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青島啤酒北京市場前景分析及對啤酒行業前景分析
我國啤酒行業保持較快增長速度,人均啤酒消費已經達到國際平均水平。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行業整體競爭實力顯著增強,啤酒行業競爭的方式已經由過去主要依靠價格競爭轉為主要在品牌、服務、渠道、戰略、資本等方面的競爭。同時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啤酒噸價持續攀升,行業盈利能力增強。且從行業特性來說,啤酒行業與白酒、葡萄酒和黃酒相比,具備諸多顯著的優勢。
2009年至2012年,啤酒行業面臨著較好的發展際遇: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給行業發展創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間;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崛起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重大發展戰略,為啤酒行業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全球經濟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為中國啤酒行業在更大范圍內配置資源、開拓市場創造了條件。
某公司目前的營銷機制及銷售渠道不符合業務和管理的要求,傳統的營銷方法很難打開局面,需要尋找新的銷售模式及銷售渠道。為此特意委託華經縱橫咨詢有限公司設計一個全新的銷售渠道和營銷體制。
華經縱橫首先需要理清每個部門和銷售鏈條職責,通過職責說明書加以體現。根據客戶需求和客戶企業自身的特點,建立切實可行的銷售考核體系。同時,在建立銷售考核體系的基礎上,對客戶的營銷體系提出建議,讓客戶對華經縱橫咨詢有限公司的方案有一個系統的觀點,使得考核的結果應用能夠真正得以體現。其中只有內容如下:
一、啤酒市場容量/市場規模分析
二、啤酒市場推廣策略研究
三、啤酒市場中間商、代理商參與機制
四、啤酒市場網路推廣策略研究
五、啤酒市場廣告宣傳策略
六、啤酒市場推廣與配套供貨渠道建立
七、啤酒新產品推廣常見問題
八、國外啤酒市場推廣經驗介紹
九、啤酒營銷渠道建立策略
十、渠道經銷管理問題
十一、啤酒市場客戶群研究與渠道匹配分析
十二、重點企業市場推廣策略與營銷渠道規劃案例
重要研究工具:
產業鏈模型分析法;
馬斯洛需求層次分析模型;
針對行業競爭力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產品生命周期分析法;
中國產業競爭情報網(區域)潛在市場規模預測法;
綠色營銷方法;
風險與效益相結合的投資可行性分析法。
B. 青島啤酒集團耗資約4億元收購了全國各地的8家啤酒廠,其中最為著名的有兩起:斥資1.5億元收購上海嘉士伯7
1.B 2.A |
C. 為什麼百威和嘉士伯會在中國大量地收購中國各地方的啤酒品牌
覬覦中國市場的啤酒巨頭多了去,但是,喜力不溫不火,朝日進展不暢,唯有百威英博和嘉士伯,順利擠進前五,瞄準中國啤酒行業的「鐵王座」。
至此,百威英博的「東部戰線」初現雛形。合並之後,不僅並購的「彈葯」更充足,而且,對中國地方品牌形成的「威懾力」更強悍。
在巨頭看中的市場,地方品牌「要麼投降、要麼打死」,能選擇的頂多是賣給A還是賣給B。
賣給雪花的,只能留下產能和渠道;賣給百威英博和嘉士伯,品牌能留下,但已然成為外資。
在這之後,百威英博在中國市場的並購從未停過,2011年河南維雪、大連大雪,2012年牡丹江啤酒,2013年河北唐山,2014年吉林金士百,2015年增持珠江啤酒……
D. 青島啤酒廣告策劃書
中國3大啤酒商,青島、燕京、雪花。現雪花銷量排1位。對於現在的啤酒市場已專經出現了飽和狀屬態了,啤酒的生產成本也加大了許多,而出廠的價格沒多大的變化,這就導致了市場不能集中消化。如果想要啤酒市場出現大的變化,大概只有點方法:
1,市場價格降低,但成本太高,不太可能。
2,打開市場的消費能力,但人們的收入沒漲多少,物價太高,所以可能性也不大。
因此,綜合分析,現啤酒市場不好弄啊!
E. 青島啤酒為什麼會選擇大規模擴張的並購戰略
因為是國有企業,是保護國有品牌的一種做法
F. 你認為青島啤酒的並購對現代企業重組有哪些啟示
【摘要】:中國啤酒行業已成為全球食品飲料市場增長最快的行業之專一。伴隨著市場的激烈競屬爭,中國啤酒飲料行業的並購頻繁發生,行業的集中度不斷提高。本文以青島啤酒公司為例,分析其並購式發展的內部和外部動因,探討公司並購的多種模式,總結了青啤公司規模擴張所實施的並購模式的適用性,試圖為其他企業的並購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並希望推動中國啤酒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G. 青島啤酒集團都收購了哪些啤酒廠
1999年月受讓取得安徽馬鞍山啤酒廠破產財產設立青島啤酒(馬鞍山)有限公司。
2月以承債方式控股山東榮成東方啤酒廠,組建青島啤酒(榮成)有限公司。
3月收購山東南極洲集團股份公司破產財產,設立青島啤酒(薛城)有限公司。
6月以承債方式兼並湖北黃石啤酒廠,設立青島啤酒(黃石)有限公司。
6月設立青島啤酒(安丘)有限公司。
7月與日本朝日啤酒株式會社等三方合資建設深圳青島啤酒朝日有限公司正式建立投產。
7月以託管方式取得對青島嶗山啤酒廠的管理權。
9月收購廣東皇妹啤酒公司投產,合資設立青島啤酒(珠海)有限公司。
9月設立青島啤酒(應城)有限公司。
9月收購上海啤酒有限公司清算資產,設立青島啤酒(上海)有限公司。
10月合資設立青島啤酒(蓬萊)有限公司。
11月合資設立青島啤酒(三水)有限公司。
11月設立青島啤酒(滕州)有限公司。
11月余沛孫國資公司共同設立青島啤酒(徐州)有限公司,之後由徐州公司收購年產啤酒5萬噸的徐州市金波啤酒廠全部資產。
12月承債兼並安徽蕪湖大江啤酒廠,設立青島啤酒(蕪湖)有限公司。
12月設立青島啤酒(濰坊)有限公司。
2000年5月收購廊坊啤酒廠破產財產,設立青島啤酒(廊坊)有限公司。
7月設立合資青島啤酒(鞍山)有限公司。
8月與嘉士伯香港有限公司合資設立青島啤酒上海松江有限公司。
8月收購美國亞洲戰略投資公司所持有的北京兩家啤酒企業的股權。
9月在原青島嶗山啤酒廠的基礎上設立青島啤酒第五啤酒有限公司。
H. 運用公共關系學中的相關知識分析評點青島啤酒這一案例
青島啤酒的勝利 只靠品牌是不行的 但是也有很大的元素在裡面 謝謝你的關注
I. 百威和嘉士伯還在大量地收購中國各地方的啤酒品牌,中國啤酒能否守住自己的陣地
當然還是有些品牌可以的。在中國市場攻城略地之時,百威英博的手腕多少有點「奸雄」的意味。准備到哪個區域建新廠,先跟四五個城市談判,簽下框架協議,然後等著這幾個城市互相競價,政策最優惠者得。最終公布前,誰都不知道百威英博葫蘆里賣的什麼葯。當年百威英博准備布局河北,同時跟石家莊、張家口、廊坊、保定談,最終把廠設在了保定清苑。在湖南、江西、雲南等地區,套路都是這樣。
合並之後,不僅並購的「彈葯」更充足,而且,對中國地方品牌形成的「威懾力」更強悍。金士百,2015年增持珠江啤酒(002461.SZ)……2015年百威英博准備收購南非米勒時,甚至打起了華潤雪花的主意。南非米勒持有華潤雪花49%的股份,如果不是因為「反壟斷」調查,百威英博是斷然不會放棄中國啤酒「老大」的。目前,百威英博僅次於華潤啤酒(00291.HK)和青島啤酒(600600.SH),在中國啤酒市場排名第三。除了走高端路線的主品牌百威,全國性品牌哈啤、雪津和幾十個地方品牌,主打中低端市場。也許你每天都在喝百威,只是,如果不仔細看,你根本發現不了。據說百威英博每4年搞一次大並購,不知道下一個「獵物」會是誰,又會對中國啤酒市場產生什影響。嘉士伯暗度陳倉很多人會好奇,最好的啤酒在歐洲,人均啤酒消費量最大的是歐洲,啤酒工業的發源地在歐洲,但是,最大啤酒企業卻不在歐洲。個非常關鍵的原因是,歐洲人會釀酒,會創新產品,會在營銷上完美契合消費者痛點,但是,在資本運作層面,不如在商場久經征戰的美國人或者巴西人。
J. 2005至2010年跨國公司在華並購案例, 越全越好,最佳答案追分
跨國公司進入我國進行並購投資的模式很多,依據被跨國公司並購的企業是否上市,可以將跨國公司在華的並購模式分為兩大類,即跨國公司在華通過股票市場的並購模式與不通過股票市場的並購模式。
一、跨國公司通過股票市場在華並購的主要模式
目前,跨國公司通過並購方式持有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的方式主要有7種:
1.跨國公司協議收購我國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在我國國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分割的情況下,外資協議收購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是並購活動中最簡單有效的方式。由於目前跨國公司尚不能直接從事A股交易,在主板市場難以佔到一席之地;而在能夠交易的B股市場上,上市公司發起人持有多數股份,而這部分又多以國有股、法人股形式存在,因此,外資收購上市公司的大量流通股份,並通過要約收購的可能性不大。《關於向外商轉讓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有關問題的通知》的發布,為上市公司國有股、法人股轉讓提供了政策保障,可以預見,外資並購上市公司將大量地通過協議收購非流通股的方式完成。
2.跨國公司直接收購我國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股權,即跨國公司參股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達到間接持股上市公司的目的。如阿爾卡特(法國的世界著名電信跨國公司)通過從中方股東手中收購上海貝爾10%加1股的股份,同時買斷比利時公司擁有的上海貝爾8.35%的股份,從而其對上海貝爾所持的股份增加到50%以上(50%的股權+1股)。由於上海貝爾是由中外合資企業改制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因而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上海貝嶺25.64%股權,也轉由合資公司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持有。通過這種方式,阿爾卡特不僅打破了電信領域外資不能控股的禁令,而且實現了持股上市公司的目的。這種方式的最大好處在於規避現有政策限制,因此,它將成為跨國公司並購我國上市公司的一種主流模式。
3.我國上市公司向跨國公司定向增發股票。定向增發,是國際上通行的借殼上市模式,是指上市公司通過向收購方定向增發新股,以獲得收購方的優質資產,而收購方在向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的同時,通過獲得上市公司新發行的股票而獲得控制權的收購方式。《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出台後,證監會又陸續發布一些與上市公司收購有關的配套文件,包括《上市公司以股份置換資產試點意見》(即定向發行),使以優換劣這樣的非市場化的並購重組行為失去了存在的基礎,使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中的利益分配格局得以調整。筆者認為,定向增發的推出,將極大地改變目前我國上市公司重組的模式,消除我國上市公司重組中的一些體制性障礙。
4.我國上市公司向跨國公司定向增發可轉換公司債券。這種模式在我國已有案例,如2003年1月23日青島啤酒公司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通過了「公司與全球最大的啤酒巨頭美國安海斯-布希公司(AB公司)簽署的《戰略投資協議》」的議案和「批准及同意由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根據《香港公司收購及合並守則》向青島市國有管理資產辦公室、安海斯-布希及與他們各自一致行動的人士授出豁免,容許該等人士毋須提出強制性收購建議、收購本公司所有已發行的股份」的議案。這標志著青島啤酒公司向AB公司定向發行可轉債所需的必備法律程序已基本完成,按照約定,2003年3月開始向AB公司發行可轉債。
5.跨國公司先與我國上市公司組建合資公司,由合資公司反向收購上市公司的資產。反向收購是指企業並購中收購方向被收購方出售資產,並利用被收購方所支付的現金來全部或部分支付收購價款的行為。反向收購中,收購方的最終意圖是從控股股東單位購買足以從管理上主導被收購方的股份,而被收購方及其控股股東單位從戰略和產業調整的角度考慮也願意被收購。反向收購合並其實是一項交易,未上市公司買進並控制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份後再進行合並,然後由未上市公司改組成新的董事會並控制該董事會。此項交易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其結果是未上市公司變成了上市公司。例如,2001年4月,米其林集團投資2億美元與上海輪胎橡膠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上海米其林回力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米其林控股70%,之後,合資公司斥資3.2億美元反向收購輪胎橡膠公司核心業務和資產。
6.我國企業的海外子公司或在海外的「窗口」企業收購國內上市公司的股份。華潤集團對國內上市公司的系列收購就是這種模式的典型。華潤集團是設立在香港的著名「窗口」企業。1999年6月,華潤集團調整產權結構,中國華潤總公司成為華潤集團的全資控股公司,行使控股職能。2000年6月20日,中國華潤總公司一次性收購萬科8.1%股權,持股量增至10.8%,成為萬科最大的股東。2000年6月30日,五豐行(中國華潤總公司的子公司)屬下的徐州維維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2001年9月,華潤以中國華潤總公司的名義斥資1.5億元收購四川錦華51%的股份成為其絕對控股股東。在醫葯領域,華潤集團已經與東北制葯集團簽訂合資意向書,香港華潤將控股東北制葯集團,從而間接控股上市公司東北制葯,目前正處於資產評估階段。2002年12月初,華潤集團以2億元拍得8698萬股ST吉發國有法人股股權,從而將取代吉發集團成為ST吉發新的控股股東。華潤在內地跨行業的大規模收購已經在我國資本市場上形成了「華潤系」。
7.跨國公司通過收購境外流通股票(如B股、H股、N股等)的形式或者其他金融創新模式進行的並購活動,也將成為並購市場的一大亮點,並且這類創新模式將更具有想像空間。
二、跨國公司不通過股票市場在華並購的主要模式
跨國公司在華不通過股票市場而進行並購的模式主要有8種:
1.跨國公司對我國企業的直接整體並購。整體並購是指對資產和產權的整體轉讓。一般來說,整體並購在並購方實力十分雄厚,而被並購方實力差距較大時才有可能發生。由於跨國公司相對於我國企業而言,實力對比的差異無疑是非常大的,因此,跨國公司對我國企業的整體並購時有發生。這種模式最典型的就是「中策模式」。1992年4月,香港中國策略投資公司(簡稱中策公司,它是1991年12月12日在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基礎上易名而成的)收購了山西太原橡膠廠,從而開創了改革開放以後外資在華並購的先河。在隨後兩年多的時間里,中策公司在我國的並購活動屢屢有驚人之處。1992年5月中策公司收購了福建泉州37家國有企業;1992年9月中策公司收購了大連輕工局所屬的全部企業,創辦了合資企業102家;中策公司在杭州、寧波、無錫同樣創辦了數十家控股型合資企業。中策公司在華的並購投資累計達到30億萬元,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被成為「中策現象」。
2.跨國公司對我國企業的直接部分並購或與我國企業新組建合資企業。部分並購是指對資產和產權的部分轉讓。一般來說,部分並購在並購方與被並購方的實力差距較小時經常發生。合資企業的組建也可以看作是部分並購的一種特殊類型。這種類型的並購是目前跨國公司在華並購中最為普遍的一種形式。
3.中外合資企業中,外方收購合資企業的中方股份。胡峰(2003)建立的模型證明:合資雙方不斷相互了解與相互學習,是合資企業結構不穩定的根源。目前大量存在的中外合資企業普遍具有內生的結構不穩定,最終會走向終結,終結的最主要方式為合資企業的一方被另外一方收購了股份。跨國公司進入我國具有長期的戰略目標,而中方合資者主要是針對短期效用函數進行博弈。合資企業的外方投資者具有強烈的學習傾向,且學習能力大大強於合資企業的中方投資者。一旦外方的監督技術達到一定的臨界點時,合資企業的外方就會顯示出收購合資企業的強烈偏好,取得合資企業的控制權。合資企業的外方投資者收購合資企業中的中方股權有兩種主要方式。第一種是有增資時的收購;第二種是沒有增資時的收購。應該看到,我國有相當多的合資企業是我國對跨國公司進入領域嚴格限制政策的產物,隨著我國對人世承諾的逐步兌現,會進一步加快合資企業走向終結。目前外資在華的「獨資化」傾向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
4.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或合資公司對我國企業的收購。例如,2002年12月20日上海通用(上汽集團與通用汽車的合資企業)、上汽集團和美國通用三家聯手收購山東大宇整車部分(煙台車身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在重組後成立的新合資公司中,上海通用成為最大的股東,擁有50%的股份。
5.我國企業的海外上市公司或窗口企業在內地對非上市公司的並購活動。比如華潤集團的子公司華潤創業啤酒有限公司從1994年收購沈陽啤酒廠開始,到2002年底時,華潤在內地已經收購了20多家啤酒廠,特別是在2002年收購了武漢東湖啤酒廠以後,華潤啤酒的生產規模已經處於我國啤酒市場的行業老大地位。
6.跨國公司重組其在華分支機構。聯合利華在華子公司的重組無疑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例證。聯合利華於1986年與上海制皂廠、上海日化開發公司合資組建上海利華有限公司。由於受當時的中外合資企業法規所限,聯合利華在我國的擴張中一直延續著上海利華的合資模式。到了1999年,聯合利華在華合資企業的數量已激增至14家。為了對在華企業進行有效的組織管理,聯合利華當年掀起了一場顛覆式的大調整,將其在中國的業務切分為三大塊。14家企業經過重組後,不但大都收編為聯合利華的控股公司,而且開始歸並到4個明確的法人主體名下。聯合利華當時的重組效果異常顯著,經營成本下降了20%,外籍人員從120多調整到不足30人。為了對在華企業進行更加有效的組織管理,聯合利華2002年又掀起了新一輪的大調整。
7.跨國公司母公司之間的並購活動間接導致它們在華子公司之間的並購。例如,2002年5月7日,惠普完成了對康柏的並購交易,合並後的公司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計算機和列印機製造商,同時也是全球第三大技術服務供應商。由於惠普和康柏在華都有各自的子公司,因此惠普和康柏合並以後,它們在華的子公司也進入了合並日程。
8.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向其他跨國公司出售資產。這種模式在我國也時有發生。
三、跨國公司在華並購將來可能會發生的創新模式
跨國公司在華並購除了已有的模式外,還將會出現更多的創新模式。跨國公司可能在將來採用的創新模式主要有:
1.跨國公司以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身份獲取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的生效無疑為跨國公司直接進入我國A股市場提供了一種可能性,以後會有跨國公司以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身份進入我國A股市場。
2.跨國公司可以通過拍賣和債權方式收購我國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我國有很多上市公司的大股東由於到期債務不能清償而被提起訴訟,其所抵押的公司股權將通過人民法院的強制執行程序而被拍賣。跨國公司可以通過拍賣市場獲得相應上市公司的股權。但需要注意的是,外資介入拍賣市場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見《拍賣法》第33條的規定)。
3.跨國公司通過債權市場間接收購我國企業。跨國公司將有可能通過收購上市公司債權而間接獲得其股權,即「債權轉股權」。這種並購模式廣泛流行於國外的企業並購市場,很多投資公司都會低價收購目標公司的債權,然後通過使目標公司重組,將債權轉化為股權,在企業經營狀況改善後再出賣股權,從而獲得巨大收益。這種並購模式也受到國內法律體系的支持。例如,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已經開始將不良債權打包,向包括國外投資者在內的廣大投資者出售,以期實現資產的盤活,因此外資介入這些不良債權,有助於直接獲得國內上市公司的股權。
4.跨國公司出面徵集代理權而取得我國企業的控制權,但這種方式只能在短期內起到獲取公司控制權的作用。過去,一般是國內機構徵集代理權,在未來必將會出現由跨國公司徵集代理權的案例,因為在徵集代理權的法律方面對跨國公司並沒有特別的限制。跨國公司可以先佔有一部分股權,然後憑借股東地位發出徵集委託權的要約,在成功以後,按自己的意願改組董事會,貫徹自己的經營戰略,並可以為今後實質性的收購奠定基礎。對於我國加人世貿組織協議中限制外資所佔份額的行業,此種代理權的爭奪對跨國公司更有意義。
5.跨國公司在華上市子公司吸收合並我國企業的方式。隨著我國資本市場逐步對外資企業開放,預計會有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上市的現象,因而可能出現一種新的並購模式,即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吸收合並其他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但由於外資企業上市的門檻較高(如持續三年盈利、需要整體上市,防止剝離上市和捆綁上市、需要一年的上市輔導期等),因此這種模式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出現。
6.我國上市公司委託跨國公司進行股票託管與期權方案相結合的模式。2001年4月,寧夏恆力面向境外投資者公開徵集股權受讓人,計劃通過股權委託管理和簽訂《股權遠期轉讓協議》的方式引進外資股東,後因政策原因叫停,但隨著將來相關政策的進一步放寬,這種模式仍有操作空間。
7.跨國公司要約收購我國上市公司。要約收購是指跨國公司通過股票二級市場收購上市公司的股份,從而達到並購的目的。由於中國股票市場的股權結構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這給要約收購帶來了很大的不便。隨著2002年7月《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的出台,我國A股市場進一步開放,這種模式會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