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張文生的個人履歷
1989年7月畢業抄於廣州市襲華南理工大學食品工程系;
1989年7月至1990年6月在珠江啤酒廠實習;
1990年7月至1991年12月在原珠江啤酒廠紀委工作;
1992年1月至1993年6月在原珠江啤酒廠技術部任工藝員;
1993年6月至1998年6月在麥芽飼料分廠工作,先後擔任廠長助理、黨支部副書記、副廠長;
1998年7月至1999年3月任珠江啤酒廠供應部第一副主任;
1999年3月至2000年8月任珠江啤酒廠副廠長、灌裝一廠廠長;
2000年8月至2002年12月任廣州市珠江啤酒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同時兼任啤酒灌裝廠廠長;
2002年12月起任廣州珠江啤酒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分管生產、物流、營銷、生產安全、防火安全等工作;
2005年5月起任廣州珠江啤酒股份公司董事。
② 我國優秀集體所有制企業有哪些
論述陽朔航運公司在改革開放中,發揮企業的內在優勢,走自我發展道路,改變貧困面貌的做法。一、狠抓技術改造,更新老舊設備,依靠科技增強實力。從實際出發,搞滾動式的技改,更新改造船舶,提高市場競爭能力。二、因地制宜發揮自身優勢,調縣經黨結構,一業為主,多種經營,運輸企業為工農業。三、強化企業內部管理,人嚴治理企業。制訂和完善《企業管理爭程》,嚴格各項規章制度。在執行中突出一個「嚴」字。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增強企業凝聚力。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進行經常性的路線政策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改善職工的居住生活環境。
[關鍵詞]:外因是變化的變化,內因是變化的根據。一靠政策,二靠技術(科技)進步。以技術改造為先導,以質量為核心。致力課化企業內部改革,發揮企業內在優勢。從嚴治理企業,立足何內要效益。職業道德教育。
[論 文]:集體所有制航運企業是我國地方航運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其經濟效益的好壞,對四個現代化建設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搞活集體所有制航運企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
陽朔縣航運公司是一家於一九五六年合作化組織起來的,有二千多人口,八百多職工的集體所有制航運企業。由於歷史原因,生產落後,底子薄,負債重,一九八○年以前處於虧損狀態,缺乏競爭能力,是陽朔縣最大的最貧困的城鎮集體企業。改革開放十多年,使這家企業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如今已發展成為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經濟實體,經營有貨物運輸、旅遊客運、船舶修造、紅磚生產、農副種養等項已經濟效益大有提高,摘掉了虧損戶帽子,企業活力不斷增強,實現了國家多收,企業發展,職工生活改善的好局面。一九九一年同一九八○年相比,客貨運輸營運總額增長15.35倍,工業產值增長20.3倍,實現利潤增長19.6倍(此項是同1981年比),上交國家稅費增長204.7倍,固定資產原值增值5.6倍,職工年人均十資收入增長5.56倍。職工個人收入的提高,大多數都自建了新樓房。
縱觀陽航之發展變化,我認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增強企業活力,固然要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但不能光靠國家給優惠政策,依賴政府「輸血」、「加氧」、「扔救生圈」度日。而關鍵是要從企業的實際出發,致力於深化企業內部改革,發揮企業的內在優勢,走自我發展道路,堅持以技術改造為先導,以質量(產品、運輸)為核心,依靠廣大職工群眾,注重轉換經營機制,從嚴治理企業。
一、狠抓技術改造,更新老舊設備,依靠科技增強實力
發展航運企業,一靠政策,靠技術進步。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科學技術,是決定企業經濟效益好壞的至關重要問題,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根本途徑。要使企業充滿生機和活力,不斷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就必須落實把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方針,加快企業技術進步的步伐,狠抓技術改造,力求在技術水平上居於同行業的領先地位。集體所有制航運企業歷史上存在著設備簡陋老舊,工藝落後,技術力量差,後勁不足等問題。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開放剛起步,擺在航運企業面前的問題是運輸工具老舊,投入市場已無競爭力,亟需開發新項目,注入新的血液。通過貫徹學習改革開放的方針政策,陽朔航運公司的領導意識到技術改造事關企業的前途和命運,唯有把企業技術改造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才能使企業避免衰落和萎縮,趕上全國經濟發展步伐。從而,果斷確立加快技改步伐,搞運輸設施的更新換代,從企業的實際出發,量力而行,穩中求快地組織技改工作,搞滾動式更新改造。1980年首批將貨船改遊船、劉三姐式遊艇的第一代船舶投入旅遊客運市場,緊接著在1983年推行以鋼代木革新,製造鋼質遊船和鋼質貨船的第二代新船舶。資金有困難,採取「三個一點」的辦法解決,即向國家銀行借貸一點,企業籌措一點,職工集資一點。技術力量薄弱,採取派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培訓技術人才。同時,組織廣大職工學習理解鄧小平同志關於「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論斷,增強職工群眾的技改意識,形成全體員工的共識,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大打一場技術改造的總體戰。從1980年以來,搞技術革新,改造老設備近百個項目,僅運輸船舶就達44艘,投入資金500多萬元。1991年又根據灕江旅遊發展形勢的需要,對所有遊船進行室內裝修,更換上高級軟座椅,並在第二代遊船的基礎上,投資近百萬元,將陽航3—06號遊船改造為高級豪華空調遊船,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正式投入營運,這艘遊船在灕江上的出現,引起海內外市場的關注,首次打入國際市場,而且在經濟效益上起了巨大變化,每個航次利潤提高20.85倍。陽朔航運公司在這十多年來的技術改造,就是瞄準主攻目標之後,堅持挖潛改造的方向,走以內涵為主擴大再生的道路,把文章做在發揮現有優勢上。
二、因地制宜發揮憂勢,一業為主,多種經營
多種經營策略屬於市場發展策略的一種類型。運輸企業為適應社會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而向社會,因地制宜地開展多種經營,是提高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擴大企業的生存領域,增強企業活力的一種策略。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進入八十年代,隨著全民辦交通的經濟發展趨勢,運輸所有制結構多元化的形成,加上公路運輸的迅速發展,貨物運輸流向改變,給航運企業增加外部庄力。這家公司面對這種嚴峻局面,認真分析運輸市場的變化,發揮自身優勢,在發展橫向聯系,組織貨物直達運輸,把貨運航線伸延至廣東的同時,調整經營結構,實行「一主多業,多種經營」的經營戰略,積極開拓經營項目,從單一的水上貨運業務,開發灕江旅遊客運業務,興辦紅磚廠、玻璃廠,擴辦造船廠,使之成為一個多產業的經濟實體,這些開發性經營,十年來共安排了富餘人員和待業青年600多人就業,給企業增添了活力,煥發出新的生機。
三、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從嚴治理企業
社會主義企業的基本任務是在國家統一計劃指導下,為社會提供需要的物質產品(或勞務),為國家和自身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這也是企業全部生產經營活動的目的,強化企業管理,就是為了提高管理水平,增強企業對內調控和對外適應能力,達到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目的。企業的發展根本在於深化內部改革,發揮企業的內在動力。集體企業同國營企業一樣,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都面臨著強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任務。陽朔航運公司在十年的改革中,始終從嚴從實治理內部管理,立足向內要效益,堅持以安全、質量、服務、效益為卞要內容的管理體系,從而使企業的生產經營適應於計劃商品經濟的市場機制發育需要,保證增產、增收、增效,持續穩定地提高經濟效益和自我發展能力。具體做好以下兒點:
一是強化企業規章制度。一個真正有活力的企業,應當有一套完整的內部管理制度。重點是實行經理負責制的職工代表大會民主管理制度,重大經營決策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決定,由它的常任機構—一管理委員會組織實施。同時按照國家有關方針政策規定,結合本企業的實際,制訂和完善包括勞動就業、分配、設備、質量、財務、安全生產等方面的《企業管理章程》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的總制度,各職能崗位、船隊、廠、車間、班組根據總制度,結合部門生產(工作)任務,制訂一具體的規章制度,如《安全生產責任和獎懲制度》、《船員工作守則》、《質量檢驗制度》等,作為企業全體職工的行為准則,做到有章可循,各司其責,使企業各項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標准化和程序化。在落實規章制度工作中,要突出一個「嚴」字,著重抓兩頭,一抓對幹部的要求,特別對領導幹部要嚴於律己,帶頭執行,處事公道,大膽管理;二抓職工遵紀守法和遵守制度教育,堅持考勤,嚴格請假手續,讓廣大職工自覺遵守企業規章制度,堅守工作崗位,專心操作,努力完成生產任務。
二是強化質量管理,提高產品(服務)質量。產品(服務)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優劣,決定著企業興衰之命運。所以領導幹部要加強生產現場管理,搞好生產和工藝管理,並要經常對職工進行質量意識教育,提高職工質量意識,樹立「質量第一,顧客(用戶)至上」的思想。在管理體制上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廠長(經理)親自抓質量,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上下一致,共同把好質量關,從而促進產品(服務)質量上等級。近幾年,紅磚的產品穩定合格率達90%以上,造船出廠合格率達100%,貨運無貨損貨差現象,旅遊客運服務上乘,深受國內外遊客贊賞。
三是抓好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對於企業的正常生產至關重要,是交通運輸生產的生命線。廣泛深入開展安全意識教育,不斷修訂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排行安全目標管理,把安全生產列入生產經營的議事日程,做到各項工作同計劃、同布置、同檢查、同總結,同評比、同獎懲,使安全生產丁作扎實開展,近幾年,沒有發生重大生產事故,保證生產正常運轉。
四是加強設備和工屬具管理。要建立健全設備管理規章制並,實行定人定機按規程操作,並經常對崗位工人進行專項培訓,做到「三勤四會」:勤檢查、勤清理、勤保養;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通過定期舉辦各項技能學習班,組織職工學習業務技術。選送部分優秀工人進入高等院校進修深造,個斷提高職工隊伍的政治業務素質。近幾年,已參加學習培訓的占職工總額的70%以上。同時建立設備檔案和定期維修制度,做好設備的日常保養工作,保證設備的完好率。
五是改革用工制度和完善勞動分配製度。在用工方面,破除勞動力想然增長,年滿十六歲都自然成為企業職工的歷史慣例。從1987年起改為實行考試,擇優錄用的辦法,井經職工代表人會通過寫入《企業管理章程》。企業領導班子由職工代表人會選舉產生,能上能下,能官能民。在勞動分配方面,實行活工資制度,根據不同崗位、不同工種和不同勞動強度,與勞動效率、質量、經濟效益掛勾,制計不同的分配辦法。貨運隊按收入比例計酬,造船廠按技術、工效、凈收入比例計酬,磚廠按產量、質最計酬,旅遊客運隊按出勤、服務質量、與能耗物耗掛勾計酬。
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增強企業凝聚力
搞好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經營管理和生產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保證。因為,人是生產力諸要索中最活躍的因素,企業的根本仟務是發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益,而實現這個根本任務的中心環節是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歸宿點是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家公司之所以能在困境中掘起,關鍵是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有一支思想、作風過硬的職工隊伍。緊緊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提高經濟效益這個中心,始終堅持一手抓物質文明建設,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把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加強幹部職工隊伍的思想建設。一是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支部書記兼總經理、副書記、副總經理分工負責,通力合作,協調黨政工青婦的關系,共同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這個中心和企業發展的目標,按照各自的職責,發揮各自的能量,齊抓共管,同步進行。二是以黨員管理為突破口,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對幹部職工進行經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開展基本路線教育、形勢教育、國情教育、普法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等,引導幹部職工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抵制資產階級自由化,培育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精神。三是開展崗位學雷鋒、學先進、趕先進的勞動競賽活動。四是堅持為職工群眾辦實事,開展群眾性的文體活動,在企業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的前提下,投資二萬多元建設一個燈光球場、一個簡易蘭球場和一個娛樂室,還開辦了一些力所能及的福利事業,如修建改造公共廁所、公共排水溝、安裝巷道路燈等,改善職工居住環境,給職工創造了良好的工作、學習、生活條件,使企業從上到下形成了一個「風正、氣順、心齊」的自覺為企業和社會做奉獻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