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葡酒百科 > 葡萄酒在古代叫什麼

葡萄酒在古代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1-02-28 07:24:51

1. 有誰知道葡萄酒在古代是用來干什麼的嗎

葡萄酒曾被當作葯物,記錄在古代西方的葯典當中。在我國著名的《本草綱目》當中,也多次提到過葡萄酒的葯用價值。

2. 葡萄酒的起源

葡萄酒的起源
[編輯本段]
關於葡萄酒的起源,眾說紛紜,有的說,起源於古埃及,或古希臘,抑或希臘克里特島(Crete)。而據現有的葡萄酒檔案資料來研究分析,確切地說,應是一萬年前我們共同的祖先釀造了葡萄酒,從而隨著葡萄酒文化流傳到今天。
據史料表明,葡萄栽培和釀造技術,是隨著旅行者和新的疆土征服者,從小亞細亞(AsiaMinon)和埃及,在到達希臘及其諸海島之前,先流傳到希臘的克里特島,再經義大利的西西里島,北非的利比亞和義大利,從海上到達法國瀕臨地中海東南的瓦爾省(Var)境內靠海的普羅旺斯地區和西班牙沿海地區;與此同時,通過陸路,由歐洲的多瑙河河谷進入中歐諸國。
在上述最早的發源地,在生活和勞動中,偶然發現了在大自然中早已生長著的野生葡萄,從而釀造出最原始的飲料,日後稱之為葡萄酒。人類隨著火的發現和應用,而進入捕魚、狩獵、家畜飼養和農業的時代。在此漫長的歲月中,穀物種子和葡萄苗木或葡萄蔓藤一起流傳於世,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考古學家考證,人類在10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開始了葡萄酒釀造。通常認為,葡萄酒起源於公元前6000年的古波斯,那時有了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
在新石器時代,瀕臨黑海的外高加索的安納托利亞(Aratolia)(古稱小亞細亞)、喬治亞和亞美尼亞,已成為部落的群居區。這是由於當時這些地區,氣候溫和與土地肥沃,所以遠離該地區的原始部族人,紛紛遷移至此定居。在綠樹成蔭的山丘地帶種植葡萄,而在平原地區的廣闊田野,從事農業生產。從而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日漸向遠方流傳。
在希臘,在考古發掘中,在一座古墓窟里,發現墓壁上有一幅公元前二世紀的浮雕;希神阿波羅(Apollon)和勝利女神(Victoire)共向造物主(God)敬獻葡萄的景觀;古希臘人喜歡葡萄酒。荷馬史詩中多次提到葡萄酒。古希臘的葡萄酒神是迪奧尼索斯(Dionysos).
在古埃及,特別在尼羅河河谷地帶,從發掘的墓葬群中,考古學家發現一種底部小圓,肚粗圓,上部頸口大的盛液體的土罐陪葬物品;經考證,這是古埃及人用來裝葡萄酒或油的土陶罐;在埃及十八代王朝時期的納黑特(Nakht)古墓中,發掘出一幅壁畫(fresco),上有一站著面略向左側一方而穿一白色服裝的貴夫人,從其左腳跟起,經頭部向右腳跟,用一串葡萄蔓藤葉飾物圍著,而在其兩側,左為一狼頭人身,而右則為一美麗年輕的仕女,他們各擎一長圓形酒杯似向女主人從頭上澆葡萄酒之狀。
古羅馬帝國的軍隊征服歐洲大陸的同時也推廣了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公元1世紀時,征服高盧 (今法國),法國葡萄酒就此起源,最初的葡萄種植在法國南部羅訥河谷。2世紀時到達波爾多地區。古羅馬人喜歡葡萄酒,有歷史學家將古羅馬帝國的衰亡歸咎於古羅馬人飲酒過度而人種退化。古羅馬的酒神是巴克斯(Bacchus)。
葡萄酒在中世紀的發展得益於基督教會。聖經中521次提及葡萄酒。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上說「麵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基督教把葡萄酒視為聖血,教會人員把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作為工作。例如,法國勃艮第產區的葡萄酒釀造就歸功於修道士們的精心栽培及從羅馬遷居於阿維農的教皇們的喜好。
葡萄酒隨傳教士的足跡傳播世界。西方葡萄酒的在17世紀傳入中國也是傳教士所為。
1864年,葡萄蚜蟲災害曾席捲法國,法國的大部分葡萄園被毀,幸虧人們發明了把法國葡萄枝嫁接在抗蟲害的美國葡萄根上,才使法國葡萄種植絕處逢生。

據史料記載:
約離現今,耶穌基督誕生4000年時,由於海陸交通,縮短了時空距離,酒文化通過文人筆下的文章或詩歌流傳開來。此時的埃及,雖然它的農業。手工業和航海已很發達,但其進步的曙光才剛剛露頭……。但到公元前1085年左右,相傳埃及神話中的地獄神的奧西里斯(Osiris)被公認為葡萄樹(Vines)和葡萄酒(wines)之神;
至於對法國而言,從歷史的長河中,這與鄰國的義大利,日後成為世界四大陸上,栽種葡萄和釀造葡萄酒的最發達的國家,並從中得益非淺。當然,法國的氣候和地理環境,都在不同的程度上,適宜葡萄的生長。從8月開始的三個月中,從南向北,整個法國處於喜悅的葡萄收獲期。在此期間,法國的葡萄產區,沉湎於品嘗葡萄新酒的醇美的歡樂之中。
據法國兩位名畫家的作品中顯示出:
公元1574年到1665年,法國畫家尼古拉•普森(Nicolas Poussin)畫的一幅畫:秋天,一群從巴勒斯坦來的打工者,正在法國葡萄園中採摘串串成熟的葡萄放入附近的籮筐中;
公元1789年至1863年,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斯(Eugere Delocrcix)所作的一大型壁畫:希神巴克科斯(Bacchus)正在把一大陶盆中盛放的葡萄酒喂一頭大獅子。
此外,法國學者在墓葬中發現公元前一世紀的一幅浮雕,上有一酒販正在出售葡萄酒給一位消費者的場景。

綜觀上述史話,葡萄酒為全人類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飲料,也為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幸福的源泉。至於葡萄酒的起源說,已並不重要,讓它留待史學家們繼續去挖掘和研討的學術問題;而對於現代人來說,飲葡萄酒,尤其是名貴的葡萄酒,這是一種美好的享受,並為人類創造了一份不小的財富。

葡萄酒的歷史
[編輯本段]
考古學家證明,葡萄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起源不太明確的葡萄的釀造技術從沒有停止過改進,而實際上這又是一個自然的發展過程。
多少世紀以來,葡萄酒曾是一種保存時間很短的手工作坊產品。今天的大型商業化的葡萄酒產品應歸功於一些發明創造,如高質量的玻璃和密封的軟木瓶塞,以及19世紀法國葯物學家巴思特有關發酵的微結構的發現。
葡萄酒的演進、發展和西方文明的發展緊密相銜。葡萄酒大約是在古代的肥沃新月(今伊拉克一帶的兩河流域)地區,從尼羅河到波斯灣一帶河谷的遼闊農作區域某處發現的。這個地區出現的早期文明(西元前四千至三千年)歸功於肥沃的土壤所致,也是釀酒用的葡萄最初開始茂盛生長的地區。隨著城幫的興盛取代原始的農業部落,懷有領土野心的古代航海民族――從最早的腓尼基(今敘利亞)人一直到後來的希臘、羅馬人等――也廣泛地將葡萄樹種與釀酒的知識散布到地中海,乃至整個歐洲大陸。
當羅馬帝國於在西元五世紀滅亡以後,分裂出來的西羅馬帝國(法國、義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國地區)里的基督教修道院詳細記載了關於葡萄的收成和釀酒的過程。這些巨細靡遺的記錄有助於培植出在特定農作區最適合栽種的葡萄品種。西元768年至814年統治西羅馬帝國的查理曼大帝,其權勢也影響了此後的葡萄酒發展。這位偉大的皇帝預見了法國南部到德國北邊葡萄園遍布的遠景,著名布根地(Burgundy)產區的「可登-查理曼」頂級葡萄園(grandcru Corton-Charlemagne)也曾經一度是他的產業。
大英帝國在伊莉莎白一世女皇的統治下,成為擁有一支壯大的遠洋商船船隊的海上強權。她的海上貿易將葡萄酒從許多個歐洲產酒國家帶到英國,英國對烈酒的需求,亦促成了雪莉酒、波特酒和馬德拉白酒類的發展。
在美國獨立戰爭的同時,法國被公認是最偉大的葡萄酒盛產國家。湯瑪斯•傑佛遜(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曾熱心地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論及葡萄酒等級,並且也鼓吹將歐陸的葡萄品種移植到新大陸來。這些早期在美國殖民地栽種、採收葡萄的嘗試大部分都失敗了,而且在本土美國的樹種和歐洲的樹種交流、移植的過程中,無心地將一種危害葡萄樹至深的害蟲給帶到歐洲來,其結果便是十九世紀末的葡萄根瘤蚜病,使絕大多數的歐洲葡萄園給毀於一旦了。不過,若要說在這一場災變中有什麼值得慶幸的事,那便是葡萄園的慘遭蹂躪啟發了新的農業技術,以及歐洲釀制葡萄酒版圖的重新分配了。
自20世紀開始,農耕技術上的利多發展使得各地釀制葡萄酒的業者,都可以保護作物免於遭到像黴菌、動物蟲害等常見的侵害。葡萄的培育和釀制過程逐漸變得科學化。同時本世紀也廣泛立法來鼓勵製造信用好、品質佳的葡萄酒。今天,葡萄酒在全世界氣候溫和的地區都有生產,並且有數量可觀的不同葡萄酒類可供消費者選擇。 從早期的農業社會一直到現在,葡萄酒釀造的進展歷程可說是一篇令人著迷不已的傳奇史;也披露出葡萄酒在西方文化中的根本意義。

3. 中國古代葡萄酒的介紹

考古資料證明,古埃及以及Mesopotamians的人們最早種植葡萄和釀造葡萄酒。從五千年前的一幅墓壁畫中可看到當時的古埃及人在葡萄的栽培,葡萄酒的釀造及葡萄酒的貿易方面的生動情景。

我國的葡萄酒究竟起源於何時?這一直未有很有說服力的證據。近年有作者認為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國已有了葡萄酒。據有關資料,1980年在河南省發掘的一個商代後期的古墓中,發現了一個密閉的銅卣。經北京大學化學系分析,銅卣中的酒為葡萄酒("保藏三千年的葡萄酒",《釀酒》,1987。5)。至於當時釀酒所採用的葡萄是人工栽培的還是野生的尚不清楚。另有考古資料表明,在商代中期的一個釀酒作坊遺址中,有一陶瓮中尚殘留有桃、李、棗等果物的果實和種仁(唐雲明等,"試論河北釀酒資料的考古發現與我國釀酒的起源",《水的外形,火的性格--中國酒文化研究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11)。盡管沒有充足的文字證據,但從以上考古資料,我們確可相信在商周時期,除了穀物原料釀造的酒之外,其它水果釀造的酒也佔有一席之地。

一、古代葡萄酒史料

一般說來,在古代中國,葡萄酒並不是主要的酒類品種,但在一些地區,如在現在的新疆所在地,葡萄酒則基本上是主要的酒類品種。有關資料可參考"葡萄和葡萄酒傳入我國的考證"(見張玉忠論文,《水的外形,火的性格--中國酒文化研究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在一些歷史時期,如元朝,葡萄酒也曾大力普及過。歷代文獻中對葡萄酒的記載仍是較為豐富的。

司馬遷著名的《史記》中首次記載了葡萄酒。公元前138年,外交家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為酒,富人藏酒至萬余石,久者數十歲不敗。俗嗜酒,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於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及天馬多,外國使來眾,則離宮別觀旁盡種蒲陶,苜蓿極望"(《史記·大宛列傳》第六十三)。大宛是古西域的一個國家,在中亞費爾干納盆地。這一例史料充分說明我國在西漢時期,已從鄰國學習並掌握了葡萄種植和葡萄釀酒技術。西域自古以來一直是我國葡萄酒的主要產地。《吐魯番出土文書》(現代根據出土文書匯編而成的)中有不少史料記載了公元4-8世紀期間吐魯番地區葡萄園種植,經營,租讓及葡萄酒買賣的情況。從這此史料可以看出在那一歷史時期葡萄酒生產的規模是較大的。

東漢時,葡萄酒仍非常珍貴,據《太平御覽》卷972引《續漢書》雲:扶風孟佗以葡萄酒一斗遺張讓,即以為涼州剌史。足以證明當時葡萄酒的稀罕。

葡萄酒的釀造過程比黃酒釀造要簡化,但是由於葡萄原料的生產有季節性,終究不如穀物原料那麼方便,因此葡萄酒的釀造技術並未大面積推廣。在歷史上,內地的葡萄酒,一直是繼繼續續維持下來的。唐朝和元朝從外地將葡萄釀酒方法引入內地。而以元朝時的規模最大。其生產主要是集中在新疆一帶,在元朝,在山西太原一帶也有過大規模的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的歷史。而漢民族對葡萄酒的生產技術基本上是不得要領的。

漢代雖然曾引入了葡萄及葡萄酒生產技術,但卻未使之傳播開來。漢代之後,中原地區大概就不再種植葡萄。一些邊遠地區時常以貢酒的方式向後來的歷代皇室進貢葡萄酒。唐代時,中原地區對葡萄酒已是一無所知了。唐太宗從西域引入葡萄,《南部新書》丙卷記載:"太宗破高昌,收馬乳葡萄種於苑,並得酒法,仍自損益之,造酒成綠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長安始識其味也。"宋代類書《冊府元龜》卷970記載高昌故址在今新疆吐魯番東約二十多公里,當時其歸屬一直不定。唐朝時,葡萄酒在內地有較大的影響力,從高昌學來的葡萄栽培法及葡萄酒釀法在唐代可能延續了較長的歷史時期,以致在唐代的許多詩句中,葡萄酒的芳名屢屢出現。如膾炙人口的著名詩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王翰"涼州詞")。劉禹錫(772-842年)也曾作詩贊美葡萄酒,詩雲:"我本是晉人,種此如種玉,釀之成美酒,盡日飲不足"。這說明當時山西早已種植葡萄,並釀造葡萄酒。白居易,李白等都有吟葡萄酒的詩。當時的胡人在長安還開設酒店,銷售西域的葡萄酒。

元朝統治者對葡萄酒非常喜愛,規定祭祀太廟必須用葡萄酒。並在山西的太原,江蘇的南京開辟葡萄園。至元28年在宮中建造葡萄酒室。

由於蒸餾技術的發展,元朝開始生產葡萄燒酒(白蘭地brandy),《飲膳正要》對此有記載。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記載了西域的葡萄燒酒。

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卷30中曾記載了我國栽培的葡萄品種有:水晶葡萄,暈色帶白,如著粉形大而長,味甘。紫葡萄,黑色,有大小兩種,酸甜兩味。綠葡萄,出蜀中,熟時色綠,至若西番之綠葡萄,名兔睛,味勝甜蜜,無核則異品也。

瑣瑣葡萄,出西番,實小如胡椒……雲南者,大如棗,味尤長。

二、中國古代葡萄酒的釀法

中國古代的葡萄酒的釀造技術主要有自然發酵法和加曲法。後一種,有畫蛇添足之嫌,說明了中國酒麴法釀酒的影響根深蒂固。

1 自然發酵法:

葡萄酒無需酒麴也能自然發酵成酒的。從西域學來的葡萄釀酒法應是自然發酵法。唐代蘇敬的《新修本草》雲:"凡作酒醴須曲,而蒲桃,蜜等酒獨不用曲"。葡萄皮表面本來就生長有酵母菌,可將葡萄發酵成酒。

元代詩人曾寫過一首詩,記載了當時的自然發酵法:翠虯天橋飛不去,頷下明珠脫寒露。壘壘千斛晝夜春,列瓮滿浸秋泉紅。數霄醞月清光轉,濃腴芳髓蒸霞暖。酒成快瀉宮壺香,春風吹凍玻璃光。甘逾瑞露濃欺乳,麴生風味難通譜。縱教典卻裘,不將一斗博涼州。

2、加曲發酵法:

由於我國人民長期以來用曲釀酒,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釀酒時必須加入酒麴,再加上技術傳播上的障礙,有些地區還不懂葡萄自然發酵釀酒的原理。於是在一些記載葡萄酒釀造技術的史料中,可看到一些畫蛇添足,令人捧腹的做法。如北宋的著名釀酒專著《北山酒經》中所收錄的葡萄酒法,卻深深帶上了黃酒釀造法的烙印。其法是:"酸米入甑蒸,氣上,用杏仁五兩(去皮尖)。蒲萄二斤半(浴過,干,去皮,子),與杏仁同於砂盆內一處,用熟漿三斗,逐旋研盡為度,以生絹濾過,其三半熟漿潑,飯軟,蓋良久,出飯攤於案上,依常法候溫,入曲搜拌。"該法中葡萄經過洗凈,去皮及子,正好把酵母菌都去掉了。而且葡萄只是作為一種配料。因此不能稱為真正的葡萄酒。葡萄並米同釀的作法甚至在元代的一些地區仍在採用。如元代詩人元好問在《蒲桃酒賦》的序言中寫到:"劉鄧州光甫為予言:』吾安邑多蒲桃,而人不知有釀酒法,少日嘗與故人許仲祥,摘其實並米飲之,釀雖成,而古人所謂甘而不飴,冷而不寒者,固已失之矣。"

三、近代中國的葡萄酒

清末1892年,華僑張弼士在煙台建立了葡萄園和葡萄酒公司——張裕葡萄釀酒公司,從西方引入了優良的葡萄品種,並引入了機械化的生產方式,從此我國的葡萄酒生產技術上了一個新台階。

新中國成立後,從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我國又從保加利亞,匈牙利,原蘇聯引入了釀酒葡萄品種。我國自己也開展了葡萄品種的選育工作。目前,我國在新疆,甘肅的乾旱地區,在渤海沿岸平原,黃河故道,黃土高原乾旱地區及淮河流域,東北長白山地區建立了葡萄園和葡萄酒生產基地。新建的葡萄酒廠在這些地區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4. 中國古代對於葡萄酒和糕點的稱呼有哪些

對葡萄酒的稱呼就是「葡萄酒」,像「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回
糕點的話,就是「點心」,如果具答體名字的話倒有很多,像什麼「藕粉桂糖糕」、「松穰鵝油卷」、「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螃蟹餡的小餃兒」,去查《紅樓夢》有很多這種名字

5. 有誰知道葡萄酒的歷史起源

在葡萄酒誕生之初,人類就給予了它對於其它任何食物與飲品都沒有的偏愛。作為西方文明的標志之一,葡萄酒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減輕病痛、消毒殺菌的良葯,還是舒緩疲勞、振奮精神的佳釀。一瓶頂級葡萄酒的價格為何能與珍貴的藝術品相媲美呢?因為它是神賜予我們的飲品,是融入了許多人的智慧與心血,歷經了幾千年的發展與演變而來的。
葡萄酒曾是唯一內外科通用的消毒劑。直至19世紀晚期,葡萄酒仍是西方醫學界不可或缺的用品。醫葯之父希波克拉底對葡萄酒情有獨鍾,幾乎每張他給病人開出的葯方上都有葡萄酒的字樣。他認為葡萄酒有別於其它酒精飲品,是一種溫和的酒,適量飲用反而對人的身體有益處。「飲少些,卻要更好」(Drink less but better)是葡萄酒一直沿用的不朽諺語。
歷史上最早有關於葡萄種植的記載出現在聖經上。諾亞帶著飛禽走獸們走出方舟後,便開始耕作土地,並種植了一個葡萄園。然而,沒有人知道是誰最早發明了葡萄酒。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中,我們也沒有找到確切的答案,只有充滿了神話色彩的史前故事。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古埃及人最早以圖畫的方式記錄了釀造葡萄酒的過程,他們已經完全掌握了釀造葡萄酒的技術,並且已經注意到了不同葡萄酒所具有的不同品質,還發明了最初的修剪葡萄枝的方法。在當時,葡萄酒並不是觸手可得的,它僅供給於祭祀和皇室成員的享用。當代所謂的「葡萄酒侍酒師」已經在古希臘出現。
早期,葡萄酒僅僅被當作一種很單純的含有酒精的飲料。Huge Johnson的書中曾寫到,「葡萄酒最初引起人們的注意,既不是因為它散發出的酒香,也不是因為那紫紅色液體在口中悠長的美妙回味,而是飲用了葡萄酒之後那奇妙的感受」。
葡萄酒中的酒精不光能夠給人帶來這種謎幻的感覺,同時還能起到殺菌的作用。古代長期飲用葡萄酒的貴族們,壽命通常也會更長一些。主要在於那時候的衛生條件和醫療條件都很不完善,飲用水很不衛生,吃的東西也不是很潔凈,導致人們常常會感染上某些疾病而很早死去。同時,葡萄酒還可以增添勇氣,打仗之前喝過葡萄酒的戰士,會變得更加勇猛。葡萄酒的諸多好處,使它很快成為了當時最暢銷的貿易貨品:希臘利用它換取稀有金屬,而羅馬則利用它換取奴隸……

6. 誰能告訴我幾種紅酒的名字和歷史

根據考古的研究推測,葡萄酒的歷史已經有 6000 年。有消息報道,20年前,伊朗的格登特比,發現了一隻公元前 3500 年的波斯兩耳細頸酒罐。最近通過對罐壁紅色斑的成分分析,發現其中有單寧和酒石酸等葡萄酒里所含的天然化學物質。說明人類在5500年以前,就已經開始飲用葡萄酒了。

葡萄酒是自然發酵的產物。直到現今,有許多葡萄酒生產商,仍採用自然發酵的工藝生產葡萄酒,即葡萄破碎後,不加任何菌種,讓野生酵母自然繁殖,發酵成葡萄酒。其實,這個過程在自然界早已存在。眾所周知,自然界的野生葡萄和野生酵母,是先於人類社會以前就已經存在。《清稗類抄·粵西偶記》中,記載了一位旅行家的有趣發現:「平樂府山中,猿猴極多,善采百花釀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其酒多至數石,飲之香美異常,曰猿猴酒」。由此可以推斷,原始人採摘野花百果充飢解渴。成熟的野葡萄,汁多味美,酸甜可口,一定在原始人採摘的野果之列。將多餘的野葡萄,貯存於洞穴中,容器里,靠葡萄自身的壓力,葡萄就會流汁。無所不在的野生酵母,就會將自流葡萄汁發酵成葡萄酒。這個過程,在原始人出現之前的類人猿時代就已經開始了。有人類歷史以來就有葡萄酒的記載,而在史前什麼時候開始有葡萄酒的,卻誰也無法說清楚。

古代的波斯,即現今的伊朗,是古文明發源地之一。多數歷史學家都認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釀造葡萄酒的國家。傳說古代有一位波斯國王,愛吃葡萄,曾將葡萄壓緊保藏在一個大陶罐里,標上「有毒」字樣,防人偷吃。數天以後,王室妻妾中有一個妃子,厭倦了生活,遂擅自飲用了標明「有毒」的陶罐內的飲料。奇怪的是,這種飲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沒結束自己的生命,反而令人興奮異常,從此,這個妃子對生活又充滿了信心。她盛了一杯專門呈送給國王,國王飲後也十分欣賞。自此以後,國王頒布了命令,專門收藏成熟的葡萄,壓緊盛在容器內進行發酵,以便得到葡萄酒。波斯隔裏海,與高加索遙遙相望,同為葡萄酒原產地。古埃及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現今發現的大量遺跡遺物證明,公元前 3000 年以前的埃及人,就已經開始飲用葡萄酒。在埃及金字塔的壁畫中,就有描繪採摘葡萄及釀造葡萄酒過程的圖案。

隨著古代的戰爭和商業活動,葡萄酒釀造的方法傳遍了以色列、敘利亞、小亞細亞等阿拉伯國家。由於阿拉伯國家信奉伊斯蘭教,伊斯蘭教提倡禁酒律,因而使阿拉伯國家的釀酒行業日漸衰萎,現在幾乎被禁絕了。後來葡萄酒釀造的方法,從波斯、埃及傳到希臘、羅馬、高盧 ( 即今天的法國 ) 。以後,又傳到歐洲各國。由於歐洲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麵包和葡萄酒稱作「 quot 」—「我的肉,我的血」,視葡萄酒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飲料,所以葡萄酒在歐洲國家就逐漸發展起來,並形成很大規模。17個世紀以後到今天,這里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葡萄和葡萄酒產區,也是當今世界人均消費葡萄酒最多的國家。

我國原生的山葡萄,也叫野葡萄,有 20 多種。從東北到西北,從南方到北方,野生葡萄在我國分布范圍很廣。人工栽培的家葡萄,在我國自古有之。周朝的時候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葡萄和葡萄園。《周禮》一書的「地官篇」中,就有記載,並把葡萄列為珍果之屬。古代我國西域 ( 現時的新疆一帶 ) ,盛產葡萄和葡萄酒。據《史記》和《漢書》記載,「大宛左右以葡萄為酒,富人藏酒至萬余石,久者數十歲不敗」。由此可見當時葡萄酒釀造的規模和釀造技術水平。

西漢時期,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將西域的葡萄及葡萄酒釀造技術引進中原,促進了中原地區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技術的發展。葡萄酒已成為當時皇親國戚、達官貴人享用的珍品。相傳漢朝陝西扶風,一個叫孟佗,字伯良的富人,拿一斛葡萄酒賄賂宦官張讓,當即被任命為涼州刺史。後來蘇軾對此事感慨道:「將軍百戰竟不侯,伯良一斛得涼州」。

唐朝是我國葡萄酒釀造史上很輝煌的時期,葡萄酒的釀造已經從宮廷走向民間。李白詩中「葡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的詞句不但說明了葡萄酒已普及到民間,也說明了葡萄酒的珍貴,它像金叵羅一樣,可以作為少女出嫁的嫁妝。

葡萄酒在元代,已經有大量的產品在市場銷售。馬可波羅在《中國游記》一書中記載道:在山西太原府有許多好葡萄園,製造很多的葡萄酒,販運到各地去銷售。所以山西那裡,早就有這樣一首詩:「自言我晉人,種此如種玉,釀之成美酒,令人飲不足」。說明當地老百姓,把種葡萄釀造葡萄酒,看成是一件很自豪的事。

明朝時候,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多處提到葡萄酒的釀造方法及葡萄酒的葯用價值,「葡萄酒……駐顏色,耐寒」。就是說葡萄酒能增進健康,養顏悅色。

我國葡萄酒雖然已有 2000 多年的漫長歷史,但葡萄和葡萄酒生產始終為農村副業,產量不大,未受到足夠重視,直到1892年華僑張弼土在煙台栽培葡萄並建立了張裕葡萄釀酒公司,我國才出現了第一個近代新型葡萄酒生產企業。

全國解放以後,在歷任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下,我國的葡萄酒工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葡萄酒工業正沐浴著春風,走向世界。

7. 葡萄酒的由來

葡萄酒的分類有兩條標准: 一條標準是按葡萄酒的含糖量,把葡萄酒分為干酒、半干、半甜、甜酒四種。按目前的國際標准,含糖度在0.4度以下的為干酒; 0.41至1.2度的為半干酒;1.21-5度的為半甜酒,5度以上的為甜酒;另一條標準是按葡萄酒的顏色,把葡萄酒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三種。凡是寶石紅、深紅、紫紅、石榴紅、棕紅色的葡萄酒,都屬紅葡萄酒;凡近似無色、淺黃、禾桿黃、淡黃、金黃色的葡萄酒,都屬白葡萄酒;而顏色為桃紅色或淺玫瑰色的葡萄酒屬於紅葡萄酒。把這兩條標准相結合,4乘以3等於12,便可把葡萄酒詳細地分為十二品類。

關於葡萄酒的起源,眾說紛紜。但我們可以確切地說,至少在7000多年前,人類就已經飲用葡萄酒了。多數歷史學家認為波斯(即今日的伊朗)是最早釀造葡萄酒的國家。據報導:考古學家在伊朗北部扎格羅斯山脈的一個石器時代晚期的村莊里,從挖掘出的一個罐子可以證明,人類在距今7000多年前就已飲用葡萄酒,因為罐中還有殘余的葡萄酒和防止葡萄酒變成醋的樹脂。

葡萄酒的歷史幾乎是和人類文化史一道開始的,世界古老民族的神話傳說中都流傳著關於葡萄酒的故事。早在公元前7世紀,古希臘就有了"大酒神節"。每年3月,為表示對酒神狄奧尼索斯的敬意,都要在雅典舉行這項活動。人們在筵席上為祭祝酒神狄奧尼索斯所唱的即興歌,稱為"酒神贊歌"。與比較莊重的
"太陽神贊歌"相比,它以即興抒情合唱詩為特點,並有蘆笛伴奏,悅耳動聽的酒神贊歌受到普遍的歡迎,到公元前6世紀左右,酒神贊歌開始發展成由50名成年男子組成的合唱隊,在科林斯的狄奧尼索斯大賽會上表演競賽的綜合藝術形式。偉大的酒神贊歌時代,也是偉大的希臘抒情合唱詩盛行的時代,並導致了古希臘戲劇、音樂藝術的發展。

公元前6世紀,希臘人把小亞細亞原產的葡萄酒通過馬賽港傳入高盧(即現在的法國),並將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技術傳給了高盧人。羅馬人從希臘人那裡學會葡萄酒釀造技術後,很快在義大利半島全面推廣。古羅馬時代,葡萄種植已非常普遍,"羅馬"規定:若行竊於葡萄園中,將施以嚴厲懲罰。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技術迅速傳啟啟遍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國萊茵河流域地區,並形成很大的規模。直到今天,這些地區仍是重要的葡萄和葡萄酒產區。9世紀中葉是美國葡萄和葡萄酒生產的大發展時期。1861年從歐洲引入葡萄苗木20萬株,在加利福尼亞建立了葡萄園,但由於根瘤蚜的危害,幾乎全部被摧毀。後來,用美洲原生葡萄作為砧木嫁接歐洲葡萄,防治了根瘤蚜,葡萄酒生產才又逐漸發展起來。15至16世紀,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技術傳入南非、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朝鮮和南美等地。 現在,南北美洲均有葡萄酒生產。阿根廷、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以及墨西哥均為世界聞名的葡萄酒產區。

據考證我國在漢代(公元前206年)以前就已種開始植葡萄並有葡萄酒的生產了。司馬遷著名的《史記》中首次記載了葡萄酒。公元前138年,外交家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為酒,富人藏酒至萬余石,久者數十歲不敗「」。俗嗜酒,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於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及天馬多,外國使來眾,則離宮別館旁盡種蒲陶,苜蓿極望」(《史記·大宛列傳》第六十三)。大宛是古西域的一個國家,在中亞費爾干納盆地.這一例史料充分說明我國在西漢時期,已從鄰國學習並掌握了葡萄種植和葡萄釀酒技術。西域自古以來一直是我國葡萄酒的主要產地。《吐魯番出土文書》(現代根據出土文書匯編而成的)中有不少史料記載了公元4-8世紀期間吐魯番地區葡萄園種植,經營,租讓及葡萄酒買賣的情況。從這此史料可以看出在那一歷史時期葡萄酒生產的規模是較大的。

自文明萌芽,葡萄酒就一直在所有重要場合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在宗教儀式中,在慶典上,都用葡萄酒去定住心神或凈化身心,甚至治傷療病。由於宗教的勢力與葡萄酒本身的魅力,使它成為傳播最廣的國際通商產品,而地域年份和釀造技術又使之身價倍增,有「生命之水」的美譽。訖今世界各國元首在接待貴賓、舉行國宴的活動中都以葡萄酒為主要酒種。在日常宴會、接待會上有無葡萄酒,所採用葡萄酒的等級水平高低決定了整個宴會、接待會的檔次,顯示出了葡萄酒的眾多品種的酒中重要地位。

8. 葡萄酒歷史

根據考古的研究推測,葡萄酒的歷史已經有 6000 年。有消息報道,20年前,伊朗的格登特比,發現了一隻公元前 3500 年的波斯兩耳細頸酒罐。最近通過對罐壁紅色斑的成分分析,發現其中有單寧和酒石酸等葡萄酒里所含的天然化學物質。說明人類在5500年以前,就已經開始飲用葡萄酒了。

葡萄酒是自然發酵的產物。直到現今,有許多葡萄酒生產商,仍採用自然發酵的工藝生產葡萄酒,即葡萄破碎後,不加任何菌種,讓野生酵母自然繁殖,發酵成葡萄酒。其實,這個過程在自然界早已存在。眾所周知,自然界的野生葡萄和野生酵母,是先於人類社會以前就已經存在。《清稗類抄·粵西偶記》中,記載了一位旅行家的有趣發現:「平樂府山中,猿猴極多,善采百花釀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其酒多至數石,飲之香美異常,曰猿猴酒」。由此可以推斷,原始人採摘野花百果充飢解渴。成熟的野葡萄,汁多味美,酸甜可口,一定在原始人採摘的野果之列。將多餘的野葡萄,貯存於洞穴中,容器里,靠葡萄自身的壓力,葡萄就會流汁。無所不在的野生酵母,就會將自流葡萄汁發酵成葡萄酒。這個過程,在原始人出現之前的類人猿時代就已經開始了。有人類歷史以來就有葡萄酒的記載,而在史前什麼時候開始有葡萄酒的,卻誰也無法說清楚。

古代的波斯,即現今的伊朗,是古文明發源地之一。多數歷史學家都認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釀造葡萄酒的國家。傳說古代有一位波斯國王,愛吃葡萄,曾將葡萄壓緊保藏在一個大陶罐里,標上「有毒」字樣,防人偷吃。數天以後,王室妻妾中有一個妃子,厭倦了生活,遂擅自飲用了標明「有毒」的陶罐內的飲料。奇怪的是,這種飲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沒結束自己的生命,反而令人興奮異常,從此,這個妃子對生活又充滿了信心。她盛了一杯專門呈送給國王,國王飲後也十分欣賞。自此以後,國王頒布了命令,專門收藏成熟的葡萄,壓緊盛在容器內進行發酵,以便得到葡萄酒。波斯隔裏海,與高加索遙遙相望,同為葡萄酒原產地。古埃及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現今發現的大量遺跡遺物證明,公元前 3000 年以前的埃及人,就已經開始飲用葡萄酒。在埃及金字塔的壁畫中,就有描繪採摘葡萄及釀造葡萄酒過程的圖案。

隨著古代的戰爭和商業活動,葡萄酒釀造的方法傳遍了以色列、敘利亞、小亞細亞等阿拉伯國家。由於阿拉伯國家信奉伊斯蘭教,伊斯蘭教提倡禁酒律,因而使阿拉伯國家的釀酒行業日漸衰萎,現在幾乎被禁絕了。後來葡萄酒釀造的方法,從波斯、埃及傳到希臘、羅馬、高盧 ( 即今天的法國 ) 。以後,又傳到歐洲各國。由於歐洲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麵包和葡萄酒稱作「 quot 」—「我的肉,我的血」,視葡萄酒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飲料,所以葡萄酒在歐洲國家就逐漸發展起來,並形成很大規模。17個世紀以後到今天,這里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葡萄和葡萄酒產區,也是當今世界人均消費葡萄酒最多的國家。

我國原生的山葡萄,也叫野葡萄,有 20 多種。從東北到西北,從南方到北方,野生葡萄在我國分布范圍很廣。人工栽培的家葡萄,在我國自古有之。周朝的時候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葡萄和葡萄園。《周禮》一書的「地官篇」中,就有記載,並把葡萄列為珍果之屬。古代我國西域 ( 現時的新疆一帶 ) ,盛產葡萄和葡萄酒。據《史記》和《漢書》記載,「大宛左右以葡萄為酒,富人藏酒至萬余石,久者數十歲不敗」。由此可見當時葡萄酒釀造的規模和釀造技術水平。

西漢時期,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將西域的葡萄及葡萄酒釀造技術引進中原,促進了中原地區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技術的發展。葡萄酒已成為當時皇親國戚、達官貴人享用的珍品。相傳漢朝陝西扶風,一個叫孟佗,字伯良的富人,拿一斛葡萄酒賄賂宦官張讓,當即被任命為涼州刺史。後來蘇軾對此事感慨道:「將軍百戰竟不侯,伯良一斛得涼州」。

唐朝是我國葡萄酒釀造史上很輝煌的時期,葡萄酒的釀造已經從宮廷走向民間。李白詩中「葡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的詞句不但說明了葡萄酒已普及到民間,也說明了葡萄酒的珍貴,它像金叵羅一樣,可以作為少女出嫁的嫁妝。

葡萄酒在元代,已經有大量的產品在市場銷售。馬可波羅在《中國游記》一書中記載道:在山西太原府有許多好葡萄園,製造很多的葡萄酒,販運到各地去銷售。所以山西那裡,早就有這樣一首詩:「自言我晉人,種此如種玉,釀之成美酒,令人飲不足」。說明當地老百姓,把種葡萄釀造葡萄酒,看成是一件很自豪的事。

明朝時候,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多處提到葡萄酒的釀造方法及葡萄酒的葯用價值,「葡萄酒……駐顏色,耐寒」。就是說葡萄酒能增進健康,養顏悅色。

我國葡萄酒雖然已有 2000 多年的漫長歷史,但葡萄和葡萄酒生產始終為農村副業,產量不大,未受到足夠重視,直到1892年華僑張弼土在煙台栽培葡萄並建立了張裕葡萄釀酒公司,我國才出現了第一個近代新型葡萄酒生產企業。

全國解放以後,在歷任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下,我國的葡萄酒工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葡萄酒工業正沐浴著春風,走向世界。

9. 古代酒的叫法

杜康、歡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墮、凍醪、壺觴、壺中物、酌、酤、醑、醍醐、黃封、清酌、昔酒、縹酒、青州從事、平原督郵、麴生、麴秀才、麴道士、曲居士、曲櫱、春、茅柴、香蟻、浮蟻、綠蟻、碧蟻、天祿、椒漿、忘憂物、掃愁帚、釣詩鉤、狂葯、酒兵、般若湯、清聖、濁賢。

我國釀酒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自產生之日開始,就受到先民歡迎。人們在飲酒贊酒的時候,總要給所飲的酒起個饒有風趣的雅號或別名。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繹而成,或者根據酒的味道、顏色、功能、作用、濃淡及釀造方法等等而定。酒的很多綽號在民間流傳甚廣,所以文在詩詞、小說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詞。這也是中國酒俗文化的一個特色。

白墮:這是一個善釀者的名字。 蘇轍在《次韻子瞻病中大雪》詩中寫道,「殷勤賦黃竹,自勸飲白墮」。

凍醪:即春酒。是寒冬釀造,以備春天飲用的酒。據《詩·豳風·七月》記載,「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壺觴:本來是盛酒的器皿,後來亦用作酒的代稱, 陶潛在《歸去來辭》中寫道,「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壺中物:因酒大都盛於壺中而得名。 張祜在《題上饒亭》詩中寫道,「唯是壺中物,憂來且自斟」醇酎這是上等酒的代稱。

酌:本意為斟酒、飲酒,後引申為酒的代稱,如「便酌」「小酌」。李白在《月下獨酌》一詩中寫道,「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酤:據《詩·商頌·烈祖》記載,「既載清酤,齎我思成」。[傳」: 酤

(9)葡萄酒在古代叫什麼擴展閱讀

我國是酒的故鄉,也是酒文化的發源地,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酒的釀造,在我國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酒與文化的發展基本上是同步進行的。

大體上,古酒約分兩種:一為果實谷類釀成之色酒,二為蒸餾酒。有色酒起源於古代,據《神農本草》所載,酒起源於遠古與神農時代。《世本八種》(增訂本)陳其榮謂:「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少康(一作 杜康)作秣酒。」

儀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余以為此種酒,恐是果實花木為之,非谷類之酒。谷類之酒應起於農業興盛之後。陸柞蕃著《粵西偶記》關於果實花木之酒,有如下記載:(廣西)平樂等府深山中,猿猴極多,善采百花釀酒。

閱讀全文

與葡萄酒在古代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