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酒類全科 > 湖南方言民瑤糯米酒

湖南方言民瑤糯米酒

發布時間:2021-03-02 05:17:13

❶ 冬酒與糯米酒有什麼區別

1、 概念不同

糯米酒:又叫酒釀,甜酒。舊時叫「醴」。用糯米釀制,是中國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傳統的特產酒。

冬酒:以糧食為原料的發酵酒,酒精度低,營養豐富。在世界三大釀造酒(黃酒葡萄酒啤酒)中佔有重要的一席。

2、 製作原料不同

糯米酒: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釀在北方一般稱它為「米酒」或「甜酒」。用蒸熟的江米(糯米)拌上酒酵(一種特殊的微生物酵母)發酵而成的一種甜米酒。

冬酒:釀制冬酒的原料很多,常有的有糯米、高梁、粟米、粟樹籽等。

3、 作用不同

糯米酒:米酒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營養成分,飲後能開胃提神,並有活氣養血、滋陰補腎的功能,產婦和婦女經期多吃,尤有益處,是老幼均宜的營養佳品。

冬酒:國內同類黃酒中的上品,色澤金黃,氣味清香,口感甘醇綿厚,爽心活舌。具有清涼爽口,消暑散熱的作用。適量飲用,舒筋活絡,振奮精神,消除疲勞,迅速恢復體力。

(1)湖南方言民瑤糯米酒擴展閱讀:

米酒的養生小竅門

1.在米酒中打個雞蛋、煮些糯米圓子或加入適量紅糖,滋補效果更佳。

2.女性在月經期前後一周多吃些米酒煮雞蛋,可起到很好的美容豐胸效果。

3.米酒能同肉中的脂肪起酯化反應,生成芳香物質,使菜餚增味。

4.米酒冬天宜熱飲,這樣更能享受到其醇香,驅寒暖身的效果也更佳,夏天宜冷飲。對血淤、缺奶、風濕性關節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等症,米酒以熱飲為好。

❷ 湖南方言的漢語方言

湖南省境內的漢語分布情況比較復雜,主要是湘語和官話,其次是贛語和客家話,還有歸屬不明確的土話(包括平話和鄉話)。 著名語言學者楊時逢認為,湖南南部的衡陽、郴州、永州三市(20 世紀 80 年代以前分別稱衡陽地區、郴州地區、零陵地區)通 常被稱為「湘南地區」。這一地區東與江西省、西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南與廣東省交界。其中的永州 市、郴州市境內的不少縣市,包括永州市所轄的零陵、冷水灘、東安、雙牌、道縣、寧遠、江永、江華、新田、藍山10縣區,郴州市所轄的桂陽、嘉禾、宜章、 臨武、汝城、資興 6 縣市,一共 16 縣(市、區)存在一 些與當地的「官話」截然不同的「土話」,我們統稱之 為「湘南土話」。
代表方言:一,以資興說(Zixingsa)為代表的土話區(白說),包括永興、桂東、汝城、安仁,是湘南土話與客贛方言的混合型。二,以嘉禾話為代表的湘南土話雙語區,包括宜章、臨武、嘉禾、桂陽、藍山、寧遠,是同時使用湘南土話與西南官話的雙語區。三,以道州話為代表的保留了湘語特徵較多的湘語土話,包括冷水灘、零陵、東安、雙牌、道州、新田、江永、江華與桂北平話關系密切。 土家語(pi˧˥ tsi˥ sa˨˩)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土家語支。在土家語中,土家族人自稱pi˧˥ tsi˥ kʰa˨˩ [畢茲卡]。 根據楊再彪博士2011年4月提供的數據,土家語目前在湖南省西部的34個鄉鎮中、200個行政村的500個自然村寨中依然被使用著。土家語分為南北兩種方言。南北土家語音韻語法詞彙差異過大,無法交流。土家語北部方言又稱畢基語,為以前絕大多數土家族人的母語。但現在,許多土家族人的母語已轉為了湖南西北部當地流行的漢語方言(西南官話),只有少部分土家族人的母語仍為土家語北部方言。
龍山土話
龍山縣:洗車河鎮、苗兒灘鎮、靛房鎮、洛塔鄉、干溪鄉、猛西鄉、鳳溪鎮、坡腳鄉、他砂鄉、內溪鄉、賈市鄉永順縣:對山鄉、和平鄉、西歧鄉、首車鎮、勺哈鄉保靖縣:普戎鎮、仙仁鄉、塗乍鄉古丈縣:茄通鄉、斷龍鄉保靖土話
龍山縣:隆頭鎮、岩沖鄉、長潭鄉、里耶鎮保靖縣:隆頭鄉、比耳鄉、馬王鄉、拔茅鎮、昂洞鄉、龍溪鄉、簸箕鄉
孟茲話
土家語南部方言又稱孟茲話。孟茲話為土家語在大面積的苗瑤、漢語區內的方言島,自古以來便只有很少的母語人口(現僅幾百人使用),分布在瀘溪縣境內的潭溪鎮且己村的九個村寨(別名九寨話),潭溪鎮中也有少量遷移人口。具體村寨名為(括弧中為該地孟茲語名):
下都(tsʰie˨˩ bu˨˩)鋪竹(pʰu˧ dzɯ˧)波洛寨(bo˧ lo˧ tsai˩˧)且己(tsʰa˧ dʑi˧˥)下且己(tsʰa˧ dʑi˧˥ a˨˩ di˧˥)大波流(tsʰie˨˩ dɯ˥ pʰo˨˩)小零寨(tsʰie˥ ȵĩ˧˥ sa˧)梨木寨(li˨˩ mu˨˩ tsai˩˧)土麻寨(tʰɯ˩˧ ma˨˩ tsai˩˧)潭溪鎮(hu˧ dɯ˧) 湘語形成的原因是北方漢族人南下湖南單獨發展並且受到南方少數民族語言影響。雖然湘語在湖南境內的歷史非常久遠,但是湖南境內的少數民族一直是這個區域的主要民族成員。漢語首先在湖南的中心區域傳播進來,湖南周邊的漢語是後期再從這里進一步傳播過去的。
《漢書·南越傳》記載,南越王趙佗曾經說「西北有長沙,其半蠻夷亦稱王。」公元8年,王莽篡位,曾經把長沙國改名「填蠻郡」,可見當時湖南境內少數民族勢力非常大。具體地說,秦漢時期的漢族主要分布在3個區域:以常德為中心的沅水和澧水中下游地區;以長沙為中心的湘江中下游地區;湖南和江西兩省的交界線一直到廣東省的狹長地帶。另外,整個湖南地區的廣闊腹地仍然是古代使用苗瑤語族語言的民族居住和沒有開發墾殖的地方,其中可能還零星地散布著一些漢語移民地點。(李藍1994)。唐朝後期劉禹錫貶謫到武陵以後有文章說:「湘沅之濱,寒暑一候,陽雁才到,華言罕聞。」(《全唐文》第六〇三卷的《上杜司徒書》)說明當時湘江、沅江流域還有大量非漢族地區,漢語難得聽到。湖南境內氣候溫潤,土地肥沃,漢族人從原來居住區域向周邊地區移民相對便利,因此這種逐漸擴散方式的移民運動歷代都不停息。譚其驤分析了邵陽、新化、武岡、新寧、城步、湘陰和靖州等地方的氏族歷史材料,認為「湖南本省得五十五族,僅後於江西,超過其他一切外省,良以境土密邇,遷徙便利,此為當然之現象。」(譚其驤1987:325)
湖南西南部新化、安化一帶的湘語,可能是宋朝才擴散過去的。「梅山峒蠻,舊不與中國通。其地東接潭,南接邵,其西則辰,其北則鼎、澧,而梅山居其中。……熙寧五年,遂檄諭開梅山。……詔以山地置新化縣。」(《宋史》第四九四卷的列傳第二五〇篇)
湖南西北部南縣的湘語到民國時期才形成。清朝末期,在洞庭湖北岸,長江水流攜帶到洞庭湖的泥沙淤積成一大片三角洲。這些肥沃的土地,吸引了省內眾多移民。但是移民來源比較雜亂,各自說自己原來的方言。到民國時期還是既沒有內部地位特別的方言可以推廣,也沒有外部一致的方言可以模仿。但是因為遷移到這里來的人的原籍一般是益陽、長沙、岳陽、常德、衡陽。益陽來的人最多,「風俗益陽化」明顯。(張偉然1995:73)所以,今天南縣湘語也最接近益陽湘語。
湖南省邊遠區域的漢語方言最晚傳播過去,又最先被省外來的強勢方言西南官話同化和覆蓋。當湖南周圍的方言都不同程度地被其他方言取代以後,湖南中部還保留了比較典型的湘語。長沙、湘潭、株洲、衡陽、婁底等湖南中部的大城市的方言會形成自己的向心力。這種地域優勢帶來的方言優勢也會使湖南核心區域的方言不斷鞏固自己的地位。但是長沙這樣最核心的城市,由於人員流動頻繁,外來方言的影響很強烈,所以反而比中部其他地區的方言變化更加快,但是由於自己的地域優勢形成的方言優越感的作用,沒有湖南周邊方言變化快。 西南官話的形成有兩個原因:第一,北方漢族人南下和外地軍人駐扎;第二,湖南跟貴州、廣西等交界地區的自然交往。北方漢族人南下湖南主要通過軍隊駐扎和難民駐留形成。當外來的叫做官話的北方方言成為當地交流的強勢方言的時候,就可能取代當地方言或者少數民族語言。在湖南永州和郴州還存在雙方言現象,就是城市基本上被官話覆蓋,沒有當地固有的土話,但是農村裡,甚至在江永的等偏僻的縣城還保存了土話,形成土話和官話並存的雙方言生活。其實直接影響湖南方言的官話,更多的是跟湖南西邊和南邊通行的西南官話。這是老百姓直接交流的結果,由於官話更加容易明白更加通行,人們就會逐漸自動改說官話。
早在秦朝,就有北方軍隊進入湖南境內。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派遣軍隊到湖南。《淮南子·人間訓》記載:他「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現在湖南的靖州),一軍守九嶷之塞(現在湖南的寧遠)……三年不解弛弩。」以後漢朝、明朝派遣軍隊到湖南都有記載。《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第七十六篇記載:東漢建初年間,在平定武陵蠻的分支溇中蠻後,「於是罷武陵屯兵,賞賜各有差。」《元史·劉國傑傳》記載:「宋嘗選民立屯,免其徭役,使御之,在澧者曰隘丁,在辰者寨兵。宋亡,皆廢。國傑悉復其制。」。到明朝發展到了頂峰。那時有「國家鎮守四方之墾屯軍政機關」,機關管理的士兵一般來自外地,遇到戰爭上戰場,平時耕種。(譚其驤1987:322)
這些軍人長期在駐扎地區生活,他們的語言如果是弱勢語言就可能被當地語言同化。「邊城父老舊鄉鄰,弭節從容問所因。綠鬢已應辭故里,白頭猶解識先人。衣衫尚有唐風舊,童稚皆傳楚語新。」(《敬軒文集》第八卷的《過沅州見故鄉父老從戎者與道家鄉事多有識先人者因賦此》)可見軍人的後代就已經被當地「楚語」同化。
這些軍人的語言如果是強勢語言,就可能保持自身官話。道光《永州府志》引用舊的地方誌說:「州縣各在鄉談,聽之綿蠻,儕偶相謂如流水,男婦老幼慣用之,反以官話為佶屈。惟世家子弟與衛所屯丁則語言清楚,不類鴃舌。」
從漢朝開始,由於封建王朝多數都在中原建立都城。因此,中原戰爭禍害到處引發,百姓流離失所,開始向南方尋求安身地方。譚其驤說(1987:301):「中原人之開始大量來移湖南,湖南之始為中原人所開發,其事蓋促成於莽末更始之世。方是時中原大亂,烽煙四起,田園盡蕪,千里為墟,百姓皆無以為生,必有南陽、襄陽諸郡之人,南走避於洞庭、沅、湘之間,篳路藍縷,以啟此荒無人居之山林曠土也。」根據《續漢書·郡國志》記錄,從公元2年到公元140年(永和五年)間,長沙國戶數增長了5倍,人口增長了4倍。零陵郡戶數增長了9倍,人口增長了6倍。桂陽郡戶數增長了4倍,人口增長了2倍。武陵郡戶數和人口數均增加了30%多。然而這140年間全國戶數和人口數卻反而減少了20%。可見當時湖南境內人口數量急劇增長不是屬於自然增長,而是與北方移民有著重大的關系。
歷史學界一般認為,中原地區向南方大舉移民的第一個高潮從西晉末年的「永嘉喪亂」開始。當時江南相對安定,許多中原人過長江避難。「京洛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晉書·王導傳》)東晉統治者為了安定民心,曾經根據士族和民眾的原籍設立行政區域,安排移民。當時江蘇接收的中原移民最多,其次是安徽,再次是湖北、四川、河南南部、陝西北部和山東北部。然而湖南,因為距離中原比較遠,只有在北邊一小部分地區有移民來(譚其驤1987:211)。根據《宋書·州郡志》和《晉書·地理志》,當時設置的北方移民區域在現在湖南界內的,有南義陽一郡,南河東半郡。這次移民應該對洞庭湖一帶的古代湘語造成了沖擊,逐漸形成常德一帶的官話。
第二次大移民發生在唐朝「安史之亂」以後。《舊唐書·地理志》記載「自至德後,中原多故,襄鄧百姓,兩京衣冠,盡投江湘,故荊南井邑十倍其初」。這說明在唐朝中期,從湖北荊州到湖南常德一帶因為移民而增加了戶口10倍以上。唐朝末年的詩人韋庄也在《湘中作》中說:「楚地不知秦地亂,南人空怪北人多。」北方居民遷徙規模大,人數多,地域相對集中,使他們的語言不僅難以被本地土著語言同化,反而給當地土著語言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這就強化了常德方言的官話基礎。周振鶴、游汝傑也說:「如此大量的移民勢必帶來北方方言的巨大沖擊,以至北方方言取代了澧水流域和沅水下游的固有方言。常德地區的官話基礎也許在此時已經奠定。」後來經過經過宋朝300百年的發展,「北方話終於由北向南逐步擴大至整個沅澧流域。」(周振鶴,游汝傑1985)
北方漢語的南下也給南方的少數民族語言造成了沖擊。中原地區相對比較先進的生產力與文化促使少數民族居民自覺地向他們學習。劉禹錫曾經在他的詩《武陵書懷五十韻》中描繪他貶謫在朗州(現在的常德)的時候,「鄰里皆遷客,兒童習左言」。《隋書·地理志》有描繪當時「蠻」的情況,「其與夏人雜居者,則與諸夏不別;其僻處山谷者,則言語不通,嗜好居處全異。」
由於缺乏文獻的記載,我們已經無法知道南部地區的官話具體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張偉然(1995:66-67)認為,湖南南部官話與宋朝到明朝時期軍隊駐扎有關,開始在軍隊和政府內部流通。可以肯定,至少清朝已經有了相當一部分人開始使用官話了,因為清朝到民國的一些地方誌明確記載已經有了官話。例如光緒《興寧縣志》記載「民多漢語,亦有鄉談」。道光《永州府志》:「所說皆官話,明白易曉,其間不同者,則四方雜跡,言語各別,聲音亦異,其類甚多。」清朝同治《江華縣志》記載:「邑人何景槐曰:江邑所說皆官話,明白易曉。其間不同者,由四方雜跡,言語各別,聲音異其類,甚多能悉記。」
湖南省外部的官話肯定也會影響湖南官話的形成。周振鶴,游汝傑(1985)認為湖南南部的官話是從廣西傳過來的,「一支北上靖州,結合湖北的影響,使靖縣方言官話化,使會同、通道、黔陽方言帶有湘語北片特徵。另一支自西向東進入湘南,與湘語、贛語接觸、交融,形成幾類方言混雜的局面。」范俊軍(2000)也有相同的觀點,認為官話在湖南南部是後來出現的,最早也只能在明朝末年以後從中國西南經過廣西北部進入湖南南部。從郴州市范圍來說,官話最先從西經過湖南永州市進入郴州市的桂陽縣,再向東邊擴散到郴州、郴縣,再向南邊擴散到臨武、宜章甚至廣東北部。」
總之,官話分布在湖南西部和南部邊遠區域,還難以滲透到湖南中部的核心區域。為什麼官話容易在湖南外圍的西部和南部形成呢?第一,這些區域沒有形成一致性比較強的非官話方言,任何一種固有方言都難以成為強勢方言。第二,數量多特徵復雜的固有方言區域之間也迫切需要一種容易流通的官話來做為區域共同語。第三,這些區域外圍的強勢方言是官話,人們自然會通過跟湖南省以外的貴州、廣西人交往,因此必須掌握也自然容易學會這些地區說的官話。 關於湖南省贛語的形成,周振鶴,游汝傑(1985)認為是江西移民大量進入湖南的結果。張偉然(1995:66-67)做了進一步論證。歷史上有「江西填湖廣」的說法。如果說唐朝以前,到湖南的移民主要來自北方,那麼五代以後主要來自東方。「贛、湘境地相接,中無巨山大川之隔,於是自密趨稀之移殖行動,自然發生矣。故江西人之開發湖南,鮮有政治的背景,乃純為自動的經濟發展。」(譚其驤1987:321)可見,贛語的形成跟自然移民有關,而沒有政治避難的原因。
根據譚其驤考證,五代時期江西一共有22族移民到湖南,18族在湘陰,4族在寶慶府(今邵陽),3族在新化,1族在武岡(譚其驤1987:339)。宋代在湖南的江西移民很多,「這些江西人多遷自隆興府(治今南昌市)、吉州(治今吉安市),主要從北面的修水——汨羅河谷進入洞庭湖平原,從中部今浙贛線所經的湘贛大道入潭州(治今長沙市)、邵州(治今邵陽市),從南部上猶江——耒水河谷進入湘南的郴州、桂陽軍、武岡軍一帶。」(葛劍雄等1993:315-316)《明太祖實錄》第二五〇卷記載洪武三十年(1397年),「常德府武陵縣民言:武陵等十縣自丙申兵興,人民逃散,雖或復業,而土曠人稀,耕種者少,荒蕪者多。鄰近江西州縣多有失業之人,乞敕江西量移貧民開種,庶農盡其力,地盡其利。上悅其言,命戶部遣官於江西,分丁多人民及無產業者,於其地耕種。」
周振鶴、游汝傑(1985)總結了江西人向湖南遷徙的幾個特點。第一,江西移民從湖南東北向西南、西北、東南3個方向遞減,和各地距離江西北部、中部的遠近成正比。因此湖南的贛語片自然緊鄰江西,而且北部的贛語特徵比南部更加明顯。第二,江西移民的出發地點相對比較集中,主要是泰和、吉安、吉水、安福、南昌、豐城6個縣。這與江西本省各地開發程度有關。開發程度高的這6個縣田沒有閑置土地,但是有閑人,就自然會尋求移民的出路。然而江西南部本身開發程度比較低,自然不會向湖南移民。第三,湖南北部的移民來自江西北部,湖南南部的移民來自江西中部。這樣就造成湖南北部和南部贛語的差異。第四,江西移民從唐朝到宋朝到元朝的700多年裡持續增加。首先在湖南和江西交界的湖南東部形成贛語,後代的移民就越過這個區域向縱深發展,深入到湖南西南邊界,從湘陰到寧鄉到新化到綏寧。
地方誌中也有大量江西移民的記載。例如康熙《瀏陽縣志·拾遺志》記載:「瀏鮮土著,比閭之內,十戶有九皆江右之客民也。」民國《醴陵鄉土志》記載:「縣境之內,率多聚族而居,在數百年前皆客民也。……醴陵近江西,故族姓亦以來自江西者為多。」
一些歷史記載還可以說明湖南的贛語在宋代似乎還沒有完全形成。南宋詞人劉克庄從江西萍鄉進入醴陵後曾經說:「市上俚音多楚語。」(《後村大全集》第三卷的《醴陵客店》)這說明南宋時期醴陵與萍鄉方言的差距還明顯。當時醴陵還說的是「楚語」,就是湘語,贛語還沒有完全形成。 客家人一般是明朝到清朝時期從廣東、福建或者經過江西輾轉進入湖南的,而且一般以家族為單位進行遷移。(陳立中2003:7-33)根據各地族譜的記載,客家人最早進入湖南是在宋代,大批遷移是在明朝到清朝。例如,茶陵江口黃姓的一支,他們的始祖在1184年(南宋淳熙十年)從江西贛州遷移來的。平江縣最早一批客家先民是1472年(明朝成化七年)從廣東龍川遷移來的。清朝從順治到乾隆年間,客家人先後從現在的梅州、惠州、大浦、平遠、蕉嶺、樂昌遷移到平江。瀏陽客家人的祖先大多來自廣東東北部和福建西部的汀江流域,主要是廣東平遠、興寧、梅州等縣市。明朝初期和清朝初期,福建客家人大規模遷移到醴陵,廣東客家人遷移到汝城。炎陵縣的客家移民主要是清朝來的。
客家人進入湖南一般有3個原因。第一,江西「棚民」因為官方捕捉被迫遷移。根據《醴陵縣志》(1948年)記載,客家人「習勞尚武,男女並耕,結棚而住,故稱之棚民。明亡,常糾集勇壯,頭裹紅巾,響應鄭成功、金聲桓以圖恢復。……自是清吏之於棚民,捕殺之餘,繼之以驅逐。棚民既不容於宜春,多散居鄰縣」。第二,沿海居民因為戰爭騷擾被迫遷移。根據《醴陵縣志》(1948年),「順治間,鄭成功據廈門,屢侵掠沿海諸縣。清兵追之不能勝,乃頒令遷沿海之民於內地,盡焚其廬舍器物,以絕鄭氏海舶所用釘鐵蔴油硝磺粟帛。閩粵之人家破流亡,千里遠來」。第三,政府引導移民來湖南開荒。明朝末年到清朝初年,境內戰亂頻繁,導致人口急劇減少。根據同治年間《攸縣志》記載,「明末兵災,民竄田荒。」政府「招徠開墾,難敷額數」。政府為了休養生息,鼓勵拓荒生產,所以有大量客家人遷移到湖南開荒。
總之,湖南客家話分布區域不大。由於客家人遷移到湖南的時間比較晚,而且大多是家庭式的遷移,因此客家話在湖南並沒有形成大范圍的分布,只是零散地分布在幾個縣市。 土話包括湘南的「土話」和「平話」,湘西的「鄉話」。目前學術界對這些土話的形成過程還沒有足夠系統的研究,但是可以初步肯定,這些土話由於地理位置相當偏僻,交通非常閉塞,因此種類繁多,具有早期湘語等方言特點,而且本身由於語言接觸發生很多特殊變異。
梁敏、張均如(1999)認為平話「是來自各地移民的不同方言在桂林、柳州、南寧等地彼此交流、融合發展,並受壯侗諸語言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一種漢語方言。我們姑且稱之為古平話,在官話和粵方言進入廣西之前的一千多年間,古平話曾經是湖南南部和廣西南北各地百姓的主要交際用語,也是當時官場和文教、商業上的用語」。李冬香(2006)認為湘南土話是不同時期漢族移民的歷史沉澱以及同當地土著民族互相影響的結果,而且到宋朝已經基本完成。(鮑厚星2004)認為湘南土話的形成原因很復雜。第一,湘南土話區域處在五嶺山脈中,地理情況很復雜。第二,歷代移民情況復雜。第三,與當地少數民族頻繁接觸情況復雜。第四,宗族勢力的影響復雜。
從移民歷史角度來考察,從漢朝一直到近代,湖南東南部都接受了大量的移民,而且從族譜來看,大部分來自江西,與湖南其他地區的移民情況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因此只從移民情況無法解釋湘南土話的形成。而且從語言特徵來看,有的相當古老,比如古代知組聲母現在讀塞音,江永桃川土話把「樹」叫做「木」等等,可見有不同時期的歷史沉澱。有的很奇怪。例如從大地嶺土話的人稱代詞來看(彭澤潤2002),幾乎無法找到它跟一般的漢語方言的對應關系。這說明在語言接觸的歷史過程中,很可能受到少數民族語言的影響。許多地方不同的族姓說不同的土話,說明有家庭式移民的背景。偏僻又復雜的地理條件,造成交通閉塞,大范圍地交流受到地理條件的局限,最終形成了數量多、流通范圍小的不同的方言格局。
湘西土話(鄉話)主要分布在懷化市的沅陵、辰溪、漵浦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瀘溪和古丈。這些縣份本來就偏僻,而鄉話又只分布在這些縣份中交通更加閉塞的偏遠山區,城鎮一般通行官話或者湘語。
根據楊蔚(1999:2-3)的研究,鄉話分布的區域在歷史上曾經是少數民族活躍地區。當時的人被叫做「五溪蠻」。早在公元前202年(漢朝高祖五年)設置沅陵縣,屬於武陵郡。因此漢族人遷居這里的歷史比較久遠。《後漢書·南蠻西夷列傳》注釋說:「干寶《晉紀》曰:武陵、長沙、廬山郡,槃瓠之地也,雜處五溪之內。」秦朝漢朝時期,中央政權為了平定這里,都曾經征討過這里。公元49年(漢朝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伏波將軍馬援「將十二郡募士及刑四萬餘人征五溪……」根據萃默齊《說蠻》記載,「馬伏波遺兵十家」,「凡二百餘戶,自相婚姻,後發至三百餘戶」。唐朝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也記載「馬伏波有餘兵十家不返,自相婚姻,有二百餘戶」。隋朝唐朝時期,現在沅陵、瀘溪、辰溪等地為是軍事重地,當時有大批漢族人隨軍來到這里,因此當時文教事業一度很發達。宋朝嘉祐三年,政府在沅陵明溪口派駐軍隊防守,並且分給士兵田地時代(世代)耕種。元世祖開通京都到雲南的驛道,沿途設置驛站。當時的沅陵、辰溪、瀘溪境內設置了界(有一「亭」字)、馬底、船溪等驛站。這就促進了商品流通,也吸引了一批來自浙江、福建、江西的移民。明朝到元朝,政府繼續駐扎部隊,讓士兵世代耕種田地,吸收移民。根據1874(清朝同治十二年)守忠等編輯的《沅陵縣志》記載:「縣之四塞山川險峻、故元明以來他省避兵者卒流徙於此,今號稱土著者原籍江西十之六七,其江浙豫晉川陝各省入籍者亦不乏」。從族譜來看,鄉話區域的一些大姓氏都來自外省,主要是江西。
這些歷史特徵跟湘南土話有相似的地方,都是移民語言在跟當地語言接觸以後在山區這種偏僻的地理位置獨立保持和發展的結果。本來這些土話再土也不奇怪,但是在雙方言區的官話的參照下就顯得奇怪了。

❸ 哪位達人能系統解釋下水酒、米酒、糯米酒、甜酒和燒酒等相關概念的區別嗎

1、水酒,即發酵酒,用黍、稷、麥、稻等為原料加酒麴經糖化、酒化直接版發酵而成,汁權和滓同時食用,即古人所說的「醪」。
2、米酒,酒釀又名醪糟,古人叫「醴」。是南方常見的傳統地方風味小吃。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釀在北方一般稱它為「米酒」或「甜酒」。
3、糯米酒,又稱江米酒、甜酒、酒釀、醪糟,主要原料是糯米,釀制工藝簡單,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極少,因此深受人們喜愛。在一些菜餚的製作上,糯米酒還常被作為重要的調味料。
4、甜酒(Liqueur)是以無色烈酒、白蘭地、琴酒或其它蒸餾烈酒與水果、花卉、植物或這些原料所榨的純凈液汁及其他天然料混合之後再蒸餾而成。過濾、浸化是甜酒製造上最重要的手法,而蒸餾則是必要的過程。
5、燒酒指各種透明無色的蒸餾酒,一般又稱白酒,各地還有白乾、老白乾、燒刀酒、燒鍋酒、蒸酒、露酒、酒露、露滴酒等別稱。
希望對您有用,望採納~

❹ 湘西地方方言,"蜜"是什麼意思

在湘西地方方言,「蜜」是妹妹的意思。
湘西方言屬於西南官話,語音、詞彙、語法等和普通話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點,而以語音方面的差異最大。除了濁音清化這一官話的共同特點外,聲母和韻母在總數上比普通話少。不分平舌音翹舌音,如「支持」常說成「字詞」;不分f和h,fu與xu音節混讀為f,「府」與「虎」同音;不分n和l;「jqx」用法也相當混亂,「吃」說成「起」,「瞎」說成「哈」,「講」說成「港」,韻母沒有-m,同時不分ing和in、eng和en,合口呼韻母字少,合口多變為開口,「端」「團」與「單」「壇"同音。
通常也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4個聲調,調值分別為55、21、53、213,古上聲大多歸入去聲,「府、短、酒、紙、米、老、藕、有」都讀成「53」去聲;古入聲字則大部分歸入陽平調。

以下是湘西的方言翻譯,以吉首地區為代表 ,有興趣的,可以學習幾句。
拓展如下:
米-- 不;沒
襖-- 嗯;行;可以
港-- 講;說
落-- 尋找
莫-- 別
瞞-- 嗎
巴-- 燙
釀-- 小
蒙-- 苯
按,是哩-- 嗯,是的
那硬是-- 那就是
寶Sir-- 傻子
扒Sir-- 扒手
啊是-- 還是
了啦-- 哎呀
扯談-- 聊天
自噶-- 自己
把片-- 形容某人很垃圾
顛子-- 瘋子
好哈-- 好苯
打落了-- 弄掉了
黑錯了-- 嚇著了
屋裡人-- 家人
老巴斯-- 老頭
派賴-- 臟
差火-- 形容某人很差,很爛
講根-- 脖子
挨門頭-- 額頭
克行頭-- 膝蓋
爛兒-- 小混混
無羅頭-- 無厘頭
閑臉-- 囂張
噶婆(公)--外婆(公)
老頭兒-- 父親
婆婆客-- 形容某人很羅嗦
三麻雀-- 也是形容某人很羅嗦
兄弟八噶的-- 好兄弟
港鬼話-- 說胡話
夾卵滾-- 滾蛋
螞娘子-- 螞蟻
若搞蘭-- 怎麼辦
你若米起死?-- 你怎麼不去死?
腦殼銹逗了-- 腦袋苯
落雨了-- 下雨了
正二八經地-- 很正經的
帕子-- 毛巾
眼皮來了-- 瞌睡了
照尼-- 可憐
茅室-- 廁所
哈蠻-- 勉強
挨頭-- 石頭
老火-- 嚴重
巴水-- 熱水
啄不得-- 說話人對某人的討厭
等哈子-- 等一下
好卵彈-- 好搞笑
開一哈-- 擦一下
七多了-- 吃多了
老麻批-- 罵某人很囂張
米的哈數-- 不知道套路
米懂坨-- 不懂禮數
克螞-- 青蛙
才降有味喃-- 那才搞笑咯
好降-- 好像
俺流水--眼淚水
告花子-- 叫化子
坨子-- 拳頭
如麻-- 肉麻
哈拱-- 蝦子
凹號-- 嘆詞。有點幸災樂禍的感覺
匆匆兒-- 湯糊之類的

❺ 「一口口的米酒千萬句話,長江大河起浪花.」是什麼修辭手法

「一口口的米酒千萬句話,長江大河起浪花.」採用了比喻和誇張的修辭手法。

解析:前一句表示見了親人,說的話很多很多;後一句比喻親人相逢熱烈暢談;,這樣寫不但生動形象,而且抒發出了詩人熱愛延安的強烈感情。

(5)湖南方言民瑤糯米酒擴展閱讀

比喻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是修辭學的辭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國古代稱為「比」、或者「譬(辟)。著名文學理論家喬納森·卡勒為比喻下的定義:比喻是認知的一種基本方式,通過把一種事物看成另一種事物而認識了它。也就是說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點,發現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為人所熟知的特徵,而對甲事物有一個不同於往常的重新的認識。依據描寫或說明的方式比喻可分為「明喻(直喻)」、「暗喻(隱喻)」、「類喻」、「借喻」、「對喻」、『博喻」、"簡喻」、「詳喻」、『引喻」、「虛喻」。

誇張,是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誇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誇張可分為"普通"類和"超前"類。誇張是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徵,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修辭手法,也叫誇飾或鋪張。指為了啟發讀者或聽者的想像力和加強所說的話的力量,用誇大的詞語來形容事物。

❻ 湖南地區的瑤族有那些喜好及風俗.嫉諱

瑤族有自己的語言,瑤語屬漢藏語系瑤語族瑤語支,但情況比較復雜,一半以上的人說「勉」話,屬苗瑤語族瑤語支;有五分之二的人說「布努」語,屬苗語支;廣西地區有的說「拉珈」語,屬壯侗語族。多通漢語、狀語,無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漢文。口頭文學極為豐富。 瑤族以農業為主,兼營林業和狩獵,瑤族人民精於織染和刺綉。瑤族宗教信仰復雜,巫教、道教和原始宗教因地而異。 習俗 瑤族對祖先很尊敬,習慣在進餐之前先念祖先幾輩姓名,表示祖先先嘗後子孫才能受用。尤其對豐盛的餐食更是如此。每逢節日比備豬肉、雞、鴨和酒等祭拜祖先,吃飯座次也有講究:老人和尊貴的客人必須坐上座。遇有客人,要以酒肉熱情款待,有些地方要把雞冠獻給客人。瑤族在向客人敬酒時,一般都由少女舉杯齊眉,以表示對客人的尊敬;也有的以德高望重的老人為客人敬酒,被視為大禮。 在達山瑤中,喜用油茶敬客,遇有客至,都習慣敬三大碗。名為「一碗疏、二碗親、三碗見真心」。瑤族老人也喜歡飲茶,故茶水也是待客飲料。款待客人時,雞、肉、鹽在瑤族食俗中有特殊的地位,瑤區不產鹽,但有不能缺少鹽。鹽在瑤族中是請道公、至親的大禮,俗叫「鹽信」。凡接到「鹽信」者,無論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丟開,按時赴約。 崇拜盤王的瑤族過去普遍禁食狗肉;崇拜「密洛沱」的瑤族過去則禁食母豬肉和老鷹肉。湘西南辰溪縣農歷七月五日前禁食黃瓜。絕大部分瑤族禁食貓肉和蛇肉。有的地方產婦生產後頭幾天禁食豬油。 瑤族一日三餐,一般為兩飯一粥一飯,農忙季節可三餐干飯。過去,瑤族常在米粥或米飯里加玉米、小米、紅薯、木薯、芋頭、豆角等。有時也用「煨」或「烤」的方法來加工食品,如煨紅薯等各種薯類,煨苦竹筍、烤嫩玉米、烤耙耙等。居住山區的瑤族,有冷食習慣,食品的製作,都考慮便於攜帶和儲存,故主食、副食兼備 的粽耙、竹筒飯都是他們喜愛製作的食品。勞動時瑤族均就地野餐,大家湊在一塊,拿出帶來的菜餚共同食用,而主食卻各自食用自己所攜帶的食品。 常吃的蔬菜有各種瓜類、豆類、青菜、蘿卜、辣椒,還有竹筍、香菇、木耳、蕨菜、香椿、黃花等。瑤族地區還盛產各種水果。蔬菜常要製成乾菜或腌菜。雲南的一些瑤族喜歡將蔬菜做得十分清淡,基本上是加鹽的白水煮食。有的直接用白水煮過之後,蘸用鹽和辣椒配製的蘸水,以保持各種不同蔬菜的原味;肉類也常要加工成臘肉。廣西的瑤族烹調調肉類一般用干炒、水煮,放鹽調味,用佐料的較少;而肉類則要做成味道十分濃郁的菜餚,鮮肉或臘肉,先炸拷焦黃,然後再煮。 瑤族人喜歡吃蟲蛹,常吃的有松樹蛹、葛藤蛹、野蜂蛹、蜜蜂蛹等。瑤族人還喜歡利用山區特色自己加工製作蔗糖、紅薯糖、蜂糖等。 瑤族人大都喜歡喝酒,一般家中用大米、玉米、紅薯等自釀,每天常喝2、3次。雲南瑤族喜用醪糟泡製水酒飲用,外出時,常用竹筒盛放飲時對水。 廣西地區的瑤族還喜用桂皮、山姜等煎茶,認為這種茶喲提神、清除疲勞的作用。很多地區的瑤族喜歡打油茶,不僅自己天天飲食,而且用油茶招待賓客。 典型食品:瑤族人口較多,分布較廣,各地均有獨具一格的風味食品,其中的典型食品有:油茶;粽耙;荷包紮。 瑤族除過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外,還有自己特有的傳統節日,如盤王節、祭春節、達努節、耍歌堂、啪嘎節等。節日里因為人多,飯一般不用鐵鼎鍋煮,而用木甄蒸,這種飯香氣更濃。每逢節日。瑤族人家還要做粑粑。節日菜餚主要是雞、鴨、魚、豬肉、豆腐、粉絲以及各種蔬菜。有的地方瑤族四月八還要煮烏米飯。在湖南江水縣的瑤族姑娘,每年農歷四月處八過」野餐節「時要吃花蛋,製作花粑粑,吃花糖。姑娘們在吃花蛋、花糖和花粑粑時,小夥子不許偷看,違者還要受罰。 耍歌堂是連南排瑤祭祀祖先、慶祝豐收的大型娛樂活動,多在農歷十月十六日以後進行,時間的長短各種不一,約為3-9天。屆時家家備有水酒、糯米粑粑招待客人,瑤族祭神,一般用豬、雞、鴨、魚等食品,忌用狗、蛇、貓、蛙肉。瑤族辦喪事,必須砍牛祭祀。砍牛的頭數視家庭情況而定,有的殺7、8頭之多。辦喪事酒席,有些地方以豬肉豆腐為主。

❼ 湖南方言的湘語溯源

春秋戰國時代的「楚語」
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類棲息生活在湖南境內。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湖南境內不斷發現有舊石器文化遺址。1992年在石門縣燕兒洞遺址首次發現的「石門人」化石,距離現在大約2萬年以上。
上古時期,湖南境內主要居住有「三苗」部落。《史記正義》記載:「吳起雲,三苗之國,左洞庭而右彭蠡,……今江州、鄂州、岳州,三苗之地也。」三苗在跟華夏之間進行了長期的戰爭以後,逐漸衰敗,也沒有再在歷史上留名。
後來,三苗部落生長區域,建立了楚國政權,歷史上叫做「荊蠻」。《詩·小雅·采芑》就說「蠢爾蠻荊,大邦為讎。」楚國的先民據說是中原祝融部落,姓羋。《史記·楚世家》說:「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他們在夏朝到商朝時期往南遷移,一直到周朝初年,才開始定居到楚。經歷幾百年的經營,征服了濮、越、巴、蠻等南方部落集團,建立了一個強大的諸侯國。不過楚國一直被北方政權輕視,楚國也公開宣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南下的北方夏文化與當地的土著文化結合,最終形成一種既與中原文化聯系又保持自身特徵的楚文化。
楚國對湖南的控制,從戰國時期開始。「戰國初,吳起相楚悼王,南並蠻、越,取洞庭、蒼梧之地,於是湖南之東部湘、資二流域入於楚。其後復西向並吞沅、澧二流域,曰巫中,而湖南之全部皆入於楚矣。」(譚其驤1987:300)
楚國地理位置特殊,它的語言跟北方的華夏語,西方的藏緬語,南方的苗瑤語和東南的壯侗語可能都在楚國進行過接觸。因此楚國的漢語應該吸收了多種語言成分,別具一格。最初這種語言可能與華夏語言差異不大。雖然楚國政權建立後,一直與中原政權長期處於敵對狀態,但是彼此的交流從來沒有中斷過。楚國原來的居民是少數民族,楚國政權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必定會加速與這些民族的交流和融匯。這種新變化的漢語我們可以叫做「楚語」。
上古漢語使用范圍以黃河中游為中心,但是今天的吳語、湘語、粵語也開始播種和萌芽了。古代楚語包括湖北、湖南以及周圍的長江中游一帶。所以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楚語是今天湘語的前身。(袁家驊等1983:19)
古代楚語的原始面貌無法考證,我們只能從一些歷史記載中窺探它的一些特徵。「楚言」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左傳》里。《左傳·庄公二十八年》記載楚國令尹(相當宰相的官員)子元討伐鄭國,「眾車入自純門,及逵市。縣門不發,楚言而出。」可見當時楚國人說的語言已經叫做「楚言」,與中原諸侯國是有區別的。《孟子·滕文公上》記載孟子在譏諷楚人許行的時候也說「今也南蠻鴃舌之人」。但是既然許行能夠「自楚之滕」去宣揚他的學說,而且能與「自宋之滕」的陳相兄弟進行交流,所以當時的楚語雖然與北方中原地區的語言有差別,但是仍然屬於漢語的一種方言。
古代楚語與北方漢語的差別可能主要體現在詞彙及其語音上。宋朝黃伯思《翼騷序》說:「屈宋諸騷,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故可謂之楚辭,若些、只、羌、誶、蹇、紛、侘、傺者,楚語也。」《左傳·宣公四年》在解釋楚國子文的名字的時候說:「楚人謂乳谷,謂虎於菟,故命之曰斗谷於菟。」可見,漢語中相同的意思在楚國的表達中有很多不同。《楚辭》中的語辭「兮」、「些」也可以當做古代楚語在語法上的特徵。不過這時的楚語做為漢語應當是指流行於當時楚國上流社會的語言,也許可以叫做楚國的共同語,而普通百姓大多數還是少數民族,一般不會說漢語,還是說自己的少數民族語言。 漢代的「南楚語」
春秋戰國時代的古代楚語到了漢代有了新的變化。這一變化在漢朝揚雄的《方言》中可以反映出來。下面是《方言》中與「楚」地有關的地名,先排列地名,後排列數字,數字表示這個地名在《方言》中出現的次數。資料來自丁啟陣的《秦漢方言》,我們做了整理。可以把《方言》裡面出現的地名分成3個類別:(1)「陳楚」為主的名稱:楚42/陳楚江淮之間9/陳楚之間5/楚郢以南2/陳楚2/荊楚1/楚部1/自楚之北郊1/楚以南1/陳楚之郊1/陳楚之內1/自關而東陳楚之間1/楚潁之間1。(2)「南楚」為主的名稱:南楚27/南楚之外11/南楚江湘之間7/南楚江淮之間6/南楚江沔之間2/南楚之間4/南楚宛郢1/南楚洭瀑之間1/南楚以南1/陳楚之郊南楚之外1/南楚江湘1/陳楚之間南楚之外1。(3)「江」、「湘」為主的名稱:江湘之間8/江沔之間2/沅澧之間2/江沅之間2/江湘郊會1/湘潭之原荊之南鄙1/湘潭之間1/江湘之會1/九嶷京郊之鄙1/九嶷湘潭之間1/沅澧之原1/沅湘之間1/江濱陳之東鄙1/湘沅之會1/楚郢江湘之間1。
先看第(3)類地名。這里涉及的地名比較具體,容易確定。「江」就是現在的長江。「湘」就是現在的湘江。《水經注》卷三十八:「湘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流經零陵縣、洮陽縣、泉陵縣、重安縣、酃縣、陰山縣、醴陵縣、臨湘縣、羅縣、下雋縣,北至巴丘入於江。」「沅」就是沅江。《水經注》卷三十七:「沅水出牂牁且蘭縣,流經鐔成縣、無陽縣、臨沅縣,東至長沙下雋縣西,北入於江。」「澧」就是澧水。《說文》:「澧,水出南陽雉衡山,東入汝。」《漢書·地理志》曰:「充縣歷山,澧水出焉。」《水經注》:「澧水出武陵充縣西。」「潭」就是從湖南西南角發源的廣西境內的融江。晉朝郭璞《方言注》:「潭,水名,出武陵。」《漢書·地理志》:「武陵郡鐔成縣下有潭水。」《漢志》:「武陵郡鐔成縣玉山,潭水所出。」漢朝鐔成縣的縣治在今天湖南省靖州西南。「沔」就是湖北的漢水。《水經注》:「漢水出隴坻道縣嶓冢山,初名漾水,東流至武都沮縣,始為漢水,東南至葭萌,與羌水合,至江夏安陸縣名沔水,故有漢沔水之名。又東至竟陵,合滄浪之水,又東過三澨,水觸大別山南,而入江也。」「九嶷」就是湘南的九嶷山,在現在的寧遠縣城東南。《山海經》第十四:「南方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長沙零陵界中。」郭璞《方言注》:「九嶷,山名,今在零陵營道縣。」這些地名,除了沔水,都在湖南境內。
再看其他兩類。第(1)類主要涉及「楚」和「陳楚」,第(2)主要涉及「南楚」。「楚」和「南楚」的關繫到底怎樣?「南楚」是「楚」的南部,還是它南方的獨立地域?我們認為廣義的「楚國」應該包含「陳」、「楚」和「南楚」。狹義的楚國就是這個區域的中心地帶「楚」。「楚」和「南楚」雖然在權利管轄方面不是並列關系,但是至少在方言不同方面是並列關系,因為揚雄的《方言》本來做為一部提供方言詞語的分布情況的著作,在討論方言不同的時候,經常把「楚」跟它南邊的「南楚」和北邊的「陳」並列使用。《史記·貨殖列傳》稱:「陳在楚、夏之交。」楚頃襄王21(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朝將領白起率領軍隊攻破楚國都城郢(現在的湖北江陵北部),楚國被迫把都城遷移到陳城(現在的河南淮陽)。所以「陳楚」應當指「陳」和「楚」,包括現在湖北的大部分以及河南的部分地區。「南楚」多與「江」、「湘」等並舉。《史記·貨殖傳》說「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是南楚也。」這里的「衡山、九江、豫章、長沙」當指當時的4個諸侯國,包括現在湖南、江西的大部分以及湖北、廣東和廣西的部分地區。楚國都城郢就是在湖北和湖南交界位置的長江邊。可見,「陳」、「楚」和「南楚」是把長江做為中心從北部到南部的3個連續區域。
從廣義楚國來看,湖南就是在楚國范圍。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漢朝的「楚語」,特別的「南楚」的漢語就是是現代湘語的前身。

❽ 哪首兒歌里有白酒白酒 糯米什麼 歌詞的 是什麼歌

紹興民謠 媽媽親親我,叫一聲NUONUO 奶奶親親我,叫一聲NUONUO NUONUO,NUONUO,不是糯米做 來酒 老酒,真是糯米做 老酒糯米做,喝了變NUONUO 老酒糯米做,吃了變 鴨鴨河裡游,雞雞岸上走 找來找去找不到小狗狗 狗狗,狗狗,酒缸里頭翻跟斗 狗狗,狗狗,酒缸里頭翻跟斗 小狗汪汪叫,小貓來抬轎 抬過閉眼橋,啪嗒跌一交 NUONUO哈哈笑,小狗小貓老酒都吃飽 媽媽親親我,叫一聲NUONUO 奶奶親親我,叫一聲NUONUO NUONUO,NUONUO,不是糯米做 來酒 老酒,真是糯米做

❾ 湖南有哪些風俗

1、湖南花鼓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南花鼓戲藝術便有較大發展,由湖南省花鼓戲劇院整理創作的《打銅鑼》、《補鍋》、《劉海砍樵》等劇目,深受全國各地的人民群眾的喜愛。2008年,花鼓戲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過小年,每年的臘月二十四,舉家休息聚餐,稱「小孩子過年」。家家籌備年貨,作豆腐,殺年豬,送年節,備點心,炒旱茶,寫春聯,扎燈籠,忙得不亦樂乎。

3、年三十夜,長沙農村家家會在火爐中燃著一個楓樹蔸,叫「年財佬」。男女老幼圍爐共話,長輩給小孩壓歲錢,全家品吃豬腳燉蘿卜,歡坐待旦,叫「守歲」。所謂「有錢無錢,蘿卜過年」。

4、大年初一民間的講究、禁忌頗多。有的於除夕在大門合縫處貼紅紙「財」宇,在當眼處貼「開門大吉」、「對我生財」之類的吉利語,開門時高聲誦之,叫開門見喜、開門見財。出天行時,觀風向天色,卜來年收成。

5、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又名燈節。長沙燈市,多篾扎紙糊各式燈籠,或懸之庭戶,或列之街衢。是日家家點燭於灶台屋角,戶戶煮食元宵縮,頑童則持彩燈相戲。農家除在豬欄狗窩雞坍暗角點燭外,還在田頭地邊燃火,意在除蟲,祈求豐收。

❿ 湖南的民風民俗、節日習俗

湖南的民風民俗有湖南永州的瑤族敬鳥節、湖南張家界的「黑神會節」、湖南侗鄉的中秋之夜「偷月亮菜」、湖南邵陽的四八姑娘節等。

  1. 湖南永州:瑤族敬鳥節

時間:農歷二月初一

永州古稱零陵,是湖南省歷史文化名城。同樣永州是瑤族聚居地區,在永州的江永地區,歷來有蘆笙節,盤王節等傳統民俗,也有大家也許還不太熟知的「敬鳥節」。

每年農歷二月初一這一天,江華瑤族民眾穿上本民族的節日盛裝,高高興興地去趕「鳥會」。傳統的鳥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富於奇特的魅力。一般都有比鳥、歌鳥兩項活動。

「比鳥」,通俗點來說類似於「斗雞」表演,兩鳥相鬥越斗越勇,贏得一方獲得喝彩聲不斷,頗有趣味。「歌鳥」就是關於一場以鳥為主題的歌唱表演,活動中男女互對瑤歌,唱到動情處,吸引對方為之所感染,也類似於相親大會,以鳥為由,以歌為煤,尋求姻緣。

閱讀全文

與湖南方言民瑤糯米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