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古代葡萄酒的介紹
考古資料證明,古埃及以及Mesopotamians的人們最早種植葡萄和釀造葡萄酒。從五千年前的一幅墓壁畫中可看到當時的古埃及人在葡萄的栽培,葡萄酒的釀造及葡萄酒的貿易方面的生動情景。
我國的葡萄酒究竟起源於何時?這一直未有很有說服力的證據。近年有作者認為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國已有了葡萄酒。據有關資料,1980年在河南省發掘的一個商代後期的古墓中,發現了一個密閉的銅卣。經北京大學化學系分析,銅卣中的酒為葡萄酒("保藏三千年的葡萄酒",《釀酒》,1987。5)。至於當時釀酒所採用的葡萄是人工栽培的還是野生的尚不清楚。另有考古資料表明,在商代中期的一個釀酒作坊遺址中,有一陶瓮中尚殘留有桃、李、棗等果物的果實和種仁(唐雲明等,"試論河北釀酒資料的考古發現與我國釀酒的起源",《水的外形,火的性格--中國酒文化研究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11)。盡管沒有充足的文字證據,但從以上考古資料,我們確可相信在商周時期,除了穀物原料釀造的酒之外,其它水果釀造的酒也佔有一席之地。
一、古代葡萄酒史料
一般說來,在古代中國,葡萄酒並不是主要的酒類品種,但在一些地區,如在現在的新疆所在地,葡萄酒則基本上是主要的酒類品種。有關資料可參考"葡萄和葡萄酒傳入我國的考證"(見張玉忠論文,《水的外形,火的性格--中國酒文化研究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在一些歷史時期,如元朝,葡萄酒也曾大力普及過。歷代文獻中對葡萄酒的記載仍是較為豐富的。
司馬遷著名的《史記》中首次記載了葡萄酒。公元前138年,外交家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為酒,富人藏酒至萬余石,久者數十歲不敗。俗嗜酒,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於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及天馬多,外國使來眾,則離宮別觀旁盡種蒲陶,苜蓿極望"(《史記·大宛列傳》第六十三)。大宛是古西域的一個國家,在中亞費爾干納盆地。這一例史料充分說明我國在西漢時期,已從鄰國學習並掌握了葡萄種植和葡萄釀酒技術。西域自古以來一直是我國葡萄酒的主要產地。《吐魯番出土文書》(現代根據出土文書匯編而成的)中有不少史料記載了公元4-8世紀期間吐魯番地區葡萄園種植,經營,租讓及葡萄酒買賣的情況。從這此史料可以看出在那一歷史時期葡萄酒生產的規模是較大的。
東漢時,葡萄酒仍非常珍貴,據《太平御覽》卷972引《續漢書》雲:扶風孟佗以葡萄酒一斗遺張讓,即以為涼州剌史。足以證明當時葡萄酒的稀罕。
葡萄酒的釀造過程比黃酒釀造要簡化,但是由於葡萄原料的生產有季節性,終究不如穀物原料那麼方便,因此葡萄酒的釀造技術並未大面積推廣。在歷史上,內地的葡萄酒,一直是繼繼續續維持下來的。唐朝和元朝從外地將葡萄釀酒方法引入內地。而以元朝時的規模最大。其生產主要是集中在新疆一帶,在元朝,在山西太原一帶也有過大規模的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的歷史。而漢民族對葡萄酒的生產技術基本上是不得要領的。
漢代雖然曾引入了葡萄及葡萄酒生產技術,但卻未使之傳播開來。漢代之後,中原地區大概就不再種植葡萄。一些邊遠地區時常以貢酒的方式向後來的歷代皇室進貢葡萄酒。唐代時,中原地區對葡萄酒已是一無所知了。唐太宗從西域引入葡萄,《南部新書》丙卷記載:"太宗破高昌,收馬乳葡萄種於苑,並得酒法,仍自損益之,造酒成綠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長安始識其味也。"宋代類書《冊府元龜》卷970記載高昌故址在今新疆吐魯番東約二十多公里,當時其歸屬一直不定。唐朝時,葡萄酒在內地有較大的影響力,從高昌學來的葡萄栽培法及葡萄酒釀法在唐代可能延續了較長的歷史時期,以致在唐代的許多詩句中,葡萄酒的芳名屢屢出現。如膾炙人口的著名詩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王翰"涼州詞")。劉禹錫(772-842年)也曾作詩贊美葡萄酒,詩雲:"我本是晉人,種此如種玉,釀之成美酒,盡日飲不足"。這說明當時山西早已種植葡萄,並釀造葡萄酒。白居易,李白等都有吟葡萄酒的詩。當時的胡人在長安還開設酒店,銷售西域的葡萄酒。
元朝統治者對葡萄酒非常喜愛,規定祭祀太廟必須用葡萄酒。並在山西的太原,江蘇的南京開辟葡萄園。至元28年在宮中建造葡萄酒室。
由於蒸餾技術的發展,元朝開始生產葡萄燒酒(白蘭地brandy),《飲膳正要》對此有記載。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記載了西域的葡萄燒酒。
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卷30中曾記載了我國栽培的葡萄品種有:水晶葡萄,暈色帶白,如著粉形大而長,味甘。紫葡萄,黑色,有大小兩種,酸甜兩味。綠葡萄,出蜀中,熟時色綠,至若西番之綠葡萄,名兔睛,味勝甜蜜,無核則異品也。
瑣瑣葡萄,出西番,實小如胡椒……雲南者,大如棗,味尤長。
二、中國古代葡萄酒的釀法
中國古代的葡萄酒的釀造技術主要有自然發酵法和加曲法。後一種,有畫蛇添足之嫌,說明了中國酒麴法釀酒的影響根深蒂固。
1 自然發酵法:
葡萄酒無需酒麴也能自然發酵成酒的。從西域學來的葡萄釀酒法應是自然發酵法。唐代蘇敬的《新修本草》雲:"凡作酒醴須曲,而蒲桃,蜜等酒獨不用曲"。葡萄皮表面本來就生長有酵母菌,可將葡萄發酵成酒。
元代詩人曾寫過一首詩,記載了當時的自然發酵法:翠虯天橋飛不去,頷下明珠脫寒露。壘壘千斛晝夜春,列瓮滿浸秋泉紅。數霄醞月清光轉,濃腴芳髓蒸霞暖。酒成快瀉宮壺香,春風吹凍玻璃光。甘逾瑞露濃欺乳,麴生風味難通譜。縱教典卻裘,不將一斗博涼州。
2、加曲發酵法:
由於我國人民長期以來用曲釀酒,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釀酒時必須加入酒麴,再加上技術傳播上的障礙,有些地區還不懂葡萄自然發酵釀酒的原理。於是在一些記載葡萄酒釀造技術的史料中,可看到一些畫蛇添足,令人捧腹的做法。如北宋的著名釀酒專著《北山酒經》中所收錄的葡萄酒法,卻深深帶上了黃酒釀造法的烙印。其法是:"酸米入甑蒸,氣上,用杏仁五兩(去皮尖)。蒲萄二斤半(浴過,干,去皮,子),與杏仁同於砂盆內一處,用熟漿三斗,逐旋研盡為度,以生絹濾過,其三半熟漿潑,飯軟,蓋良久,出飯攤於案上,依常法候溫,入曲搜拌。"該法中葡萄經過洗凈,去皮及子,正好把酵母菌都去掉了。而且葡萄只是作為一種配料。因此不能稱為真正的葡萄酒。葡萄並米同釀的作法甚至在元代的一些地區仍在採用。如元代詩人元好問在《蒲桃酒賦》的序言中寫到:"劉鄧州光甫為予言:』吾安邑多蒲桃,而人不知有釀酒法,少日嘗與故人許仲祥,摘其實並米飲之,釀雖成,而古人所謂甘而不飴,冷而不寒者,固已失之矣。"
三、近代中國的葡萄酒
清末1892年,華僑張弼士在煙台建立了葡萄園和葡萄酒公司——張裕葡萄釀酒公司,從西方引入了優良的葡萄品種,並引入了機械化的生產方式,從此我國的葡萄酒生產技術上了一個新台階。
新中國成立後,從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我國又從保加利亞,匈牙利,原蘇聯引入了釀酒葡萄品種。我國自己也開展了葡萄品種的選育工作。目前,我國在新疆,甘肅的乾旱地區,在渤海沿岸平原,黃河故道,黃土高原乾旱地區及淮河流域,東北長白山地區建立了葡萄園和葡萄酒生產基地。新建的葡萄酒廠在這些地區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⑵ 葡萄酒是什麼味道
葡萄發酵後的味道
⑶ 葡萄酒是什麼味道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葡萄酒有很多種的,不只是一種干紅,還有紅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干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甜葡萄酒等等很多很多的種類。
我想您買的應該是甜葡萄酒吧,甜葡萄酒的甜度很大,味略澀,帶少許酸度。在中國很受歡迎的甜酒之一。
在這里再教給您一個購買葡萄酒的小常識:
一般的葡萄酒酒精度不是很高,最常見的干白和干紅葡萄酒的酒精度一般為11-13,如果你看到有酒精度為13%的干紅,不要猶豫,立即買回去好了,因為對於此類葡萄酒,酒精度能達到13%,絕對是極品。目前在部分超市偶見進口自智利的葡萄酒,標明酒精度達15, 但估計不會有人問津
⑷ 為什麼中國古代不流行葡萄酒-
看來您對葡萄酒還是完全不了解。
在中國釀制葡萄酒有文字記載也有2000多年的歷史。漢武帝派使臣張騫兩次出訪西域(公元前130—公元前119年)。不僅引進了葡萄,還引進了釀酒藝人,引進了釀造葡萄酒的技術。據史料記載當時是:離宮別館,盡栽葡萄。
從西漢王朝到明朝末年,中國長期處於封建社會中,當時的葡萄酒十分珍貴。據史料記載,東漢末年,扶風孟以一斛葡萄酒來賄硌重權在握的宦官張讓,「即拜涼洲刺史」。一斛(hu)葡萄酒相當於現在的20升,就立即得到了一個涼洲刺史的官,可見當時葡萄酒的珍貴。後來蘇東坡對這件事頗有感慨地說:「將軍百戰竟不侯,伯良一斛得涼洲」。
唐太宗李世民和宰相魏徵都曾親自做過葡萄酒,而且做的相當出色。唐太宗的重臣魏徵,是位釀造葡萄酒的高手。他把自己釀造的兩種不同風味的葡萄酒分別取名為「酃(ling)露(lu)」和「翠濤」,獻給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品嘗後,覺得其味無與倫比,因而寫下《賜魏徵詩》:
酃露勝蘭生,翠濤過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變。
葡萄酒在我國曾經繁榮過、輝煌過。在漢武帝時,離宮別館盡栽葡萄。魏文帝曹丕對葡萄酒情有獨鍾,他在《詔群臣》中寫道,葡萄「甘而不絹,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長多汁,除煩解渴,又釀以為酒,甘於麴(qu)櫱(nie),善醉而易醒」。由於魏文帝大力提倡葡萄酒,在魏晉南比朝時期,我國葡萄酒業有很大的發展。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都十分喜愛葡萄酒。唐貞觀十四年(640年),唐破高昌(今新疆吐魯番),得馬乳葡萄,並得其酒法。學會了做葡萄酒蒸餾酒,既現在的白蘭地酒。而且做的相當出色。葡萄酒在唐宋時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元朝是我國葡萄酒最輝煌、最繁榮的時期。元世祖忽必烈十分喜愛馬奶酒和葡萄酒,把這兩種酒定為祭祀宗廟的供酒。元代葡萄種植面積面積之大,地域之廣,釀造葡萄酒數量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
歷代的詩人們也留下了不少歌頌葡萄酒的詩篇,其中最膾炙人口的是王翰的《涼洲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在中國歷史上,由於葡萄酒的珍貴,葡萄酒只能在上層社會中使用,葡萄酒成了歷代王公貴族們享受的奢侈用品,而且當時也不允許民間自釀葡萄酒,因此普通農民和大量下層社會的群眾是沒有機會品嘗到葡萄酒的。到了滿清王朝,因為滿清王朝的統治者是馬背上的民族,長期處於寒冷地區,早就養成了喜歡喝高度白酒的習慣。當王公貴族都不消費葡萄酒時,葡萄酒在中國就不能繼續傳承了,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葡萄酒就走向了衰落。
到了清朝末年,傑出的實業家張弼士先生從西方引入優良葡萄品種和葡萄酒機械化的生產方式,在煙台建立了葡萄園和葡萄酒公司(張裕),開始了中國工業化生產葡萄酒的新紀元。也幾乎從那時開始一直到現在,中國就幾乎只有工業化生產葡萄酒,而很少有純手工方式釀制葡萄酒了。目前在中國市場上99.99%都是採用工業化方式生產的葡萄酒。
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葡萄酒是可以自己釀制的,更不知道好葡萄酒,尤其是頂級的葡萄酒一定是要用純手工方式釀制的。
⑸ 葡萄酒到底是什麼味道的為什麼感覺很苦
紅葡萄酒的成分相當復雜,它是經自然發酵釀造出來的果酒,它含有最多的是葡回萄果汁,占答80%以上,其次是經葡萄裡面的糖份自然發酵而成的酒精,一般在10-13%,剩餘的物質超過1000種,比較重要的有300多種。紅葡萄酒其它重要的成分,如酒酸、果性、礦物質和單寧酸等。雖然這些物質所佔比例不高,卻是酒質優劣的決定性因素。質優味美的紅葡萄酒,是因為它們能呈現一種組織結構的平衡,使人在味覺上有無窮的享受。
⑹ 葡萄酒的味道一般是什麼樣
水果清香澀澀的。
⑺ 紅酒和葡萄酒分別是什麼味道的啊
我是張裕銷售公司的,粗略的講,紅酒和葡萄酒是一個意思,但是用專業角度來說,版葡萄酒包含紅酒,紅酒只權是紅顏色葡萄酒的通稱,如干紅,甜紅,桃紅葡萄酒等,但是也白顏色的葡萄酒,如干白,一般來說干型酒因為含糖較少,口感偏酸澀,甜型酒含有一定的糖,口感偏甜。
⑻ 「葡萄美酒夜光杯」古代的的葡萄酒和現代的葡萄酒有什麼區別
雖然說白酒是我們中華歷史文化的一個體現,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也非常長久,不僅發源地在中國,而且經過千百年來的傳承,白酒文化也發揚光大了。可是對於一些酒量不是很好的人來說,葡萄酒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比較適用的。而且葡萄酒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就有了。
傳說夜光杯是在宴會的時候,西王母贈送給周穆王的酒杯,這個杯子的名字就叫夜光杯。將酒倒進去的時候,在月亮的照射之下,清澈的酒透著酒杯的杯壁,發出光芒,所以就起名叫做夜光杯。從此之後,「夜光常滿杯」成為了夜光杯的一個重要的歷史淵源。可是現在的夜光杯基本都是經過復雜的工序製成的,它的質量雖然非常好,可是在裝滿酒之後,這個杯子的顏色不會變,味道卻更加濃了,所以被稱為白玉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