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今年進口紅酒的市場怎麼樣這是一個有前景的行業嗎
我也想賣 沒市場 現在天貓那麼多正規紅酒 真假當然都有
做水貨不認識人 很難啊
B. 紅酒市場有多大
紅酒市場分析
數據顯示,中國紅酒市場近幾年一直以15%-20%的速度增長,而北京、上海等高消費城市進口中高端葡萄酒市場銷售量每年都維持30%至45%的增長,中國紅酒消費群體正以令人驚嘆的速度擴張。據調查,2009年中國有1900萬名葡萄酒愛好者,而其中有1400萬是進口葡萄酒的消費者,預計到2025年,這個數字將攀升至2100萬人,增幅50%。2009年,瓶裝進口葡萄酒總量比2008年增長近60%,從今年上半年增長勢頭看,2010年進口量也將大大超過去年。對此,在2009年至今全球葡萄總產量下降,葡萄酒消費持續下滑的態勢下,中國市場一枝獨秀,使得世界著名葡萄酒廠商將目光投向了中國。
以往進口葡萄酒的消費者以中高端人群為主,比如老闆、企業高管等,年齡階段偏於中老年,但目前消費者主力,已擴張到具備一定消費能力,講究生活品質的公司職員、普通大眾階層等,年齡階段也下降到青年領域,特別是正步入中年的80後群體,已逐漸成為葡萄酒消費的主力軍;從前進口葡萄酒的消費場所,主要為酒店、KTV等經營性娛樂場所,而目前葡萄酒作為節假日禮品、家庭朋友聚會及婚宴等個人消費情況日益增多;從前人們購買進口葡萄酒,更多地是關注泊來品牌的時尚及面子需求,而隨著近幾年葡萄酒市場的發展,中國消費者對進口葡萄酒知識了解越來越多,消費也日趨理性,品牌、產地及產品種類、價格等成為人們選擇進口葡萄酒的標准。
由此可見,當今中國市場以消費中高端葡萄酒為主,主要消費群體為企業高管以及中產階層,但有一點不得忽略,隨著普通民眾的消費能力的提高,中低端產品有著非常巨大的市場潛力,總而言之,中國葡萄酒市場巨大。
C. 2010年的進口葡萄酒市場數據!
中國90%的進口包裝葡萄酒(2升以下)來自於以下6個國家:法國、澳大利亞、義大利、西班牙、美國和智利。法國酒穩佔中國市場46%的市場份額,遠遠拋離僅以16%份額而占據第二位的澳大利亞。
三級制劃分「國產酒」
進口葡萄酒在中國已經連續五年保持快速增長,由於門檻不高,很多人都熱衷於分享這塊肥肉,除了酒行業的門外漢,也有本地的葡萄酒企業,在過去幾年他們對進口葡萄酒業務的態度都比較保守,總是希望在自身品牌和進口產品之間取得平衡,以自身品牌做主打,輔以進口品牌。可惜這種策略本身就先天不足,因為本地品牌的價格定位往往都比同類的進口產品高,出現「自打嘴巴」的情況,從而制約了本地葡萄酒廠「雙軌發展」的計劃。
這種局面也不是沒有出路的,筆者在去年就聽到幾家主要葡萄酒廠在海外爭相並購,除了引進海外品牌,也是給自身品牌提供一條出路,就是在「國產」這個領域之外,再開辟一條既是自有品牌,但卻是在海外生產的產品線,這條產品線名正言順打著進口酒的旗號,可以是進口散酒然後再國內灌裝,也可以是原瓶進口,牌子不變,都是我們消費者熟悉的自有品牌。這樣的做法是否可以成功,筆者不好判斷,但起碼可以把現在市場上面的「亂局」合理化,就是把國產酒重新定位為「入門酒」,再高一個級別就是把使用進口散酒在國內灌裝的產品定位做「中級酒「,然後最高端的就是那些純進口的「外產酒」,以上的三個級別也可以使用同一個品牌,消費者就更容易識別。這種「三級制」的做法我覺得是很合理的,關鍵就是如何面對眾多進口品牌的競爭,在價格和推廣方面凸顯優勢。
對澳大利亞散裝酒需求強勁
如果光從原瓶進口的數據來看,澳大利亞酒的表現在2010年是比較差的,只有28%的增長,遠遠低於市場的平均值,原因不用多說,主要是因為澳元的匯率在過去一年都在高企,影響到這個國家的整體出口。可是如果我們同時看看散裝酒的進口量,澳大利亞酒還是相當可觀的,有68%的增長,達到了32萬噸(約362萬箱)。
2010年,把法國酒原瓶酒跟散裝酒算在一起,進口量831萬箱,澳大利亞酒也達到628萬箱,法國酒的領先優勢就沒有那麼明顯了,這代表著中國對澳大利亞散裝酒的需求很強勁,盡管匯率高企,願意使用澳大利亞散酒的國內企業還是有增無減,尤其是用在國產品牌的高端酒上面。原因可能是澳大利亞葡萄酒那種濃郁果香型的風格已經被酒廠和消費者所接受,其它國家的產品暫時難以取代。如果法國酒在中國暢銷的原因是消費者普遍認同法國有著生產優質葡萄酒的悠久歷史,那筆者認為澳大利亞在口味上已經贏得不少消費者的認同,他們覺得葡萄酒的首要口味特徵就是果香。
智利酒是未來的機會
智利多年以來都是中國散裝酒的供應大國,排名數一數二,但智利的原瓶進口酒卻一直未能在我國取得雙位數的市場份額,甚至還落後於義大利,這讓筆者感到有些失望,因為筆者一直都覺得智利酒的性價比是最好的(要不然也成為不了中國散裝酒的供應大國),而且中國和智利之間還有自由貿易協議,進口酒的稅率有額外優惠,但可能消費者對智利酒的口感印象不深,加上智利品牌推廣的力度比不上法國和澳大利亞,所以表現還是不夠理想,但這也意味著行業裡面的一個發展機會。
中國消費者的自信心有待提高
過去一年比較遺憾的事就是以「拉菲堡」為首的法國名庄酒被炒得太高,開始不理性,不要說「性價比」,就是把「稀缺性」和「品牌價值」這兩大因素也考慮進去,這些酒的價格也是跟現實脫節。
撇開投機的行為不談,對這些名庄酒的強大需求反映了中國消費者自信心還是比較低,盡管有錢,但消費卻缺乏了自己的風格,自己不懂,也怕別人覺得他不懂,所以只能盲目跟風。要消費者建立起自信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靠整個行業共同努力,所以筆者特別敬重行業裡面那些多年以來一直熱心和無私推廣葡萄酒文化的人。筆者相信未來一年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還會陸續給我們帶來驚喜,行業將在文化推廣和商業行為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
D. 目前國內進口紅酒需求量怎麼樣進口紅酒好銷售嗎/
我開的高菲紅酒店,據我前幾天的市場調查發現:隨著紅酒文化在國內內的不斷普及,人們對於紅酒容的認知度不斷提升,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進口紅酒越來越多走進了普通老百姓的餐桌,成了日常消遣、聚會拜訪、商務宴請、員工福利等方面的必備之品。特別是當下熱播的電視劇、電影中更多的紅酒飲用場景,明星名人對於紅酒的熱愛與追捧,更大的促動了紅酒的消費熱潮。
E. 葡萄酒人均消費量
一般是從行業數據來入手,先看這幾年的海關進口數據,然後分析紅酒在市場中的大形勢,然後再分析產品國家的構成,分析在行業的內的一些情況;第三分析地域性因素,紅酒佔有的市場比例。這是第一大部分
第二大部分,你可以根據這些情況,進行預判,你覺得下一步的利潤點在哪裡,紅酒市場該如何營銷,可以結合目前流行的電子商務,O2O等先鋒詞彙,進行闡述!
第三部分,提出這個時間段是最好的,也是最迫切的,誰不參與,誰吃虧,可以略微運用些張揚的詞彙!
F. 進口紅酒現狀如何現在進入是否合適
現在進口紅酒進口商和經銷商越來越多,自從新一屆領導集體上來之後,公款消費對紅酒消費已經被打壓,但是普通百姓這些年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和促進內需的要求,對紅酒需求量增加了,但是普通人對於買東西來說,必須要讓人家明白才能放心掏錢,這就是公款和私款的區別,這就要經銷商對所經營的酒了如指掌,現在進這個行業沒問題,主要是要有專業的知識來留住客戶
G. 急求葡萄酒進口國在中國的市場份額!!!!
依次是 法國 澳大利亞 義大利 智利 西班牙 美國
法國大概佔到30%左右。
H. 我很想知道,目前紅酒主要針對的消費場合有哪些哪裡需用紅酒的量最多請多指教一下,謝謝!
呵呵,是不是做紅酒業務啊?做業務還得靠自己去究掘哦。我只能說說我的內經驗吧。首先要容看你賣的是什麼紅酒,定位是什麼?貴的還是便宜的?用得著紅酒的地方多著呢,酒是拿來喝的吧?那動腦筋想想哪些地方可以喝?是些什麼人在喝?現成的東西是問不來的,要靠自己動腦筋去想的。
I. 進口葡萄酒的增值稅及消費稅如何計算,謝謝!!
進口紅酒的的稅率計算方法:
1、關稅:14%,關稅計算方法=海關核定的關稅完版稅價格權×14%(關稅完稅價格一般為CIF價,但若中國海關對企業申報的CIF價表示懷疑,會參照同期同類的商品價格核定)。增值稅:17%
2、增值稅計算方法=組成計稅價格×17%。消費稅:10%,消費稅計算方法=組成計稅價格×10%,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消費稅稅率)
(9)進口紅酒消費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五條規定了下列7個項目免徵增值稅:
1、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產品;
2、避孕葯品和用具;
3、古舊圖書;
4、直接用於科學研究、科學試驗和教學的進口儀器、設備;
5、外國政府、國際組織無償援助的進口物資和設備;
6、由殘疾人的組織直接進口供殘疾人專用的物品;
7、銷售的使用過的物品。
除前款規定外,增值稅的免稅、減稅項目由國務院規定。任何地區、部門均不得規定免稅、減稅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