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想串貨怎麼找飲料經銷商
各大批發點,
都有他們的業務員。
聯系業務員,
就可以商談。
『貳』 關於串貨,應該怎麼解決
1.選擇好經銷商
在制定、調整和執行 招商策略時要明確的原則就是避免 沖貨主體出現或增加。要求企業合理制定並詳細考察 經銷商的資信和 職業操守,除了從經銷的規模、銷售體系、發展歷史考察外,還要考察經銷商的品德和財務狀況,防止有 沖貨記錄的經銷商混入 銷售渠道。對於新 經銷商,企業不是太了解他們的情況,一定做到款到發貨。寧可犧牲部分市場,也不能賒銷產品,防止某些職業道德差的 經銷商挾持貨款進行 沖貨。此外,企業一定不能讓 經銷商給市場拓展人員發工資,企業獨立承擔渠道拓展人員的部分。
2.創造良好的銷售環境
(1)制定科學的 銷售計劃。企業應建立一套 市場調查預測系統,通過准確的市場調研,收集盡可能多的市場信息,建立起市場信息資料庫,然後通過合理的推算,估算出各個區域市場的未來進貨量區間,制定出合理的任務量。一旦個別區域市場進貨情況發生暴漲或暴跌,超出了企業的估算范圍,就可初步判定該市場存在問題,企業就可馬上對此做出反應。
(2)合理劃分 銷售區域。合理劃分 銷售區域,保持每一個經銷區域 經銷商密度合理,防止整體競爭激烈,產品供過於求,引起 沖貨;保持經銷區域布局合理,避免經銷區域重合,部分區域競爭激烈而向其他區域沖貨;保持經銷區域均衡,按不同實力規模劃分經銷區域、下派銷售任務。對於新 經銷商,要不斷考察和調整,防止對其片面判斷。
3.制定完善的銷售政策:
(1)完善價格政策。許多廠家在制定價格政策時由於考慮不周,隱藏了許多可導致 沖貨的隱患。企業的價格政策不僅要考慮出廠價,而且要考慮一批出手價、二批出手價、終端出手價。每一級別的利潤設置不可過高,也不可過低。過高容易引發降價競爭,造成倒貨;過低調動不了 經銷商的積極性。價格政策還要考慮今後的價格調整,如果一次就將價格定死了,沒有調整的空間,對於今後的市場運作極其不利。在制定了價格以後,企業還要監控價格體系的執行情況,並制定對違反價格政策現象的處理辦法。企業有一個完善的價格政策體系, 經銷商就無空可鑽。
(2)完善促銷政策。企業面對銷不動的局面,常常是促銷一次,價格下降一次。這就表明企業制定的促銷政策存在著不完善的地方。完善的促銷政策應當考慮合理的促銷目標、適度的獎勵措施、嚴格的兌獎措施和市場監控。
(3)完善專營權政策。在區域專營權政策的制定上,關鍵是法律手續的完備與否。企業在制定專營權政策時,要對跨區域銷售問題作出明確的規定:什麼樣的行為應受什麼樣的政策約束,使其產生法律約束力。此外,還應完善返利政策。完善的營銷政策可以從根本上杜絕 沖貨現象。
防串手段
4.積極依靠高科技手段防串貨
防串貨流下串貨痕跡,做到物流碼的可追溯是關鍵,因此我們要善於應用高科技手段來實現防串貨,物流碼管理還可以集成在企業信息化 客戶管理系統當中。目前成熟的解決方案還是比較多,例如,萬向防串貨物流碼系統就很好的解決五糧春,洋河大麴等產品的防串貨問題。
串貨,在經濟學上的概念是:不同的市場供給寡頭,為了實現對市場資源的有效控制,而在不同的區域和需求環境當中,利用市場機制的缺陷和漏洞,就某一特定的商品供給對象,採取了違背市場法則的手段和工具,通過價格等措施有目的地打擊彼此的供給體系和有效需求體系,達到完整控制市場有效資源的目的。
『叄』 紅酒代理應該怎麼做
兩種選擇方式:
1、直接從國內一代拿貨。
2、加盟連鎖機構;其實這兩專種方式各有利弊,屬第一種方式拿貨價格低,需要的投資少,但是相關支持可能不足;第二種方式拿貨價高,進入門檻高,可能相關支持會多一些。
『肆』 紅酒代理方案
代理不如串貨賣
『伍』 紅酒客戶怎麼找
要向別人介紹產品,自己首先要去從他的來源 製作 文化 以及一切根本的東西了專解。你要比別人更加的去了解屬你的產品 你所要介紹的東西。
補充:
1、先介紹紅酒的產地,屬於新世界還是就是舊世界的紅酒,有什麼別的紅酒沒有的特色告訴人家
2、再告訴人家香氣是什麼樣的,都能讓人感受到什麼樣的香氣
3、接著說入口的感覺是什麼樣的,感官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你說的東西,譬如說藍莓果醬的香味,譬如說動物香氣,普通人如果沒有一套酒鼻子是絕對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的。所以你說的感官上的東西,是靠你來引領的。
『陸』 經銷商遭遇竄貨怎麼辦
這個竄貨問題按說也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似乎一直也沒有很好的辦法來解決,其實,竄貨本身就是一種符合商業常理的行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合理的,是正常的,所謂的解決竄貨問題,其實都是在維護經銷商或是廠家在某一方市場的利益最大化的行為而已。竄貨行為本身,只是個有因有果的商業行為。 這竄貨行為本身存在三個基本特性:第一點,誰是竄貨行為的發起人?是廠家的業務人員?還是當地的經銷商?乃至是當地的二批商?第二,竄貨行為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是純粹是了某方的利益最大化,還是一種報復行為?第三,制約或是說影響竄貨行為的因素有那個幾個,是竄貨的商業成本?這成本太高則沒有商業價值,除非純粹為了感性的報復出氣行為。還是擔心會遭遇對方更為嚴重強烈的報復行為? 綜合以上幾點分析一下,我們不難發現,小型經銷商更容易遭遇竄貨的騷擾,一般來說,大型經銷商在當地的社會關系較強,市場信息反映靈敏,方方面面比較吃得開,社會關系廣活動能力較強,加之由於銷量大,容易獲得廠家高層的重視,且與廠家高層關系較為緊密,無論是其他經銷商還是廠家的業務人員都惹不起。而小型經銷商一來是在廠家高層那裡地位不高,甚至有些廠家高層都不認識這些小經銷商,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重視了。二來出於自身的實力所限,對所轄市場的掌控權不夠強,覆蓋面也不夠,甚至連市場信息的收集能力都存在欠缺,導致無論市場業務人員還是其他經銷商,乃至是一些二批商,有這個膽子敢於欺負小型經銷商。小經銷商往往是申訴無門,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市場被竄貨沖擊的一塌糊塗:這竄貨要是接二連三地整這么幾下這以後還怎麼做生意? 問題總是有解決辦法的,現在倡導和諧社會,這解決竄貨問題,也有很多和諧的處理辦法。 竄貨的發起人是誰?主要是三類人,一是廠家的業務人員,二是其他地區的經銷商,三是本地區的下級分銷商。 下面,我們再來逐一分析其中的原因和相關解決方案。 一般來說,竄貨的發起人多半是廠家業務人員,至少是參與其中的(當然,絕大多數實施竄貨行為的廠家業務人員不是負責被竄貨地區的)。廠家業務人員是不怕經銷商的,他們竄貨多為個人的銷售業績,而個人銷售業績的變現,則掌握在廠家高層手裡,也就是說,廠家的業務人員可能不買經銷商的帳,但是,誰也不敢不買廠家高層的帳,唯一能制約這些廠家業務人員的,也就只有廠家的高層了, 而作為廠家的高層,往往不會對某一塊局部市場的小問題會有過多的關注,再說了,竄貨這種事情又存在許多可以扯皮的地方。例如,主動竄貨還是被動竄貨,還是一些自然的流貨而已,這竄貨會不會刺激經銷商對現有自轄市場的管理和投入等等,尤其是小型經銷商,在某個單點市場上遭遇點竄貨,廠家的高層很少有高度關注的。但是,若是存在大片市場的竄貨行為,或是存在這種發展趨勢,這將對市場建設和價格體系產生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這不可能不引起廠家高層的重視,這廠家高層一重視,下面的業務人員也沒這個膽子敢操作竄貨了。可是,小型經銷商往往也只是自己的局部市場遭遇到竄貨,遠沒到能驚動廠家高層的地方,這該怎麼辦呢? 團結就是力量,在生產廠家的下屬經銷商群中,大多數都是中小型經銷商,若是某個小型經銷商能聯合起一批同樣的中小行經銷商起來,聯合就某個問題找到廠家高層,廠家高層自然是高度重視的。也就是說,在小型經銷商遭遇竄貨後,迅速與這個廠家經銷商群中的其他經銷商迅速聯系溝通,將相關的竄貨問題和導致的後果損失通報給他們,著重強調這就是廠家高層放縱其業務人員所導致的後果。今天事故出現在我這里,明天就有可能到你那邊,我這已經是前車之鑒,大家沒必要和我一樣遭遇這種事情,為了安全起見,為了從預防的角度解決問題,大家一起聯合起來向廠家高層來反映這個問題,確保大家的利益不受影響。試想一下,廠家的某位業務人員在某塊區域市場的操作竄貨,導致了全國多位經銷商接連不斷的抗議和申訴,這廠家高層自然是高度重視,畢竟,廠家高層可以不買一位小型經銷商的帳,但誰也不敢不買一群經銷商的帳。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廠家高層為安撫眾經銷商,往往會下令嚴格調查此事,嚴肅處理相關的責任人, 補償相關損失,這么一處理,一方面能挽回些損失;另一方面,也從根本上震懾了其他的廠家業務人員,雖然是個小經銷商,但能量大,折騰起來厲害,最好別惹。 竄貨的其他兩類人,則是同行,本地的或是外地的經銷商,他們的竄貨行為,要麼是為了更大的利益,要麼是為了報復,從這兩點出發,我們再來尋求解決方案。 從竄貨到利益的實現,這中間有個必須要經過的環節,就是竄過來的貨必須的順暢的銷售出去,這中間其實存在許多被攻擊的方面: 第一,竄過來的貨是否具備相關的質檢手續?一般來說,竄貨極少有辦理這些質檢手續的,即便是有,也是貨物竄出來的市場管理部門所出具的,而國內的市場管理部門往往是誰也不買誰的帳,你的貨在其他市場被證明是合格的,到我這里不見得一定也是合格的,我得再檢查才行。若是本地的小經銷商到本地的市場管理部門舉報一下,必定會讓這個竄貨的經銷商吃不了兜著走的。 第二,在竄過來的貨中,配套的贈品或是其他商品是否到位?竄貨一般不會連著贈品竄,若是本地的小經銷商把這個信息點放大,就將導致竄貨過來的經銷商難以用正常價格進行貨物銷售。 第三,現在有很多廠家針對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產品策略,那麼,這竄過來的貨是不是為其他市場所生產的?若是存在產品適用性和等級低於現有本地市場銷售的正品,那麼,在性價比上則降低不少,這個信息點擴散出去,又會影響到產品的銷售。 通過以上這些方面的攻擊,將在很大程度阻礙竄過來的貨無法正常銷售出售,也就沒法變現,那這竄貨的經濟意義就實現不了,也就失去了再次竄貨的信心了。 還有一種竄貨行為是因為報復,許多人把在許多微不足道的小事情都能讓自己憋上一肚子悶氣,非得找機會把這口悶氣給出了,哪怕出點錢損失點利益也在所不惜。如果被竄貨經銷商曾在某個場合和時期,因為經濟利益或是感情利益得罪了竄貨經銷商,對方為圖出口氣,或是挽回些什麼東西,整出這些竄貨來,以圖一時之快,這種情況,硬頂下去沒多少用,得要主動示和。給對方一個台階下,國人好面子,這口氣咽不下,那口氣也咽不下,什麼事情都要個說法,不管有理沒理都要。但是,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光是表面上的示好只是一個方面,還得有其他手段,美國有位總統說的好,說話要溫柔,但手裡要有大棒。你還得通過一些事例證明,你也具備反竄貨的能力,只不過你想和平處理這件事,不願意把事情鬧大而已。 當然了,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預防,從預防的角度來解決竄貨問題,因為,只要在做生意,這個竄貨問題一直會發生,隨時隨地都會發生,對於當前已經出現的竄貨問題,不趕緊設法處理,不製造點影響出來,難免以後還得再次出現。 他串你也串,以串對串。別人串貨說明你拿貨的價格過高,你也想辦法去拿到低價貨吧 國內廠家對小型經銷商實際上當成他的一個客戶 ,對經銷商的市場保護其實是保護不了,這是現實的,只有把您的客戶做到位,把市場做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會保護了。 一、查清來源,掌握證據; 二、及時向廠商反映; 三、向一、二級經銷商反映,防止業務員個人行為; 四、給予威脅(一、二級經銷商更怕竄貨); 五、想辦法壯大自己。
『柒』 進口紅酒的進貨渠道有哪些
大品牌的盡量不做。因為兩種情況,真酒因為沒有授權,串貨,利潤低。假酒傷麵皮回,丟人答品。
找小品牌單品酒,品質要好,產品線豐富,投資不大,嘗試做,沒有銷售任務,沒有任何要求的公司,酒庄直供,堅持做原瓶原裝進口酒的公司。海偉酒類交易市場。可以自己去查一下。私信都行。了解了解總沒有害處。
『捌』 串貨怎麼處理串貨合法嗎
假貨可以到工商部門舉報,如果是真貨可以與總部銷售商協商該事的處理辦法
縱橫法律網 王嬌英律師
『玖』 怎麼解決地區串貨問題
這竄貨問題也算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無數的市場專家也給出了無數解決方案。當然,這些方案都沒有錯,若是廠商中各相關人等都能照章執行的話,竄貨問題是一定可以解決的。但是,在實際狀況中,無論廠家設計出什麼樣的竄貨控制措施,但是,在經銷商老闆們群策群力的不懈努力下,各類的應對策略紛紛出台,有效的粉碎了廠家老闆的防竄貨企圖。 在廠家老闆看來,這竄貨的責任都是出在經銷商身上,這些經銷商為了貪圖一點眼前利益,不顧與廠家的合約,不顧市場的穩定發展,而瘋狂的進行竄貨活動,破壞市場穩定,干擾廠家正常的市場管理工作,影響銷量及品牌形象,並且還影響了到了那些遵紀守法的經銷商。總而言之,危害甚大!並且,很多廠家老闆認為參與竄貨的經銷商雖然只是賺取了一點眼前的利益,但從長遠來看,損失更大。甚至有些廠家還總結出竄貨八大害之類的警世句之類,試圖以此來說服經銷商,回歸到安分做市場的正道上來。 其實,這商業上的事情壓根兒就沒什麼對和錯,只有合適和不合適的區別,之所以出現各式各樣的糾紛,其實就是矛盾雙方站的角度不一樣。廠家從自己的角度看待經銷商的竄貨,自然是有著諸多的不滿,所提出的這些防竄貨的解決思路,也只是從廠家自己的角度出發,而極少有從經銷商的角度出發來考慮這些問題。若是從經銷商的角度來看,這竄貨沒什麼錯!廠家那些所有的理論更是可笑!具體原因有三: 1.商業的目的就是在追求利益,盡量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這沒什麼錯,竄貨的確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經銷商的利益提升,出於商人對利潤追逐的本能,竄點貨又有什麼呢?只不過是一種經營形態而已。 2.經銷商不是廠家的下屬,是平等合作關系,在有些時間還處在一種對立的狀況,那麼,作為經銷商,憑什麼要聽從你廠家的指揮,憑什麼為了你廠家銷量和品牌形象,而損失經銷商因為竄貨而帶來的利潤呢? 3.廠家和經銷商都是商人,都在追求利潤。但是,雙方對利潤的認定形式是不一樣的。廠家要的戰略型利潤,而經銷商看重的則是戰術型利潤。戰略型利潤來自於全局和發展層面,對於廠家來說,竄貨破壞的就是全局和發展這個層面。而戰術型利潤則更關注當前的利潤回報率,竄貨賺的也正是這個錢,符合經銷商經銷商對利潤的選取形式。而廠家所強調的戰略型利潤,對經銷商來說,太遠了些,並且還只是存在於理論基礎上的,遠不如竄貨來得實在,看得見,還撈得著。 廠家也好,經銷商也好,在事關自己利益的問題上,誰都不肯放鬆或是後退的,廠家堅持反對經銷商竄貨,經銷商則想方設法竄貨,說白了其實都是在維護各自的利益,誰都不肯放棄,自然也就不肯後退,反而都是在積極爭奪,從而導致一系列的矛盾糾紛,乃至對立出來。目前許多針對竄貨問題的解決方案之所以沒辦法有效實施,就是因為沒有解決這個利益爭奪的根本性問題,光從策略上去防範經銷商竄貨,必然是治標不治本的。 當然,商業上的任何問題都是有解決解決方案的,解決竄貨問題,其實就是在解決這個竄貨所帶來的利益問題。當然,試圖說服廠商任何一方放棄自己的既得利益都是不現實的,大家都是不會放棄眼前利益的,哪怕是很小的利益。但是,在大利益和小利益之間,倒是可以引導其中一方去做選擇。也就是說,若是可以創造另外利益形式,比竄貨更大的利益形式,從而來引導經銷商放棄竄貨這個相對較少的利益。 那麼,究竟該給經銷商創造一個什麼樣的新利益呢?很多廠家老闆認為,廠家提供產品給經銷商,就已經在幫經銷商創造利益的,經銷商賣得多,賺得多,這不就行了嗎?其實,這種思想在經銷商那裡是完全行不通的,經銷商老闆會認為,這個利益是我該得的,為了這個生意,我也投入了很多,所賺取的這點利潤,完全是我自己的勞動所得,又不是你廠家白送給我的,再說了,我賣你這個廠家的產品賺錢,難道我賣其他廠家的產品就不賺錢了嗎?甚至,我經銷商賣你這個廠家的產品,還算是給你廠家機會呢。也就是說,廠家得設法在給經銷商創造其他的利潤形式,與當前的產品利潤要脫離開的,廠商之間,除了產品利益之外,還有什麼呢?
『拾』 竄貨是怎麼回事有什麼危害呢 我現在在酒廠工作,經常聽人家說竄貨酒,但不是特別明白
每個代理商都有自己所負責的區域,如果你們在給某個代理商的酒做了批註而他的貨大量的賣到不是他的區域就算是竄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