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中國進口紅酒假的很多。
老外在自己國家一般都要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生產銷售管得嚴一般不太版敢造假。而中國人普遍不了解權葡萄酒,正所謂「人傻錢多」於是就被一些「有心的聰明人」給盯上了!渾水摸魚謀求暴利!
其實進口葡萄酒除了極極極少數拿爛葡萄造的毒酒 和純色素香精勾兌的假酒之外,絕大多數都沒什麼真假之說,只有葡萄汁質量優劣與釀造工藝高低之分。
進入中國的葡萄酒最大問題是質次價高!灌裝酒大行其道主要是因為關稅和運輸成本太高。而隨著葡萄酒文化漸漸普及,人們的品鑒能力逐步提高,慢慢總會越來越了解的。良性的市場狀態是:酒都是真的,大家可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經濟實力,輕松選擇適合自己的不同產品。
在目前中國所有食用物品都無法保證什麼什麼的現狀下,這種理想狀態大概也只是一種夢想了吧。
喜歡葡萄酒的人,一方面多喝,一方面多學。自己成行家以後不管是代理還是自用,找准可靠的中間商與終端銷售商,都可以隨意選擇合適又中意的葡萄酒了。
B. 拉菲岩石進口紅酒商標沒有中文標是真的嗎
拉菲岩石並不是拉菲的,有什麼真假可說,只不過是酒質量好不好而已。就像金庸和金庸新 並不是一個人一樣
C. 紅酒瓶上沒有中文商標是真正的進口紅酒嗎
那就不一定了,也可能是私貨有可能是假貨
D. 為什麼進口葡萄酒要貼中文商標
進口葡萄酒,按規定要貼上中文標簽,標簽所包含的常見內容有以下幾項:葡萄品種;葡萄酒名稱;收成年份;等級;產區;裝瓶者;酒廠名;產酒國名;凈含量;酒精濃度。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葡萄酒酒瓶上都會標示葡萄種類。澳、美等生產國規定一瓶酒中含某種葡萄75%以上,才能在瓶上標示該品種名稱。傳統的歐洲葡萄產區則各有不同的規定,如德、法,標簽上如果出現某種葡萄品種名稱,表示該酒至少有85%是使用該種葡萄所釀制的。
葡萄酒的名稱通常會是酒庄的名稱,也有可能是庄園主特定的名稱,甚至可能是產區名稱。酒標上標示的年份為葡萄的收成年份。
葡萄酒生產國通常都有嚴格的品質管制,各國的酒等級劃分方法不同,通常舊世界的產品,由酒標可以看出它的等級高低。新世界由於沒有分級制度,所以沒有標出。就傳統葡萄酒生產地來說,酒標上的產區名稱是一項重要信息。知道是某產區的酒,就大概知道該酒的特色、口味。裝瓶者不一定和釀酒者相同。釀酒廠自行裝瓶的葡萄酒會標示「原酒庄裝瓶」,一般來說會比酒商裝瓶的酒更珍貴。
葡萄酒一般容量為750ml,也有專為酒量較小的人所設計的375ml、250ml和185ml和為多人飲用和宴會設計的1500ml、3000ml和6000ml容量的產品。通常以°或%表示酒精濃度。葡萄酒的酒精濃度通常在8%~15%之間,但是波特酒、雪莉酒等濃度比較高(約18%~23%)
E. 沒有中國商標的紅酒是真的假的
你說的是中文背標吧
F. 進口紅酒商標的法規
其他的,有進口紅酒的中文標簽翻譯和格式要符合國內商標標准。
xxxxxxxx紅葡萄酒專
原料屬與輔料:葡萄汁、微量二氧化硫 產品類型:干
酒精度:13.4%vol 原產國:澳大利亞
葡萄採摘年份:2008 保質期:10年
灌裝日期:2011年10月8日
儲存方式:置於18℃-24℃,避光倒放。
製造商:澳洲赫日斯特葡萄酒庄園
進口商:xxxxx
地址:xxx
電話:xx 傳真:xx
凈含量:750Ml
G. 進口紅酒都必須要中文標簽嗎如果沒有是不是可以確定為是走私或者是假酒
進口紅酒都必須要中文標簽。沒有中文標簽的不一定是走私或者是假酒。
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必須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這個規定適用於進口葡萄酒。
進口紅酒沒有貼標簽,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1、假酒,因為真酒進口時必須會有中文標簽,可以去110報案或者消協舉報。
2、真酒,是通過非貨運渠道入境的真酒,但是卻進入正常的銷售環節的話,因為沒有報稅和邊檢,視為走私,可以去海關,110或者消協報案(這里所謂的銷售環節是通過經銷商,商場,零售點進行直接銷售)。
工商部門也會不定時對商家進行抽查,上架的沒貼中文標簽是要罰款的,但是不排除有商家怕客戶找到貨源(中文標簽上必須要有第一手進口商)所以沒有把標簽貼上去的。
另外有些經銷商反映有部分零售客人的心目中覺得只要有中文標簽的就是國內灌裝酒、或者不及純外文標簽的酒好,所以沒有貼上。
(7)進口紅酒中國商標真實嗎擴展閱讀:
根據《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及其實施條例,國家質檢總局對進出口商品及其包裝和運載工具進行檢驗和監管。
對列入《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的進出境商品目錄》中的商品實施法定檢驗和監督管理;對《目錄》外商品實施抽查;對涉及安全、衛生、健康、環保的重要進出口商品實施注冊、登記或備案制度:對進口許可制度民用商品實施入境驗證管理。
根據《食品衛生法》和《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及相關規定,國家質檢總局對進出口食品和化妝品安全、衛生、質量進行檢驗監督管理,組織實施對進出口食品和化妝品及其生產單位的日常監督管理。
對進口食品(包括飲料、酒類、糖類)、食品添加劑、食品容器、包裝材料、食品用工具及設備進行檢驗檢疫和監督管理。建立出入境食品檢驗檢疫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系統,對進出口食品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或潛在危害採取預防性安全保障和處理措施。
參考資料: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進出口商品檢驗測定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H. 我在淘寶買進口紅酒沒有中文商標屬於什麼性質
什麼性質也不是,和你無關,他走私,他自己負責任。不過一般進口食品應該有中文的商檢版標簽審核的,不權放心就別在淘寶上買了,大部分都是海運過來的,或者是航空公司的人帶進來的,還有就是南方人自己勾兌的假酒,貼上標簽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