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島啤酒
我倒,兄弟,既然你想做這個廣告,就應該自己去找資料啊,很容易的!
青島啤酒是山東青島啤酒廠的產品,該廠是我國最早的一家啤酒廠、原為「英德啤酒公司」,創辦於1903年,是我國目前的最大的一家啤酒廠,其規模之大,產量之高,質量之佳都是名列前茅。在第二三屆全國評酒會上均被評為全國名酒,1980年榮獲國家優質產品金質獎章。不僅在國內負有盛名,而且馳名全世界。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製作方法:
1.原料選擇:(1)大麥:青島啤酒的原料是選自浙江省寧波、舟山地區的「三棱大麥」,這種大麥皮薄,粒大,澱粉多,蛋白質含量低,發芽率高,是釀造啤酒的上等原料。(2)酒花:青島啤酒採用的優良啤酒花,是該廠自己的酒花基地精心培育,其具有蒂大、花粉多、香味濃的「青島大花」,能使啤酒更加清澈透明,有爽快的微苦味和酒花香,並延長啤酒保存期,保證了啤酒的正常風味。(3)水:青島啤酒釀造用水是有名的嶗山礦泉水,水質純凈、口味甘美,是「山泉水清」,一塵未染,對啤酒味道的柔和起了良好作用,賦予青島啤酒獨有的風格。
2.製作和管理:青島啤酒之所以好,是因為採取了釀造工藝的「三固定」和嚴格的技術管理。「三固定」就是固定原料、固定配方和固定生產工藝。嚴格的技術管理,操作一絲不苟,凡是不合格的原料絕對不用、發酵過程要嚴格遵守衛生法規。對後發酵的二氧化碳,要嚴格保持規定的標准,過濾後的啤酒中二氧化碳要處於飽和狀態。產品出廠前,要經過全面分析化驗及感官鑒定,合格方能出廠。所以該酒的品質,都達到歷史最好水平,並超過了國家規定的標准。
產品特點:青島啤酒是我國名牌產品,屬於淡色啤酒型,酒液呈淡黃色,清澈透明,富有光澤,酒中二氧化碳氣充足,當酒液注入杯中時,泡沫細膩,潔白,同時開起,持久而厚實,並有細小如珠的氣泡從杯底連續不斷上升,經久不息。飲時,酒質柔和,有明顯的酒花香和麥芽香,具有啤酒特有的爽口苦味和殺口力。該酒含有多種人體不可缺少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常飲有開脾健胃、幫助消化之功能。原麥芽汁濃度為12度,酒度為3.5~4度。
青島啤酒工程有限公司是隸屬於青島啤酒集團(www.tsingtao.com.cn)的國有企業,是由一批長期從事啤酒行業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是從事啤酒工程的專業化公司。
該公司下設:
工程安裝公司----專門從事啤酒廠工程的安裝;
微機自控系統開發部----專門從事啤酒廠糖化、發酵微機自控系統的設計安裝;
啤酒包裝容器廠----專門設計、生產、銷售各類啤酒保鮮桶、扎啤桶;
中日合資啤酒設備製造廠----專門製造啤酒廠各類發酵、清酒、酵母、CIP等罐類設備和酵母擴培、麥汁充氧、高濃稀釋及罐頂裝置、接管板等設備,該公司擁有東洋技研四十多年的技術經驗,製造真空冷凍乾燥裝置(FD)。
目前,公司已形成由設計、製造生產、安裝調試等組成的具有相當規模的、相當水準的專業化公司。
100多年前德國佔領山東的時候那群遠離本土的德國士兵因為沒有啤酒喝,於是寫信給德國皇帝(不知道當時是哪一位)抱怨。因為那個國家全民皆嗜啤酒,所以皇帝看來很理解,就用海輪搬運了釀造啤酒的設備到青島。德國作為啤酒之國,啤酒的工藝種類都已經成為文化屬性了,所以他們的釀造設備也當然是上品。運到青島來的那一套設備,屬於釀造lager類啤酒的設備。因此,從類別上來說,青島啤酒屬於德式的lager。除了設備之外,還有兩樣東西是關鍵,一個是麥芽,還有一個就是水。當年的麥芽應該用的是山東本地的麥芽,就像山東人一樣健壯飽滿,現在流行的用來形容這種特徵的英文單詞就是robust,前幾年有一種樂百氏純凈水用的就是這個詞。水呢就是嶗山泉水,哇。
這種不經意的風雲際會便成就了中國乃至整個遠東地區最優秀的啤酒,--沒有「之一」--就是唯一。
6月28日,由世界品牌實驗室和世界經濟論壇聯合主辦的世界品牌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會上發布了2004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青島啤酒名列其中,位居第31位。
同時,青島啤酒以品牌價值評估168.73億元人民幣高居啤酒行業榜首,繼續擔當國內啤酒市場領先者角色。
然而,在這鮮花燦爛的時刻,往往是那鮮花成長的艱難過程被人遺忘了。
當年青島啤酒從貴族品牌向大眾品牌演變的過程中,有許多人質疑其「做大做強」的戰略,即外延式擴張及低成本戰略,認為這將使青島啤酒背上了養活小啤酒廠的沉重包袱,「貴族」品牌從此不高貴,其能否把青島啤酒引向輝煌還是一個未知數……
其實,青島啤酒作為中國啤酒行業唯一的全國銷售品牌,其很早就想讓自己成為國內啤酒消費市場的主導品牌,可是在1997年的時候,其市場份額仍處於不佳的境地:國內其他品牌占據67%的市場份額,合資品牌占據31%的市場份額,自己只佔有區區2%的市場份額,同時境外90多家已經在國內合資的國際著名品牌在高價位與青島啤酒展開正面進攻。因此,要想讓青島啤酒成為國內啤酒消費市場的主導品牌,談何容易?
然而,這就是當時中國啤酒市場的現實,盡管青島啤酒區區2%的市場份額,在當時中國啤酒企業中,其市場份額卻是位居行業首位的,算得上是行業領先者。
但是,一個企業的經營戰略也許往往是在一定大環境的變動中受啟發而產生的。
1996年底,山東省政府制定了旨在重點培植八大骨幹企業集團的十項政策措施,青島啤酒集團名列八大集團之中。「十項措施」中「享受『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的優惠政策」以及「實際上繳的所得稅由同級財政部門當年全部返還企業,用於增加國有流動資本」等優惠政策,其吸引力相當強勁。
1997年,中國輕工總會為改變啤酒行業效益低下、結構性矛盾突出的現狀,推動整個行業的升級,正式出台了《啤酒行業產品結構調整方案》。明確提出,在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上,要立足於現有企業的改組改造,集中力量擇優扶強,支持大企業、大集團發展壯大,增強競爭力。在2000年左右,幫助青島、珠江和燕京三大企業集團年產量總和達到400萬噸,使其佔全國總量的20%;支持骨幹啤酒企業合理擴大生產規模,希望國家採取措施,如被兼並企業的債務實行掛帳停息等,以支持集團化發展;配合地方扶持重點企業,使我國啤酒企業數量進一步減少。
可以說,以上的大環境為青島啤酒實施外延式擴張及低成本戰略作了一種啟發,但這種大環境背景的改變其實並不是什麼扶持大企業、大集團的靈丹妙葯,而只是一味催化劑。其至關重要的是,他雖然激起了青島、珠江和燕京啤酒的遐想,但那些作為一方諸侯的雪花、重慶、金星、哈爾濱、東西湖、錢江、藍帶、宣化、聖泉、金龍泉、雪津、豪門、藍劍、黃河、金士百、寶雞、趵突泉、民樂等啤酒廠家也各有所思,他們認為你們有政策我就有對策尋找發展自己的路子,何況當時他們都彼此認為相互之間沒有太懸殊的差距,都覺得自己不會落後,能夠守住自己家門口的市場並脫穎而出。這樣,中國啤酒市場的一場跨越式賽跑便開始了。
因此,中國各啤酒廠家便開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較量,大廠家依靠品牌加大促銷以規模取效益求發展,中小廠家尋求地方保護減免納稅以低價搶市場謀出路。結果導致行業利潤極其微薄,市場單瓶啤酒酒水價格賣得不如塑料瓶裝純凈水高。
事實是,每個啤酒企業本身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青島啤酒也不例外。在計劃經濟時期,青島啤酒產品就馳名中外,一直是國內高檔啤酒市場份額的領先者,產品覆蓋全國各地,這種覆蓋方式主要是依靠計劃經濟時期國有性質的商品批發經銷單位——糖酒公司來運作,而糖酒公司在過去計劃經濟時期,是相當於履行產品配送職能,根據國家計劃把青島啤酒源源不斷地調往全國各地。然而,由於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這種糖酒公司也只能是一個過渡單位,沒有太大的生命力,註定在不久的將來就要解體或民營化。因此,不光是青島啤酒,包括國內的其他啤酒廠家都在思考同一個問題,那就是以後的啤酒市場只能依靠啤酒廠家自己去開拓。所以當時的燕京、珠江啤酒便已經開始藉助自己的優勢(在周邊啤酒企業中,其生產設備和技術等處於領先地位,從而確保了產品的質量)猛力開發當地啤酒市場,打算並且只能走一條「先做強本地市場再做大外地市場」的路子,同時也主要是由於北京與廣東從經濟、人口和消費等各方面在全國都處於優勢地位,如果各自佔有各自當地的市場份額,那效益也是相當可觀的,並且對各自品牌向全國傳播也是相當有優勢的。
而青島啤酒不但沒有這種地理優勢的條件,而且尤其是在市場拓展方面更加意識到危機即將來臨,正如後來彭作義先生說了一句經典的話:「青島啤酒是最先進入市場的,但卻是最後一個踏進市場經濟的」。直面露骨地點出了當時青島啤酒市場開發能力的薄弱,具體體現在:第一,青島啤酒已經知道,未來的啤酒市場只能靠廠家自己開拓,而青島啤酒一直沒有自己專門的銷售公司,所以其一時很難跟上現實市場變化的步伐,何況擁有一支專業化的啤酒銷售隊伍不是一年半載就能完成的事情。第二,各地糖酒公司的解體或民營化,相對分散或瓦解了青島啤酒經銷網路與銷售渠道的力量,給一批新崛起的個體經銷商依賴當地的啤酒品牌發揮價格優勢從而壯大起來提供了機會,這樣勢必減緩青島啤酒成為國內啤酒消費市場主導品牌的步伐。第三,啤酒產品由於屬於快速周轉的消費食品,因其成本、品質等因素使得該產品被認為有一定的銷售半徑。然而,青島啤酒廠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又由於同城還有一家比較大的啤酒廠——嶗山啤酒廠,嶗山啤酒也擁有青島地區的主要市場份額,另當時在山東各地市具備十萬噸以上啤酒生產能力的廠家有十幾個,品牌也是琳琅滿目,而且各自有各自的勢力范圍,從而使山東成為中國啤酒市場的前沿陣地,競爭異常激烈。
所以綜觀以上因素,結合當時市場實際環境,可以認為在那個時期,青島啤酒必須正確面對三個問題:
1、 未來中國的高端啤酒市場,面臨洋品牌的進攻,其先進的品牌運作與營銷手法等,青島啤酒作為中國國內啤酒業的領先者,將持什麼樣的戰略?是退避三舍、拱手以讓,還是迎面抗擊?如果是迎面抗擊,又拿什麼戰術來應對?
2、 在完善的營銷體系未建立之前,如何在全國范圍內穩定並拓寬自己的銷售網路與渠道?
3、 面對燕京、珠江等的群雄崛起,如何在中國啤酒業繼續保持領先者地位?
可想而知,青島啤酒在那時必須解決以上三個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註定其往後的戰略就不可能象珠江和燕京那樣「先做強本地市場再做大外地市場」,她必須得循著一條適合於自己的路子去走。
也許是巧合,1996年6月,曾任青島第二食品廠廠長及青島大洋食品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的彭作義先生加盟青島啤酒。
後來人評價彭總對青島啤酒的貢獻相當高,事實確是如此。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其具體運作青島啤酒關鍵的內容在哪裡?
可以這么說,當時的青島啤酒決策層清楚地意識到市場發展的嚴峻性,然而青島啤酒是青島市重點國有企業之一,是中國啤酒業關注的焦點,其任何一個動作都會引起業界、全國及國際上的注意。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形容當時的青島啤酒十分恰當,她就象一個燙手的山芋,誰捧到她,捧好了,誰就將聲名遠揚;捧不好,誰就將岸然失色,甚至身敗名裂。
然而正是彭總的個性與困境中的青島啤酒吻合的天衣無縫,盡管在外人當時看來彭總的一些思路與做法,仍讓人疑慮重重。記得在一次啤酒營銷研討會上,山東大學一位擅長「兵法」營銷的博士生導師舉了彭總關系營銷的一個例子可以體現其個性的魅力,彭總動員放下青島啤酒只生產高檔酒的名牌架子,上馬生產宜於百姓消費的大眾酒,這一主張讓人很吃驚,常人不敢想像,就是讓當時的青島市政府等相關部門也為之置疑。為此,彭總感覺壓力挺大,並且預感到會「烏紗帽」不保,於是他通過各種渠道在青島舉行召開了一個規模比較大的全國啤酒市場營銷研討會,邀請了包括北京在內的全國啤酒行業及相關部門的老前輩參加,他們一致主張彭總的思路與做法是正確的,才使得彭總躲過一劫。
就是這樣的一位彭總,敢作敢為,並且能找到辦法去達到目的。因為他放下青島啤酒只生產高檔酒的名牌架子,上馬生產宜於百姓消費的大眾酒,使得青島啤酒僅在青島一地,其市場佔有率便一下子從20%飆升到80%。在他任職期間,青島啤酒又走出山東,面向全國,兼並了總生產規模逾100萬噸的20餘家啤酒企業,並先後投入4億元巨資,在全國40多個城市設立了營銷公司、分公司和辦事處,收回了香港的總經銷權,實現了企業對消費者的直接供應。
也許是因為青島啤酒加盟了這樣一位膽識過人並且運籌帷幄的彭總經理,為青島啤酒外延式擴張低成本戰略找到了支點,青島啤酒註定要在那個年度風生水起。
最後,如果要總結青島啤酒如何從貴族品牌走向大眾品牌演變史的話,不妨可以用一句話來描述,那就是一個特定的品牌(中國計劃經濟時期孕育的名牌)在特殊的時期(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性時期)由於特定的環境(市場無序競爭)加上一位特別有個性的領導人(彭總)而成就了青島啤酒的今天,也許其中的一個因素變了,青島啤酒也就不是今天的這個結果。
進言青啤品牌整合之路。
自1994年收購揚州啤酒廠以後,青島啤酒集團9年來共投入資金六七億先後兼並了西安、平度、雞西、馬鞍山、上海、廣東等地的40多家啤酒企業,但這40多家企業卻是1/3盈利,1/3持平,1/3虧損。2003年,燕京、青島、華潤三大啤酒集團兼並擴張速度明顯放緩,啤酒業的競爭已從資源爭奪轉入資源整合和品牌競爭的新階段。
而碰巧,今年又是青啤的百年大慶。百年青啤如欲繼續輝煌百年,顯然需要一套成熟的品牌戰略。
從「品牌滲透」到「品牌整合」
我國啤酒市場的區域性特徵明顯。當地消費者對本地品牌的習慣性和偏好性消費加上一些非市場的因素迫使三大啤酒集團只能以「品牌滲透」的策略開拓市場:即在當地收購一家企業,注入自己的管理機制、先進技術、產品配方、營銷經驗後以原品牌繼續銷售。
通過幾年的滲透,三大啤酒集團在市場份額、產量、品牌知名度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旗下也擁有了數十個品牌資源,對市場的控制能力和競爭實力都有了明顯的飛升。但規模擴張中偏重於當地市場的品牌管理策略對於整體發展和長期發展的制約力也越來越強,關注短期局部的品牌策略和關注長期全局的品牌戰略間的矛盾已無法調和——「品牌整合」時不待我。
相對而言,一直沒有強勢啤酒品牌的華潤則一身輕松,把「雪花」作為未來的全國性強勢主力品牌來打造。
同樣,青啤也適時啟動了「品牌瘦身計劃」,欲在五年之內將40多個品牌砍至10個以下,把青島啤酒、漢斯、嶗山、山水等中高檔品牌打造成一支主力軍,最終形成主品牌、副品牌和子品牌形成「金字塔」形的品牌結構,即以青啤和漢斯等外資啤酒品牌構成品牌金字塔的塔尖,青啤和嶗山、山水等國內知名品牌築就中堅力量,而其他大眾國產品牌奠定塔基。這樣做的考慮是最大可能保持青啤的品牌形象,充分挖掘其他品牌原有定位的價值,並在中高和低檔品牌間建立防火牆,提高高端品牌價值的安全度。
從「金字塔」到「有限品牌」
縱觀著名國際啤酒製造商,品牌最多不過四、五,甚至是單一品牌,集中資源是品牌價值的快速積累和放大的保證,真正是一拳之力勝於五指。對於品牌數量達40之多的青啤來說,「金字塔品牌戰略」不失為品牌整合之道,但也只是權宜之道,是對尷尬現狀的妥協。這種所謂「即有重點,又全線出擊」的品牌整合其實很容易「沒了重點全線潰敗」。
我們知道,品牌定位越高端銷量越小而品牌投入越高,所以一般廠商高端品牌總是很少,基本上一到兩個。而青啤旗下有數個高端品牌,且除青啤外其他高端品牌基本上區域性品牌,市場影響力局限很大。按照「金字塔戰略」,這些高端品牌和「青島啤酒」在同一戰略高度,必將極大地分散力量,對於塔尖品牌建設是相當不利的。
另外,「青島啤酒」品牌從塔尖到塔身,定位模糊且價值下延。這對於長期在國內豎立高檔啤酒品牌形象的青啤而言顯然不是什麼好事,很容易最終造成品牌定位價值不清。而且,這一下沿的趨勢還有滑落至塔基之勢。在一些市場上,特別是在青啤沒有「地產地銷」品牌的地區,如北京、湖北等地,青啤低價入市的情況並不少見。如此無界限的跨位銷售對於品牌價值的損傷不可小視。
而且,隨著中國啤酒市場集中度的不斷提高,品牌競爭的烈化程度將不斷提高。誰的品牌定位清晰,影響力強,誰就將在市場中占據先機。現實的情況是華潤、燕京逐漸將品牌投入集中在某個品牌上,青啤的出路必將是以相應的強勢品牌與之抗衡,而這一強勢品牌自是「青島啤酒」莫屬。當然,青啤的另一選擇是將「青島啤酒」品牌「束之高閣」——嚴格定位為高檔啤酒,然後另取「漢斯」或其他另一品牌作為中低檔品牌進行強勢推廣,攻守自如。
「有限品牌」戰略是青啤必由之路,但其他眾多品牌的價值就不顧了嗎?當然不是。
「有限品牌」戰略的要義在於以青啤為主力品牌,占據高端定位,將其他知名度較高的品牌置於中間,普通大眾品牌則被做為高端利潤保障的防火牆,採取品牌價值收割戰略有限投入,以銷促長,在當地充分發揮原品牌定位點所在,逐漸回收這些品牌中沉澱的價值,回收來的資金又可投入到青啤品牌的建設中來。經過數年的過渡,一些品牌隨著原有品牌價值的回收必將逐漸走向衰亡,企業資源就可以自然而然集中到數個強勢品牌上來。
從「有限品牌」到「差異品牌」
「有限品牌」戰略的意義在於品牌價值的集中化,即將眾多品牌的價值集中到數個上來,形成強勢品牌陣線。但品牌價值集中化之後面臨的下一個問題就是品牌價值的最大化。
「單一品牌」是集中化後的集中化,最終把品牌價值合一,但這種方式風險極大。對於數個強勢品牌而言即使不做刻意的差異宣傳其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形象也必有相當大的不同,要成功將其價值疊加到一個品牌上來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對於啤酒這樣的大眾消費品市場,「單一品牌」戰略使得品牌在功能定位、價值導向甚至側翼防禦上迴旋餘地太小。即使象可口可樂這樣的品牌管理專家,也不得不依靠「雪碧」等多個輔助品牌建立品牌陣線,在口味和形象上和主力「可口可樂」品牌相呼應。
「青島啤酒」品牌由於近百年延傳至今且始終展現精品定位、金牌質量,品牌確實頗具「橫向的長久性」和「縱向的深遠性」。這一特點也正是「青島啤酒」的價值所在。所以,相應的品牌價值最大化戰略就要圍繞這一點來展開。
「差異品牌」戰略就是以「青島啤酒」為核心,將非青啤的數個強勢品牌通過功能、體驗、價值等特質進行差異化定位,而位居中心的青啤保留在中性位置,求檔次而不求差異,著重在品牌影響力上下功夫,塑造全國性領導性品牌。如此形成的青啤品牌陣線將是一個「青島啤酒」體現核心品牌價值,其他強勢品牌滿足特性需求的品牌集群,最終實現品牌集群價值的最大化。
也許到這一步青啤才基本上走完了品牌整合之路。
2. 關於青島啤酒的市場調查報告,300字以上,3點之前要,麻煩了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一)調查對象情況。在走訪過程中,共隨機走訪超市、飯店、雜貨店16家,其中超市6家,3家大型為蘇果超市、新合作超市和新一佳超市,其他3家為私人小型超市;飯店3家,均為鄉鎮飯店;鄉村雜貨店7家,涉及3個村。
(二)本地啤酒品牌情況。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本地啤酒品牌主要為雪花啤酒,青島啤酒、大富豪啤酒、天目湖啤酒、王子啤酒、天島啤酒及其他一些小品牌啤酒。其中青島啤酒品牌為青島啤酒大優,山水啤酒,未發現正版純生啤酒(有假冒品牌)。其中銷量較好的為雪花啤酒、大富豪啤酒、天島啤酒及某假冒品牌青島啤酒。
二、專門調查部分
(一)夏季啤酒產品的消費情況
1、夏季農村啤酒消費量大。分析其原因,一是本地農村經濟情況較好,為啤酒消費打下基礎;二是夏季天氣氣溫較高,喝啤酒成為消暑的時尚。
2、啤酒消費情況。
(1)從走訪情況來看看,飯店啤酒消費主要為3元以上的中檔啤酒,品牌主要為雪花啤酒和青島啤酒;鄉村個人啤酒消費主要為1.5元左右的低檔啤酒,但從鄉村雜貨店走訪情況來看,公司山水系列啤酒市場佔有率基本為零。
(2)購買因素比較鮮明,調查顯示,消費者關注的因素依次為價格、品牌、廣告、質量、包裝,這樣就可以得出結論,高質低價很重要,但廣告宣傳同樣處於重要地位,影響消費者的選擇。在對個人消費者的調查中得知,如果在消費某一品牌啤酒時感覺很好,則很容易得到認可,並會形成影響,向周圍擴散。
(3)對銷售商的調查表明,某些低價啤酒更能得到消費者的喜愛,而銷售商的進貨明顯受到啤酒批發商的制約,批發商提供的啤酒種類限制了消費者的選擇;而銷售商顯然更願意進貨利潤更高的啤酒,導致市場上啤酒明顯集中在幾個品牌。
(4)本公司產品調查。在鄉村消費者眼中,對青島啤酒的認識為:大品牌、高價格、高檔次。且對青島啤酒的印象只為青島大優,對本公司純生系列、山水系列啤酒基本沒有印象。通過和幾個啤酒代理商的交流,發現代理純生系列價格太高,在鄉村沒有市場,而山水系列啤酒的利潤較低,代理商更願意代理其他利潤較高的品牌或代理幾個本地品牌。
(二)銷量情況。
1、啤酒消費較大的主要為紅白喜事,但受品牌和價格的影響,本地名氣大、價格適中的啤酒更能夠獲得青睞。
2、鄉村雜貨店日啤酒銷量為20-30瓶,平均每村有雜貨店5家,即每村日啤酒消費量約為100-150瓶(紅白喜事除外)。綜合各超市、飯店消費情況,本鎮日消費啤酒約為3000瓶。
(三)本公司品牌市場佔有情況。
1、市場佔有率低,主要集中在大型超市和飯店,小型超市和鄉村雜貨店市場佔有率極低。
2、假冒產品泛濫,在走訪過程中,發現大量假冒的「青島特製」、「青島特製純生」及其他一些假冒青島品牌。更驚人的是,大多數店主認為這些假冒品牌即為正宗青島啤酒,且對青島啤酒的商標、樣式沒有認識。某些店主甚至認為青島啤酒價格高,但質量不好,名不副實,嚴重影響了青島啤酒的品牌形象。
三、結論和建議
(一)結論
1、本鎮的居民消費水平尚可,屬於中等消費水平,每戶平均年收入在20000元以上,有能力消費啤酒產品。
2、居民在啤酒產品消費上主要集中於夏季,多數是用於自己消費,並且主要受價格和品牌影響,其品牌以名氣大、價格適中的本地品牌為主。
3、在大量消費中(紅白喜事),啤酒在本地的名氣更受到關注,價格和包裝也是影響消費者選擇的重要因素。
4、對飯店的消費,主要集中在3元以上的中檔品牌上,且受品牌的影響較大。
(二)建議
1、加強在鄉村的宣傳,讓鄉村居民認識本公司產品,並形成品牌效應,加強居民對本公司產品的認知度。
2、採取積極的營銷策略,從代理商和消費者兩方面同時入手,加大鋪貨率,並得到居民的認可,形成良性消費。
3、由於假貨的影響,應積極和地方相關部門聯手,打擊假冒產品,維護品牌形象。
3. 急求~~~! 求兩份市場營銷策劃報告
實驗論文:
青島啤酒的國際市場營銷策劃成功之路
摘要: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不僅給我們整個社會的經濟、生活帶來巨大變化,而且使國際貿易發生了巨大變革,使在貿易中占據重要地位的國際市場營銷活動面臨著新的選擇和挑戰。營銷的各個方面,無論是市場調研、市場開拓、營銷隊伍和營銷組合都顯現出新經濟的作用。一方面,國際市場營銷的空間領域擴大了,營銷的技術更先進了;而另一方面,營銷的復雜性上升了,營銷的難度也加大了。中國加入WTO之後,帶來的是新的市場游戲規則,新的理念、知識、技術、資金、人才和全球的龐大市場。由於加入WTO後國際市場壁壘的減少,中國企業將有更多的機會在全球發達的消費市場中展示實力和發展自己的事業,實現跨國經營。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使企業的經營者必須出奇制勝,進行特別的策劃。一個精彩的市場營銷策劃,可使一個企業由尋常變為非凡,由弱小變為強大,國際市場的競爭也已由強力抗爭進入了策劃制勝的時代。下面就以我國啤酒行業中的佼佼者「青島啤酒」走向全球化經營的成功之路為例,系統闡述企業在從事國際市場營銷活動中,要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正確認識和把握正確的營銷策略。
關鍵詞:國際市場營銷環境 國際市場營銷策略 國際目標市場選擇 青島啤酒
我國一些企業進入國際市場也開始實行跨文化營銷戰略。美國是一飲料大國,外國飲料想擠進美國市場是不容易的。我國青島啤酒不但打進了美國市場,而且銷量逐年上升,10年間出口量增加了50倍。目前,在上萬種各國啤酒中,青島啤酒在美國市場上的銷量排名第9位,其價格是美國市場上兩種最高的啤酒之一。青島啤酒能打入美國市場,其原因正是在於青島啤酒的風味和品質迎合了美國眾多消費者的口味和愛好,重視文化溝通,市場切入准確,促銷手段得當。在促銷廣告形象宣傳上,代表中國餐飲具的筷子與青島啤酒合二為一,象徵著中國的餐飲。在美國引起轟動。本來對中國人使用筷子的技巧、習慣懷有濃厚興趣的美國人,當然同時也愛上了青島啤酒。正是洋為中用、中為洋用的跨文化戰略使青島啤酒大獲全勝。
國際化僅僅是把產品賣到海外市場,還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進入國際市場是要奪取市場份額,還是要製造利潤?在進入國際市場的具體策略上,選擇區域的時候應做何考慮?走在國內啤酒行業國際化前列的青島啤酒,在得失之間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2006年11月1日,位於青島港的1號碼頭鑼鼓喧天,青島啤酒集團在這里舉行慶祝青島啤酒出口海外市場的第1億瓶啤酒裝船儀式。截止到2006年9月底,青島啤酒的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增長12%。走在國內啤酒行業國際化前列的青島啤酒,近幾年來進行了多方面探索,得失之間走出了自己的路子。青島啤酒至今在國際化的道路上,大致形成了東南亞、歐洲和美洲三足鼎立的局面。
青島啤酒的管理層在戰略和戰術層面上首先思考並解決了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一、 是否進入國際市場?
從歷史上來看,中國企業早期到海外「開疆拓土」主要是為了給國家出口創匯,青島啤酒早期的道路也是如此。如今,青島啤酒之所以主動進入國際市場的主因之一是,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啤酒生產國和重要的消費市場,而國內市場的產能過剩、品牌分散、盈利水平低、外資大量介入等因素將迫使國內啤酒產業在未來三年內面臨新一輪深度「洗牌」。 隨著世界上其他知名啤酒企業躋身於國內市場,中國國內啤酒行業的競爭加劇,生存空間被持續擠壓,國內市場趨於飽和。
而在國際市場上,尤其是美歐市場,由於老百姓的購買力強、利潤高、競爭環境好而比國內市場更有利可圖。青島啤酒海外事業部總經理汪治國用一個具體的數據告訴我們:「中國國內1噸的啤酒銷售收入才幾千元人民幣,而在海外市場最起碼要在1萬元人民幣以上。啤酒企業在國外的利潤空間就大一些,其投入市場的資金就大,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二、何時進入國際市場?
盡管中國的啤酒消費量從2002年開始已經連續三年躍居世界首位,且每年的消費量都增加10%以上,但大而不強卻仍然制約著中國啤酒業的大發展。那麼,對於中國的啤酒企業來說,是要在國內市場做強之前就進入國際市場,還是要等到在中國的市場做強、做大之後再進入呢?
汪治國先生的回答是:「同時走。」 國際化並非高不可攀,它只不過是資本尋找商機的一個過程。據統計,到中國開展業務的美國商務協會的新成員有一多半是中小企業的經理。盡管2003年中國啤酒行業的整體利潤水平比前一年有所增長,達到63.6%,可是整體利潤與國際水平相比仍處於低水平狀態。例如,中國一桶啤酒經營性利潤只有美國的10%,一瓶630mL的啤酒平均銷售價格在3元人民幣以下,銷售量占總銷售量的70%以上,在很多地區還有1元人民幣出售的啤酒,甚至低於一瓶礦泉水的價格。中國本土啤酒企業處於低價、低端和薄利的階段。「青島啤酒往外走,可以不斷壯大自己,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問題。」
啤酒行業是中國開放程度較高的行業之一,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來,國外啤酒數十個著名品牌湧入中國,幾十家5萬噸以上的啤酒廠進行了合資,其產量占當時全國產量的31%。近幾年來,競爭格局又逐漸演變成青啤、燕京、華潤「三強」鼎立的態勢。
三、 中國啤酒企業在自身還「大而不強」的情況下,此時「遠洋出海」有何好處?
1.擴張品牌的全球影響力和全球認知度。
譬如,青島啤酒進入美國市場本身當時就是一件比較轟動的事情,青島啤酒在美國市場的銷售,其影響力並不在於銷售多少啤酒,而在於品牌的影響力,或者是政策面的影響力比較大。美國最早認識中國市場就是從認識青島啤酒開始的。
2.提高品牌的文化內涵和和忠誠度。
例如在美國市場,家用冰箱及洗衣機市場中,前五大品牌的市場佔有率超過80%。在歐洲,至少有80%的冰箱是賣給以舊換新的顧客,而消費者換機時往往選擇原來的品牌。因此,品牌代表產品特性及價值甚至文化內涵,而發達國家市場的大多數消費者寧可選擇自己認識的牌子。在啤酒行業尤為如此。據有關數據顯示,在美國啤酒市場一個忠誠消費者一生貢獻的金額為1.8萬美元左右。
3.海外市場高利潤的吸引。
例如,對家用電器而言,美國市場的總利潤超過20億美元,是中國市場總利潤的9倍,巴西市場的100倍。就消費電子產品而言,美國市場總利潤亦高達10億美元,比中國市場高出10倍,比巴西市場高出20倍。而且,發達國家市場中還存在各式各樣、規模可觀的不同市場區隔。啤酒行業的情況也是如此,青島啤酒在海外市場的擴張不僅僅是佔領市場份額,更主要的是海外市場的利潤遠遠超出中國國內的利潤。
四、最先選擇哪個地區市場?
在青島啤酒看來,對於海外市場的進入,前期或許是一種無意識的進入,先期進入的就是與中國毗鄰的東南亞市場。
1. 由於歷史和文化淵源,東南亞歷來和中國有著密切的聯系。
早在1947年,青島啤酒即開始遠銷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被譽為中國的「國貨精品」。在東南亞形成了青島啤酒傳統的海外市場,擁有了穩定的消費群。而近年來,青島啤酒通過中國香港、台灣地區作為進一步開拓東南亞市場的前哨站。通過在中國台灣建立縱深基地,直接出口到東南亞市場的青島啤酒將在新鮮度上有大幅提升,並且能充分利用台商對東南亞市場的熟悉和網路資源強化對東南亞市場的開拓能力。通過中國台灣地區這個跳板,青島啤酒可以輻射東南亞更多的國家和地區。
2. 青島啤酒源自於德國人之手,因此與歐洲有著不解之緣。
在擁有相當悠久的啤酒文化和釀造歷史的德國,啤酒釀造工藝和啤酒質量都是相當高的。在這樣的市場上,青島啤酒受到消費者的喜愛,他們願意高出其他世界品牌啤酒兩倍的價錢購買青島啤酒。青島啤酒備受歐洲消費者的青睞,並且多次獲獎。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出口歐洲後,歐洲成為青島啤酒出口的傳統市場。尤其是1985年以來,青島啤酒在歐洲市場的出口量逐漸增加。1992年到2001年間,銷量增長幅度高達481%。
3. 美國是世界上啤酒生產和消費最多的國家,例如在1987年,美國的啤酒產量就達2293萬升,比居於世界產量第二至第四位的西德、英國和日本的啤酒產量之和還要多。早在1978年,隨著中美關系建交,青島啤酒首次進入美國市場。青島啤酒在1981年舉辦的「華盛頓國際啤酒會」和1985年華盛頓「亞洲國家啤酒評比會」上兩度奪冠。1987年,在美國密西西比州傑克遜市舉行的國際啤酒評比中,青島啤酒第三次在美國名列榜首。自此,青島啤酒在美國市場上有了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就在這個激烈競爭的美國市場,從1978年到1986年8年間,青島啤酒銷量就從2萬箱飛漲到100萬箱,是其他進口啤酒增長率的6~7倍以上。從1987年~2002年,青島啤酒在美國市場的中國啤酒品牌中銷量佔95%以上,在美國市場上的銷量占亞洲12個出口國家出口量的25%,成為亞洲在美國最暢銷的啤酒和美國售價最高的啤酒之一。
4.南非的啤酒市場是一個高度壟斷的市場,本國啤酒的市場佔有率在幾年前高達98%,這幾年雖然受到其他品牌的沖擊,仍然占據90%以上;南非的市場容量非常大,不僅本國啤酒年銷量300萬噸,而且還能向南部非洲乃至整個非洲大陸輻射,發展前景廣闊。青島啤酒的口感與南非人喜愛的外國品牌荷蘭的喜力口味接近。因此,青島啤酒進入南非市場具有一定的自身優勢。
青島啤酒在海外市場的全球布局是:「先市場、後建廠」,先集中力量,加大傳統的美洲、歐洲、東南亞三大市場的營銷力度;首先在中國台灣地區建廠,以台灣地區為重點基地深度開發東南亞市場,最後將輻射南非市場,逐步在美洲和歐洲設廠。最終搭建美洲、歐洲、東南亞「金三角」的國際市場框架,完成青島啤酒國際化世界版圖的雛形。
從上面的敘述來看,從東南亞、歐洲到美國,直至南非市場,青島啤酒繼2002年出口增加10%(在美國和歐洲均實現10%的增幅)之後,2004年拓展海外市場的力度進一步加強,2004年1~12月,青島啤酒出口較前一年同期增長113%,每月出口量都在8000噸以上。由此可見,市場培育對於一個「出海」企業成長的重要性。
青島啤酒國際化的思路:已經百年的青島啤酒是中國的老牌企業,是一個骨子裡浸透著濃厚本土文化的傳統企業,而正是這樣一個企業,同樣面臨著不走真正的國際化道路,就不能完成做強、做大的戰略性課題。這種戰略性的危機感,催生了青島啤酒的國際化戰略:走真正的國際化之路,市場要國際化、企業的內涵也要國際化。
五、青島啤酒帶給我們營銷啟示:
青島啤酒國際化具有一定的個性化特徵,既是自身國際化歷史的自然延伸,也是國內市場競爭激烈環境下的必然選擇。國際市場高額的利潤空間使青啤在進入國際市場後,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間。令人意外的是擁有幾十年國際化經驗、在國外有很高品牌知名度的青啤在國際化時竟然「資源被人鎖定、渠道被人管控,海外擴張的成本極大,國內的利潤不足以支撐青島啤酒走出去」,這說明我國大企業國際化市場拓展能力仍是發展的瓶頸。
眾所周知,啤酒行業在國內市場有很強的區域性,是因為啤酒行業的利潤太薄,市場半徑增大所引發的運輸費用會吞掉其微薄的利潤,因此工廠所覆蓋的市場半徑有一定的范圍。但這一規則在進入國際市場時已不再適用,因為國際市場上的啤酒價格高出國內市場近乎一倍以上,這為青啤國際化提供了動力。
青啤的國際化歷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還停留在最初級的出口階段,主要通過代理商銷售。這種國際化方式風險小,有助於青啤在代價很小條件下,逐步熟悉了解國際市場,尤其是消費者。但青啤的出口不可能有很大的利潤空間。衡量這一階段的成敗主要是看通過代理商的銷售在多大程度上幫助青啤熟悉國際市場,為進一步的國際營銷奠定基礎,而不在於利潤的多少。
國際化的下一階段是進入局部國際市場,試圖獨立營銷,細分市場,影響消費者,使品牌生根,形成穩定的市場。在這一階段衡量成敗的關鍵也不是看利潤的多少,而是看對市場是否進行深入了解,營銷定位是否成功,不成功的原因是什麼。這一步當然與區域市場的選擇有關。
不同國家消費者的特性及該國的市場生態環境差異較大。有先易後難,積累資源與經驗、逐步拓展模式的;也有先難後易,先佔高端市場、順勢而下的。選擇何種模式,優先進入何種市場取決於企業現有的資源與能力,特別是對國際市場的調研和判斷。兩種模式本身無所謂優劣之分,關鍵是與企業自身資源能力的匹配和市場機會的把握。由於啤酒行業利潤微薄,不足以支撐青啤在國際市場上多頭並進,尤其是國際市場已進入飽和狀態下,需要進行大量的調研,並充分藉助當地合作夥伴,初期可以從邊緣市場進入,或差異化進入,避開在位競爭者的激烈反應。
結論:
二十一世紀更加充滿機遇和挑戰,我國需要培養一批有經濟實力的國際企業,我認為有賴於目前在國內已取得較強競爭力的、有名牌威望的企業。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外貿經營領域的放寬,企業跨國經營活動的意識增強,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機會的增大,中國更為需要國際市場營銷理論來指導企業國際化的實踐,而且這種願望和要求將更為強烈。因此,國際市場營銷理論在中國企業中將有著廣泛的運用前景。
綜上所述,在21世紀,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將滌盪著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國際市場營銷的紐帶已經將整個地球經濟聯成了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艦。中國企業的市場營銷只有融為時代潮流中的一朵浪花,才能領略澎湃巨浪的雄偉神奇;只有成為整個航空母艦的一個零件,才能追隨和影響整個航空母艦,在浩瀚無涯的海洋中暢行無阻,直至達到理想的彼岸。
參考文獻
[1]田茂永.新東成西就〔J〕.IT經理世界,2002,(3).[2]王明星.入世後中國企業的生存環境與道路選擇〔J〕.經濟師,2001,(11).[3]薛雲建.價值鏈與國際市場營銷策略〔J〕.中國經濟流通,2001,(1). [4]馬洪主編:《國外企業管理的比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第1版[5]紀寶成主編:《市場營銷學教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2版。
4. 青島啤酒街營銷策劃
1、喝啤酒,吃海鮮,洗海澡,游嶗山
2、世上本沒有啤酒城,喝啤酒的人多了就有了啤酒城
3、不想喝啤酒的市民不是好市民
4、多喝一點,你看世界的眼光就改變一點
5、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不想出來。
6、在這里,只要你能喝就行。
7、啤酒連真情 品味好人生
8、豪飲島城醉看紅瓦綠樹,香飄五洲情系碧海藍天
9、啤酒的城堡,歡樂的海洋。
10、喝世界啤酒 品萬國風情
11、喝有脾氣的酒,做有個性的人
12、百年老友-青島啤酒。 13、狂歡之城,激情永恆——青島國際啤酒城
14、舉杯邀親朋,對飲啤酒城!
15、開懷暢飲, 放飛快樂。
16、青島啤酒節,飲者留其名。 17、啤酒飄香,我心激昂!
18、青島行,啤酒城 19、杯的碰撞,情的交融
20、無酒不成席,歡聚必有青啤.
21、上聯:宰相腹中可盛船。下聯:啤酒肚裡辦奧帆。橫批:都是海量。
22、酒節盛會,青島品味!
23、啤酒城歡舞迎世界客,浮山灣飛歌揚奧運帆
24、狂歡啤酒城,暢飲萬國酒。
25、揚帆金海岸,相聚啤酒城。
26、青春無限歡樂島,激情引爆啤酒城。 27、不來不醉,不醉不來,來了必醉,醉了還來
28、以酒為媒 賓至如歸。
29、一飲二看三休閑,啤酒城內全包攬
30、流金浮雪 清爽一夏 (前者是啤酒最視覺化的組合 後者是啤酒最基本口味的體現 )
31、激情之飲 狂歡之城
32、激情盛夏, 相約青啤!
33、匯五洲美酒,交四海朋友
34、啤酒世界,世界啤酒
5. 青島啤酒要提價嗎
世界盃開幕在即,青島啤酒悄然啟動了提價的序幕,單箱提價2元!
國信證券調研結果顯示,啤酒業上一輪提價主要是各大品牌在基地市場提價。華潤、燕京在北京、浙江啤酒銷量大的區域提價,青島啤酒的公告顯示部分區域部分產品提價,在上一輪提價中,國產啤酒廠商迴避隱性漲價手段,對低端走量產品進行直接提價,展現了國產品牌欲跳出低端陷阱的訴求。
而啤酒提價後,終端反應略有滯後。同時,廠家提價後,市場存在返利促銷現象,短期可能會增加啤酒企業渠道投入返利費用。
有行業觀察人士認為,啤酒業未來可通過提價實現區域擴張,從優勢地區向外輻射,提價產品從中低端向高端擴散。實際上,提價減壓為表,只有從根本上解決產品結構升級,提升品牌溢價力,方能勝出。啤酒龍頭企業要從戰略上做調整,才能實現價格戰到價值戰的跨越。
來源:鳳凰網財經
6. 你們怎麼評價青島啤酒
青島啤酒是山東青島啤酒廠的產品,該廠是我國最早的一家啤酒廠、原為「英德啤酒公司」,創辦於1903年,是我國目前的最大的一家啤酒廠,其規模之大,產量之高,質量之佳都是名列前茅。在第二三屆全國評酒會上均被評為全國名酒,1980年榮獲國家優質產品金質獎章。不僅在國內負有盛名,而且馳名全世界。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製作方法:
1.原料選擇:(1)大麥:青島啤酒的原料是選自浙江省寧波、舟山地區的「三棱大麥」,這種大麥皮薄,粒大,澱粉多,蛋白質含量低,發芽率高,是釀造啤酒的上等原料。(2)酒花:青島啤酒採用的優良啤酒花,是該廠自己的酒花基地精心培育,其具有蒂大、花粉多、香味濃的「青島大花」,能使啤酒更加清澈透明,有爽快的微苦味和酒花香,並延長啤酒保存期,保證了啤酒的正常風味。(3)水:青島啤酒釀造用水是有名的嶗山礦泉水,水質純凈、口味甘美,是「山泉水清」,一塵未染,對啤酒味道的柔和起了良好作用,賦予青島啤酒獨有的風格。
2.製作和管理:青島啤酒之所以好,是因為採取了釀造工藝的「三固定」和嚴格的技術管理。「三固定」就是固定原料、固定配方和固定生產工藝。嚴格的技術管理,操作一絲不苟,凡是不合格的原料絕對不用、發酵過程要嚴格遵守衛生法規。對後發酵的二氧化碳,要嚴格保持規定的標准,過濾後的啤酒中二氧化碳要處於飽和狀態。產品出廠前,要經過全面分析化驗及感官鑒定,合格方能出廠。所以該酒的品質,都達到歷史最好水平,並超過了國家規定的標准。
產品特點:青島啤酒是我國名牌產品,屬於淡色啤酒型,酒液呈淡黃色,清澈透明,富有光澤,酒中二氧化碳氣充足,當酒液注入杯中時,泡沫細膩,潔白,同時開起,持久而厚實,並有細小如珠的氣泡從杯底連續不斷上升,經久不息。飲時,酒質柔和,有明顯的酒花香和麥芽香,具有啤酒特有的爽口苦味和殺口力。該酒含有多種人體不可缺少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常飲有開脾健胃、幫助消化之功能。原麥芽汁濃度為12度,酒度為3.5~4度。
青島啤酒工程有限公司是隸屬於青島啤酒集團(www.tsingtao.com.cn)的國有企業,是由一批長期從事啤酒行業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是從事啤酒工程的專業化公司。
該公司下設:
工程安裝公司----專門從事啤酒廠工程的安裝;
微機自控系統開發部----專門從事啤酒廠糖化、發酵微機自控系統的設計安裝;
啤酒包裝容器廠----專門設計、生產、銷售各類啤酒保鮮桶、扎啤桶;
中日合資啤酒設備製造廠----專門製造啤酒廠各類發酵、清酒、酵母、CIP等罐類設備和酵母擴培、麥汁充氧、高濃稀釋及罐頂裝置、接管板等設備,該公司擁有東洋技研四十多年的技術經驗,製造真空冷凍乾燥裝置(FD)。
目前,公司已形成由設計、製造生產、安裝調試等組成的具有相當規模的、相當水準的專業化公司。
100多年前德國佔領山東的時候那群遠離本土的德國士兵因為沒有啤酒喝,於是寫信給德國皇帝(不知道當時是哪一位)抱怨。因為那個國家全民皆嗜啤酒,所以皇帝看來很理解,就用海輪搬運了釀造啤酒的設備到青島。德國作為啤酒之國,啤酒的工藝種類都已經成為文化屬性了,所以他們的釀造設備也當然是上品。運到青島來的那一套設備,屬於釀造lager類啤酒的設備。因此,從類別上來說,青島啤酒屬於德式的lager。除了設備之外,還有兩樣東西是關鍵,一個是麥芽,還有一個就是水。當年的麥芽應該用的是山東本地的麥芽,就像山東人一樣健壯飽滿,現在流行的用來形容這種特徵的英文單詞就是robust,前幾年有一種樂百氏純凈水用的就是這個詞。水呢就是嶗山泉水,哇。
這種不經意的風雲際會便成就了中國乃至整個遠東地區最優秀的啤酒,--沒有「之一」--就是唯一。
6月28日,由世界品牌實驗室和世界經濟論壇聯合主辦的世界品牌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會上發布了2004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青島啤酒名列其中,位居第31位。
同時,青島啤酒以品牌價值評估168.73億元人民幣高居啤酒行業榜首,繼續擔當國內啤酒市場領先者角色。
然而,在這鮮花燦爛的時刻,往往是那鮮花成長的艱難過程被人遺忘了。
當年青島啤酒從貴族品牌向大眾品牌演變的過程中,有許多人質疑其「做大做強」的戰略,即外延式擴張及低成本戰略,認為這將使青島啤酒背上了養活小啤酒廠的沉重包袱,「貴族」品牌從此不高貴,其能否把青島啤酒引向輝煌還是一個未知數……
其實,青島啤酒作為中國啤酒行業唯一的全國銷售品牌,其很早就想讓自己成為國內啤酒消費市場的主導品牌,可是在1997年的時候,其市場份額仍處於不佳的境地:國內其他品牌占據67%的市場份額,合資品牌占據31%的市場份額,自己只佔有區區2%的市場份額,同時境外90多家已經在國內合資的國際著名品牌在高價位與青島啤酒展開正面進攻。因此,要想讓青島啤酒成為國內啤酒消費市場的主導品牌,談何容易?
然而,這就是當時中國啤酒市場的現實,盡管青島啤酒區區2%的市場份額,在當時中國啤酒企業中,其市場份額卻是位居行業首位的,算得上是行業領先者。
但是,一個企業的經營戰略也許往往是在一定大環境的變動中受啟發而產生的。
1996年底,山東省政府制定了旨在重點培植八大骨幹企業集團的十項政策措施,青島啤酒集團名列八大集團之中。「十項措施」中「享受『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的優惠政策」以及「實際上繳的所得稅由同級財政部門當年全部返還企業,用於增加國有流動資本」等優惠政策,其吸引力相當強勁。
1997年,中國輕工總會為改變啤酒行業效益低下、結構性矛盾突出的現狀,推動整個行業的升級,正式出台了《啤酒行業產品結構調整方案》。明確提出,在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上,要立足於現有企業的改組改造,集中力量擇優扶強,支持大企業、大集團發展壯大,增強競爭力。在2000年左右,幫助青島、珠江和燕京三大企業集團年產量總和達到400萬噸,使其佔全國總量的20%;支持骨幹啤酒企業合理擴大生產規模,希望國家採取措施,如被兼並企業的債務實行掛帳停息等,以支持集團化發展;配合地方扶持重點企業,使我國啤酒企業數量進一步減少。
可以說,以上的大環境為青島啤酒實施外延式擴張及低成本戰略作了一種啟發,但這種大環境背景的改變其實並不是什麼扶持大企業、大集團的靈丹妙葯,而只是一味催化劑。其至關重要的是,他雖然激起了青島、珠江和燕京啤酒的遐想,但那些作為一方諸侯的雪花、重慶、金星、哈爾濱、東西湖、錢江、藍帶、宣化、聖泉、金龍泉、雪津、豪門、藍劍、黃河、金士百、寶雞、趵突泉、民樂等啤酒廠家也各有所思,他們認為你們有政策我就有對策尋找發展自己的路子,何況當時他們都彼此認為相互之間沒有太懸殊的差距,都覺得自己不會落後,能夠守住自己家門口的市場並脫穎而出。這樣,中國啤酒市場的一場跨越式賽跑便開始了。
因此,中國各啤酒廠家便開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較量,大廠家依靠品牌加大促銷以規模取效益求發展,中小廠家尋求地方保護減免納稅以低價搶市場謀出路。結果導致行業利潤極其微薄,市場單瓶啤酒酒水價格賣得不如塑料瓶裝純凈水高。
事實是,每個啤酒企業本身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青島啤酒也不例外。在計劃經濟時期,青島啤酒產品就馳名中外,一直是國內高檔啤酒市場份額的領先者,產品覆蓋全國各地,這種覆蓋方式主要是依靠計劃經濟時期國有性質的商品批發經銷單位——糖酒公司來運作,而糖酒公司在過去計劃經濟時期,是相當於履行產品配送職能,根據國家計劃把青島啤酒源源不斷地調往全國各地。然而,由於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這種糖酒公司也只能是一個過渡單位,沒有太大的生命力,註定在不久的將來就要解體或民營化。因此,不光是青島啤酒,包括國內的其他啤酒廠家都在思考同一個問題,那就是以後的啤酒市場只能依靠啤酒廠家自己去開拓。所以當時的燕京、珠江啤酒便已經開始藉助自己的優勢(在周邊啤酒企業中,其生產設備和技術等處於領先地位,從而確保了產品的質量)猛力開發當地啤酒市場,打算並且只能走一條「先做強本地市場再做大外地市場」的路子,同時也主要是由於北京與廣東從經濟、人口和消費等各方面在全國都處於優勢地位,如果各自佔有各自當地的市場份額,那效益也是相當可觀的,並且對各自品牌向全國傳播也是相當有優勢的。
而青島啤酒不但沒有這種地理優勢的條件,而且尤其是在市場拓展方面更加意識到危機即將來臨,正如後來彭作義先生說了一句經典的話:「青島啤酒是最先進入市場的,但卻是最後一個踏進市場經濟的」。直面露骨地點出了當時青島啤酒市場開發能力的薄弱,具體體現在:第一,青島啤酒已經知道,未來的啤酒市場只能靠廠家自己開拓,而青島啤酒一直沒有自己專門的銷售公司,所以其一時很難跟上現實市場變化的步伐,何況擁有一支專業化的啤酒銷售隊伍不是一年半載就能完成的事情。第二,各地糖酒公司的解體或民營化,相對分散或瓦解了青島啤酒經銷網路與銷售渠道的力量,給一批新崛起的個體經銷商依賴當地的啤酒品牌發揮價格優勢從而壯大起來提供了機會,這樣勢必減緩青島啤酒成為國內啤酒消費市場主導品牌的步伐。第三,啤酒產品由於屬於快速周轉的消費食品,因其成本、品質等因素使得該產品被認為有一定的銷售半徑。然而,青島啤酒廠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又由於同城還有一家比較大的啤酒廠——嶗山啤酒廠,嶗山啤酒也擁有青島地區的主要市場份額,另當時在山東各地市具備十萬噸以上啤酒生產能力的廠家有十幾個,品牌也是琳琅滿目,而且各自有各自的勢力范圍,從而使山東成為中國啤酒市場的前沿陣地,競爭異常激烈。
所以綜觀以上因素,結合當時市場實際環境,可以認為在那個時期,青島啤酒必須正確面對三個問題:
1、 未來中國的高端啤酒市場,面臨洋品牌的進攻,其先進的品牌運作與營銷手法等,青島啤酒作為中國國內啤酒業的領先者,將持什麼樣的戰略?是退避三舍、拱手以讓,還是迎面抗擊?如果是迎面抗擊,又拿什麼戰術來應對?
2、 在完善的營銷體系未建立之前,如何在全國范圍內穩定並拓寬自己的銷售網路與渠道?
3、 面對燕京、珠江等的群雄崛起,如何在中國啤酒業繼續保持領先者地位?
可想而知,青島啤酒在那時必須解決以上三個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註定其往後的戰略就不可能象珠江和燕京那樣「先做強本地市場再做大外地市場」,她必須得循著一條適合於自己的路子去走。
也許是巧合,1996年6月,曾任青島第二食品廠廠長及青島大洋食品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的彭作義先生加盟青島啤酒。
後來人評價彭總對青島啤酒的貢獻相當高,事實確是如此。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其具體運作青島啤酒關鍵的內容在哪裡?
可以這么說,當時的青島啤酒決策層清楚地意識到市場發展的嚴峻性,然而青島啤酒是青島市重點國有企業之一,是中國啤酒業關注的焦點,其任何一個動作都會引起業界、全國及國際上的注意。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形容當時的青島啤酒十分恰當,她就象一個燙手的山芋,誰捧到她,捧好了,誰就將聲名遠揚;捧不好,誰就將岸然失色,甚至身敗名裂。
然而正是彭總的個性與困境中的青島啤酒吻合的天衣無縫,盡管在外人當時看來彭總的一些思路與做法,仍讓人疑慮重重。記得在一次啤酒營銷研討會上,山東大學一位擅長「兵法」營銷的博士生導師舉了彭總關系營銷的一個例子可以體現其個性的魅力,彭總動員放下青島啤酒只生產高檔酒的名牌架子,上馬生產宜於百姓消費的大眾酒,這一主張讓人很吃驚,常人不敢想像,就是讓當時的青島市政府等相關部門也為之置疑。為此,彭總感覺壓力挺大,並且預感到會「烏紗帽」不保,於是他通過各種渠道在青島舉行召開了一個規模比較大的全國啤酒市場營銷研討會,邀請了包括北京在內的全國啤酒行業及相關部門的老前輩參加,他們一致主張彭總的思路與做法是正確的,才使得彭總躲過一劫。
就是這樣的一位彭總,敢作敢為,並且能找到辦法去達到目的。因為他放下青島啤酒只生產高檔酒的名牌架子,上馬生產宜於百姓消費的大眾酒,使得青島啤酒僅在青島一地,其市場佔有率便一下子從20%飆升到80%。在他任職期間,青島啤酒又走出山東,面向全國,兼並了總生產規模逾100萬噸的20餘家啤酒企業,並先後投入4億元巨資,在全國40多個城市設立了營銷公司、分公司和辦事處,收回了香港的總經銷權,實現了企業對消費者的直接供應。
也許是因為青島啤酒加盟了這樣一位膽識過人並且運籌帷幄的彭總經理,為青島啤酒外延式擴張低成本戰略找到了支點,青島啤酒註定要在那個年度風生水起。
最後,如果要總結青島啤酒如何從貴族品牌走向大眾品牌演變史的話,不妨可以用一句話來描述,那就是一個特定的品牌(中國計劃經濟時期孕育的名牌)在特殊的時期(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性時期)由於特定的環境(市場無序競爭)加上一位特別有個性的領導人(彭總)而成就了青島啤酒的今天,也許其中的一個因素變了,青島啤酒也就不是今天的這個結果。
進言青啤品牌整合之路。
自1994年收購揚州啤酒廠以後,青島啤酒集團9年來共投入資金六七億先後兼並了西安、平度、雞西、馬鞍山、上海、廣東等地的40多家啤酒企業,但這40多家企業卻是1/3盈利,1/3持平,1/3虧損。2003年,燕京、青島、華潤三大啤酒集團兼並擴張速度明顯放緩,啤酒業的競爭已從資源爭奪轉入資源整合和品牌競爭的新階段。
而碰巧,今年又是青啤的百年大慶。百年青啤如欲繼續輝煌百年,顯然需要一套成熟的品牌戰略。
從「品牌滲透」到「品牌整合」
我國啤酒市場的區域性特徵明顯。當地消費者對本地品牌的習慣性和偏好性消費加上一些非市場的因素迫使三大啤酒集團只能以「品牌滲透」的策略開拓市場:即在當地收購一家企業,注入自己的管理機制、先進技術、產品配方、營銷經驗後以原品牌繼續銷售。
通過幾年的滲透,三大啤酒集團在市場份額、產量、品牌知名度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旗下也擁有了數十個品牌資源,對市場的控制能力和競爭實力都有了明顯的飛升。但規模擴張中偏重於當地市場的品牌管理策略對於整體發展和長期發展的制約力也越來越強,關注短期局部的品牌策略和關注長期全局的品牌戰略間的矛盾已無法調和——「品牌整合」時不待我。
相對而言,一直沒有強勢啤酒品牌的華潤則一身輕松,把「雪花」作為未來的全國性強勢主力品牌來打造。
同樣,青啤也適時啟動了「品牌瘦身計劃」,欲在五年之內將40多個品牌砍至10個以下,把青島啤酒、漢斯、嶗山、山水等中高檔品牌打造成一支主力軍,最終形成主品牌、副品牌和子品牌形成「金字塔」形的品牌結構,即以青啤和漢斯等外資啤酒品牌構成品牌金字塔的塔尖,青啤和嶗山、山水等國內知名品牌築就中堅力量,而其他大眾國產品牌奠定塔基。這樣做的考慮是最大可能保持青啤的品牌形象,充分挖掘其他品牌原有定位的價值,並在中高和低檔品牌間建立防火牆,提高高端品牌價值的安全度。
從「金字塔」到「有限品牌」
縱觀著名國際啤酒製造商,品牌最多不過四、五,甚至是單一品牌,集中資源是品牌價值的快速積累和放大的保證,真正是一拳之力勝於五指。對於品牌數量達40之多的青啤來說,「金字塔品牌戰略」不失為品牌整合之道,但也只是權宜之道,是對尷尬現狀的妥協。這種所謂「即有重點,又全線出擊」的品牌整合其實很容易「沒了重點全線潰敗」。
我們知道,品牌定位越高端銷量越小而品牌投入越高,所以一般廠商高端品牌總是很少,基本上一到兩個。而青啤旗下有數個高端品牌,且除青啤外其他高端品牌基本上區域性品牌,市場影響力局限很大。按照「金字塔戰略」,這些高端品牌和「青島啤酒」在同一戰略高度,必將極大地分散力量,對於塔尖品牌建設是相當不利的。
另外,「青島啤酒」品牌從塔尖到塔身,定位模糊且價值下延。這對於長期在國內豎立高檔啤酒品牌形象的青啤而言顯然不是什麼好事,很容易最終造成品牌定位價值不清。而且,這一下沿的趨勢還有滑落至塔基之勢。在一些市場上,特別是在青啤沒有「地產地銷」品牌的地區,如北京、湖北等地,青啤低價入市的情況並不少見。如此無界限的跨位銷售對於品牌價值的損傷不可小視。
而且,隨著中國啤酒市場集中度的不斷提高,品牌競爭的烈化程度將不斷提高。誰的品牌定位清晰,影響力強,誰就將在市場中占據先機。現實的情況是華潤、燕京逐漸將品牌投入集中在某個品牌上,青啤的出路必將是以相應的強勢品牌與之抗衡,而這一強勢品牌自是「青島啤酒」莫屬。當然,青啤的另一選擇是將「青島啤酒」品牌「束之高閣」——嚴格定位為高檔啤酒,然後另取「漢斯」或其他另一品牌作為中低檔品牌進行強勢推廣,攻守自如。
「有限品牌」戰略是青啤必由之路,但其他眾多品牌的價值就不顧了嗎?當然不是。
「有限品牌」戰略的要義在於以青啤為主力品牌,占據高端定位,將其他知名度較高的品牌置於中間,普通大眾品牌則被做為高端利潤保障的防火牆,採取品牌價值收割戰略有限投入,以銷促長,在當地充分發揮原品牌定位點所在,逐漸回收這些品牌中沉澱的價值,回收來的資金又可投入到青啤品牌的建設中來。經過數年的過渡,一些品牌隨著原有品牌價值的回收必將逐漸走向衰亡,企業資源就可以自然而然集中到數個強勢品牌上來。
從「有限品牌」到「差異品牌」
「有限品牌」戰略的意義在於品牌價值的集中化,即將眾多品牌的價值集中到數個上來,形成強勢品牌陣線。但品牌價值集中化之後面臨的下一個問題就是品牌價值的最大化。
「單一品牌」是集中化後的集中化,最終把品牌價值合一,但這種方式風險極大。對於數個強勢品牌而言即使不做刻意的差異宣傳其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形象也必有相當大的不同,要成功將其價值疊加到一個品牌上來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對於啤酒這樣的大眾消費品市場,「單一品牌」戰略使得品牌在功能定位、價值導向甚至側翼防禦上迴旋餘地太小。即使象可口可樂這樣的品牌管理專家,也不得不依靠「雪碧」等多個輔助品牌建立品牌陣線,在口味和形象上和主力「可口可樂」品牌相呼應。
「青島啤酒」品牌由於近百年延傳至今且始終展現精品定位、金牌質量,品牌確實頗具「橫向的長久性」和「縱向的深遠性」。這一特點也正是「青島啤酒」的價值所在。所以,相應的品牌價值最大化戰略就要圍繞這一點來展開。
「差異品牌」戰略就是以「青島啤酒」為核心,將非青啤的數個強勢品牌通過功能、體驗、價值等特質進行差異化定位,而位居中心的青啤保留在中性位置,求檔次而不求差異,著重在品牌影響力上下功夫,塑造全國性領導性品牌。如此形成的青啤品牌陣線將是一個「青島啤酒」體現核心品牌價值,其他強勢品牌滿足特性需求的品牌集群,最終實現品牌集群價值的最大化。
也許到這一步青啤才基本上走完了品牌整合之路。
7. 青島啤酒公司旗下有什麼子類品牌
青島啤酒旗下品牌有奧運標產品、非奧運標產品、自主商標產品和擦邊球產品。
1.奧運標產品
主要有青島啤酒(總廠生產,通稱純厚啤酒、青島純生啤酒(總廠生產),青島淡爽型(總廠生產,通稱小王子),青島超爽(上海松江廠生產),青島原生啤酒(上海松江廠生產)。
2.非奧運標產品
這一類產品不能使用奧運標,但是可以使用"青島啤酒"的商標,這類產品有青島啤酒(馬鞍山分廠生產)
3.自主商標產品
這一類產品連"青島啤酒"商標都不能用,主要有嶗山啤酒、山水啤酒。
4.擦邊球產品
這類產品只能用"青島股份有限公司榮譽出品",比如青荷源啤酒(哈爾濱生產),賓王啤酒(福建生產),青島原漿啤酒(成都生產)。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國商人和英國商人合資在青島創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它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啤酒製造廠商,2008年北京奧運會官方贊助商,目前品牌價值1168.75億元,居中國啤酒行業首位,位列世界品牌500強。
1993年7月15日,青島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國內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業。同年8月27日,青島啤酒(600600)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首家在兩地同時上市的公司。
截至2015年底,青島啤酒在全國2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擁有60多家啤酒生產企業,公司規模和市場份額居國內啤酒行業領先地位。
2015年,青島啤酒全年共實現啤酒銷售量848萬千升,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276.35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人民幣17.13億元。
目前,青島啤酒遠銷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韓國、日本、丹麥、俄羅斯等世界90多個國家和區域。全球啤酒行業權威報告Barth Report依據產量排名,青島啤酒為世界第五大啤酒廠商。
8. 對青島啤酒的宏觀微觀環境進行分析
1月18至19日,「青啤公司2007總經理年會」在科研中心學術交流廳召開。公司領導、機關各職能部室主要負責人、各區域營銷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及下屬子公司總經理等150多人參加了會議。
本次會議彰顯了以戰略為主線,在戰略指導下規劃部署、落實執行、反思改進的工作思路與方法。會議的主要內容是總結回顧2006年工作、發布2007至2009年公司總體戰略以及職能戰略,並簽訂《2007年組織績效目標責任書》。
金志國總裁用「不平凡」來概括2006年公司取得的業績。在競爭加劇,能源和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的前提下,公司保持了銷量、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的兩位數增長。全年實現銷量454萬千升,同比增長11%。圍繞企業管理「7S」,金總裁從戰略、組織、制度、人員、能力、共同的價值觀等方面介紹了公司2006年為提高價值鏈運營能力所採取的主要舉措及取得的成效。(詳見《青啤公司2007總經理年會總裁工作報告》)
在談到2007至2009年公司總體戰略規劃綱要時,金總裁指出未來三年將是青啤發展年,公司的戰略模式定位是「做中國啤酒行業領導者,做國際市場開拓者」。這一戰略模式定位是在充分分析市場競爭環境、資源競爭環境、人文環境、法律環境等發展變化的基礎上,基於公司資源整合和價值鏈協同、運營能力的提高所做出的科學決策。
金總裁同時強調,整合和擴張並舉是未來三到五年的戰略重心,為保持公司前進步伐的整齊劃一,不因價值鏈乃至價值網上任何一個環節的「掉隊」而影響總體戰略的實現,現階段戰略的一致性比戰略的完美性更加重要。要通過加強知識管理、通過合作型成長,在資源集約、能力集成的基礎上保持快速健康發展。對於區域營銷公司而言,要在公司總體戰略的指導下,實施「1+3」品牌戰略,打造省級核心基地市場;通過實踐「三位一體」營銷模式改變博弈規則,在更大的利潤區間獲得高速成長;通過微觀運營,將各個銷售公司和辦事處打造成發力集中的「匕首」,有力地切入終端快速獲得市場份額。對於職能部室而言,職能戰略的實施與年度行動計劃的執行,要以創新模式、建立體系為基礎,方法上全面推進、重點突破;策略上先打造整體60分的「大花園」,再爭取單體90分的「小盆景」。
在談到公司發展時董事長李桂榮指出,青啤近年來的增長體現了黨中央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在極少投入的情況下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的穩健發展;是在實施節能降耗,履行社會責任前提下的「綠色」增長。李董事長同時強調,我們這一代人趕上了青啤轉型和持續大發展的歷史機遇,所以應當加倍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在回首往事時,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也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而是為親自領導駕馭這場歷史變革而慶幸,為辛勤付出而獲得的累累碩果而感動。
李董事長還以反腐倡廉為主題發表了重要講話。指出要從正確行使權力、建立健全市場機制下的正確利益導向、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充分依靠廣大員工等四個方面出發,拓寬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工作領域。李董事長同時強調各級領導應該是反腐倡廉的第一責任人和積極推動者,要通過身體力行、關注支持,深化「三道防火牆」建設,構築起全方位立體式的防腐敗體系。
發布《青島啤酒品牌帶動下的發展戰略》以及各項職能戰略是本次年會的又一主要內容,通過戰略發布,明確了未來三年的發展方向、戰略目標以及戰略實現路徑。公司相關領導與各區域營銷公司以及價值鏈上的業務職能部門簽署了《2007年組織績效目標責任書》、《工廠專業管理委託書》。各區域營銷公司的總經理還在《領導幹部廉潔從業承諾書》上鄭重簽名,展示了廉潔奉公、拒腐防變的堅定決心。
年會期間舉行的以「激情歡動、奧運同行」為主題的交流酒會,契合了公司營銷奧運的新理念。由與會者自編自演的歌曲、情景劇、品牌秀等節目,或寓意深刻、或詼諧幽默、或創意獨特,展現了公司文化,體現了總經理們激情開放、奮發向上的創業精神。伴隨著歌聲、歡笑、祝福與夢想,我們迎來了充滿希望的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