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黃酒標准等級
《黃酒》國家標准於1992年制定,經歷了2000年、2008年及2018年三次修訂。新版黃酒國家標准於2018年9月17日發布,於2019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由於本次修訂中改動、增補、刪除的條款較多,有必要對新版國家標准認真解讀,以便房縣各黃酒酒坊、黃酒釀酒企業積極適應,作好應對工作。
黃酒英文名稱Huangjiu,展現中國文化自信。
在2008年版黃酒國家標准中,黃酒的英譯名為「Chinese rice wine」,而wine的意思為「葡萄酒;果酒;紫紅色,深紅色」,rice的意思為「稻;稻米,大米」,原意是「用稻米做的發酵酒」,許多外國人對此很難理解。2018年版國家標准中,黃酒的英譯名改為「Huangjiu」。
這種譯法早有先例,白酒英文名叫「Baijiu」,日本清酒的英文名為日語發音「saki」,「Beer」、「Brandy」、「whiskey」等分別是啤酒、白蘭地、威士忌酒等的英文讀音。
黃酒英文名字的修改,體現了黃酒是中國特有的酒種,是中國的國粹外,還體現了我們的文化自信,更有利於黃酒產品與國際接軌,走向全球市場。
企業在產品標簽重新印刷時,將黃酒的英文標識作相應調整。
關於術語和定義
1、黃酒的定義
與2008年版國家標准相比,主要是在糖化劑中增加了「酶制劑」,酶制劑作為一種安全、高效的催化劑,在食品工業中已得到廣泛應用,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用酶制劑替代部分曲,不僅可以降低投料成本,還有利於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同時對自動化、精準化控制黃酒的發酵具有積極意義,有利於黃酒實現更大規模化釀造。同時個人認為在釀造原料中也應將薯類、蕎麥、青稞等澱粉質原料歸入黃酒的釀造原料。
2、標注酒齡
與2008年版相比,取消了「所標注酒齡的基酒不低於50%」的要求。黃酒(特別是傳統黃酒)的質量與所釀造年份的氣候、當年的糧食原料質量等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當年的氣候對黃酒釀造不利、原料質量差,那麼該年份的原酒質量也必定比其他年份差,因此該要求的取消更有利於企業勾調出品質穩定、質量高的年份黃酒產品。
3、增加「原酒」、「勾調」、「抑制發酵」術語與定義
原酒是指釀造結束,直接或經煎酒後儲存於容器中的基酒,以區分經勾調後用於市售的產品,原酒由於其獨特的投資屬性而越來越受市場追捧,而此次國家標准增加原酒的定義,有利用規范原酒市場的健康發展。
增加「勾調」、「抑制發酵」術語與定義,可為低度黃酒生產採用濃醪發酵加水後修飾、甜型和半甜型黃酒用食用酒精抑制酵母菌的發酵提供法律上的依據,也有利於黃酒產品的多元化發展。但對於食用酒精的使用要注意在產品標簽的標示上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
關於技術要求
1、取消了β-苯乙醇指標
β-苯乙醇具有玫瑰香氣與先微苦後甜的桃子味。黃酒中的β-苯乙醇主要由苯丙氨酸經酵母菌代謝產生,是稻米黃酒中特有的高級醇,也是黃酒的重要風味物質之一。但由於高級醇的副作用,使得β-苯乙醇在黃酒中的含量並非越高越好,而且在市場抽樣檢測中許多配製黃酒均有人為添加的行為,按目前的檢測技術難以加以辯別,因此取消β-苯乙醇指標具有一定的科學意義。另外β-苯乙醇的檢測方法採用直接進樣氣相色譜分析法,對儀器的損害也比較大,因此對該項指標絕大多數企業並不加以檢測與監控。
2、增加了苯甲酸本底值要求
苯甲酸作為一種防腐劑,按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添加劑使用標准》的要求,該物質在黃酒中不得添加。但是同其他發酵酒一樣,黃酒酵母菌在代謝過程中也會產生苯甲醇,其在黃酒貯存過程中會緩慢氧化成苯甲醛、苯甲酸。雖然黃酒中苯甲酸的檢測值很低,遠未達到起防腐作用所需的劑量,但因國家標准規定不得添加,而監管部門將不得添加混同於不得檢出,因此時有黃酒企業產品被市場監管部門檢出苯甲酸而受到處罰。此次標准修訂,以黃酒中苯甲酸含量科學的檢測、評估結果為依據,制定了相應的天然本底值,使企業碰到此類情況時有法可依,有利於行業的發展。
3、部分理化指標的修改
理化指標的修改,是此次修訂工作的焦點之一。與現行標准相比,主要是對黃酒的氨基酸態氮根據產品類型及等級不同下調了0.04g/L~0.20g/L;對除糖固形物指標根據產品類型及等級不同下調了2.5g/L~9.0g/L;對非稻米黃酒的總酸上限由7.0g/L上調到10.0g/L;清爽型黃酒的酒精度由≤8.0%下調到≤6.0%。
作為企業,應根據此次理化指標調整的情況,一是開發相應的新產品,二是對現有生產工藝作適當調整。同時相應的DB42/T1020-2014《地理標志產品 房縣黃酒》產品質量標準的修訂工作也正在啟動,房縣黃酒產業發展中心也將此項工作納入重中之重,確保房縣黃酒釀造、上市銷售快速接軌。
關於檢測方法
新版黃酒國家標准刪除的檢測方法包括β-苯乙醇的測定方法及利用酒精計測定酒精度的測定方法。β-苯乙醇的測定方法刪除是因新國標取消了該項目的要求;利用酒精計測定酒精度的測定方法刪除是因現有的測定方法與GB 5009.225-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酒中乙醇濃度的測定》不相匹配。
新版國家標准增加的測定方法以儀器法為主,包括總糖測定時的費林試劑-間接碘量電位滴定法;非糖固形物測定時的儀器法(第二法);酒精度測定時的儀器法。應該說三種增加的方法均藉助於先進的檢測儀器來測定黃酒的相關指標,相比之傳統方法,優點在於檢測精度與檢測效率高、檢測結果受人為干擾因素低,使得檢測結果更加准確、可信,這也是檢測技術進步所帶來的必然結果。但由於採用儀器法一次性投入較大(這些檢測儀器以進口為主,價格較為昂貴),而黃酒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因此這些方法的普及還需一定的時日。
關於檢驗規則
在新版國家標准中,取消了氧化鈣與菌落總數的指標。設置氧化鈣指標的目的是規范黃酒生產企業過度使用氫氧化鈣作為酸度調節劑或風味調節劑來調節發酵醪的酸度與口味,但從目前黃酒的實際生產情況來看,特別是新工藝黃酒已極少使用氫氧化鈣,鮮有氧化鈣超標現象發生,此次將該項目從出廠檢驗項目中刪除,個人認為企業如果對釀造的原酒能做到嚴格檢測與控制,則無需對出廠瓶酒再檢測該項目,這可為企業節省一定的檢測費用;菌落總數的取消是因為GB 2758-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准發酵酒及其配製酒》中取消了該項目的要求,但企業從保證產品質量要求出發,仍需對其作為一項重要的內控指標加以檢測與監控。
不合格項目分類中A類由9項調整為6項,取消了衛生要求、總酸、氨基酸態氮,增加了苯甲酸指標;B類由3項調整為5項,取消了β-苯乙醇,增加了總酸、氨基酸態氮、氧化鈣。應該說這樣的調整更加科學、更符合實際。
判定規則由於不合格項目分類中將衛生指標取消,因此刪除了2008年版標准中的7.5.2條款。但衛生指標作為國家食品安全強制性項目,如有任何一項不合格,則仍判定該批次產品為不合格,企業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關於標簽標示的要求
因GB 10344-2005《預包裝飲料酒標簽通則》標准已於2015年3月1日起廢止,之後酒類標簽均按GB 7718-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2758-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准發酵酒及其配製酒》執行,因此此次修訂是執行標准變更的正常替換。
後記
本次黃酒國家標準的修訂,是在充分徵求行業內主要企業意見的基礎上,根據目前行業發展特點、消費需求趨勢及技術進步現狀,經業內知名大專院校教授、科研院所專家、企業技術骨乾等經充分科學論證修訂而成。既符合產業發展方向,又迎合市場消費需求變化,對推動黃酒行業技術進步、規范黃酒行業發展、促進黃酒新產品開發等均具有積極的意義。
② 黃酒的執行標准GB/T13662和GB/T17946有何區別,作為消費者怎麼選擇,能否認為GB/T17946比GB/T13662好嗎
GB/T13662是「黃酒」的標准,GB/T17946是「紹興黃酒」的標准。從GB/T17946初版的前言(如附圖)中可以看出,紹興黃酒的要求比一般黃酒的高,因此可以認為執行GB/T17946的紹興黃酒要比一般黃酒(執行GB/T13662)好。
③ gb/t13662的黃酒是釀造的嗎
gb/t13662是黃酒的國家標准。
黃酒的質量標准如下:
1、黃酒色澤:黃酒應呈黃褐色或紅褐色,清亮透明,光澤明亮,允許有少量沉澱。倒一滴在手上有塗開,像蜂蜜的感覺,有點粘就是好的,像水一樣滑滑的不粘手就是勾兌過的黃酒。。
2、黃酒香氣:黃酒以香味馥郁者為佳,即具有黃酒特有的酯香。
3、黃酒滋味:黃酒味道應是醇厚而稍甜,酒味柔和無刺激性,不得有辛辣酸澀等異味。
4、酒能活血、通經、散寒。葯物靠酒疏通經絡後,能更好地被人體吸收,所以中醫在治療骨質疏鬆和風濕類疾病的時候,經常會使用到葯酒,效果也很明顯。
5、黃酒產品執行的國家標准為:GB/T13662、GB17946。
(3)紹興黃酒的釀造標准擴展閱讀:
黃酒是用穀物作原料,用麥曲或小曲做糖化發酵劑製成的釀造酒。在歷史上,黃酒的生產原料在北方以粟或者黍(粟:俗稱小米學名:Setaria italica,中國古稱「稷」。黍:又稱黃米,是去了殼的黍子的果實,比小米稍大,顏色淡黃。)。
在南方,普遍用稻米(尤其是糯米為最佳原料)為原料釀造黃酒。由於宋代開始,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的南移,黃酒的生產局限於南方數省,南宋時期,燒酒開始生產,元朝開始在北方得到普及,北方的黃酒生產逐漸萎縮,南方人飲燒酒者不如北方普遍,在南方,黃酒生產得以保留,在清朝時期,南方紹興一帶的黃酒稱雄國內外。
④ 黃酒如何釀造
1.干黃酒:
「干」表示酒中的含糖量少,總糖含量低於或等於15.0G/L。口味醇和、鮮爽、無異味。
2.半干黃酒:
「半干」表示酒中的糖分還未全部發酵成酒精,還保留了一些糖分。在生產上,這種酒的加水量較低,相當於在配料時增加了飯量,總糖含量在15.0G/L~40.0G/L,故又稱為「加飯酒」。我國大多數高檔黃酒,口味醇厚、柔和、鮮爽、無異味,均屬此種類型。
3.半甜黃酒:
這種酒採用的工藝獨特,是用成品黃酒代水,加入到發酵醪中,使糖化發酵的開始之際,發酵醪中的酒精濃度就達到較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長速度,由於酵母菌數量較少,對發酵醪中產生的糖分不能轉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分較高。總糖含量在40.1G/L~100G/L,口味醇厚、鮮甜爽口,酒體協調,無異味。
4.甜黃酒:
這種酒一般是採用淋飯操作法,拌入酒葯,搭窩先釀成甜酒釀,當糖化至一定程度時,加入40%~50%濃度的米白酒或糟燒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發酵作用,總糖含量高於100G/L。口味鮮甜、醇厚,酒體協調,無異味。
國標黃酒分類
在最新的國家標准中,黃酒的定義是: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麥等為原料,經過蒸料,拌以麥曲、米曲或酒葯,進行糖化和發酵釀制而成的各類黃酒。
糯米黃酒
以酒葯和麥曲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於中國南方地區。
黍米黃酒
以米麴黴製成的麩曲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於中國北方地區。
大米黃酒
為一種改良的黃酒,以米曲加酵母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於中國吉林及山東,以及湖北襄陽。
紅曲黃酒
以糯米為原料,紅曲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於中國福建及浙江兩地。
營養成分編輯
黃酒香氣濃郁,甘甜味美,風味醇厚,並含有氨基酸、糖、醋、有機酸和多種維生素等,是烹調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調味品之一。
生產製作編輯
釀造原料
黃酒是用穀物作原料,用麥曲或小曲做糖化發酵劑製成的釀造酒。在歷史上,黃酒的生產原料在北方以粟或者黍(粟:俗稱小米,學名:Setaria italica,中國古稱「稷」。黍:又稱黃米,是去了殼的黍子的果實,比小米稍大,顏色淡黃。)。在南方,普遍用稻米(尤其是糯米為最佳原料)為原料釀造黃酒。由於宋代開始,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的南移,黃酒的生產局限於南方數省,南宋時期,燒酒開始生產,元朝開始在北方得到普及,北方的黃酒生產逐漸萎縮,南方人飲燒酒者不如北方普遍,在南方,黃酒生產得以保留,在清朝時期,南方紹興一帶的黃酒稱雄國內外。中國黃酒生產主要集中於浙江、江蘇、上海、福建、江西和廣東、安徽等地,北方的山東、陝西、大連、河南鶴壁等地也有少量生產。
傳統釀酒
公元前200年的漢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歷時1200年,是我國傳統黃酒的成熟期。《齊民要術》、《酒誥》等科技著作相繼問世,酃酒、新豐酒、蘭陵酒等名優酒開始誕生。張載、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蘇東坡等酒文化名人輩出,中國傳統黃酒的發展進入了燦爛的黃金時期。
黃酒的傳統釀造工藝,是一門綜合性技術,根據現代學科分類,它涉及到食品學、營養學、化學、和微生物學等多種學科知識。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漫長的實踐中逐步積累經驗,不斷完善,不斷提高,使之形成極為純熟的工藝技術。
中國傳統釀造黃酒工藝流程
浸米——蒸飯——晾飯——落缸發酵——開耙——壇發酵——煎酒——包裝
今天,我國大部分黃酒的生產工藝與傳統的黃酒釀造工藝一脈相承,有異曲同工之妙。
科學釀酒
黃酒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背景的酒種,也是未來最有希望走向世界並佔有一席之地的酒品。黃酒生產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新原料、新菌種、新技術和新設備的融入為傳統工藝的改革、新產品的開發創造了機遇,產品不斷創新,酒質不斷提高。
原料多樣化。除糯米黃酒外,開發了粳米黃酒、秈米黃酒、黑米黃酒、高粱黃酒、蕎麥黃酒、薯干黃酒、青稞黃酒等等。
酒麴純種化。運用高科技手段,從傳統酒葯中分離出優良純菌種,達到用曲少,出酒率高的效果。
工藝科學化。採用自流供水,蒸汽供熱、紅外線消毒,流水線作業等科學工藝生產,酒質好,效率高。
生產機械化。蒸飯、拌曲、壓榨、過液、煎酒、罐裝均採用機械完成,機械代替了傳統的手工作業,減少勞動強度,提高了產量和效益。
我們要不斷地繼承和創新,更好地傳承黃酒釀造技術,弘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
⑤ 黃酒怎樣釀造
黃酒是用穀物作原料,用麥曲或小曲做糖化發酵劑製成的釀造酒。在歷史上,黃酒的生產原料在北方以粟或者黍(粟:俗稱小米,中國古稱「稷」。黍:又稱黃米,是去了殼的黍子的果實,比小米稍大,顏色淡黃。)。在南方,普遍用稻米(尤其是糯米為最佳原料)為原料釀造黃酒。由於宋代開始,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的南移,黃酒的生產局限於南方數省,南宋時期,燒酒開始生產,元朝開始在北方得到普及,北方的黃酒生產逐漸萎縮,南方人飲燒酒者不如北方普遍,在南方,黃酒生產得以保留,在清朝時期,南方紹興一帶的黃酒稱雄國內外。中國黃酒生產主要集中於浙江、江蘇、上海、福建、江西和廣東、安徽等地,北方的山東、陝西、大連、河南鶴壁等地也有少量生產。
傳統釀酒
公元前200年的漢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歷時1200年,是我國傳統黃酒的成熟期。《齊民要術》、《酒誥》等科技著作相繼問世,酃酒、新豐酒、蘭陵酒等名優酒開始誕生。張載、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蘇東坡等酒文化名人輩出,中國傳統黃酒的發展進入了燦爛的黃金時期。
黃酒的傳統釀造工藝,是一門綜合性技術,根據現代學科分類,它涉及到食品學、營養學、化學、和微生物學等多種學科知識。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漫長的實踐中逐步積累經驗,不斷完善,不斷提高,使之形成極為純熟的工藝技術。
中國傳統釀造黃酒工藝流程
浸米——蒸飯——晾飯——落缸發酵——開耙——壇發酵——煎酒——包裝
今天,我國大部分黃酒的生產工藝與傳統的黃酒釀造工藝一脈相承,有異曲同工之妙。
⑥ 我是北方人,想知道紹興黃酒如何釀造
製作黃酒的原料和工具:鮮紅薯千克,大麴(或酒麴)7.5千克,花椒、小茴香、陳皮、竹葉各100克,備小口水缸1個,長木棍1條,布口袋1條。
工藝流程:選料蒸煮—加曲配料—發酵—壓榨—裝存。
工藝操作要點:①選料蒸煮:選含糖量高的新鮮紅薯,用清水洗凈晾乾後在鍋中煮熟。
②加曲配料:將煮熟的紅薯倒入缸內,用木棍攪成泥狀,然後將花椒、茴香、竹葉、陳皮等調料,兌水22千克熬成調料水冷卻,再與壓碎的曲粉相混合,一起倒入裝有紅薯泥的缸內,用木棍攪成稀糊狀。
③發酵:將裝好配料的缸蓋上塑料布,並將缸口封嚴,然後置於溫度為25-28攝氏度的室內發酵,每隔1—2天攪動一次。薯漿在發酵中有氣泡不斷溢出,當氣泡消失時,還要反復攪拌,直至攪到有濃厚的黃酒味,缸的上部出現清澈的酒汁時,將發酵缸搬到室外,使其很快冷卻。這樣制出採的黃酒不僅味甜,而且口感好,否則,制出的黃酒帶酸味。也可在發酵前,先在缸內加人1.5-2.5千克白酒作酒底,然後再將料倒人。發酵時間長短不僅和溫度有關,而且和酒的質量及數量有直接關系。因此,在發酵中要及時掌握漿料的溫度。
④過濾壓榨:先把布口袋用冷水洗凈,把水擰干,然後把發酵好的料裝入袋中,放在壓榨機上擠壓去渣。擠壓時,要不斷地用木棍在料漿中攪戳以壓榨乾凈。有條件的可利用板框式壓濾機將黃酒液體和酒糟分離。然後將濾液在低溫下澄清2-3天,吸取上層清液,在70-75攝氏度保溫20分鍾,目的是殺滅酒液中的酵母和細菌,並使酒中沉澱物凝固而進一步澄清,也讓酒體成分得到固定。待黃酒澄清後,便可裝入瓶中或壇中封存,入庫陳釀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