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國葡萄酒沒有條形碼,背標,能是真的不謝謝了 大師
這款酒是Chateau Liouner(利務內酒庄)旗下的一個散裝酒品牌,位於上梅多克產區的Listrac。他們在法專國也是有銷售的。屬沒有背標和條形碼是有可能的,就像樓上說得那樣要看酒的出貨渠道。標簽上看不出你這瓶酒具體的罐裝地,所以無法確定是在法國罐裝的還是散裝進到國內罐裝的。
2. 公司賣紅酒,可是拿到的紅酒沒有中文背標,應該怎樣貼中文背標是要到什麼地方購買有什麼要求嗎
按照國家進出口商品,國家衛生部和國家商標法的規定,進口酒的中文標示內容必須包括十項內容,但是分為二種情況:
一種是原產國酒廠的酒標簽(就是一般所說的正標),這個正標的文字可以是原產國的官方語言,或者國際通用語言。
另一種則是進口商或者是原產國酒廠按進口商及政府的規定附上的中文酒標簽(背標)。如果產品銷往中國,那麼這個標示必須是中國官方語言文字,也就是中文。
辨別是否是真的進口酒,完全可以查詢酒瓶上的商標條形碼,這是唯一的認證方式。
一: 酒標簽常見的內容有以下幾項:
(1)葡萄品種;
(2)葡萄酒名稱;
(3)收成年份;
(4)等級;
(5)產區;
(6)裝瓶者;
(7)酒廠名;
(8)產酒國名;
(9)凈含量;
(10)酒精濃度。
二:各項內容的具體解釋:
1、葡萄品種
並不是所有葡萄酒瓶上都會標示葡萄種類。澳、美等生產國規定一瓶酒中含某種葡萄75%以上,才能在瓶上標示該品種名稱。傳統的歐洲葡萄產區則各有不同的規定,如德、法,標簽上如果出現某種葡萄品種名稱時,表示該酒至少有85%是使用該種葡萄所釀制的。新世界的酒標上較常看到標示品種名稱。
2、葡萄酒名稱
葡萄酒的名稱通常是酒庄的名稱,也有可能是庄園主特定的名稱,甚至可能是產區名稱。
3、收成年份
酒瓶上標示的年份為葡萄的收成年份。歐洲傳統各產區,特別是在北方的葡萄種植區由於天候不如澳、美等新世界產區穩定,所以品質隨年份的不同有很大的差異。在購買葡萄酒時,年份也是一項重要參考因素,由此可知該酒的酒齡。如未標示年份則表示該酒由不同年份的葡萄混成,除了少數(如汽酒、加度酒等)例外,都是品質不算好的葡萄酒。
4、等級
葡萄酒生產國通常都有嚴格的品質管制,各國的酒等級劃分方法不同,通常舊世界的產品,由酒標可看出它的等級高低。但新世界由於沒有分級制度,所以沒有標出。
5、產區
就傳統葡萄酒生產地來說,酒標上的產區名稱是一項重要信息。知道是某產區的酒,就大略知道該酒的特色、口味。某些葡萄酒產地的名稱幾乎等於該瓶酒的名氣。
6、裝瓶者
裝瓶者不一定和釀酒者相同。釀酒廠自行裝瓶的葡萄酒會標示「原酒庄裝瓶」。一般來說會比酒商裝瓶的酒來得珍貴。
7、酒廠名
著名的釀酒廠常是品質的保證。以布根地為例,同一座葡萄園可能為多位生產者或酒商所擁有,因此選購時若只看產區,有時很難分辨出好壞,此時酒廠的聲譽就是一項重要參考指標。而新世界的產品一般生產者和裝瓶者都是同一企業。
8、產酒國名
該瓶葡萄酒的生產國。
9、凈含量
一般容量皆為750ml,也有專為酒量較小的人所設計的375ml、250ml和185ml容量的葡萄酒和為多人飲用和宴會設計的1500ml、 3000ml和6000ml容量的產品。
10、酒精濃度
通常以(。)或(%)標示酒精濃度。葡萄酒的酒精濃度通常在8%-15%之間,但是波特酒、雪莉酒等加度酒的濃度比較高(約18%-23%),而德國的白酒酒精含量一般較低(10%以下),且酒帶有甜味。
3. 關於進口紅酒背標的問題
1。進貨的渠道不同(簽訂協議的對象不同),有些經銷商為了豐富種類,而又出版於資金及銷量的權考慮,會通過其它渠道貨。這種貨由於不是和酒庄直接簽訂銷售協議的,而是向國外的經銷商里直接拿的現貨,所以往往是原裝的背標再貼上中文標簽的,而直接貼中文背標的是期貨(而拿期貨的大多都是有大量流動資金的大公司)2。真假和背標的關系不大(如果真要造假,在外觀上是看不出的),反而是原文背標貼中文標簽的走私可能性要比中文背標的大,只要不是假酒,走不走私的和消費者是沒關系的,這是經銷商和稅務局的事。要確定一個批次的酒是否走私只能去海關或工商的內部網上查詢,外網上是查不到的。3。條碼可以查詢到酒的原產地,條碼的前三位數是國家的代碼,而後面的幾位數代表的是具體的地區。外網上只能查到國家,而其它具體的信息只能在內網上查到。
4. 外國進口葡萄酒沒有外文背標,是假酒嗎
並不是所有的進口葡萄酒都需要外文背標,我國法律對進口食品飲料的外文背標也沒有版強制性規定。因此,即使有的權進口葡萄酒自帶外文背標,進口商在貼中文背標時,也可以將其覆蓋。
另外,有的葡萄酒進口商跟國外葡萄酒生產商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甚至獲得了酒庄全部酒款或者某些系列酒款的國內獨家代理權。那麼酒庄在生產這些葡萄酒時,就已經知道這些葡萄酒就是為中國市場生產的。這個時候,酒庄可以在裝瓶後,直接貼上中文的酒標(進口商會直接把翻譯好的背標發到國外),如紅酒世界電商的干露酒庄羊駝(Concha y Toro Vicuna)系列葡萄酒。這樣,這批葡萄酒不會銷往其他國家或地區,只能銷往中國,而且也省了一道程序(國內進口商不必等葡萄酒到國內保稅倉之後,再派人去貼一次酒標了)。
也就是,進口葡萄酒一定要有中文背標,但不一定要有外文背標。
5. 進口紅酒為什麼沒有條形碼和背標
忘記貼牌,水貨,國內貼牌,國內灌裝,或者假酒,都有可能
6. 為什麼有些原瓶進口的葡萄酒沒有中文背標
原裝進口酒必須有正標和背標,而且背標上必須有中文標識,這樣才能通過海關。
根據《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有中文標簽;依法應當有說明書的,還應當有中文說明書。
標簽、說明書應當符合本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並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條規定的,不得進口。
同時,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但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6)進口紅酒沒有背標擴展閱讀:
葡萄酒的好處:
1、滋補
葡萄酒中含有糖、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這些都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元素,它可以不經過預先消化,直接被人體吸收。特別是對體弱者,經常飲用適量紅葡萄酒,對恢復健康相當有利。此外,經常適量飲用紅葡萄酒還能預防衰老、延年益壽。
2、助消化
葡萄酒能刺激胃酸分泌胃液,每60-100克葡萄酒能使胃液分泌增加120毫升。葡萄酒中單寧物質,可增加腸道肌肉系統中平滑肌肉纖維的收縮,調整結腸的功能,對結腸炎有一定療效。甜白葡萄酒含有山梨醇,有助於消化,防止便秘。
3、幫助減肥
葡萄酒有減輕體重的作用,每升干葡萄酒中含525卡熱量,這些熱量只相當人體每天平均需要熱量的1/15。飲酒後,葡萄酒能直接被人體吸收、消化,在4小時內全部消耗掉而不會使體重增加。所以,經常飲用葡萄酒的人,不僅能補充人體需要的水分和多種營養素,而且有助於減肥。
7. 進口紅酒的背標一定要是中文的嗎
為了能夠讓消費者更方便地挑選到自己喜歡的葡萄酒,我國的《食品安全回法》進行了如下規定。答
進口食品必須貼有中文背標。進口葡萄酒也屬於進口食品,所以必須貼上中文背標。可以說,凡是通過正規渠道進口的、用於市場流通的進口葡萄酒,都必須貼有中文背標。這樣一來,消費者便能從背標上獲取葡萄酒的相關信息,從而保護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不過,國家只是規定了進口葡萄酒在進入中國市場前要有中文背標,卻沒有說,一定要在哪個環節中把背標貼上,也沒有規定一定要有外文背標。因此,有些葡萄酒不是用於銷售目的的,比如:展會上、某些活動中用的葡萄酒。其他情況,如駐華領事館或大使館自用的葡萄酒、免稅店銷售的葡萄酒、或者是自己出國旅遊帶回的葡萄酒,也都是不要求貼中文背標的。
8. 是不是所有進口紅酒都要有中文背標,如果沒有,是不是意味著這款酒是通過不正當途徑流入國內的,還有,...
不一定,送去商檢的確都必須要中文背標,但是有些商家在商檢過後會把貼上的中文背標撕掉,用原來的英文背標,以達到誤導消費者目的。至於國產紅酒,其實不怎麼出口。而且就是出口,也是到岸後才貼標。
9. 進口紅酒沒有任何背標是怎麼回事,酒瓶背後光光的,什麼也沒有/
進口葡萄來酒銷售到國內自後,只有貼了中文背標,並註明成分等才允許銷售。
按照國家進出口商品,國家衛生部和國家商標法的規定,進口葡萄酒的中文標示內容必須包括十項。其中進口商或者是原產國酒廠按進口商及政府的規定附上的中文酒標簽(即背標)。如果產品銷往中國,那麼這個標示必須是中國官方語言文字,也就是中文。
當然原產國酒廠的酒標簽(就是一般所說的正標),這個正標的文字可以是原產國的官方語言,或者國際通用語言。
進口葡萄酒的中文標示十項內容:葡萄品種;葡萄酒名稱;收成年份;等級;產區;裝瓶者;酒廠名;產酒國名;凈含量;酒精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