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將草葯製作成外用的葯膏
一丹二油,膏葯呈稠,三上三下,熬枯去渣,滴水成珠,離火下丹,丹熟造化,冷水地下,其形黑似漆,熱則軟,涼則硬,貼之即粘,拔之即起。熬膏葯應掌握的技術要領:1。炸葯勿太過或不及,如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影響膏葯黏度。2。下丹注意掌握火候和劑量大小,溫度低影響丹油化合,其色不澤。大火易燃,丹量小則膏嫩,易流失起不到固定作用。丹量大 則膏老,質脆而不粘,貼敷易脫落。3。祖曰:膏葯之黑功在熬,亮之功在攪,下丹後要不停的攪,並用扇子或風扇煽動,盡量使油丹化合時產生的氣體跑掉,則膏葯光亮,粘膩。
二、詳細步驟
黑膏葯系以食用油炸取葯料,去渣後在高溫下與黃丹反應而成的鉛硬膏。
一、基質原料的選擇與葯料的處理
1. 植物油:以質地純凈的麻油為好。其優點是煉時泡沫少,有利於操作。且製成的膏葯色澤光亮,性粘,質量好。亦可以採用棉子油、菜子油、花生油等,不宜用豆油。
2. 黃丹:又稱章丹、鉛丹、紅丹、陶丹,橘黃色,質重,粉末狀,主要成為為四氧化三鉛,純度要求在95%以上。(可在大型葯店或化工店買到)
3. 葯料的處理:葯料可分為一般葯料(粗料)與細料兩類。粗料為一般性的中葯根莖葉等,細料為貴重葯與芳香葯。粗料按處方取好,並進行適當的粉碎,為熬枯去渣作準備。細料如麝香等研成細粉備用,攤塗時撒在膏葯表面;可溶性或揮發性的細料如冰片、樟腦、沒葯、乳香等可先研為細粉備用,在攤塗前投入熔化的膏葯中混勻。(細粉要過120目篩)
二、傳統黑膏葯的製作工藝
1.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取植物油置鍋中,微熱後將葯料投入,加熱並不斷攪拌,直至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內部焦黃為度。此時溫度可達220度,炸好後可用鐵絲篩撈去葯渣,去渣後的油為葯油。(鍋最好用銅鍋,控制溫度可用專用高溫溫度計,醫療器械商場都有賣)
2.煉油:取上述葯油繼續熬煉,待油溫度上升到320度(一定要達到溫度,很關鍵),改用中火。煉油的火候:一是看溫度計,達到規定溫度;二是看油煙,開始為淺青色,漸為黑而濃,進而為白色濃煙,無風時白煙直上;三是看油花:沸騰開始時,油花多在鍋壁周邊附近,當油花向鍋中央聚集時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許葯油滴於水中,不散開成珠狀為度。(本關最難,一定要煉油到滴水成珠,一定要注意防火,溫度太高)
3.下丹成膏:葯油煉成後,離火下丹,一般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黃丹在下前先乾燥並過100目篩。少量加丹,邊加邊攪動,一定要向同方向攪拌。攪成粘稠的膏體,膏葯不粘手,拉絲不斷為好,過硬則老,過粘則嫩。
4. 去火毒:膏葯製成後放入冷水,浸泡,每一日換一次水,七日後膏成。
5. 取膏葯團置於容器中,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將細料兌入,攪勻,用竹簽取一定量的膏葯在牛皮紙或膏葯布上即可,麝香等特別貴重的葯可最後撒上。
無鉛無丹膏葯的滲透主要靠膏葯的促進滲透劑如麝香、冰片、氮酮等,無鉛無丹膏製作方便,環境衛生,較易為患者接受。
② 怎樣製作葯酒
葯酒是用白酒浸泡葯材而製成,對風濕疼痛、跌打損傷等病症有良好療效。酒劑的版製作方權法簡單,具體的方法可分為二類,一為冷浸法,另一為熱浸法。
冷浸法的具體步驟是:首先將葯物配齊、洗凈、曬干、切碎。然後放入瓷壇或玻璃瓶內,加入白酒或黃酒,密閉浸泡。每天將瓷壇或玻璃瓶拿起倒1~2次,達到攪拌的目的。一周後,每周倒攪拌一次。浸泡30天後,將酒液倒出。把剩下的葯渣壓榨一下,榨出液與酒液混合後,加入適量的糖液或蜂蜜,攪拌均勻,再密封靜置半月。取3~4層紗布,將靜置液過濾後,酒劑便製成了。
熱浸法的具體步驟是:先將葯材和酒放入瓷壇或玻璃瓶內,然後將瓷壇或玻璃瓶放入鍋中,在鍋內加水,緊接著像蒸雞蛋一樣用武火隔水加熱到沸騰,立即將其取出倒入清潔容器中,加糖或蜂蜜,待溶解混合均勻後,密封30天。最後將酒液與葯渣榨出液合並,靜置一段時間後,過濾,即成酒劑。
③ 三種驅寒葯酒自家製作的方法
中醫認為,葯酒可舒經活血、驅寒祛痛。在寒冷的當日,能喝上幾口驅寒小酒,暖暖身、驅驅寒是一件很美的事。下面教您在家自製3款驅寒葯酒。
3.黑豆泡酒
黑豆泡酒,具有降血脂和降血壓的功效。
自製過程:第一步是要把黑豆炒熟。這步很關鍵,黑豆在翻炒過程中,裡面的微量元素會在高溫作用下變得更加不穩定,更易析出。這時再泡酒,酒裡面的營養物質也就更多了。可是翻炒到什麼程度才合適呢?看到每個黑豆都開口了就是熟了。第二步倒白酒,還是用56度的白酒,倒到只要沒過黑豆就行了。
注意事項:黑豆炒熟後,不能馬上倒酒,一定要倒出來先晾涼,等溫度降下來之後再倒入白酒,這是為了避免黑豆溫度過高,導致白酒的揮發。另外,這種酒泡兩個月之後才能飲用。
更多釀酒資訊請關注唐三鏡楊俊麗,與您分享更多白酒技術!
④ 中葯外用膏葯如何製作
膏劑是將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濃縮而成的劑型...
有內服和外用兩種...
內服膏通常又分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種...
外用膏有軟膏、硬膏兩種...
其中內服煎膏和外用軟膏是膏劑中常見的劑型。...
內服的煎膏又叫膏滋,是把葯物加水煎熬,濾滓,加入冰糖、蜂蜜等,熬成稠厚的膏,可長期服用...常用於慢性疾病或身體虛弱者...
外用的軟膏稱油膏,一般葯膏,是把蜂蠟加入棉子油或花生油中,加熱熔化,乘熱加入應用的葯物細粉,不斷攪拌,待冷凝即成。冰片、樟腦等容易揮發的葯,可在油膏冷後加入攪勻。外用葯膏一般用於外塗皮膚瘡瘍疥癬等...
⑤ 葯酒應該怎麼製作
葯酒是用白酒浸泡葯材而製成,對風濕疼痛、跌打損傷等病症有良好療效。酒劑的製作方法簡單,具體的方法可分為二類,一為冷浸法,另一為熱浸法。
冷浸法的具體步驟是:首先將葯物配齊、洗凈、曬干、切碎。然後放入瓷壇或玻璃瓶內,加入白酒或黃酒,密閉浸泡。每天將瓷壇或玻璃瓶拿起倒1~2次,達到攪拌的目的。一周後,每周倒攪拌一次。浸泡30天後,將酒液倒出。把剩下的葯渣壓榨一下,榨出液與酒液混合後,加入適量的糖液或蜂蜜,攪拌均勻,再密封靜置半月。取3~4層紗布,將靜置液過濾後,酒劑便製成了。
熱浸法的具體步驟是:先將葯材和酒放入瓷壇或玻璃瓶內,然後將瓷壇或玻璃瓶放入鍋中,在鍋內加水,緊接著像蒸雞蛋一樣用武火隔水加熱到沸騰,立即將其取出倒入清潔容器中,加糖或蜂蜜,待溶解混合均勻後,密封30天。最後將酒液與葯渣榨出液合並,靜置一段時間後,過濾,即成酒劑。
葯補與食補的方法
任何事物都有雙重性,有一利,就有一弊,補葯也是如此。比如長期過量服用維生素C,可引起嘔吐、腹瀉;又如人參是補葯,可是陰虛火盛的人服用人參則有害無益。
俗話說,葯補常常不如食補。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糖、無機鹽和微量元素,都可從食物中攝取,所以只要不是嚴重疾病造成特殊需要,就不必花大錢去吃補葯。
⑥ 新手如何製作簡單而有效的葯酒
1.酒的選擇 一般來說,滋補類葯酒所用的原料酒濃度低一些,去風濕類葯酒因法風活血的需要,所用原料酒濃度可以高一些。
2.葯材的選用和加工 葯酒所用的葯材要求品種純正地道,並要注意同一葯名不同品種的功能差異。葯材的加工炮製也要十分講究。適當地粉碎葯材, 可擴大葯材與酒液的接觸面,有利於增加有效成分的擴散、溶解。
3.制備工藝 傳統以浸漬法和滲入法為主,也包括其他方法。浸清法包括冷浸法、熱浸法和恆溫法,使用時應當根據葯料性能分別處理。有些效果成分容易浸出的單味,或味數不多的葯物,或揮發性較強的葯材,可用冷浸法。如果葯材多,酒量有限,用冷浸法有效成分又不易浸出,就應當選用熱浸法。
(1)滲入法將葯材切制後事先浸泡,待適度膨脹後,裝入滲入筒中,下端有滲出口,該法因酒液的流動,可造成良好的濃度差,有利於擴散的進行。所以浸出的效果優於浸漬法,成分提取也較完全。但是,遇到極易軟化結團的葯物,會阻塞溶液所通過的縫隙,則不宜採用該法,使用滲入法時應注意葯材切制加工不可過細。
(2)熱浸法 即《本草綱目》中的"煮酒法"。將葯材切制後,置於適宜容器中,按配方加入適量的酒,密閉容器,隔水加熱至沸點後立即取下,換注到另一個容器中,繼續浸泡至規定時間(一般需1個月以上),然後取上清液,葯渣壓榨後取壓榨液,與前取的上清液合並,靜置沉澱,過濾即得。(3) 冷浸法:將葯材 切制後,置於容器內,按規定加酒密封浸泡,一般每日攪拌1次,7日後,改為每周攪拌1次,通常浸泡15日以上,然後取上清液,葯渣壓榨,壓榨液與上清液合並,靜置過濾即得。
4.快速特效法快速特效法是熱浸法和滲入法的結合。將葯材切制後在酒里浸泡,待適度膨脹後,再將葯和酒放入設備高溫蒸煮提取葯效。此方法對設備的密封生、冷卻性要求甚高。其特點是葯效好、製作時間快,是現代大多葯酒廠所採用的葯酒製作法之一,此法將在未來的葯酒製作工藝發展中佔有主要地位。
5. 加葯釀製法:這是古代常用方法,近代較少應用。這種方法以米、曲加葯,直接發酵成酒的。
無論用哪種方法制備葯酒,其容器必須確保不與葯材和酒起化學反應並要保持酒的清潔干凈,一般以陶瓷、玻璃製品為宜,不宜使用含鉛較多的鋁合金容器。
⑦ 葯酒製作秘方
泡葯酒的方法與注意事項
1.酒的選用 一般選用50度或以上的飲用酒為佳,因為50度或以上的酒在浸泡的過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殺滅中草葯材中沾附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蟲及蟲卵,使之能在安全的條件下飲用。
2.浸酒葯材的選用和處理方法 動物葯宜除去內臟及污物,清水洗凈(毒蛇應去頭),用火爐或烤箱烘烤,使之散發出微微的香味。烘烤不僅可除去水分,還可以達到滅菌的效果,並保持浸泡酒的酒精濃度。還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於酒中,飲用起來也有香醇的感受。
凡已腐敗變質或霉變的動物葯均應棄之不用。
植物葯應最大程度地除去葯材中的雜質、污泥。浸酒的葯材應較為乾燥,才能保證葯酒的效能。
另外,一切含有有毒成分的礦物葯,如含汞、砷、鉻、鉛等的礦物葯均不應用來浸酒。我國唐代的多位皇帝,如唐太宗等都是為了長壽而服用含鉛、汞的丹葯、葯酒而喪命!
3.葯酒浸泡的時間 一些古方或民間傳言,認為葯酒要浸泡數月至1年以上。筆者認為無此必要。一般浸泡1個月即可。有時為了使有效成分更快地逸出,如不考慮美觀,可將葯材切碎浸泡。
另外氣溫對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響,氣溫高則浸泡的時間短些,氣溫低則浸泡的時間長些。
泡酒的容器宜用玻璃瓶、瓦罐,不要用金屬容器,以免金屬中逸出有毒物質或產生毒性化學反應。
家庭常用葯酒的配方及用法
1.補氣補血酒 人參33克,黃芪25克,當歸身20克,龍眼肉60克,川芎15克,熟地45克。用50度米酒浸泡1個月。
功能和用法:適用於氣血虛弱、面色蒼白無光澤,乏力,或月經稀少色淡,月經來遲等。每次服10~20毫升。不善於飲酒者可將此酒沖入湯水中飲用。或以此酒燉雞效果亦佳。
禁忌:感冒發熱、潰瘍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忌服。
2.壯腰補腎酒 巴戟60克,肉蓯蓉45克,川杜仲33克,人參25克,鹿茸片18克,蛤蚧1對,川續斷30克,骨碎補15克,冰糖75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個月。
功能和用法:壯陽健腰補腎,適用於男子腰膝酸軟乏力,陽痿;亦可用於女子性慾淡漠,低血壓,腰酸無力等。每次服10~20毫升。
禁忌症:同上。高血壓患者勿飲。
3.活血化瘀酒 田七(即三七)85克(打碎或切片),當歸25克,川續斷33克,蘇木28克,川芎30克,紅花18克,延胡索35克,香附15克,冰糖70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個月。
功能和用法:活血化瘀止痛,適用於跌打損傷舊患,肌肉筋骨疼痛。每次服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處。禁忌症:同上。
4.祛風活絡酒 白花蛇90克,川芎32克,川木瓜20克,姜活、獨活各25克,千年健40克,制川烏18克,秦艽28克,川牛膝45克,半楓荷50克,冰糖100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個月。
功能和用法:祛風活絡,活血止痛,適用於慢性風濕筋骨疼痛,且疼痛多發生於寒冷潮濕天氣者。每日服2~3次,每次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處。
禁忌症:同上。此葯酒含川烏,不能多飲。
5.養身酒 杞子90克,黃精65克,黃芪32克,當歸身28克,冬蟲夏草38克,龍眼肉60克,人參25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個月。
功能:補氣血,養身益壽,是溫和的健身酒,可使人面色紅潤光澤。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量不宜超過30毫升,老年人以10~15毫升為佳。
禁忌症:同上。
6.外用跌打酒 生川烏10克,生草烏10克,兩面針15克,樟腦20克,大黃18克,冰片17克,細辛12克,蘇木32克,60%酒精1.5公斤,浸泡1個月。
功能:活血散瘀,舒筋止痛。外搽疼痛部位,每日3~5次。皮膚破損處忌搽。禁止內服。
⑧ 白色中葯乳膏的製作
將青黛研末和凡士林攪勻即可,放入瓷瓶中備用 是將葯物加入適宜的基質中,製成均勻、細膩、易於塗布於皮膚、粘膜或病損面的半固體狀外用制劑。它具有不易乾燥,易於粘著人體體表,作用持久深入,可保護皮膚,防止外界物理、化學因素影響等特點。根據制備方法,軟膏可分為六類:1。調膏:用動物油或植物油(現代還可用礦物油如凡士林)調和葯未成糊狀即成。2。熬膏:以水或酒作溶媒,將生葯中的可溶成分加熱溶出,濾凈去渣,再加熱濃縮而成,也可直接用生葯汁加熱濃縮制備。3。油蠟膏:系用植物油或動物油煎熬葯料溶取其可溶成分,濾凈,再加蜂蠟或蟲白蠟溶化成膏。4。搗研膏:將富含油脂的生葯搗研而成。5。醋膏:以醋為溶媒,按熬膏的方法制備而成。6。蜜膏:以蜂蜜配合葯物細未制備成的膏劑。
⑨ 葯酒怎樣製作
葯酒是用白酒浸泡葯材而製成,對風濕疼痛、跌打損傷等病症有良好療效專。酒劑的製作方屬法簡單,具體的方法可分為二類,一為冷浸法,另一為熱浸法。
冷浸法的具體步驟是:首先將葯物配齊、洗凈、曬干、切碎。然後放入瓷壇或玻璃瓶內,加入白酒或黃酒,密閉浸泡。每天將瓷壇或玻璃瓶拿起倒1~2次,達到攪拌的目的。一周後,每周倒攪拌一次。浸泡30天後,將酒液倒出。把剩下的葯渣壓榨一下,榨出液與酒液混合後,加入適量的糖液或蜂蜜,攪拌均勻,再密封靜置半月。取3~4層紗布,將靜置液過濾後,酒劑便製成了。
熱浸法的具體步驟是:先將葯材和酒放入瓷壇或玻璃瓶內,然後將瓷壇或玻璃瓶放入鍋中,在鍋內加水,緊接著像蒸雞蛋一樣用武火隔水加熱到沸騰,立即將其取出倒入清潔容器中,加糖或蜂蜜,待溶解混合均勻後,密封30天。最後將酒液與葯渣榨出液合並,靜置一段時間後,過濾,即成酒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