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酒類全科 > 飲雄黃酒的由來

飲雄黃酒的由來

發布時間:2021-01-16 18:40:59

A. .端午節喝雄黃酒的來歷對人體有無害

http://www.ybxmf.com/bbs/dispbbs.asp?boardid=88&id=2788&page=1

......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流傳了數千年的民謠便是對端午習俗的總結。不過在端午的這一天,除了吃粽子、賽龍船外,我國民間還有飲雄黃酒、懸艾草、簪菖蒲、掛鍾馗、戴香包等多為祛邪健身習俗。

戴香包,各地都有。每逢端午節,尤其是婦女和兒童,都佩戴香包。追溯香包的起源,早在先秦時代,女子用五線製成的飾物戴在頭上,到了南北朝時期,就發展為香袋,到了唐代,出現了裝有香料的香球。香包的主要原料是雄黃、艾葉、熏草等,其作用在古代被神化了,《封神榜》中的小哪吒的紅兜肚,有斗邪必勝的效果。人們熟悉《白蛇傳》的白娘子,就是因為經不起許仙的勸誘,喝了雄黃酒才顯露了原形的。其實早在《抱朴子·登涉》中就有記載:「黃帝欲登園丘,其地多大蛇,廣成子教之佩戴雄黃、其蛇皆去。」後,這個記載被美國人W·愛伯哈德拿去,在他編撰的《中國文化象徵詞典》中,就這段記載作了如下說明:「黃帝部族發生了大瘟疫,聽說廣成子醫道高明,派人前去討教醫治瘟疫的辦法,廣成子用雄黃裝包,讓他倆戴在身,結果病治好了。」這一說法倒也有科學的道理。在遠古時代,廣成子其人既是巫師又是醫生,可見香包在我國遠古時代就有了。

端午時節及節後,氣候炎熱,蠅蟲飛動,毒氣上升,疫病萌發。古人認為人是吃五穀雜糧生百病的,而病從口入,多為邪雜之氣,經口鼻吸入。人們在長期同各種病魔斗爭過程中,發現飲雄黃酒、佩戴香包能驅邪解毒,自有它的醫理。要說香包先說雄黃和雄黃酒。雄黃許多地方都盛產,人們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用雄黃釀成雄黃酒,《清嘉錄》記載:「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飲之,謂之雄黃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黃。雄黃,橘紅色,可入葯解病毒。雄黃酒是端午節的美酒。舊時建寧幾乎家家釀雄黃酒,但多為男人飲,有些會喝酒的女人也飲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面龐耳鼻手心足心塗沫一番。後來人們就在雄黃里加入艾葉、熏草等原料製成香包供婦女和兒童佩戴。

香包以葯物之味,經口鼻吸入,使經脈大通,祛邪扶正,以達到祛病強身之功效。況雄黃、艾葉、熏草都揮發一種奇異的香味,而蛇蟲聞之遠遁,既減少了傳染源,又可起到殺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
......
--------------------------------------------------------------------------------------------------------------
http://sohu.easytour.com.cn/travel/Colligate/17079.aspx

端午節習俗之 喝雄黃酒驅邪消疫

雄黃酒

因端午節後各種蟲類,還是活躍起來,瘟疫漸多,雄黃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傳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黃酒之後,差點現出蛇形,所以民眾則起而仿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
--------------------------------------------------------------------------------------------------------------
http://www.iaskbbs.com/a/todayrenews/0522105687.html

端午節喝不得雄黃酒 2006-5-22 10:55:17 天下文摘 iAskBbs.Com
我國不少地區有過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慣,端午節這天的中午和晚上,把雄黃放到酒中飲服,並把雄黃酒塗在小孩的耳、鼻、額頭、手、足等處,據說可消毒殺蟲,防範蛇、蟲、蜈蚣所傷。其實這樣做很危險。

雄黃的主要成分為硫化坤,是提煉砒霜(雄黃以紅黃色狀如雞冠者質較純粹,如為白色結晶或碾碎時外紅中白者,均為含有砒霜之明徵)的主要原料。喝雄黃酒等於吃砒霜,如果把雄黃酒加熱後飲服,則危險性更大。

雄黃中毒的主要症狀為上吐下瀉。中毒後的急救方法,可用防已9克,或生甘草1份、綠豆2份,煎濃汁頻服。
--------------------------------------------------------------------------------------------------------------
http://bbs.nxnews.net/forum/dispbbs.asp?boardid=84&id=35160

喝雄黃酒易中毒喝雄黃酒易中毒 主要化學成分加熱後變成砒霜

端午將至,民間有飲雄黃酒過節的習俗。近日,有小販在路邊叫賣雄黃酒,但專家提醒,喝雄黃酒極易中毒。

有些市民認為,端午節喝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但市中心醫院內科主任葯師張軍說,雄黃的主要化學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加熱後經化學發應變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人飲用後會中毒。

他還提醒,若一定要用雄黃酒應節令,可噴在床下、牆邊等角落,以避毒蟲。

據<<武漢晚報>>

B. 端午節的起源

端午節起源說法眾多,其中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C. 飲用菖蒲酒,雄黃酒的故事起源,歷史上有什麼相關的小故事嗎

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由來
「端午日,設蒲筋,磨雄黃酒飲之。」
這種雄黃酒,是在酒中加人雄黃。雄黃,又名雞冠,是一種礦物質,也是一種常用的中葯。雄黃的成份為硫化砷,有毒,對於各種皮膚真菌和金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等有抑製作用,並對毒蟲有驅殺的作用。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
「雄黃味辛溫有毒,具有解蟲蛇毒、操涅、殺蟲,驅疚功效。……主治百蟲毒、蛇後毒。」
這使我們想到(白蛇傳》這個民間故事,許仙在端午節拿雄黃酒給白娘子喝,結果白娘子飲醉顯露原形,許仙被嚇昏了。這一情節便是根據雄黃的作用想像出來的。
到了明清,菖蒲酒和雄黃酒合為一種酒。明謝肇制《五雜俎》雲:「飲菖蒲酒也·一而又以雄黃人酒飲之。」這就是說,又把雄黃放人菖蒲酒中同飲之。清顧祿《清嘉錄》中說:「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以飲,謂之『雄黃酒』。」這種酒需放在陽光下曝曬,有的甚至從五月初一就開始曬起來。到了端午這天,全家團聚,喝杯雄黃酒,一表慶賀,二為健身。
雄黃酒還可當消毒水使用。《清嘉錄)中說:
「又以余酒染小兒額,及手足心,隨灑堵壁間,以怯毒蟲。」
江南各家則用雄黃浸水蘸書「王」字於兒童額上,這種做法閩俗稱作「畫額」。這樣做,一是借雄黃消毒,二是借猛虎鎮邪,因為「王」字是虎之額紋,而虎又是獸中之王,如今孩子額上有「王」字,如虎一般,故能鎮伏五毒。清蔡雲有一首(吳歇)寫道:
「稱健粽子滿盤堆,好佑雄黃入酒杯。
余瀝尚堪怯五毒,亂塗兒領噀牆隈。」
「噀牆隈」,即把雄黃酒灑到容易生蟲的角音兄兒,起到消毒作用。俗諺日:「灑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
除了菖蒲酒和雄黃酒,還曾有一種硃砂酒。明人馮應京(月令廣義》中說:
「午日用硃砂酒,辟那解毒,余酒染額腳手足心,無池蛇之患。又以灑場壁門窗,以避毒蟲。」
硃砂,是一種礦物,又稱丹砂,是提煉水銀的重要原料,有葯用價值。古人曾用硃砂人酒,可能因其效果不及雄黃,至清已被雄黃酒所取代。

D. 端午節的由來(歷史沿革、習俗、意義) ,要以作文格式寫

【端午節簡介】
端午節:Dragon Boat Festival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夏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歷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所以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
如今被大家熟悉的端午節活動有:包粽子、吃粽子、裹粽子、吃鴨蛋、賽龍舟、 描雄黃、插艾草、戴香包、登高、掛葫蘆。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端午節從2008年起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由來】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屈原
中國的端午節最先是屈原出現之前祭祀河神、乞求收成的節日。因為在長江一帶至今有「端午水」一說,也就是在端午節前後會有大暴雨導致的洪水。古人認為洪水是河神發怒的結果,為防止端午大水把秧苗什麼的沖走,舉行的一列祭祀活動,希望河神高興,五穀豐登。加上這時候一般是農耕的犁田、插秧季節,經常要在水裡泡著,喝黃酒能有效去除風濕,相傳黃酒是神仙賜予的酒,慢慢的也就形成了這段時間喝黃酒的習慣。這些並不是紀念屈原才形成的,也就是在屈原投江前中國就已經有了端午節這一說法,屈原投江更加讓人們記住了這一天,也增加了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葉等慶祝方式。
紀念屈原,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這則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投奔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太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龍的節日,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系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發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
當日,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葯,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畜蘭為沐浴」以浴驅邪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 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可見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為不吉之日。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夏至,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一)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至於競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入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二)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采雜葯」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三)《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兌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由於屈原的人格藝超群,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
紀念女詩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鑒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並且喜歡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的稱號。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在策劃起義時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後人為敬仰她的詩,哀悼她的忠勇事跡,於是,與詩人節合並來紀念她,而詩人節又是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
端午節習俗】
懸鍾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艾蒿、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賽龍舟: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香港有競渡,近來英國人也有仿效我國人作法,組織自己的隊伍,進行競賽活動。
吃粽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飲雄黃酒:雄黃本屬礦物, 含有三硫化砷成分,與酒混合。即成雄黃酒,用以驅蟲解五毒,小兒塗於頭額。耳鼻,手足心。 並灑牆壁問, 以法諸毒。流傳民間之《白蛇傳》故事,即是以雄黃酒解蛇虺諸毒,而現白蛇原形。此種習佰,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為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男女老幼往野外遊玩, 穿新衣, 在中午一時左右, 路上山上或樹下擠滿人群,手抱花草, 非常快樂。晚上回家將花草和水煮開洗澡,老年人稱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頭就不會獲得吉利。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編輯本段]傳說中的鍾馗
鍾 馗(右圖為動畫形象)
名字: 馗哥
魔法: 據說是中國古代諸神中形象最為醜陋的一位。並且總是與陰間惡鬼相伴為伍。但人們並未因此而厭棄他。每到年節喜慶日子,人們都要張掛他的畫像鎮鬼祛邪。這種風俗遠自唐朝持續至今,一千多年,從未間斷。
[編輯本段]【端午節各地風俗】
端午節是我國非常受歡迎的傳統節日,各地有很多不同的習俗和習慣來過這個節日,大家通過各種方法祈求安和,避邪保平安。
安徽
安徽合肥:端午節插艾草招福驅邪
端午節到了,安徽合肥市民按照傳統習俗,紛紛購買艾草插在門上以招福驅邪。合肥市淮河路上一個菜市場內,一位女士買了幾枝艾草,正准備回家燒飯。她說,按照傳統,端午節要把艾草掛在門上驅邪。在合肥市城隍廟市場的路邊,家住郊區的王大爺推著輛三輪車賣艾草。他的艾草是從附近的山上采來,用別的草葉將幾枝紮成整齊的一捆捆來賣,一塊錢四捆,艾草散發著特殊的芳香,不時有人上前挑選購買。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羽狀深裂,表面是綠色,葉被密生白色毛,莖葉均有特殊香氣。中國古代以艾草為葯,針灸的灸法,就是以艾草置於穴道上,進行燒灼治病。古人也因此認為艾草可以招福驅邪,中國古書中記載:「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古時認為端午節之後天氣開始炎熱,蚊蟲滋生,易發傳染病,因而在這一天以所謂「天中五瑞」——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山丹等5種植物,來驅除各種毒害。
安徽歙縣:端午節跳鍾馗捉鬼
位於安徽南部的歙縣每年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懸艾草、舞龍舟等風俗外,還有獨具特色的跳鍾馗施威捉鬼活動。鍾馗小鬼們扛著「鍾進士出巡」、「肅靜」、「迴避」的牌子,鍾馗手持利劍,戴著破傘,還有小鬼捧酒缽等民俗表演。
據了解,跳鍾馗是民間避邪驅鬼的方式之一。過去歙縣許多村落端午節都有跳鍾馗表演,鍾馗出巡范圍只限本村,村頭路口、大街小巷都要巡到,以示驅鬼之徹底。事先准備接鍾馗的人家,為了達到求神驅鬼的目的,將燃放鞭炮助威,在鞭炮聲中,塵土四揚,氣氛威嚴。有資料顯示,在中國清代詩人的作品中就有端午吟詠鍾馗的詩,也許是這時天氣濕熱人多病,瘟疫易流行,故請鍾馗來驅邪捉鬼。
河北
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
山東及東北
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五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
山西
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
江蘇
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黃玉一塊,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
四川
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在梅洲,還有喝雄黃酒的習俗,說是可以辟邪/防蚊蟲的作用。在這天每家每戶的房門上都插有艾草,說是可以辟邪。
廣東
每年端午節前後,不少父母都有帶著小孩到江邊浸泡「龍舟水」的習慣,以祈福孩子身體健康,快快長大。客家人有吃染苦瓜的習慣(用糯米與魷魚末混和塞進去籽的苦瓜里)
台灣
端午節,家家戶戶還有打「午時水」的風俗。午時水指的就是端午節中午打上的井水。據說午時水用來泡茶釀酒特別香醇,生飲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諺語道:「午時洗目睭(眼睛),明到若烏鶖」,又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葯吃三年」。
雲南
那邊人過端午,吃花生、桃李等。但這些食物所代表的意義則和南人有別。吃花生是取其長生之意,吃李子則象徵子孫繁衍,有人還認為可以預防中暑。
浙江
習慣吃粽子,撞煮熟的鴨蛋。
普遍
帶葫蘆:端午節帶葫蘆是歷來的風俗,小孩、成人佩帶葫蘆,有避邪驅瘟之意。佩帶傳統文化寓意"福祿"的葫蘆,可以化戾氣為平和,增強福緣氣場。
當然還有比較普遍的就是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賽龍舟啦,這些都是非常受歡迎的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別稱】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節、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粽子節 、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等等。
端陽節,據《荊楚歲時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
重午節,午,屬十二支,農歷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
天中節,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時,陽重人中天,故稱這一天為「天中節」。
浴蘭節,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漢代《大戴禮》雲:「午日以蘭湯沐浴」。
解棕節,古人端午吃棕時,有比較各人解下粽葉的長度、長者為勝的游戲,故又有「解粽節」之稱。
女兒節,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菖蒲節,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邢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中國端午節

繼4年前韓國「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後,中國已啟動「端午節」申報世界非遺程序。該項目已由湖北省代表中國向聯合國遞交申報表。目前「端午申遺」已進入初評階段。本次申報的遺產名稱為「中國端午節」,由湖北秭歸縣的「屈原故里端午習俗」、黃石市的「西塞神舟會」及湖南汩羅市的「汨羅江畔端午習俗」、江蘇蘇州市的「蘇州端午習俗」四部分內容組成,申報材料由三省聯合「打包」。2009年5月,受文化部委託,湖北省代表中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了申報表和相關材料。據悉,以上三省四地的「端午習俗」,已於2006年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5年韓國「端午祭」的成功申辦不會給中國端午節的申辦帶來影響。因為韓國申報「端午祭」的文本中,第一句話是「端午節原本是中國的節日,傳到韓國已經有1500多年了」。韓國的「江陵端午祭」是從釀制神酒開始,民俗活動包括官奴假面戲、農樂競賽、鶴山奧道戴歌謠、拔河、摔跤、盪鞦韆、漢詩創作比賽、射箭、投壺等,多為民眾娛樂活動;而中國端午節主要是以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為主,民俗活動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兒童戴荷包、五毒兜兜等,意在驅毒辟邪。韓國的「江陵端午祭」有著一套完整的、與中國端午節既有關聯性又有差異性的民俗活動。而且「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具有「共享性」,比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曾先後批准了「伊拉克木卡姆」和「亞塞拜然木卡姆」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前年中國申報的「新疆木卡姆」也再次得到了批准。
端午節迄今已有2500餘年歷史,它由驅毒避邪的節令習俗衍生出各地豐富多彩的祭祀、游藝、保健等民間活動,主要有祭祀屈原、紀念伍子胥、插艾蒿、掛菖蒲、吃粽子、龍舟競渡等,各地活動略有不同,尤以湖北省秭歸縣、黃石市更具典型性。這也是為什麼「端午申遺」工作以湖北為主體的原因。按照相關規定,每個國家每年只允許向聯合國申報一個「非遺」項目,端午節在2008年首次正式成為國家法定假日,也是我國去年惟一的世界「申遺」項目。此前,我國的崑曲藝術、古琴藝術、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和蒙古族長調民歌等四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先後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E. 端午節的由來,習俗和來歷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來歷主要觀點有四種:
1、流傳甚廣的「歷史人物紀念」觀點,依據南朝梁人吳均的《續齊諧記》及宗檁《荊楚歲時記》,認為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還有認為是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等。
2、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是古百越族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節的歷史教育》(見《聞一多全集》)兩篇論文中詳細論證了他的觀點。
3、認為端午節起源於惡日(見張心勤《端午節非因屈原考》)。
4、說端午節源於夏至(詳見劉德謙《「端午」始源又一說》)。

端午節習俗有: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2、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某些地區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統稱糯米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有的家長還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3、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現已成為一種普遍的工藝品。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4、懸艾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葯,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5、懸鍾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6、掛荷包和栓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葯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陳元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類似還有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7、點雄黃酒
雄黃也是一種葯材,據說能殺百毒。所以在端午節時,陝西人會將雄黃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據說,這種做法可以使蚊蟲、蛇、蠍、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F. 端午節的由來及特點

端午節: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為端午節,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民間流行著三種說法

1,紀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實行政治改革的主張未能實現,後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於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江自盡殉國。他寫過憂國憂民的《離騷》。

2,紀念伍子胥:伍子胥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助吳伐楚,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大敗越國,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後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3,紀念曹娥: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6)飲雄黃酒的由來擴展閱讀

端午節習俗:

吃粽子:南方多吃咸粽子,北方吃甜粽子,吃粽子主要是人們怕江河裡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他的屍體,後來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賽龍舟:人們賽龍舟主要是想要驅趕河裡想要吃掉屍體的魚蝦,後形成一種民間比賽活動,同時南方要在這天祭海神,祈求一年的風調雨順。

掛艾草與菖蒲:人們將艾葉和菖蒲掛在門上,可以起到驅病、防蚊、辟邪的作用。

栓五色絲線:這天早晨,家家都要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五種吉祥的顏色可以保佑孩子健康成長。

飲雄黃酒: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正是蚊蠅毒蟲多行的時候。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

G. 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

端午節
【端午節簡介】
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夏歷五月初五,也叫「端陽」、「蒲節」、「天中節」、「大長節」、「沐蘭節」、「女兒節」、「小兒節」。它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艾節、端五、夏節、重午、午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節是全年四大節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端午節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個熱天的開端,五毒蛇開始活躍,鬼魅魍魎也會猖獗,這些都會給人特別是會給無所顧忌又無抵抗能力的孩子帶來災難,必須在五月端這天集中地為孩子消災防毒,因此,人們又把五月端午節說成是「小孩節」或「娃娃節」。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壯、布依、朝鮮、侗、瑤、白、土家、哈尼、畲、拉祜、水、納西族、達斡爾、仫佬、羌、仡佬、錫伯族、普米、鄂溫克、裕固、鄂倫春等少數民族也過此節,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端午祭正式被韓國申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已獲得成功,這對我們中國人本國文化遺產的保護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訓。

【端午節由來】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里僅介紹以下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發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壇壇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志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
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會長袁學駿研究認為,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端午節」概念。
袁學駿說,中國人的思維模式中歷來就有數字重疊的概念,如正月正(陰歷一月初一)春節,二月二日龍頭節,三月三日相傳是王 母娘娘的蟠桃會,此外還有七月七日七夕節、九月九日重陽節等,這些節日都有其自身內涵,它們都和中國幾千年來的農業文明緊密相連。五月五日被當作節日來過和上述這些節日形成早晚相當,在七八千年前就已形成。
「在中國的歷史傳統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按照《易經》等典籍記載,陰惡從五而生,五月五日恰恰是陽氣運行到端點的端陽之時,這種日子惡癘病疫多泛濫,因此,這一天人們便插艾葉、掛菖蒲、喝雄黃酒、配香囊等,以驅邪辟邪、保健健身。」袁學駿說,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投江自盡,可能有意在端午節,表達對國家民族的忠心。
袁學駿認為,現在流傳下來的端午節時吃粽子、賽龍舟,是兩千多年前屈原跳江之後,後人在打撈屈原遺體時逐漸演變的紀念方式。人們在江中撒米是為了讓魚吃飽後避免吃屈原遺體,打撈屈原要用船,船多了自然形成競爭,於是比賽逐漸展開,至於龍舟,則更晚一些。

【端午節習俗】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很豐富,從早晨天蒙蒙亮開始,一直持續到正午才結束。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2、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煮粽子的鍋里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粽鍋里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里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3、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愛意。

4、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葯,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5、懸鍾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相傳鍾馗為唐代人,到長安應試考中狀元,因其貌不揚被廢,憤而觸殿階而亡。後來托夢給唐明皇,決心殲除天下魔鬼。當時皇宮內正鬧鬼邪,唐明皇召大畫家吳道子依夢中所見,畫《鍾馗捉鬼圖》。並將此畫懸掛後宰門用以驅妖鎮邪,宮中遂得安寧。唐明皇加封鍾馗為"驅魔大神",鍾馗像因此遍行天下,剪除鬼魅,立下大功,後神話傳說被玉帝封為"驅魔帝君"。人們在端陽節懸掛鍾馗像,用來鎮鬼避邪,希求家庭平安。

6、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葯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類似還有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7、躲五
農歷五月,酷暑將臨,瘟疫毒蟲滋生,古時稱五月為"惡月"。並認為五月初五日是不吉利的日子。這一天父母要將未滿周歲的兒童帶到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

8、送時
中原地區端陽節到來之際,凡新嫁姑娘之娘家,在節前或節日里要給男方送草帽、雨散扇子、涼席等物以備防熱防雨,故端陽節又稱做"送時節"。

9、驅五毒
五毒是指蠍子、蜈蚣、毒蛇、蝦螈壁虎五種毒蟲。"端陽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所以到端陽節這天人們便在門上貼上紙剪的五毒圖象,以避其毒。有些地方還要把五毒圖的頭上再紮上一根針,表示要把它們釘死除掉。驅五毒反映了人們除害防病的良好願望。

10、滾吃雞鴨鵝蛋
全國各地均為流行。端午早晨,東北一帶是由長者將煮熟的雞鴨鵝蛋放在兒童的肚皮上滾動,然後剝皮讓兒童吃下,據說這樣做可免去兒童的肚子疼,實則為節日的一種嬉兒游戲。其它地區均以煮食為主,據說原為投入河水中飼喂魚蝦而拯救屈原,以免其屍骨被魚蝦所害,後演化為煮食紀念。

11、煮大蒜
大蒜是一種中葯,味辛甘,能殺毒滅菌,熟食能清腸胃毒素,疏通血脈。端陽節早晨,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煮食新蒜頭,以疏通血脈,消毒滅菌。

12、破火眼
江蘇南京一帶端午節習俗。是日,在一碗清水裡放適量雄黃,丟進兩枚銅錢,全家人用此水洗眼,據說可以防治眼玻雄黃有殺菌滅毒的功效,這樣做有一定的好處。

13、游百病
貴州地區端午風俗。端陽節這天男女老幼都要穿上新衣、帶上食品到外面遊玩一天,並在山間田野採集野花香草,晚上帶回用水煮後洗澡。當地人稱此舉為游百病或洗百病,並認為這樣做會使一年內吉利平安。

14、剪綵葫蘆
用彩色紙剪成葫蘆狀,於端陽節倒貼於門首,取將毒氣倒出之意。

15、飲雄黃酒
雄黃是一種中葯材,中醫葯書籍說雄黃能治百蟲毒、蟲獸傷,故民間有"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五月五日飲雄黃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蟲"、"帶雄黃進山不怕蛇"等俗言。在碘酒未發明年代,我國人民就是用白酒調配雄黃和白礬水來塗抹毒蟲蜇傷和蚊叮蟲咬的。人們熟悉的《白蛇傳》曾描繪:端陽節,許仙聽信了法海的話,讓白娘子飲了雄黃酒而顯露出了原形。現在不少地方在端陽節還要在屋內外噴灑雄黃水,並在兒童的耳、鼻、額頭上塗抹雄黃。不過據現代科學分析,雄黃有毒,不宜內服。

【端午節詩選】

1、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3、競渡歌(節錄)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4、競渡曲
(唐)劉禹錫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揚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耆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餘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
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雲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
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車注。

5、乙卯重五詩
(宋)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葯,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6、節令門·端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7、七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8、已酉端午
貝 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端午節對聯】

1、千載招魂悲楚仕
萬人撫卷嘆離騷

2、去穢除邪,千戶門前懸虎艾
尊賢弔古,萬人江岸喝龍舟

3、汨羅沉沒一流恨
湘楚長懷千古羞

4、難得鍾情 兩遭流放離騷賦
惟懷義膽 一佐報國厄運橫

5、義報祖國 放逐難泯詩人志
魂牽桑梓 情愛唯傾荊楚山

6、包粽子,舉國歡宴聚親友,
賽龍舟,把酒吟詩慰聖賢
7、我為他哭屈落水
他為我輩壯升天

8、不畏汨羅河水深
甘冒東海浪濤激

9、時逢端午思屈子
每見龍舟想汩羅

10、應懸虎艾賽龍舟吃粽子
莫賦閑詩撒怨氣嘆屈公

11、報國遭讒兩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
汨羅滾滾萬人淚,惟有離騷千古流。

12、念故人,萬戶千家包粽子
慶佳節,敲鑼打鼓賽龍舟

13、芳草美人屈子賦
冰心潔玉大夫詩

14、賽龍奪錦 鼓聲催發健兒奮;
端日弄波 漿拍浩湯舟隊威。

15、箬葉飄香,一粽嘗來千古事;
龍舟逐水,百橈劃出四時情。

H. 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龍祖,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端午風俗形成可以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

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8)飲雄黃酒的由來擴展閱讀

端午節的特色飲食:

1、粽籺

端午節食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粽的形狀很多,品種各異,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由於中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咸兩種。

2、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葯。於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3、打糕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里,用長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閱讀全文

與飲雄黃酒的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