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泰寧大金湖簡介的內容是什麼
福建泰寧大金湖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以水為主體,以丹霞地貌為特徵,是國內少有的丹霞地貌與浩瀚湖水相結合的風景名勝區。
大金湖風景名勝區,位於福建省西北部的泰寧縣境內,因地處金溪上游,富含沙金而得名。金湖整體形狀呈圓弧形,彷彿一輪新月,由東北向西南,再折向東南。湖區有大小溪澗數十條,匯集周邊6縣市4766平方公里流域的水流,景區總面積13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26平方公里,全長62公里,有「百里金湖」之稱。
福建泰寧大金湖1987年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4年1月升格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1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和國家地質公園。金湖景觀資源十分豐富,可概括為72峰、36岩、18洞、5泉、2瀑之美景,共分八大景區189個景點,49處勝景,具有幽、秀、奇、絕的獨特風格和山青、水秀、石美、洞奇、峰怪「五絕」特點;景區生態良好,原始次生林覆蓋率達95%以上,水質優良,丹崖翠峰碧水相映成趣;生物多樣性豐富,珍稀動植物繁多;氣候宜人,冬暖夏涼,春暖秋爽,四季適游,是度假避暑、休養旅遊、科考科普、水上運動的理想勝地。
丹山和碧水是金湖風景構成的兩大要素:山的雄奇俊逸,水的清麗幽雅;陽剛與陰柔相濟,豪放與婉約互補;碧綠幽藍的湖泊,同綿延數十公里的赤石群連成一體,丹崖突進湖心,碧水深入山腹;絕壁常常內陷為岩穴,溪澗時時直下成飛瀑;湖水映襯山峰的雄奇,山峰烘托湖水的深邃,加之鑲嵌沿岸的岩寺古剎、漁村山寨、古墓關隘等眾多人文景觀,曲折多致,景象萬千,充滿山水靈性,造就了國內罕見的水上丹霞奇觀,特別是甘露寺、水上一線天、幽谷迷津、天工佛像、天然摩崖石刻等絕世奇觀,令人嘆為觀止,中國當代學者蔡尚思稱之為「天下第一湖山」。
旅遊提醒1。湖水的水流落差大,水急處讓人把心都吊在嗓子眼,兩岸的岩石與山峰擠擠撞,遊客行走小心路滑,以防意外。
2。泰寧農村喜愛喝水酒(甜白酒),農戶逢年過節,婚喪喜慶,一般自製自飲。但在集鎮也有農戶釀酒為生,遊客不妨品嘗此地精製釀酒,別有一番風味。
江西廬山三疊泉介紹:
三疊泉為廬山瀑布之首,有「廬山第一奇觀」之稱。它位於廬山東南,泉水由五老峰北涯中流出,落差達215米,分三級跌下。「上級如飄雲拖練;中級如碎玉摧冰;下級如玉龍走潭、散珠噴雪又似仙女飄帶」。瀑布與僅隔百米的絕壁懸崖相呼應,氣勢磅礴,蔚為壯觀,真天下絕景。素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
三疊泉景區山川文化薈萃。有石牛山、雙溪橋、九疊屏、李白草堂、玉川門、天門潭、含珠石、鐵壁精舍、駱駝峰、飛來石、鐵壁峰、五老峰等主要景點。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曾在九疊屏下隱居讀書。景區內留有許多歷代石刻和詩篇。景區與臨近的廬山名人別墅、含鄱口、白鹿洞書院、觀音橋、太乙村、秀峰等景點連成一線,渾然一體,相得益彰。
三疊泉景區是考察第四紀冰川遺址和廬山地質公園的最佳選擇地,是大自然留下的偉大傑作。她集奇松、怪石、險峰、飛瀑於一體而馳名遐邇。進入景區,景色奇秀,氣候涼爽,樹木蔥郁,泉水清澈甘冽。朝可觀鄱陽日出,晚則聞溪唱瀑鳴,令您留連忘返。在廬山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之時,三疊泉景區作為申報的重點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考察驗收的第一站,首席專家桑塞爾博士在欣賞三疊泉奇秀景色時贊嘆「這是我所見到的世界是最美的景觀之一」。她隨廬山以「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而一起載入世界史冊。
廬山地理位置:地處江西省北部的鄱陽湖盆地,在江西省九江市以南,濱臨鄱陽湖畔,雄峙長江南岸。
㈡ 泰寧大金湖有什麼特色
大自然塑造了大金湖景區 千岩萬壑、形態萬千、氣勢磅
福建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
礴、蔚為專壯觀的丹霞地貌,屬特別是 鍾靈統秀、煙波浩淼的金湖碧水,山光水色交相輝映,靜態與動態的合理協調,造就了湖中有山、山中有湖,山環水、水繞山,把分散於崇山峻嶺之中的奇峰異石通過湖水聯結在一起,被譽為「天下第一湖山」,成為獨具活力和魅力的水上丹霞人間佳境。
㈢ 泰寧有什麼好吃的
風味小吃 碧玉卷:以大米和韭菜為原料,磨成漿,用油烙成薄餅,捲入香菇、熏肉、筍絲、豆腐乾等餡料,煎成筒狀,油軟潤滑,色香味俱佳。有「報春淑女收畫卷」之說。 仙草糕:泰寧俗稱涼粉。用米粉配仙草加井水在鍋里煮沸,冷凍結塊而成。夏季吃涼粉可降溫防暑,清熱解毒,祛病消災。有「翡翠西施伴仙草」之說。 尚書酒:泰寧俗稱酒釀。相傳是南宋狀元鄒應龍在朝廷擔任戶部、工部和禮部尚書時,從宮廷帶回秘方,結合地方釀酒工藝製做而成。尚書酒色澤淡黃,純清透明,醇和可口,營養價值高,有益身體健康。有「營養金湯秘方釀」之說。 白條魚:金湖特產,數量眾多。沾上椒鹽、薯粉,用燙油炸,味香酥脆,配以醬油、香醋、蒜泥為佐料,味道好極了!有「金包銀魚柳成串」之說。 舂糍粑: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泱泱中華大國以「食文化」而飲譽天下。泰寧人每逢婚喪酒宴,少不了要舂糍粑,為酒宴「墊底」,俗稱「飽料」。泰寧自古少麵粉,食品就在「米」上做文章。糍粑製作方法是:先將淘洗浸透的糯米(或粳米)用大蒸籠蒸熟,然後倒入石臼中舂爛成糍,取出捏製成各種形狀的糍粑並點上小紅點。如用糯米可做成糯米糍、狀元糍等。用粳米可做成白果、丸子、清明糍、上元糍、烏楮粳米糍等。做糍的過程中,一家老少樂融融,全族上下喜滋滋。人們品嘗美食,觥籌交錯,一派喜慶景象。有「白面書生狀元紅」之說。
大金湖美食
泰寧縣因氣候原因,地方菜餚口味金溪上游偏重、偏辣、金溪下游偏淡,淳香濃厚,地方特色菜有「金湖魚頭」、「鯉魚粉絲」、「酸菜小筍」、「農家豆腐」、「鱤魚」、「腌肉香菇」、「紅燒狗肉」、「清蒸桂魚」、「清燉鯰魚」等。各賓館、酒家均可提供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菜餚,同時,各賓館根據各店特色推出食用菌系列、魚系列、葯膳滋補系列、豆腐系列、素菜系列、野菜系列等五個系列的菜餚。泰寧民間風味小吃歷史悠久、種類繁多、豐富多彩,至今仍在我縣廣闊城鄉久傳不衰,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風味小吃有五十餘種。其中較具有地方特色的有「碧玉卷」(俗名叫「韭菜糍」,原料為純真大米和碧綠的韭菜,烙成薄餅,捲入香菇、鮮筍絲等餡料,煎成筒狀,油軟潤滑,色香味俱佳)、「狀元糍」(又叫糯米糍,用質地純正的糯米作原料,搓成乒乓球大小的糍團,用黃豆粉、花生粉、芝麻等作佐料,吃法多種多樣)、「暖菇包」(用鼠麴草和米漿為原料,包入鮮筍絲、臘肉、豆腐乾等餡料,蒸熟即可食,每年春社<農歷二月初四>家家戶戶做來敬土地神,祈求五穀豐登)、「仙草糕」(用鮮仙草和食米為原料,煮成碧綠色的濃糊,待冷卻凝固後切成方塊,趁熱食之,軟滑芳香,吃後全身涼爽,暑氣全消),其餘的還有「白條魚」、「尚書酒」、「餡心饅頭」「烏株粳米糍」等等,我縣各小吃店均可提供泰寧特色小吃。 暖菇包子 又稱包糍 暖菇,學名叫鼠麴草,又叫佛耳草,初春生長於田野,性溫味甘,早春採摘後洗凈曬干,芳香撲鼻,有化痰止咳及強腎益筋之功效。泰寧民間每年在「春社」這一天,農村家家戶戶做暖菇包子,以敬土地神,祈求五穀豐登。遠近的親朋好友都相互往來品嘗,這種習俗流傳至今。暖菇包的製作因方法不同,有包子和包糍之分。泰寧的龍湖、黃厝、與三地等農村,盛行做包糍,包糍是用碾碎暖菇粉與炊熟的米飯(六成糯米、四成食米)舂打成糍,切塊、捏成筒狀,放餡(以臘肉、香菇、鮮筍、蝦米、薤子,再配上辣椒等佐料炒熟)兩邊合攏捏緊,蒸熟即成。其餘的鄉村則盛行做暖菇包子,先將食米、糯米浸泡後,加上剛採摘的暖菇,磨成米漿,裝入布袋裡砸去多餘水份後,入熱鍋煮成糊團,再將糊團搓成一小塊,做成鍋狀,填入餡料,封口後裝入蒸籠蒸熟即為暖菇包子。
㈣ 泰寧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泰寧的特色小吃有碧玉卷、狀元糍、暖菇包子、仙草糕、游漿豆腐。
1、碧玉卷
碧玉卷是福建內泰容寧著名小吃,屬於閩菜系。碧玉卷的餡料有葷素兩種:葷的餡料以豬肉、香菇、筍絲、酸菜、長豇豆、蔥、辣椒粉、味精、香油炒熟;素的餡料則用香菇、豆腐乾、腌菜、長豇豆、薤子等做成。
2、狀元糍
糯米糍又叫狀元糍,傳統名點。糯米糍以糯米為主料,輔以其他佐料加工而成。糯米糍可食用、待客,風干之後,還可以作為饋贈親友的好禮品。
3、暖菇包子
泰寧民間每年在「春社」這一天,農村家家戶戶做暖菇包子,以敬土地神,祈求五穀豐登。遠近的親朋好友都相互往來品嘗,這種習俗流傳至今。
4、仙草糕
仙草糕爽滑芳香,吃後全身涼爽,暑氣全消,千百年來,每到夏季,人們采鮮仙草到市場出售,大家爭相購買,加工成別具風味的仙草糕,軟滑芳香,吃後全身涼爽,暑氣全消,是泰寧夏秋季節的一種流行的清涼小吃。
5、游漿豆腐
游漿豆腐是泰寧縣民眾常食的一種食品。游漿豆腐的歷史攸久,泰寧各地即使是窮鄉僻壤都有一家豆腐店。游漿豆比普通石膏製成的豆腐質嫩,無粗糙感。游漿豆腐還可以製成豆腐乾、辣椒豆腐乳、油炸豆腐。
㈤ 泰寧有什麼好吃的
陷心饅頭:相傳,明永樂年間,外邦遣使向我中原進貢了一對金絲鳥,如能養活,外邦自當歲歲朝貢,如貢鳥死亡,外邦必將興師問罪。次日,世宗皇帝臨朝,召見滿朝文武大臣,詢問如何養活貢鳥,群官面面相覷,無人能回答。當時有一位新科狀元叫商輅,立即前去朝拜恩師伍寧,伍寧當即告訴商輅:「這種金絲鳥為珍奇之禽,既不食蟲,有不食草黍,用礦鐵鑄成的鐵子,燒熱飼之,可保養活。」 新科狀元商輅啟奏皇帝,皇帝隨即下旨,命架爐煉鐵子,貢鳥果然啄食。世宗皇帝見了大喜,立即召見番使,番使一見心中大驚,心想中原果然有能人,回國回奏番王,從此,歲歲來朝,歲歲進貢。皇上因伍寧處理「貢鳥」有功,賜予伍寧「青雲」匾額一塊,至今仍懸掛在伍寧的故鄉——泰寧開善鄉上坑村村口的牌坊上。其後裔為紀念伍寧定國安邦之功,元宵節用糯米,粳米加工製作成這種陷心饅頭,祀祭伍寧公以示紀念。數百年前的這一習俗一直流傳至今,這種陷心饅頭製作比較簡單,將糯米用清水浸泡三、四個小時,用飯甑旺火蒸熟,倒入木筒內,放紅糖、香油,用木棍不斷攪拌,然後用手捏成拳頭大小的團粒,再裹上一層用粳米製成的銀裝,白里透黃,既可作為食品,有可作為饋贈的禮品。
仙草糕:相傳東漢時,我縣長興村棲真岩來了一位名叫梅福的大仙,住在岩中煉丹修仙。他常常採集一種野草與大米磨漿同煮為食。後來,人們將梅福大仙常食用的野草移為家種。取名叫「仙草」。千百年來,每到夏季,人們采鮮仙草到市場出售,大家爭相購買,加工成別具風味的小吃仙草糕。製作仙草糕,用一斤鮮仙草,配上四斤食米,米磨成米漿,再把仙草洗干凈,放在鍋里煮成湯汁,濾去草渣後,滲入米漿中搗勻,入鍋同煮,邊煮邊攪拌,直至煮成碧綠色的濃糊,冷卻凝固後用刀劃成如豆腐大小的方塊,即為「仙草糕」。食用時加熱,有的加薑汁、白糖,也有的加蒜泥、蔥花、香油。趁熱食之,軟滑芳香,吃後全身涼爽,暑氣全消,是泰寧夏秋季節的一種流行的清涼小吃。
水酒:泰寧農村喜愛喝水酒(甜白酒),農戶逢年過節,婚喪喜慶,一般自製自飲。但在集鎮也有農戶釀酒為生,滿足農民夏收大忙做重體力活或趕圩時消暑解除疲勞。水酒、(黃酒類、酒度8°)採用優質糯米為原料,以白葯曲為發酵劑釀造而成。呈淡黃色,味甜可口,價格便宜,是深受群眾歡迎的糖、酸協調的低濃度酒精飲料。金湖釀酒,俗稱「酒兌酒」,為泰寧民間固有的特產之一。該酒原以家釀成品「水酒」,兌入新釀成的純釀酒而成。1961年,縣酒廠根據民間傳統製法,加以改進而成為今日蜚聲遐爾的地產名酒,該酒系甜型黃酒,酒度8°,採用優質糯米為原料,以白葯曲為發酵劑釀制而成,是糖、酒、酸協調的低濃度酒精飲料,酒呈黃褐色,酒味香甜醇正,酒性平和可口。
狀元糍:原料為質地純正、色澤透明的糯米。先將糯米放水裡浸泡三、四小時,用旺火蒸熟,倒入石臼里,用木製杵頭一上一下輪番舂打成糊團,然後趁熱雙掌托起用力一擲,整臼的糍粑便完整地置於事先准備好的簸箕里。周圍等待捏糍粑的人雙手蘸些油料,將糍粑分成三、四個小糍團搓成磨菇狀,從拇指與食指縫間擠出許多乒乓球大小的糍團,甩到放有黃豆粉、花生粉、芝麻、食糖等調料的盆子里,不斷滾動,當潔白的糍團沾滿粉料後,一粒粒糍粑顏色變成淡黃,軟韌適度,香甜可口。若不馬上食用,則不用沾上粉料,而是整齊地擺放開來,慢慢風干。風乾的小糍粑,吃法更是多種多樣,煎、炸、煮、烤都行。狀元糍除了待客食用,也是一種饋贈親友的好禮品。這種風味小吃,在泰寧流傳的歷史也很悠久。相傳南宋慶元二年,邑人鄒應龍赴京應試,村裡家家戶戶都送狀元糍供他路上吃,並預祝他金榜題名。路上,鄒應龍渴了喝幾口清泉,餓了,啃上幾塊糍粑。經過長期跋涉到京城,因才華橫溢,殿試對答如流,寧宗皇帝御筆親點他狀元及第。當他把從家鄉帶來的糍粑呈獻給皇上品嘗時,連皇上也贊不絕口,賜名「狀元糍」。
游漿豆腐:游漿豆腐為大豆製品之一,是泰寧縣民眾常食的一種食品。游漿豆腐的歷史攸久,泰寧各地即使是窮鄉僻壤都有一家豆腐店。游漿豆腐的加工製作方法:將大豆浸泡、磨漿、濾凈、煮漿後加入少量鹽鹵,使豆腐的蛋白質凝結成「花」後,再放入木框內,壓去過剩的水份即成游漿豆腐。這種方法製作的豆腐比石膏製成的豆腐質嫩,無粗糙感。游漿豆腐還可以製成豆腐乾、辣椒豆腐乳、油炸豆腐,營養豐富,消費量大。泰寧風俗在春節前幾天,家家戶戶忙碌於做豆腐(游漿豆腐),多的五、六鍋(每鍋5公斤),最寒酸的家庭也要做一鍋。大家品嘗游漿豆腐,後為其質嫩贊美不已。
烏株粳米糍:為泰寧縣杉城鎮南會村烏石上畲族特有的風味小吃。相傳這個少數民族村的祖先藍先舉,原是汀州人氏,因家境貧寒攜妻帶子外出行乞,後來到烏石上大山中搭寮定居,開荒種地,他在墾荒中,發現了一種小灌木名叫「烏株樹」,把它的枝葉燒成灰,用開水淋洗過濾,取其鹼水,用於浸泡粳米,製成烏株粳米糍。由於這種米糍光滑透明,柔中有韌,滑而不粘,味帶鹼香,常常成為豪華筵席上的珍品。這種風味小吃的製作方法:是將經過烏株鹼水浸泡過的粳米放入飯甑蒸熟,然後放進石臼反復舂打,舂打時不斷加少許的烏株鹼水,做成米團,再蒸再打,經過三蒸三打,才使這種米團柔嫩光滑,最後製成餅狀。吃時可隨人所喜,有的配有少許肉絲、香菇絲、冬筍絲炒吃,有的將米糕切成薄片,用沸水燙軟,拌白糖食之。由於原料特殊,加上製作技巧不易掌握,因此,目前這種風味小吃仍無法普及。
碧玉卷:(又名韭菜糍) 每年立夏日,城鄉居民製作這一風味小吃。原料為純大米和韭菜,製作時將大米泡入清水中,約二、三個小時,再將韭菜切細,將大米和韭菜拌勻,用石磨磨成翠綠色的米漿。用旺火燒熱鐵鍋,放入植物油溜鍋,用小瓢舀漿,沿鍋邊旋轉入鍋攤平,溫火烙煎成薄餅,接著將餡料放入,捲成筒狀,稍稍翻烤即成,由於薄餅色澤碧綠,酷似碧玉,故譽為「碧玉卷」。碧玉卷的餡料有葷素兩種:葷的餡料以豬肉、香菇、筍絲、酸菜、長豇豆、蔥、辣椒粉、味精、香油炒熟;素的餡料則用香菇、豆腐乾、腌菜、長豇豆、薤子等做成。這種風味小吃,趁熱食之,清香松軟柔滑。1991年,三明市舉行地方風味小吃,碧玉卷獲得「一等獎」。
相傳這種風味小吃還有一番非凡的來歷。北宋年間,邑人葉祖洽,家境較為富裕,小時勤奮好學,為了躲避城市的喧囂,他十六歲時隱居到離縣城一百多里外,今屬邵武管轄的道峰山龍泉岩潛心研究經史。北宋熙寧二年,葉祖洽晉京赴考時,其母用韭菜、大米做成碧玉卷,為他餞行。葉祖洽赴京高中狀元,榮歸故里後,為了報答母親的恩情,又大擺碧玉卷宴請親友,從此,「碧玉卷」聲名大振,成為數百年來久傳不衰的風味小吃。
暖菇包子:(又稱包糍)暖菇,學名叫鼠麴草,又叫佛耳草,初春生長於田野,性溫味甘,早春採摘後洗凈曬干,芳香撲鼻,有化痰止咳及強腎益筋之功效。泰寧民間每年在「春社」這一天,農村家家戶戶做暖菇包子,以敬土地神,祈求五穀豐登。遠近的親朋好友都相互往來品嘗,這種習俗流傳至今。暖菇包的製作因方法不同,有包子和包糍之分。泰寧的龍湖、黃厝、與三地等農村,盛行做包糍,包糍是用碾碎暖菇粉與炊熟的米飯(六成糯米、四成食米)舂打成糍,切塊、捏成筒狀,放餡(以臘肉、香菇、鮮筍、蝦米、薤子,再配上辣椒等佐料炒熟)兩邊合攏捏緊,蒸熟即成。其餘的鄉村則盛行做暖菇包子,先將食米、糯米浸泡後,加上剛採摘的暖菇,磨成米漿,裝入布袋裡砸去多餘水份後,入熱鍋煮成糊團,再將糊團搓成一小塊,做成鍋狀,填入餡料,封口後裝入蒸籠蒸熟即為暖菇包子。
㈥ 泰寧有啥好玩好吃的
泰寧美食
編輯
泰寧老城,除了看的,玩的,更少不了吃的。豐富的傳統土特產和富有掌故軼聞的風味小吃也是古城的魅力之一,「碧玉卷」、「狀元糍」、「尚書酒」、「暖菇包」等獨特的小吃準保你走遍中國都吃不到第二家。
碧玉卷 (又名韭菜糍)
泰寧美食 碧玉卷 韭菜糍
泰寧美食 碧玉卷 韭菜糍
每年立夏日,城鄉居民製作這一風味小吃。由於薄餅色澤碧綠,酷似碧玉,故譽為「碧玉卷」。碧玉卷的餡料有葷素兩種:葷的餡料以豬肉、香菇、筍絲、酸菜、長豇豆、蔥、辣椒粉、味精、香油炒熟;素的餡料則用香菇、豆腐乾、腌菜、長豇豆、薤子等做成。這種風味小吃,趁熱食之,清香松軟柔滑。
水酒
金湖釀酒,俗稱「酒兌酒」,為泰寧民間固有的特產之一。該酒原以家釀成品「水酒」,兌入新釀成的純釀酒而成。該酒系甜型黃酒,酒度8°,採用優質糯米為原料,以白葯曲為發酵劑釀制而成,是糖、酒、酸協調的低濃度酒精飲料,酒呈黃褐色,酒味香甜醇正,酒性平和可口。
狀元糍
泰寧美食 狀元糍
泰寧美食 狀元糍
原料為質地純正、色澤透明的糯米。先將糯米放水裡浸泡三、四小時,用旺火蒸熟,倒入石臼里,用木製杵 頭一上一下輪番舂打成糊團,然後趁熱雙掌托起用力一擲,整臼的糍粑便完整地置於事先准備好的簸箕里。周圍等待捏糍粑的人雙手蘸些油料,將糍粑分成三、四個小糍團搓成磨菇狀,從拇指與食指縫間擠出許多乒乓球大小的糍團,甩到放有黃豆粉、花生粉、芝麻、食糖等調料的盆子里,不斷滾動,當潔白的糍團沾滿粉料後,一粒粒糍粑顏色變成淡黃,軟韌適度,香甜可口。若不馬上食用,則不用沾上粉料,而是整齊地擺放開來,慢慢風干。風乾的小糍粑,吃法更是多種多樣,煎、炸、煮、烤都行。狀元糍除了待客食用,也是一種饋贈親友的好禮品。
暖菇包子 (又稱包糍)
泰寧民間每年在「春社」這一天,農村家家戶戶做暖菇包子,以敬土地神,祈求五穀豐登。遠近的親朋好友都相互往來品嘗,這種習俗流傳至今。
泰寧特產
泰寧湖上岩茶
「 甘露桂」、「狀元紅」兩種岩茶均來自泰寧梅口茶場。該場生態條件得天獨厚,其種植、加工均按有機技術的管理辦法執行。該茶有著令人神往的武夷山「岩韻」,是茶中精品。
泰寧美食特產:紅菇、蓮子、魚干、藤茶泰寧特色紀念品:木製品、竹製品、碳製品旅遊資源編輯
泰寧是新興旅遊區,旅遊資源極為豐富。2011年8月份泰寧晉級為國家5A級景區,在此之前,泰寧已先後獲得多個世界或國家級稱號。2009年1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會委報請國務院同意,將「中國丹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所有材料報送世界遺產中心,泰寧和崀山等全國6大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區正式成為我國2009年「申世遺」提名地。2010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亞舉行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中國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5年2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大會上,泰寧榮膺「世界地質公園」這一世界級品牌,成為福建繼武夷山之後的第二個世界級旅遊區。泰寧又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十佳魅力名鎮、中國優秀旅遊縣、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成員單位,還是省級自然保護區、省級旅遊經濟開發區、省級旅遊度假區。泰寧世界地質公園面積492.5畝,已開發金湖、上清溪、狀元岩、貓兒山、九龍潭、金龍谷、泰寧古城七大景區,以水上丹霞、峽谷群落、洞穴奇觀、原始生態為主要景觀特點,集奇異性、多樣性、休閑性、文化性為一身。有千姿百態的丹霞地貌與浩瀚湖水完美結合的百里金湖,有天為山欺、水求石放的上清溪峽谷深切曲流,有狀元名士深山苦讀的丹霞岩穴,有「閩中雄嶠」的福建境內第二高峰金鐃山,有被譽為「峽谷大觀園」的金龍谷,有江南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明代民居尚書第古建築群,有「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懸空古剎甘露岩寺,有被文化部命名為「天下第一團」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梅林戲等。此外,泰寧還是全國21個中央蘇區縣之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朱德、彭德懷、楊尚昆等都曾
在此指揮紅軍作戰,十大元帥有七位在泰寧生活過。留存有紅軍街、中國工農紅軍總部舊址、東方軍司令部舊址等大批革命歷史遺跡,2004年紅軍街被列入全國「百個紅色經典旅遊景區」之一。泰寧作為青年時期丹霞景觀的典型代表,是中國東南諸省中丹霞地貌面積最大的地區之一,擁有舉世罕見的「水上丹霞」、「峽谷大觀園」、「洞穴博物館」三大奇觀;地質遺跡十分豐富,是研究中生代西太平洋活動大陸邊緣地質歷史構造演化的理想場所;素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美譽,人文歷史積淀深厚。有關方面表示,福建省力爭通過申遺實現當地旅遊產業真正轉型升級,提升旅遊基礎設施、管理、服務水準,與國際接軌,最終將泰寧建成一個國際性的旅遊目的地。
㈦ 泰寧有什麼特色小吃
1.陷心饅頭:相傳,明永樂年間,外邦遣使向我中原進貢了一對金絲鳥,如能養活,外邦自當歲歲朝貢,如貢鳥死亡,外邦必將興師問罪。次日,世宗皇帝臨朝,召見滿朝文武大臣,詢問如何養活貢鳥,群官面面相覷,無人能回答。當時有一位新科狀元叫商輅,立即前去朝拜恩師伍寧,伍寧當即告訴商輅:「這種金絲鳥為珍奇之禽,既不食蟲,有不食草黍,用礦鐵鑄成的鐵子,燒熱飼之,可保養活。」 新科狀元商輅啟奏皇帝,皇帝隨即下旨,命架爐煉鐵子,貢鳥果然啄食。世宗皇帝見了大喜,立即召見番使,番使一見心中大驚,心想中原果然有能人,回國回奏番王,從此,歲歲來朝,歲歲進貢。皇上因伍寧處理「貢鳥」有功,賜予伍寧「青雲」匾額一塊,至今仍懸掛在伍寧的故鄉——泰寧開善鄉上坑村村口的牌坊上。其後裔為紀念伍寧定國安邦之功,元宵節用糯米,粳米加工製作成這種陷心饅頭,祀祭伍寧公以示紀念。數百年前的這一習俗一直流傳至今,這種陷心饅頭製作比較簡單,將糯米用清水浸泡三、四個小時,用飯甑旺火蒸熟,倒入木筒內,放紅糖、香油,用木棍不斷攪拌,然後用手捏成拳頭大小的團粒,再裹上一層用粳米製成的銀裝,白里透黃,既可作為食品,有可作為饋贈的禮品。
2.仙草糕 :相傳東漢時,我縣長興村棲真岩來了一位名叫梅福的大仙,住在岩中煉丹修仙。他常常採集一種野草與大米磨漿同煮為食。後來,人們將梅福大仙常食用的野草移為家種。取名叫「仙草」。千百年來,每到夏季,人們采鮮仙草到市場出售,大家爭相購買,加工成別具風味的小吃仙草糕。製作仙草糕,用一斤鮮仙草,配上四斤食米,米磨成米漿,再把仙草洗干凈,放在鍋里煮成湯汁,濾去草渣後,滲入米漿中搗勻,入鍋同煮,邊煮邊攪拌,直至煮成碧綠色的濃糊,冷卻凝固後用刀劃成如豆腐大小的方塊,即為「仙草糕」。食用時加熱,有的加薑汁、白糖,也有的加蒜泥、蔥花、香油。趁熱食之,軟滑芳香,吃後全身涼爽,暑氣全消,是泰寧夏秋季節的一種流行的清涼小吃。
3.水酒:泰寧農村喜愛喝水酒(甜白酒),農戶逢年過節,婚喪喜慶,一般自製自飲。但在集鎮也有農戶釀酒為生,滿足農民夏收大忙做重體力活或趕圩時消暑解除疲勞。水酒、(黃酒類、酒度8°)採用優質糯米為原料,以白葯曲為發酵劑釀造而成。呈淡黃色,味甜可口,價格便宜,是深受群眾歡迎的糖、酸協調的低濃度酒精飲料。金湖釀酒,俗稱「酒兌酒」,為泰寧民間固有的特產之一。該酒原以家釀成品「水酒」,兌入新釀成的純釀酒而成。1961年,縣酒廠根據民間傳統製法,加以改進而成為今日蜚聲遐爾的地產名酒,該酒系甜型黃酒,酒度8°,採用優質糯米為原料,以白葯曲為發酵劑釀制而成,是糖、酒、酸協調的低濃度酒精飲料,酒呈黃褐色,酒味香甜醇正,酒性平和可口。
4.狀元糍:原料為質地純正、色澤透明的糯米。先將糯米放水裡浸泡三、四小時,用旺火蒸熟,倒入石臼里,用木製杵頭一上一下輪番舂打成糊團,然後趁熱雙掌托起用力一擲,整臼的糍粑便完整地置於事先准備好的簸箕里。周圍等待捏糍粑的人雙手蘸些油料,將糍粑分成三、四個小糍團搓成磨菇狀,從拇指與食指縫間擠出許多乒乓球大小的糍團,甩到放有黃豆粉、花生粉、芝麻、食糖等調料的盆子里,不斷滾動,當潔白的糍團沾滿粉料後,一粒粒糍粑顏色變成淡黃,軟韌適度,香甜可口。若不馬上食用,則不用沾上粉料,而是整齊地擺放開來,慢慢風干。風乾的小糍粑,吃法更是多種多樣,煎、炸、煮、烤都行。狀元糍除了待客食用,也是一種饋贈親友的好禮品。這種風味小吃,在泰寧流傳的歷史也很悠久。相傳南宋慶元二年,邑人鄒應龍赴京應試,村裡家家戶戶都送狀元糍供他路上吃,並預祝他金榜題名。路上,鄒應龍渴了喝幾口清泉,餓了,啃上幾塊糍粑。經過長期跋涉到京城,因才華橫溢,殿試對答如流,寧宗皇帝御筆親點他狀元及第。當他把從家鄉帶來的糍粑呈獻給皇上品嘗時,連皇上也贊不絕口,賜名「狀元糍」。
5.:游漿豆腐:游漿豆腐為大豆製品之一,是泰寧縣民眾常食的一種食品。游漿豆腐的歷史攸久,泰寧各地即使是窮鄉僻壤都有一家豆腐店。游漿豆腐的加工製作方法:將大豆浸泡、磨漿、濾凈、煮漿後加入少量鹽鹵,使豆腐的蛋白質凝結成「花」後,再放入木框內,壓去過剩的水份即成游漿豆腐。這種方法製作的豆腐比石膏製成的豆腐質嫩,無粗糙感。游漿豆腐還可以製成豆腐乾、辣椒豆腐乳、油炸豆腐,營養豐富,消費量大。泰寧風俗在春節前幾天,家家戶戶忙碌於做豆腐(游漿豆腐),多的五、六鍋(每鍋5公斤),最寒酸的家庭也要做一鍋。大家品嘗游漿豆腐,後為其質嫩贊美不已。
6.烏株粳米糍:為泰寧縣杉城鎮南會村烏石上畲族特有的風味小吃。相傳這個少數民族村的祖先藍先舉,原是汀州人氏,因家境貧寒攜妻帶子外出行乞,後來到烏石上大山中搭寮定居,開荒種地,他在墾荒中,發現了一種小灌木名叫「烏株樹」,把它的枝葉燒成灰,用開水淋洗過濾,取其鹼水,用於浸泡粳米,製成烏株粳米糍。由於這種米糍光滑透明,柔中有韌,滑而不粘,味帶鹼香,常常成為豪華筵席上的珍品。這種風味小吃的製作方法:是將經過烏株鹼水浸泡過的粳米放入飯甑蒸熟,然後放進石臼反復舂打,舂打時不斷加少許的烏株鹼水,做成米團,再蒸再打,經過三蒸三打,才使這種米團柔嫩光滑,最後製成餅狀。吃時可隨人所喜,有的配有少許肉絲、香菇絲、冬筍絲炒吃,有的將米糕切成薄片,用沸水燙軟,拌白糖食之。由於原料特殊,加上製作技巧不易掌握,因此,目前這種風味小吃仍無法普及。
7.碧玉卷:(又名韭菜糍) 每年立夏日,城鄉居民製作這一風味小吃。原料為純大米和韭菜,製作時將大米泡入清水中,約二、三個小時,再將韭菜切細,將大米和韭菜拌勻,用石磨磨成翠綠色的米漿。用旺火燒熱鐵鍋,放入植物油溜鍋,用小瓢舀漿,沿鍋邊旋轉入鍋攤平,溫火烙煎成薄餅,接著將餡料放入,捲成筒狀,稍稍翻烤即成,由於薄餅色澤碧綠,酷似碧玉,故譽為「碧玉卷」。碧玉卷的餡料有葷素兩種:葷的餡料以豬肉、香菇、筍絲、酸菜、長豇豆、蔥、辣椒粉、味精、香油炒熟;素的餡料則用香菇、豆腐乾、腌菜、長豇豆、薤子等做成。這種風味小吃,趁熱食之,清香松軟柔滑。1991年,三明市舉行地方風味小吃,碧玉卷獲得「一等獎」。
8.暖菇包子:(又稱包糍) 暖菇,學名叫鼠麴草,又叫佛耳草,初春生長於田野,性溫味甘,早春採摘後洗凈曬干,芳香撲鼻,有化痰止咳及強腎益筋之功效。泰寧民間每年在「春社」這一天,農村家家戶戶做暖菇包子,以敬土地神,祈求五穀豐登。遠近的親朋好友都相互往來品嘗,這種習俗流傳至今。暖菇包的製作因方法不同,有包子和包糍之分。泰寧的龍湖、黃厝、與三地等農村,盛行做包糍,包糍是用碾碎暖菇粉與炊熟的米飯(六成糯米、四成食米)舂打成糍,切塊、捏成筒狀,放餡(以臘肉、香菇、鮮筍、蝦米、薤子,再配上辣椒等佐料炒熟)兩邊合攏捏緊,蒸熟即成。其餘的鄉村則盛行做暖菇包子,先將食米、糯米浸泡後,加上剛採摘的暖菇,磨成米漿,裝入布袋裡砸去多餘水份後,入熱鍋煮成糊團,再將糊團搓成一小塊,做成鍋狀,填入餡料,封口後裝入蒸籠蒸熟即為暖菇包子。
㈧ 泰寧縣城的美食街在哪裡呢
泰寧老城,除了看的,玩的,更少不了吃的。豐富的傳統土特產和富有掌故軼聞的風味小吃也是古城的魅力之一,「碧玉卷」、「狀元糍」、「尚書酒」、「暖菇包」等獨特的小吃準保你走遍中國都吃不到第二家。
每年立夏日,城鄉居民製作這一風味小吃。由於薄餅色澤碧綠,酷似碧玉,故譽為「碧玉卷」。碧玉卷的餡料有葷素兩種:葷的餡料以豬肉、香菇、筍絲、酸菜、長豇豆、蔥、辣椒粉、味精、香油炒熟;素的餡料則用香菇、豆腐乾、腌菜、長豇豆、薤子等做成。這種風味小吃,趁熱食之,清香松軟柔滑。
水酒
金湖釀酒,俗稱「酒兌酒」,為泰寧民間固有的特產之一。該酒原以家釀成品「水酒」,兌入新釀成的純釀酒而成。該酒系甜型黃酒,酒度8°,採用優質糯米為原料,以白葯曲為發酵劑釀制而成,是糖、酒、酸協調的低濃度酒精飲料,酒呈黃褐色,酒味香甜醇正,酒性平和可口。
狀元糍
泰寧美食 狀元糍原料為質地純正、色澤透明的糯米。先將糯米放水裡浸泡三、四小時,用旺火蒸熟,倒入石臼里,用木製杵 頭一上一下輪番舂打成糊團,然後趁熱雙掌托起用力一擲,整臼的糍粑便完整地置於事先准備好的簸箕里。周圍等待捏糍粑的人雙手蘸些油料,將糍粑分成三、四個小糍團搓成磨菇狀,從拇指與食指縫間擠出許多乒乓球大小的糍團,甩到放有黃豆粉、花生粉、芝麻、食糖等調料的盆子里,不斷滾動,當潔白的糍團沾滿粉料後,一粒粒糍粑顏色變成淡黃,軟韌適度,香甜可口。若不馬上食用,則不用沾上粉料,而是整齊地擺放開來,慢慢風干。風乾的小糍粑,吃法更是多種多樣,煎、炸、煮、烤都行。狀元糍除了待客食用,也是一種饋贈親友的好禮品。
暖菇包子 (又稱包糍)
泰寧民間每年在「春社」這一天,農村家家戶戶做暖菇包子,以敬土地神,祈求五穀豐登。遠近的親朋好友都相互往來品嘗,這種習俗流傳至今。
㈨ 泰寧有啥好吃的
我也是從網路班過來的啊。
以前不知道、現在要知道了哦、
風味小吃 碧玉卷:以大米和韭菜為原料,磨成漿,用油烙成薄餅,捲入香菇、熏肉、筍絲、豆腐乾等餡料,煎成筒狀,油軟潤滑,色香味俱佳。有「報春淑女收畫卷」之說。 仙草糕:泰寧俗稱涼粉。用米粉配仙草加井水在鍋里煮沸,冷凍結塊而成。夏季吃涼粉可降溫防暑,清熱解毒,祛病消災。有「翡翠西施伴仙草」之說。 尚書酒:泰寧俗稱酒釀。相傳是南宋狀元鄒應龍在朝廷擔任戶部、工部和禮部尚書時,從宮廷帶回秘方,結合地方釀酒工藝製做而成。尚書酒色澤淡黃,純清透明,醇和可口,營養價值高,有益身體健康。有「營養金湯秘方釀」之說。 白條魚:金湖特產,數量眾多。沾上椒鹽、薯粉,用燙油炸,味香酥脆,配以醬油、香醋、蒜泥為佐料,味道好極了!有「金包銀魚柳成串」之說。 舂糍粑: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泱泱中華大國以「食文化」而飲譽天下。泰寧人每逢婚喪酒宴,少不了要舂糍粑,為酒宴「墊底」,俗稱「飽料」。泰寧自古少麵粉,食品就在「米」上做文章。糍粑製作方法是:先將淘洗浸透的糯米(或粳米)用大蒸籠蒸熟,然後倒入石臼中舂爛成糍,取出捏製成各種形狀的糍粑並點上小紅點。如用糯米可做成糯米糍、狀元糍等。用粳米可做成白果、丸子、清明糍、上元糍、烏楮粳米糍等。做糍的過程中,一家老少樂融融,全族上下喜滋滋。人們品嘗美食,觥籌交錯,一派喜慶景象。有「白面書生狀元紅」之說。
大金湖美食
泰寧縣因氣候原因,地方菜餚口味金溪上游偏重、偏辣、金溪下游偏淡,淳香濃厚,地方特色菜有「金湖魚頭」、「鯉魚粉絲」、「酸菜小筍」、「農家豆腐」、「鱤魚」、「腌肉香菇」、「紅燒狗肉」、「清蒸桂魚」、「清燉鯰魚」等。各賓館、酒家均可提供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菜餚,同時,各賓館根據各店特色推出食用菌系列、魚系列、葯膳滋補系列、豆腐系列、素菜系列、野菜系列等五個系列的菜餚。泰寧民間風味小吃歷史悠久、種類繁多、豐富多彩,至今仍在我縣廣闊城鄉久傳不衰,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風味小吃有五十餘種。其中較具有地方特色的有「碧玉卷」(俗名叫「韭菜糍」,原料為純真大米和碧綠的韭菜,烙成薄餅,捲入香菇、鮮筍絲等餡料,煎成筒狀,油軟潤滑,色香味俱佳)、「狀元糍」(又叫糯米糍,用質地純正的糯米作原料,搓成乒乓球大小的糍團,用黃豆粉、花生粉、芝麻等作佐料,吃法多種多樣)、「暖菇包」(用鼠麴草和米漿為原料,包入鮮筍絲、臘肉、豆腐乾等餡料,蒸熟即可食,每年春社<農歷二月初四>家家戶戶做來敬土地神,祈求五穀豐登)、「仙草糕」(用鮮仙草和食米為原料,煮成碧綠色的濃糊,待冷卻凝固後切成方塊,趁熱食之,軟滑芳香,吃後全身涼爽,暑氣全消),其餘的還有「白條魚」、「尚書酒」、「餡心饅頭」「烏株粳米糍」等等,我縣各小吃店均可提供泰寧特色小吃。 暖菇包子 又稱包糍 暖菇,學名叫鼠麴草,又叫佛耳草,初春生長於田野,性溫味甘,早春採摘後洗凈曬干,芳香撲鼻,有化痰止咳及強腎益筋之功效。泰寧民間每年在「春社」這一天,農村家家戶戶做暖菇包子,以敬土地神,祈求五穀豐登。遠近的親朋好友都相互往來品嘗,這種習俗流傳至今。暖菇包的製作因方法不同,有包子和包糍之分。泰寧的龍湖、黃厝、與三地等農村,盛行做包糍,包糍是用碾碎暖菇粉與炊熟的米飯(六成糯米、四成食米)舂打成糍,切塊、捏成筒狀,放餡(以臘肉、香菇、鮮筍、蝦米、薤子,再配上辣椒等佐料炒熟)兩邊合攏捏緊,蒸熟即成。其餘的鄉村則盛行做暖菇包子,先將食米、糯米浸泡後,加上剛採摘的暖菇,磨成米漿,裝入布袋裡砸去多餘水份後,入熱鍋煮成糊團,再將糊團搓成一小塊,做成鍋狀,填入餡料,封口後裝入蒸籠蒸熟即為暖菇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