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知道二戰後法國葡萄酒打入美國市場的案例,詳細說明。
說到這里這個就不能不提及美國葡萄酒大師羅伯特.帕克了,如果對遍布世界的評酒師進行排名,他將毫無爭議地坐上頭把交椅;如果對他身體的各個器官進行投保,他的鼻子無疑是最金貴的。法國波爾多的葡萄酒享譽世界,但波爾多葡萄酒的命運卻令人不可思議地系於他這個美國人的身上。
1947年,帕克出生於美國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市,曾經是一名令人羨慕的律師。帕克以前不喝葡萄酒,只喝可口可樂。但有一年他追隨女朋友去法國,喝不起法國昂貴的可口可樂,被迫改喝葡萄酒。就像美國人說的,the rest is history,以後的事我們都知道了。
「既然不到法國來,我們把葡萄酒運到美國讓你品評不行嗎?」
法國葡萄酒業最怕的人不是其他國家的葡萄酒生產商,而是美國人羅伯特•帕克。
葡萄酒圈內有一種說法:帕克既可以成就一個法國葡萄園,也可以毀滅它。在法國波爾多的葡萄園和大城堡里,每到一定季節,人們就開始奔走相告:帕克就要來了。
酒商們都知道,只有被帕克打90分以上,葡萄酒才能賣出好價錢。
說實在,這時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沒有帕克,法國葡萄酒就不能像是可樂一樣行銷全美國,現在的帕克也專注於美國葡萄酒的推廣!
這算不算一個經典案例呢?
2. kingsland estate紅酒
Kingsland冰酒產自加拿大洛根家族小型的葡萄園,自從1718年,這片土地便被英國王分封給後代
Kingsland冰酒
,並冠以kingsland之美名。憑借獨特的氣候與優質的土壤,洛根家族創建了Pillitteri酒庄並專注於冰酒的生產。如今,Pillitteri酒庄的冰酒產銷量已躍居加拿大首位,成為冰酒領域名符其實的酒庄之王。為贊美土地的賜予與王的厚愛,酒庄將最好的冰酒冠名為kingsland。
1718年這片土地分封給英王的後代,同年得名Kingsland。
1739年Kingsland庄園的第一批果樹在安大略湖岸生根。
1785年隨著產量逐年遞增,庄園擴展至尼亞加拉河平原。
1791年英國國王把Kingsland庄園作為禮物,賜予洛根家族。
1812年美加戰爭爆發,家族許多成員血灑戰場,庄園也遭到破壞。
Kingsland冰酒
1837年得天獨厚,Kingsland庄園的桃子與櫻桃再度碩果滿枝。
1866年因皮草貿易而起的土著戰爭持續7年。洛根家族肥沃庄園的出產,一直成為英國皇家軍隊最可靠的保障。
1877年英國國王親自命人監督打造盾形勛章,作為獎賞,賜予洛根家族。
1915 年喬治·洛根開始了第一次葡萄種植的嘗試。
1923年拉塞爾·洛根和出身種植世家的凱結百年之好,兩個強大家族實現聯合。
1945年拉塞爾·洛根死於二戰,其子泰勒·洛根繼承家業。
1947年泰勒·洛根創建Pillitteri酒庄。
1970年泰勒·洛根通過實驗發現,在尼亞加拉的獨特氣候中,葡萄會很快在藤上凍結。
1988年理查德·洛根成功完成了初次的冰葡萄採收,kingsland開始冰酒生產;
如今,kingsland所出產的冰酒已成為全加拿大乃至世界獨一無二的瓊漿。2012年,kingsland來到中國。
3. 1812香煙多少錢
1812是俄羅斯聖彼得堡卷煙廠製造的著名品牌香煙,混合煙型,該品牌自沙皇時代以來就內是俄羅斯煙草行業容水平的最高代表.1812年,法國皇帝拿破崙親率法軍入侵俄國,被俄軍迎頭痛擊,為紀念衛國戰爭的輝煌戰果,同時紀念柴科夫斯基創造《1812序曲》,故取名1812 ,市場價500元
4. 瓏頌酒庄1812干紅葡萄酒價格
瓏頌酒庄1812干紅葡萄酒價格是10000元——20000元左右。
5. 想知道從法國帶什麼東西回國會比較劃算呢
如果行的話,帶個金發碧眼的法國美女回來最劃算!
6. 急!!雞尾酒與葡萄酒的區別!!
區別很大:雞尾酒分層,葡萄酒不分
7. 世界香檳酒品牌有哪些
1.Moet&Chandon酩悅
酩悅軒尼詩帝亞吉歐洋酒(上海)有限公司,世界十大洋酒品牌,始於1743年,法國LVMH集團旗下,經典奢華高級香檳,法國極具國際知名度的香檳,全球電影的慶典標志。
2.PerrierJouet巴黎之花
巴黎之花香檳酒庄以釀造細膩雅緻、花香馥郁的霞多麗香檳著稱。
巴黎之花美麗時光Belle Epoque香檳以法國白岸頂級葡萄園的競選葡萄為原料,營造出濃濃的貴族氣息,而巴黎之花的獨特魅力也便是在這些歷史悠久,特性各異的優秀葡萄產區相互均衡呼應下,更趨豐盈完美,被眾多國際專業人士納入最尊貴最精美的名酒之列。
3.LOUISROEDERER路易
LOUIS ROEDERER路易王妃,香檳酒十大品牌,1776年誕生於法國,全球最昂貴的香檳之一,英國皇室御用香檳,上流社會經典晚宴用香檳。
4.Mumm瑪姆
Mumm瑪姆,香檳酒十大品牌,創於1827年德國,著名奢侈香檳,香檳產業先驅,「紅帶香檳」是其品質象徵。
5.LaurentPerrier羅蘭百悅
羅蘭百悅香檳是隸屬於諾南庫爾(Nonancourt)家族的酒庄。
香檳酒十大品牌,始於1812年,理想的開胃香檳,享譽世界的奢華香檳品牌,歷年奧斯卡金像獎宴會專用香檳。
開香檳注意事項:
1.確保氣泡葡萄酒的溫度不超過45度。因為如果香檳溫度較高,香檳塞很可能突然彈出。
2.不要搖晃瓶身--這會增加葡萄酒瓶的瓶內壓力。
3.扭開香檳的鐵絲罩網時,要用手掌按住瓶塞。
4.不要在人群中開香檳,另外在開瓶時要用毛巾蓋住瓶口,並隔著毛巾抓住軟木塞。
8. 1812序曲有哪些版本哪一個最好
1812序曲在老柴的所有作品中應歸入最粗淺、最通俗易懂的,唱片史上就有不少指揮大師留有它的錄音,對於這些大師來說,演繹1812簡直算是小菜一碟,因此通常都把錄音作為最大買點,尤其那炮聲。
自從1958年多拉第在水星公司的那張1812獲得了MERCURY的第一個金唱片獎後,泰拉克公司一共炮製了3版的1812,最早的是70年代末240克超重裝LP版,不知多少極品LP機在炮聲中應聲倒下,第2版的CD版(編號:80141)發行於80年代,由於早期的數碼制式所限,雖然音色厚道,但解析力不佳、層次感稍欠缺,曾令不少燒友失望,以前對泰拉克的批評多指這一版。
第3版於2001年在根叔的帶領下辛辛那提樂團又重新灌錄了這張唱片,並採用了最新的DSD直灌錄音,連最後的炮聲和鍾聲也是重新采樣錄制,絕對已達HI-FI級水準(同時還推出了SACD),除了1812外,還加了義大利隨想曲、斯拉夫進行曲、華爾茲舞曲等多首曲目。時長比老版多了20多分鍾。
柴可夫斯基 《1812》序曲
一、前言:
在八十年代初,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是香港發燒友試機指定曲目之一。如果你自稱發燒友,而又未聽過這首序曲,有兩個可能,一是你很年輕,可能是八十年代出生的小朋友、二是你並不怎麼發燒,極其量只是感冒罷了。
「序曲」原指歌劇、芭蕾舞劇或清唱劇等的開場音樂,19世紀以來,作曲家常採用這種體裁寫成獨立的管弦樂曲,其結構大多為奏鳴曲式,並加有標題。《1812》序曲即屬於獨立、有內容的管弦樂曲。
在樂評家心目中,《1812》序曲不算柴可夫斯基最好的作品,即使柴氏本人,在寫給梅克夫人(柴可夫斯基的主要贊助者)的信中也說:「這首序曲將會非常嘈雜而喧嘩,我創作它時並無太大熱情,因此,此曲可能沒有任何藝術價值。」
諷刺的是,《1812》序曲在首演時已大受歡迎,為柴可夫斯基贏得極高的聲譽。後來陸續在俄羅斯許多城市和德國、捷克、比利時各地演出,自此一直成為柴可夫斯基交響樂作品中最形象鮮明、通俗易懂和備受歡迎的作品之一,這點恐怕出於柴可夫斯基意料之外。
二、《1812》序曲的創作背景。
柴可夫斯基在1880年寫的《1812》序曲,全名為《用於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禮,為大樂隊而作的1812年庄嚴序曲》。夠長吧!如果你去唱片店買碟時可以一字不漏的背下去,那我真的佩服你了。
這首曲是柴可夫斯基應他的老師尼古拉?魯賓斯坦之請而作,目的是慶祝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重建––這座教堂曾在1812年法俄戰爭中被戰火焚毀(另一說是此曲為莫斯科藝術工業博覽會而寫)。
三、《1812》序曲的內容。
1812年,拿破崙率領60萬大軍入侵俄國,企圖在短時間內殲滅俄軍,佔領莫斯科,並迫使俄國投降。戰爭開始時,拿破崙軍隊在數量占優勢的情況下,俄軍不得不逐步撤退,法國迫近莫斯科,俄軍司令庫圖佐夫採取堅壁清野,燒毀糧草的戰略,並撤退居民,率軍暫時撤離莫斯科。拿破崙在佔領莫斯科一個月後,仍無法迫使俄國投降,反而令自己孤軍陷入重圍,於是下令撤離莫斯科。撤退途中,拿破崙軍隊不能適應俄國嚴酷的冬天,加上飢餓和俄軍的反擊,終致潰敗。拿破崙入侵俄國時多達六十萬的的部隊大部分被殲滅,最後只剩下不足萬人逃出俄國國境。
《1812年》序曲是根據上述史實寫成的一部管弦樂作品。柴可夫斯基在這首序曲中層次分明地敘述了1812年的這一事件,包括俄羅斯人民原來的和平生活和隨後發生的不安和騷亂,俄法兩軍的會戰,以及最後俄國擊潰法軍,俄羅斯人民慶祝勝利的狂歡情景等。
四、《1812》序曲為何被音響發燒友用作測試器材。
我在上面已提過,這首序曲並不是柴可夫斯基最佳作品之一,但為甚麼會廣泛被發燒友用作測試器材之用呢?(這里有不少《音響論壇》劉漢盛的信徒吧,告訴你,劉漢盛測試管弦樂也推薦利用《1812》序曲)理由很簡單,這首序曲除了運用正常管弦樂編制的樂器外(包括三個定音鼓、三角鐵、鈴鼓、大鼓、鈸等),還動用了軍鼓、大炮、鍾等超常樂器在內,在序曲的結尾處還另加了一支軍樂隊,以期收到熱鬧和生動的效果。
這首序曲在第一次上演時,鍾鼓炮齊聲轟鳴,配合樂團的演奏,已令參加典禮的公眾大為激動。到了近代雙聲道時代之後,錄音技術大為躍進,有幾家公司在唱片內加入真實炮聲,更使音響發燒友著迷,他們往往利用實炮錄音的版本來考驗器材的力度、瞬態、低頻等方面的能力。
假使你並非「大炮黨」,請細聽全曲,留意到吧!這首序曲音量起伏變化極大,動用的樂器非常多,聽清楚其中的弦樂、木管、銅管和打擊樂器,它可以檢驗你的器材音質音色、結像定位、強弱和動態對比……
如果你不能分辨不同樂器的聲音,可以先買一隻「彼得與狼」的音樂碟。我推薦你買NAXOS的版本(Peter and the Wolf Naxos 8.554170DX)一本畫冊加CD,正價是50元左右,特價時30多元(錯了別罵我)。任何古典樂的初入門者和有小朋友的家長,我都推薦你們買一張「彼得與狼」,在這首曲的故事裡,每一個角色都由管弦樂團其中一種樂器扮演,對你辨音幫助很大,而小朋友一定聽得很開心(你要陪著他聽啊!)。
五、分析《1812》序曲。
我選取用作分析的版本是Mercury Antal Dorati指揮 Minneapolis Symphony Orchestra的版本,這是我比較喜歡的版本。當然,我也喜歡RCA Eugene Ormandy指揮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的版本,為甚麼我沒選近期很多網友買了的Telarc版本?很簡單,我認為這版本不理想。(劉漢盛的信徒別罵我,也許你們看了劉老總的推介已買了張Telarc的版本),由於每個版本的演繹都稍有不同,請自行?#123;節(例如,我說甚麼時候聽到某些樂器,你在家聆聽時發覺時間可能早了或晚了出現,並不是你的音響有問題,也許只是我們聽的唱片版本不同而矣。),還有,聽之前找一張管弦樂團排位的圖看看,用來了解樂器的定位。
分析部分我根據楊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賞》(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來寫,這是權威版本,國內和台灣好多評論都是根據這書寫(偷)的(香港例外,我們的唱片評論員有極豐富的想像力,他們會胡亂創作和胡說八道,他們有足夠的無知和失實,因此,讓香港人有足夠的材料被人取笑)。如果你習慣看字典一般厚的書,你可以買下來(兩本字典),如果你怕大書,楊民望有一本《交響樂欣賞入門》(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是前書的節本。
這篇文章主要是針對古典音樂的入門朋友,故此我盡可能不使用音響用語,實在不能不用時,請網友見諒,這些術語並不難理解。希望完全不懂古典音樂的朋友查查書籍,再不然運用一下自己的想像力吧,寫得不夠專業和准確的地方,也請方家雅正和見諒。(唉!免費午餐,寫得唔好都不要罵我!)
樂曲從一段遼闊的慢引子開始:這是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分成六個聲部的方式(每個聲部兩人)奏出的一支古老的贊美詩《主啊,拯救你的子民》(台灣譯為《天主佑民》)的旋律,它那安詳的步伐象徵著俄羅斯人民和平與安寧的生活。到了(1:18)左右,這個主題加入木管樂器,音響庄嚴、宏偉而有力。
緊張的氣氛在增長著,隨著(1:53)左右的一聲定音鼓,你會聽到低聲部出現一種驚惶不安的節奏,它帶來騷亂而激動的情緒,象徵法軍的入侵已打破俄羅斯人民安寧的生活。這時你可以聽到一個音?#123;柔和動人、如泣如訴的主題在雙簧管、長笛、單簧管和大管(2:46)聲部輪流傳遞。(2:53)和(3:01)左右,你會聽到鼓鈸對擊的聲音,音樂的速度開始不斷地加快,音響也不斷地增強,音樂進入一個小高潮。
在(3:12)左右,原先的不安情緒被一個描繪徵集俄羅斯軍隊的插段所代替,你會聽到急促的軍鼓聲(3:26),在小軍鼓背景的襯托下,木管樂器和法國號奏出一個號召性的合奏主題,這個主題經過幾次反復,隨後是一個短暫的休止(4:25)左右,音樂轉入快板部分(4:28)左右。
這時的音樂和前一段音樂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時音樂的速度極快,開始描寫兩軍決戰的場面,從這主題特意加強的重音和切分音中,彷佛可以聽到劍擊聲和馬蹄聲似的。當這個主題逐漸遍傳整個樂隊並發展到最高潮時,在(5:02)左右你會聽到擊鼓聲,到了(5:08)左右,法國號和短號相繼奏出《馬賽曲》,它的反復呈現用以作為法國軍隊侵入俄國的象徵。
兩支旋律在互相碰撞交錯後逐漸舒緩下來(6:04),接著出現的是同《馬賽曲》主題相異的兩個俄羅斯風格主題。(6:20)出現一支流暢、遼闊的俄羅斯民歌,訴說著俄羅斯人民對自己祖國的熱愛,以及他們不畏強暴、准備給予來犯的敵人迎頭痛擊的決心。留意這時樂團打三角鐵的聲音,你應該聽到足夠的泛音,如果你只能聽到暗啞的音色,不是你的唱片錄音欠佳,就是你的器材差勁。
另一個在(7:35)出現的主題是俄羅斯婚禮歌曲《在大門旁》,先由長笛和單簧管奏出,具有一種熱情的特性,在(7:53)左右你會聽到鈴鼓的聲音,它應該是澄清的。這投歌曲充分表現出俄羅斯人民即使在危難時刻仍然不失去蓬勃的朝氣和肯定自己力量的信心。和上面的俄羅斯旋律一樣,舒緩了緊張的戰斗情緒。
隨後一段(8:36)又是會戰場面的描繪,音樂顯示新一輪的搏鬥,銅管樂器和弦樂器錯綜交織,打擊樂器象徵刀光劍影的搏鬥,(9:08)開始,你會聽到多次擊鼓和擊鈸的聲音,而《馬賽曲》在後期會漸次減弱並逐漸消失,它的片斷只是加快了速度,時斷時續,後來在低音弦樂器的陰沉音?#123;襯托下轉入低音區(大管、低音長號和大號)。
(10:06)又出現我們熟知的兩個俄羅斯風格的主題,留意三角鐵的聲音。這段再一次強?#123;俄羅斯人民對入侵的敵人的勝利。(10:52)左右你會再聽到熟悉的俄羅斯民歌。緊接在《馬賽曲》(11:13)主題之後,樂聲的速度加快和加強,到了(11:47)出現第一聲炮響,接連出現五下炮聲,音樂轉入暴風驟雨般的下行樂句,至(12:36)停止,描繪最後的搏鬥和敵軍的潰逃,形象鮮明、逼真。
(12:37)左右,進入樂曲的尾聲,從引子的贊美歌?#123;主題開始,這時候,整個樂牶團R時添加進來的管樂隊以雷霆萬鈞之勢庄嚴而宏偉地奏出,你會聽到加入來的鍾聲,由於結合著管鍾的特別新穎的色彩,顯得更加威武堂堂,成為一首輝煌的勝利頌歌,象徵著斗爭的光榮結局。但是這首贊美詩的有力陳述屢次被會戰主題的一些急速的樂句所打斷(13:40),這些音階式樂句的重現,使人們又回想起過去同敵人的搏鬥。
最後,一個莊重而有力的主題響起來了,這就是格林卡的歌劇《伊凡?蘇薩寧》的終場合唱《光榮頌》的主題,(13:52)左右,配合十一響炮聲和教堂響起的鍾聲,它是俄羅斯人民最後勝利的宣告,整個樂曲就以這凱旋的歡樂頌歌作為結束。
六、簡介十個《1812》序曲版本。
(1)、MERCURY 434 36O-2
Antal Dorati指揮Minneapolis Symphony Orchestra(現已改名Minnesota Orchestra)的《1812》序曲,是我的首選。這只唱片多年位居TAS榜內,亦曾被企鵝CD指南(97/98年鑒)給予3星帶花的最高評價,並將它列為《1812》序曲的首選版本。香港陳瑛光的《CD聖經》也推薦此版本(好可惜,他的簡介離不開講炮聲)。
無可否認,此碟的炮聲是它賣點之一,而MERCURY公司大獲成功的原因,就在於它開創性地利用錄音技術,在樂隊的演奏中加入了真正的炮聲和教堂的鍾聲。這張唱片MERCURY公司一共錄制過兩次,兩次都是同一指揮和樂團。第一次錄音是在1954年,仍然是單聲道時代,炮聲是在西點軍校錄下拿破崙時期製造的古炮射擊聲,鍾聲則錄自耶魯大學校園內的大鍾;第二次錄音是在1958年,這時已進入立體聲時代,炮聲改為使用1775年法國製造的大炮,鍾聲則改用紐約河畔教堂的大鍾鍾聲。
MERCURY和TELARC都是分別錄制炮聲、鍾聲和樂團的演奏,然後進行混音。這張唱片由於錄音出色,效果傳神,而真實的炮聲有著震撼人心的效果,因此,單聲道時的製作,就已成為發燒友和音響廠家採用為試音碟。1958年的製作,運用了三支咪和三聲道的錄音機來進行錄音,錄音效果效果在當時是極先進的。黑膠時代,這張唱片就賣出超過200萬張,可謂MERCURY的鎮山之寶。
現時的CD版本是根據1958年的錄音母帶轉錄而成,以今日的錄音技術來看,這只碟的背景噪音稍大(放心,是我挑剔,也許你會不贊同)。其實,我最欣賞這張唱片並非它的炮聲(即使這張唱片不加入真實炮聲,我仍然覺得它是一流的)。Antal Dorati指揮Minneapolis Symphony Orchestra演繹很好。整體給人的感覺是非常流暢、富有動力和內涵。值得一贊是唱片的混音師,他將炮聲、教堂鍾聲等音效處理得很好,沒有喧賓奪主,配合樂團演奏,渾然天成,給人水乳交融的感覺。這只CD Track 2介紹錄音情況,挺好玩的。
HMV現時的減價項目,大概70元左右
(2)、TELARC CD-80541
對不起,我由始至終覺得TELARC出品的《1812》序曲不過爾爾,Erich Kunzel算不上大師級的指揮家,Cincinnati Pops Orchestra也不是世界一級樂團,但這並非我要批評的地方,因為我聽過Erich Kunzel指揮Cincinnati Pops Orchestra其他曲目,整體上仍給人活力感。
最可惜是這個《1812》序曲版本,正如TELARC部分錄音為人詬病一樣,它給我的感覺是整體協?#123;差勁,錄音不平衡,演奏音色暗啞,層次不夠分明,唯一的賣點是炮聲厲害,音效驚人,但炮聲不是評價一首管弦樂的重點啊!真的佩服這張唱片的代理,是他們的功勞,將一隻不怎麼樣的唱片吹成試音天碟,唉!清醒下啦!香港人。
當然,這只碟也並非一無是處,它收錄的炮聲音效相當驚人,經過DSD處理後,唱片的背景寧靜度也提高很多。此外,這張是唯一有SACD的唱片,如果你要聽音效,你要聽大炮聲,買這只碟吧!但假使我只能買一隻《1812》序曲,這只唱片顯然並非我首選。
正價貨品,大約100元左右。
(3)、RCA BVCC38126
Eugene Ormandy指揮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美國費城交響樂團)是我的另一心水選擇,假如你沒聽過Ormandy和費城交響樂團的大名,很明顯,你並不算古典樂迷。這個版本的錄音是我聽過這麼多版本中比較出色的一張,Ormandy指揮得不徐不疾,樂團演奏精彩,你能感覺到管樂與弦樂的結合的最高境界,聽《1812》序曲,你不應錯過這個感情真摰的版本。
正價貨品,大約100元左右。
(4)、RCA Living Stereo 09026-61246-2
Fritz Reiner 指揮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芝加哥交響樂團)也很出色,這位已故的指揮家被多位樂評人評為世界十大指揮家,他的指揮銳利,速度准確,這張唱片音響也非常光潔。聽過費城交響樂團的費城之聲,你怎能錯過芝加哥交響樂團的演奏呢?如果你有Eugene Ormandy的版本,把這張也買下來吧。聽這兩大樂團較技,絕對是賞心樂事。
正價貨品,大約100元左右。
(5)、PHILPS CD 442 011-2
聽老柴怎能不聽俄國指揮家的演奏呢?傑基耶夫(Valery Gergiev┲笓] Kirov Orchestra and Chorus的版本令人傾倒(99年傑基耶夫率領基洛夫歌劇院樂團及合唱團來港,有人看了嗎?),這位前蘇聯的指揮家,絕對是柴可夫斯基的理想演繹者,他指揮熱情,演奏充滿張力,唱片的錄音水平極高,音色優美,錄音平衡,你聽過RCA和PHILPS的版本,就明白我為甚麼批評TELARC了。
正價貨品,大約100元左右。
(6)、DECCA 443 094-2
這是Antal Dorati 指揮 Detroit Symphony Orchestra 的版本,聽過MERCURY 的版本後,也許你可以聽聽Dorati的這個版本,這張唱片雖非典範錄音,但屬於水準之作。這只CD還收錄了柴可夫斯基的義大利奇想曲、斯拉夫進行曲和哈姆雷特幻想序曲。
低價系列,大約55元。
(7)、DECCA 448 494-2
這是Zubin Mehta指揮 Los Angles Philharmonic Orchestra的演出,Mehta的演出很有感染力,特別是末段的演出,令人贊賞,同屬水準之作。這只CD還收錄了柴可夫斯基的斯拉夫進行曲和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曲。
低價系列,大約55元。
(8)、UNIVERSAL 469 611-2
小澤征爾(Seiji Ozawa)指揮Berlin Philharmonic的版本不是《1812》序曲的權威版本,但音色平衡,小澤也指揮得很好,這只CD除了這首序曲外,還收錄了柴五交響曲。假使你因為印刷不夠精美,少人談論而看輕這只CD,那真的很可惜。
環球出版的這系列CD很便宜,才39元一隻,外地比香港貴一點,這個價錢,你買了絕不後悔。千萬不要看輕這批低價CD,全是一流指揮和頂級樂團,是古典音樂入門者最佳選擇。新手買碟,不要盡信廣告甚麼「天碟王」的宣傳,一流的演奏家和樂團的合約都在大公司手裡,你買的「天碟王」有可能只是誇張的音效,平庸的演奏,根本不能提高你欣賞音樂的水平。
極低價系列,訂價39元。
(9)、HUGO HRP 750-2
這只CD是葉詠詩指揮中國中央交響樂團,假如你愛國愛港,那這只碟你一定要買下來。但坦白說,這個版本從指揮到樂團的水準離世界級仍有一段距離,而且是一段頗長的距離。葉詠詩的指揮一板一眼,欠缺感情,這個版本的錄音也不理想,隨便舉個例,你聽聽打三角鐵的聲音,好像漏了「三角」兩字,泛音不足,變成「打鐵」聲。不過,前面的「畫展」好一點,所以爭回一點分數。
雨果正價系列,80元至90元左右。
(10)、普羅藝術 POLOARTS POLO CLB-86033-2
Vladimir Fedoseev指揮Moscow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莫斯科廣播交響樂團)的版本比想像中好,Vladimir Fedoseev的名氣比不上Valery Gergiev,Moscow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也不能和列寧格勒愛樂樂團相比,但有機會你一定要聽聽這個版本,俄國佬演奏老柴,感情演繹俱佳,加上這是日本仔的母帶,運用了K2錄音技術,只花了人民幣35元,收貨有餘,真的,這只唱片很便宜。還有,你一定要聽第二首「如歌的行板」,這才是柴可夫斯基的精彩作品。
內地近年有不少好的唱片品牌,普羅藝術是其中一家,這家製作室出品大部分是日本JVC提供母帶,在國內生產,他們的唱片好多都運用K2 技術,售價便宜,值得留意。
平價系列,人民幣35元。
如果你一點頭緒都沒有,而要我介紹買那隻CD時,下面也許可以作你的參考:
1. 如果你喜歡聽真實炮聲,買第(1)、(2)吧。
2. 如果你喜歡整體平衡效果,買第(1)、(3)、(4)、(5)吧。
3. 如果你喜歡靚聲錄音,買第(2)、(3)、(4)、(5)吧。
4. 如果你要買平價貨,買第(8)、(10)吧。
5. 如果你有錢,把所有都買下吧,在香港,你隨時找到十隻以上的《1812》序曲版本。
還有沒有其他版本呢?當然有,而且有好多好多!在這就介紹這么多吧!
9. 法國1812年生產滾珠鍾
問什麼
10. 《1812年序曲》中代表法國軍隊的音樂主題和演奏樂器
音樂主題是:法國的國歌《馬賽曲》。代表法國軍隊侵入俄國
樂器是:長號,圓號,大管。總之,已管樂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