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從瓶裝包裝上分辨是不是進口紅酒
消費者在正規超市或者在酒淘淘線上商城購買葡萄酒,可依據酒標進行初步判斷回:葡萄酒標是酒的身份答證,上面標示了有關這瓶酒的重要信息,也是在選購葡萄酒時的重要依據。我們通常可以看到兩種葡萄酒標:一種是原產國酒廠的酒標簽(正標),一般為所產國家的官方語言或者英語;另一種則是進口商或者是原產國酒廠按進口商及政府的規定附上的中文酒標簽(背標)。
其實對於通關制度不太了解的消費者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進口葡萄酒應該標示的是外文,酒標上如何會出現中文呢?是不是假酒?」其實不然,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所有的進口食品都要加中文背標,否則是沒可能合法通關,更不允許在市面上銷售的。有些不進超市或是不在市面上銷售的進口葡萄酒,根本就沒有背標。尤其是那些小酒庄,因為他們早已經被私人訂購完了,不屬於通過合法安全渠道通關進口。
當然,在展會上、有些活動中,我們就可能看到沒有背標的葡萄酒,因為這些進口葡萄酒不是用於銷售目的的。比如:駐華領事館或大使館自用的葡萄酒、免稅店銷售的葡萄酒、或者是自己出國旅遊帶回的葡萄酒,也都是不要求貼中文背標的。所以,沒有中文背標,也並不能說明就是假酒。
Ⅱ 紅酒原裝進口和原瓶進口有什麼區別
原裝進口與抄原瓶進口本質沒什襲么區別,一般來說,進口紅酒分兩種,一種是原裝原瓶進口,另一種是原液進口。
一、原裝進口紅酒
原裝進口又叫原瓶進口,一般指這瓶酒紅酒從葡萄種植、採摘、榨汁、發酵、窖藏等全部製作的過程,包括紅酒裝瓶、酒瓶標簽及內外包裝,都全部在原產國完成的。
這種酒在運輸進口的過程中,它不會受太多外界的影響,其品質較為穩定,質量有保障。
像傲魚紅酒就是智利原裝原瓶進口紅酒品牌,其質量有保障。
二、原液進口紅酒
原液進口紅酒,又叫原酒進口紅酒、原桶進口紅酒。這種紅酒製作過程都在原產國完成,然後品牌方通過購買原液,用桶裝直接運輸到中國,然後在中國再進行分瓶灌裝。
這種進口紅酒,其成本較低,酒液在運輸過程受太多影響,容易暴露在空氣中,酒體不穩定,且有稀釋勾兌的可能性,質量難以保障。
很多人喜歡通過酒標去判斷這瓶酒是原瓶進口還原液進口,其實這沒有必然的聯系的,且很難分辨是真是假!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看海關證書,原裝原瓶進口酒會標明進口的數量(瓶)或多少箱。而原液進口紅酒則是標明多少桶或多少噸。這個最簡單最直接的辨明方法,也是做不了假的。
以上是傲魚酒庄對原裝進口紅酒與原液進口紅酒的區別的解答。
Ⅲ 如何從紅酒包裝辨別進口酒的真假
現在紅酒市場確實比較亂,但是通過中文背標的細節,還是能辨別一些的。
海偉酒類交易市場的酒品在國內做的很規范,所有酒品都經過檢驗檢疫,並且背標在國家檢驗檢疫局備案合格。
根據《發酵酒及其配製酒》(GB2758-2012)和《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11)規定,進口葡萄酒中文背標必須包含以下內容:
強制標示內容:即「國家檢驗檢疫局」規定必須顯示在中文背標上的內容:
(1)酒名稱:應在背標的醒目位置,清晰地反映正標中所顯示的所有關於此葡萄酒真實內容,酒庄或酒品名+葡萄品種。如圖:赤隴+黑曼羅紅葡萄酒
(2)配料清單:一般以「原料與輔料:葡萄汁,二氧化硫」的形式呈現。
(3)酒精度:如,13%vol。
(4)生產商名稱和地址:如圖:酒庄名稱和下方地址(可用原文)進口商的名稱和地址:如圖:名稱:天津保稅區海偉酒類交易市場有限公司
(5)日期標示。
(6)貯存條件:如,室溫避光卧放或倒放。(這里不是真正專業教你方法,而是相關政府部門給出的標准)
(7)凈含量:標准瓶為750ml。
(8)警示語:過量飲酒有害健康(強制標示)。
Ⅳ 紅酒進口包裝要求,如何操作進口紅酒
紅酒的話,無非就是幾個點,第一,標簽備案,第二,申報價格,第三,進口商和發貨商的資質
Ⅳ 進口的紅酒葡萄酒帶有包裝盒的嗎
你好,酒類包裝,像紅酒、葡萄酒等一般都是國內自己做包裝的多。 1.這樣也避專免了酒盒的款式屬固定性,不能根據自己的觀點來配包裝盒===靈活性 2.可以做出自己個性的包裝盒,能夠更好的針對市場行情來捕捉銷售機會 3.國外生產的包裝盒,不僅成本比國內的高,同時還要加上關稅;再有,消費的眼光不同,往往他們感覺非常好的包裝盒 ,在國內卻根本沒有人要. 4.不管從價格方面,還是從市場需求方面分析,國外生產包裝盒,正常情況是不大可能的. 5.但是有些情況另外,比如名庄酒,其他高檔酒,仍然有帶有包裝盒的,比如真正的拉菲年份酒. 6.進口酒一般是不帶包裝盒的,國外很多酒盒都是中國出口的。
Ⅵ 原裝進口紅酒有哪些包裝方法
您好來,
不知道您指的包自裝方法是銷售時的包裝還是進口運輸過程中的包裝?
如果是進口運輸過程中的包裝主要可以分兩類,木質包裝和不含木質包裝。
通常紅酒就是在國外酒庄灌裝好了的話,通常會用紙箱裝上,跟啤酒箱一樣,然後就會放到集裝箱內;或是將紙箱堆疊放在托盤上,方便用叉車裝卸。
有部分價格高的紅酒就會採用木箱代替紙箱,並在內裝好填充物,防止運輸過程中的碰撞。
請注意,如用了木質包裝,所有的木具都必須在出口時辦理熏蒸,獲得熏蒸證明,否則進口到國內時很可能會拖延清關甚至無法進口的情況。
另外集裝箱內的溫度是會比較高的,可以適當做些降溫措施,如有需要,可以繼續聯系。
Ⅶ 原瓶進口的葡萄酒送人怎麼包裝
如果領導懂酒 就直接告訴TA 酒的來源,談談酒的本質比較好。
如果非要加包裝 就到高級百貨公司或者高星酒店 給包裝一下即可。
如果還有條件 可以加高級木質盒子 千萬別用仿皮質的什麼盒子 不利於突出本質。
關鍵是說清 有關你這酒的重點信息就OK.
Ⅷ 進口紅酒在國內包裝合法嗎
這樣是可以的,但是要註明實在國內分裝的。
Ⅸ 進口紅酒如何判斷是原瓶進口還是國內灌裝
有這個顧慮的非常常見,下面是我在「海偉酒類講堂」上面學習到的知識,分享給你:
原瓶BottleWine :從採摘葡萄到封裝,酒庄一手包辦。從選種育苗、鬆土除草到每年的剪枝整形等等,還要提心吊膽祈禱自己的葡萄不要染了病毒蟲害,不要經受暴雨颶風乾旱等天災,仔細考慮是否施肥灌溉防霜凍等等!總之,為了培育出茁壯健康的葡萄,面對令人崩潰的各項工作,酒庄真的操碎了心!
秋日陽光明媚的一天,酒庄就聘請有經驗的臨時工人去把葡萄摘回來,這些工人一個小時幾十歐人工,比你我掙得多多了……葡萄摘回來以後細心釀造,根據不同的葡萄酒類別決定是否需要陳年,然後裝進各式各樣的葡萄酒瓶里,封好木塞或螺旋蓋等等,貼好標簽,就可以准備上市出售了。還有一種情況,是一些懶得自己整葡萄園或是自家葡萄產量不夠的酒庄,會選擇向其它酒庄購買葡萄。有需求就會有供給,一些人只種葡萄不釀酒,把果實賣給有需要的酒庄。酒庄買了葡萄釀好酒後進行裝瓶發售。這一類凡是酒庄一手包辦的葡萄酒進口到中國,我們稱之為「原瓶進口」。通常來說,從外國酒庄原瓶進口的葡萄酒標簽和木塞上都會有類似原產地的信息。比如我們比較重視的法國葡萄酒酒瓶上就通常會寫有「Mis en bouteille au chateau」的字樣,意思是「在酒庄裝瓶」。
灌裝BulkWine:釀好了整桶整箱出口,到目的地再裝瓶
什麼是灌裝酒?嚴格來說,通過集裝箱(如國外標准罐式集裝箱或集裝箱液袋等)運輸,到達目的地後才進行二次包裝的葡萄酒稱為灌裝酒。
酒庄為什麼不裝好瓶再出口?你們知道嗎,國外人工真的很貴啊!玻璃瓶太重運費真的很貴啊!售價本來不高的酒裝好玻璃瓶成本高了,進口報價時稅費也很貴啊!酒庄莊主拿著算盤,算了一筆數以後,覺得還是賣Bulk Wine比較劃算。
桶裝酒的發展是有多個原因的:
1. 出口酒庄混釀的品種不屬於當地法定品種,所以法律不允許酒庄裝瓶貼標出售;
2. 出口酒庄產能過剩,按照計劃裝好大部分酒,剩下部分沒人要;
3. 進口酒庄自家葡萄酒的品質或數量不理想,需要進口別家的桶裝酒撐一下場面;
4. 進口酒庄有機會采購品質不錯的葡萄酒原液,打造出穩定的葡萄酒品牌。
理論是可控的,人心是不可控的。
在很久以前,因為運費低廉、窖藏壓力小,許多優質的酒庄都會用Bulk Wine的形式把酒運給自己的經銷商,再由經銷商自己裝瓶出售。後來酒庄們發現,越來越多的經銷商開始往酒里勾兌,打著酒庄們的名義以次充好出售勾兌後裝瓶的葡萄酒。酒庄氣的兩眼發白,這是要砸了自己幾百年的招牌啊,不行不行,還是在酒庄裝好瓶再出售吧。
實BulkWine很好賺。比如西班牙、南法、南澳、智利等許多國家地區的進口葡萄酒原汁按噸出售,售價一般從幾千塊到上萬不等,買回來後一噸可以得到一千多瓶750毫升每瓶的紅酒,這些酒放到超市裡賣幾十上百塊不等一瓶。扣除所有成本,我的天不管怎麼算都還是翻幾番地掙錢。
這樣看來灌裝酒好像都好差啊!我這么風流倜儻怎麼能喝灌裝酒呢!
小夥伴們冷靜,灌裝葡萄酒當中也不乏口感不錯的成品,只要進口經銷商挑好合適得供應商,運回來以後自己不搞小動作,乖乖裝瓶並以一個足夠合理低廉的價格出售,我們就要看在性價比的份上以寬容開放的態度接受它們。但很不幸,勾兌成為了經銷商賺錢的訣竅。中國有那麼些良心不會痛的酒商,從國外進口葡萄原汁,在公海的遠洋漁船上勾兌加工,灌入有原裝進口商標的酒瓶後,再冒充進口酒進入海關檢驗、完稅和銷售,賣給自己善良可愛的同胞。這里的灌裝酒,變成了葡萄酒造假的原材料。最可怕是它們可能手續是齊全的,你得開了瓶,然後喝到垃圾酒的品質,才發現自己買的酒貨不對標。
現如今,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完善和人們品鑒葡萄酒水平的提高,這種不道德的商業行為已經越來越少了。(這句話是我為部分真的用心在做生意的小夥伴們加的,希望大家買酒選值得信賴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