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德國啤酒節的知識
Oktoberfest
德國啤酒節源於1810年德國慕尼黑Ludwig王子的婚禮及加冕儀式,逐漸發展成今天的德國啤酒版節。
浦東假日酒店權舉行一年一次的德國啤酒節,屆時,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國際、不同膚色的人們將聚會在一起。在藍白相間為主色調的啤酒帳篷內,人們坐在長長的凳子上,一邊飲酒、用餐,一邊與德國樂隊同樂,欣賞著奇特的阿爾卑斯傳統樂器及熱情奔放的德國巴戈利亞樂曲,盡情享受這濃濃的德國風情和激動人心的場景。在樂隊的帶領下,客人還可以參加一些簡單的舞蹈,一起感受悠久的德國文化。
活動期間你會看到傳統慕尼黑啤酒節中出現的藍白相間的大帳篷,賽喝啤酒、角力等傳統德國游戲將出現在這里。藝術氣質濃郁的德國人在這樣的狂歡節上當然少不了音樂的點綴,德國民間樂隊在啤酒節期間大唱德國民歌、開朗活潑的金發碧眼女孩穿著五彩的民族服裝在桌子上跳舞
B. 啤酒節的來歷是什麼
啤酒節簡介
啤酒節源於德國,1810年的十月,為了慶祝巴伐利亞的路德維格王子和薩克森國的希爾斯公主的婚禮而舉行的盛大慶典。自那以後,十月啤酒節就作為巴伐利亞的一個傳統的民間節日保留下來。此後民眾持續這種熱烈的情緒,年復一年地舉辦該項活動。
世界最具盛名的三大啤酒節是英國倫敦啤酒節、美國丹佛啤酒節和德國慕尼黑啤酒節,他們在國外家喻戶曉,被歐美的啤酒專家們譽為是——每一個啤酒愛好者都該至少要去一次的狂歡。
世界各地的啤酒節
中國國際啤酒節,每年7月的最後一個周四開幕,為期12天
7月16日~30日 中國啤酒的故鄉——哈爾濱啤酒節
8月1日~5日 大不列顛啤酒節
8月12日~27日 青島啤酒節
9月16日~10月1日 慕尼黑啤酒節
9月28日~30日,10月5日~7日 斯德哥爾摩啤酒節
[編輯本段]啤酒節由來
啤酒節源於德國,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它的起源一般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在1810年,馬伐利亞的盧德親王結婚,舉行賽馬活動,賽馬活動結束後,人們痛飲啤酒以示慶賀,這個慶典沿襲下來後,就成為今天的啤酒節。還有一說是當地農民為慶祝大麥和啤酒花的豐收而大喝啤酒而產生的。
1810年巴伐利亞加冕王子路德維希和特蕾瑟公主於當年10月完婚,官方的慶祝活動持續了5天。人們聚集到慕尼黑城外的大草坪上,唱歌、跳舞、觀看賽馬和痛飲啤酒。從此,這個深受歡迎的活動便被延續下來,流傳至今,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至10月第一個星期日就固定成為啤酒節。截至到2004年,除因戰爭和霍亂中斷外,慕尼黑啤酒節已整整舉辦了170屆。
中國的啤酒節
自從中國有了啤酒,中國人也就知道了慕尼黑。甚至有的啤酒廣告就是這樣說的:很德國,很德國!
中國的啤酒節最早是從1991年青島開始的,到今年已經舉辦了18屆;大連「中國國際啤酒節」也舉辦了8屆;哈爾濱啤酒節舉辦了4屆,剩下的還有燕京啤酒節、西安啤酒節、天津啤酒節等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國內的啤酒節舉辦的時間都集中在七八月份,這個季節屬於夏季,啤酒銷售的旺季,所以大家都要爭先恐後地頻頻露臉,各個啤酒節的內容形式五花八門。
美國丹佛啤酒節
美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來到美國的德國移民,自然也把啤酒節的傳統帶到了美洲,之後其他各族人民,也紛紛以此為借口,參加這個德國的傳統節日,大喝啤酒。三天的日票根據活動的不同,在30美元到50美元不等,購買三天通票價格為145美元,比單買日票節省20美元,如果去其官方網站申請會員,還可以在普通票145美元的基礎上再獲得20美元的額外優惠。
英國倫敦啤酒節
英國倫敦啤酒節始於1978年,2005年它將再次於倫敦西部的奧林匹亞展覽大廳舉行。英國是除德國之外的另一個啤酒大國,而倫敦西部則是英國啤酒的中心,所以現在它已被喻為是"世界最大的酒館",屆時你將會品嘗到種類繁多、口味各異的啤酒,甚至別出心裁,比如有加歐石楠的香料啤酒,加蜂蜜、香蕉的風味啤酒。所有酒水都是由小型作坊用手工方法製造,並且多產自英國。單日票分為6英鎊、7英鎊不等,通票為17.5英鎊。
[編輯本段]啤酒節習俗
慕尼黑十月啤酒節之所以聞名,不僅因為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民間狂歡節,而且也因為它完整地保留了巴伐利亞的民間風采和習俗。人們用華麗的馬車運送啤酒,在巨大的啤酒帳篷開懷暢飲,欣賞巴伐利亞銅管樂隊演奏的民歌樂曲和令人陶醉的情歌雅調。人們在啤酒節上品嘗美味佳餚的同時,還舉行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如賽馬、射擊、雜耍、各種游藝活動及戲劇演出、民族音樂會等。人們在為節日增添喜慶歡樂氣氛的同時,也充分表現出自己民族的熱情、豪放、充滿活力的性格。
節日的第一天上午,來自巴伐利亞、德國其他州以及奧地利、瑞士、法國的遊行隊伍聚集在一起,人們身穿艷麗多彩的民族服裝及傳統古裝在慕尼黑市長及酒廠老闆乘坐的富麗堂皇、花團錦簇的馬車引領下,浩浩盪盪、威武雄壯地湧向黛麗絲草場。中午12時,隨著禮炮12響,頓時鼓樂齊奏、彩旗飛揚、人聲沸騰。市長在作簡短致辭後,打開第一桶啤酒,啤酒節便在沸騰的歡呼聲中揭開了序幕。這時身穿傳統服裝的啤酒女郎用單耳大酒杯將新鮮啤酒不斷地送到迫不及待的飲客面前。許多身穿鹿皮短褲、背心等民族服裝的巴伐利亞人手舉啤酒杯穿行在大街上,他們逢人便高喊"乾杯",氣氛十分熱鬧。
10月初的慕尼黑已有微微的秋涼,整個街道被五光十色的燈光裝飾得五彩繽紛。節日的廣場,數百頂各種各樣的大小帳篷鱗次櫛比。這里出售的商品琳琅滿目,叫賣聲此起彼伏。人們背靠背坐在一起,開懷暢飲,並在樂曲的伴奏下,即興地歌唱跳舞,甚至跳上桌子相互祝賀。
節日期間,規定每晚啤酒供應到10時30分,10時45分樂隊演奏流行樂曲,催促人們離去。這時,萬千酒興未盡的遊客會齊聲抗議,清潔女工不得不把椅子倒置在桌上,對那些久久不肯離去的遊客,保安人員也不得不把他們推向出口,強行讓其離開。
平日,德國人給人的突出印象是工作態度認真、嚴謹,服從命令,遵守紀律和原則性強,但似乎缺乏幽默和熱情。然而,在慕尼黑啤酒節上,人們可以發現德國人生氣勃勃、熱情洋溢的另一面。尤其是巴伐利亞人對於自身的文化和傳統所表現出的執著與自豪感,給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留下深刻印象。
這場譽為全球最大的節慶活動之一,每年都會吸引了超過700萬名的觀光客,足足喝掉600萬公升以上的啤酒!沒想到印象中一板一眼的德國人,其實也有如此熱情好客的一面。連續16天的啤酒節,每年在特里薩廣場上架起可容納數萬個座位的大帳棚,提供遊客啤酒、德國美食;帳棚外則豎立著摩天輪之類的游樂設施,會場中不時穿插身著中古世紀服裝的遊行與民俗活動。
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國人更熱愛啤酒的民族,他們「狂飲」的程度,光從數據上就另人吃驚,這場全球最大的節慶活動,根據慕尼黑觀光事務當局的統計,此節慶每年都吸引了超過多達六百萬名的觀光客,平均吃掉20萬條香腸、60萬只烤雞並喝掉足足600萬公升的啤酒。為期2周的德國啤酒節(Oktoberfest),德國人就喝盡、吃盡總數13528千克的食物,這個量可是夠一個人足足吃10年。去年2003年就約有六百萬人萬人擠進約31公頃大草地上的14座帳篷里,飲盡約570萬公升(一百五十萬加侖)的德國啤酒。而在泰瑞莎廣場上的所有的啤酒大棚都是臨時搭建的,每個大棚都有2000平方公尺左右,都有獨立的舞台和啤酒銷售櫃台。人們坐在傳統的長板凳上及長木桌前,享受著舉世聞名的德國啤酒和具有當地特色的烤豬腿,除了喝酒之外,街頭張燈結綵,市內7家大酒廠組成的遊行隊伍也紛紛上街載歌載舞。還有許多民俗活動,如音樂會、馬戲團表演,也有許多販賣站與游樂設施,如旋轉馬與摩天輪等。啤酒一直供應到晚上10點半,這時樂隊齊奏催促人們回家的曲子,在泰瑞莎廣場上的活動則在晚上11時結束,可是不少遊客卻還是意猶未盡,留連忘返,許多人仍會轉戰至通宵開放的酒館續攤。走近慕尼黑啤酒棚的會場中,會看到十餘座由各家知名啤酒公司及餐廳合開的大型啤酒屋帳篷(Beer tent),而雖名為帳篷但每個帳篷都宛如小巨蛋,因為工程浩大跟蓋房子沒兩樣,為容納每晚數千至數萬人,各家啤酒屋可是挖盡了心思來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從7月中就開始撘建巨型棚子,而棚內外,都布置得各具特色。十幾個啤酒棚共可容納9萬多個座位,每個啤酒生產商會在帳篷內展示屬於他們的啤酒,大家在啤酒棚內唱歌、跳舞,吃烤雞、烤魚及巨無霸德國麵包Pret-zel,另外有不少的啤酒棚里也設有樂隊表演的舞台,每晚都會有樂團表演一些耳熟能響的德國歌曲,還有身著中古世紀服裝的遊行與傳統的歌舞。不過最吸引人的還是啤酒棚外許多各式各樣適合全家大小玩樂的游樂設施,如旋轉木馬、海盜船、旋轉啤酒筒、大型摩天輪、旋轉鞦韆、過山車、鬼屋等游樂設施,還有提供遊客德意志帝國美食的小攤位,好讓任何年齡的人士都會在啤酒節玩得開開心心!除此之外,到了夜晚,五光十色的燈光,照亮了整個會場,更能感受慕尼黑越夜越美麗,而巨型的摩天輪,則是俯瞰啤酒節會場的最佳地點。
青島國際啤酒節
青島國際啤酒節,今年十七歲,呱呱墜地的嬰兒已經成長為風華正茂的少年。
從一個地方的小型節會成長為亞洲第一的啤酒盛會,青島啤酒節的發展壯大,正與青島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相吻合。
「最初幾屆喝不到外國啤酒。」從第一屆啤酒節開始就參加飲酒大賽、先後獲得8屆冠軍、號稱「啤酒王」的青島市民高仲,直截了當地告訴記者,隨著啤酒節的國際化程度提高,現在已經能喝到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啤酒。
據悉,第一屆啤酒節1991年在中山公園西南角舉行,由青島啤酒集團主辦,來的多是萊州、威海等省內一些啤酒廠家。
年年來參加啤酒節的淄博人朱全勝,對最初三屆啤酒節的印象已經不深。他准確地記著第一次在啤酒節上喝到原裝進口的外國啤酒,是在1994年第四屆啤酒節上。
此後,在啤酒節上亮相的洋啤酒越來越多。2006年第十六屆啤酒節共引進了45個啤酒品牌,其中國外品牌就有41個。
今年啤酒節同樣是45種世界名啤,美國百威、丹麥嘉士伯、德國柏龍、德國貝克、英國紐卡索、日本朝日等世界啤酒十強中的9家都在其中。
「青島啤酒節越來越國際化。」青島市社科院研究員馬庚存比較17年來參節啤酒品牌後,這樣認為。
參加啤酒節的人,同樣出現了更多國際面孔。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年輕時曾創下11秒喝下1420毫升啤酒的記錄。在2001年的啤酒節上,高仲面對面告訴他,自己喝1500毫升啤酒只需8秒多。霍克一笑:「我已經老啦,不比年輕的時候了。」
記者發現,不知從哪一屆開始,舉著大杯喝啤酒的外國姑娘或小伙的照片,開始占據開幕式宣傳報道的核心位置。
啤酒節上看變遷,文明理性很明顯。
「當年是自行車停了一大片,有不少摩托車主趁機拉客賺錢,亂哄哄的好似趕集。」一次啤酒節沒落過的馬庚存告訴記者,現在到啤酒城去,多是開私家車、打計程車或者乘坐公交車。
隨著交通工具的「鳥槍換炮」,交通秩序也有了質的飛躍。以前,車多人擠,時有碰撞刮擦。如今,啤酒城交通調流井然有序,市民遊客出行文明素質明顯提高。
點滴之間可見社會進步。已經連續十年負責啤酒城內衛生清潔工作的王德生表示,遊客對他們越來越尊重,人們開始主動將垃圾丟到垃圾桶內。
「要說啤酒城裡最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的,當數醒酒室了。」啤酒節首席顧問林醒愚告訴記者,啤酒節組委會出於人性化考慮,設立了醒酒室。由於現在的人喝酒越來越文明理性,今年啤酒城裡決定取消醒酒室。
記者還獲悉,啤酒城今年將首次在城內設置義賣場,來自社會各界捐助的名人字畫、工藝禮品等義賣所得全部用於公益事業。
另外,啤酒城的娛樂項目也增加了許多。「2007年啤酒嘉年華」除原有16台游樂設施外,還新增價值近3億元的17台游樂設備和17個游戲攤位。相對於最早「拿竹圈套個小玩意」的地攤游戲,這里的「玩」已進身國際一流水平。
啤酒城東門有一個啤酒節紀念品銷售棚,店長李小姐詳細地給顧客介紹一款紅木製的小啤酒桶。其間,幾位市民買走了幾套款式別致的酒瓶起子。
「啤酒節紀念品是後來才興起的。」林醒愚表示,除第一屆啤酒節有企業主辦外,其後的啤酒節已經轉入政府名下並由政府一手操辦。隨著改革理念的深入,啤酒節又開始逐漸引進合作夥伴,目前採取的是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機制:門票銷售有專門的公司承包;晚會演出有專業的公司承辦;啤酒城內游樂設施也是一些公司出資引進經營。
歷經17載,從改革大潮風起雲涌的上世紀90年代初到今天,市場化的思維已經深深滲透到啤酒節的經營理念中。10餘年前,誰敢實施門票白天10元、晚上20元的差異化定價策略?
國際化的啤酒節,也是國際化的商業機遇。青島志和事業公司總經理彭斌,在啤酒節上認識了好幾個如今的固定客戶。韓國米林株式會社的金先生主要經營農副產品,在2004年的啤酒節上,與彭斌相識。從此,彭斌經銷的蒜薹、胡蘿卜由內貿轉成外貿,通過米林出口到韓國,每年都有數千萬元的貿易額。
C. 德國啤酒的啤酒節
啤酒節源於德國,1810年的十月,為了慶祝巴伐利亞的路德維格王子和薩克森國的希爾斯公主的婚禮而舉行的盛大慶典。自那以後,十月啤酒節就作為巴伐利亞的一個傳統的民間節日保留下來。此後民眾持續這種熱烈的情緒,年復一年地舉辦該項活動。
世界最巨聲名的三大啤酒節是英國倫敦啤酒節、美國丹佛啤酒節和德國慕尼黑啤酒節,他們在國外家喻戶曉,被歐美的啤酒專家們譽為是——每一個啤酒愛好者都該至少要去一次的狂歡。
啤酒節源於德國,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它的起源一般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在1810年,巴伐利亞的盧德親王結婚,舉行賽馬活動,賽馬活動結束後,人們痛飲啤酒以示慶賀,這個慶典沿襲下來後,就成為今天的啤酒節。還有一說是當地農民為慶祝大麥和啤酒花的豐收而大喝啤酒而產生的。
1810年巴伐利亞加冕王子路德維希和特蕾瑟公主於當年10月完婚,官方的慶祝活動持續了5天。人們聚集到慕尼黑城外的大草坪上,唱歌、跳舞、觀看賽馬和痛飲啤酒。從此,這個深受歡迎的活動便被延續下來,流傳至今,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至10月第一個星期日就固定成為啤酒節。截至到2004年,除因戰爭和霍亂中斷外,慕尼黑啤酒節已整整舉辦了170屆。
慕尼黑十月啤酒節之所以聞名,不僅因為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民間狂歡節,而且也因為它完整地保留了巴伐利亞的民間風采和習俗。人們用華麗的馬車運送啤酒,在巨大的啤酒帳篷開懷暢飲,欣賞巴伐利亞銅管樂隊演奏的民歌樂曲和令人陶醉的情歌雅調。人們在啤酒節上品嘗美味佳餚的同時,還舉行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如賽馬、射擊、雜耍、各種游藝活動及戲劇演出、民族音樂會等。人們在為節日增添喜慶歡樂氣氛的同時,也充分表現出自己民族的熱情、豪放、充滿活力的性格。 10月初的慕尼黑已有微微的秋涼,整個街道被五光十色的燈光裝飾得五彩繽紛。節日的廣場,數百頂各種各樣的大小帳篷鱗次櫛比。這里出售的商品琳琅滿目,叫賣聲此起彼伏。人們背靠背坐在一起,開懷暢飲,並在樂曲的伴奏下,即興地歌唱跳舞,甚至跳上桌子相互祝賀。
節日期間,規定每晚啤酒供應到10時30分,10時45分樂隊演奏流行樂曲,催促人們離去。這時,萬千酒興未盡的遊客會齊聲抗議,清潔女工不得不把椅子倒置在桌上,對那些久久不肯離去的遊客,保安人員也不得不把他們推向出口,強行讓其離開。
平日,德國人給人的突出印象是工作態度認真、嚴謹,服從命令,遵守紀律和原則性強,但似乎缺乏幽默和熱情。然而,在慕尼黑啤酒節上,人們可以發現德國人生氣勃勃、熱情洋溢的另一面。尤其是巴伐利亞人對於自身的文化和傳統所表現出的執著與自豪感,給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留下深刻印象。 這場譽為全球最大的節慶活動之一,每年都會吸引了超過700萬名的觀光客,足足喝掉600萬公升以上的啤酒!沒想到印象中一板一眼的德國人,其實也有如此熱情好客的一面。連續16天的啤酒節,每年在特里薩廣場上架起可容納數萬個座位的大帳棚,提供遊客啤酒、德國美食;帳棚外則豎立著摩天輪之類的游樂設施,會場中不時穿插身著中古世紀服裝的遊行與民俗活動。
2003年就約有六百萬人萬人擠進約31公頃大草地上的14座帳篷里,飲盡約570萬公升(一百五十萬加侖)的德國啤酒。而在泰瑞莎廣場上的所有的啤酒大棚都是臨時搭建的,每個大棚都有2000平方公尺左右,都有獨立的舞台和啤酒銷售櫃台。 人們坐在傳統的長板凳上及長木桌前,享受著舉世聞名的德國啤酒和具有當地特色的烤豬腿,除了喝酒之外,街頭張燈結綵,市內7家大酒廠組成的遊行隊伍也紛紛上街載歌載舞。還有許多民俗活動,如音樂會、馬戲團表演,也有許多販賣站與游樂設施,如旋轉馬與摩天輪等。啤酒一直供應到晚上10點半,這時樂隊齊奏催促人們回家的曲子,在泰瑞莎廣場上的活動則在晚上11時結束,可是不少遊客卻還是意猶未盡,流連忘返,許多人仍會轉戰至通宵開放的酒館續攤。
走近慕尼黑啤酒棚的會場中,會看到十餘座由各家知名啤酒公司及餐廳合開的大型啤酒屋帳篷(Beer tent),而雖名為帳篷但每個帳篷都宛如小巨蛋,因為工程浩大跟蓋房子沒兩樣,為容納每晚數千至數萬人,各家啤酒屋可是挖盡了心思來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從7月中就開始撘建巨型棚子,而棚內外,都布置得各具特色。十幾個啤酒棚共可容納9萬多個座位,每個啤酒生產商會在帳篷內展示屬於他們的啤酒,大家在啤酒棚內唱歌、跳舞,吃烤雞、烤魚及巨無霸德國麵包Pret-zel。另外有不少的啤酒棚里也設有樂隊表演的舞台,每晚都會有樂團表演一些耳熟能響的德國歌曲,還有身著中古世紀服裝的遊行與傳統的歌舞。不過最吸引人的還是啤酒棚外許多各式各樣適合全家大小玩樂的游樂設施,如旋轉木馬、海盜船、旋轉啤酒筒、大型摩天輪、旋轉鞦韆、過山車、鬼屋等游樂設施,還有提供遊客德意志帝國美食的小攤位,好讓任何年齡的人士都會在啤酒節玩得開開心心!除此之外,到了夜晚,五光十色的燈光,照亮了整個會場,更能感受慕尼黑越夜越美麗,而巨型的摩天輪,則是俯瞰啤酒節會場的最佳地點。
D. 德國啤酒節介紹
慕尼黑啤酒節源於1810年,為慶賀巴伐利亞儲君盧德親王與薩克森·希爾登豪森的黛麗絲公主共結百年之好而舉行的一系列慶祝活動。德國的10月正值大麥和啤酒花豐收的時節,人們在辛勤勞動之餘,也樂得歡聚在一起,飲酒、唱歌、跳舞、以表達內心的喜悅之情。這一傳統節日一直延續至今。近年來,隨著德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慕尼黑啤酒節的規模也越辦越大。慕尼黑市政府對啤酒節也十分重視。這個節日的影響已遠遠超出慕尼黑,而成為一個世界聞名的節日。(插圖為啤酒節的官方標志)
慕尼黑十月啤酒節之所以聞名,不僅因為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民間狂歡節,而且也因為它完整地保留了巴伐利亞的民間風采和習俗。人們用華麗的馬車運送啤酒,在巨大的啤酒帳篷開懷暢飲,欣賞巴伐利亞銅管樂隊演奏的民歌樂曲和令人陶醉的情歌雅調。人們在啤酒節上品嘗美味佳餚的同時,還舉行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如賽馬、射擊、雜耍、各種游藝活動及戲劇演出、民族音樂會等。人們在為節日增添喜慶歡樂氣氛的同時,也充分表現出自己民族的熱情、豪放、充滿活力的性格。
節日的第一天上午,來自巴伐利亞、德國其他州以及奧地利、瑞士、法國的遊行隊伍聚集在一起,人們身穿艷麗多彩的民族服裝及傳統古裝在慕尼黑市長及酒廠老闆乘坐的富麗堂皇、花團錦簇的馬車引領下,浩浩盪盪、威武雄壯地湧向黛麗絲草場。中午12時,隨著禮炮12響,頓時鼓樂齊奏、彩旗飛揚、人聲沸騰。市長在作簡短致辭後,打開第一桶啤酒,啤酒節便在沸騰的歡呼聲中揭開了序幕。這時身穿傳統服裝的啤酒女郎用單耳大酒杯將新鮮啤酒不斷地送到迫不急待的飲客面前。許多身穿鹿皮短褲、背心等民族服裝的巴伐利亞人手舉啤酒杯穿行在大街上,他們逢人便高喊"乾杯",氣氛十分熱鬧。
10月初的慕尼黑已有微微的秋涼,整個街道被五光十色的燈光裝飾得五彩繽紛。節日的廣場,數百頂各種各樣的大小帳篷鱗次櫛比。這里出售的商品琳琅滿目,叫賣聲此起彼伏。人們背靠背坐在一起,開懷暢飲,並在樂曲的伴奏下,即興地歌唱跳舞,甚至跳上桌子相互祝賀。
節日期間,規定每晚啤酒供應到10時30分,10時45分樂隊演奏流行樂曲,催促人們離去。這時,萬千酒興未盡的遊客會齊聲抗議,清潔女工不得不把椅子倒置在桌上,對那些久久不肯離去的遊客,保安人員也不得不把他們推向出口,強行讓其離開。
平日,德國人給人的突出印象是工作態度認真、嚴謹,服從命令,遵守紀律和原則性強,但似乎缺乏幽默和熱情。然而,在慕尼黑啤酒節上,人們可以發現德國人生氣勃勃、熱情洋溢的另一面。尤其是巴伐利亞人對於自身的文化和傳統所表現出的執著與自豪感,給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留下深刻印象。
E. 德國啤酒節的介紹
啤酒節源於德國,1810年的十月,為了慶祝巴伐利亞的路德維格王子和薩克森國的希版爾斯公主的婚禮而舉行德國權啤酒節的盛大慶典。自那以後,十月啤酒節就作為巴伐利亞的一個傳統的民間節日保留下來。 每年從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人們傾巢而出,親朋好友相伴,戀人情相依,歡聚在一起,喝著自製的鮮釀啤酒,吃著德國獨有的各式各樣的香腸和麵包,其間樂隊身著民族服裝穿梭於人群之中,嫻熟地演奏輕松歡快的樂曲。
F. 德國啤酒歷史求介紹
德拉克啤酒的口味與眾不同不同凡響!『沃夫國際』,你網路一下就可以
G. 慕尼黑啤酒節的來歷
慕尼黑盛產啤酒,人們慣稱慕尼黑為啤酒之都。對慕尼黑人來說不可一日無啤酒,人均飲用量世界第一。慕尼黑啤酒節(Oktoberfest)是慕尼黑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德語中,這個節日的本意為「十月節」,節日活動也不單純只有啤酒一項。也許慕尼黑的啤酒太有名了,這個節日也就被外人叫作啤酒節了。慕尼黑人可能只知有個十月節,不知有個啤酒節。不過,目前啤酒的確是這個節日的主角。
在每年9月倒數第二個周六,在勒吉安維塞廣場(Theresienwiese簡稱Wiesen)舉行官方的啤酒節開幕典禮。廣場上設有一些賣酒的帳篷。中午12點,慕尼黑市長打開第一桶啤酒,啤酒節才正式開始,所有參加的人才允許開始歡呼暢飲。要觀看開幕典禮,通常在上午9點左右到來,才能有好的位子。啤酒節規模很大,不限於這個廣場,幾乎席捲全市。到處都有賣酒的,從上午到深夜,人們坐在酒桌旁暢飲,或拿著啤酒杯湧上街頭,逢人便喊「乾杯」,不分男女老少。節日期間,有狂歡遊行,有賽馬,有街頭戲劇表演、民歌表演和音樂會。近年來,本國和外國遊客也紛紛湧入,多為啤酒愛好者。慕尼黑本地人倒不那麼顯眼了,也許都去賣酒了。啤酒節上的啤酒價格比平時略高,每升啤酒的價格在6到7歐元。啤酒節持續16天,在10月的第一個周日之後結束。
歷史上第一個啤酒節在1810年舉行,為了祝賀巴伐利亞的皇太子路德維希(Ludwig)和勒吉(Therese)公主的婚姻。慶祝活動10月12日開始,10月17日以一場賽馬結束。在以後的數年中,慶祝活動重復舉行,後來,慶祝活動的時間延長,開始時間也提前到9月了,這是因為這時天氣情況比較好。白天溫度適宜,夜晚訪客們能廣場上、帳篷外、花園中和大街上游樂而不覺得寒冷。「十月節」在9月開始,皇太子妃的名字用來命名「十月節」的慶典廣場:勒基安維塞廣場(Theresienwiese)。
慕尼黑啤酒節是一道「大餐」。以某年為例:有500萬人次參加,消耗500萬升啤酒,60萬只烤雞,80萬對香腸,還有25萬只啤酒杯不翼而飛,大多作為「紀念品」帶走了。
H. 慕尼黑啤酒節的歷史沿革
從1810年到2014年為止,慕尼黑啤酒節有181年的歷史。其間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停辦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停辦7年。自1946年以來節日規模越辦越大,從而真正成了一個盛大的民間節日。 1813年,因拿破崙入侵,十月節第一次被迫取消,外患平息後,十月節得以恢復,規模也不斷擴大,除了賽馬比賽以外還加入了攀岩,保齡球,鞦韆等項目。
1818年十月節的會場上架設了第一架旋轉木馬。除此以外也增添了其他供下層市民娛樂的項目,比如抽獎攤就就吸引了不少人參與,獎品多是陶瓷器,銀器,首飾等。
1819年開始慕尼黑市政府接管了十月節,十月節成為了每年一度的固定傳統。1850年一座高20米的巴伐利亞神像亮相在特雷西婭草坪上,3年之後一座羅馬眾神廟也落成在巴伐利亞神像下。之後幾年十月節數次被迫取消,如1854年和1873年的霍亂,1866年的普奧戰爭,1870年的德法戰爭。 19世紀末慕尼黑十月節逐漸發展成為了一個世界知名民俗節日。十月節的時間也逐漸延長,並且改到了陽光明媚,天氣相對暖和的九月,「十月節」變成了僅有最後的一個周末在十月的節日。
1880年起市政府頒發了十月節上銷售啤酒的許可,1881年第一家啤酒釀造商落戶十月節,是夜,400餘家攤位燈火通明,照亮了整個夜空。為了增加座位,並加入樂隊演奏,啤酒商們將小型啤酒屋改建成了大型啤酒帳篷,越來越多的馬戲團和游樂場經營商前來為啤酒節助興。
1910年是啤酒節100周歲的華誕,當年人們總共喝掉了120萬升啤酒。當時最大的啤酒帳篷中同時接待了一萬兩千多人。 1950年慕尼黑市長托馬斯·維門爾用木槌敲開第一罐新釀啤酒桶,宣布啤酒節開幕,從此這種特別的開幕方式成為了啤酒節的傳統。戰後啤酒節上的賽馬比賽被取消,僅在1960年啤酒節150周年慶典的時候重新舉辦過一次。
啤酒節歷史上悲劇性的一幕發生在1980年9月26日。那天啤酒節場地的入口處發生了一次爆炸,導致13人喪命,200餘人受傷,其中68人傷勢嚴重。這次恐怖襲擊是德國歷史上最嚴重的襲擊事件。
I. 德國啤酒文化的歷史 有沒有比較詳細的 不要百度復制粘貼那些 都看過了 跪謝
品味德國啤酒文化就像瓷器使人聯想到中國、櫻花使人想到日本、牛仔使人想到美國一樣,啤酒讓人想到的是德國。
德國是世界上啤酒消耗量最大的國家,德國人酷愛喝啤酒,因此德國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啤酒文化」——有悠久的歷史、古老的傳說和各式釀制方法,還有專屬的節慶和舞蹈。
啤酒之鄉巴伐利亞
在 德國最著名的啤酒之鄉巴伐利亞,啤酒存在的歷史幾乎和當地的歷史一樣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羅馬時代。人們在巴伐利亞北部的庫姆巴赫發現了一些有將近3000年歷史的盛啤酒容器。
由於巴戊利亞啤酒的歷史與當地文化緊密相聯,因此啤酒也和天主教息息相關。在阿爾卑斯山北麓上,有條山徑直通最原始的巴伐利亞「啤酒天堂」——修士自行釀造黑啤酒的安蝶斯修道院。這里每年吸引著大批遊客前來朝聖。在慕尼黑有座「奧古斯丁」(Augustiner)啤酒廠,酒廠的名字也讓人們聯想到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所屬的奧古斯丁修士團。據說,由於當時每年復活節前6周的四旬齋期間,修士們不能吃肉,他們便任由「大麥汁」自然發酵,最終生成了一種高酒精度的飲料,並將它作為四旬齋餐飲的代替品。為了使教廷准許他們飲用這種美味的飲料,修士們便送了一桶給教皇,教皇品嘗後為之傾倒,表示這種飲料可作為「四旬齋餐飲的代替品」及「罪惡的洗滌劑」,並准許巴伐利亞的修道院釀造之。這種美味的飲料便是啤酒,據說啤酒的釀造技術就是這樣誕生的。
在德國,有種「啤酒與巴伐利亞」的說法,因為世界上再沒有哪個地方的啤酒消耗量可以媲美巴伐利亞。巴伐利亞有1100萬居民,每個人的年平均啤酒消耗量為230升,換句話說,每個巴伐利亞人(無論男女老少)每天要喝半升啤酒。因此,許多人說「喝啤酒是德國人『最愛的休閑活動』,而巴伐利亞人是個中翹楚。」
巴伐利亞北部有種舉世無雙的「石頭啤酒」。釀造這種啤酒必須將重約400公斤的石頭放在山毛櫸堆上烤,而且溫度須高達1200℃。然後把烤得紅熱的石頭放進煮沸釜中。石頭的高溫使麥芽糖迅速轉變為焦糖,緊緊粘附在石頭上,之後再把石頭放進發酵槽中,迅速冷卻的焦糖再次溶解,如此便使青啤酒中含有一種特殊的煙熏味了。
規模最大的啤酒節
由於德國人將喝酒視為每天的「必修課」,各種酒館、酒屋、小客棧便多似天上的星星。僅人口100萬的慕尼黑就有3000多個每天都座無虛席的啤酒館。幾乎每個踏進酒館的人至少都點半升啤酒佐餐(最受歡迎的是「比爾森」啤酒),但人們最常點的還是一升。所以「一升」在慕尼黑及整個巴伐利亞可說是個「計量單位」,當地還盛行一諺語「有節制地一天喝一升,健康賽神仙」。人們也不只是進餐時才喝酒,幾乎是隨時隨地喝。德國各地幾乎都有「啤酒公園」,只要太陽一露臉,人們就蜂擁至啤酒公園,盡情享受一下大自然。
慕尼黑一向是公認的「啤酒之都」,每年秋季都會舉行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啤酒節——十月慶典。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紛至沓來,湧向慕尼黑,一品「巴伐利亞啤酒」,並親身體驗德國人民歡慶節日的熱鬧和喜悅。其實,早從公元1517年起,德國每隔7年就會在慕尼黑舉行一場「桶匠之舞」。這種花式舞蹈是由18人共同演出,他們不斷舞動桶箍,並把它們弄成王冠,在黑死病終止蔓延的年代,這些桶匠就是第一批通過歡樂的舞蹈而重燃希望之火的災民。而製造啤酒桶的這種職業,對整個啤酒業和飲酒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不過,由於清潔大木桶的工作不僅費事又昂貴,所以如今僅剩下少數釀酒廠遵循古老的習慣將啤酒裝進大木桶中。桶裝啤酒的味道最是香醇。但真正的桶裝啤酒只有小酒廠才會有,其他在各大城市及民俗節中見到的木桶都是假的,只用來裝飾而已。
慕尼黑每年的二三月份還舉行著名的「四旬齋節」。每到這時,德國最重要的政治人物匯聚在山城「Nockher-Berg」測試巴伐利亞四旬齋啤酒的品質。過去的測試是這樣的:一些「達官貴人」身著皮褲坐在木板凳上,然後開始暢飲新鮮啤酒,並在凳子上坐半個小時,等他們起身時,木板必須能夠貼著他們的皮褲,才表示啤酒真正通過了測試,不然就表示這種啤酒濃度太低,沒有資格成為「真正的四旬齋啤酒」。
今天,政治人物仍在波克啤酒與音樂相伴下見面,儀式與前卻有不同:政治人物聚集之後便舉行開桶儀式(即將第一桶啤酒開封),好讓那些挑剔的嘴嘗過點評過。藝術家與演員也獲准參與這項儀式,他們可以用幽默機智的方式公開譴責政治人物的惡行,甚至公然揭露這些政治人物的「真面目」。這種活躍、充滿嘲諷的「政治大遊行」真算得上是世界獨一無二的戲劇演出,這都是啤酒節的功勞。另外,在斯圖加特、科隆、多特蒙德等地,也有啤酒節舉行,熱鬧非凡。
始終滲透於德國文化之中
北歐以前的傳統是由女性釀造啤酒的,那些女性就是傳說中的「女武神」(北歐神話中決定誰該陣亡並將陣亡將士引至英烈祠的女神),她們釀造出的酒被視為「不死之水」。這種習俗也流傳到了德國北部,年輕女人出嫁時會帶著不同的釀造囂具到夫家。這種傳統直到公元8世紀葡萄酒文化的湧入才有所改變。由於德國地處北歐,氣候嚴寒,啤酒不僅可以禦寒,還跟洋蔥一樣被當成葯物,用來醫治壞血病,加上嚴寒不能種植葡萄,啤酒便成了德國的飲料之王。
德國人都以自己的啤酒文化的精純而自豪,這是有史可考的。公元1516年,巴伐利亞公爵威廉四世為了保持啤酒的精純,編纂了一部嚴苛的法典「精純戒律」,明確規定只能用大麥(以及後來的大麥芽汁)、水及啤酒花生產啤酒,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食品法律文獻。
19世紀工業革命開始後,蒸汽機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啤酒的產量,冷卻器的發明使啤酒可以整年貯存,鐵路、海運、航空運輸的開拓和發展,使啤酒在更短時間內運往世界各地,復雜的電子設備完成配製、釀造過程,而不再靠人的「靈魂和感覺」了,這使啤酒的品質更加穩定,品種更加多樣。
啤酒中含有許多有價值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其低酒精度和高二氧化碳也有助於放鬆身體,同時能沖刷掉對身體有害的物質,洗凈腎臟等。德國人對啤酒的狂熱很大部分的原因應該是緣於此。啤酒,從歷史走向未來,將一直滲透德國文化中,成為它的一部分。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