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葡萄酒行業營銷模式研究應該提出什麼問題
問題參考前瞻產業研抄究院《2016-2021年互聯網對中國葡萄酒行業的機遇挑戰與應對策略專項咨詢報告》顯示,『互聯網+』打破了唯規模才能發展的模式,給予了個性企業為個性消費者提供個性服務的生存空間。而葡萄酒天然的以個性為特徵,通過發揚個性才得以生存和發展。『互聯網+』與葡萄酒行業的深度融合,必將形成『葡萄酒+』的新模式,促進葡萄酒業的快速發展。
如今,在「互聯網+」大潮的沖擊下,我國的傳統葡萄酒企業離開了互聯網酒業公司將很難生存。目前,傳統的葡萄酒企業與互聯網酒業公司牽手已經成為了國內最常見的商業模式。
我國葡萄酒行業的「互聯網+」模式,將在2016年繼續大行其道。然而,「互聯網+」模式也存在著很多問題,諸如:低價競爭問題、誠信問題、物流問題等等。我國的互聯網葡萄酒行業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獲得迅速的發展。
⑵ 關於紅酒的問題!
1、紅酒是可以作假的,所謂的三精一水就是這個樣。超市裡100塊以下的多半是這樣,但並不是100塊以上的就不是這樣,問題在於你怎麼樣去區分。你那個賣過長城的朋友的那種說法,我個人是絕對不贊同的,賣二三十塊錢的紅酒可以作為保健作用來喝?那相當於拿貨價是十來塊的紅酒不可能是用真正的葡萄釀造的,你那朋友不是自己不懂行就是有意欺騙你。三精一水(作假)的紅酒主要集中在國產酒,特別是擦邊球的那些酒,打上所謂的長城,華夏什麼的名頭的各類公司出產的紅酒。第二種是集中在進口國外原液國內灌裝的紅酒,這類酒一般進口的原液質量都不怎麼樣,然後在國內灌裝時還會再加各類勾兌東西,這一類也不是好酒。
2、建議買一進國外的酒,這基本上是對的,但也得注意幾個方面:第一、得買原瓶原裝進口紅酒,這就得排除掉進口原液國內灌裝酒這一部分,畢竟這一類酒也會打上進口國外酒的名頭。第二、你得有相應的紅酒知識去分辨,法國酒也有一部分是很便宜的酒,像VDT一類的酒,其實口感很多是不怎麼樣的,你得會學會選擇, 怎樣選擇澳洲酒、法國酒等。第三、100塊錢,是可以買到不錯的酒的,你在買的時候得注意到你是在什麼渠道買的酒。在網上買的應該有很多不錯的,還是那句話,得學會分辨。我沒在網上買過酒,沒法給你建議,不好意思。
3、關於窖藏:你得先清楚整個紅酒的釀造過程,從葡萄的採摘、釀造、橡木桶發 、到最後裝瓶大概的流程。紅酒是有生命的,是指從葡萄採摘,釀造到裝瓶,存放,最後到整瓶葡萄酒過了最佳飲用期,然後死掉的過程。像拉菲的正牌酒,頂級法國名庄酒,也只是在橡木桶陳年18-20個月的時間,然後裝瓶。而也有很多澳洲酒都不用橡木桶陳年,也同樣具有它自己的風格,而用橡木桶陳年一般只是為了讓葡萄酒更具特點、風味與復雜的個性。
紅酒是需要一定的穩定的存放環境,最佳的就是地窖的存放,因為地窖的環境比較穩定,各方面條件好,可以讓紅酒慢慢成熟,然後達到最佳飲用期。像恆溫酒櫃也是不錯的選,。如果存放條件不好,會加速紅酒的成熟(非正常成熟的),甚至讓紅酒變質。
紅酒存放的過程,不管是窖藏還是恆溫酒櫃存放,還是隨便放在家裡頭,其中的單寧酸是不會變多變少的,只會變成熟變柔和。這個跟所謂的窖藏是沒有關系的。
紅酒的價值在於裡面的品質風格的某些不同,而不在於營養價值的高低。
一瓶上萬塊的名庄酒,跟一瓶普通百來塊錢的AOC餐酒,營養成分是一樣的,差距的就是在於酒裡面某些化學成分的不同,而導致酒質的千差萬別,當然也包括品牌價值在裡面。
不同年份的價格差異更多是只跟該年份好壞的差異,而不是跟年份的長久有差別的。像一瓶過了成熟期甚至老化死掉的紅酒,年份可能是十幾二十年,都比不上一瓶存放兩三年剛開成熟期的紅酒,因為前者都變質了,你說這時是年份老的值錢呢還是年份短的值錢呢?對現在的國產紅酒談年份是沒意義的。
最後說再說一下窖藏這個概念,當你熟悉紅酒這一種文化後,你就會覺得窖藏這個詞,在國內的情況就跟最早提到的年份、樹齡是一個樣的,對於國內的廠家來講。這僅僅是一個炒作的概念而已。
建議樓主多了解些紅酒知識,那麼你就更能買到稱心如意的紅酒了。
有興趣可以跟聯系。
完畢:紅酒百分百 老紀
⑶ 如何做好紅酒銷售工作
紅酒銷售技巧:
1、要有細致的洞察力,要從客人的穿著來判斷客人的層次(不是教你以貌取人),要主動跟客人搭訕,詢問客人的需求(例如:先生/女士:您好!有什麼能幫到您的嗎?你是買送禮的酒還是··)態度要誠懇,語氣要柔和,眼光要真誠的看著對方,給人一種值得信任的感覺。
2、推銷酒的時候要懂得察言觀色,千萬不要和顧客狡辯,盡量保持一種服務的低姿態。先側面了解客戶對葡萄酒了解程度,然後比他多一點的了解再告訴他就可以了,其中最主要的是講他喜愛的品種及品牌的介紹。大忌不要太過於在客戶面前顯示的專業知識,這樣會讓客戶反感的。一句話,就是要專業,才能滿足客戶需求或引導客戶消費。
3、要注意酒在貨架上的陳列的牌面,要盡可能的最大化。在顯眼處要擺上酒的文化背景和介紹。價簽要明確,不要讓人家看半天想買了卻因為你的這些細節小事而最終耽誤了自己的生意,甚至還會引起顧客的不滿,喪失一批回頭客。如果是高檔紅酒,應該有冷櫃,將其置放在冷櫃內出售。這樣可以給顧客感覺你賣酒很專業,是大品牌。
紅酒是葡萄酒的一種,並不一定特指紅葡萄酒。紅酒的成分相當簡單,是經自然發酵釀造出來的果酒,含有最多的是葡萄汁,葡萄酒有許多分類方式。
以成品顏色來說,可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紅葡萄酒三類。其中紅葡萄酒又可細分為干紅葡萄酒、半干紅葡萄酒、半甜紅葡萄酒和甜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則細分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粉紅葡萄酒也叫桃紅酒、玫瑰紅酒。楊梅釀制的叫做楊梅紅酒。還有一種藍莓釀制的藍莓紅酒。
⑷ 葡萄酒銷售專業人士請進!!
葡萄酒是中國的泊來品。雖然一個世紀以來,中國的葡萄酒業發展迅速,且在國內市場中也已形成幾大強勢寡頭品牌,但是,面對全球的國際市場,中國的葡萄酒業還只是一個並不強大的個體,因此,中國的葡萄酒產業若想在未來全球一體化的經濟浪潮中立足,就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的競爭力。那麼,中國的葡萄酒產業又是如何的一個競爭力現狀呢?筆者試圖從以下幾方面對此做以探討。
一、市場存在的力量
量變產生質變。在產品趨於同質化的環境下,搏弈的力量取決於量的突破。從中國葡萄酒的宏觀角度,其之所以能夠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整體競爭實力必然來源於其市場中存在的規模力量的基礎。
中國的葡萄種植面積世界第一,釀酒葡萄面積也居前列。2005年,釀酒葡萄栽培總面積約46.6千公頃,結果園面積約34.3千公頃,總產量約48萬噸左右。根據國家葡萄、葡萄酒發展規劃,到2010年全國釀酒葡萄種植面積將達66.67千公頃,2015年將達100千公頃。
2005年我國葡萄酒產量43.4萬千升,銷售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達到102.3億元;2006年葡萄酒總產量達49.51萬千升,銷售收入129.5億;2007年產量為66.51萬千升,銷售收入達到146.8億元。年增長率均處於世界最高水平。
2007年,在世界葡萄酒行業1000億美元的銷售總額中,中國的消費總量首次佔到了較大比重,目前,法國和義大利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消費國,分別佔有世界葡萄酒市場12.7%和12.6%的份額。其後是美國(11.1%)、德國(10.3%)、英國(5.4%)、阿根廷、西班牙、俄羅斯、羅馬尼亞和中國(2.2%)。
此外,企業規模和數量不斷擴大,品牌數量逐年增加。
中國葡萄酒從第一個工業化酒廠開始到現在已有100多年歷史,近20年發展最為迅猛。據統計,我國現已有葡萄酒生產企業500多家,形成了以張裕、長城、王朝、威龍為龍頭的一線品牌企業;以雲南紅、華東、龍徽、北京豐收、甘肅莫高、寧夏賀蘭山、東北通化股份、長白山、新疆新天等為主的二線品牌企業,他們在產能、技術、設備等方面都已趨於成熟;另有眾多的葡萄酒企業也基本上具備了國際質量標准,並通過了認證,構成了山東的煙台、蓬萊、河北的昌黎、懷來、東北的通化、西北的甘肅、寧夏、新疆、黃河古道地區以及西南地區的品牌集群。而從事葡萄酒銷售的企業更多,其中包括進口葡萄酒代理經銷企業,產銷雙方共同培育市場。從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型企業到小規模精細化生產企業,從全國代理到區域經銷到終端銷售,已形成了完整而龐大的產業體系。
二、品牌力
品牌力是擁有某種准確定位的產品力的企業綜合實力的整合,而不僅僅是廣告的形象展示力度。
1、在品牌定位方面,葡萄酒品牌已緊隨國際主流,主要有葡萄概念(如赤霞珠、蛇龍珠、解百納等)、年份概念(如張裕解百納1994、1998、2000干紅;王朝1992、1998、2000干紅;新天的系列標注年份的葡萄酒等)、產地概念(庄園酒、酒庄酒、葡園A、B、V、S區、葡萄酒十大產區等)、樹齡(香格里拉酒業股份公司和雲南紅酒業的系列樹齡酒)等等。
此外,張裕、王朝、長城一直是中高檔葡萄酒市場的主力品牌,但是在近兩年的戰略調整後,他們基本放棄了低端產品,將市場空間留給了眾多營運成本低、操作模式靈活的小酒廠。如長城的華夏葡園A區、星級長城、金色庄園和君頂酒庄酒,構成了長城高端系列的「長城防火牆」;張裕也已用卡斯特酒庄、黃金冰谷、北京愛菲堡和紐西蘭張裕凱利酒庄完成了高端布局。
2、區域化的產品綜合實力。「七分原料、三分工藝」再次說明了好葡萄是釀造好葡萄酒的根本所在。中國十大葡萄產區的氣候土壤各有千秋,葡萄表現獨具風格。同在北緯40度至44度釀酒葡萄黃金生長帶的西域沙地葡萄酒和東部海岸葡萄酒是我國重點葡萄酒產區,其中西域沙地葡萄酒源因於「沙釀天成」,「零污染產區」使得酒體豐滿、口感醇厚,盛產赤霞珠;東部海岸以碧浪金沙和精耕細作的傳統孕育了優質的葡萄園區,其酒體平衡,口感柔順,盛產蛇龍珠。東北地區因其獨特的寒冷氣候,賦予了葡萄耐寒抗凍,形成了極有中國特色的山葡萄酒,並為規模化生產冰葡萄酒創造了可能;而雲南獨特的高原氣候則形成了獨具風格的玫瑰蜜、水晶葡萄,其生長期長,成熟早,種植成本低,特別是香味獨特、濃郁,又能釀造出色鮮味美、入口柔和的紅酒,宜新鮮飲用,非常符合中國人的飲酒口味,出現了以雲南紅、香格里拉藏秘為代表的品牌產品。
3、產品結構。在2007年葡萄酒的產品結構分布中,全汁葡萄酒為主,干型、半干型葡萄酒占總量過50%。在干型葡萄酒中,干紅佔比80%,干白20%,中國葡萄酒的結構也基本趨於合理。
4、企業實力。在我國的500多家葡萄酒企業中,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以張裕為首的老牌葡萄酒生產企業;二是其他酒類生產企業或是其他行業轉為生產葡萄酒;三是沿海的進口葡萄原酒灌裝企業。雖然行業發展迅速,但是中小企業(產能在1000噸以下)佔比高達80%,過萬噸產能的企業目前為張裕、王朝、長城、威龍、豐收、通化等,其中長城、張裕、王朝三分天下,以2006年計,三巨頭的市場佔有率合計已高達52%,資產合計擁有佔全行業的38%,銷售收入更是佔到了全行業的56%,行業集中度非常高。
5、品類創新的產品力。如中法合資安徽喀塔斯酒業的仙人掌干紅、安徽懷遠的石榴干紅、東北的野山葡萄洞藏干紅等新的葡萄酒品類,品類增加的一方面也體現出了葡萄酒的中國特色。
6、品牌形象力。國內葡萄酒業在廣告傳播、公關活動方面也做了很大的積累,尤其是幾大品牌的市場帶動,使得國內葡萄酒品牌在產品知名度方面遠遠超過進口葡萄酒品牌。
三、技術實力
現階段我國的葡萄酒企業的釀酒工藝、技術水平與世界同步。無論是像張裕、王朝、長城等大型葡萄酒企業,還是諸多名不見經傳的中小型葡萄酒企業,釀造葡萄酒的設備,生產葡萄酒的工藝技術,釀造葡萄酒的原輔材料等等,基本上都是與國際同步的,大都引進的是國外最先進的設備,最先進的技術,最先進的輔料。如華夏率先在國內採用新型無機過濾技術,引進了國際最先進的高科技環保型德國賽多利斯公司的卷式錯流過濾設備。這種工藝設備不僅降低了葡萄酒在處理過程中能源的損耗,也進一步提高了葡萄酒品質。
可以說在技術和設備上,國產葡萄酒已近接近或者等同於國際水平。而且,張裕、長城和王朝等領軍品牌逐漸切入國際葡萄原酒市場,進行國外葡萄酒廠的收購或者參股更是一步到位地得到國際一流的技術與設備。
此外,亞洲唯一的葡萄酒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世界在校和培養學生最大的葡萄酒專業人才學府之一,同時,全國多所農業院校或開設葡萄酒工程學科、或開設葡萄酒研究機構、或與企業聯合培養高素質釀酒人才,為中國葡萄酒行業的科技進步奠定了人才和技術基礎。
在技術規范方面,法律法規體系日益完善,逐漸與國際接軌。自2003年起,國家正式廢除了半汁葡萄酒的標准,禁止企業生產含水的葡萄酒。這意味著葡萄酒業向規范化又邁出一大步。《規范》在許多方面有較詳細和系統的規定,如對葡萄汁按中途抑制發酵葡萄汁、濃縮葡萄汁和焦糖葡萄汁三類進行定義和說明。對特種葡萄酒也按利口葡萄酒、冰葡萄酒和山葡萄酒等10類一一定義說明,且在許多地方參照國際葡萄和葡萄酒組織的標准,與國際接軌是大勢所趨。《規范》的出台將促進葡萄酒行業的有序競爭和良性發展。
而2008年正式實施的新標準是廣泛參照了國際葡萄酒標准制定的,作為強制性標准並增加了根據含糖量進行的分類和感官分級評價的描述,將有力推動中國葡萄酒國際化進程。其中對年份、品種、產區等概念的明確定義也是規范性企業期盼已久的。
四、市場拓展力
企業市場拓展能力則是企業競爭力的最客觀表現,因為,市場拓展不只是策略,還要有資本後盾,只有二者的有效結合才能產生良效。最直接客觀的銷售機會來自於渠道終端提供的消費機會。即餐飲終端的即飲市場,包括夜場渠道並且占據了葡萄酒消費市場的重要份額。
從行業平均統計數據看,餐飲酒店渠道(包括夜場)佔51%,零售渠道佔49%;在零售渠道中,超市和大賣場又佔55%,其餘為酒類專賣店等。在三家龍頭企業中,長城和王朝以餐飲渠道為主,比例超過55%,而張裕則在零售市場表現更強,商超的比例超過55%。
葡萄酒屬快速消費品,在產品功能、屬性和技術上的差別不大,市場能力和渠道就成為關鍵的成功因素,尤其是渠道。從三家行業龍頭公司的營業費用投入來看,近年來三大企業都不惜高昂的費用投入,並不斷借鑒白酒的一些成功營銷模式,他們所投入的銷售費用佔到該行業的總銷售費用的近60%,從而在渠道方面建立了中國葡萄酒的市場在位優勢。
中國的葡萄酒在繼承了中國白酒的廣告戰傳統之後,面對這一全新的文化產品,目前已回歸理性,鑒於葡萄酒的產品特點,在維持傳統流通渠道的同時,通過大力的渠道創新和更多的體驗營銷培養消費忠誠。
1、網路直銷:如廣州的葡萄酒聯網、煙酒在線等開展的葡萄酒網路訂購營銷模式已經成為
現代都市裡的一種新型的酒類銷售模式。
2、俱樂部會所模式:如星漫(國際)葡萄酒俱樂部,由中國時尚協會及法國廣東協會聯合
發起的關於探索葡萄酒文化及時尚品位生活的葡萄酒俱樂部。以及佳期紅酒庫,一個只銷售西班牙紅酒的商務會所。
3、葡萄酒專營店:如廣東駿德酒業、富隆酒窖、銘典酒業等只經營進口葡萄酒的運營模式。
4、收藏投資渠道:隨著國際葡萄酒收藏和投資熱潮的影響,中國也開始興起。如2007年張裕投資近2億元興建的北京張裕愛斐堡國際酒庄正式開業,備受行業關注的中國首批期酒同步推向市場。其愛斐堡酒庄2006年份期酒僅發售100桶,很快就售完。張裕愛菲堡的期酒引發了中國葡萄酒市場收藏和投資的廣泛討論,使更多的葡萄酒愛好者和投資者將目光聚焦在葡萄酒上。
五、國際化的形象力
走出國門到國際市場上去掙外匯也是體現中國葡萄酒企業競爭力的表現之一,在滿足國內市場的基礎之上,面對更高的高端市場利潤空間,就必須要通過國際化的市場去贏得,因此,做大做強的企業進入國際化也是一種必然。
而要切入國際化,必然要做到國際化的標準的對接。在產品創新上要迎合國際市場的口味及營養需求。如2006年中國的波龍堡有機葡萄酒以其獨特的生態理念成為打入法國市場的第一個中國獨資的有機葡萄酒品牌。再者如中法合資安徽喀塔斯酒業的仙人掌干紅,就是通過其獨到的營養理念成為了從國際市場進入國內市場的中國品牌。
此外,資本型的國際化也是進入國際市場的一大主流模式,如在國外設廠或者參股等。
自從長城葡萄酒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葡萄酒獨家供應商後,2007年正式啟動了全新的「人文奧運」戰略及三大奧運計劃,從品牌提升、品質領先、文化推廣三方面進一步提升國際市場對長城葡萄酒的認可,從而帶動中國葡萄酒行業從量變積累到質變。另一方面,君頂酒庄的正式開業無疑也是其進軍高端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戰略舉措。
此外,王朝在繼2006年先後與世界上最大葡萄酒設備製造商義大利貝多拉索公司、世界上最大的橡木桶製造商聖哥安公司、歐洲最大世界第三大零售商德國麥德龍集團,及歐洲最大葡萄酒分銷商法國吉賽福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後,2007年,王朝又進一步顯現出「強強聯合」的巨大優勢,與全球最大的葡萄酒、啤酒瓶包裝商美國0-1集團控股的奧聯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不僅可以獲得奧聯公司在研究葡萄酒瓶漏酒和氧化問題及世界葡萄酒瓶設計趨勢等方面的技術支持,還能得到奧聯每年至少3個酒瓶型、2000萬個優質玻璃瓶的可靠供給,通過產業資本的合作方式進入了國際化的道路。
近年來,張裕一直力圖將國際化深入到企業的未來戰略規劃遠景中去。2007年張裕全面進入戰略實施階段,6月份開業的愛菲堡酒庄,標志著張裕「4+1」的國際化戰略品牌布局終於成型,形成了煙台張裕卡斯特酒庄、張裕黃金冰谷冰酒酒庄、紐西蘭張裕凱利酒庄以及北京張裕愛菲堡國際酒庄細分各個高端市場、張裕解百納為中高端核心子品牌的布局,以高端形象進入國際市場。
參考資料:http://bbs.99114.com/showtopic-20833.aspx
⑸ 關於葡萄酒,有哪些鮮為人知的秘密呢
1、大部分情況下“便宜無好貨”。在大多數時候,你掏的錢越多,買到的葡萄酒品質越高。物美價廉這種情況並不常見。當你真的買到物美價廉的葡萄酒時,通常是因為釀酒商和進口商遭到了“剝削”。2、超市裡的葡萄酒半價銷售通常是個幌子。這是超市的一種不道德的銷售手段,一般情況下,這些葡萄酒的原價都會標得過高。3、在英國的葡萄酒市場上,葡萄酒的平均售價為5.11英鎊/瓶,這一價格讓許多酒商根本無利可圖。正因為這個原因,目前許多葡萄酒生產商(尤其是中端葡萄酒生產商)正陸續撤出英國市場。造成葡萄酒價格如此之低的部分原因是超市價格戰及消費者的討價還價等。
⑹ 葡萄酒業務員的工作內容都是什麼
是這樣子的,業務員與其他行業不同,要做好很難,必須要有一定得文化基礎,因為葡萄酒的銷售是一種文化的傳播,在中國了解的人很少,所以要學習很多的關於葡萄酒的知識,比如葡萄的種植,品種,酒的等級,新世界,舊世界的分法等等。
夏天是淡季,不好銷售是錯誤的理念,這只是針對國產葡萄酒的低端酒(400元以下)來說的,對於國產高端葡萄酒和進口酒來說基本上全年都是差不多的。除非你做的是進口灌裝酒的業務員,手裡抓不住固定客戶,宰一個是一個,那樣是不長久的,像是葡萄酒的業務員做個一年以上的話都會有固定客戶的,他們真正懂酒也喜歡葡萄酒,所以不存在淡季旺季,只是客戶多少的問題,
呵呵,不知你滿意嗎?
⑺ 賣紅酒有什麼話術
做銷抄售沒有什麼鐵定的話襲術。至於紅酒,你要了解紅酒,產地,年份,以及品種。紅酒有五大酒庄,紅酒頭牌:拉菲酒庄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最老的明星:奧比昂酒庄Chateau Haut-Brion
雄性氣質:拉圖酒庄Chateau Latour
藝術家風范:木桐酒庄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優雅風格:瑪歌酒庄Chateai Margaux 各大商場常見分兩類,干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也是通俗的帶甜味葡萄酒)只要你了解紅酒歷史,加上有一定銷售經驗就能很輕松的完成成交。
⑻ 進口葡萄酒的銷售渠道有哪些
據高菲酒業的市場觀察員分析:進口紅酒的銷售渠道,和白酒如出版一轍。可以簡單地權進行劃分:
1、普通渠道:也就是傳統銷售的流通渠道,譬如說小賣部,煙酒行,小型的臨街百貨店等;
2、商超渠道:大型的商場、超市,這些都是上了一定規模和檔次的場合。
3、餐飲娛樂渠道:KTV、夜場、酒吧、酒店、大型餐飲店等各類高中低檔場合。
⑼ 紅酒銷售好不好做
世界上沒有不好做的生意,也沒有好做的生意,只是看你願不願意去做而已,花沒花心思去做而已。
⑽ 紅酒銷售渠道有哪些
大多數企業都選擇了以品鑒會、專業品酒會等形式為突破口,以期藉助高內端、領袖型消費者來帶動市容場的整體發展。因此,專賣店、連鎖加盟店等形式也成為進口酒商情有獨鍾的一種市場模式,以及供經銷商底價操作等常規形式仍是高檔進口紅酒現階段主要銷售渠道
① 餐飲娛樂終端:選擇有一定檔次的賓館、酒樓、夜總會、酒吧、咖啡廳、西餐廳做為銷售終端。
②團購:這也是銷量較大而且見效快、資金佔用量小的渠道。團購對象是經濟條件好的政府機構、企業,主要用於單位的接待應酬、會議消耗、禮品、企業促銷用品。
③高級商場、超市、專賣店:這類場所銷售費用高,難度大,目前銷售比例不會大,在餐飲終端沒有取得成效前應該有選擇的進入,目的主要是提高市場能見度、知名度,起到廣告宣傳作用。
④分銷商:由於增加了中間環節,此類分銷商不宜太多,對象以下級地區為主,以免提高終端售價或攤薄銷售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