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的紅酒應該是什麼味道的
好的葡萄酒要平衡個中味道元素:例如白葡萄酒裡面的酸味和甜味,紅葡萄酒裡面專的甜度屬,酸度和單寧。
淺酌一口葡萄酒,用舌尖部位來判斷葡萄酒的甜度,舌根部位會告訴你酒的酸度如何。前齒根部位可以幫助你判斷葡萄酒的單寧,最後,把葡萄酒在嘴裡轉上一圈然後咽下,最重要的就是「口感」 — 它是「柔和順滑」的還是「單薄粗糙」的?
咽下後,關注味道的變化和味道的消散速度。這個叫做葡萄酒的「餘味時間」,這一點可以引起葡萄酒質量的很大不同。在上好的葡萄酒中,酒的「餘味時間」可以超過1分鍾甚至更多,創造一種其他酒無法帶來的遐想空間
2. 葡萄酒的味道怎樣才是好酒
品質良好的葡萄酒因含有豐富的醇類、酯類、酚類、醛類、有機酸等多種化合物質,因而具有典型的醇香、花香、果香或品種香味,這些香味純正、濃厚、令人感到愉悅。反之,劣質的勾兌酒氣味一般比較刺鼻、生硬,或多為酒精味和香精味道。
(2)紅酒好的口感應該是怎麼樣的擴展閱讀:
一款好葡萄酒需要具備的一些條件:
1、品種特色(Varietal Character):一款葡萄酒是否具有典型的品種特色對於判斷它的質量高低非常重要。比如黑皮諾(Pinot Noir)葡萄酒,如果它只帶有濃厚的橡木香,沒有反映出黑皮諾這個品種典型的紅色水果香氣,那就說明它的品種特色不是很明顯,算不上是一款好酒。
2、平衡度(Balance):平衡是指葡萄酒的各個元素——果香、酒精、單寧、酸、糖、酒體和餘味達成互補互益,相得益彰的關系,沒有哪個元素顯得過於突兀。比如,如果一款葡萄酒會讓你的喉嚨產生嚴重的灼燒感,那說明它的酒精度過高,沒有足夠的果香、風味和酒體跟它協調。而如果一款葡萄酒的橡木味過濃,那也說明它的平衡度不足,沒有足夠的果香與橡木香配合。
3、濃郁度(Intensity):濃郁度是對香氣和風味而言的。葡萄酒香氣和風味的濃郁度主要由品種本身和釀造方法來決定。那麼什麼樣的葡萄酒具有最佳的濃郁度呢?如果你把一杯葡萄酒放在胸前的位置,依然可以聞到它的香氣,那說明它的香氣濃郁度非常出色。如果一款葡萄酒可以帶給人的口腔各種各樣的風味,那說明它的風味濃郁度較佳。
4、復雜度(Complexity):復雜度跟濃郁度有所不同。一款濃郁的葡萄酒可能只帶有簡單的一兩樣香氣或者風味,這樣的葡萄酒不能稱之為「復雜」。復雜的葡萄酒會引發你進行思考。它的香氣非常活躍,而且富有層次,並會隨著時間發生一定的變化。另外,它的風味也非常多樣化。復雜的對立面就是簡單、平淡、乏味。
5、餘味悠長(A Long Finish):餘味是否悠長是判斷葡萄酒質量的標准之一。很多「大酒」的餘味可以持續30秒。不過對一般的葡萄酒來說,如果它的餘味可以持續15秒,那就足以說明它的餘味長度非常出色了。
6、情感反應(Emotional Reaction):如果一款葡萄酒能讓你覺得它非常迷人,能讓你變得開心,讓你禁不住喝了一杯還想再喝,那說明它已經成功激發了你的情感反應,已經成功虜獲了你的「芳心」。
最後,在專業地評判一款葡萄酒的質量時,要盡量避免受到個人味蕾偏好的影響,也要避免受到品牌效應的影響,要從它的品種特色、平衡度和復雜度等客觀的因素著手。
網路-葡萄酒
3. 品質好的紅酒應該是什麼樣的
真正的好葡萄酒,是外觀、香氣和口感等感官因素的總和,表現在香氣、單寧、酒精、酸度、糖分之間的微妙的均衡,最高境界是外觀優雅、香氣豐美、單寧柔順、結構協調、質地精緻、口感復雜、回味悠長
這里的會品紅酒和專業的品酒師是兩個概念
首先,品紅酒的基礎規則要熟悉
第一步:看(sight)
錯誤的動作:將酒杯傾斜45%,放在與眼睛平視的地方。這種錯誤在大庭廣眾之下比比皆是,它使肉眼所見的葡萄酒顏色比標准色度表偏深。正確的動作:找一份好光線,以白色作為背景(品鑒葡萄酒時最好是白色桌布,或者桌上有張白紙),將酒杯傾斜著放在眼睛下方45°角的位置,仔細鑒別酒的顏色。
看些什麼:葡萄酒的顏色對它的品質有多大啟示呢?路易·非奈斯主演的電影《美食家》中,失去味覺的美食大師僅憑葡萄酒的顏色、掛杯、沉澱就能確定它的品種、酒庄和年份。作為普通的愛好者,紫紅色預示著酒體年輕,寶石紅象徵活力,磚紅代表歲月悠長;寶綠色象徵白酒的青澀簡單、琥珀色也許暗示氧化過快。但這都不是絕對的,葡萄酒太復雜,妍媸美醜需要鼻子和舌頭進一步驗證。
第二步:聞(smell)
動作:先觸摸一下酒杯,確定酒不是太冰,否則香氣凝 結著散不出來。白酒的最佳品嘗溫度是10℃到14℃,紅酒是15℃到18℃。確定溫度適宜之後,再輕晃酒杯,加速香氣揮發,把鼻子伸到杯口並用力吸氣。
聞些什麼:
1.聞一聞酒壞了沒——確定酒裡面有沒有木塞味、二氧化硫味,或者美洲葡萄酒常見的狐臭味?入門級的酒客都必須牢記這些不愉快的味道,如果有,請侍酒師換一瓶。
2.發掘酒里的香氣——人們把葡萄酒的主要香氣分門別類地放進幾十個小瓶子,這種工具叫「酒鼻子」(Le nez vin)。真正的品鑒專家,腦子里藏著酒鼻子。他們一聞就知道白酒裡面有沒有番石榴味、杏子味、蘋果味,紅酒裡面是否有咖啡味、黑醋栗味、乾草味。鑒別酒香是一場嗅覺和記憶的比拼。高手僅憑一款酒的香氣,就能推測出葡萄品種和產地。例如濃郁的荔枝香和玫瑰花瓣香象徵Gewurtztraminer,專家再根據其他細微的特徵,就能確定它來自法國、德國還是義大利。
香味和酒質的關系:香味不一定預言酒的味道,但香味就是葡萄酒價值本身。一瓶香氣怡人的酒,很可能味道叫人失望。但不確定性恰恰是葡萄酒的魅力所在。
第三步:嘗(taste)
動作:抿10ml葡萄酒,用舌頭攪動並吸氣。請別擔心發出「嘖嘖」聲,這能使酒的味道隨著升溫盡可能發散出來。如果情況允許,請把葡萄酒咽下去,使舌根的味蕾感受到酒的凜冽。
嘗些什麼:
1.味道是否平衡(balance)——嘗葡萄酒時,請在心中畫一個十字坐標軸,四個方向分別代表酸味、甜味、酒精味、單寧味。舉杯間感覺這四種味道哪一個更突出,彼此之間是否平衡。太不平衡的酒,一定不是好酒。
2.酒體(body)是否厚重——葡萄酒從舌尖直到喉嚨,是否在味覺線上留下了久久不散的痕跡?如果一切轉瞬即逝,那麼酒體過於單薄,如果酸味、甜味、酒精味、單寧味組合的葡萄酒香味久久縈繞,口中始終有質感,則是酒體厚重。
3.口感是否柔和(souple)——優質的葡萄酒在口裡的質感像天鵝絨,如絲般與味蕾摩擦,這就是柔和。它相對的是粗糙(coares),表示入口不細膩,後尾還發苦。
輔助工作:如果會真正欣賞葡萄酒的口感和細膩回味,最好買一個專業一點的酒鼻子,經常問問不同水果或食品的香氣是什麼樣的,只有你大腦里有了這些香氣的概念,你才有這款葡萄酒富含青蘋果香氣、堅果香氣、香草氣味濃等概念,不然,頭腦里沒有,即使再多的細膩也不得而知
4. 好的紅酒是什麼口感
1、澀感
一般,葡萄酒進入口腔後,會帶來一些「苦」「澀」的口感,這些都是酒中的單寧(Tannin)造成的。單寧與唾液中的蛋白質結合,使得口腔局部肌肉收斂,唾液分泌減少,產生收緊感,讓人覺得干澀。
2、灼熱/清新感
酒液流入口腔,給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有點燒喉的灼熱感,或者是冰爽的清新感。一款酒的酒精度越高,給口腔帶來的灼熱感就更強;而酸度越高,酒款的風格就更傾向於清新。故而,當一款酒酒精度過高而酸度較低時,它就給人強烈的灼燒感;而若其酸度較高、酒精度較低,清新脆爽的感覺就更為突出。
3、刺激感
「刺激」的口感一般由酒液中的二氧化碳造成,這種感官在喝起泡酒時尤為明顯。對於年輕的靜止葡萄酒,不管是白、桃紅還是紅葡萄酒,都有可能會給口腔帶來這種感受,這種刺激感能夠加強酒液的清新感,使其顯得更有活力。但喝陳年的老酒時,若再出現這樣的感受,可能就是這款酒出了些問題——其某個元素如酸度或酒精度過於突出,使酒液變得刺激難喝。
4、粗糙感
這是一種令人不愉悅的感受,舌頭的中間對此尤為敏感。酒液的粗糙感一般是由被氧化的單寧造成的。如果一款酒喝起來口感粗糙難耐,那麼這款酒很有可能就是保存不當,不宜再飲用。
5、重量感
有時候我們會看到酒評家評價一款酒「很有份量」,這形容的是酒液在口腔中停留時給人的重量感,也可以理解成「酒體」。酒液的殘留糖分、單寧數量、酒精度和酸度都影響著口腔對一款酒重量的感知。
紅葡萄酒並不是年份越老就越好。紅酒上面的年份是指用當年的葡萄所釀造的。大部分(99%)的葡萄酒不具有陳年能力,最佳飲用期視不同的酒而不同,一般在2--10年之間。只有少部分特別好的葡萄酒才具有陳年能力。
一些法國義大利的頂級紅酒的陳年能力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波爾多頂級酒庄的不少葡萄酒即使保存超過1個世紀,仍然可以適宜飲用。葡萄酒適合陳年需要單寧(即單寧酸),而赤霞珠(葡萄品種)因地理因素和其特性,是眾多葡萄品種中最適宜陳年的。
5. 好的葡萄酒喝下去口感是怎樣的
偏嫩的酒聞起來尚有果味。藏釀的有復合的香味。搖動酒杯後,迅速聞酒中釋放出的氣味,最好的口感酸—甜—苦—咸達到平衡。
拓展資料
時間
最佳的試酒、品酒時間為上午10:00左右。這個時間不但光線充足,而且人的精神及味覺也較能集中。
杯子
品嘗葡萄酒的杯子也是有講究的,理想的酒杯應該是杯身薄、無色透明且杯口內縮的鬱金香杯。而且一定要有四至五公分長的杯腳,這樣才能避免用手持拿杯身時,手的溫度間接影響到酒溫,而且也方便觀察酒的顏色。
次序
若同時品嘗多款酒時,應該要從口感淡的到口感重的,這樣才不會因為前一支酒的濃重而破壞了後一支酒的味道,所以,一般的通則是干白葡萄酒會在紅葡萄酒之前,甜型酒會在干型酒之後,新年份在舊年份之前。
不過,也應該避免一次品嘗太多的酒,一般人超過15種以上就很難再集中精神了。
溫度
品嘗葡萄酒時,溫度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若在最適合的溫度飲用時,不僅可以讓香氣完全散發出來,而且在口感的均衡度上,也可以達到極致的境界。通常紅葡萄酒的適飲溫度要比白葡萄酒來得高,因為它的口感比白酒來得厚重,所以,需要比較高的溫度才能引出它的香氣。
因此,即使只是單純的紅葡萄酒或白葡萄酒,也會因為酒齡、甜度等因素,而有不同的適飲溫度。
6. 干紅選購時什麼樣的口感才是好的
1、醇厚、甘洌、綿延、而純正。品酒步驟如下:
時間:品酒有BlindTasting(盲目測試)及ComparativeTasting(比較測試)之分,最佳的試酒、品酒時間為上午10:00左右。這個時間不但光線充足,而且人的精神及味覺也較能集中。
次序:若同時品嘗多款酒時,應該要從口感淡的到口感重的,這樣才不會因為前一支酒的濃重而破壞了後一支酒的味道,所以,一般的通則是干白酒會在紅酒之前,甜型酒會在干型酒之後,新年份在舊年份之前。溫度:品嘗葡萄酒時,溫度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若在最適合的溫度飲用時,不僅可以讓香氣完全散發出來,而且在口感的均衡度上,也可以達到最完美的境界。通常紅酒的適飲溫度要比白酒來得高,因為它的口感比白酒來得厚重,所以,需要比較高的溫度才能引出它的香氣。因此,即使只是單純的紅酒或白酒,也會因為酒齡、甜度等因素,而有不同的適飲溫度。
2、干紅簡介:
所謂干型葡萄酒(干白、干紅)僅指葡萄酒中含糖量的多少,並沒有其他的含義。按照標準的規定,干型葡萄酒的含糖量在4.0g/L以下。由於這種類型的酒含糖量低,沒有甜味,所以更多地表現出葡萄的果香、發酵產生的酒香和陳釀留下的醇香。傳統意義上的葡萄酒都是甜型葡萄酒,含糖量都在50.0g/L以上。
干紅葡萄酒的「干」是從香檳酒釀造中借用的一個詞,即不添加任何水、香料、酒精等添加劑,直接用純葡萄汁釀造的酒。紅葡萄榨汁後,不過濾葡萄皮核,葡萄汁釀成酒後再過濾,釀酒過程中,葡萄皮的顏色溶解到酒中,為干紅酒。干紅酒有兩種,一種是單純過濾;另一種將濾渣繼續壓榨。壓榨的干紅酒含單寧較多,味道更厚。 也就是說,干紅喝起來是不甜的。在中國,有人喝乾紅的時候喜歡混合雪碧來喝,這說明飲用者其實不適合喝乾紅,而是正統的紅酒。
7. 紅酒怎樣喝口感最好
使用有四至五公分長的杯腳的薄、無色透明且杯口內縮的鬱金香杯。使酒的溫度保持在10度到20度之間口感最佳。
8. 什麼樣口感的紅酒是好的
我一直堅持一個觀點:那就是適合自己的就是好酒
相對而言,澳大利亞、智利等國因為回天氣炎熱所釀的酒答熱情、飽滿容易入口,沒什麼酸澀味,比較適合葡萄酒初學者和一些大型的宴客場合。法國酒的特點是優雅平衡,層次感強,回味持久,適合與知己好友慢慢品飲分享,喝到最後還是要喝法國酒。
9. 一瓶好的葡萄酒,口感應該是怎樣的呢
1、澀感
一般,葡萄酒進入口腔後,會帶來一些「苦」「澀」的口感,這些都是酒中的單寧(Tannin)造成的。單寧與唾液中的蛋白質結合,使得口腔局部肌肉收斂,唾液分泌減少,產生收緊感,讓人覺得干澀。
年輕且單寧強勁的葡萄酒中,單寧分子的體積較大,給口腔帶來的澀感更強。經過陳年發展後,酒液中的單寧會逐漸與其他物質結合,變得細膩、絲滑,澀味也就會變弱。相對於橡木桶熟成,瓶陳能使單寧柔化得更快,因為橡木桶陳年還有可能給酒液帶來更多的單寧,尤其是新橡木桶。
2、灼熱/清新感
酒液流入口腔,給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有點燒喉的灼熱感,或者是冰爽的清新感。一款酒的酒精度越高,給口腔帶來的灼熱感就更強;而酸度越高,酒款的風格就更傾向於清新。故而,當一款酒酒精度過高而酸度較低時,它就給人強烈的灼燒感;而若其酸度較高、酒精度較低,清新脆爽的感覺就更為突出。
3、刺激感
「刺激」的口感一般由酒液中的二氧化碳造成,這種感官在喝起泡酒時尤為明顯。對於年輕的靜止葡萄酒,不管是白、桃紅還是紅葡萄酒,都有可能會給口腔帶來這種感受,這種刺激感能夠加強酒液的清新感,使其顯得更有活力。但喝陳年的老酒時,若再出現這樣的感受,可能就是這款酒出了些問題——其某個元素如酸度或酒精度過於突出,使酒液變得刺激難喝。
4、粗糙感
這是一種令人不愉悅的感受,舌頭的中間對此尤為敏感。酒液的粗糙感一般是由被氧化的單寧造成的。如果一款酒喝起來口感粗糙難耐,那麼這款酒很有可能就是保存不當,不宜再飲用。
5、重量感
有時候我們會看到酒評家評價一款酒「很有份量」,這形容的是酒液在口腔中停留時給人的重量感,也可以理解成「酒體」。酒液的殘留糖分、單寧數量、酒精度和酸度都影響著口腔對一款酒重量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