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喝紅酒身體水腫,全身很紅,心跳很快,家庭有心臟病史,這跟心臟病有關嗎
正常反映!心臟跳速加快使血液循環速度也快身體會變的很紅!水腫可能是酒精分解反映?
滿意請採納
2. 中午喝了一些葡萄酒回家一看陰莖包皮的地方有水腫,請問那是怎麼病要如何治療
病情分析:
你好,考慮皮膚過敏,建議口服抗過敏葯如撲爾敏,維生素C,葡萄糖酸鈣,專會逐漸恢復,屬不用擔心。
指導意見:
日常生活盡量避免外界刺激物和局部刺激。不吃酸、辣菜餚或其他刺激性食物。發作期,忌食黃魚、海蝦、海鮮等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3. 喝紅酒忌吃什麼食物
1、喝紅酒不能吃胡蘿卜。
2、喝紅酒不能吃熏臘食品。
3、喝紅酒不能吃燒烤。
海菜類是禁專忌。
像海帶、龍須菜、石屬花菜、珊瑚菜、會形成不消化的硬塊。不能與紅酒同食。
拓展資料
喝紅酒的好處:
1、喝紅酒的好處,最為人們所稱道的就是能夠預防動脈硬化了。因為生產紅酒的原料,葡萄皮中含有抗氧化物質多酚,
2、在製成紅酒之後,還有大量的多酚保存在紅酒中。而多酚對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幾率,
3、預防動脈硬化都具有很明顯的療效。而預防動脈硬化是預防腦中風、心臟病的根本。
4、喝紅酒的好處對於女性來說就是美容養顏了。女人最大的敵人莫過於臉上的斑痕、皺紋等。而這些現象的發生,大都與新陳代謝緩慢有關系,而活性氧是女性新陳代謝緩慢的罪魁禍首。隨著女性年紀的增長,在臉上、手上會長出斑痕,
5、也就是所謂的老年斑。之所以會長出斑痕,是因為臉和手部常年裸露在外,更多地受到紫外線的影響,使得皮膚細胞受傷的體現。
6、而紅酒中富含的聚酚能提高新陳代謝,對於肌膚的美白有著明顯的作用。
4. 腿水腫喝紅酒有什麼好處
好處是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5. 喝酒後的第二天臉就浮腫是為什麼
喝酒後喝多水了,體內水分多所致,酒傷腎,導致利尿功能受影響體內水分成積,眼瞼為皮膚最薄處。
6. 喝紅酒有什麼講究
喝紅酒要小口小口的喝,葡萄酒的好處有 1:佐餐性:獨特的葡萄酒風味和成份決定了它最適於佐餐,它不但能開胃、消食提高用餐質量,又使人興奮、放鬆心情。 2:營養性:葡萄酒中的天然原料及釀制過程,使它蘊藏有多種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這都是人體必需補充和吸收的營養品。 3:保健性:葡萄酒獨有的含聚酚等有機化合物,使葡萄酒具有降低血脂、抑制壞的膽固醇、軟化血管、增強心血管功能和心臟活動。又有美容、防衰老的功效。 4:享受性:好的葡萄酒具有豐富的內涵和美好的風味。飲用後令人愉悅歡快、給人以溫暖的情感享受。有人說,葡萄酒是藝術和產品的結合,具有較高品嘗價值。 當然了,畢竟葡萄酒也是含有酒精的,過量飲用肯定會對身體有影響。所以一定要適量。 我國古代醫學家很早就認識到葡萄酒的滋補、養顏、強身的作用。 《詩經》中便有「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詩句,意思是說用酒幫助長壽。 《漢書·食貿志》中說:「酒者,天之美祿,帝王所以頤養天下,享祀祈福,扶衰養疾」。認為酒是上天賜與的美食,把酒與帝王的享樂、養生聯繫到了一起。 我國秦漢時期人託名「神農」所作的《神農本草經》,為我國現存較早的葯物 學重要文獻。該書共收載葯物三百六十五種,並將葯物分為三品。認為無毒的稱上品為君,毒性小的稱中品為臣,毒性劇烈的稱下品為佐使。《神農本草經》將葡萄、大棗等五種果實列為果中上品,並記述:「蒲萄:味甘,平。主筋骨濕痹、益氣、倍力、強志、令人肥健、耐飢、忍風寒。久食,輕身、不老、延年。可作酒」。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葡萄酒有「暖腰腎、駐顏色、耐寒」,「酒,天之美祿也。面曲之酒,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神禦寒,消愁遣興」。正因為如此,人們喝酒時總以祝壽為最好的祝酒詞。 元朝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對葡萄和葡萄酒的功效也作了介紹。 《飲膳服食譜》上記載:「葡萄酒運氣行滯使百脈流暢」。 在《古今圖書集成》內記載:「葡萄酒肌醇治胃陰不足、納食不佳、肌膚粗糙、容顏無華」。也說明了葡萄酒有恢復疲勞、促進血液循環、增進食慾、幫助消化和美容的作用。 由於葡萄酒中各種有機、無機物質的存在和葡萄酒鮮美的風味,使它不僅成為一種營養豐富的飲料,而且在適量欽用的條件下,還能防治各種疾病,增強人體健康。 1.鎮靜作用 葡萄酒和大多數食物不一樣,不經過預先消化就可以被人體吸收,在合理飲用范圍內,葡萄酒能直接對周圍神經系統發生作用,從而提高肌肉的緊張度。葡萄酒也可對神經運動中樞起作用,給人以舒適、欣快的感覺。這種精神平衡狀態,使我們的思維更為敏捷,判斷更為准確,使我們精神愉快。因此,對於那些由於焦慮而受神經官能症折磨的人,飲用少量的葡萄酒既可平息焦慮的心情,又可避免服用有副作用的鎮靜劑。 此外,我國古代醫學家很早就認識到了葡萄酒的滋補、強身的作用,並有「葡萄酒益氣調中、耐飢強志」和「暖腰腎、駐顏色、耐寒」等記述。 2.助消化作用 在胃中,60—100克葡萄酒,可以使正常胃液的產量提高120毫升(包括1克游離鹽酸)。葡萄酒有利於蛋白質的同化;紅葡萄酒的丹寧,可以增加腸道肌肉系統中的平滑肌纖維的收縮性。因此,葡萄酒可以調整結腸的功能,對結腸炎有一定的療效。 甜白葡萄酒含有山梨酸鉀,有助於膽汁和胰腺的分泌。因此,葡萄酒可以幫助消化,防治便秘。 3.利尿利用 一些白葡萄酒的酒石酸鉀和硫酸鉀含量較高,可以利尿,防治水腫。 4,殺菌作用 很早以前,人們就認識到葡萄酒具有殺菌作用。例如,防治感冒或流感的傳統方法之一就是喝一杯熱葡萄酒。葡萄酒的殺菌作用,可能主要是由於它含有多酚類物質。 5,防治心血管病的作用 葡萄酒能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濃度。而高密度脂蛋白可以將血液中的膽固醇運入肝內並在那裡進行膽固醇——膽酸轉化,防止膽固醇沉積於血管內膜,從而防治動脈硬化。葡萄酒中的原花色素對心血管病的防治起著重要作用。在動脈管壁中,原花色素能夠穩定構成各種膜的膠原纖維,能抑制組氦酸脫羧酶,避免產生過多的能降低管壁透性的組氨,防止動脈硬化。 如何合理而適量地飲用葡萄酒? 盡管葡萄酒對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但這並不是鼓勵人們不分場合,不加限量地喝葡萄酒。在一些特殊的場合,飲酒是不合理,甚至是不合法的。比如,酒後開車是違法的,孕婦也沒有必要冒險喝酒。而在更多的場合,則是個適量飲用和正確飲用的問題。 首先,對於經常飲用葡萄酒的人,絕不能忘記喝水。每天的喝水量在 l至 l.5升左右。 其次,萄萄酒歷來是作為佐餐飲料而存在的,應配合其它食物一起食用,最好是在進餐時飲用。與大多數食物不同的是,葡萄酒不經過預先消化就可以被人體吸收,特別是空腹飲用時,在飲用後30~60分鍾內,人體中游離的酒精含量就達到最大值,葡萄酒的抗氧化能力也在很短的時間內表現出來。而在進餐時飲用,則葡萄酒與其它食物一起進人消化階段。這時,葡萄酒的吸收速度較漫,約需1~3小時,有利於葡萄酒的活性氧消除功能的充分發揮。這樣飲用葡萄酒,不僅能增進食慾、幫勁消化,還可減少對酒精的吸收,血液中酒精濃度可比空腹飲用時減少一半左右。 第三,葡萄酒的飲用量。這首先是與人們的經濟收入和生活習慣有關。一些人顯然比另一些人能更經常、更多地飲用葡萄酒而得到保健作用;而有些人則由於不善飲,很少甚至不能享受到飲用葡萄酒所帶來的健康和樂趣。據澳大利亞科學家1997年的研究結果,對善飲者,男子最好每天飲用1~4杯葡萄酒,女子最好每天飲1~2杯葡萄酒,這些飲用者的心贓病死亡率約為不飲酒者的30% ( McE lff & Dobson,1997)。1997年3月,法國波爾多大學中央醫院Dr.0rgozo等報告,每天飲紅葡萄酒3~4杯的老人,患痴呆症和早衰性痴呆症的概率只為不飲酒者的25%。 顯然,我們大家都會從每天適量飲用萄萄酒中受益。
7. 喝紅酒多了怎麼辦
酒喝多了傷身,這個道理誰都懂,可是不喝又不行,那怎麼辦呢?
精心准備防醉酒
如果喝酒在所難免,不妨做些准備工作。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消化內科的主任張志廣主任醫師指出,可以想辦法把酒精對身體的危害降到最低,飲酒前應精心准備:
選擇最佳的飲品:近年動物實驗研究表明,在幾種經常飲用的酒類中,對肝臟幾乎無損傷的首選為紅葡萄酒,黃酒次之,啤酒也還可以,白酒則是對肝損害最為嚴重的酒類。
吃點東西墊底:在喝酒之前先食用油質食物,如肥肉、肘子等,或飲用牛奶,利用食物中的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保護胃部,以防止酒精滲透胃壁。此外,番石榴的綠皮部分也能發揮同樣的作用。千萬不要空腹喝酒或將汽水、蘇打水和酒一起飲用,這將會使胃部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加快酒精的吸收速度,使肝臟來不及解毒,酒精濃度增高而導致醉酒。
精心選擇佐菜:最佳佐菜當推高蛋白和含維生素多的食物,切忌用咸魚、香腸、臘肉下酒,此類食品含有大量色素與亞硝胺,與酒精發生反應,不僅傷肝,而且損害口腔與食道黏膜,甚至誘發癌症。
張志廣主任特別提出,患有肝病、潰瘍病、高血壓、糖尿病、膽囊炎的病人,千萬不要因為面子或逞強去喝酒。
喝茶難解酒
很多人在喝多了之後依賴解酒葯、濃茶、咖啡等解酒,但張志廣主任說,這類物質均沒有解酒的作用。
時下「流行」的解酒葯成分其實多數只含有興奮劑、維生素與氨基酸等,提供的只是安慰鎮定、緩解頭痛作用而無解酒效用。
至於人們常喝的濃茶,如果真的被拿來解酒,那無異於火上澆油。酒首先會直接損傷胃粘膜,導致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甚至發生胃出血。而濃茶和咖啡對胃黏膜也會產生一定的刺激性,誘發胃酸分泌,所以喝濃茶、咖啡對酒後損傷胃黏膜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酒精能使血液流動加快,血管擴張,而且對心臟有很大的興奮作用,使心跳加速。茶中的茶鹼同樣具有興奮心臟的作用,雙管齊下,更加重了心臟的負擔。因此,酒後不宜飲茶。
那麼喝多了想解酒怎麼辦呢?張志廣主任說,喝多了最好的方法是吐出來,大量喝水或喝點醋、糖水來解酒,也可以服用一些葯物,如磷酸鋁等制酸葯減少酒精對胃腸黏膜的刺激。
當然,一定要記住,一旦出現酒精中毒的症狀時要及時送往最近的醫院進行輸液搶救。
錯誤解酒法:用牛奶和茶.
牛奶及其有關製品中富含一種被稱為蛋白的成分,與酒精結合後,對血管的彈性組織有傷害作用,容易使脂類物質特別是膽固醇較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從而使血管逐漸被堵塞,並且最終導致動脈硬化。
茶中的茶鹼會刺激腎臟加速利尿作用,由於排水過速,會把來不及完全氧化分解的乙醛提早引入腎臟,刺激腎臟,腎臟受到茶和乙醛的雙重刺激,造成排尿過多,使腎臟負荷過重,有害物質沉積在腎臟產生結石。
一旦喝酒過量,可用下列方法解酒,不妨一試,療效顯著可靠。
△香蕉:飲酒過量中毒輕者,立即吃香蕉3—5個,可清熱涼血,潤肺解酒;
△VC片:飲酒過量惡心嘔吐者,立即口服VC片6—10片。VC有清除血中酒精之作用;
△梨:中毒嚴重者可用梨汁灌服;
△荸薺:酒精中毒輕者,可生吃50—100克,若中毒嚴重,將荸薺搗爛總汁200毫升,加少量冰糖1次灌服;
△西瓜:1次口服西瓜汁300克,解酒效果很好;
△白蘿卜:洗凈去皮,生吃1—2個,中毒嚴重不省人事者,可榨汁200毫升灌服;
△藕:酒精中毒中度者,可將藕切成薄片100—200克,放入滾水中一會兒,撈出放入少量白糖攪拌,待涼後一次食完。若中毒嚴重昏迷不醒,可用100—200毫升的涼藕汁灌服;
△茭白:醉酒昏迷不醒,用茭白榨汁加少量薑汁灌服;
△醋和白糖:一般醉酒可用40—50毫升食醋,加入10—20克白糖和少量開水,一次飲服,可迅速解酒;
△綠豆:綠豆搗碎,沖入沸水,然後放入冰箱涼後一次飲用,解酒顯著。
醉酒後怎樣解酒,很多人都想知道。下面介紹幾種解酒食療方,以供選用。
飲食醋醋與酒精混和,可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從而減輕酒精對人體的損害。醉酒後立即飲些食醋,或在食醋中加入適量紅糖,可有明顯的解酒效果。
飲咖啡咖啡有較強的興奮、強心、利尿、解酒的作用。醉酒後有昏睡現象時,可以用開水泡濃咖啡,頻頻飲服,有較好的醒酒效果。
吃蘿卜蘿卜有解酒毒的作用。醉酒後可嚼食生蘿卜;或以生蘿卜搗汁,調適量紅糖飲服;亦可用蘿卜籽煎湯飲服。如將蘿卜切成絲,加醋和糖涼拌,即為糖醋蘿卜絲,食之既清涼酸甜,又爽口解酒,對防治醉酒大為有效。
吃水果新鮮的水果如香蕉、梨、柚子、西紅柿、水蜜桃、枇杷等都有解酒作用,尤其是鮮桑椹,解酒效果更好。如無鮮品,可用干桑椹煎水加糖飲服。
飲葛根湯用葛根30-60克,或葛花10至15克,煎水飲服,解酒效果很好。
另外:蜂蜜解酒後頭痛.在蜂蜜成分中,含有一種大多數水果中不含有的果糖,其主要作用是可以促進酒精的分解和吸收。因此,有利於快速醒酒,並解除飲酒後的頭痛感。對有酒後頭痛史的人,在飲酒前後吃蜂蜜50克,便可防治酒後頭痛、頭暈現象的發生。
解酒方法10種
(1)綠豆解酒綠豆適量,用溫開水洗凈,搗爛,開水沖服或煮湯服。
(2)甘蔗解酒甘蔗1根,去皮,榨汁服。
(3)食鹽解酒飲酒過量,胸膜難受。可在白開水裡加少許食鹽,喝下去,立刻就能醒酒。
(4)柑橘皮解酒將柑橘皮焙乾、研末,加食鹽1.5克,煮湯服。
(5)白蘿卜解酒白蘿卜1公斤,搗成泥取汁,分若干次服。也可在白蘿卜汁中加紅糖適量飲服。也可食生蘿卜
(6)鮮橙解酒鮮橙(鮮橘亦可)3—5個,榨汁飲服,或食服。
(7)橄欖(青果)解酒橄欖10枚,取肉煎服。
(8)甘薯解酒將生甘薯絞碎,加白糖適量攪拌服下。
(9)鮮藕解酒鮮藕冼凈、搗成藕泥,取汁飲服。
(10)生梨解酒吃梨或擠梨汁飲服。
--如何解酒及注意事項!
知道大家都是不會醉的人,但是說不定這些事項偶爾可以用得著
問:酒後飲茶好不好?
答:人飲酒後酒精在人的肝臟中轉化為乙醇,與茶葉中的茶鹼迅速進入腎贓,對腎臟刺激太大,會損傷腎功能。
問:為什麼早晨不能吃酒?
答:因為人從早晨6點鍾開始,體內的醚逐漸上升,到早晨8點到達高峰,此時飲酒,酒精與醚結合,會使人整天感到疲倦。
問:喝醉酒怎樣解?
答:用手指和筷子反復觸摸咽喉部,使其嘔吐,再喝幾碗水,再吐,起洗胃作用;可選用醋開水,蘇打水喝下。
問:茶能解酒嗎?
答:據科學研究證明,茶中根本沒有分解酒精的成分,況且茶酒同飲還會損傷腎功能,所以酒後切忌飲茶,特別是濃茶。
既喝酒就要會解酒,否則不僅醉醺醺有失禮儀,接踵而至的頭痛、頭暈、反胃、發熱……也不會讓你好受。「有備而喝」才是上策,以下9種解酒食品正是坊間最新研究心得,幫你專門應對各種酒後不適。
☆蜂蜜水——>酒後頭痛
喝點蜂蜜水能有效減輕酒後頭痛症狀。美國國家頭痛研究基金會的研究人員指出,這是因為蜂蜜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果糖,可以促進酒精的分解吸收,減輕頭痛症狀,尤其是紅酒引起的頭痛。另外蜂蜜還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並且第二天起床後也不頭痛。
☆西紅柿汁——>酒後頭暈
西紅柿汁也是富含特殊果糖,能幫助促進酒精分解吸收的有效飲品,一次飲用300ml以上,能使酒後頭暈感逐漸消失。實驗證實,喝西紅柿汁比生吃西紅柿的解酒效果更好。飲用前若加入少量食鹽,還有助於穩定情緒。
☆新鮮葡萄——>酒後反胃、惡心
新鮮葡萄中含有豐富的酒石酸,能與酒中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類物質,降低體內乙醇濃度,達到解酒目的。同時,其酸酸的口味也能有效緩解酒後反胃、惡心的症狀。如果在飲酒前吃葡萄,還能有效預防醉酒。
☆西瓜汁——>酒後全身發熱
西瓜汁是天生的白虎湯(中醫經典名方),一方面能加速酒精從尿液排出,避免其被機體吸收而引起全身發熱;另一方面,西瓜汁本身也具有清熱去火功效,能幫助全身降溫。飲用時加入少量食鹽,還有助於穩定情緒。
☆柚子——>酒後口氣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早就記載了柚子能夠解酒。實驗發現,將柚肉切丁,沾白糖吃更是對消除酒後口腔中的酒氣和臭氣有奇效。
☆芹菜汁——>酒後胃腸不適、顏面發紅
酒後胃腸不適時,喝些芹菜汁能明顯緩解,這是因為芹菜中含有豐富的分解酒精所需的B族維生素。如果胃腸功能較弱,則最好在飲酒前先喝芹菜汁以做預防。此外,喝芹菜汁還能有效消除酒後顏面發紅症狀。
☆酸奶——>酒後煩躁
蒙古人多豪飲,酸奶正是他們的解酒秘方,一旦酒喝多了,便喝酸奶,酸奶能保護胃黏膜,延緩酒精吸收。由於酸奶中鈣含量豐富,因此對緩解酒後煩躁症狀尤其有效。
☆香蕉——>酒後心悸、胸悶
飲酒後感到心悸、胸悶時,立即吃1~3根香蕉,能增加血糖濃度,使酒精在血液中的濃度降低,達到解酒目的,同時減輕心悸症狀、消除胸口郁悶。
☆橄欖——>酒後厭食
橄欖自古以來就是醒酒、清胃熱、促食慾的「良葯」,能有效改善酒後厭食症狀。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冰糖燉服。
都以為茶能解酒,卻不知就這樣被「貽誤」多年——
PS:酒後忌飲茶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酒後飲茶傷腎,腰腿墜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飲水腫。現代醫學研究也指出,茶水會刺激胃酸分泌,使酒精更容易損傷到胃黏膜;同時,茶水中的茶鹼和酒精一樣會導致心跳加速,更加重了心臟負擔。
8. 紅酒喝多了整個人就會浮腫,是怎麼回事呢以後還可以喝酒嗎
不能喝酒,建議你最好去三甲大醫院檢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