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酒類全科 > 葯酒歷史

葯酒歷史

發布時間:2021-01-19 10:10:57

『壹』 春節的由來與傳說

1、春節的由來: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2、春節傳說:

有一年,世上大亂。玉帝得知後,降下御旨:要派一位大神去管理人間的衣食住行。可是,沒有神仙肯接旨。這時候,南天門外傳來一聲吆喝:「這差事我干啦!」抬頭看時,是光頭頂、胖乎乎、笑哈哈的彌勒佛。 卻說這彌勒佛來到人間,第一件事就是讓人們過一個痛快年,吃好的,穿好的,不幹活。

他還要大家把各路神仙都請到,香箔紙錁,准備齊全。到了初一,家家都要起五更,放鞭炮。不想炮響傳到天宮,玉帝以為人間又出了什麼事,便派財神去察看。財神來到人間一看,到處都是香箔紙錁,高興得就忘了回去。玉帝等啊等,財神還是沒有回來,便親自到人間察看。他一看,人們啥活都不幹,非常生氣。

召來彌勒佛喝道:「你怎麼盡讓人們吃好的,穿好的,不幹活?」彌勒佛笑嘻嘻地說:「你要我管人們的衣食住行,可並沒有叫我讓人們幹活呀!」玉帝一想,也對,既然已經這么辦了,那一年只能有此一次,開春以後就要下地幹活。從那以後便留下了舊例,一年有一次春節。

(1)葯酒歷史擴展閱讀:

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

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歷年。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

『貳』 鴻茅葯酒有一百多年歷史傳承 什麼意思

對的,主要 意思就是配方出現 有一百多年了,也隱含著配方的核心材料組合在一起有一百多年了,現在的配方有可能有變化,不會是已經生產了一百多年了,現在廣告誤導人多的

『叄』 古代形容酒的別稱有哪些

酒的別稱有:杜康、歡伯、杯中物、壺觴、壺中物、清酌、昔酒、縹酒、青州從事、平原督郵、麴生、麴秀才、麴道士、曲居士、曲櫱、春、茅柴、忘憂物、掃愁帚、釣詩鉤、狂葯、酒兵、般若湯、清聖、濁賢。

1、「掃愁帚」,「釣詩鉤」

因酒能掃除憂愁,且能鉤起詩興,使人產生靈感,所以蘇軾就這樣稱呼。後便以「掃愁帚」,「釣詩鉤」作為酒的代稱。

2、「歡伯」

因為酒能消憂解愁,能給人們帶來歡樂,所以就被稱之為歡伯。這個別號最早出在漢代焦延壽的《易林·坎之兌》,他說,「酒為歡伯,除憂來樂」。(譯文:酒能消憂解愁,能給人們帶來歡樂)

3、「青州從事」,「平原督郵」

「青州從事」是美酒的隱語。「平原督郵」則是壞酒的隱語。「從事」、「督郵」,原為官名。因為青州境內有齊郡,齊與臍同音,凡好酒都是酒力下沉到臍部的,從事又是美職;

而劣酒則不下肚,至橫膈膜為止,平原有鬲縣,與膈同音,督郵又是賤職,故以此為喻。

4、「清聖、濁賢」

東漢未年,曹操主政,下令禁酒。在北宋時期李昉等撰寫的《太平御覽》、《魏略》中有這樣的記載。

5、「九醞」

九醞是一種經過重釀的美酒,公元196年,曹操將古井貢酒的前身九醞春酒及釀酒秘笈《九醞酒法》進獻給漢獻帝,自此九醞春酒成為皇家貢酒,年年進貢,歲歲受寵。

『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中的屠蘇指的是什麼

屠蘇:指屠蘇酒。飲屠蘇酒也是古代過年時的一種習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飲這種專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邪避屬瘟疫,求得長壽。

【出處】《元日》——宋代: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迎著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都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4)葯酒歷史擴展閱讀

1、《元日》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時。為擺脫宋王朝所面臨的政治、經濟危機以及遼、西夏不斷侵擾的困境,1068年,宋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對」,王安石即上書主張變法。次年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聯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有感創作了此詩。

2、《元日》鑒賞

這首詩描寫了春節除舊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聲中送走了舊的一年,飲著醇美的屠蘇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家家門上的桃符都換成了新的。

這是一首寫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於民間習俗,敏感地攝取了老百姓過春節時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過年的歡樂氣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伍』 每天晚上喝二兩白酒對身體好嗎

晚上喝二兩白酒究竟對身體好不好,只有身體自己知道。不過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是眾說紛紜的,對於嗜酒如命的人來說肯定是好啊,每天二兩小酒又能活血,更有助於睡眠,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可能就會認為喝酒傷身。其實這都沒有絕對的,就拿我自己來舉例,我就是一個嗜酒如命的人,我就喜歡每晚喝幾兩,言歸正傳,我們就來聊一聊喝酒的好處與壞處吧!

『陸』 白酒為什麼被稱為「百葯之首」

關於酒的文化,在中國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了。中國的酒,從最早的黃酒,到後期的白酒,以至近現代的葡萄酒啤酒,酒一直存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通過上面分析的,大家可以理解到,白酒本身還是不錯的,一個是過量飲酒,第二個是勾兌酒,這兩塊直接拉低了人們對白酒的看法。還是那句話,喝酒要適量,「酒是糧食精」這句話還是沒錯的,適量飲酒,小酌怡情,這才是喝白酒時真正應該持有的態度。

『柒』 雲南有什麼白酒品牌

1、玉林泉酒:

玉林泉酒是雲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縣的特產。玉林泉酒始創於清朝中葉,民國年間便馳名滇中,距今已有280多年的歷史。

2、楊林肥酒:

1987年,楊林肥酒廠成功研製出只有38度的低度肥酒,民國初年,雲南省舉行首屆物產品評會,楊林肥酒金榜奪魁,榮獲一等銀質獎。1987年,楊林低度肥酒通過省級技術鑒定,被評為昆明市優質產品。

3、鶴慶乾酒:

鶴慶乾酒,雲南省鶴慶縣雲鶴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鶴慶乾酒被譽為鶴慶「乾酒、火腿、豬酐酢」三寶之一,有著厚重的加工歷史和釀酒文化底蘊,是滇西茶馬古道和漢、白、納西、藏等多民族歷史文化交融的實物代表,享譽滇西北。

4、雲南銅鍋酒:

雲南銅鍋酒是哀牢山人民沿襲古老酉人釀酒傳統工藝,雲南銅鍋牌系列酒釀制方法古樸完美,用料考究,色澤清亮,口感綿甜爽冽,酒度低而不淡,香氣濃而不烈。

5、雲南竹筒酒:

雲南竹筒酒是一種產自雲南1000米海拔的山區,用竹筒裝著種出來的,成酒色澤金黃,酒質芬香濃郁,醇和甘爽,餘味悠長的原生態高端食品。

『捌』 三百年歷史的葯酒有哪些

中國十大名酒,是指貴州茅台、五糧液、西鳳酒、四特酒 、郎酒、雙溝大麴、洋河大版曲、古井貢、劍南權春、汾酒等十大白酒品牌。中國名酒為國家評定的質量最高的酒。國內曾先後五次進行白酒國際級評比,茅台酒、汾酒、瀘州老窖、五糧液、沱牌曲酒等酒在歷次國家評酒會上都被評為名酒。

『玖』 保健酒的歷史,從什麼時候開始

一、遠古時期的葯酒及滋補酒

殷商的酒類,除了"酒","醴"之外,還有"鬯"。鬯是以黑黍為釀酒原料,加入 鬱金香草(也是一種中葯)釀成的。這是有文字記載的最早葯酒。鬯常用於祭祀和占卜。鬯還具有驅惡防腐的作用。《周禮》中還記載:"王崩,大肆,以 鬯 "。 也就是說帝王駕崩之後,用鬯酒洗浴其屍身,可較長時間地保持不腐。

從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出土的的一部醫方專書,後來被稱為《五十二病方》 ,被認為是公元前3世紀末,秦漢之際的抄本,其中用到酒的葯方不下於35個, 其 中至少有5方可認為是酒劑配方,用以治療蛇傷,疽,疥瘙等疾病。 其中有內服葯 酒,也有供外用的。 《養生方》是馬王堆西漢墓中出土帛書之一, 其中共有六種葯酒的釀造方法, 但可惜這些葯方文字大都殘斷,只有"醪利中"較為完整,此方共包括了十道工序。但值得強調的是遠古時代的葯酒大多數是葯物是加入 到釀酒原料中一塊發酵的。而不是象後世常用的浸漬法。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遠古時 代的酒保藏不易,浸漬法容易導致酒的酸敗。葯物成份尚未溶解充分,酒就變質了。

採用葯物與釀酒原料同時發酵,由於發酵時間較長,葯物成分可充分溶出。 我國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的《素問•湯液醪醴論》專篇曾指出:" 自古聖 人之作湯液醪醴,以為備耳"。這就說古人之所以釀造醪酒,是專為葯而備用的。

《黃帝內經》中有"左角發酒",治屍厥,"醪酒"治經絡不通,病生不仁。" 雞矢酒 "治臌脹。

二、漢代至唐代之前的葯酒及滋補酒

採用酒煎煮法和酒浸漬法起碼始於漢代。約在漢代成書的《神農本草經》 中 有如下一段論述:"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漬者"。用酒浸漬, 一 方面可使葯材中的一些葯用成分的溶解度提高,另一方面,酒行葯勢,療效也可提 高。漢代名醫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一書中,就有多例浸漬法和煎煮法的實例。如 "鱉甲煎丸方",以鱉甲等二十多味葯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 候酒盡一半,著鱉甲於中,煮令泛爛如膠漆,絞取汁,內諸葯,煎為丸。還有一例 "紅藍花酒方",也是用酒煎煮葯物後供飲用。《金匱要略》中還記載了一些有關飲 酒忌宜事項,如"龜肉不可合酒果子食之,""飲白酒,食生韭,令人病增"," 夏月 大醉,汗流,不得冷水洗著身及使扇,即成病"。"醉後勿飽食,發寒冷"。 這些實 用知識對於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起了重要的作用。 南朝齊梁時期的著名本草學家陶弘景, 總結了前人採用冷浸法制備葯酒的經 驗,在《本草集經注》中提出了一套冷浸法制葯酒的常規:"凡漬葯酒,皆須細切, 生絹袋盛之,乃入酒密封,隨寒暑日數,視其濃烈,便可___出,不必待至酒盡也。 滓可暴燥微搗,更漬飲之,亦可散服"。這段話注意到了葯材的粉碎度, 浸漬明間 及浸漬時的氣溫對於浸出速度,浸出效果的影響。並提出了多次浸漬,以充分浸出 葯材中的有效成分,從而彌補了冷浸法本身的缺陷,如葯用成分浸出不徹底,葯渣 本身吸收酒液而造成的浪費。從這段話可看出在那時葯酒的冷浸法已達到了較高的 技術水平。 熱浸法制葯酒的最早記載大概是北魏《齊民要術》中的一例"胡椒酒", 該法 把乾薑,胡椒末及安石榴汁置入酒中後,"火暖取溫"。盡管這還不是制葯酒,當做 為一種方法在民間流傳,故也可能用於葯酒的配製。熱浸法確實成為後來的葯酒配 制的主要方法。 酒不僅用於內服葯,還用來作為麻醉劑,傳說華佗用的"麻沸散", 就是用酒 沖服。華佗發現醉漢治傷時,沒有痛苦感,由此得到啟發,從而研製出"麻沸散"。

三、唐宋時期的葯酒及滋補酒

唐宋時期,葯酒補酒的釀造較為盛行。這一期間的一些醫葯巨著如《 備急千 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都收錄了大量的葯酒和 補酒的配方和製法。如《備急千金要方》卷七設"酒醴"專節,卷十二設" 風虛雜補 酒,煎"專節。《千金翼方》卷十六設"諸酒"專節。《外台秘要》卷三十一設"古今 諸家酒方"專節。宋代《太平聖惠方》所設的葯酒專節多達六處。除了這些專節外, 還有大量的散方見於其它章節中。唐宋時期,由於飲酒風氣濃厚,社會上酗酒者也 漸多,解酒,戒酒似乎也很有必要,故在這些醫學著作中,解酒,戒酒方也應運而 生。有人統計過,在上述四部書中這方面的葯方多達一百多例。

唐宋時期的葯酒配方中,用葯味數較多的復方葯酒所佔的比重明顯提高, 這 是當時的顯著特點。復方的增多表明葯酒制備整體水平的提高。 唐宋時期,葯酒的製法有釀造法,冷浸法,熱浸法。以前兩者為主。《 聖濟 總錄》中有多例葯酒採用隔水加熱的"煮出法"。

四、元明清時期的葯酒和滋補酒

元明清時期,隨著經濟,文化的進步,醫葯學有了新的發展。葯酒在整理前人經驗,創制新配方,發展配製法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就,使葯酒的制備,達到了更高的水平。這一時期,我國已積累了大量醫學文獻,前人的寶貴經驗受到了元明清時期醫家的普遍重視,因而,在元明清時期,出版了不少著作,為整理前人的經驗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飲膳正要》是我國的第一部營養學專著。共三卷。天歷三年(1330年) 刊。 忽思慧為蒙古族營養學家,任宮廷飲膳太醫時,將累朝親侍進用奇珍異饌,湯膏煎 造,及諸家本草,名醫方術,並日所必用谷肉果菜,取其性味補益者,集成一書。 書中關於飲酒避忌的內容,是很有道理的。具有重要的價值。書中的一些補酒,雖 沒有詳細記載,但都是頗為有效的,在《本草綱目》中則有詳細記載。 明代偉大的醫學家李時珍寫成了舉世聞名的名著《本草綱目》,共五十二卷, 萬曆六年(1578年)成書。該書集明及歷代我國葯物學,植物學之大成,廣泛涉及食 品學,營養學,化學等學科。該書在收集附方時,收集了大量前人和當代人的葯酒 配方。卷25酒條下,設有"附諸葯酒方"的專目,他本著"輯其簡要者, 以備參考。 葯品多者,不能盡錄"的原則,輯葯酒69種。除此之外,《本草綱目》 在各葯條目 的附方中,也往往附有葯酒配方,內容豐富,據有人統計《本草綱目》中共計葯酒 方約為200多種。這些配方極大多數是便方,具有用葯少,簡便易行的特點。 《遵生八箋》是明代高濂所著的養生食療專著,共十九卷, 約成書於萬曆十九 年(1591年)全書40多萬字,分為八箋,以卻病延年為中心,涉及醫葯氣功 ,飲饌食療, 文學藝術等。其中的《飲饌服食箋》共有三卷,收釀造類內容17條。釀造類中的碧 香酒,地黃酒,羊羔酒等,均為宋代以來的名酒。其中一些是極有價值的滋補酒。 此外在《遵生八箋》中的《靈秘丹葯箋》中還有30多種葯酒。 《隨息居飲食譜》是清代王孟英所編撰的一部食療名著,共一卷。咸豐十 一年(1861年)刊行。書中的燒酒條下附有7種保健葯酒的配方,製法和療效。 這些 葯酒大多以燒酒為酒基。與明代以前的葯酒以黃酒為酒基有明顯的區別。以燒酒為 酒基,可增加葯中有效成分的溶解。這是近現代以來,葯酒及滋補酒類製造上的一 大特點。 明代朱___等人的《普濟方》,方賢的《奇效良方》,王肯堂的《證治准繩》 等著作中輯錄了大量前人的葯酒配方。 明清時期也是葯酒新配方不斷涌現的時期。明代吳__的《扶壽精方》, 龔庭 賢的《萬病回春,《壽世保元》,清代孫偉的《良朋匯集經驗神方》,陶承熹的《 惠直堂經驗方》,項友清的《同壽錄》,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等都記載著不 少時清時期出現的新方。這些新方有兩個值得提出的特點:

1 補益性葯酒顯著增多。明代吳__的《扶壽精方》葯酒門載葯酒方9首,方雖 不多,但集方極精,其中有著名的"延齡聚寶酒",史國公葯酒等。在《萬病回春》 和《壽世保元》兩書中,記載葯酒近40種,補益為主的葯酒佔有顯著地位,象" 八 珍酒",扶衰仙鳳酒,長生固本酒,延壽酒,延壽瓮頭春酒,長春酒, 紅顏酒等都 是配伍較好的補益性葯酒,有較大的影響。吳,龔二氏輯錄的葯酒方,對於明清時 期的補益性葯酒的繁榮起了積極的作用。在前面所列的清代書目中,也記載著數目 可觀的補益性酒,其中的歸圓菊酒,延壽獲嗣酒,參茸酒,養神酒,健步酒等都是 較好的補益性葯酒。與明清以前的葯酒相比,這一時期可說是補益葯酒繁榮的時期。

2 慎用性熱燥熱之葯。唐宋時期的葯酒,常用一些溫熱燥烈的葯物,象烏頭, 附子,肉桂,乾薑等。這樣的葯物如果濫用,往往會傷及陰血。金元時期我國醫學 界學術爭鳴十分活躍,濫用溫燥葯的風氣受到許多著名醫家的批評。這對明清時期 的醫學有深刻的影響。故明清的很多葯酒配方採用平和的葯物以及補甸養陰葯物組 成,這樣就可以適用於不同病情和機體狀況,使葯酒可以在更廣泛的領域中發揮作 用。 明清時期還出現了一批方論專書,作者著重研究用葯組方的規律, 結合優秀 方劑,從理論上闡述用葯道理和配伍規律,象明代吳昆的《醫方考》,清代汪昂的 《醫方集解》。這此專著闡述配方時也涉及到葯酒。《醫方考》一書中就論述了七 種葯酒配方的組方用葯的道理和主治功效,基中包括虎骨酒,史國公酒,枸杞酒, 紅花酒,豬膏酒等。這對於促進葯酒配方的研究,指導正確使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明清時期的葯酒在配製方法上,突出表現了在熱浸法的普遍使用上。 適當提 高浸漬溫度可使植物性葯材組織軟化,膨脹,增加浸出過程中的溶解和擴散速度, 有利於有效成分的浸出,而且還可以破壞葯材中的一些酶類物質,增強葯酒的穩定 性,因此採用熱浸法對於許多葯物來說具有更好的浸出的效果,是一種科學方法。

閱讀全文

與葯酒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