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外國有哪些有趣的新年習俗
眼瞅著就要到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心想事成,萬事如意。❷ 餓里特里亞
國名:厄利垂亞國(The State of Eritrea)
國名釋義: 由希臘文演變而來,意為「紅色」
獨立日:5月24日(1993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三個三角形構成,靠近旗桿為紅色等腰三角形。紅色部分中有一個由三枝黃色橄欖枝構成的圓形圖案。紅色象徵為爭取獨立解放而斗爭,綠色象徵農業和畜牧業,藍色象徵國家豐富的海洋資源和財富,黃色象徵礦產資源,橄欖枝象徵和平。
國徽:呈圓形。圓面上繪有一隻駱駝,圓周以花冠和飾帶裝飾,下方的飾帶上寫著厄利垂亞的國名。
面 積: 12.5萬平方公里
人 口: 411萬人
語 言: 提格雷尼亞語、阿拉伯語和英語
民 族: 提格雷族、阿爾法族、薩霍族等
宗 教: 基督教、伊斯蘭教
貨 幣: 衣索比亞比爾
國 慶 節: 4月27日
時 差: 比北京時間晚5小時
氣 候: 熱帶草原氣候
名 勝: 阿斯馬拉王宮
工 業: 煉油、紡織、皮革、食品等
農 業: 高粱、麥類、玉米、豆類等
礦 產: 銅、鋅、黃金、鐵、鎳、錳、雲母等
國家政要:總統伊薩亞斯·阿費沃爾基(Isaias Afwerki),1993年5月當選總統並任職至今。
自然地理:位於非洲東北部,北面為衣索比亞,西與蘇丹接壤,東南與吉布地相連,東臨紅海,面積124320平方公里(包括達赫拉克群島),海岸線長1200公里,隔海與沙特、葉門相望,地扼歐、亞、非三大洲海上通道的咽喉——曼德海峽,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人口:411萬(2000年12月),共有9個民族:提格里尼亞、提格雷、希達賴伯、比倫、庫納馬、納拉、薩霍、阿法爾、拉沙伊達。其中,提格里尼亞和提格雷族人佔多數,阿法爾族人在其東南部居多,影響較大。每個民族使用自己的語言,主要語言有提格雷尼亞語、提格雷語。通用英語和阿拉伯語。宗教信仰以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為主,信徒各佔一半,另有少數信奉天主教和傳統拜物教。
首都:阿斯馬拉(Asmara),人口約50萬(2002年估計)。
簡史:厄利垂亞歷史上曾是阿克蘇姆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後長期受衣索比亞王國統治;1869年義大利人開始吞占厄利垂亞地盤,1882年將其宣布為殖民地。1890年,意把各佔領區合為統一的殖民地,稱「厄利垂亞」,這就是厄利垂亞名稱的由來。1941年義大利退出,厄被英國佔領,成為託管地。1950年在美國等13個國家建議下,聯合國通過390號決議,建議厄利垂亞作為自治單位與衣索比亞結成聯邦,雙方於1952年成立聯邦,英軍也於當年撤離。1962年,厄議會在海爾·塞拉西皇帝的壓力下,通過有關厄與埃塞合並的決議,從此厄成為埃塞的一個省。長期以來,厄人民一直在為厄獨立而斗爭。1958年流亡國外的厄中層人士成立了「厄利垂亞解放運動」。1961年9月,一些民族主義者又成立了「厄利垂亞解放陣線」,並在阿拉伯國家的支持下,開始了武裝斗爭,從而拉開了衣索比亞「內戰」的序幕。1969年,該陣線內部分裂,一部分分出去的人成立了「厄利垂亞人民解放陣線」(簡稱:厄人陣),並繼續為獨立搞武裝斗爭,雖幾經埃塞政府軍的打擊、圍剿,但最終於1991年5月與衣索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埃人陣)的武裝力量一起推翻了門格斯圖政府。同年5月29日,厄人陣宣布成立厄利垂亞臨時政府,隨後又與埃塞過渡政府達成協議,各司其職,互不幹涉,並決定於1993年4月下旬由厄舉行公決,決定厄的獨立問題。1993年4月23—25日,厄舉行了關於厄獨立的公民投票,99.8%的選民贊成獨立。埃塞過渡政府接受公決結果,承認厄獨立。1993年5月24日厄正式宣告獨立並舉行開國慶典。
經濟:厄利垂亞是一個農業國,全國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從事農牧業生產。農產品占出口收入的百分之七十。畜牧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相當比重。石油、銅、金、鐵、食鹽和天然氣等自然資源也很豐富。主要工業部門有煉油、紡織、食品加工、皮革、玻璃器皿製造、製鞋等。厄的海岸線長達1200公里,海運業較為發達,紅海邊唯一的深水良港馬薩瓦港,以及人工港阿薩布,吞吐量都很大。厄的沿海漁業資源和旅遊資源都很豐富。但由於長期受西方的殖民統治,加上內戰、連續不斷的乾旱和蝗災影響,厄獨立時的國家經濟瀕臨破產。
外交:厄奉行和平、不結盟、睦鄰友好的對外政策,主張在和平共處原則基礎上發展與其他國家關系。
與中國關系:
一、雙邊政治關系回顧
中吉1979年1月8日建交以來,兩國關系穩步發展。 中方對吉的重要訪問有:國務院副總理姬鵬飛(1980年9月)、城鄉建設部長芮杏文(1985年3月)、外交部副部長楊福昌(1990年8月)、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1993年6月)、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兆國(1994年5月)、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錢其琛(1996年1月)、外經貿部部長助理楊文生(1998年)、外交部副部長吉佩定(1999年2月)、北京軍區政委杜鐵環上將(2002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2002年6月)、外交部部領導成員喬宗淮(2002年12月)、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衛建林(2003年7月)、外交部長李肇星(2004年1月)等、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楊福昌(2006年)。
吉方訪華的主要有:總統古萊德(1979年12月、1991年3月、1994年7月、1998年8月)、國民議會議長阿斯卡爾(1981年9月)、外交與合作部長穆明(1985年3月)、工業、能源和礦業部長法拉赫(1996年10月)、衛生部長達烏德(1997年5月)、外交與國際合作部長謝海姆(1997年10月)、青體和文化部長阿卜迪拉赫(1998年4月)、爭取進步人民聯盟副主席蓋萊(1998年5月)、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法蒂(1998年9月、2005年7月)、總理哈馬杜(1999年5月)、國民議會議長巴杜爾(2000年3月)、總統蓋萊(2001年)、爭取進步人民聯盟全國書記瓦貝利(2002年3月)、經濟計劃部長亞辛(2002年8月)、衛生部長卡米爾(2002年10月)、外交和國際合作部長法拉赫(2003年8月)、教育部長奧布謝赫(2003年10月)、國民議會議長阿里(2004年7月)、總理迪萊塔(2005年9月)、外長尤素福(2006年5月出席中阿合作論壇,並訪華)、新聞、文化和郵電部長法拉赫(2006年)、經濟和財政部長阿索韋(2006年)、總統蓋萊(2006年11月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等。
二、雙邊經貿關系和經濟技術合作
自建交以來,中吉兩國經貿關系和經濟技術合作進展順利。兩國簽有經濟技術合作協定。中國向吉布地提供了各種援助,為吉援建了人民宮、銅像紀念碑、體育場、門診樓、住房和外交部辦公樓等項目。中吉互利合作始於1982年。截至2006年6月,雙方共簽承包勞務合同額1.5948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3397億美元。中國在吉開展互利合作的公司有中國建築工程公司、中國土木工程公司等,已建成的主要項目有吉布地工商學校、國家銀行等。1988年,兩國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吉布地共和國政府貿易協定》。2006年,中吉貿易總額為15533萬美元,同比增長38.7%,其中中方出口15495萬美元,進口38萬美元。2007年1~6月,中吉貿易額為8084萬美元,同比增長16.7%,其中中方出口8035萬美元,進口49萬美元。
三、文化、教育、衛生等方面的交往與合作
自1981年,中方向吉派遣醫療隊,迄已派出12批,共計88人次。目前有10名醫療隊員在吉工作。自1986年起,中方開始接收吉留學生,現有5名在華學習。
四、重要雙邊協議及文件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布地共和國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1979年1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和吉布地共和國外交和國際合作部關於建立政治磋商機制的協議》(2003年8月)
===
厄利垂亞是世界最年輕的國家,面積為12.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50萬人。1993年,聯合國接納它為第182個成員國。
浩瀚的印度洋北端是阿拉伯灣,向西便進入相對狹窄的亞丁灣,再陡然向北通往紅海,此處像一個扎緊的布袋口,航道寬不足百里,然而人類文明的長河在這里匯流千年,真主的聲音從這里彌散開一直飄到太平洋。從地圖上看,厄利垂亞形同一把鑰匙伸向紅海的入口。
厄利垂亞(Eritrea)源於公元一世紀埃及地理學家Ptomely的著作中,他用了希臘語Erythrea Mare一詞,意為「紅色的大海」。瀕臨紅海南端的這塊土地上誕生的人類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那時,這里散落著以農牧為生的含米特人,他們是考古發現可以證明的最早的居民。約公元一世紀前後,這里成為黑非洲文明史上最輝煌的阿克蘇姆王國的中心地帶。在此後的漫長歲月里,歷經滄桑,改朝換代,這塊土地一直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行政管轄,而它的人民逐漸形成了自尊自愛、不屈不撓的鮮明個性和獨立意識。到了16世紀,奧斯曼帝國從埃塞帝國手中奪得沿海地區的控制權;19世紀中葉,埃及人佔領了包括馬薩瓦在內的上述地區。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到1889年,義大利殖民者在西方列強臭名昭著的「非洲爭奪」中分得最後一杯羹,攫獲對阿斯馬拉及沿海地區的統治權,正式命名其佔領區為厄利垂亞(Eritrea)。二戰中義大利在北非戰敗,英國於1941年佔領厄利垂亞,後來由聯合國授權託管一直到1950年與衣索比亞結成聯邦。1962年,衣索比亞強行將厄利垂亞劃為第14個省。厄利垂亞人民經過漫長的浴血奮戰,終獲獨立,1993年經過全民公決建立厄利垂亞國(The State of Eritrea)。
首都阿斯馬拉位於非洲之角的東北部,最新的考古發掘證明,阿斯馬拉早於阿克蘇姆王朝500年至600年便有了獨立於其他文明的城市雛形。厄利垂亞為此歡欣鼓舞,因為其意義在於表明了厄利垂亞文明不僅僅早於而且「優於」其南方鄰國。
阿斯馬拉現有人口30多萬,市區緣丘陵而建,一條主街橫貫全城。整個城市的風格使人想起義大利南方的小城,據說它很像西西里島。這里,義大利建築比比皆是,僅那一座座風格迥異的教堂便足以讓遊人目不暇接。我的住處比鄰一座天主教大教堂,每日黃昏我都要在教堂前幽靜的小廣場散步遐思,每每如此心境如水,自以為靠近上帝。到了禮拜天,教堂鍾聲縈繞於耳不絕,如天籟,似仙樂。當地人嗜潔如癖,雖然大都清貧,但家家室內戶外都打掃得一塵不染,門前牆邊見縫插針,遍栽鮮花藤蔓。時光在這里好像停留在幾十年前:沒有廣告霓虹、車水馬龍;沒有燈紅酒綠、揮霍奢華,更沒有「大哥大」和互聯網。人們樸素安詳地勞動和生活,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民風之清嘉羨煞了外國人。如果沒有戰爭,這里堪稱一方凈土。
奇妙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悠久紛雜的歷史背景賜予厄利垂亞豐富的旅遊資源。從首都阿斯馬拉到紅海達赫拉克群島,可謂集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為一體的黃金旅遊線。區區100公里路程,恍恍然如馮虛御風,從高山之巔平落大海,直下2400米。這條路是半個多世紀前義大利殖民者斫山劈崖而建,工程之艱巨難以想像,不知多少黑奴葬身於峽谷絕壁。
5月的高原,驕陽當頭,拂面的微風卻透著陣陣寒意。驅車不到10分鍾便駛出市區,層巒疊嶂,滿山遍野凈是耐乾旱的仙人掌和劍麻,生氣漠然但堅忍不拔。隨著高度的下降,叫不上名字的小葉灌木從岩縫里掙出身來,綠意漸濃。山羊在懸崖峭壁間覓食,駱駝在遠方孤獨地徘徊,偶爾還能看見一兩只野狐在草叢間跳躍。在高原時胸口那時隱時現的悶壓感悄然不再,胸臆間充盈著一種無比暢快的清涼。下山途中海拔約1200米處,有一個叫金達的小鎮,是提格雷尼亞人和提格雷人的發祥地,這里也是高地與低地之間的「分水嶺」,雨水充沛,農產豐富。有意思的是,這里還有另外一條無形的「分水嶺」:此界以上的居民多信天主教和東正教,以下者多為穆斯林。我臆斷必是那真主的使者止步於此(公元7世紀上半葉伊斯蘭教傳入),面高山而仰止,驚嘆危乎高哉,而上帝的孩子則繼續向似無盡頭的高處攀緣(公元4世紀初基督教傳入)。以此高度為界,高地與低地的人們相貌衣著均有差異,語言也不相通,生活方式更是大相徑庭,連煮出來的咖啡味道都不一樣。再往下行,樹木蔥綠,似從殘秋到酷夏,才看桉木,又見棕櫚。到了接近海平面的高度,空氣潮濕,溫度達35℃左右。據說低地的最高氣溫可達50℃。這一路寒燠並時,正如厄利垂亞旅遊局的宣傳口號:「兩個小時,三個季節。」
到了港口城市馬薩瓦後,下榻遠離市區的一個海濱度假村。其實,所謂度假村不過是林中的一排磚木房子,室內陳設簡朴衛生。推開木窗,小鳥就在眼皮底下覓食,大海和天空在遠方融成了一體。細沙海灘綿延無盡,海水湛藍現底,青天白雲間海鳥翱翔鳴號。這里絕無那種山野其外而俗艷其內、讓人再別扭不過的所謂「重返大自然」。想起紅海對岸用黃金和美元堆砌起來的窮奢極侈的各種享樂設施,心裡真替那些智無四兩、肉重千斤的大亨們難過。
一天下午,到馬薩瓦市中心老城區去。熾熱的太陽蒸烤大地,街上幾乎連個人影也看不到,16世紀到19世紀期間土耳其人和埃及人留下的建築,衰老不堪地佇立在陽光下愈加慘白荒涼,像座被拋棄的空城,牆壁上的累累彈痕在訴說昨日的鏖兵酣戰。但這些老屋又分明還有人住在裡面,不時看到幾只貓和狗懶洋洋地躺在牆根陰涼處。我走進一家老旅店,在黑暗狹窄的木樓梯里摸索,周圍一片靜謐,只有我腳下冬冬作響,彷彿夢游《天方夜譚》里的巴格達。這些建築本身的人文價值是無法估量的,我曾經到過埃及和土耳其,像這樣古老的建築就是在那裡也算得上文物。等將來戰爭結束,厄利垂亞可以在這些寶貴的建築上大做旅遊文章。當晚,再次來到這里,與白日迥異的另一番景象令我驚訝不已:商店全開張,商販吆五喝六;露天酒吧排滿馬路兩側,各種膚色的外國水手和獵奇探險的歐美遊客三五成群,低吟淺唱。這日夜之間反差如此之大,大概是所有炎熱海濱城市的共同特點。
厄利垂亞有1000多公里的海岸線,領海內有大小島嶼300多個。我多次飛越這片海域,那些小島如同珍珠嵌於翡翠,再往外延伸便是湛藍黛青。我曾經到過馬薩瓦附近的幾個小島,這些島嶼完全保持天然狀態,沒有人煙,草木稀疏,各種水鳥隨處可見,我們竟然還看到了飛鳥類里個體最大的鵜鶘。途中,成群的海豚嬉戲於汽艇兩側,海龜在淺水中幾乎伸手可得。在給兒子的信中,我寫下島上露宿的情景:
黃昏前來到一個小島,陽光把沙灘和礁石映成金色。我戴上潛水鏡向珊瑚叢游去,頓時進入了一個夢幻世界,千姿百態的珊瑚繽紛絢麗,五顏六色的魚兒在我四周遊來躥去,我無法描述眼前的景色,只想告訴你:等你暑假來這里看過之後,你肯定再也不想去公園看「海底世界」了。大自然對於人類太慷慨了,讓我們感激和珍惜造物主的恩賜吧。這些珊瑚需要幾百年甚至幾千年才能長出現在的樣子,一旦被人採摘便立即失去了生命,永遠無法恢復。它們繼續生長在大海里,就會永遠為人類奉獻美麗。
天漸漸地黑了,舉目四望,海天之間只有我們幾個不願回家的弄潮人。燃起篝火,再不慌不忙甩鉤垂釣,一條條石斑魚立即成了盤中之物,鮮嫩無比。此時星光燦爛,七星北斗、北極星、天鵝座等等彷彿近在咫尺。星光下的海灘成了小精靈的世界,無數的沙蟹和寄居蟹在忙碌著什麼。
平生第一次在露天過夜,而且是在這茫茫大海當中的荒島上,依石聽濤,浮想聯翩。半夜醒來,忽見水中有螢火蟲般的亮光跳動,趟進海水,霎時間腳下金光閃閃,走得愈快,光就愈強,走到齊腰深時,下半身竟成了光柱一般,熠熠生輝。舉首仰望,但見長煙千里,浩瀚的銀河橫貫蒼穹。大海、星空、宇宙,真是充滿了神奇和未知……
我在一片岩石灘驚喜地發現了很多牡蠣,隨手撿起石塊敲打起來。我一向喜食生蚝,如此新鮮的蚝真讓人食指大動,索性坐在岩石上邊敲邊食。就在最近,這一帶海岸發現了12.5萬年前中石器時代早期人類採食牡蠣的大片遺跡和石器,從而把人類在非洲沿海活動並開始食用海洋殼類生物的記錄提前了1萬年。這個發現還為人類「出自非洲假說」理論增加了新的論點:現代人(智人)可能是經紅海兩端的陸地部分到達地中海東岸和阿拉伯半島,然後再進入其他大陸,而不是傳統上認為的是從非洲內陸沿尼羅河上行。這一重大考古發現立即引起學術界的轟動。最新的分子遺傳學對母性遺傳的線粒體DNA分析結果更是令人大吃一驚:現代人的共同「母親」竟然是15萬年前的一個非洲婦女!此時此刻,我赤身蹲在水中用「石器」採食牡蠣,這模樣想來與祖先大概毫無二致,不禁啞然失笑。此情此景,又不禁感嘆天荒地老,淪海桑田,人生是何等的渺小短暫。
這是一塊古老富饒的土地,也是一個年輕多難的國度。厄利垂亞是美麗的,更是極端貧窮的:國內生產總值人均不到200美元,人均壽命只有47歲,文盲率高達85%。一切苦難皆源於戰爭,極端殘酷和艱苦的30年獨立戰爭終於推翻了外來統治,也使得這里焦土四野,滿目瘡痍。一位西方作家曾著書記載了那段慘烈的歷史,書名幾乎告訴了一切:《厄利垂亞:石頭都在燃燒》。然而百廢待興之際,邊界卻又燃起戰火。在厄利垂亞境內旅行,坦克、大炮、軍車和飛機殘骸不絕於目。
像時光一樣古老,像明天一樣年輕。這就是厄利垂亞。
❸ 這是哪個國家的紅酒,什麼牌子
非洲衣索比亞的阿克蘇姆紅酒
❹ 新疆水果特產有哪些
1、新疆馬奶葡萄
新疆盛產葡萄,而馬奶子葡萄就是其中一個品種。馬奶子葡萄,也叫馬乳葡萄,因為外形似馬奶子頭而得名。它的主要特點是:果粒大,平均單果重6克、大的達8克,果粒圓柱狀,果肉白綠色,味甜多汁,質地較脆,味爽口,因為有小核,所以適合鮮吃。
新疆馬奶葡萄主要產自於新疆吐魯番盆地、南疆的墨玉、皮值山縣。其栽培歷史悠久,根據冊府元龜》記載,唐太宗破高昌國(今吐魯番)得馬乳葡萄和葡萄酒釀造技術;將其傳人內地、由此說明在吐魯番栽培鳶萄歷史在1300年以上。
2、無核白葡萄
無核白葡萄,又叫做綠葡萄,古代時候稱之為免睛蒲桃。主要特點是:白葡萄果實翠綠晶瑩,滋味甜美,甜而不膩,色、形、味俱全,果粒橢圓形,黃綠或綠白色,平均粒重1克,大者達1.8克,果皮薄,無核,果實緊密而脆,甘甜可口。來就有「水晶葡萄」、「綠珍珠」之美稱。
無核白葡萄主要產自於新疆吐魯番盆地的吐魯番和托克遜縣等等,多食無核臼葡萄能治療壞血病;增強人體對傳染病的抵抗能力。既可鮮食,還可制干,出干率高。
3、無花果
無花果也是新疆盛產的水果之一。無花果原產於西亞,唐代前後傳入我國史籍稱「阿驛」維吾爾語稱「安吉爾」。新疆所產的無花果果實非常的鮮嫩,水分多,不易保存和運輸。因此當地人民多把盛產的五花肉加工成果乾,然後再運銷在外地地區。這也就是我們在市場上很少聽見有新疆特產無花果的原因了。
無花果是一種葯食兼優的水果,內含有較高的果糖、果酸、蛋白質、維生素等,食用具有滋補、益肺、開胃、催乳的功效。新疆無花果的主要產地在塔里木盆地,其中以阿圖什種植最多,年產果子二百多畝。
新疆無花果的果實扁圓,果皮黃色,果肉細軟,營養豐富,果味甘甜如蜜。果實除食用外,還可健胃清腸,消腫解毒。
4、哈密瓜
新疆向來就盛產哈密瓜,哈密瓜也是新疆水果中的一個標志代表水果。哈密瓜在新疆本地又叫做甜瓜、米瓜,維吾爾語稱「庫洪」。新疆是哈密瓜的主要產地之一,其種植歷史悠久,在17世紀開始,哈蜜瓜列為新疆貢品。
清《回疆嗽》「自康熙,哈益投誠,此瓜始人貢,謂之哈蜜蜂瓜」。 新疆除了一些少數高寒地帶以外,幾乎所有的地區都盛產哈密瓜,優質哈密瓜主要盛產在南疆師縣哈密和吐魯番盆地。
品種又分為有180多個品種,大的如重十幾公斤,小的鄉椰子大小;果型也有很多,果皮顏色更多分為青、黃、綠。按照種類分大概分為有早熟、中熟、晚熟三個。來到新疆不吃哈密瓜,那麼證明沒有來過新疆。
5、杏
杏是新疆歷史悠久的水果。庫車栽培杏已有2000多奶奶的歷史了。目前為止保留下來的優質品種就有20多個,大的雞蛋大小,小的如荔枝一杯。顏色分為有紅、白、黃等。那麼多盛產杏的地方,以以阿克西米西白杏品質最佳,果肉厚、纖維少、汁液多、甜味濃,美味獨特的庫車包仁杏干就是用這種白杏加工的。
新疆維吾爾族人家庭小院中最為普遍栽種的就是杏樹了。庫車杏不僅肉厚味濃,酸甜適口,連杏核也是甜的。庫車杏除賣鮮之外,還可加工成杏干、杏包仁等。
6、和田玉棗
和田玉棗,顧名思義產自美玉絲綢的故鄉——新疆和田。種植基地是世界最著名的「水果優生區帶」。和田地區所處的北緯36°59′50″-37°14′23″的緯度位置,是世界水果專家公認的「水果優生區帶」,和田玉棗30萬畝無公害種植生產基地,位於昆侖山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正是位於這個緯度所處區域。
從內地主產區「遠嫁」到新疆和田的嬌小棗樹苗木,蛻變成婀娜的和田玉棗,這樣煉就而成:土壤:亘古無污染的遼闊沙質土壤,是紅棗純天然的保證日照:日均長達15小時的充足日照,使棗樹光合作用更充分溫差:晝夜近20度的。
7、庫爾勒香梨
庫爾勒香梨也是新疆水果中的代表。新疆庫爾勒素土地肥沃,素來就有「梨鄉」的美稱。庫爾勒香梨,維吾爾叫「奶西姆提」,它以皮薄、肉脆、汁多、味甜、酥香、爽口,耐貯藏,營養豐富等特點馳名中外。
據晉代葛洪撰《西京雜記》記載:「瀚海梨,出瀚海北,耐寒不枯」。此「梨」指的就是庫爾勒香梨、庫爾勒地區栽培香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❺ 七人食客的播出詳情
中國
E01 20140530━━首站中國西安 背包隊突遇沙塵暴
地點:西安,敦煌
主題隊:徐慶錫(隊長),金裕貞,燦多,南相一
背包隊:申成宇(隊長),李英雅,金京植,孫憲洙
E02 20140606━━中國麵食篇 吐魯番尋麵食起源
地點:吐魯番
主題隊:申成宇(隊長),金裕貞,南相一
背包隊:徐慶錫(隊長),李英雅,燦多,孫憲洙
E03 20140613━━背包隊挑戰虎跳峽 尋找饅頭的發源地
地點:雲南
主題隊:申成宇(隊長),金裕貞,南相一,李尹錫
背包隊:徐慶錫(隊長),李英雅,燦多,孫憲洙
E04 20140627━━末站北京篇 重口料理嚇哭背包隊
地點:北京
主題隊:徐慶錫(隊長),金裕貞,燦多,李尹錫
背包隊:申成宇(隊長),南相一,李英雅,孫憲洙 衣索比亞
E05 20140704 ━━體驗當地咖啡儀式 尋找最美紅酒香氣
地點:衣索比亞
紅酒隊:申成宇(隊長),南相一,李英雅,孫憲洙
咖啡隊:徐慶錫(隊長),金京蘭
E06 20140711 ━━鹽沙漠旅程
地點:阿克蘇姆,Danaki沙漠(達納基爾沙漠)
雞隊:申成宇,南相一,李英雅,key,徐慶錫,金京蘭
鹽隊:孫憲洙,金京植
E07 20140718 ━━享受傳統美食
地點:Danaki沙漠(達納基爾沙漠),Gondar(貢德爾)
雞隊:申成宇,南相一,李英雅,key,徐慶錫,金京蘭
鹽隊:孫憲洙,金京植
E08 20140725 ━━自製紙莎草船
地點:亞的斯亞貝巴,巴哈爾達爾
湖水隊:徐慶錫,李英雅,孫憲洙
瀑布隊:申成宇,金京植,key
A隊:申成宇,金京植,李英雅
B對:徐慶錫,孫憲洙 法國
E09 20140801 ━━英兒遇Cosplay馬拉松
地點:諾曼底,阿爾勒
北方隊:李英雅
南方隊:徐慶錫,申成宇,孫憲洙,G.NA,Sam Hamington,劉美善
梵高隊:申成宇,G.NA,Sam Hamington
羅馬遺址隊:徐慶錫,孫憲洙,劉美善
E10 20140808 ━━在聖貝內茲橋上舞蹈
地點:諾曼底,阿維尼翁
北方隊:李英雅
南方隊:徐慶錫,申成宇,孫憲洙,G.NA,Sam Hamington,劉美善
教皇廳隊:徐慶錫,孫憲洙,G.NA
阿維尼翁大橋隊:申成宇,Sam Hamington,劉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