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國大仲馬的主要事跡
大仲馬 (亞歷山大·杜馬 Alexandre Dumas) 1802年7月24日生於法國東北部埃納省的專維埃-科特萊,祖母是屬來自拉美的黑奴,父親是共和派的一名將軍。 大仲馬20歲時來到巴黎並開始文學生涯,1829年創作的劇本《享利三世及其宮廷》使他在文壇上嶄露頭角。在他一生中,大仲馬共寫下了300多部著作,其中最為膾炙人口、幾乎家喻戶曉的是《三個火槍手》(1844年)和《基督山伯爵》(1844年至1845年)。 1870年12月5日,大仲馬在法國西北部上諾曼底的迪埃普附近鄉間與世長辭,享年68歲。1872年,大仲馬的靈柩被移往故土安葬。 2002年11月30日,他的遺骸由他的家鄉運抵巴黎,移放在名人身後殿堂 —巴黎先賢祠,法國總統希拉克和總理拉法蘭等人士出席了儀式。希拉克在致詞中說,共和國向大仲馬如同巨河般的業績致敬,他以其著作展開了「一個永恆、多慮、戰斗、英勇與優雅的法蘭西的畫卷」。大仲馬是第70位進入先賢祠的對法蘭西作出非凡貢獻的人,也是繼伏爾泰、盧梭、雨果、左拉和馬爾羅之後第六位進入先賢祠的法國作家。
2. 《基督山伯爵》的作者及其生平簡介
《基督山伯爵》的作者是亞歷山大·仲馬(1802~1870年),又稱大仲馬,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他的生平簡介見下:
【早期經歷】
大仲馬於1802年7月24日生於法國的維勒-科特萊(靠近巴黎)與母親相依為命。
大仲馬在10歲以前便通讀了英國作家笛福的冒險小說《魯濱遜漂流記》、法國作家費納龍宣講人情世故的小說《泰雷馬克》、作家德姆斯吉埃寫的有關神話的著作《給艾米莉的信》。
15歲時,大仲馬被送進莫奈松律師的公證事務所當一名辦事員,專門把各種公證文件送到周圍的村子裡請當事人簽字。
18歲時,大仲馬跟拉朋斯學習義大利語和德語。他們一起翻譯18-19世紀之交的義大利作家烏戈·弗斯科洛的小說《雅可波·奧爾蒂的最後幾封書信》。
【早期創作】
1823年,出於對戲劇事業的嚮往,21歲的大仲馬隻身來到巴黎,先在奧爾良公爵秘書處做了一名文書抄寫員,得以解決自己的棲身之所和溫飽問題。大仲馬從小酷愛戲劇寫作,在公爵舒適寬大的寫字間里忙裡偷閑,動筆撰寫劇本《亨利第三及其宮廷》。文思敏捷的大仲馬通宵達旦地伏案疾書。
1824年7月27日,與卡特琳娜·拉貝生下一個男孩。同父親一樣,兒子也起名叫亞歷山大(即小仲馬)。
1825年,大仲馬參加了以雨果為首的浪漫派行列。
1828年,五幕詩體正劇《克里斯蒂娜》完成了。
1829年,劇本《亨利第三及其宮廷》問世,法蘭西劇壇為大仲馬的處女作喝彩。不久,巴黎大劇院便上演了這部劇作。雨果和眾多的浪漫派作家前往劇場觀賞,並認為這是浪漫派的一個不小的勝利。劇本描寫了16世紀法國宗教戰爭期間國王和反動貴族之間的爭斗、欺騙、陰謀。法國文學評論家認為《亨利第三及其宮廷》一劇是大仲馬一生中最優秀的劇作。
1830年,劇本《克里斯蒂娜》問世,在1830年3月30日舉行首場演出。《克里斯蒂娜》上演成功,仲馬緊接著就投入了另一個劇本《安東尼》的寫作。同年7月脫稿。
【軍旅生涯】
1830年大仲馬參加了「七月革命」,他反對復辟王朝,要求改革政治,廣開言路。
同年7月29日下午,起義者向復辟王朝的最後一個堡壘——士伊勒里宮發起攻擊。大仲馬參加了這場戰斗,並且是最先沖進宮內的戰士之一。仲馬在人群熙來攘往的市政廳過了一個不眠之夜。起義軍缺乏彈葯,仲馬向拉法耶特將軍毛遂自薦:蘇瓦松和拉費爾這兩個地方儲存有大量彈葯,他可以去弄一些來。仲馬終於說服了拉法耶特將軍。最終去蘇瓦松弄來的3500公斤彈葯送到了巴黎市政廳。
七月革命勝利以後,仲馬本想在政治舞台上有一番大的作為,但路易·菲利普的態度使他十分掃興。仲馬發現自己不是路易·菲利普所需要的那種人。回到家裡,他起草了辭呈。
仲馬辭去圖書館館員的職務後,隨即加入了國民自衛軍的炮兵部隊。仲馬當選為第四炮兵連副連長。他還指揮過全連的軍事訓練。不久一位上尉辭職,經一致推選,仲馬補了這個上尉的空缺。
路易·菲力普對共和主義者的步步進逼,使仲馬心頭的憤懣有增無減。由於路易·菲力普對他的第一份辭呈毫無反應,他又寫了第二份辭呈,並在報紙上公開發表。
1831年,大仲馬在法國炮兵部隊任副連長,他經常在士兵中散布憎恨王朝復辟的政治觀點。由於他激進的共和觀點,他的名字已經載入當局准備逮捕的黑名單上。逃出國門之後,大仲馬到處飄泊,為自己的創作生涯積累了大量的素材。
【中期創作】
1831年5月3日《安東尼》面世。
1832年2月《泰萊薩》問世。
到19世紀40年代中期以前,仲馬獨自或與人合作寫成的大量劇本中,值得一提的有:愛情題材的《卡特琳娜·霍華德》(1833)、以剛去世的英國著名話劇演員基恩為主人公的《基恩》又名《放盪與天才》(1836)、描寫古羅馬皇帝卡里古拉故事的《卡里古拉》(1837)、與瑞爾拉·德·奈瓦爾合寫的愛情題材的正劇《煉金術士》(1838),以及1839年至1843年間寫的喜劇《貝爾·伊爾小姐》、《路易十五時代的一樁婚事》、《聖西爾的小姐們》等。
1838年5月3日到6月23日,《世紀報》連載了他的中篇小說《保爾船長》。
1839年8月31日至9月3日發表的短篇小說《殘酷的皮埃爾》。
1840年後,歸國的大仲馬開始和別人合作,為報刊撰寫連載小說。
1842年,發表以18世紀奧爾良公爵菲力普攝政時期為背景的《阿芒得騎士》。
1844年,發表以17世紀國王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統治時期為背景的三部曲之一的《三個火槍手》。
1845年,發表以16世紀宗教戰爭為背景的三部曲之一的《瑪爾戈王後》,以17世紀國王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統治時期為背景的三部曲之一的《三個火槍手》續篇《二十年後》。
1846年,發表16世紀宗教戰爭為背景的三部曲之一的《蒙梭羅夫人》。
1847年8月,仲馬又在以18世紀末葉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為背景的話劇《紅屋騎士》中,以舊的波旁王朝隱喻七月王朝,發出了武裝推翻七月王朝的呼籲。1847-1848年間,發表16世紀宗教戰爭為背景的三部曲之一的《四十五衛士》。
【流亡之路】
1848年革命時期,大仲馬身著戎裝,帶兵進攻巴黎。每當清晨來臨之際,他把自己編輯印刷的報紙分發給市民們,宣傳自己的共和思想。拿破崙三世發動政變後,大仲馬持反對態度,只好流亡到比利時的布魯塞爾。1860年,他前往義大利參加加里波第對那不勒斯王國的征戰。
【後期創作】
1848-1850年,發表以17世紀國王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統治時期為背景的三部
陳列在巴黎西部基督山莊園的大仲馬塑像
曲之一的《布拉熱洛納子爵》。期間還發表了以18世紀末資產階級革命的先兆為背景的總題為《一個醫生的回憶》的一組小說《約瑟夫·巴爾薩莫》(或譯《風雨術士:巴爾薩莫男爵》、《大野心家》,1849年),《王後的項鏈》(1849-1850年)。
1851年,發表《昂熱·皮都》。
1852-1855年,發表以路易十五親政時期為背景的《克萊弗的奧蘭普》(1852年)、以復辟王朝為背景的《巴黎的莫希坎人》(1854-1855年)及《沙爾尼伯爵夫人》(1852-1855年)。
1857年,發表《耶戶一幫子》(或譯《雙雄記》、《殺手與俠盜》)。
1858年,發表以七月王朝為背景的《馬什庫爾的母狼》。
1867-1868年,發表以資產階級革命後的動亂為背景的《白黨與藍黨》。
【逝世安葬】
1868年從勒阿弗爾歸來以後,他經常頭暈目眩,只能偶爾讀讀自己的舊作。
1869年,他遵照醫囑去布列塔尼的一個僻靜角落休息,同時為出版商勒麥特爾編寫一本《烹飪詞典》。不過他已筋疲力竭,未能完成這項工作。
1870年春天,大仲馬又去法國南方療養。7月回到巴黎,普法戰爭--他在《普魯士恐怖》中預言的那場戰爭爆發了。小仲馬趕在普魯士軍隊包圍巴黎之前把他帶到自己在諾曼底省第埃普城附近的海濱別墅。人們向他隱瞞著法軍在戰場上慘敗的真相。他已經嚴重失去記憶。
1870年12月,大仲馬卧床不起,他囑咐家人去請一位教士。但是,12月5日當昂德里約神父到來時,他已經失去知覺。當晚10時,他死在女兒瑪麗的懷中,享年68歲。12月8日,大仲馬的遺體臨時葬在離第埃普一公里的涅維爾小教堂的墓地里。第埃普市政委員會的代表團和一些作家、藝術家出席了葬禮儀式。在第埃普避難的巴黎日姆納茲劇院經理蒙蒂尼代表逝者的生前好友發表了演說。
1872年4月16日,在巴黎附近大仲馬的故鄉維萊爾--科特萊,舉行了正式安葬儀式。
2002年11月30日,他的遺骸由他的家鄉運抵巴黎,移放在名人身後殿堂--巴黎先賢祠,法國總統希拉克和總理拉法蘭等人士出席了儀式。大仲馬是第72位進入先賢祠的對法蘭西作出非凡貢獻的人,也是繼伏爾泰、盧梭、雨果、左拉和馬爾羅之後第六位進入先賢祠的法國作家。
3. 尼古拉·薩科齊的政治歷程
在法國,薩科齊被戲稱是希拉克的「政治女婿」(前總理阿蘭·朱佩被戲稱為其「政治兒子」)。他與希拉克有過近20年的師生情。上世紀70年代,時任總理的希拉克將只有20歲出頭的薩科齊拉入自己的隊伍。而薩科齊也很爭氣,22歲成為市議員,28歲就當上了市長。但是,好景不長。1995年,法國舉行總統大選,薩科齊倒戈支持希拉克的競爭對手,於是,薩科齊被踢出了「元首繼承人」隊伍,前進道路上不斷冒出絆腳石。然而,他神奇地一路「逢凶化吉」,節節高升。在此期間,他曾擔任過一段時間保衛共和聯盟的總書記和代理主席的職務。
在2002年的法國總統競選中,薩科齊回到希拉克身邊,為「岳父」競選連任東奔西走。他當然也有自己的打算——試圖得到總理位子。但是,希拉克連任成功後,將總理寶座送給了連法國人都不太熟悉的拉法蘭。但希拉克還是給了他一根內政部長的權杖。他決定將內政部變成為自己而戰的陣地。他全力打擊犯罪活動,牢牢抓住了媒體的注意力。法國媒體曾用「安心睡吧,他在守護著你」的溢美之詞,來為薩科齊唱贊歌。2005年5月,希拉克因全民公決《歐盟憲法條約》失敗而更換內閣總理,薩科齊的地位未變、繼續擔任政府國務部長並兼任內政部長,他在當年年底發生的「巴黎騷亂」中採取鐵腕政策,很快平息了席捲全國的動亂,顯示了其治理國家的魄力和才能。2002年由保衛共和聯盟以及其他右翼和中右翼黨派組建的右翼統一大黨——總統多數派聯盟(後更名為人民運動聯盟),在立法選舉中獲勝,占據了國民議會中多數席位,薩科齊參與其中,2004年11月他當選這個執政黨的主席。2007年1月,人民運動聯盟以98%的選票支持薩科齊作為執政黨唯一候選人參加本次總統競選。3月希拉克宣布引退並且明確表示了對薩科齊的支持。薩科齊在競選中提出「同過去的法國平靜地決裂」的競選口號深得人心,使得他在4月22日的大選第一輪投票中勝出進入決賽。他的得票率超過30%、達到31?18%,這是右翼候選人在歷次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中從來沒有取得過的支持率。
最終,他在2007年的法國總統選舉中以53%的支持率贏得大選,成為希拉克之後的法國總統。 在2012年4月22日舉行的第一輪投票中,奧朗德和薩科齊分別獲得28.63%和27.18%的有效選票,進入了第二輪角逐。
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於2012年5月6日上午8時全面展開,現任總統、右翼政黨人民運動聯盟候選人薩科齊和左翼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為下一屆總統職位展開最後角逐。
法國內政部公布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社會黨候選人弗朗索瓦·奧朗德在當天舉行的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以微弱優勢戰勝尼古拉·薩科齊,當選法國新一任總統。
法國內政部公布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奧朗德和薩科齊分別獲得51.24%和48.76%的有效選票。
薩科齊早些時候在巴黎舉行的一個支持者集會上承認,他在總統選舉投票第二輪投票中敗給了奧朗德,他本人將為選舉失敗承擔全部責任。他當晚已和奧朗德通過電話,祝賀他當選。但奧朗德將面臨嚴峻考驗,他為此祝願新總統好運。
現任總統任期定於5月15日結束。按照慣例,由當選總統與卸任總統協商決定就職儀式的時間。 據法國媒體報道,5月7號薩科齊在愛麗舍宮接見了包括總理菲永、人民運動聯盟總書記科貝在內的競選團隊成員20餘人,會見中薩科齊表示他將永遠告別政壇,不會參加下個月的議會選舉,也不會參加之後的任何選舉。
盡管連任失利,但《費加羅報》形容薩科齊奮斗抗爭到最後一刻,雖敗猶榮,他過去5年政績的功與過,將由歷史去判斷。 自2012年5月競選連任總統失敗後,薩科齊喪失了總統刑事豁免權,受到司法部門的多項調查。2013年3月,法國西南部城市波爾多地方檢察院證實,3名波爾多法官因薩科齊涉嫌「利用弱點謀利」而對其提出指控,並展開正式調查。但司法機關決定對薩科齊不予起訴。
2014年6月30日,薩科齊的律師赫爾佐格和兩名高級法官被位於巴黎西郊楠泰爾的司法警察部門反腐敗辦公室拘留。2014年7月1日上午,薩科齊因涉嫌貪腐,在位於巴黎西部楠泰爾的司法警察部門反腐敗辦公室被傳喚, 這是法國歷史上首次有前總統因涉嫌腐敗遭警方羈押。司法部門反腐敗調查人員可以在未來24小時內控制薩科齊的自由,對其進行問話。如有必要,期限可延長至48小時。
此次被傳喚的理由是司法部門懷疑薩科齊試圖收買地方法官,獲得有關其2007年競選非法籌集資金調查的內幕信息,作為交換,薩科齊承諾給予對方一個高級職位。調查人員還認為,薩科齊可能已經得知司法人員對他的手機進行了監聽,從而影響相關案件的調查。 2014年9月19日,尼古拉·薩科齊正式宣布競選法國人民運動聯盟主席,如果競選成功,他將有望參加2017年法國總統大選。
薩科齊稱,他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決定現在復出。他希望「徹底改造」人民運動聯盟,在3個月內創造出跨越「傳統界線」「面向所有法國人」的「廣泛聯盟」的狀態。
在薩科齊宣布復出前不久,法國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現任總統奧朗德的民意支持率只有13%。
法國「CSA」民調所「ATLANTICO」網站18日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三分之一以上的法國人認為,如果薩科齊或前總理阿蘭·朱佩今天是法國總統,他們會做得比奧朗德好。
4. 法語和英語誰的地位更高
國際奧委會與法語:
國際奧委會成立於1894年,總部最早設在法國巴黎,1915年遷往瑞士洛桑。國際奧委會是奧林匹克運動的最高權力機構,按照《奧林匹克憲章》領導奧林匹克運動。它是一個國際性、非政府、非營利的組織,設有國際奧委會全體會議、執行委員會、秘書處和專門委員會等機構。1981年,國際奧委會得到瑞士聯邦議會的承認,確認其為無限期存在的具有法人資格的國際機構。國際奧委會的正式官方語言是法語和英語。
《奧林匹克憲章》中明白無誤地談到了法語的地位。其中第24條規定「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兩種官方語言是法語和英語」,又補充規定「如出現歧義,以法語為准」。因此,自現代奧林匹克之始,其創始人就將這兩種主要國際語言置於平等地位上。這一決定對於奧林匹克的作用有著重大意義,它推動了不同民族之間的開放與對話,並確保了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
英語、法語和中文
奧運會開幕式禮儀方面的事項都必須用三種語言介紹,播報的順序是英語、法語和主辦國語言(如果其官方語言不是英語或者法語)。如果主辦國的語言是英語,那麼它就放在法語播放之後。所有禮儀方面的事項都必須翻譯,不要求全部播報,但是沒有播報的內容必須要以字幕的形式在大屏幕上展示。翻譯的相關方案(例如哪些內容要播報,哪些內容要加字幕)必須經國際奧委會批准。
5. 奧運會開幕式三種語言解說,第一種是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看看現今世界上有多少法語國家,有多少法語人口。據統計,世界上有2億人說法語,這個絕對數比起英語、漢語來說不算高。但是,看一個語言是否國際化,不僅要看有多少人口說這個語言,而且要看有多少國家和地區說這個語言。在世界上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有70多個國家,以英語為主要外語的也可以數出100個國家。法語共同體(Francophonie)有60多個成員和觀察員,其總人口超過8億,其中有兩億人說法語。換句話說,學會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而學中文只能在大中國區域通行或者與走出國門的中國人打交道。在2億法語人口中,只有6000萬是法國人,其他則分布在五大洲。世界上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法律上或者事實上的官方語言。全球學習法語的人數在2002年高達9070萬人,與1994年相比增加了1540萬人。由於說法語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非洲、美洲的發展中國家,而這些國家人口增長迅速,所以說法語的人口還會持續增加。與漢語人口對比一下,全球說中文(含普通話和各大方言)的人口高達14億,但是99%集中在中國領土上(含台灣、香港、澳門),除此之外只有新加坡通行中文。在海外學習中文的人數根據最樂觀的估計也只有4000萬人左右,其中絕大部分又是中國移民的後代。除了有中國血統的移民以外,世界上學習中文的外國人主要來自韓國和日本兩個在歷史上深受漢文化影響的國家,歐、美和非洲學漢語的人數還是鳳毛麟角,遠遠低於學習法語的人數。以法國為例,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法國中學中學中文的學生只有2500人,現在超過20000,漢語已成為第5大外語,超過了阿拉伯語。但是,法國興起的「中文熱」也是相對的,其迅猛增長是相對於非常低的起點而言。目前中文不僅無法挑戰英文的壟斷地位,就是與歐洲國家語言也不能相提並論。比如學德語中學生有80萬,比學中文的學生多40倍。
所以,在奧運會上說法語很有必要,不僅在比賽場館內方便了說法語的運動員、教練員和記者,而且通過實況轉播在世界上也有數量龐大的知音。從法律的角度上說,《奧林匹克憲章》第24條規定:國際奧委會的官方語言是法語和英語,如果出現歧義,以法語為准。因此,國際奧委會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保護和發展法語。在法國人顧拜旦倡導下建立的國際奧委會,成立初始所使用的語言就是法語。現任奧委會主席雅克•羅格(Jacques Rogge)是比利時人,也屬於「法語人口」。
在奧運會開幕式後的第二天,法語國際秘書長、塞內加爾前總統迪烏夫在北京組織了「法語大家庭盛會」,加彭、蒲隆地、馬達加斯加總統蒞臨,奧委會主席羅格和法國前總理拉法蘭也參加了。在這次活動上,羅格欣慰地表示,「自己特別注意到一天前的奧運會的開幕式上,首先播報的是法語,其次是英語和中文。雖然中國不是一個法語國家,但8日晚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上都給予了法語突出的地位。」自1984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後,法語在奧運會中的地位有所下降。為了維護法語的地位,2007年法語國際組織奧運推廣監督人、法國前總理拉法蘭與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簽訂了《推廣奧運會法語使用協議》,以落實《奧林匹克憲章》第24條的規定。在參加了奧運開幕式後,拉法蘭也感到很欣慰,表示「北京實現了對法語的承諾」——中國為舉辦奧運向世界做了許多承諾,使用法語也是其中不大不小的一項。
6. 關於法國總統薩科齊的事跡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總統,安道爾公國兩大公之一。
2007年5月,法國進行總統選舉,時任內政部長、執政的人民運動聯盟主席尼古拉-薩科齊以53%的支持率贏得大選,繼希拉克之後當選法蘭西共和國總統,他也是二戰後出生的首位法國總統。
圍繞著法國的主要社會問題,這次法國總統競選活動的主要議題是如何改善經濟增長、降低年輕人的失業率、移民政策幾個方面。薩科齊的簡要政策主張是:
在經濟與就業方面,豁免對超時工作以及社會保險費用的征稅;減征4%的稅收以及社會負擔費用,該舉措將使得法國國民增加680億歐元的收入;設計一種新的單一勞動合同,雇員的權利將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增加,這種靈活性將會鼓勵企業主雇請更多的工人;禁止對高級管理人員實行「黃金降落傘」(即:企業的高級管理層或離任的政府官員在失去他們原來的工作後,在經濟上給予其豐厚保障的一種制度安排)安排政策,阻止將股買賣的特權僅限於公司的老闆;繼續將退休年齡維持在60歲,堅持每周35小時工作制,工人們有權拒絕超時工作;減少公共部門的工作人員數量,增加公務人員的工資水平,降低政府的公共債務;薩科奇所在的人民聯盟運動黨曾公開承諾,薩科奇當選總統後,在五年時間之內將政府公共債務減少60%,將公共支出的增長水平增加到1.5%。
在移民方面,減少非法移民數量,實行選擇性的移民政策,以有利於那些具備一定資格的工人進入法國;
設立專門的移民和國民身份認證機構,使得國民身份認證不再被視為社會的禁忌。
在福利與社會政策方面,對交通以及能源部門的退休人員實行更加優厚的養老金政策,同時提高其它部門工作人員的退休待遇;通過法案使得全體國民享有房屋居住權,對於任何沒有住房的法國國民,將在兩年內為他們提供居所。
在機構改革上,薩科齊主張總統只能連續擔任兩屆;而總統有權直接在議會發表講話;在議會上院實行比例代表制。
在外交政策上,薩科齊對美國態度友好,將與美國建立「深厚、真誠、堅定」的夥伴關系,「我想告訴美國朋友,他們可以依靠我們的友誼,在他們需要我們的時候,法國將永遠站在他們身邊,但法國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同時認為美國在阻止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上應該受到譴責,也應該承擔更多的義務。薩科齊呼籲美國不要阻止應對全球變暖現象的措施,他說:「相反,他們應當領導這一斗爭,因為這事關人類的命運。」
2007年5月7日,經過幾輪投票,終於當選為法國新任總統,成為法國首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出生的總統。
全名:尼古拉•保羅•斯特凡納•薩科齊•德納吉-博喬(法語:Nicolas Paul Stéphane Sarközy de Nagy-Bocsa )
薩科奇1955年1月28日出生於巴黎,父親是匈牙利移民,母親是法國人。他曾先後在巴黎第十大學和巴黎政治學院學習,獲法律碩士學位。畢業後,他曾擔任律師。他現任執政的人民運動聯盟主席。
薩科奇很早就從政,經歷豐富。他1983年出任訥伊市市長,1988年當選法國國民議會議員,1993年擔任預算部長,2002年擔任內政部長,2004年出任法國經濟、財政和工業部長,2005年再次出任內政部長。
今年3月,薩科奇為參加總統選舉辭去內政部長職務。希拉克總統宣布不再競選連任之後,薩科齊不僅得到人民運動聯盟的一致擁護,也得到希拉克的支持。在競選中,薩科齊代表傳統右翼,主張支持自由市場經濟和增加就業,同時主張改革現行社會福利和勞工制度、改善治安狀況、加強對移民控制。在第一輪選舉中,他的得票率為31.18%。
薩科奇經歷了兩次婚姻,共有三個子女。1996年,他與現任妻子塞西莉亞結婚,婚後生有一子。
在北京時間2007年5月7日凌晨2時左右公布的法國總統選舉中以53%的支持率贏得大選。他以百分之五十三的優勢戰勝左派候選人羅亞爾,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第六位總統。
薩科齊出生於一個富有的匈牙利移民家庭,20歲時就踏進政壇,一直是法國青年中的領袖人物。1978年,他拿到律師證,曾與人合夥經營一家律師事務所。有闊綽的父母做後盾,年輕的薩科齊輕松地在政商兩界施展才華。28歲時當選塞納-那伊市市長,34歲時成為國會議員。2002年,他更是進入內閣,出任內政部長,瞬間成為法國政壇一顆冉冉升起的巨星。薩科齊個頭不高(1.61m),有性感的眼睛,陽剛、有活力的形象和充滿磁性的聲音。
在法國,薩科齊被戲稱是希拉克的「政治女婿」(前總理阿蘭•朱佩被戲稱為其「政治兒子」)。他與希拉克有過近20年的師生情。上世紀70年代,時任總理的希拉克將只有20歲出頭的薩科齊拉入自己的隊伍。而薩科齊也很爭氣,22歲成為市議員,28歲就當上了市長。但是,好景不長。1995年,法國舉行總統大選,薩科齊倒戈支持希拉克的競爭對手,成為希拉克一輩子「既不能忘記也不能原諒的人」。於是,薩科齊被踢出了「元首繼承人」隊伍,前進道路上不斷冒出絆腳石。然而,他神奇地一路「逢凶化吉」,節節高升。在此期間,他曾擔任過一段時間保衛共和聯盟的總書記和代理主席的職務。
在2002年的法國總統競選中,薩科齊回到希拉克身邊,為「岳父」競選連任東奔西走。他當然也有自己的打算——試圖得到總理位子。但是,希拉克連任成功後,將總理寶座送給了連法國人都不太熟悉的拉法蘭。但希拉克還是給了他一根內政部長的權杖。他決定將內政部變成為自己而戰的陣地。他全力打擊犯罪活動,牢牢抓住了媒體的注意力。法國媒體曾用「安心睡吧,他在守護著你」的溢美之詞,來為薩科齊唱贊歌。2005年5月,希拉克因全民公決《歐盟憲法條約》失敗而更換內閣總理,薩科齊的地位未變、繼續擔任政府國務部長並兼任內政部長,他在當年年底發生的「巴黎騷亂」中採取鐵腕政策,很快平息了席捲全國的動亂,顯示了其治理國家的魄力和才能。2002年由保衛共和聯盟以及其他右翼和中右翼黨派組建的右翼統一大黨——總統多數派聯盟(後更名為人民運動聯盟),在立法選舉中獲勝,占據了國民議會中多數席位,薩科齊參與其中,2004年11月他當選這個執政黨的主席。今年1月,人民運動聯盟以98%的選票支持薩科齊作為執政黨唯一候選人參加本次總統競選。3月希拉克宣布引退並且明確表示了對薩科齊的支持。薩科齊在競選中提出「同過去的法國平靜地決裂」的競選口號深得人心,使得他在4月22日的大選第一輪投票中勝出進入決賽。他的得票率超過30%、達到31•18%,這是右翼候選人在歷次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中從來沒有取得過的支持率。
最終,他在2007年的法國總統選舉中以53%的支持率贏得大選,成為希拉克之後的法國總統。
7. Christine Lagarde 法國財政部部長的簡介。 謝謝大家了,急急急!!!
法國財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
法國政治人物。1956年1月1日出生在巴黎。曾經是國際律師及女商人,後由德維爾潘政府邀請加入法國政府。從2005年2月至今先後擔任法國外貿部長級代表;法國農漁業部長;法國經濟,財政,就業部長;法國經濟,工業,就業部長;法國經濟,財政,工業部長【此為2010年11月13日菲永政府改組後的最新職稱,國內媒體通稱「法國財長」或「法國經濟部長」】
《福布斯》雜志曾在2009年將其評為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女性【排名第17位】,《金融時報》同年將其評為歐元區最佳財長。
成長及教育經歷:
拉加德於1956年1月1日出生在巴黎九區,有三個弟弟,父母均為大學教授。善於游泳的她曾加入過法國游泳隊,並在15歲獲得了法國游泳錦標賽銅牌。17歲時,父親不幸過世。在參加完法國中學畢業會考後,拉加德得到一筆由AFS【美國戰地服務團,現身為國際文化交流組織】提供的獎學金並由此開始了留學美國之路。之後,重回法國的拉加德在艾克斯普羅旺斯政治學院畢業,後在巴黎十三大獲取了英語,商法及高級勞動法的碩士學位。
職業生涯:
律師之路
1981年,拉加德加入巴黎的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
1987年,成為巴黎該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1991年,事務所主管
1995年,成為貝克·麥堅時芝加哥世界執行委員會委員
1999年,成為該委員會史上第一位女性主席。
直至2004年,在她領導下的貝克·麥堅時 業績增長了50%,營業收入達到122.8億美元 2002年,其被《華爾街日報》歐洲版列入」歐洲商業女強人「,位居第五位。
其它
1995年起,拉加德進入華盛頓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曾與布熱津斯基共事關於波蘭自由化貿易以及參與其餘國際問題。
2004年,時任法國總統希拉克授予拉加德"法國騎士勛章"
2005年4月,拉加德進入荷蘭國際集團【ING]監委會工作,這也是其加入政府後的最後一個職業。
政治生涯:
在被法國前總理拉法蘭發覺後,拉加德於05年回到法國並進入了德維爾潘政府,她曾表示這是她報效祖國的時刻到了。
一路先後擔任法國外貿部長級代表;法國農漁業部長;法國經濟,財政,就業部長;法國經濟,工業,就業部長;法國經濟,財政,工業部長【此為2010年11月13日菲永政府改組後的最新職稱,國內媒體通稱「法國財長」或「法國經濟部長」】
補充 拉加德是法國首位女性經濟部長,她在法國政界和民間都頗受好評。因為在美國長期工作的經歷,她大概算是法國政府官員中在美國最有名的之一。互聯網上有很多對其的英文采訪,口才了得。自從擔任經濟部長以來,她已經多次到中國訪問【擔當國際律師期間也不免有很多事務往來】。據一個到她位於巴黎BERCY的辦公室采訪的中國記者說,拉加德在其一次隨薩科奇總統訪華的時候,胡錦濤主席曾稱她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讓她倍感榮幸。
8. 「大仲馬」是什麼意思啊
是一位法國作家啊。
亞歷山大·仲馬(Alexandre Dumas, père,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稱大仲馬,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回作家。
大仲馬自學答成才,一生寫的各種著作達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大仲馬信守共和政見,反對君主專政。由於他的黑白混血人身份,其一生都受種族主義的困擾。
大仲馬於1802年7月24日生於法國的維勒-科特萊(靠近巴黎)。他的兒子小仲馬也是法國著名的作家,善於寫戲劇,其中《茶花女》等為代表作。
大仲馬小說的特色 :大都以真實的歷史作背景,情節曲折生動,往往出人意料,有歷史驚險小說之稱。結構清晰明朗,語言生動有力,對話靈活機智等構成了大仲馬小說的特色。
9. 大仲馬的簡介
亞歷山大·仲馬(1802~1870年),又稱大仲馬,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
大仲馬各種著作達300卷之多,以小說和劇作為主。代表作有:《亨利第三及其宮廷》(劇本)、《基督山伯爵》(長篇小說)、《三個火槍手》(長篇小說)等。
大仲馬信守共和政見,反對君主專政。先後參加了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推翻七月王朝革命、加里波第對那不勒斯王國的征戰等活動。
由於他的黑白混血人身份,其一生都受種族主義的困擾。
2002年,大仲馬去世132年後遺骸移入了法國先賢祠。
大仲馬小說大都以真實的歷史作背景,情節曲折生動,往往出人意料,有歷史驚險小說之稱。結構清晰明朗,語言生動有力,對話靈活機智等構成了大仲馬小說的特色。大仲馬也因而被後人美譽為「通俗小說之王」。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大仲馬於1802年7月24日生於法國的維勒-科特萊(靠近巴黎)與母親相依為命。
大仲馬
大仲馬在10歲以前便通讀了英國作家笛福的冒險小說《魯濱遜漂流記》、法國作家費納龍宣講人情世故的小說《泰雷馬克》、作家德姆斯吉埃寫的有關神話的著作《給艾米莉的信》。
15歲時,大仲馬被送進莫奈松律師的公證事務所當一名辦事員,專門把各種公證文件送到周圍的村子裡請當事人簽字。
18歲時,大仲馬跟拉朋斯學習義大利語和德語。他們一起翻譯18-19世紀之交的義大利作家烏戈·弗斯科洛的小說《雅可波·奧爾蒂的最後幾封書信》。
早期創作
1823年,出於對戲劇事業的嚮往,21歲的大仲馬隻身來到巴黎,先在奧爾良公爵秘書處做了一名文書抄寫員,得以解決自己的棲身之所和溫飽問題。大仲馬從小酷愛戲劇寫作,在公爵舒適寬大的寫字間里忙裡偷閑,動筆撰寫劇本《亨利第三及其宮廷》。文思敏捷的大仲馬通宵達旦地伏案疾書。
1824年7月27日,與卡特琳娜·拉貝生下一個男孩。同父親一樣,兒子也起名叫亞歷山大(即小仲馬)。
1825年,大仲馬參加了以雨果為首的浪漫派行列。
1828年,五幕詩體正劇《克里斯蒂娜》完成了。
1829年,劇本《亨利第三及其宮廷》問世,法蘭西文壇為大仲馬的處女作喝彩。不久,巴黎大劇院便上演了這部劇作。雨果和眾多的浪漫派作家前往劇場觀賞,並認為這是浪漫派的一個不小的勝利。劇本描寫了16世紀法國宗教戰爭期間國王和反動貴族之間的爭斗、欺騙、陰謀。法國文學評論家認為《亨利第三及其宮廷》一劇是大仲馬一生中最優秀的劇作。
1830年,劇本《克里斯蒂娜》問世,在1830年3月30日舉行首場演出。《克里斯蒂娜》上演成功,仲馬緊接著就投入了另一個劇本《安東尼》的寫作。同年7月脫稿。
軍旅生涯
1830年大仲馬參加了「七月革命」,他反對復辟王朝,要求改革政治,廣開言路。
同年7月29日下午,起義者向復辟王朝的最後一個堡壘——士伊勒里宮發起攻擊。大仲馬參加了這場戰斗,並且是最先沖進宮內的戰士之一。仲馬在人群熙來攘往的市政廳過了一個不眠之夜。起義軍缺乏彈葯,仲馬向拉法耶特將軍毛遂自薦:蘇瓦松和拉費爾這兩個地方儲存有大量彈葯,他可以去弄一些來。仲馬終於說服了拉法耶特將軍。最終去蘇瓦松弄來的3500公斤彈葯送到了巴黎市政廳。
七月革命勝利以後,仲馬本想在政治舞台上有一番大的作為,但路易·菲利普的態度使他十分掃興。仲馬發現自己不是路易·菲利普所需要的那種人。回到家裡,他起草了辭呈。
仲馬辭去圖書館館員的職務後,隨即加入了國民自衛軍的炮兵部隊。仲馬當選為第四炮兵連副連長。他還指揮過全連的軍事訓練。不久一位上尉辭職,經一致推選,仲馬補了這個上尉的空缺。
路易·菲力普對共和主義者的步步進逼,使仲馬心頭的憤懣有增無減。由於路易·菲力普對他的第一份辭呈毫無反應,他又寫了第二份辭呈,並在報紙上公開發表。
1831年,大仲馬在法國炮兵部隊任副連長,他經常在士兵中散布憎恨王朝復辟的政治觀點。由於他激進的共和觀點,他的名字已經載入當局准備逮捕的黑名單上。逃出國門之後,大仲馬到處飄泊,為自己的創作生涯積累了大量的素材。
中期創作
1831年5月3日《安東尼》面世。
1832年2月《泰萊薩》問世。
到19世紀40年代中期以前,仲馬獨自或與人合作寫成的大量劇本中,值得一提的有:愛情題材的《卡特琳娜·霍華德》(1833)、以剛去世的英國著名話劇演員基恩為主人公的《基恩》又名《放盪與天才》(1836)、描寫古羅馬皇帝卡里古拉故事的《卡里古拉》(1837)、與瑞爾拉·德·奈瓦爾合寫的愛情題材的正劇《煉金術士》(1838),以及1839年至1843年間寫的喜劇《貝爾·伊爾小姐》、《路易十五時代的一樁婚事》、《聖西爾的小姐們》等。
1838年5月3日到6月23日,《世紀報》連載了他的中篇小說《保爾船長》。
1839年8月31日至9月3日發表的短篇小說《殘酷的皮埃爾》。
1840年後,歸國的大仲馬開始和別人合作,為報刊撰寫連載小說。
1842年,發表以18世紀奧爾良公爵菲力普攝政時期為背景的《阿芒得騎士》。
1844年,發表以17世紀國王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統治時期為背景的三部曲之一的《三個火槍手》。
1845年,發表以16世紀宗教戰爭為背景的三部曲之一的《瑪爾戈王後》,以17世紀國王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統治時期為背景的三部曲之一的《三個火槍手》續篇《二十年後》。
1846年,發表16世紀宗教戰爭為背景的三部曲之一的《蒙梭羅夫人》。
1847年8月,仲馬又在以18世紀末葉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為背景的話劇《紅屋騎士》中,以舊的波旁王朝隱喻七月王朝,發出了武裝推翻七月王朝的呼籲。1847-1848年間,發表16世紀宗教戰爭為背景的三部曲之一的《四十五衛士》。
流亡之路
1848年革命時期,大仲馬身著戎裝,帶兵進攻巴黎。每當清晨來臨之際,他把自己編輯印刷的報紙分發給市民們,宣傳自己的共和思想。拿破崙三世發動政變後,大仲馬持反對態度,只好流亡到比利時的布魯塞爾。1860年,他前往義大利參加加里波第對那不勒斯王國的征戰。
後期創作
1848-1850年,發表以17世紀國王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統治時期為背景的三部曲之一的《布拉熱洛納子爵》。期間還發表了以18世紀末資產階級革命的先兆為背景的總題為《一個醫生的回憶》的一組小說《約瑟夫·巴爾薩莫》(或譯《風雨術士:巴爾薩莫男爵》、《大野心家》,1849年),《王後的項鏈》(1849-1850年)。
1851年,發表《昂熱·皮都》。
1852-1855年,發表以路易十五親政時期為背景的《克萊弗的奧蘭普》(1852年)、以復辟王朝為背景的《巴黎的莫希坎人》(1854-1855年)及《沙爾尼伯爵夫人》(1852-1855年)。
1857年,發表《耶戶一幫子》(或譯《雙雄記》、《殺手與俠盜》)。
1858年,發表以七月王朝為背景的《馬什庫爾的母狼》。
1867-1868年,發表以資產階級革命後的動亂為背景的《白黨與藍黨》。
逝世安葬
1868年從勒阿弗爾歸來以後,他經常頭暈目眩,只能偶爾讀讀自己的舊作。
1869年,他遵照醫囑去布列塔尼的一個僻靜角落休息,同時為出版商勒麥特爾編寫一本《烹飪詞典》。不過他已筋疲力竭,未能完成這項工作。
1870年春天,大仲馬又去法國南方療養。7月回到巴黎,普法戰爭--他在《普魯士恐怖》中預言的那場戰爭爆發了。小仲馬趕在普魯士軍隊包圍巴黎之前把他帶到自己在諾曼底省第埃普城附近的海濱別墅。人們向他隱瞞著法軍在戰場上慘敗的真相。他已經嚴重失去記憶。
1870年12月,大仲馬卧床不起,他囑咐家人去請一位教士。但是,12月5日當昂德里約神父到來時,他已經失去知覺。當晚10時,他死在女兒瑪麗的懷中,享年68歲。12月8日,大仲馬的遺體臨時葬在離第埃普一公里的涅維爾小教堂的墓地里。第埃普市政委員會的代表團和一些作家、藝術家出席了葬禮儀式。在第埃普避難的巴黎日姆納茲劇院經理蒙蒂尼代表逝者的生前好友發表了演說。
1872年4月16日,在巴黎附近大仲馬的故鄉維萊爾--科特萊,舉行了正式安葬儀式。
2002年11月30日,他的遺骸由他的家鄉運抵巴黎,移放在名人身後殿堂--巴黎先賢祠,法國總統希拉克和總理拉法蘭等人士出席了儀式。大仲馬是第72位進入先賢祠的對法蘭西作出非凡貢獻的人,也是繼伏爾泰、盧梭、雨果、左拉和馬爾羅之後第六位進入先賢祠的法國作家。
10. 上海大學的辦學實力
截止2014年11月,學校設有67個本科專業、4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3種碩士專業學位(其中工程碩士含19個工程領域);20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自主增設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含3個交叉學科博士點);1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擁有4個國家重點學科、11個上海市一流學科,6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全球前1% ;
一級學科博士點(20個):數學、物理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世界史、管理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 機械工程、 控制科學與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冶金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 藝術學理論、 美術學、 設計學、 新聞傳播學、 戲劇與影視學、 社會學、 力學、 應用經濟學
一級學科碩士點(42個):數學 、物理學、化學、系統科學、統計學 、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 、世界史、外國語言文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法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 、控制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學生態學、藝術學理論美術學、設計學、新聞傳播學、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土木工程、設計學、社會學、力學、音樂與舞蹈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7個):力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冶金工程、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信號與通信工程、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社會學、中國語言文學、電氣工程、新聞傳播學、環境科學與工程、中國史、物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和美術學
國家重點學科(4個):鋼鐵冶金、機械電子工程、流體力學、社會學
上海市重中之重學科(1個):鋼鐵冶金
上海市一流學科(11個):社會學、世界史、數學、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
上海市重點學科(第三期)(11個):中國現當代文學、傳播學、電影學、運籌學與控制論、無線電物理、固體力學、材料學、通信與信息系統、環境工程、美術創作中心、公共藝術創作中心
上海市教委重點建設學科(第五期)(8個):數學科學與技術,納米材料化學 ,計算機高可信計算與智能信息處理 ,電路與系統,電影學,近現代中國社會文化史 ,傳播學
上海市教委本科教育高地(20個):會展技術與藝術,知識產權法,中國語言文學,英語,美術學,影視傳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應用物理光電子技術,金屬材料工程,材料學,計算機,機電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檔案學,社會學
「211工程」公共服務平台(3個):高性能計算中心、分析測試中心、上海社會科學調查中心
「十一五」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群(12個):應用基礎研究學科群、高新技術與工程學科群、哲學社會科學學科群、藝術類學科群和經管類學科群等
學科排名
2012年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學位中心)組織開展的學科評估,是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的學科劃分,對具有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資格的一級學科進行的整體水平評估。
此次評估中,上大共有39個學科參評,排名全國前五的學科有2個,前十的學科有8個,前十五的有11個。排名上海第一的學科有4個,前二的學科有14個,近一半的參評學科穩居上海前三,具體評估結果如下 :
理學類 序號學科名稱全國排名上海排名序號學科名稱全國排名上海排名1 系統科學 6 24 統計學 45 52 數學 25 45 化學 48 53 物理學 32 5工學類 序號學科名稱全國排名上海排名序號學科名稱全國排名上海排名1 冶金工程 5 19 環境科學與工程 26 42 核科學與技術 9 210 電子科學與技術 28 43 力學 14 211 控制科學與工程 33 54 信息與通信工程 26 212 食品科學與工程 39 55 電氣工程 29 213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48 56 化學工程與技術 33 214 軟體工程 52 57 機械工程 29 315 材料科學與工程 33 68 土木工程 37 316 生物醫學工程 29 6人文社科類 序號學科名稱全國排名上海排名序號學科名稱全國排名上海排名1 社會學 8 26 中國語言文學 32 42新聞傳播學1027 哲學 37 53 馬克思主義理論 17 28 外國語言文學 37 54 理論經濟學 37 39 法學 44 55 世界史 26 410 應用經濟學 36 6管理學類 序號學科名稱全國排名上海排名序號學科名稱全國排名上海排名1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9 13 管理科學與工程 47 72 工商管理 50 6藝術類 序號學科名稱全國排名上海排名序號學科名稱全國排名上海排名1 戲劇與影視學 4 14 設計學 13 32 美術學 9 15 音樂與舞蹈學 24 33 藝術學理論 13 2 截止2014年5月,學校建有4個教育部國家級特色專業(美術學,金屬材料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上海大學公共藝術實驗教學中心、上海大學力學實驗教學中心、上海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學校建有國家級精品課程有2門,省級精品課程有32門,校級精品課程108門。 國家級精品課程檔案學導論土木工程概論省級精品課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大學英語網路自主學習社會學概論傳播學概論電路材料工程網路系列課程材料及成形技術運動控制系統大學物理計算機文化和應用技術數學分析汽車營銷實務通信原理高等數學影視美學基礎會計學土力學藝術概論理論力學廣播新聞學統計學文學導論網路營銷數字信號處理人力資源管理魯迅精讀大學網球羽毛球精度設計、檢測及應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計算機系統結構與並行處理上海大學是上海市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是擁有國家試點學院的17所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首批高校之一,是中宣部、教育部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的首批高校之一。2008年,被教育部、財政部批准為國家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高校。
截止2015年,上大學生先後在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中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國智能機器人大賽、世界ROBOCUP機器人足球比賽、「JA中國大學生商業挑戰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運動會男子排球獲得一等獎或冠軍,在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以及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全國大學生「挑戰杯」比賽、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中國大學生物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等競賽中獲得佳績。
2003年10月,學校通過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並獲得優秀。上海大學已被國家部委列入「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成為首批與國家留學基金委簽約的「211工程院校」之一。
2010年被教育部評為首批50所「就業經驗典型高校」之一,2014年上大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98.11%。 學校開展了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截止2016年,已與日本早稻田大學、俄羅斯莫斯科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美國羅格斯大學、美國密蘇里大學、英國利茲大學、英國女王大學、法國巴黎大學、法國技術大學集團、格勒諾布爾大學、美國紐約大學、康奈爾大學、瑞典查爾摩斯理工大學、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悉尼科技大學等176所高校簽署校際合作協議,與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和俄羅斯等4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校際學術合作與交流關系。
與此同時,學校不間斷地派遣教師出國進修、考察和學術交流,每年有大批國際知名學者來校訪問、交流,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愛德華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歐元之父」蒙代爾等教授,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先後來訪;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德國克·馮·克利欽,楊振寧,李政道教授先後被聘為名譽教授;此外,原法國總理讓—皮埃爾·拉法蘭,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等外國政要先後訪問過上海大學。
學校現有外國留學生3896人,其中學歷生622人 , 2013年7月被教育部評為來華留學示範基地單位。學校建有3個中外合作辦學學院,並已與北美洲、歐洲、亞洲等地區的大學合作建立了5所孔子學院。 教育部公布的全國各類高校有兩千餘所,其中中央部屬高校就有110所(教育部直屬高校75所),上海大學在2010年度《中國大學評價》中國大學學科綜合排名中列全國第38位,多年來一直位列上海地區各高校(包括中央部屬高校10所)前6強、上海市屬高校第1位,其中社會科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文學、歷史學、哲學等學科的統稱)即高考中的文科;自然科學(理學、工學等學科的統稱)即高考中的理科均被列為A級;還被公認為近十年來中國進步最快的大學之一。
2014年,由英國著名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和韓國《朝鮮日報》共同評選的QS亞洲大學排名中,上海大學名列全亞洲高校第72位,在中國大陸高校中排名14位,上海地區前4強,(僅次於復旦、交大和同濟),是大陸地區名次上升最快的高校。 排名名稱 年度 大陸排名 備注 QS亞洲大學排名2015/1615上海地區第4QS世界大學排名2015/1618上海地區第4武書連(中國大學評價)2014/1544上海地區第6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 2013/14 56 上海地區第8 武漢大學(中國高校競爭力評價報告)2013/1448上海地區第52015年9月,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公布2015/2016世界大學排名,在這份國際大學排名引用率最高的榜單中,上海大學排名418名,中國大陸第18位。 2016年3月,QS公布最新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上大28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與華東師大並列上海地區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