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自家怎樣糧制葡萄酒
同志們,快速制葡萄酒 先把葡萄洗凈,放入攪拌機,將葡萄攪成汁(注意,連皮一起攪碎)(葡萄皮上附著有酵母菌,為後面的發酵做鋪墊),將葡萄汁敞口一天(接種空氣中的酵母菌),向瓶中加入少量糖(糖過多會使酵母菌失水死亡,不放糖也可,葡萄原本就有果糖),裝瓶2/3,瓶口密封,放置10天,溫度18~25攝氏度(20攝氏度是酵母菌的最適溫度)不必擔心其他雜菌污染,只有酵母菌可以在酸性,缺氧的條件下生存
㈡ 自己做的葡萄酒有毒嗎能不能多喝謝謝
自製葡萄酒無毒,但是不能多喝。
一方面,葡萄皮中的果膠在果膠酶或熱能的內作用下分解出容甲醇,霉變也會產生大量甲醇,酵越徹底,甲醇含量會越高。
另一方面,葡萄中的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再經過酶的催化作用生成雜醇油。
自釀葡萄酒的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氣體,千萬不要用塑料瓶、不銹鋼、鋁器皿等來盛裝,以免發生化學反應。
過度飲用葡萄酒,不僅不利於身體健康,反而會極大地損害身心健康。
自己釀造葡萄酒雖然實惠,但是,目前,大多數家庭釀制葡萄酒過程還沒有除去甲醇和雜醇油的工藝,自行釀制和飲用時應該當心,避免此類有毒、有害物質對身體造成危害。
㈢ 平時喝葡萄酒好還是黃酒,哪個對身體更健康
因為題干說的是平時喝,所以我認為平時還是多喝葡萄酒比較好。首先我們可以分別對比看一下。
葡萄酒:
黃酒:
當然,黃酒自然有黃酒的魅力,作為中國人,還是為國酒而驕傲,中國的釀酒技藝在世界也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黃酒本身也有諸多好處。但僅從日常飲用來講,畢竟很多人喜歡一日三餐小酌一杯,喝的量比較大,所以傾向於平時喝葡萄酒。
㈣ 葡萄酒的釀制方法
准備材抄料:紫葡萄2500克、白糖300克、鹽10克、麵粉100克
第一步、首先買回來的葡萄先把有破損的挑選出來;
㈤ 葡萄酒如何釀制
以葡萄為原料經酒精發酵釀制的低度飲料酒。有紅、白、干、甜等多種類型,酒度一般為8.5~16度。
葡萄酒品質優於一般果酒類,是一種傳統的國際性商品飲料酒,1987年世界葡萄酒產量達3179萬噸,在世界酒業中佔有重要地位。主要生產國家有法國、義大利、蘇聯、西班牙、葡萄牙、阿根廷和德國。
中國唐代葡萄酒釀造較為普遍,詩人王翰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詩句。1892年山東煙台創建張裕釀造公司,開設釀酒廠,建立葡萄基地,並從國外引進雷司令等多種葡萄釀造品種,生產的紅葡萄酒、雷司令、可雅和瓊瑤漿,1915年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和最優等獎狀。1949年以後,中國葡萄酒工業發展很快。
葡萄酒分類
依色澤、風味、成分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分為①干(紅、白、桃紅)葡萄酒。每升含糖量4克以下;②半干(紅、白、桃紅)葡萄酒。每升含糖量4.1~12克;③半甜(紅、白、桃紅)葡萄酒。每升含糖量12.1~50克;④甜(紅、白、桃紅)葡萄酒。每升含糖量50克以上;⑤帶氣(紅、白、桃紅)葡萄酒。每升含糖量80克以上,二氧化碳壓力是在20℃時為14.7~24.5×104帕;⑥起泡(紅、白、挑紅)葡萄酒(香檳)。每升含糖量有4.1~12克、12.1~50克、50克以上和80克以上4類,二氧化碳壓力20℃時34~49×104帕;⑦加香(紅、白)葡萄酒。干酒每升含糖量15克以下,甜酒每升含糖量100~160克。
紅葡萄酒加工過程
工藝流程一般為,分選→除梗→破碎→果漿調整→主發酵→壓榨→後發酵和陳釀→調配→過濾→裝瓶→殺菌→貼標→包裝→成品。原料 選用蛇龍珠、赤霞珠、品麗珠、法國藍、黑比諾、佳利釀、煙台73及煙台74等紅色葡萄品種為原料,充分成熟,糖分20~22%,酸分0.45~0.6%。
破碎和調整
為了便於發酵,葡萄先行破碎。破碎機工作面以硬木或不銹鋼質為宜。破碎要求果穗脫粒完全,粒粒打破,但不打碎種子和果梗。破碎後除去果梗。破碎時加用適量二氧化硫可防止氧化變色和抑止雜菌生長。果漿中加用0.1~0.2%果膠酶制劑,以便於以後的壓榨和澄清。所得果漿若糖分、酸分、單寧略有不足,可適量加用食糖、食用酸和單寧;含量偏高時可用同類果漿加以稀釋。
主發酵
酒精發酵按其強度劃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即主發酵和後發酵。主發酵亦稱前發酵。酵母及其酶類代謝糖類的酒精發酵過程,強度大,主要生成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釀酒發酵上,酒精生成量比理論數為低,每1糖度只能生成約0.6酒度,因此果漿糖度不宜低於20度。除了酒精和二氧化碳外,酒精發酵還有少量甘油、琥珀酸、醋酸、甲醇、高級醇等生成。其中琥珀酸能賦予酒液爽口的口感,甘油能賦予酒液醇厚口味。酸類和醇類在酒的陳釀期中能合成芳香味的酯類,此種酯類連同高級醇、醛類以及葡萄固有的芳香物質,構成了葡萄酒的酒香。
後發酵速度慢,強度小,僅僅分解剩餘的殘糖,生成少量的酒精。紅葡萄酒的前發酵和後發酵分開進行,其間介有壓榨過程。
葡萄酒發酵利用的酒母是經人工培養的直接加於發酵液中的酵母液。酵母菌種的優劣,對葡萄酒酒質有很大影響,釀制葡萄酒只能選用葡萄酒酵母。選用優良的菌株有發酵完全,發酵快,酒液澄清快,成熟期短,不易敗壞,酒香濃和酒質均一等優點。優良的菌種有輕工發酵所1203號,張裕31、張裕39號,昌黎玫瑰香酵母,一面坡1號,萊陽102號,通化1號等。國外有波爾多,艾·斯蒂伯格,多加意,1405等種。發酵時酒母用量約為發酵液的2~10%。
葡萄酒發酵方式有開放式和密閉式2種。紅葡萄酒一般採取開放式發酵,但在釀酒後期氣溫較低時,又以密閉式有利。前發酵的發酵速度因果漿的糖度、酵母菌種、發酵初期的通氣量、酵母增殖速度、酵母營養條件以及溫度和酸鹼值等而不同。紅葡萄果漿因有果皮和果肉存在,酵母營養條件較好,又因開放式發酵通氣性良好,酵母增殖快,以及果皮和果肉上浮於液面形成酒帽,品溫容易上升等原因,發酵較快,大致在20~25℃條件下,主發酵期約為10天。
發酵期間根據品溫、糖度、酒度等的變化進行管理。隨著發酵的進行,發酵液比重逐漸下降,品溫和二氧化碳生成量在末期也逐漸下降。及至發酵終了時,酒精生成量接近於室溫,二氧化碳氣泡稀少,渣滓和酵母下沉,發酵液也較清晰,此時即表明前發酵已達終點。
後發酵和陳釀
後發酵是酵母及其酶類代謝發酵液中殘糖的階段。原酒中尚含1~2%的殘糖,只有通過後發酵才能進一步降低殘糖量和清除沉澱物。後發酵強度小,速度慢,生成少量酒精。為了防止雜菌侵入,須在密閉式發酵桶中進行。必要時可加用少量酵母營養料。後發酵期的長短依酒液的酒度、糖度和溫度而定,一般約需3~5個星期。發酵後期不再有二氧化碳逸出時,即表明後發酵已經完畢,即可加滿酒液,閉塞栓孔,靜待酵母和酒石、果膠等沉澱後,除滓換桶,進行陳釀。
陳釀是新酒貯存於橡木桶中增進風味香氣等的過程。新酒較混濁,並帶有酵母味、酸臭和二氧化硫刺激味,陳釀期中酒液經緩慢的氧化、酯化、減酸和澄清等理化作用,酒質得以改善。葡萄酒陳釀1~2年得以成熟,干紅葡萄酒需時略長。
裝瓶和殺菌
葡萄酒成熟後即行裝瓶和巴氏殺菌,或先行巴氏殺菌而後裝瓶。殺菌條件一般為72℃、15~20分鍾,或85℃、1~2分鍾。
白葡萄酒加工過程
與紅葡萄酒略有不同,主要在於①選用淡色葡萄品種為原料。成品以風味香氣取勝;②採用果汁發酵。果實破碎後無須除梗即行壓榨取汁,而後發酵;③酒精發酵不分前後兩階段。因中間並無壓榨過程;④一般採取密閉式發酵。以防過度的氧化變色和香氣減損;⑤常加用較多二氧化硫或亞硫酸以抑制氧化和防止敗壞。
㈥ 葡萄酒的糧制方法是什麼呢
家庭自製紅葡萄抄酒技術襲
使用新鮮的葡萄(紫紅色,顏色深更好。玫瑰香,赤霞珠等顏色較深的均可,各地的果品批發市場可以買到),沖洗後,除梗並將腐敗干癟的擇去,然後將葡萄大致揉搓破碎,置入要發酵的容器中(壇子,大缸均可)。將一定量的白糖(約為發酵物料的12-15%)放在鋁鍋內,置於火上融化(開始時火力要柔和,以免鍋底糊焦),升溫至沸騰片刻即可,降溫至30C左右,倒入發酵液中,投放酒種(酒種至關重要),攪勻後,用塑料布蒙口,扎緊,只留一通氣管(普通乳膠管即可)自容器內的上部引出至一盆請水中,出口管口沒入水下(排除發酵產生的氣壓並觀察產氣情況)。約兩小時後,開始有氣體排出,幾小時後氣量加大,並可聽到容器內物料翻騰聲。一天後氣量逐漸減小。
大約5-7天後,產氣完全停止,此時,將上部液體倒至(虹吸法等等)另一容器中。清除底部皮渣(其中仍含有相當數量的酒液,可收集於布上控凈,酒渣即可廢棄)。再用塑料布蒙口,扎緊。10-15天後,再用以上方法倒缸,清除底部沉澱物。仍然蒙口,扎緊。
至此,自釀的紅葡萄酒製作過程基本完成了。將酒置於陰涼避光處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