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代理進口紅酒利潤高不高啊
在很久以前,抄進口紅酒作為高襲端的奢侈品,雖不在廣大消費者中流行,但因酒品售價高昂,其當時代理進口紅酒生意的利潤空間也是相當大的。
現在的進口紅酒雖沒以前被捧得那麼高,但其價格卻被越來越多消費者所接受,其銷售群體更廣,基數更高,利潤反而更大!很多消費者在聚會場所,朋友聚餐、在家收藏都會選擇紅酒偏多。所以說紅酒市場生意是非常可觀,利潤也是非常大的。
② 中國葡萄酒企業毛利率為什麼比國外高
不知道你問的是做國產葡萄酒還是進口葡萄酒的企業,就拿進口葡萄酒專企業來說:
1、層層屬分銷,標價不斷升高,終端消費者購買到時已經是比成本翻了好幾番的價格;
2、行業信息與價格信息不夠公開透明,行業內部的人才知道具體的成本和定價原則,早期的葡萄酒進口商甚至隨意定價,現在這種情況已經好很多了;
3、在國外,葡萄酒是日常酒類飲料,跟啤酒在中國的地位一樣,尤其是在法國、西班牙、美國等葡萄酒釀造國家,你賣貴了根本沒有人買。在中國,進口葡萄酒相對來說還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能喝得起名庄酒更是了不得,因此,你賣便宜了,反而讓人質疑其真假。
③ 一般進口紅酒的利潤怎麼樣
一般來說你的批發價格到零售價格利潤率最少百分百
④ 國外進口的紅酒利潤空間有多大進貨價和賣價的中間差額是多少
不知道你問的是那一部分
1:利潤空間看你是做哪一種經營 比如 進口商15% 代理商專20-30% 經銷商30-50% 門店屬30-50% 飯店50-100-200% 夜店200+%
2:進貨價和賣價的中間差額多少就是利潤空間 可以自己算
3:區別就是一些流行品牌賺的會少一些 但是量大 比較難淘的酒的加價率可以高一些
⑤ 我想問一下,直接從國外進口紅酒,再批發給經銷商,利潤有百分之多少
如今中國產業信用危機,造成許多進口商暴利批發,他們都是結盟的,互內相介紹供應商,有許容多穿金戴銀,開豪車,住別墅,生活十分奢靡,收入最低的都有幾萬人民幣一個月,大多人都相信,只要是國外的貨就是好貨,大多人也不知道進貨渠道,如果沒有中國人給你介紹,靠自己到國外去找,成本會很高。現在各路人才紛紛轉行進口批發,有些大學生還輟學去搞
⑥ 進口紅酒的利潤究竟有多大
這個要看你找的貨源了,源頭便宜,售賣價格差不多,當然你利潤就高了呀
⑦ 進口紅酒需要繳納哪些稅費稅率是多少
一、葡萄酒進口HS海關編碼:2204210000
1、關稅:14%(葡萄酒的關稅百分比) 。關稅計算方法=海關核定的關稅完稅價格×14% ;關稅完稅價格一般為CIF價(就是到岸價格,包括成本、保險和運輸費用),但若中國海關對企業申報的CIF價表示懷疑,會參照同期同類的商品價格核定
2、增值稅:17% 。 增值稅計算方法=組成計稅價格×17%
3、消費稅:10% 。消費稅計算方法=組成計稅價格×10%,
4、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消費稅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是進口環節計算增值稅和消費稅的依據) 假設海關核定一支進口紅酒的關稅完稅價格為100元,計算過程:
①、關稅=100×14%=14(元);
②、組成計稅價格=(100+14)÷(1-10%)=126.67(元);
③、進口環節應納增值稅=126.67×17%=21.53(元);
④、進口環節應納消費稅=126.67×10%=12.67(元);
⑤、進口環節稅負=14+21.53+12.67=48.2(元);
⑥、所以,100元的進口紅酒,在進口環節繳納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合共48.2元,占進口紅酒價格的48.2%。
5、通常進口紅酒的關稅與國家之間的貿易關系也有一定的關系。比如「智利」葡萄酒出口到中國只繳納增值稅與消費稅。
進口報關流程
一、客戶提供到貨通知書、正本提單或電放保函及換單費、THC費等給我司,由我司代客戶到所屬船公司換取進口提貨單。
二、准備進口報關所需單證
1、必備單證:貨物裝箱單、發票、合同一式一份、報關、報檢委託書各一份。
2、從歐盟、美國、韓國、日本進口貨物,如是木製包裝箱的需提供熱處理證書或植物檢疫證書,如是非木製的提供無木製包包裝。
3、稅則所規定的各項證件(如進口許可證、機電證、重要工業品證書)
4、有減免稅手冊的提供減免稅證明手冊。
三、進口申報後如海關審價需要,客戶需提供相關價格證明。如信用證、保單、原廠發票、招標書等海關所要求的文件。
四、海關列印稅單後,客戶需在7個工作日繳納稅費。如超過期限,海關按日計征滯納金。
五、報關查驗放行後,客戶需及時到我司繳納報關、報檢代墊代辦費。
六、貨物到港後十四日內必需向海關申報。如超過期限海關按日計征滯報金(按貨物價值萬分之五)超過三個月,海關將作無主貨物進行變賣。
⑧ 一般進口葡萄酒的利潤是多少
看情況,就我所知道的現在國內賣的貨值在100多的紅酒,國外采購價為1美元。國外海運到香港。然後香港進口過來。利潤是很大的
⑨ 紅酒的毛利率應是多少
一般在50~70左右,就是成本翻一到兩倍,當然我指的是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