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泡製葯酒
[配方]
丟了棒皮、鵝不食草各60克,山大顏、麻骨風、十八
症、寬筋藤、水澤蘭、楓香寄生、胡荽、雞血藤、鉤藤、短瓣石竹、毛老
虎各30克,白酒(50或60度)適量。
[製法]
將前13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以酒浸過葯面
為准),密封,浸泡7天以上(熱浸法為2天)即可取用。
[功用]
舒筋活血、散風緩痛。
[主治]
各種跌打損傷、骨折、扭傷、關節僵硬、急慢性風濕性
關節炎、風濕性心臟病、坐骨神經痛等。對類風濕、肌肉風濕、骨結
核、骨質增生、鶴膝風、腰腿痛、小兒麻痹後遺症、癱瘓等病亦有一
定療效。
[用法]
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
2—3次。嚴重者可
加至每次50毫升。亦可外用。局部外掠或溫敷,如加熱濕敷,效果
較快較好。
[附記]
引自《中葯制劑匯編》。孕婦忌服。
2.
[葯物組成]
生川烏
生草烏各log
制馬錢子:15g
木瓜
桃紅
紅花各30g
[功能主治]
逐寒祛濕,理氣活血,溫經止痛。
[用法用量]
取20cmX20cm大小,1cm厚的脫脂葯棉蘸風濕葯酒,以不溢出葯酒為度,直接敷於疼痛的局部皮膚上,上覆軟塑料薄膜以隔離,然後用綳帶固定3小時,每日換葯一次,每次3小時,一星期為一療程。
[制備方法]
上葯飲片浸入500ml
60度的白酒中,一月後去滓過濾,瓶貯密封備用
B. 釣魚葯酒怎麼使用方法
根據水情、魚情使用葯酒
釣友需要明白一點,並不是任何水情和魚情都適合使用小葯的,小葯使用須謹慎!
首先,葯酒不存在任何的通用性,不同水域、不同時間、垂釣魚種不同,葯酒的使用效果都大不相同!那麼究竟該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小葯呢
因為增強味型的穿透力,因此,在釣位十分擁擠的黑坑中,使用葯酒往往會變得事半功倍,這樣可以使更多的目標魚進入窩子;
當水溫較低、魚類的活性非常差的時候,餌料的味型在水中的穿透力比較弱,這個時候可以使用小葯;
當氣壓低或者天氣悶熱的時候,使用葯酒可以刺激魚開口,讓魚攝食;
當水比較深的時候,需要添加一些穿透力強的小葯,可以讓窩子聚魚更快。
不管用的葯酒是液體還是粉狀體,在製作魚餌的時候都需要先將葯酒溶解或稀釋在水裡,這是為了讓葯酒的味型能夠均勻的分布到餌料里。
之後再把加入小葯的開餌水倒入餌料中,剩下的開餌手法就與正常開餌相同了,快速攪拌餌料,使餌料充分的吸水,再靜置5到10分鍾,收攏成團即可使用!
(2)葯酒如何用擴展閱讀:
餌料搭配使用注意事項
有主有次。主,就是魚主吃的東西,即魚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要佔餌的60%以上。次,就是輔助材料,包括調味劑、調型劑。可不能搞反了!而且要混合均勻,少量的添加劑要用水化了再加入
要注意狀態餌的使用技巧,包括。溶散、彭化用的麥麩子,馬鈴薯粉,還有其他膨脹用的一些物質。拉絲粉,它是一種水溶蛋白質復合物,吸水後可以伸展成長絲;黏合劑,就是支鏈澱粉,是起粘合作用的。這些東西在配合使用時要根據魚情,適當掌握比例。
味的濃淡,一般來講味濃,誘魚效果好,但要有個尺度,太濃了,魚也不願吃它。有時清淡的餌,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比較肥水的池子,本味餌對於魚來說那就是美味。
C. 如何泡葯酒(外用葯酒)
外用的話,是可以的。醫用酒精一般70-75度,高度白酒一般在40度以上,你可以把醫用酒精稀釋到40度左右,加85-90%純凈水即可。
D. 葯酒怎麼泡
1.所用葯材只有花類中葯、液態中葯,則不用加工,其他一律粉碎成粗末,粒度為2-3毫米。
2.葯材放入酒壇中後一定要攪拌均勻,使葯材浸透後才能加蓋浸泡。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葯粉漂在基酒的表面,不利於提取其有效成分。
3.酒壇只要求加蓋,蓋嚴即可,不用密封。這是因為採用的是浸泡法,便於隨時開蓋攪拌,以促進有效成分溶解。蓋要及時蓋嚴,酒的揮發損失會很小。
4.如果用阿膠去除浸出的鞣質,可在酒壇加入中葯材和基酒後,即加入阿膠的水溶液,這樣一旦有鞣質溶出,可立即被阿膠沉澱出來,進而除去。
5.在夏天,酒壇應放在陰涼處。溫度高有利於有效成分的溶出,但溫度太高會加大酒精的揮發損失。
6.浸泡時間,一般質量疏鬆的中葯材浸泡5-7天。質量較重的如地黃、首烏、黃靜類中葯材、應浸泡7-10天。貴重的、堅硬的葯材應浸泡2-3個月為好。貴重葯材還可重復浸泡。
7.過濾葯渣可使用中葯店出售的過濾袋或雙層紗布袋。
8.如果葯酒液渾濁,可用蛋清加熱凝固法除去酒液中的中葯微粒,鞣質同時也可被除去。此外還可根據需要加入營養素、調味劑。
9.再加入蛋清除去中葯微粒時,操作應注意安全,加熱溫度不應超過70攝氏度。乙醇的沸點為78攝氏度,不得加熱至沸騰,時間越短越好,以免造成乙醇大量揮發損失。
E. 怎麼用白酒做葯酒啊
酒和葯互相提高作用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葯劑科郭桂明專副主任葯師屬介紹,葯酒包含酒和葯物的雙重功效,但主要是葯用。俗話說「酒乃百葯之長」,酒本身也有葯的作用;而且,酒可以把葯材中脂溶性、水溶性的有效成分全部溶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葯效。「酒借葯勢、葯借酒力」,酒和葯能互相提高作用。如果說平時單用葯時能發揮三分葯力,那麼在葯酒中即可達六到八分。而且酒和葯混合後,酒勁會加大,如果平時能喝半杯酒,對於葯酒,就只能喝一口。
按其中所含的葯材性質的不同,葯酒可以分為動物葯酒、植物葯酒、動植物葯酒,以及礦物類葯酒。常用的葯材有人參、蛇、枸杞、鹿茸、鹿鞭、冬蟲夏草、西洋參等。
酒用白乾,葯材整根或切片
郭桂明說,不同的酒對療效影響不大,一般根據個人喜好選取酒的度數和氣味。酒量小可選38度左右的低度酒;酒量大可選52度左右的高度酒。通常不選曲酒,因為曲酒是由酒麴發酵而成,其內含有的酒麴香會和葯物的氣味混合,產生怪味,令人聞起來不舒服。通常多選老白乾或黃酒,與葯材混合後氣味清淡、芳香誘人。
F. 釣魚葯酒怎麼用
製作鯉魚用玉米餌,所需原料包括:容器、老玉米、蜂蜜、味精、曲酒等。專
1、首先,在容屬器中放入適量煮熟的老玉米。
G. 葯酒如何選用
選用葯酒很重要,一要熟悉葯酒的種類和性質;二要針對病情,適合治療疾病的需要;三要考慮自己的身體狀況;四要了解葯酒的使用方法。
具體如何選用葯酒呢?一般可以請教中醫師,也可以參考本書對症選用。現舉例如下:
(1)氣血雙虧者可選用龍鳳酒、山雞大補酒、益壽補酒、八珍酒、十全大補酒等。
(2)脾氣虛弱者可選用人參酒、當歸北芪酒、長壽補酒、參桂營養酒等。
(3)肝腎陰虛者可選用當歸酒、枸杞子酒、蛤蟻酒、枸圓酒等。
(4)腎陽虧損者可選用羊羔補酒、龜齡集酒、參茸酒、三鞭酒等。
(5)風寒濕痹、中風後遺症等病症可選用馳名中外的史國公酒、馮了性葯酒和其他葯酒。
(6)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或風濕所致的肌肉酸痛者可選用風濕葯酒、追風葯酒、風濕性骨痛酒、五加皮酒等。如果風濕症狀較輕者可選用葯性溫和的木瓜酒、養血愈風酒等;如風濕多年,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者則可選用葯性較猛的蟒蛇葯酒、三蛇酒、五蛇酒等。
(7)骨骼損傷者可選用跌打損傷酒、跌打葯酒等。
(8)陽痿者可選用多鞭壯陽酒、助陽酒、淫羊藿酒、青松齡葯酒、海狗腎酒等。
(9)神經衰弱者可選用五味子酒、寧心酒、合歡皮酒等。
(10)月經病者可選用婦女調經酒、當歸酒等。
凡此種種,這里不一一列舉。葯酒所治疾病甚多,一般可參考本書所列病症之葯酒方,隨證選用。
在預防疾病上,古人和民間也早有實踐,如重陽節飲用菊花酒,可抗老防衰;夏季飲用楊梅酒,可預防中暑;常飲山楂酒,可防止高血脂的形成,減少動脈硬化的產生;長期服用五加皮酒、人參酒則可健骨強筋、補益氣血、扶正防病等等。
總之,選用葯酒要因人因病而異。如選用滋補葯酒時要考慮到人的體質,如形體消瘦的人,多偏於陰虛血虧,容易生火,傷津,宜選用滋陰補血的葯酒;形體肥胖的人,多偏於陽衰氣虛,容易生痰、怕冷,宜選用補心安神的葯酒。選用以治病為主的葯酒,更要隨證選用,最好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選用為宜。要選用有針對性、適宜的葯酒。葯酒既可治病,又可強身,這並不是說每一種葯酒都能包治百病,患者隨意拿一種葯酒飲用,就可見效。飲用者必須仔細挑選,認清自己的病症和身體狀況,選用要有明確的目的,切不可人用亦用,見葯酒就飲。
H. 葯酒怎麼製作啊
家庭葯酒的製作主要涉及四個方面:酒的選擇,中葯材的選用和加工,葯酒的製作方法,以及葯酒的儲藏一、酒的選擇葯酒,用白酒、米酒或黃酒加入相應的中葯材經過浸泡加工配製而成。葯酒按照其作用大體可分為治療性葯酒和滋補性葯酒二類。滋補性葯酒雖然對某些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但其主要是對人體起滋補保健作用,促進身體健康。此類葯酒多具有較好的色、香和獨特風味,可作為一般飲料酒,可以佐餐或隨量飲用。治療性葯酒是以治療或防治疾病為主要作用的葯酒,在配方上多有一定的要求。葯酒是酒和中葯共同加工製成的一種飲品,其中酒主要起溶解、析出、穩定、調和味道等作用。葯酒的酒精度根據選用的酒種而有高有低。部分外用葯酒,還可以用葯用酒精來配製。在製作葯酒時,選擇何種類的酒作為溶媒是炮製葯酒的頭道步驟。早在唐代,我國第一部官修的葯典《新修本草》就指出:「諸酒醇醨不同,唯米酒入葯。」宋明時期,都是用米酒作為配製葯酒的原料,至清朝始,漸漸普及使用白酒來浸泡葯物。現今,大多數葯酒仍然以白酒作為溶媒,這是因為白酒酒精濃度較高,容易將葯材中的有效成分析出。製作葯酒時,不論選擇何種酒作為溶媒體,都應注意酒的質量、濃度和用量。所謂酒的質量,主要指在購買酒時,要注意酒的色澤、氣味、口感等。一般說,炮製葯酒使用質量優等的酒為佳。以白酒為例,好的白酒應是無色透明,不混濁,無沉澱物,氣味芳香,口味甘醇濃烈。而黃酒的質量則要求色黃褐而透明,氣味濃郁淳厚,口感柔和爽口。製作葯酒時,根據所需葯酒的性能和功效,把握好酒的濃度,十分重要。如果酒的濃度過高,葯物中的水分容易被滲出,而葯質變硬,有效成分反而難以溶解析出。如果酒的濃度過低,則葯物可能因吸收水分而體積膨脹,同時一些苦味質及雜質等易被溶出,影響葯酒的氣味。一般來說,配製滋補類葯酒時,應用的原料酒的濃度可以低一些;配製祛風濕,、活氣血、疏經絡的葯酒,則原料酒的濃度可高些。二、中葯材的選用和加工配製葯酒時,要按照其主治和功效,選用適當的中葯,特別注意同名但不同種葯材,或同一葯材不同使用部位或不同加工炮製的功能差異。如牛膝有淮牛膝和川牛膝的不同,淮牛膝產於河南,含有多量鉀鹽和皂甙,功能以補肝腎,強筋骨為主;川牛膝則產於四川,不含皂甙成分,臨床應用以活血化瘀,引血下行為主,兩者有較大區別。另如,地黃有生地、熟地之分,生地擅長清熱涼血養陰,而熟地偏於養血滋陰補腎;當歸用須活血,用身則補血;小麥分淮小麥和浮小麥,前者安神,後者斂汗;黃芪用於固表、利水、托瘡等應生用,用於健脾補中氣應炙用。凡此種種,選用均應加以注意。選擇好葯材之後, 在製作葯酒之前,還應進行適當加工處理, 如洗凈泥沙、揀去雜質、切片軋粉、裝袋包紮等。此外,有些葯材還要進行炮製加工,以減輕毒性,使適於用來製作葯酒。早在唐代,孫思邈就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凡合葯酒,皆薄切葯。」一般說,用來浸泡葯酒的中葯都應或切成薄片、碎片,或軋成粗末、小塊,有的礦石類及介殼類葯還需碾成細粉狀,這樣做的目的是擴大葯物與酒液的接觸面,有利於中葯有效成分的擴散、溶解和析出。但也要注意碾末不宜太細,過細則破壞葯物的細胞,可使細胞內一些粘液質或不溶物質進入酒液,不但不利於有效成分的擴散、溶解,還會使葯酒混濁。有的葯物帶有毒性,如附子、半夏等葯物,使用之前應進行必要的炮製加工後再使用。三、葯酒的製作方法我國已經有上千年葯酒制備的歷史, 方法由簡到繁, 多種多樣, 各有所長。最初的制備方法是將中葯直接放入酒中浸泡,如唐代孫思邈就說:「凡漬葯酒,葯皆切細,生絹袋盛之,納酒中,密封頭,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為度,去渣,服酒。」李時珍則另有方法,他在《本草綱目》中指出:「或以葯煮汁和飯,或以葯袋安置酒中,葯入壇密封,置大鍋中,水煮一日,埋土中七日,出火毒乃飲。」綜合歷代醫家製作葯酒的方法,按生產方法的不同,主要有浸漬法、滲漉法、釀造法等方法。浸漬法是家庭葯酒製作時最常用的方法,具體又有冷浸法和熱浸法的不同。對那些有效成分容易浸出的單味葯,或味數不多的葯物,或有較強揮發性成分的葯物,多採用冷浸法。如果葯酒的處方配伍眾多,酒量有限,用冷浸法有效成分不易浸出,就應當選用熱浸法。對酒精度數較低的酒,如黃酒、果酒,不容易將葯物中某些有效成分溶解出來,也常常利用加溫的方法使葯物的有效成份能盡可能多的析出。冷浸法:將葯物適當切制加工,若泡用的酒量不多,可將切片或粉碎的葯物用干凈紗布、絹布袋包裝,扎緊袋口,放入酒器中;大劑量製作則不用袋盛,直接將葯物置於容器內,然後加入適量的白酒或黃酒,密封浸泡。浸泡時間根據處方需要和酒量多少而定,一般經1個月左右, 最短不少於7天。密封後的酒器應放置在陰冷避光處,適當攪動或晃動,使酒與葯物能充分接觸。開始每天攪動或搖晃1次,7天後可改為每1周攪動或搖晃1次。待葯物有效成分浸出後,取上清酒液,葯渣壓榨後棄去,酒液靜置過濾澄清,貯存在酒瓶中,慢慢飲用。有些葯酒需浸泡較長時間,如龜蛇酒、三蛇酒、虎骨酒等均需浸漬3個月至半年,才可飲服。另有一種冷浸方法,不需壓榨去渣,而在浸泡到一定時間,即開始取上清酒液服用,服去一半葯酒液時,再加入適量原料酒,如此往復,直至葯味清淡為止。餘下葯渣,可研為細末,用第二料葯酒送服。如參茸酒就可用此法泡製。熱浸法:將葯物軋粗末,或切薄片,放進酒器內,加入適量的酒,密封瓶口,然後隔水蒸煮至沸,取出候冷,放置於蔭涼處,繼續浸泡至規定時間,濾取上清酒液,葯渣則壓榨後取液過濾,兩液合並,經澄清後,裝瓶慢慢飲用。 另有一種方法也屬於熱浸法,即將葯物放陶器(如砂鍋)中,加入適量酒,用厚紙將酒器口封固,浸泡數小時後,上文火慢煮至沸,取下候涼,靜置2~3日,濾取上清酒液,葯渣壓榨取汁,過濾澄清,兩液合並,裝瓶備用。滲漉法:滲漉法適用於大量葯酒的製作,需要一定的設備。滲漉法使用的工具稱滲漉筒,是一種呈上寬下窄,上面敞口,下面有水龍頭開關控制的滲出小口的筒式或缸式裝置。這種方法利用酒液自上而下,緩緩滲過葯粉,形成良好的濃度差,以利於有效成分的擴散和析出,其浸出效果優於浸漬法,成份提取也較浸漬法完全。製作時,先將葯物軋成粗粉狀,加適量白酒浸漬2~3小時,使葯物充分浸潤膨脹,然後分層均勻裝入底部墊有脫脂葯棉或濾過紙的滲漉筒中。每次裝葯都用木棒將葯壓緊,注意不要將滲漉筒過於裝滿,以三分之二容量為宜,葯物上面蓋以干凈紗布,再在紗布上鋪一層洗凈的細小石子,以免加入酒時,葯粉浮起。倒入酒前,先打開下面的開關,放出筒中葯物內的氣體,再慢慢加進白酒,當液體自下口流出時,關閉開關,將流出的液體倒回滲漉筒,繼續加酒至高出葯物表面2~3厘米,蓋上筒蓋,密閉放置數天。打開下口開關,使經過滲漉的酒液緩慢流出,流速要控制,不宜太快,如以10公斤葯粉計算,每分鍾流量在30~50毫升左右。同時還要注意隨時在上面補充加入白酒,使酒不低於葯物表面,至原料酒加完。當滲漉出的酒液達到所需葯酒量的80~85%左右時,停止滲漉,取葯渣進行壓榨取液,與滲漉液合並,澄清過濾後,裝瓶密封備用。釀造法:本法是用米、曲和葯物,通過直接發酵的方法釀取成酒。古代常用此法,而近代民間還有應用。其方法為:根據處方取用適量的米(糯米或黃粘米)、酒麴和葯材。先將葯材撿洗干凈,打成粗粉狀;米淘洗干凈、曲粉碎。以水浸米,令膨脹,然後蒸煮成干粥狀,待冷卻至攝氏30度左右,加入葯粉和酒麴,攪拌均勻,置陶器內發酵。發酵時應保持適當的溫度,如溫度升得太高,可適當攪拌以降溫。經過7~14天,發酵完成,經壓榨、澄清,濾取酒液。將濾取的酒液裝瓶,再隔水加熱至75~80攝氏度,以殺滅酵母菌及其它雜菌,保證葯酒質量並便於貯存。另一種方法是先煎煮中葯,取葯汁與米攪拌同蒸煮,然後加入酒麴發酵成酒。用釀造法製作出的葯酒,酒精度較低,適於不會飲酒者。製作葯酒時,為了緩和葯性,調和口味,便於服用,還常會使用一些矯味劑或著色劑,常用的如紅糖、冰糖、白砂糖、蜂蜜等。四、葯酒的儲藏配製葯酒時,在准備工作階段,除了購買葯材外,還要選擇合適的制酒用的器皿。選用合適的酒器對浸制葯酒,保證制酒質量以及貯藏葯酒都十分重要。制酒容器應以陶瓷製品或玻璃製品為宜,而不宜使用鋁合金、錫合金或鐵器等金屬製品。使用的酒器應有蓋,以防止酒的揮發和灰塵等污染。陶瓷容器具有防潮、防燥、避光、保氣,以及不易與葯物發生化學反應等優點,而且外形古樸美觀,具有文化特色。但在防滲透方面要比玻璃製品差。玻璃酒器經濟價廉,容易獲得,是家庭自製葯酒常用的容器。但玻璃有吸收熱的特點,且透明透光,容易造成葯酒中有效成分的不穩定,影響貯藏。一般應選用深色玻璃酒器為佳。葯酒製作完成後,應及時裝瓶或盛壇,酒器上口要密封,勿使酒氣外泄,防止空氣與葯酒接觸,以免葯物氧化和污染。封好瓶口的葯酒應放置在陰涼乾燥和避光的地方。服用時,隨飲隨倒,倒後立即將瓶口或壇口封閉。此外,如果配製的是外用葯酒,還要注意應做好標記,放置到安全合適的地方,以免被誤作內服葯酒飲用。
I. 如何泡葯酒
50度的白酒八斤,紅棗半斤,冰糖三斤,枸杞半斤,檸檬片一兩,封蓋兩星期,一天最多喝二兩。
J. 葯酒怎麼用
葯酒的配方來主要自根據不同的病證,選擇適宜的方葯,以白酒或黃酒作為溶媒劑,用不同的炮製方法釀制。葯酒用酒作溶媒的目的,是藉助酒的辛溫行散和引經之性,同時能有效地浸制出中葯中的有效成分,使其發揮更大的效用,更有利於人體的吸收。葯酒主要用來防治疾病或強身壯體,可廣泛地應用於內科、外科、婦科、傷科等某些病證。葯酒和其他中成葯一樣,不同的葯酒有著不同的功效和治療范圍,以及不同的禁忌症,所以切不可當作普通飲品來飲用。在不了解自己身體狀態的情況下,隨意飲用葯酒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或毒副作用,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說,葯酒是葯不是酒,隨意飲用葯酒也屬於濫用葯物的行為。
中葯店出售的葯酒主要分為內服及外用兩大類:外用葯酒多由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中葯配製而成,主要用於運動系統損傷的治療。內服葯酒分為治療和滋補兩類,其中治療葯酒又分治風濕關節痛和治跌打損傷兩類。治療風濕病的葯酒主要由祛風除濕、散寒止痛的中葯材配製而成,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疼痛等;治療跌打損傷的葯酒主要由療傷止痛、補腎強腰的中葯配製而成,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功效,用於跌打損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