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chateau beauchamp 2010bordeaux 紅酒價格
法定產區名稱為波爾多首酒區(Premieres Cotes de Bordeaux)的一支次產區波爾多AOC,比波爾多大區AOC稍高級一點,國內合理售價150左右。
㈡ 紅色澳洲人紅酒2010年的多少錢一瓶
紅色澳洲人很久的二零一零年的一瓶的價格應該是在四百塊錢
㈢ 法國原裝原瓶進口紅酒 2010巴圖波爾多aoc級干紅葡萄酒多少錢一瓶
300左右就最多了,再高的話就屬於上當了!
㈣ 澳大利亞進口卡利西拉2010年750毫升葡萄酒多少錢
2012的貴一點,因為拿過金獎,口感杠杠的!
㈤ neyen紅酒2010款多少錢,求大神告知
根據背標信息判斷是不準確的。
1、正規行業的極少在原裝原瓶進口紅酒的背標寫:高級 這詞,因為法國酒沒這類級別;
20、「查理」一詞判斷,也多為國內的灌裝酒。
綜合感覺:灌裝酒、不值錢、不好喝!
㈥ 拉菲傳說波爾多2010紅酒要多少錢
市場價通常在180到200左右
㈦ 法國原瓶進口 2010波爾多干紅葡萄酒酒庄特選aoc級多少錢一瓶
單憑年份和級別是看不出來的具體的價格的,主要是要看酒標,才能更好的判斷他的價值。
普通的波爾多AOC級別的,市場零售價應該在100元左右吧。
㈧ 2010年生產的紅酒能喝嗎紅酒有保質期嗎
一般而言,紅酒是抄有保質襲期的,背標保質期一般為10年。那為什麼保質期是10年呢?這是因為我國《食品法》為了保證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問題,與其他食品一樣,設定進口葡萄酒的最大保質期為10年。所以大家心中就有答案了,放了10年確實是可以飲用的。但是有專家介紹,3-5年是最適合喝的。
過了保質期的葡萄酒照樣能喝么?事實上,過了保質期的葡萄酒照樣能喝。外國人的葡萄酒商標上,不標明保質期,沒有保質期的概念。按國人的理解,在保質期以內的葡萄酒,應該是澄清的,不得渾濁,不得有沉澱,口感效果也應該是最好的。
㈨ 2010年的進口葡萄酒市場數據!
中國90%的進口包裝葡萄酒(2升以下)來自於以下6個國家:法國、澳大利亞、義大利、西班牙、美國和智利。法國酒穩佔中國市場46%的市場份額,遠遠拋離僅以16%份額而占據第二位的澳大利亞。
三級制劃分「國產酒」
進口葡萄酒在中國已經連續五年保持快速增長,由於門檻不高,很多人都熱衷於分享這塊肥肉,除了酒行業的門外漢,也有本地的葡萄酒企業,在過去幾年他們對進口葡萄酒業務的態度都比較保守,總是希望在自身品牌和進口產品之間取得平衡,以自身品牌做主打,輔以進口品牌。可惜這種策略本身就先天不足,因為本地品牌的價格定位往往都比同類的進口產品高,出現「自打嘴巴」的情況,從而制約了本地葡萄酒廠「雙軌發展」的計劃。
這種局面也不是沒有出路的,筆者在去年就聽到幾家主要葡萄酒廠在海外爭相並購,除了引進海外品牌,也是給自身品牌提供一條出路,就是在「國產」這個領域之外,再開辟一條既是自有品牌,但卻是在海外生產的產品線,這條產品線名正言順打著進口酒的旗號,可以是進口散酒然後再國內灌裝,也可以是原瓶進口,牌子不變,都是我們消費者熟悉的自有品牌。這樣的做法是否可以成功,筆者不好判斷,但起碼可以把現在市場上面的「亂局」合理化,就是把國產酒重新定位為「入門酒」,再高一個級別就是把使用進口散酒在國內灌裝的產品定位做「中級酒「,然後最高端的就是那些純進口的「外產酒」,以上的三個級別也可以使用同一個品牌,消費者就更容易識別。這種「三級制」的做法我覺得是很合理的,關鍵就是如何面對眾多進口品牌的競爭,在價格和推廣方面凸顯優勢。
對澳大利亞散裝酒需求強勁
如果光從原瓶進口的數據來看,澳大利亞酒的表現在2010年是比較差的,只有28%的增長,遠遠低於市場的平均值,原因不用多說,主要是因為澳元的匯率在過去一年都在高企,影響到這個國家的整體出口。可是如果我們同時看看散裝酒的進口量,澳大利亞酒還是相當可觀的,有68%的增長,達到了32萬噸(約362萬箱)。
2010年,把法國酒原瓶酒跟散裝酒算在一起,進口量831萬箱,澳大利亞酒也達到628萬箱,法國酒的領先優勢就沒有那麼明顯了,這代表著中國對澳大利亞散裝酒的需求很強勁,盡管匯率高企,願意使用澳大利亞散酒的國內企業還是有增無減,尤其是用在國產品牌的高端酒上面。原因可能是澳大利亞葡萄酒那種濃郁果香型的風格已經被酒廠和消費者所接受,其它國家的產品暫時難以取代。如果法國酒在中國暢銷的原因是消費者普遍認同法國有著生產優質葡萄酒的悠久歷史,那筆者認為澳大利亞在口味上已經贏得不少消費者的認同,他們覺得葡萄酒的首要口味特徵就是果香。
智利酒是未來的機會
智利多年以來都是中國散裝酒的供應大國,排名數一數二,但智利的原瓶進口酒卻一直未能在我國取得雙位數的市場份額,甚至還落後於義大利,這讓筆者感到有些失望,因為筆者一直都覺得智利酒的性價比是最好的(要不然也成為不了中國散裝酒的供應大國),而且中國和智利之間還有自由貿易協議,進口酒的稅率有額外優惠,但可能消費者對智利酒的口感印象不深,加上智利品牌推廣的力度比不上法國和澳大利亞,所以表現還是不夠理想,但這也意味著行業裡面的一個發展機會。
中國消費者的自信心有待提高
過去一年比較遺憾的事就是以「拉菲堡」為首的法國名庄酒被炒得太高,開始不理性,不要說「性價比」,就是把「稀缺性」和「品牌價值」這兩大因素也考慮進去,這些酒的價格也是跟現實脫節。
撇開投機的行為不談,對這些名庄酒的強大需求反映了中國消費者自信心還是比較低,盡管有錢,但消費卻缺乏了自己的風格,自己不懂,也怕別人覺得他不懂,所以只能盲目跟風。要消費者建立起自信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靠整個行業共同努力,所以筆者特別敬重行業裡面那些多年以來一直熱心和無私推廣葡萄酒文化的人。筆者相信未來一年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還會陸續給我們帶來驚喜,行業將在文化推廣和商業行為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
㈩ 2010年罐裝進口紅酒過期了嗎
沒有,一般紅酒保質期10年
我買過的拉菲小馬仕美樂,就是灌裝進口,保質期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