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品葡萄酒禮儀怎麼喝葡萄酒
簡單的說,葡萄酒品酒分為三個基本步驟:一看,二聞,三品。
第一版步、觀看葡萄權酒的顏色
以白色為背景,將酒杯傾斜45°,依次觀察裙邊(酒的邊緣)與酒眼的色澤。
同一款白葡萄酒,很年輕時會泛有青綠色,隨著酒齡增加,黃色調逐漸加重直至琥珀色。
同一款紅葡萄酒,很年輕時往往呈現鮮亮的紫紅色,隨著酒齡的增加,紫色調逐漸減弱,棕色調逐漸加重。
桃紅葡萄酒為含有很少量的紅色素,略帶紅色色調的紅葡萄酒。桃紅葡萄酒的顏色因葡萄品種、釀造方法和陳釀方式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別,介於黃色和淺紅色之間。
第二步、聞葡萄酒的香氣
搖杯能促使葡萄酒香氣的釋放。搖杯時要注意,酒杯應該放置在桌面上,以酒杯底座為中心,運用手腕的力量,輕輕地晃動酒杯,然後把鼻子靠近酒杯,深深地吸一下,判斷葡萄酒的氣味。
第三步、品嘗葡萄酒
品基本味覺:甜、酸、咸、苦。即小呷一口。在吞下酒之前,迅速地在口中漱一遍,讓你的口腔充分接觸到酒液,深切體會葡萄酒的風味、結構和酒體。
2. 紅酒的一些餐桌禮儀和基本知識
開瓶「呼吸」
為了讓飲用時紅葡萄酒的氣味更香醇,味道更柔順,可以預先開瓶讓酒透透氣,呼吸一會兒。其功能在於讓酒稍微氧化,與空氣接觸更能釋放其香味。紅葡萄酒呼吸的時間一般不應超過3個小時,而多年的陳酒,則最好在飲用時才開瓶,以避免提前開瓶令陳釀獨有的香氣散逸。
啟瓶
在聚會場合中,開瓶可以盡顯主人的優雅和技巧。
聰明的主人會先將酒讓客人觀看,並說出酒的產地和年份,展示面可以讓客人直觀地看到酒的標簽。
如何安全優雅地開瓶呢?
最常用的開瓶工具是一把帶木柄的螺旋鑽、杠桿式開瓶器及蝴蝶型開瓶器。開瓶時先用小刀從瓶口外凸處將封口割開,除去上端部分。接著對准中心將螺旋錐慢慢擰入軟木塞,然後扣緊瓶口,進而平穩地將把手緩緩拉起,將軟木塞拉出;當木塞快脫離瓶口時,應將瓶塞輕輕拉出,這樣就不會發出大的響聲——整個開瓶過程中都應盡量保持安靜。
開瓶取出軟木塞,讓客人看看軟木塞是否潮濕,若潮濕則證明該瓶酒採用了較為合理的保存方式,否則,該瓶酒很可能會因保存不當而變質。客人還可以聞聞軟木塞有無異味,或進行試喝,以進一步確認酒的品質。在確定無誤後,才可以正式倒酒。
紅酒餐桌禮儀之斟酒
倒酒時應先從主人的右方起依次給客人斟酒 注意女士、長者優先。倒酒時應讓每位客人都能看到酒的標簽。酒杯總是放在客人的右邊,所以倒酒也是從客人右邊倒。
倒酒時,一般白葡萄酒斟入酒杯的2/3容量,紅葡萄酒斟入酒杯的1/3容量。酒斟得過滿則難以舉杯,更無法觀色聞香,應給聚集在杯口的酒香留一定的空間,使酒的芳香在此縈繞不散。
紅酒餐桌禮儀-如何持酒瓶
手持酒瓶時,酒標 wine label 應該在外側。倒酒時,酒標可以面向顧客。每次向下倒酒後, 不要直線向上拿起瓶, 應一邊輕微旋轉酒瓶, 一邊提起酒瓶, 這樣, 酒便不會沿著酒瓶滴下, 因為已經均勻分布在酒瓶口的四周。
細微之處的小動作最能體現主人的優雅和追求。
紅酒餐桌禮儀-賞酒
做一個有品味的客人也有一些細節需要注意。如何賞酒、品酒呢?
在主人或侍者斟酒後,拿起酒杯,向內搖晃(右手者即逆時針,左手者即順時針)。然後把酒向內傾斜,低頭用鼻去嗅,味道香濃當是好徵兆。呷一口酒,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轉動舌頭去體會,在餐廳用酒時,這點尤為重要。
賞酒品酒時的小動作,絕對體現出一個人的品味。
喝酒是有禮儀的,即使不是非常正式的場合,因為, 禮儀是不分場合的,禮儀融和於我們的一言一行。
紅葡萄酒的飲用禮節:
通常情況下「白酒配海鮮,紅酒配肉類」是用餐飲酒的規則;但只要不是十分嚴格而正式的場合,主人完全可以根據客人的喜好來選擇酒款。在挑選某種合適的酒時,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既非酒的價格也非酒的產地,而是要看它是否與佐餐搭配得當,是否能給客人們帶來良好的口感。
斟酒的時候,決不要將整個杯子都倒得滿滿的,一般只要半杯就差不多了。如果預計在用餐的過程中,所喝的酒將超過一種的話,一定要記得為每杯酒准備單獨的酒杯。另外,正確的持杯方法是持葡萄酒杯的杯腳而非杯身,因為這樣白酒或香檳的酒溫才能不受體溫的影響而保持冰爽,同時也方便讓喝酒的人好好欣賞所有酒款,包括紅酒的美麗色澤。
大部分的紅酒適合於在較低的室溫下飲用。如果溫度過低,可以手捧著杯身利用體溫來給酒加熱。傳統上與紅酒相搭配的菜是牛肉、某些乳酪食品、拌著紅色沙司的空心粉以及禽肉。當然,與白酒類似,紅酒的飲用規則也並非那樣死板苛刻。很多人並不管主菜是什麼,僅僅因為個人喜好而一直選擇紅酒。這時,所喝的紅酒更傾向於口味清淡的波爾多干紅。而勃艮第所產的紅酒,口味濃郁,一般不太合適。
不起泡的粉色葡萄酒也是紅酒家族的一員。它們適合於冰鎮後飲用。與其搭配的主菜口味清淡,例如魚類、小牛肉、雞肉和水果。對於一瓶好年份的紅酒,如果要盡情欣賞它的美妙,就一定要仔細遵循它稍嫌復雜的上酒程序:飲用前一至兩天,將酒從酒窖或酒櫥中取出,以最輕柔的方式把它轉移至稻草編織的籃子里並保持酒瓶處於半水平的位置--比藏酒時要更立起15或20度。然後靜置至少一天的時間以便於酒中的沉澱物沉至瓶底。
假如您並沒有專門的酒窖,酒就必須在一兩天之前購買,然後遵循同樣的程序准備。飲用之前一小時左右是開啟瓶塞的最佳時間。當然,瓶塞上的金屬箔也應同時削去,以免它在倒酒時接觸倒酒漿而影響其品質。基於同樣的考慮,瓶嘴應用一塊潮濕的布擦拭乾凈以除去上面積攢的殘渣。拔軟木塞的時候要十分仔細,而拔出的瓶塞應放在酒瓶頸的旁邊,讓有心之人能注意到它的完好無損。開啟瓶塞後的這一個小時是酒瓶內瓊漿的「呼吸期」,它可以趁此時間將在酒窖保存時中所吸收的霉味兒或其它的奇怪氣味散發干凈。
為了讓客人知道酒的情況,酒瓶一定要放在籃中,上面的標簽也不能撕走。斟酒時要格外小心,否則酒液可能因「後沖」而從瓶嘴向瓶底迴流甚至起泡,激起瓶底的沉澱。最後,瓶中的酒顯然不能倒空,要留下約一英寸深的酒液,因為這些酒液早已因沉澱而混濁。
3. 喝葡萄酒時應該注意哪些禮節呢
抄1、上酒的順序
先白襲而後紅、先淡而後濃重、先不甜而後甜、先年輕的酒而後陳年的酒,是一般的上酒順序。若等級差別太大,可考慮先上普通的酒款而後再上精彩的酒款。總之,要避免排在後面的酒被前一瓶酒的味道所干擾。
按香檳[8] 、白葡萄酒、紅葡萄酒、甜或半甜葡萄酒(如果有大分量的甜品搭配的話)、烈性葡萄酒(雪利酒、波特酒或干邑)的次序,基本上是不會錯的。
其次是同類葡萄酒的上酒順序,應該從清淡到濃郁,從輕酒體到重酒體,從簡單到復雜,從干型到甜型,從年輕到成熟。
2、選杯
氣泡酒選用香檳杯,赤霞珠混釀用波爾多杯,黑比諾用勃艮地杯,干白用霞多麗杯。
酒具使用
在酒具使用前,要對燈光看一看,是否干凈;再聞一聞,是否有異味;傾角感測器更要慎重使用,大多餐廳並不懂得如何正確地清潔,除非你很了解,否則盡量不要用。
3、斟酒
斟酒只要倒至酒杯的1/4到1/3即可,以免搖杯時溢出。氣泡酒因為酒香隨氣泡散發,較不需要搖杯,可以直接倒至七分至八分滿,以方便觀察氣泡。
4. 葡萄酒禮儀:如何開一瓶葡萄酒
葡萄酒禮儀有8個:
1、開瓶 開瓶是極其講究的,不是想喝了就開,如果這樣的話,一瓶好酒也會失去它原有的美味。通常,為了能讓這瓶酒內的香味更加香醇,可以再飲用前先將酒打開,讓酒透透空氣,尤其是存年酒,甚至是更久遠以前封瓶,酒體還活在那個年代,讓它與現在的空氣交融一會兒,對酒體本身品質的凸顯和提升將有大的幫助,年代久遠的酒,一般還有一種陳舊的氣體,讓其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對酒體的還原有很大的好處。
2、選杯 杯子最好選用無色透明的,以便欣賞酒的顏色。杯子的形狀最好是鬱金香型,杯口往內縮一點,這樣酒香便能凝聚。杯子還必須要有杯腳,這樣不僅方便搖動酒杯,更可避免手的溫度對酒的影響。香檳酒宜採用長型的高腳杯,以便欣賞酒的顏色和氣泡。
3、倒酒 這是個非常簡單的動作,不過千萬別把酒滿上,最多將酒倒至杯中的三分之一處,即約在杯身直徑最大處就足矣。因為,要留有足夠的空間,在搖晃酒杯時才不至使酒溢至外面;同時,留有足夠的杯內空間,可挽留從酒中逸出的香氣。 但氣泡酒不受「三分之一規則」的限制。原則上,氣泡酒一直倒到氣泡冒到杯口,類似於倒啤酒。如我們是順著杯壁慢慢倒酒,則頂部氣泡就會較少,這時斟酒的原則是三分之二。
4、檢驗 如在餐廳用酒,侍者開瓶後會向主人的杯中倒入一點點酒,在得到主人認可後才會換瓶或向其他人倒酒。試這口酒的目的是檢驗酒是否存在質量問題,而不是確認酒的口味是否對胃口。
5、舉杯 從方便角度講,手握杯身是最自然,也是最穩健的。許多人也是這樣拿杯的。但正確的姿勢是手指捏著杯身下的杯桿,甚至用拇指和食指捏著杯底也是正確的,之所以這種既不自然、又不平衡的姿勢才是正確的,是因為這一方面避免將人體溫度傳導給葡萄酒,另一方面也是避免手指印留在杯身,影響對酒的觀賞。或許在有些人的記憶中有一種將杯桿夾在中指和無名指間,用手掌托住杯身的握杯姿勢。那是飲用白蘭地時優雅而又浪漫的握杯姿勢,但飲用葡萄酒時最好不要採用。如果自認為酒溫太低,則也可以用這種姿勢來對葡萄酒加溫,而不必機械地、教條地按上面所說的方式舉杯。
6、敬酒 西方敬酒時將杯子高舉齊眼,並注視對方,最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
7、打轉 葡萄酒入杯後不要即刻飲下,入口前還有個晃杯的動作。晃杯的目的是釋放酒的香氣,同時也是給酒留有更充足的氧化時間,使酒有柔和的過程。這也是酒不能倒太多的原因之一。晃杯使酒液自下而上,並順著杯轉動的方向打轉。好的晃杯動作會使杯中之酒形成較大的凹面,從而加速香氣的釋放和氧化;同時又有優美的螺旋狀運動軌跡。晃杯時,千萬不可將酒晃到外面。晃杯動作可通過在杯中放些水來練習。但水與酒是不一樣的,一杯水可能已練到了打轉自如,酒可能在杯中還是不聽使喚地晃來晃去,有被晃出的危險。當然也可以偷懶,將酒杯放在桌上,然後用手指按著杯底在桌面上「劃圈」似地移動,以起到晃杯的作用。
8、酒溫 飲用葡萄酒時,如果溫度太低,酒的香味便會被封閉在酒中而揮發不出來,但如果溫度太高,酒中的酒精體便會發酵而導致這款酒有可能產生香味化合物,極大地影響酒的品質。能夠掌握飲用時的溫度,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認定飲用白葡萄酒的溫度以16℃為限,而紅葡萄酒不能超過20℃。葡萄酒禮儀如今已成為商務人士的必備知識,掌握葡萄酒禮儀無疑會使你在人群中高出一籌,學會葡萄酒禮儀,會讓你更輕松自在地和西方人士洽談交流
5. 葡萄酒禮儀
葡萄酒禮儀是喝葡萄酒時候講的禮儀。葡萄酒的禮儀可謂十分繁瑣,但是葡萄酒的樂趣就體現在這一系列的繁瑣當中。要想真正體味到葡萄酒內在的品質和深刻的文化底蘊,要喝出它最好的味道,不講究葡萄酒的禮儀,會讓你大失所望。
開瓶
開瓶前,應先認真閱讀酒標,確認該酒在種類、年份等方面與所點的是否一致,再看瓶蓋封口處有無漏酒痕跡、酒標是否干凈後再開瓶。
在寬大的瓶壁中,新酒得以充分氧化,果香能在瓶中最大程度地孕育,獨特的瓶頸讓醒酒器在手中輕松拿捏,而瓶口的滴酒控制讓你在倒酒時得心應手。
開瓶後取出軟木塞,看看軟木塞是否潮濕,若潮濕則證明該瓶酒採用了較為合理的保存方式,否則,很可能會因保存不當而變質。客人還可以聞聞軟木塞有無異味,或進行試喝,以進一步確認酒的品質。在確定無誤後,才可以正式倒酒。
倒酒
千萬別把酒滿上,最多將酒倒至杯中的三分之一處,即約在杯身直徑最大處就足矣,留有足夠的杯內空間,可挽留從酒中逸出的香氣。
斟酒
斟酒等服務一般為主賓、主人、陪客、其他人員。在家宴中則先為長輩,後為小輩;先為客人,後為主人。而國際上較流行的服務順序是先女賓後主人,先女士後先生,先長輩後幼者,婦女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
舉杯
對於葡萄酒來說,溫度是最重要的,正確的姿勢是手指捏著杯身下的杯桿,甚至用拇指和食指捏著杯底也是正確的,這樣一方面避免將人體溫度傳導給葡萄酒,另一方面也是避免手指印留在杯身,影響對酒的觀賞。如果自認為酒溫太低,將杯桿夾在中指和無名指間,優雅而又浪漫。
晃杯
超薄觸感絕佳的杯緣設計,讓您更能享受酒的奧秘。
葡萄酒入口前還有個晃杯的動作。晃杯的目的是釋放酒的香氣,同時也是給酒留有更充足的氧化時間,使酒更柔和,所以酒不能倒太多。
晃杯使酒液自下而上,並順著杯轉動的方向打轉。好的晃杯動作會使杯中之酒形成較大的凹面,從而加速香氣的釋放和氧化;同時又有優美的螺旋狀運動軌跡——又稱「天使的淚痕」。
6. 喝葡萄酒需要注意哪些禮儀細節
喝葡萄酒要注意的細節:
1、注意正確的拿杯手勢
高腳杯是紅酒的最佳搭檔,拿紅酒杯的正確姿勢是正確的握杯姿勢是用三根手指輕握杯腳,即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握住杯腳,小指放在杯子的底台固定,這也是姿態較為優雅唯美的拿杯姿勢。另外,這樣的拿杯姿勢不會影響到酒的味道。
2、懂得享受餐廳服務
有紅酒的地方必定高雅脫俗,如果您現在還沒有點酒經驗,小編建議請服務生為您點的菜配酒。點好酒,服務生會倒一點酒讓埋單的客人來試,客人只需品嘗紅酒的口味並作出選擇即可。
3、倒酒的量要把握好
紅酒禮儀與中國人講究的「酒滿心誠」不太一樣,斟滿的紅酒杯是無法搖晃酒杯的。紅酒倒酒要把握量,酒占杯子的三分之一最好,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
4、避免野蠻乾杯
喝紅酒的人要避免「野蠻式」碰杯,優雅的高腳杯襯托的是整個人的高雅,紅酒更是五官都能享受到的妙品,眼睛可以欣賞它迷人的顏色,鼻子可以聞到它的芬芳,嘴可以享受到它的美味,碰杯時悅耳的聲音則是耳朵享用的。所以在喝紅酒的時候,一定要懂得細細品,在與人碰杯的時候可以將高腳杯稍微傾斜,輕輕地碰撞即可。
5、喝紅酒時應該慢慢品味
最文明的方式在西方是頭保持平直、一口口啜飲,不要一次喝完,杯中總還是留一點酒淀。非敬酒時的一飲而盡,或是邊喝酒邊透過酒杯看人、拿著酒杯邊說話邊喝酒、將口紅印在酒杯沿上等,都是失禮的行為。
喝葡萄酒5個基本步驟:試酒、聞酒、倒酒、醒酒、品酒。
1、試酒——試酒也叫觀色,看酒的成色可以看出紅酒的品質好壞。正確的觀察方法:把杯子放在白色背景的前方,微微向外傾斜酒杯。注意看是否有木屑或雜質,同時觀察酒的顏色。咖啡色,壞了;紫紅色,酒的年紀很輕;暗紅,外圍帶褐黃色,好酒。
2、聞酒——聞酒的味道要將杯口整個罩住鼻孔深呼吸。高級紅酒聞起來味道很「厚」,讓人感覺它很濃很復雜。鼻子的靈敏度遠遠超過舌頭,所以一杯酒慢品會感覺香味越來越濃。聞酒結束,可以試飲淺淺一口,在口中,用舌尖將酒液推向口腔的四周盡可能讓所有味覺細胞都感受一下。
3、倒酒——紅酒高雅尊貴,紅酒的酒標同樣具有收藏價值,為了避免酒液「流花」酒標,正確倒酒方法是讓酒標的正面朝上此外。年代老的酒(超過8-10年),瓶底一定有木屑,即使三五年,有的也有木屑。因此倒酒時要小心,除了不可晃動酒瓶,倒到最後,還要留一點在瓶的肩部。把酒瓶整個倒翻過來試圖倒盡最後一滴酒,是不正確的。
4、醒酒——紅酒開瓶以後,看酒的類型、品質以及成熟程度,先靜放15分鍾至1個小時,讓它與空氣「呼吸」進行化學作用。對於沒有耐性的人來說,直接倒進酒杯也未嘗不可(依國際標准,不要超過杯子容量的三分之一),晃動酒杯可以加速酒與空氣接觸的機率。晃動酒杯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拿起酒杯向內搖晃,這種方法杯子懸空,要晃動得均勻,得有點技術;另一種方法,是用食指中指夾住杯腳,整個手掌平貼杯底,將杯底壓在桌面如同磨墨般地旋轉,要小力一點,不要讓酒灑出杯口。
5、品酒——紅酒要「品」不要「喝」,品酒也有講究,品酒之前先晃動酒杯,再用鼻子深吸一下,然後淺嘗一口,讓酒液在口腔保留一段時間,之後才咽下去。注意,喝紅酒不應加雪碧或檸檬,這會破壞紅酒原來的味道。
7. 喝葡萄酒怎麼碰杯碰杯有哪些禮儀
用杯肚進行碰杯
葡萄酒酒杯最堅硬的地方應該是較大較圓處的杯肚,內所以碰杯時應該用杯容肚進行碰杯,這樣的碰杯方法不僅為發出持續而爽脆的「叮叮」的碰杯聲,而且還可以降低酒杯的損壞率。
另外碰杯時,一定要控制好碰杯力度,動作一定要輕柔,所以只需稍微用力,就能產生清脆的聲音。
碰杯時葡萄酒不要倒滿
杯子里的葡萄酒要適量,不能過滿,一般最好不要超過三分之一,因為酒液在三分之一時,輕輕一碰,產生的聲音最為悅耳。超過三分之一後,杯中的葡萄酒越滿,聲音就越為沉悶。在我們喝酒時,正確的方式是杯中只倒一小部分葡萄酒,碰杯後喝掉;當杯中酒喝完時,再讓侍者倒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