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喝葡萄酒的
對於中國而言,葡萄酒是一種舶來品。盡管在地中海沿岸包括埃及、西亞和南歐等地區,葡萄酒早在數千年前就已大量生產了,但是中國人喝到葡萄酒則是比較晚的事情了。
有學者認為,在秦漢時期中國境內已經釀造葡萄酒了。不過它還局限於西北邊疆地區,並沒有傳播到中原一帶。《漢武帝內傳》記述,武帝招待西王母時,曾「列玉門之棗,酌葡萄之醴」。說的雖是神話,卻也是現實的反映。這說明,盡管不能肯定中原地區也已學會了釀造葡萄酒的技術,但是中原社會上層確實喝到了葡萄酒了。此後數百年之間中國史籍沒有提及葡萄酒的釀造技術。雖然不時有葡萄酒出現,但是它只是作為成品出現,而且局限於宮廷之中和社會上層。到東漢的時候,葡萄酒還非常的珍貴。《後漢書·宦者列傳》注中引《三輔決錄》說孟佗「以蒲陶酒一斗遺讓,讓即拜佗為涼州刺史」。可見當時葡萄酒的價值之高。魏晉南北朝時期,葡萄酒仍然屬於難得之物,《北齊書·李元忠傳》載李元忠「曾貢世宗蒲桃酒一盤,世宗報以百練縑」。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唐代。《唐會要》卷100《雜錄》記載:「葡萄酒,西域有之,前世或有貢獻。及破髙昌,收馬乳葡萄實於苑中種之,並得其酒法,自損益造酒。酒成,凡有八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既頒賜群臣,京中始識其味。」可見,在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破高昌之後,葡萄酒的釀造技術正式傳入中原。此後二百多年內,葡萄酒的釀造和在社會上的傳播都得到了很大發展。史料反映,在唐代,中國人自己釀造的葡萄酒至少出現了兩大名牌。最好的是涼州葡萄酒,產於今天的武威一帶。據載當年李白寫出《清平調》三首之時,楊貴妃就用涼州葡萄酒給予賞賜。另一種河東「乾和葡萄酒」,產於今天的山西一帶,為好酒者所贊賞。這時候,詠嘆葡萄酒的詩句也在唐人詩集里層出不窮地涌現。王翰《涼州詞》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為美味的葡萄酒千古留名;而李白、王維、白居易、劉禹錫、岑參和王績等人的吟詠更使中國的各色葡萄酒璀璨斑斕。由此看,至少從唐代開始,葡萄酒在中國境內廣泛釀制,終於成為中原官吏文人也能嘗到的美酒了
2. 中國葡萄酒起源於什麼時候
中國葡萄酒起源於宋代康熙年間。流傳於明代。
3. 紅酒在什麼時候開始產生的
至於葡萄酒的起源地,據史料記載,在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瀕臨黑海的外高加索地區,即現在的安納托利亞(Aratolia)(古稱小亞細亞)、喬治亞和亞美尼亞,都發現了積存的大量的葡萄種子,說明當時葡萄不僅僅用於吃,更主要的是用來榨汁釀酒。
也有很多數的史學家認為,葡萄酒的釀造起源於公元前6000年古代的波斯,即現今的伊朗。對於葡萄的最早栽培,大約是在7000年前始於前蘇聯南高加索、中亞細亞、敘利亞、伊拉克等地區。後來隨著古代戰爭、移民傳到其它地區。初至埃及,後到希臘。但是,有真正可尋的資料中還是從埃及古墓中發現的大量遺跡、遺物。
4. 中國最早的葡萄酒是什麼時候生產的
司馬遷在《史記》中首次記載了葡萄酒。公元前138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內就描述了葡萄酒。西域容就包括了我們現在的吐魯番地區了。
直到唐,內地才開始釀葡萄酒。但種植主要還是在西域,在唐時就有胡人在長安開設酒店,銷售西域的葡萄酒。在元朝時山西太原有過大規模的葡萄種植和釀造歷史。
一般都是邊遠地區進貢給皇室飲用。
5. 中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生產紅酒的
中國出現葡萄釀制的酒大約是在漢朝 從西域傳入中國
在唐代達到頂峰 唐人稱之為 葡萄釀
而後 我覺得因為士人文化的影響 紅酒因為無法表現出士人的 冷傲 孤高
連同唐代的很多東西都被國人拋棄了。。。
以上~
6. 中國最早出現紅酒是在什麼朝代,什麼時候啊。
考古研究表明,中國葡萄酒最早大約出現在公元前7000-5500年間。史書關於葡萄種植的回記錄最早出現在周朝,但有答關葡萄酒的文字記載,直到距今2000多年的西漢朝才出現。《史記?大宛列傳》寫道:"宛左右以蒲陶為酒……漢使取其實來,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可見,直至西漢,內地中原還沒有真正意義的葡萄酒生產,葡萄栽種才剛剛開始。
在西域釀酒師的努力下,山西生產的葡萄酒在唐朝初現華章。唐朝武德年間(公元618-625年),李肇撰寫的《唐國史補》中記錄了當時的10餘種地方名酒。"酒則有……劍南之燒春,河東之乾和蒲桃……"河東即今天的山西中南部一帶,"河東乾和"成為目前所知最早的葡萄酒商號,也是此10餘種地方名酒中唯一的葡萄酒。
7. 中國什麼時候有葡萄酒的
一、進口酒是2008年1月1日二、相關報道 在中國食品行業協會和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的統一協調下,國版內張裕、長城、王朝等權十幾家骨幹企業近日已達成共識,將按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在酒標中加上在釀造過程中使用了所使用的添加劑二氧化硫的名稱。「這是中國葡萄酒行業與國際接軌的又一重要事件。」 對於在標簽中標注使用了的添加劑,其實在食品、飲料產品中並不少見。但是在酒類行業就比較少見。但按照2008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葡萄酒國標的規定,預包裝葡萄酒標簽應符合GB10344《預包裝飲料酒標簽通則》的規定。GB10344規定,甜味劑、防腐劑、著色劑應標示具體名稱;其他食品添加劑可以按GB2760的規定標示具體名稱或類別名稱,這是強制性標注的內容。
8. 紅酒什麼時候進入中國
現代意義上的葡萄酒釀造始於晚清的張裕葡萄酒廠
煙台張裕集團有限公司其前身為煙台張裕釀酒公司,他是由中國近代愛國僑領張弼士先生創辦的中國第一個工業化生產葡萄酒的廠家。 張裕公司創始人張弼士
1892年,張弼士投資300萬兩白銀在煙台創辦張裕釀酒公司。大清國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和清廷要員王文韶親自簽批了該公司營業准照,光緒皇帝的老師、時任戶部尚書、軍機大臣翁同龢親筆為公司題寫了廠名。 「張裕」二字,冠以張姓,取昌裕興隆之意。張裕公司的創建,被北京中華世紀壇記載為中國1892年所發生的四件大事之一。至今,它已發展成為多元化並舉的集團化企業,是目前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葡萄酒生產經營廠家 《張裕公司志》里有一句話:「盡管中國葡萄種植、釀酒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漢朝,但葡萄酒工業化生產實以張裕公司為開端。」在張裕之前,中國人餐桌上只有舶來的葡萄酒。恐怕誰也想不到,當年張弼士創辦張裕的起因,源自法國領事的一段閑話。1871年的一個夏夜,張弼士在印尼雅加達出席法國領事舉辦的酒會,當法國領事端著葡萄酒走近張弼士時,那位法國人講述了自己的故事: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他曾隨英法聯軍來到煙台,發現那裡漫山遍野長滿野葡萄,宿營期間士兵們採摘後私自釀成酒,口味竟然不錯。苦於征戰的法國兵甚至有過夢想,戰後留在這里開辦公司,專做葡萄酒生意。 此等閑話張弼士聽後卻多了一樁心事。此後,張弼士公務之餘考察 酒窖
了煙台的葡萄園種植和土壤水文狀況。1892年他斥資300萬兩白銀,購下煙台東部和西南部兩座荒山,僱傭兩千勞工開辟了1200畝葡萄園,又在市區近海處購地61畝,建起一座兩層生產工作樓。至此,中國第一座帶有現代工業色彩的葡萄釀酒公司初現格局。
9. 紅酒是什麼時候引進中國的,誰引進的,謝謝
《史記·大宛列傳》:【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張春】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為酒,富人藏酒萬余石,久者數十歲不敗」。隨後,「漢使取其實來,於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澆地……」可知西漢中期,中原地區的農民已得知葡萄可以釀酒,並將歐亞種葡萄引進中原了。他們在引進葡萄的同時,還招來了釀酒藝人,
自西漢始,中國有了西方製法的葡萄酒人。
三國時期的魏文帝曹丕說過:「且說葡萄,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捐,脆而不辭,冷而不寒,味長汁多,除煩解渴。又釀以為酒,甘於曲糜,善醉而易醒……」,這已對葡萄和葡萄酒的特性認識得非常清楚了。只是葡萄酒僅限於在貴族中飲用,平民百姓是絕無此口福的。
唐朝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命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率兵平定高昌。高昌歷來盛產葡萄,在南北朝時,就向梁朝進貢葡萄。《班府元龜 卷970》說:唐朝破了高昌國後,收集到馬乳葡萄放到院中,並且得到了釀酒的技術,唐太宗把技術資料作了修改後釀出了芳香酷烈的葡萄酒,和大臣們共同品嘗。這是史書第一次明確記載內地用西域傳來的方法釀造葡萄酒的檔案,長安城東至曲江一帶,俱有胡姬侍酒之肆,出售西域特產葡萄酒。
10. 中國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紅酒的
應該是清朝時期,當時大量歐美國家的人湧入中國,順便也帶來了美味的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