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怎麼樣的葡萄酒才算好酒
葡萄酒是以新鮮的葡萄或葡萄汁為原料,經全部或部分酒精發酵釀制而成的,酒精度等於或大於7%(v/v)的發酵酒。葡萄酒集營養、文明、時尚於一身,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後的首選酒種,也是國際貿易中交易額最大的酒種。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飲酒習慣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由單純追求嗜好型向追求營養型、保健型、享受型發展。到目前,葡萄酒已不再是外國人獨享的美味,國人對葡萄酒的需求量在連年不斷增加。
根據葡萄酒的定義可知,葡萄酒是由葡萄發酵釀制而成的,它的質量高低,首先取決於原料,然後取決於工藝,葡萄酒的生產過程是把葡萄原料的優秀的潛質,集中、完美地體現到葡萄酒中的過程,所以作為葡萄酒,應該具備葡萄品種的香氣、發酵產生的香氣及陳釀產生的香氣。這種味感應該是愉悅的、復雜的、有層次的。所謂葡萄品種的香氣,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果香,應該完全來自於天然——葡萄,而非人工外加的。
在葡萄酒中,根據原料品種的不同、工藝要求的不同,又可將葡萄酒分為若干種。如從顏色上分,葡萄酒可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這主要依賴於發酵過程中浸漬葡萄皮上色素量的多少而異;另外根據最終產品含糖量的不同,葡萄酒還可分為干型葡萄酒、半干型葡萄酒、半甜型葡萄酒和甜型葡萄酒。
時下,市場上銷售的葡萄酒,可以說品種繁多,這里不乏真正的、優質的葡萄酒,但也有許多劣質的、虛假的葡萄酒,其產品的屬性與葡萄酒相差甚遠:有的加入了大量的水、酒精;有的根本不用葡萄或用少量的葡萄;有的添加了人工色素等化學添加劑;有的沒經任何發酵只靠勾調;有的酒精度在4%左右甚至更低。這些產品的出現,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
葡萄酒的質量可從3個主要方面進行判別,即理化指標、衛生指標和感官指標。其中的理化指標是對葡萄酒最基本的特徵予以規定,即它應達到的最起碼的成分含量,例如酒精、糖度、酸度、二氧化硫等;衛生指標是衡量葡萄酒受微生物或重金屬污染的程度;感官指標是判斷葡萄酒質量好壞的一個重要方法,是對葡萄酒質量的綜合評價。
面對琳琅滿目的葡萄酒產品,消費者需要認真、科學地選購與消費。
首先,從執行標准上判斷質量。按照我國食品標簽標準的規定,葡萄酒的標簽上應該標注該產品所執行的標准。目前葡萄酒行業執行的標准有3種:第一種,是國家標准gb/t15037—94《葡萄酒》,該標准要求產品是以葡萄或以葡萄汁為原料,以全部或部分發酵釀制而成的,酒精度大於或等於7%(v/v),並規定了其他一些要求。按照此標准生產出的葡萄酒是真正意義上的葡萄酒。第二種,是行業標准qb/t1980—94《半汁葡萄酒》,它所限定的產品是以大於或等於50%葡萄原酒經調配而成的非原汁葡萄酒,這類產品中摻入了數量不等的水、酒精和添加劑。第三種,是以q開頭的企業標准,目前執行這類標準的產品的質量相差非常懸殊,有些企業的標准制定得高於國家標准,而有些企業特別是一些小企業,制定的標准則遠遠低於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要求,根本就是為劣質酒 「量體裁衣」而制定的。
所以,僅從企業執行的標准上,就可大致判斷出葡萄酒的質量水平。一般來說,執行國標的產品,應該是質量較好的葡萄酒;執行行標的產品,其質量水平一般低於執行國標的;執行企標的產品,除個別大企業制定了高於行業或國家推薦性標準的企標,所生產的產品質量很好以外,一般質量都較差甚至低劣,特別是在標准條文中,有些企業將「干浸出物」一項指標定得遠遠低於國標或行標,有的甚至迴避這項指標,對它根本沒有規定,這類酒肯定是人工勾兌的,是假葡萄酒。另外,一些進行無標生產的企業的產品,更不能列入選購行列。
其次,從酒精度的高低上判斷質量。酒精度是葡萄酒標簽中必須標注的內容。按照葡萄酒標準的規定,葡萄酒酒精度不應低於7%(v/v),正常工藝加工的葡萄酒的酒精度應該在11%(v/v)左右,一些特殊的產品可在7%~24%(v/v)之間。當葡萄酒中的酒精度小於7%(v/v)時,一個原因可能是葡萄原料質量太差;另一個原因就是根本沒有用葡萄進行發酵,這兩個原因都是導致葡萄酒質劣的原因。另外,酒精度太低,使葡萄酒的保質期受到影響,很難保證質量。
第三,從感官特徵上判斷質量。外觀:好的葡萄酒的外觀應該澄亮透明(深顏色的酒可以不透明),有光澤,其顏色與酒的名稱相符,色澤自然、悅目;質量差的葡萄酒,或混濁無光,或顏色與酒名不符,沒有自然感,或色澤艷麗,但有明顯的人工色素感。香氣:葡萄酒是一種發酵產品,它的香氣應該是葡萄的果香、發酵的酒香、陳釀的醇香,這些香氣應該平衡、協調、融為一體,香氣幽雅,令人愉快;質量差的葡萄酒則不具備這些特點,或有突出暴烈的水果香(外加香精),或酒精味突出,或有其他異味,使人嗅而生厭。口感:任何一個好的葡萄酒其口感應該是舒暢愉悅的,各種香味應細膩、柔和,酒體豐滿完整,有層次感和結構感,餘味綿長;質量差的葡萄酒,或有異味,或異香突出,或酒體單薄沒有層次感,或沒有後味。
2. 葡萄酒的味道怎樣才是好酒
品質良好的葡萄酒因含有豐富的醇類、酯類、酚類、醛類、有機酸等多種化合物質,因而具有典型的醇香、花香、果香或品種香味,這些香味純正、濃厚、令人感到愉悅。反之,劣質的勾兌酒氣味一般比較刺鼻、生硬,或多為酒精味和香精味道。
(2)怎麼樣的葡萄酒好擴展閱讀:
一款好葡萄酒需要具備的一些條件:
1、品種特色(Varietal Character):一款葡萄酒是否具有典型的品種特色對於判斷它的質量高低非常重要。比如黑皮諾(Pinot Noir)葡萄酒,如果它只帶有濃厚的橡木香,沒有反映出黑皮諾這個品種典型的紅色水果香氣,那就說明它的品種特色不是很明顯,算不上是一款好酒。
2、平衡度(Balance):平衡是指葡萄酒的各個元素——果香、酒精、單寧、酸、糖、酒體和餘味達成互補互益,相得益彰的關系,沒有哪個元素顯得過於突兀。比如,如果一款葡萄酒會讓你的喉嚨產生嚴重的灼燒感,那說明它的酒精度過高,沒有足夠的果香、風味和酒體跟它協調。而如果一款葡萄酒的橡木味過濃,那也說明它的平衡度不足,沒有足夠的果香與橡木香配合。
3、濃郁度(Intensity):濃郁度是對香氣和風味而言的。葡萄酒香氣和風味的濃郁度主要由品種本身和釀造方法來決定。那麼什麼樣的葡萄酒具有最佳的濃郁度呢?如果你把一杯葡萄酒放在胸前的位置,依然可以聞到它的香氣,那說明它的香氣濃郁度非常出色。如果一款葡萄酒可以帶給人的口腔各種各樣的風味,那說明它的風味濃郁度較佳。
4、復雜度(Complexity):復雜度跟濃郁度有所不同。一款濃郁的葡萄酒可能只帶有簡單的一兩樣香氣或者風味,這樣的葡萄酒不能稱之為「復雜」。復雜的葡萄酒會引發你進行思考。它的香氣非常活躍,而且富有層次,並會隨著時間發生一定的變化。另外,它的風味也非常多樣化。復雜的對立面就是簡單、平淡、乏味。
5、餘味悠長(A Long Finish):餘味是否悠長是判斷葡萄酒質量的標准之一。很多「大酒」的餘味可以持續30秒。不過對一般的葡萄酒來說,如果它的餘味可以持續15秒,那就足以說明它的餘味長度非常出色了。
6、情感反應(Emotional Reaction):如果一款葡萄酒能讓你覺得它非常迷人,能讓你變得開心,讓你禁不住喝了一杯還想再喝,那說明它已經成功激發了你的情感反應,已經成功虜獲了你的「芳心」。
最後,在專業地評判一款葡萄酒的質量時,要盡量避免受到個人味蕾偏好的影響,也要避免受到品牌效應的影響,要從它的品種特色、平衡度和復雜度等客觀的因素著手。
網路-葡萄酒
3. 怎樣的紅酒才算是好的
1、真葡萄酒在遇到有鹼性物品時,會變成藍色。比如用帶有鹼性的餐巾紙(或者在餐專巾紙上倒點屬鹼),將葡萄酒倒在上面一點,若是勾兌的假葡萄酒,顏色是不變的。
2、看葡萄酒液的顏色是否自然,葡萄酒上是否有不明懸浮物,再有看葡萄酒的分量是否足夠。葡萄酒瓶底的少許沉澱是正常的結晶體,酒變質變壞時顏色會有些混濁感。
3、打開酒瓶看木頭酒塞上的文字是否與酒標簽上的文字一樣。大的正規酒廠,酒瓶與酒塞都是專用的。一般小廠子和作假者是做不到的。
4、聞葡萄酒的氣味,如葡萄酒有赤霞珠、有梅樂等葡萄品種,好品種的葡萄酒有一股沁人肺腑的芳香,帶有葡萄酒產地天然氣候和地理環境的氣息(如梅樂會具有櫻桃、草莓和紅色漿果的香氣),氣味正;而一般勾兌的葡萄酒是無法比擬的。
5、飲第一口酒,酒液經過喉頭時,正常的葡萄酒是平順的,問題酒則有刺激感。咽酒後,若殘留在口中的氣味有化學氣味或臭氣味,則是不正常的,好葡萄酒飲用時一定是令人神清氣爽的。
4. 品質好的紅酒應該是什麼樣的
真正的好葡萄酒,是外觀、香氣和口感等感官因素的總和,表現在香氣、單寧、酒精、酸度、糖分之間的微妙的均衡,最高境界是外觀優雅、香氣豐美、單寧柔順、結構協調、質地精緻、口感復雜、回味悠長
這里的會品紅酒和專業的品酒師是兩個概念
首先,品紅酒的基礎規則要熟悉
第一步:看(sight)
錯誤的動作:將酒杯傾斜45%,放在與眼睛平視的地方。這種錯誤在大庭廣眾之下比比皆是,它使肉眼所見的葡萄酒顏色比標准色度表偏深。正確的動作:找一份好光線,以白色作為背景(品鑒葡萄酒時最好是白色桌布,或者桌上有張白紙),將酒杯傾斜著放在眼睛下方45°角的位置,仔細鑒別酒的顏色。
看些什麼:葡萄酒的顏色對它的品質有多大啟示呢?路易·非奈斯主演的電影《美食家》中,失去味覺的美食大師僅憑葡萄酒的顏色、掛杯、沉澱就能確定它的品種、酒庄和年份。作為普通的愛好者,紫紅色預示著酒體年輕,寶石紅象徵活力,磚紅代表歲月悠長;寶綠色象徵白酒的青澀簡單、琥珀色也許暗示氧化過快。但這都不是絕對的,葡萄酒太復雜,妍媸美醜需要鼻子和舌頭進一步驗證。
第二步:聞(smell)
動作:先觸摸一下酒杯,確定酒不是太冰,否則香氣凝 結著散不出來。白酒的最佳品嘗溫度是10℃到14℃,紅酒是15℃到18℃。確定溫度適宜之後,再輕晃酒杯,加速香氣揮發,把鼻子伸到杯口並用力吸氣。
聞些什麼:
1.聞一聞酒壞了沒——確定酒裡面有沒有木塞味、二氧化硫味,或者美洲葡萄酒常見的狐臭味?入門級的酒客都必須牢記這些不愉快的味道,如果有,請侍酒師換一瓶。
2.發掘酒里的香氣——人們把葡萄酒的主要香氣分門別類地放進幾十個小瓶子,這種工具叫「酒鼻子」(Le nez vin)。真正的品鑒專家,腦子里藏著酒鼻子。他們一聞就知道白酒裡面有沒有番石榴味、杏子味、蘋果味,紅酒裡面是否有咖啡味、黑醋栗味、乾草味。鑒別酒香是一場嗅覺和記憶的比拼。高手僅憑一款酒的香氣,就能推測出葡萄品種和產地。例如濃郁的荔枝香和玫瑰花瓣香象徵Gewurtztraminer,專家再根據其他細微的特徵,就能確定它來自法國、德國還是義大利。
香味和酒質的關系:香味不一定預言酒的味道,但香味就是葡萄酒價值本身。一瓶香氣怡人的酒,很可能味道叫人失望。但不確定性恰恰是葡萄酒的魅力所在。
第三步:嘗(taste)
動作:抿10ml葡萄酒,用舌頭攪動並吸氣。請別擔心發出「嘖嘖」聲,這能使酒的味道隨著升溫盡可能發散出來。如果情況允許,請把葡萄酒咽下去,使舌根的味蕾感受到酒的凜冽。
嘗些什麼:
1.味道是否平衡(balance)——嘗葡萄酒時,請在心中畫一個十字坐標軸,四個方向分別代表酸味、甜味、酒精味、單寧味。舉杯間感覺這四種味道哪一個更突出,彼此之間是否平衡。太不平衡的酒,一定不是好酒。
2.酒體(body)是否厚重——葡萄酒從舌尖直到喉嚨,是否在味覺線上留下了久久不散的痕跡?如果一切轉瞬即逝,那麼酒體過於單薄,如果酸味、甜味、酒精味、單寧味組合的葡萄酒香味久久縈繞,口中始終有質感,則是酒體厚重。
3.口感是否柔和(souple)——優質的葡萄酒在口裡的質感像天鵝絨,如絲般與味蕾摩擦,這就是柔和。它相對的是粗糙(coares),表示入口不細膩,後尾還發苦。
輔助工作:如果會真正欣賞葡萄酒的口感和細膩回味,最好買一個專業一點的酒鼻子,經常問問不同水果或食品的香氣是什麼樣的,只有你大腦里有了這些香氣的概念,你才有這款葡萄酒富含青蘋果香氣、堅果香氣、香草氣味濃等概念,不然,頭腦里沒有,即使再多的細膩也不得而知
5. 怎麼樣做葡萄酒好喝
葡萄來酒按照正確的自方法製作就好喝。
製作方法如下:
1.把葡萄大致沖洗一下,千萬不要害怕洗不幹凈而沒命地窮洗惡洗。因為葡萄皮上那層白霜是天然的發酵劑,把它洗沒了會不好發酵的呀。然後把葡萄晾到表面沒有生水
2.用洗凈的手將葡萄盡量撕揉碎,連皮、籽一起裝罐,注意最好選用壇子或者玻璃瓶,不建議用塑料瓶,因為塑料瓶和酒精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害物質。
3.當把葡萄裝到發酵器容量的70%左右時,停止裝葡萄,按10斤葡萄2斤白糖比例,攪拌均勻,蓋上蓋子,發酵時,會產生大量氣體,記得不要裝太滿,如果裝的過滿,會把寶貴的葡萄酒汁溢出
4.把葡萄跟白糖攪拌均勻
5.給容器蓋上蓋子
6.將裝好葡萄的發酵器放在陰涼通風處。葡萄裝入發酵器後,大約會在12個小時以內啟動發酵,表現為葡萄汁中有較多氣泡產生待發酵結束,
7.進行壓榨,將皮汁分離,香醇美味的葡萄酒就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