釀酒用水,必須水體清潔,不受污染,否則釀成的酒會渾濁無光,稱為失色,如有雜質,酒味就不純正而有異味。同時對水的硬度也有一定的要求。水質過硬不利於發酵,硬度太低,又會使酒味不甘冽而有澀味。鑒湖水即有上述的一些特點,用它來釀酒,自然酒色澄澈,酒香馥郁,酒味甘新,而且對人體還有營養價值。無怪乎紹興人把紹興黃酒稱為「福水」了。這是紹興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地質條件所賜予的,非人工所能合成。一年之中,鑒湖水的最佳季節在當年10月只翌年5月之間。這時正值農閑,四周農田很少污水排入湖中,經過秋天的台風雨季,山水大量流入,促使水體恢復到氧、3含量最少的貧營養化狀態。且此季節中水體溶氧值高,變化幅度小,水質穩定。同時冬季水溫低,含雜菌少,是釀酒發酵最適合的季節,兩相配合,所以紹興黃酒必重冬釀。這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實踐的來的寶貴經驗也是完全符合科學道理的。
鑒湖的優良水質,形成了紹興黃酒的獨特品質,因此離開了鑒湖水也就釀不成紹興黃酒了。清人梁章鉅在《浪跡續談》中就曾說過:「蓋山陰、會稽之間,水最宜酒,宜地則不能為良,故他府皆有紹興人如法釀制,而水既不同,味即遠遜。」
抗戰時期,紹興淪陷,交通阻梗,紹興黃酒的遠銷受到影響。紹興有些酒坊就在上海附近的蘇州、無錫、常州、嘉興等地設坊釀酒,就近取當地的優質糯米為原料,從紹興本地聘用釀酒師傅和工人,用紹興傳統的釀酒藝術如法釀制。但所造的酒,無論色、香、味,都不能與紹興所產相比,因而只能名為「蘇紹」或「仿紹」。所以紹興酒只能是紹興產,非外地所能仿造。今年來有些外地廠商和外國商人,他們或者僱傭紹興工人,引進紹興曲種,或者把紹興黃酒的生產流程全部拍成照片,回去仿製,但仍然釀制不出堪與紹興黃酒媲美的酒來,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鑒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