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紅酒所含的酒精是自然產生的嗎
葡萄酒是葡萄經過發酵後形成的含有酒精的天然健康飲品,按形態分有靜止型、起泡型、加版強型、權加香型等;若按顏色分,則有紅葡萄酒、白葡萄酒、玫瑰紅葡萄酒等;另外由酒的含糖量來分,又可以分為干型、半干型、半甜型、甜型幾種。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5.5%至14%不等。加強型葡萄酒由於加入了較多的葡萄酒精,使得其酒精含量提高到了15%到22%,如西班牙的雪莉酒、葡萄牙的波特酒;而起泡型葡萄酒則內含豐富的二氧化碳氣,最著名的就是法國的香檳酒。
2. 葡萄酒里的酒精是怎麼來的
酸類發酵就是醇,乙醇
求採納
3. 葡萄酒是怎樣煉成的
葡萄酒釀造就是將葡萄轉化為葡萄酒。它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物理化學或物理學階段,即在釀造紅葡萄酒時,葡萄漿果中的固體成分通過浸漬進入葡萄汁,在釀造白葡萄酒時,通過壓榨獲得葡萄汁;第二階段為生物學階段,即酒精發酵和蘋果-酸乳酸發酵階段。
葡萄原料中,20%為固體成分,包括果梗、果皮和種子,80%為液體部分,即葡萄汁。果梗主要含有水、礦物質、酸和丹寧;種子富含脂肪和澀味丹寧;果汁中則含有糖、酸、氨基酸等,即葡萄酒的非特有成分。而葡萄酒的特有成分則主要存在於果皮和果肉細胞的碎片中。從數量上講,果汁和果皮之間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果汁富含糖和酸,芳香物質含量很少,幾乎不含丹寧。而對於果皮,由於富含葡萄酒的特殊成分,則被認為是葡萄漿果的「高貴」部分。
葡萄酒釀造的目標就是,實現對葡萄酒感官平衡及其風格至關重要的這些口感物質和芳香物質之間的平衡,然後保證發酵的正常進行。
浸漬:紅葡萄酒的釀造
在紅葡萄酒的釀造過程中,應使葡萄固體中的成分在控制條件下進入液體部分,即通過促進固相和液相之間的物質交換,盡量好地利用葡萄原料的芳香潛力和多酚潛力。這就是紅葡萄酒釀造特有的浸漬階段。浸漬,可以在酒精發酵過程中,也可以在酒精發酵以前或極少數情況下在酒精發酵以後進行。
在傳統工藝當中,浸漬和酒精發酵幾乎是同時進行的。原料經破碎(將葡萄壓破一便於出汁,有利於固-液相之間的物質交換)、除梗後,被泵送至浸漬發酵罐中,進行發酵。在發酵過程中,固體部分由於CO2的帶動而上浮,形成「帽」,不再與液體部分接觸。為了促進固-液相之間的物質交換,一部分葡萄汁被從罐底放出,泵送至發酵罐的上部以淋洗皮渣帽的整個表面。這就是倒罐。
芳香物質比多酚物質更易被浸出,所以決定浸漬何時結束的是多酚物質的浸出狀況。在此階段,最困難的是,選擇浸出花色素和優質丹寧,而不浸出帶有苦味和生青味的劣質丹寧。發酵形成的酒精和溫度的升高,有利於固體物質的提取,但應防止溫度過高或過低:溫度過低(低於20-25℃),不利於有效成分的提取;溫度過高(高於30-35℃),則會浸出劣質丹寧並導致芳香物質的損失,同時又有酒精發酵中止的危險。
倒罐是選擇浸出優質丹寧的最佳方式。但必須防止將果梗及果皮撕碎的強烈的機械處理(破碎、除梗、泵送),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幾乎完全失去了選擇性浸出的可能性。
在多酚物質當中,色素比丹寧更易被浸出。所以,根據浸漬時間的長短(從數小時到一周以上),我們可以獲得各種不同類型的葡萄酒:桃紅葡萄酒、果香味濃應盡快消費的新鮮紅葡萄酒及醇厚丹寧感強的需陳釀的紅葡萄酒等。浸漬時間的長短,還決定於葡萄品種、原料的成熟度及其衛生狀況等因素。
浸漬結束後,即通過出罐將固體和液體分開。液體部分(自流酒)被送往另一發酵罐繼續發酵,並在那裡進行澄清過程中的物理化學反應。固體部分中還含有一部分酒,因而通過壓榨而獲得壓榨酒。同樣,壓榨酒應單獨送往另一發酵罐繼續發酵。在有的情況下,在短期浸漬後,一部分葡萄汁從浸漬罐中分離出來,以釀造桃紅葡萄酒。這樣釀造的桃紅葡萄酒,比將經破碎後的原料直接壓榨後釀造的桃紅葡萄酒香氣更濃,顏色更為穩定。
對原料加熱浸漬是另一種浸漬技術。它是將原料破碎、除梗後,加熱至70℃左右浸漬20-30分鍾,然後壓榨,葡萄汁在冷卻後進行發酵。這就是熱浸發酵。熱浸發酵主要是利用提高溫度來加強對固體部分的提取。同樣,色素比丹寧更易浸出。我們可通過對溫度的控制來達到選擇利用原料的顏色和丹寧潛力的目的,從而可生產出一系列不同類型的葡萄酒。熱浸還可控制氧化酶的活動,這對於受灰黴菌危害的葡萄原料極為有利,因為種類原料富含能分解色素和丹寧的漆酶。幾分鍾的熱浸在顏色上可以獲得經幾天普通浸漬相同的效果。同時,由於浸漬和發酵是分別進行的,可以更好地對它們進行控制。
對原料的浸漬也可用完整的原料在二氧化碳氣體中進行。這就是二氧化碳浸漬發酵。浸漬罐中為二氧化碳所飽和,並將葡萄原料完整地裝入浸漬罐中。在這中情況下,一部分葡萄被壓破,釋放出葡萄汁;葡萄汁中的酒精發酵保證了密閉罐中二氧化碳的飽和。浸漬8-15天後(溫度越低,浸漬時間應越長),分離自流酒。將皮渣壓榨。由於自流酒和壓榨酒都還含有很多糖,所以將自流酒和壓榨酒混合後或分別繼續進行酒精發酵。在二氧化碳浸漬過程中,沒有破損的葡萄漿果會進行一系列的厭氧代謝,包括細胞內發酵形成酒精和其它揮發性物質,蘋果酸的分解,蛋白質、果膠質的水解,以及液泡物質的擴散,多酚物質的溶解等,並形成特殊的令人愉快的香氣。由於果梗未被破損並且不被破損葡萄釋放的葡萄汁所浸泡,所以只有對果皮的浸漬,因而二氧化碳浸漬可獲得芳香物質和酚類物質之間的良好平衡。通過二氧化碳浸漬發酵後的葡萄酒口感柔和、香氣濃郁,成熟較快。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用中性葡萄品種獲得芳香型葡萄酒的釀造方法。寶祖利發酵法則是二氧化碳浸漬發酵與傳統釀造法的結合,故有人稱之為半二氧化碳浸漬發酵法。
直接取汁,白葡萄酒的釀造
與紅葡萄酒一樣,白葡萄酒的質量也決定於主要口感物質和芳香物質之間的平衡。但白葡萄酒的平衡與紅葡萄酒的平衡是不一樣的,白葡萄酒的平衡一方面決定於品種香氣與發酵香氣之間的合理比例,另一方面決定於酒度、酸度和糖之間平衡。多酚物質則不能介入。對於紅葡萄酒,我們要求與深紫紅色相結合的結構、骨架、醇厚和醇香,而對於白葡萄酒,我們則要求與帶綠色色調的*相結合的清爽、果香和優雅性,一般需避免氧化感和帶琥珀色色調。
為了獲得白葡萄酒的這些感官特徵,應盡量減少葡萄原料固體部分的成分,特別是多酚物質的溶解。因為多酚物質是氧化的底物,而氧化可破壞白葡萄酒的顏色、口感、香氣和果香。
此外,從原料採收到酒精發酵,葡萄原料會經歷一系列的機械處理,這會帶來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這會破壞葡萄漿果的細胞,使之釋放出一系列的氧化酶及其氧化底物--多酚物質、作為氧化促進劑並能形成生青味的不飽和脂肪酸;另一方面,還可形成一些懸浮物,這些懸浮物在酒精發酵過程中,可促進影響葡萄酒質量的高級醇的形成,同時抑制構成葡萄酒質量的酯的形成。
因此,白葡萄酒的釀造工藝就十分清楚了。用於酒精發酵的葡萄汁應盡量是葡萄漿果的細胞汁,用於取汁的工藝必須盡量柔和,以盡量減小破碎、分離、壓榨和氧化的負面影響。
實際上,白葡萄酒的釀造工藝包括:將原料完好無損地運入酒廠,防止在葡萄的採收和運輸過程中的任何浸漬和氧化現象;破碎,分離,分次壓榨,二氧化硫處理,澄清;用澄清汁在15-2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酒精發酵,以防止香氣的損失。
此外,應嚴格防止外源鐵的進入,以防止葡萄酒的氧化和渾濁(鐵破敗)。所以,所有的設備最好使用不銹鋼材料。
在取汁時,最好使用直接壓榨技術,也就是將葡萄原料完好無損地直接裝入壓榨機,分次壓榨,這樣就可避免葡萄汁對固體部分的浸漬,同時可更好的控制對葡萄汁的分級。利用直接壓榨技術,還可用紅色葡萄品種(如黑比諾)釀造白葡萄酒。
上述工藝的缺陷是,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的品種香氣,而品種香氣對於平衡發酵香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利用上述技術時,選擇芳香型葡萄品種是第一位的。此外,為了充分利用葡萄的品種香氣,也可採用冷浸工藝,即盡快將破碎後的原料的溫度在5℃左右浸漬10-20小時,使果皮中的芳香物質進入葡萄汁,同時抑制酚類物質的溶解和防止氧化酶的活動。浸漬結束後,分離,壓榨,澄清,在低溫下發酵。
發酵
發酵是葡萄酒釀造的生物過程,也是將葡萄漿果轉化為葡萄酒的主要步驟。它涉及酵母菌將糖轉化為酒精和發酵副產物即乳酸菌將蘋果酸分解為乳酸兩個生物現象,即酒精發酵和蘋果酸-乳酸發酵。只有當葡萄酒中不再含有可發酵糖和蘋果酸時,它才被認為獲得了生物穩定性。
對於紅葡萄酒,這兩種發酵必須徹底。蘋果酸-乳酸發酵是必須的:蘋果酸-乳酸發酵可降低酸度(將二元酸轉化為一元酸),同時降低生酒的生青味和苦澀感,使之更為柔和、圓潤、肥碩。
而對於白葡萄酒情況則較為復雜:對於含糖量高的葡萄原料,酒精發酵應在酒-糖達到其最佳平衡點時中止,同時避免蘋果酸-乳酸發酵;對於干白葡萄酒,有的需要在酒精發酵結束後進行蘋果酸-乳酸發酵,而對於那些需要果香味濃、清爽的干白葡萄酒則不能進行蘋果酸-乳酸發酵。總之,對於那些需要進行酒精發酵和蘋果酸-乳酸發酵的葡萄酒,重要的是酒精發酵和蘋果酸-乳酸發酵不能交叉進行,因為乳酸菌除分解蘋果酸以外,還可分解糖而形成乳酸、醋酸和甘露糖醇,這就是乳酸病。
很幸運的是,葡萄汁是一種更利於酵母菌生長的培養基,乳酸菌的生長受到它的酸度和酒精的抑制。因此,一般情況下,當乳酸菌開始活動時,所有的可發酵糖都被酵母菌消耗完了。但有時也會出現酒精發酵困難甚至中止的現象。
葡萄酒工藝師的任務就是,使酒精發酵迅速、徹底,並且在酒精發酵結束後,(在需要時)立即啟動蘋果酸-乳酸發酵。所以,需要促進酵母而暫時抑制乳酸細菌的活動。但是對細菌的抑制也不能太強烈,否則就會使蘋果酸-乳酸發酵推遲,甚至完全抑制蘋果酸-乳酸發酵。
乳酸細菌的抑制劑是二氧化硫。應盡早將其加入在破碎後的葡萄原料或葡萄汁中。這就是二氧化硫處理。二氧化硫的用量根據原料的衛生狀況、含酸量、pH值和釀造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為30-100mg/L(葡萄汁)。由於二氧化硫還具有抗氧化、抗氧化酶和促進絮凝等作用,所以在白葡萄酒的釀造時,其用量較高,以防止氧化,並促進葡萄汁的澄清。
目前,二氧化硫幾乎是葡萄酒工藝師所能使用的唯一的細菌抑制劑。但在使用時,必須考慮其對酒精發酵的作用。葡萄的酒精發酵可自然進行。這是因為在成熟葡萄漿果的表面存在著多種酵母菌。這些酵母菌在葡萄破碎以後會迅速繁殖。由於各種酵母菌抵抗二氧化硫的能力不同,所以二氧化硫對酵母菌有選擇作用,也可抑制所有的酵母菌。因此,在多數情況下,可通過選擇二氧化硫的使用濃度,來選擇優質野生酵母(通常為葡萄酒酵母Saccharomyces ellipsoideus),也可殺死所有的野生酵母,而選用特殊的人工選擇酵母(如增香酵母、非色素固定酵母等)。
一旦葡萄原料通過二氧化硫處理和加入選擇酵母後,葡萄酒工藝師就應促進酵母菌的生長及其發酵活性。在這個過程中,葡萄酒工藝師應對兩個因素進行控制。一個因素是溫度。溫度一方面影響酵母菌的繁殖速度極其活力,另一方面影響酒精發酵。溫度高於40℃,酵母菌就會死亡;溫度高於30℃,發酵中止的可能性就會加大。因而,符合酵母菌生物學要求和葡萄酒工藝學要求的溫度范圍為18-30℃。另一個因素是氧。在添加酵母前的一系列處理過程中,葡萄汁所溶解的氧,很快就被基質中的氧化酶所消耗。留給酵母菌的氧則很少。因而酵母菌的繁殖條件至少部分地為厭氧條件。在厭氧條件下,酵母菌的生存和繁殖的主要因素為細胞中的固醇和非飽和性脂肪酸。但這兩者的生物合成就必須氧。因此,必須為酵母菌供氧。供氧的最佳時間為入罐後酒精發酵以前。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希望酒精發酵迅速徹底,就必須進行一次開放式倒罐。
在酒精發酵結束以後,接著登場的就是乳酸細菌。由於葡萄酒的酸度高、pH值低、酒度高,不利於乳酸菌的活動,蘋果酸-乳酸發酵的控制就比較困難。為了促進蘋果酸-乳酸發酵的順利進行,可在酒精發酵時,對幾罐的原料不進行二氧化硫處理,並進行輕微的化學降酸,在酒精發酵結束後,用這幾罐的葡萄酒與其它罐的葡萄酒混合,同時防止溫度過低,應將溫度控制在18-20℃。在蘋果酸-乳酸發酵結束後,應立即進行二氧化硫處理,防止乳酸菌分解戊塘和酒石酸。
很顯然,酒精發酵並不僅僅是將糖轉化為乙醇,它同時對香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在這一階段,才使葡萄汁具有了葡萄酒的氣味。一般認為,葡萄酒芳香物質的含量為其形成的酒精量的1%左右。工藝師的作用就是促進這些芳香物質的形成,並且防止它們由於二氧化碳的釋放而帶來的損失。
在發酵結束後,葡萄酒的生物化學階段也就結束了。釀造的第二階段則是物理化學階段。這一階段的作用是將生葡萄酒轉化為可供消費者享用的成熟葡萄酒。
葡萄酒的穩定和成熟
剛剛發酵結束後的葡萄酒,富含二氧化碳,而且渾濁,紅葡萄酒的顏色為不太讓人喜歡的紫紅色,它具有果香,但口感平淡,酸澀味苦,並且不穩定。如果將一瓶生葡萄酒放入冰箱,幾天後,就會出現酒石和色素沉澱。這是葡萄酒在酒灌或在酒桶中的成熟過程中緩慢出現的正常現象。這一成熟過程可持續幾個月,或者幾年。
分析結果表明,這些沉澱物主要是酒石酸、鉀、色素、丹寧、蛋白質及微量鐵和銅。實際上,葡萄酒既是化學溶液,又是膠體溶液。它含有以溶解狀態存在的多種化學物質,其中一些接近飽和狀態,它同時還含有多種大分子膠體,包括果膠、多糖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丹寧、花色素苷等多酚,等等。主宰葡萄酒穩定和成熟主要是離子平衡、氧化、還原、膠體反應等,極少數情況下還有酶反應和細菌活動。
在葡萄酒的成熟和穩定過程中,最快的反應是酒石酸的沉澱。在葡萄酒的pH條件下,酒石酸與鉀離子結合,形成酒石酸氫鉀,酒石酸氫鉀難溶於酒精,其溶解度在低溫下降低。因此,在酒精發酵結束後,隨著溫度的降低,就會出現結晶沉澱而形成酒石。結在發酵罐內壁的酒石層,有時可達數厘米。蘋果酸-乳酸發酵會加速酒石沉澱,因為這一發酵可提高葡萄酒的pH值。
第二個重要的現象涉及多酚物質。花色素以游離態和與丹寧的結合態的形式存在於葡萄酒中。丹寧本身也是由聚合度不同的黃烷聚合而成,它也以游離態和結合態的形式存在,其結合態主要是與多糖結合。在葡萄酒的貯藏過程中,小分子丹寧的活性很強,它們或者分子間聚合,或者與花色素苷結合。這樣,游離花色素苷就逐漸消失,因而,陳年葡萄酒的顏色與新酒的顏色就不一樣了。隨著*色調的加強,紅葡萄酒的顏色由紫紅色逐漸變為寶石紅色,最後變為瓦紅色。與黃烷的聚合度有關的澀味也逐漸降低,從而使葡萄酒更加柔和,並保留其骨架。聚合度最高的丹寧就變的不穩定而絮凝沉澱。葡萄酒多酚物質的這些轉化,必須通過由在葡萄酒中正常存在的微量鐵和銅催化的氧化反應。但是,這些氧化反應必須在控制范圍內。所以,葡萄酒的成熟和穩定,必須要有氧的參與,但氧的量必須控制。在成熟和穩定過程中,氧的加入是通過葡萄酒的分離或者由桶壁滲透來實現的。因此,確定葡萄酒的分離時間或者在木桶中的陳釀時間,就成為葡萄酒陳釀藝術的關鍵。
通過上述反應,葡萄酒就逐漸地、緩慢地達到其離子、膠體和感官平衡狀態。
通常需要通過人為的方式,加速葡萄酒陳釀過程中的這些沉澱和絮凝反應。第一種方式就是低溫處理,即將葡萄酒的溫度降低到接近其冰點,保持數天後,在低溫下過濾。然後就是下膠,即在葡萄酒中加入促進膠體沉澱的物質,它們或者與葡萄酒中的膠體帶有相反的電荷,或者可與葡萄酒中的膠體粒子相結合。如在白葡萄酒中用於去出蛋白質的澎潤土,在紅葡萄酒中用於去出過多丹寧的明膠和蛋白。它們在絮凝過程中,還會帶走一部分懸浮物,從而使葡萄酒更為澄清。
下膠澄清的機理比過濾更為復雜。它會引起蛋白質、丹寧、和多糖之間的絮凝,同時還能吸附一些非穩定因素。所以下膠不僅僅能夠使葡萄酒澄清,同時也能使葡萄酒穩定。
在低溫處理和下膠以後,葡萄酒就可被裝瓶了。在裝瓶前,需要對它進行一系列過濾,過濾的孔徑應越來越小,最後一次過濾應為除菌過濾。在裝瓶以後,葡萄酒就進入還原條件下的瓶內貯藏階段,這一階段是將果香轉化為醇香的必需階段。但目前還沒有完全搞清楚其原理。 長了點 有興趣就看一下吧
4. 葡萄酒的「酒淚」是怎麼形成的
酒淚,也叫酒腿,也就是掛杯。掛杯的形成也就是著名的「馬倫哥專尼效應」(Marangoni Effect),液體的這種因為屬表面張力梯度而造成的傳質現象。
葡萄酒的大部分成分是水,其他重要物質有礦物質、多酚類物質、糖、酸、甘油和乙醇等。其中水和乙醇對酒淚的形成尤其重要。水的表面張力比較高,它習慣於吸附其他的分子。乙醇的表面張力比水的低,而且它的極性更弱。水和酒精的混合液的表面張力比純凈水的要低一些。
因此,當葡萄酒中的乙醇開始揮發之後,酒液表面的乙醇分子濃度就會下降,從而導致酒液的表面張力升高,最終形成一個表面張力梯度。出現這樣的梯度後,下層酒液中的水分子就會自動往上移動到液體表面,以緩和表面的張力。於是,在一杯葡萄酒的主液面上,就會形成一圈高低表面張力區,隨著乙醇的不斷揮發,高低表面張力區會不斷擴大。不過,高低表面張力區之間的牽引力並不能抵抗重力的作用,所以杯壁上的液體最終還會慢慢流回到主液面,形成所謂的「酒淚」。
5. 葡萄酒是怎樣釀成的
一、准備工具:家釀葡萄酒的工具很簡單,我使用的工具包括容量10公升的醫用廣口瓶四隻,舊葡萄酒瓶、大可樂瓶十餘個,塑料或者不銹鋼飯勺一個、塑料漏斗一個,塑料虹吸管(1.5米長,可到賣金魚的市場購買)一根,過濾殘渣用尼龍襪一隻。
二、選購原料:我們這里不是葡萄產地,但是批發市場上外地來的葡萄總是供應不斷,其中以「巨豐」品種為多,價錢目前為每公斤2元左右,據說秋後剛上市的時候價格每公斤1元。購買葡萄要選擇那些成熟、飽滿、沒有病害的,葡萄皮的顏色越深越好。
三、清洗葡萄:如果在當地購買葡萄,並且知道葡萄收獲之前沒有噴灑農葯,則此工序可以取消。為了放心起見,我還是對葡萄進行了清洗:現在的葡萄都是用塑料袋包裝後放進塑料包裝箱中,每箱5公斤左右,運輸到家之後,將葡萄從塑料袋倒進塑料箱,取出其中的保鮮劑,然後將裝著葡萄的塑料箱放進水池(我用的是家裡的浴盆)之中浸泡,浸泡時可搖晃幾次塑料箱,兩個小時之後將水放凈,再用清水沖洗。然後將塑料箱放在通風的地方控干水分。
四、破碎裝瓶,首次發酵:破碎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把葡萄從梗上摘下,三、五個一起放在手中,然後把手伸進廣口瓶,把葡萄皮攥破即可。注意瓶子不可以裝滿,到三分之二處就要停止。葡萄酒里的酒精是靠其中的糖分在酵母菌作用下產生的,如果你喜歡酒精度數高一些,中間可以分幾次撒進白砂糖或者蜂蜜。我是按照10公斤葡萄、一公斤白糖的比例加糖的,出來的葡萄酒大約在10度,類似市場出售的干紅。葡萄裝瓶後把瓶子蓋好(不要蓋的很嚴,只要不進灰塵就可以了),放在溫暖的地方等待葡萄自然發酵。葡萄皮上有天然酵母菌,我們不必考慮發酵菌種問題。
東北的家庭都有暖氣,室溫在18℃左右,這樣的室溫很適宜做葡萄酒。一般說來,裝瓶後24小時即可觀察到瓶內有氣泡出現,以後便發現葡萄里的汁液析出,葡萄皮浮起,泡沫逐漸增多。這時每天用勺子攪動兩次,把露出來的葡萄皮壓進,讓葡萄皮得到葡萄汁液的充分浸泡。
五、渣、液分離,二次發酵:經過5~7天,發酵逐漸轉為平緩,葡萄皮浮在上面,顏色由深變淺,葡萄籽和大部分葡萄肉的殘渣沉在瓶底,此時就應該把殘渣和酒液分離。具體辦法是先用虹吸管將中間的酒液吸出,然後把殘渣裝進尼龍襪,用手由輕到重的擠壓,再像擰衣服一樣擰,使殘渣中的酒液基本流凈。最後把所有的酒液混合在一起,裝進廣口瓶繼續發酵。此時酒液很混濁,你大可不必介意。
六、過濾澄清:第二次發酵時間大約為一個星期,此時酒液已經澄清,也不再升起氣泡。這時可對瓶內酒液進行一次過濾:用虹吸管先把上面的酒液吸出,然後對含有殘渣和酒泥的部分過濾,裝進瓶中靜置。如果你想讓葡萄酒有晶瑩剔透的感覺,則可以用雞蛋請對其進一步澄清。具體操作辦法是:將雞蛋(10公升酒一個雞蛋)磕一個小孔,把蛋清倒進大碗(不必要倒得很凈,剩餘部分你可以煎一個雞蛋作為下酒菜),用筷子將蛋清打散,不要怕費力氣,最少打它十幾分鍾,讓滿碗全是蛋清泡沫。之後用酒液將蛋清泡沫沖進廣口瓶,用勺子將廣口瓶中的酒液充分攪拌,接著靜置二個星期。
七、儲藏和飲用:經過靜置澄清後的葡萄酒,最好把它裝進小瓶儲藏。用1.5升的舊葡萄酒瓶最為理想,裝「可樂」的2.25升塑料瓶也不錯,裝瓶要裝的滿一些,瓶蓋也要蓋緊,然而放到家中溫度比較低的地方(據說儲存溫度最理想的是13℃)。什麼時候想喝,就拿出一瓶,建議你每天晚上都喝上半斤。按照這一方法所釀造的葡萄酒,味道和市場上的干紅差不多,如果你招待女客人,可以在裡面加一些白砂糖或者蜂蜜,足可以讓女士在甜美中陶醉。
6. 葡萄酒是怎樣的,就是葡萄汁加酒精嗎
葡萄酒是以葡萄為原料釀造的一種果酒,釀造葡萄酒不用加酒精。
葡萄酒其酒精度高於啤酒而低於白酒。營養豐富,保健作用明顯。有人認為,葡萄酒是最健康最衛生的飲料之一。
它能調整新陳代謝的性能,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膽固醇增加。還具有利尿、激發肝功能和防止衰老的功效。
也是醫治心臟病的輔助劑,可預防壞血病、貧血、腳氣病、消化不良和眼角膜炎等疾病。常飲葡葡酒患心臟病率減少,血脂和血管硬化降低。
古代的波斯是古文明發源地之一。多數歷史學家都認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釀造葡萄酒的國家。
隨著古代的戰爭和商業活動,葡萄酒釀造的方法傳遍了以色列、敘利亞、小亞細亞阿拉伯國家。由於阿拉伯國家信奉伊斯蘭教,而伊斯蘭教提倡禁酒律,因而阿拉伯國家的釀酒行業日漸衰萎,幾乎被禁絕了。
後來葡萄酒釀造的方法從波斯、埃及傳到希臘、羅馬、高盧(即法國)。然後,葡萄酒的釀造技術和消費習慣由希臘、義大利和法國傳到歐洲各國。
(6)葡萄酒的酒精如何形成擴展閱讀:
葡萄酒的品種很多,因葡萄的栽培、葡萄酒生產工藝條件的不同,產品風格各不相同。
可以按酒的顏色分辨:
1、白葡萄酒:用白葡萄或皮紅肉白的葡萄分離發酵製成。酒的顏色微黃帶綠,近似無色或淺黃、禾稈黃、金黃。凡深黃、土黃、棕黃或褐黃等色,均不符合白葡萄酒的色澤要求。
2、紅葡萄酒:採用皮紅肉白或皮肉皆紅的葡萄經葡萄皮和汁混合發酵而成。酒色呈自然深寶石紅、寶石紅、紫紅或石榴紅,凡黃褐、棕褐或土褐顏色,均不符合紅葡萄酒的色澤要求。
3.桃紅葡萄酒:用帶色的紅葡萄帶皮發酵或分離發酵製成。酒色為淡紅、桃紅、橘紅或玫瑰色。凡色澤過深或過淺均不符合桃紅葡萄酒的要求。
這一類葡萄酒在風味上具有新鮮感和明顯的果香,含單寧不宜太高。玫瑰香葡萄、黑比諾、佳利釀、法國藍等品種都適合釀制桃紅葡萄酒。另紅、白葡萄酒按一定比例勾兌也可算是桃紅葡萄酒。
7. 葡萄酒中的酒精是怎樣產生的
葡萄酒中的酒精是由葡萄汁中的糖分轉化而來。葡萄榨汁後,葡萄皮上的酵母菌溶解在葡萄汁中,把葡萄汁中的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葡萄酒是天然健康的酒類飲料。
8. 葡萄酒是怎麼形成的
葡萄酒是用新鮮的葡萄或葡萄汁經發酵釀成的酒精飲料
總體說來, 紅葡萄酒的釀制與白葡萄酒類似,只是在發酵時要讓葡萄果皮、果肉、果核在一起共同進行。持續發酵時間由幾天到三周不等,從而使葡萄酒得到酒味、香味和深紅的顏色。將葡萄皮分離出去,監視著它繼續在釀酒桶中發酵。直到裝瓶前, 葡萄酒在橡木桶和釀酒罐中不斷的成熟。具體過程如下: 第一,去梗,也就是把葡萄果粒從梳子狀的枝梗上取下來。因枝梗含有特別多的單寧酸,在酒液中有一股令人不快的味道。 第二,壓榨果粒。釀制紅酒的時候,葡萄皮和葡萄肉是同時壓榨的,紅酒中所含的紅色色素,就是在壓榨葡萄皮的時候釋放出的。就因為這樣,所有紅酒的色澤才是紅的。 第三,榨汁和發酵。經過榨汁後,就可得到釀酒的原料——葡萄汁。有了酒汁就可釀制好酒,葡萄酒是通過發酵作用得的產物。經過發酵,葡萄中所含的糖分會逐漸轉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在發酵過程中,糖分越來越少,而酒精度則越來越高。通過緩慢的發酵過程,可釀出口味芳香細致的紅葡萄酒。 第四,添加二氧化硫。要想保持葡萄酒的果味和鮮度,就必須在發酵過程後立刻添加二氧化硫處理。二氧化硫可以阻止由空氣中的氧使葡萄酒所引起的氧化作用。新酒在發酵後大約3周左右,必須進行第一次沉澱與換桶。第二次沉澱要4至6周。沉澱的次數和時間上的順序,完全就是所要達到的口味。 第五,葡萄酒在桶中存了3至9個月以後,就要裝瓶了。以前,葡萄酒瓶以軟木塞來封口,2001年以後,很多科技革新的裝瓶廠都採用新式的真空密封的旋轉式酒瓶。
9. 紅酒所含的酒精是自然產生的嗎
葡萄經過發酵後抄形成的含襲有酒精的天然健康飲品,按形態分有靜止型、起泡型、加強型、加香型等;若按顏色分,則有紅葡萄酒、白葡萄酒、玫瑰紅葡萄酒等;另外由酒的含糖量來分,又可以分為干型、半干型、半甜型、甜型幾種.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5.5%至14%不等.加強型葡萄酒由於加入了較多的葡萄酒精,使得其酒精含量提高到了15%到22%,如西班牙的雪莉酒、葡萄牙的波特酒;而起泡型葡萄酒則內含豐富的二氧化碳氣,
10. 請問用葡萄怎麼製作葡萄酒,用什麼酒精
家庭釀造葡萄酒方法如下:
以10斤葡萄為例:10斤葡萄去梗,捏碎,加糖(白砂糖10%~15%,混合均勻後回加入答酵母菌(發面的活性乾酵母)5~10克,密封發酵。前10天每天排氣2次,之後大於20天進行過濾,一個月就釀造好了,可以喝了。
注意事項:
發酵葡萄酒之前要捏碎葡萄,但不能弄碎葡萄籽。發酵4天,酒味應該有了。產氣量也比較大,每天攪拌兩次、三次,把氣體排出去,體積就會減少。
好喝看個人喜好哪種,喜歡甜型的,喝葡萄酒之前加一下糖,溶解了就可以喝。喜歡干型的,不加糖,就可以喝了。
酒精一般情況是不用的,發酵過程產生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