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布萊葉怎樣「點子盲文」
1829年法國盲人路易斯·布萊葉創造了一種盲人使用的文字——點字。這項創造為廣大盲人帶來了很大幸福,但是他為造福盲人而畢生奮斗的事跡卻很少為人們所知道。布萊葉出生在法國一個貧苦的馬具匠家裡。他三歲時,一天在他父親的工作室里玩耍,不慎失手,刺傷了一隻眼睛,不久又感染另一隻眼睛,以致雙目失明。布萊葉的父母沒有放棄對這個盲孩子的培養。父親在木板上用釘子組成字母,認真教他認字。後來,他到村裡的小學讀書。布萊葉學習既刻苦又聰明,深受老師和校長的喜愛。那時,在盲人學校里,盲生的課本用放大的凸版的普通字母印刷而成,用時粘在像縫紉機一樣的台板上,孩子們讀書時,用手指一個一個摸過去,要摸好久才能讀懂一句話。而且課本的數量很少,大部分課程靠口授。布萊葉學習刻苦,成績好,求知慾強,但沒有更多可閱讀的書籍。他由此意識到,必須創造一種容易摸讀和書寫的盲文,才能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
一次,他偶然聽說一位法國軍官發明了一種「夜碼」,能在夜間准確傳送情報。布萊葉立即跑去請教。原來,在戰場上,為了防止暴露目標,夜間不能隨便點燈。這位軍官想出了個辦法,用鑽子在厚紙上打出小洞,使紙的背面微微凸出。再用手摸紙背,就可分辨出「小洞」表示的暗語來,他們就用這些打過洞的厚紙相互傳送情報。布萊葉從中受到啟發。此後,布萊葉專心致志地研究這種盲文。他又從人的體形受到啟發,他想,每個人都有兩個肩膀、兩臂和兩個膝蓋,在這些部位上若各加上一個凸點,不就成了放大了的六個凸點了嗎?多麼有意思的六個點啊!經過自己一番艱苦的編排,一套以不同方式排列、有規律可循的法語字母方案擬定出來了。六個凸點,加上空白,共有六十四種變化。
1829年,布萊葉在原方案基礎上加入了數學符號和音樂符號。他把這個方案首次向皇家盲人學校全體師生展示,要求校領導予以審查和推廣。布萊葉從盲人學校畢業後,一直留校任教。盡管他工作非常繁忙,健康狀況不佳,又遭遇很大挫折,但他並不氣餒。由於他的盲文具有很大的優越性,既便於摸讀,又便於書寫,深受學生們的歡迎,1831年正式定稿。次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布萊葉盲文讀物,為出版更高層次的盲文版自然科學書籍奠定了基礎。
1887年,「點子盲文」獲得國際公認,布萊葉給無數盲人帶來了光明。
⑵ 夜魔俠最後BEN發現那個項鏈上的"布萊葉"是什麼意思
盲文
braille
盲文的由來
18世紀30年代,在法國巴黎一所盲人學校里,有位教師叫布萊葉。布萊葉小時候因意外事故雙目失明。後來,他進入盲人學校讀書,畢業後留校當了教師。
那時,在盲人學校里,老師把一個個用又大又厚的紙片剪成的母,粘在像縫紉機一樣的台板上,孩子們讀書時,用手指一個一個摸過去,要摸好久才能讀懂一句話。為此,布萊葉很想創造出一種專供盲人摸讀和書寫的文字。
一次,他偶然聽說一位法國軍官發明了一種「夜碼」,能在夜間准確傳送情報。布萊葉立即跑去請教。原來,在戰場上,為了防止暴露目標,夜間不能隨便點燈。這位軍官想出了個辦法,用鑽子在厚紙上打出小洞,使紙的背面微微凸出。再用手摸紙背,就可分辨出「小洞」表示的暗語來。他們就用這些打過洞的厚紙相互傳送情報。
布萊葉對這種靠手摸的「夜碼」非常感興趣。經過五年時間的反復研究,布萊葉終於創造出了一種簡單、實用的「點子盲文」。這種文字由打在厚紙上的6個點子組成,通過幾組點子的不同排列,可以表示出所有26個拉丁字母。
1887年,「點子盲文」獲得國際公認,布萊葉給無數盲人帶來了光明。
⑶ 法國的先賢祠中存放著哪72位偉人
先賢祠 (le Pantheon)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於1791年建成,是永久紀念法國歷史名人的聖殿。它原是路易十五時代建成的聖·熱內維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歸國有脫離宗教後,改為埋葬「偉人」的墓地。1814年到1830年間,它又歸還教會。先賢祠中的藝術裝飾非常美觀,其穹頂上的大型壁畫是名畫家安托萬·格羅特創作的。1830年「七月革命」之後,繪畫的主題改變,先賢祠具有了「純粹的愛國與民族」特性。先賢祠內安葬著伏爾泰、盧梭、維克多·雨果、愛彌爾·左拉、馬塞蘭·貝托洛、讓·饒勒斯、柏遼茲、馬爾羅、居里夫婦和大仲馬等。至今,共有72位對法蘭西作出非凡貢獻的人享有這一殊榮,其中僅有11位政治家。
1744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五(1715-1774年在位)在梅斯身染重疾,為此他許下誓願:如果此番能夠痊癒,一定建一座新教堂,至到1764年,路易十五還了這個願,在首都巴黎塞納河南岸的聖·吉妮雄耶高地上建起了一座大教堂,於1790年將之全部完成。但竣工後一年,大革命時期(1789-1794年)的制憲會議就決定把它從教堂改為存放國家名人骨灰的祠堂——先賢祠(Pantheon) 。後來又經過幾次反復,直到第三共和國時期(1870-1940年),從安放雨果骨灰開始,再度改成國家名人祠墓,並保持至今。
安葬名人全表
入祠日期 姓名 備注
1791年 Honoré Mirabeau 1794年移出
1791年 伏爾泰
1792年 Nicolas-Joseph Beaurepaire 遺骸遺失
1793年 Louis Michel Le Peletier de Saint-Fargeau 移出先賢祠
1793年 Augustin-Marie Picot, marquis de Dampierre 遺骸遺失
1794年 馬拉 移出先賢祠
1794年 盧梭
1806年 Claude-Louis Petiet
1806年 François Denis Tronchet
1807年 Jean-Étienne-Marie Portalis
1807年 Louis-Pierre-Pantaléon Resnier
1807年 Louis-Joseph-Charles-Amable d'Albert, c de Luynes 移出先賢祠
1807年 Jean-Baptiste-Pierre Bévière
1808年 Francois Barthélemy, comte Béguinot
1808年 Pierre Jean George Cabanis
1808年 Gabriel-Louis, marquis de Caulaincourt
1808年 Jean-Frédéric, comte de Perrégaux
1808年 Antoine-César de Choiseul, c de Praslin
1808年 Jean-Pierre-Firmin, comte Malher 裝有心臟的瓮進入先賢祠
1809年 Jean Baptiste Papin, comte de Saint-Christau
1809年 Joseph-Marie, comte Vien
1809年 Pierre Garnier, comte de Laboissière
1809年 Jean Pierre, comte Sers 裝有心臟的瓮進入先賢祠
1809年 Jérôme-Louis-François-Joseph, comte de Durazzo 裝有心臟的瓮進入先賢祠
1809年 Justin-Bonaventure, comte Morard de Galles 裝有心臟的瓮進入先賢祠
1809年 Emmanuel Crétet, comte de Champnol
1810年 Giovanni Baptista, cardinal Caprara
1810年 Louis-Joseph-Vincent-Leblon, comte de Saint-Hilaire
1810年 Jean-Baptiste, comte Treilhard
1810年 Jean Lannes, c de Montebello
1810年 Charles-Pierre-Claret, comte de Fleurieu de La Tourette
1811年 Louis Antoine de Bougainville
1811年 Charles, cardinal Erskine of Kellie
1811年 Alexandre-Antoine Hureau, baron de Sénarmont 裝有心臟的瓮進入先賢祠
1811年 Ippolito Antonio, cardinal Vicenti Mareri
1811年 Nicolas-Marie, comte de Songis des Courbons
1811年 Michel, comte Ordener
1812年 Jean-Marie-François Lepaige, comte Dorsenne
1812年 Jean Guillaume De Winter, comte de Huessen
1813年 Hyacinthe-Hugues-Timoléon de Cossé, comte de Brissac
1813年 Jean-Ignace Jacqueminot, comte de Ham
1813年 Joseph Louis, comte Lagrange
1813年 Jean, comte Rousseau
1813年 François-Marie-Joseph-Justin, comte de Viry
1814年 Jean-Nicolas, comte Démeunier
1814年 Jean-Louis-Ebenezer, comte Reynier
1814年 Claude-Ambroise Régnier, c de Massa di Carrara
1815年 Antoine-Jean-Marie, comte Thévenard
1815年 Claude-Juste-Alexandre, comte Legrand
1829年 雅克-日梅內·索弗洛
1885年 雨果
1889年 Lazare Carnot 法國大革命百年紀念時移入
1889年 Théophile-Malo Corret de la Tour d'Auvergne 法國大革命百年紀念時移入
1889年 Jean-Baptiste Baudin 法國大革命百年紀念時移入
1889年 François Séverin Marceau-Desgraviers 法國大革命百年紀念時移入
1894年 Marie François Sadi Carnot
1907年 Marcellin Berthelot
1908年 埃米爾·左拉
1920年 Léon Gambetta 裝有心臟的瓮進入先賢祠
1924年 Jean Jaurès 被暗殺後十年移入
1933年 Paul Painlevé
1948年 Paul Langevin
1948年 Jean Perrin
1949年 Félix Éboué 首位進入先賢祠的黑人
1949年 Victor Schoelcher 其父馬克也在先賢祠內
1952年 路易·布萊葉 遺體於逝世百年紀念時移入
1964年 讓·穆林
1987年 René Cassin 百年誕辰紀念時移入
1988年 讓·莫內 百年誕辰紀念時移入
1989年 Abbé Baptiste-Henri Grégoire 法國大革命二百年紀念時移入
1989年 Gaspard Monge 法國大革命二百年紀念時移入
1989年 Marquis de Condorcet 法國大革命二百年紀念時移入
1995年 皮埃爾·居里
1995年 瑪麗·居里 首位進入先賢祠的女性
1996年 André Malraux
2002年 大仲馬 去世132年後移入
⑷ 關於路易·布萊葉的資料
1812年,法國庫普雷的小村莊里,三歲的路易·布萊葉在家旁邊他父親的馬具鋪內玩耍。他父親是本地一位最好的馬具匠。布萊葉先生也給村民的馬製作韁繩、馬鞍和項圈。他割出一根根皮條,然後用鋒利的工具在上面打孔。路易被警告他年齡太小,不能在鋪子里玩弄這些工具。
⑸ 開普敦葡萄酒產業的詳細介紹~~
你自己選擇你需要的。南非葡萄酒產業概況
影響南非葡萄酒產業的地理、歷史概況
地理概況
地理位置
南非位於非洲大陸最南端,介於南緯22至35度、東經17至33度之間。北鄰納米比亞、波札那、辛巴威、莫三比克和史瓦濟蘭。東、南、西三面為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環抱,海岸線全長3000公里,由北至南海拔多在600至1000米,全境大部分為高原、沿海為帶狀平原,奧蘭治河流貫穿全境,屬亞熱帶氣候。
(2)主要地形地貌
德拉肯斯山脈綿亘東南,卡斯金峰高達3660米,為全國最高點;西北部為沙漠,是卡拉哈里盆地的一部分;北部、中部和西南部為高原;沿海是窄狹平原。奧蘭治河和林波波河為兩大主要河流。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東部沿海為熱帶季風氣候,南部沿海為地中海式氣候。高低不平的地勢以及山谷坡地的多樣性,再加上兩大洋交匯,尤其是大西洋上來自南極洲水域寒冷的班格拉洋流向北流經西海岸,減緩了夏季的暑熱。白天,有海上吹來涼風習習,晚間則有富含濕氣的微風和霧氣。適度的光照也發揮了很大作用。這樣,地形差異和區域性氣候條件創造了葡萄品種和品質的多樣性。
歷史概況
1652年,Jan van Riebeeck在好望角(Cape ofGood Hope)建立荷蘭東印度公司燃油站。不久,他發現如果飲用葡萄酒的話,航海員將較少患壞血病。於是,他將葡萄枝條從歐洲發過來。l659年2月2日:他在日記中寫到:「今天是值得上帝稱道的日子,第一次用Cape(南非地名)的葡萄壓榨葡萄酒」。這是南非葡萄與葡萄酒工業的開始。
在英國佔領初期(始予1806年),南非的葡萄酒工業繁榮發展。1861年,英法之間的葡萄酒稅被切斷,南非替代了傳統上法國向英國提供葡萄酒的作用。但之後的半個世紀,由於根瘤蚜危害(1886年)、重新種植、缺乏市場而產生的過量生產及英國與布爾人之間的戰爭(1899-1903)等多種原因,南非的葡萄酒工業遭受混沌和無序的打擊。直到1918正Ko—oper0tiowo Wynbouwers Vereniging(KWV)的創立,這種情況才有所緩和 具有政府背景的K.WV通過行政和法律手段,減少產量(通過限額系統),生產市場需要的產品等方式,重新刺激了需求。在南非混亂時期,KWV保持著葡萄酒工業的活躍。但不可避免的,分離產生的惰性使南非很難跟上世界的發展趨勢,尤其在葡萄品種方面。例如,嚴格的檢疫法律使霞多麗被隔離數十年。現在,KwV的作用正在改變,對於葡萄酒工業,它仍然扮演著行政管理者的角色,同時又獨立於政府,它不再通過配額來控制生產,而允許種植者自主建立葡萄園、種植品種與自由市場競爭。同時 KWV作為一個葡萄酒公司,也管理葡萄園、釀造和銷售葡萄酒,但主要是面向國際市場。今天,南非的釀酒師和葡萄種植者正緊跟世界潮流和國際葡萄酒技術。在過去的數十年裡,葡萄酒釀造已經發生了戲劇性變化。
1957年,Cape的釀酒師引進了冷發酵技術,以便在炎熱的氣候條件下釀造新鮮、芳香型葡萄酒。有質量意識的生產者正在採用法國橡木桶進行葡萄酒成熟試驗。採收標准、酒窖處理和生產衛生條件也已得到改善。許多釀酒師通過廣泛參觀、實踐以獲得經驗,一些人在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或紐西蘭獲得了葡萄釀酒學位。同時,大家認識到商業的重要性,即必須釀造消費者喜愛的葡萄酒。許多酒廠正在開發酒店,在那裡,消費者能夠欣賞當地好的食品與葡萄酒。葡萄酒生產已經成為旅遊工業重要的組成部分。南非葡萄種植概況
2.1、葡萄品種
2.1.1、白葡萄品種以及栽培面積
南非進行葡萄栽培的葡萄園面積接近117000公頃,佔世界葡萄栽植總面積的1.5%。
在南非廣泛種植的白葡萄品種主要有:白富美(Sauvignon blanc,又名長相思)、白詩南(Chenin blanc)、哥倫巴(Colombard)、蘇坦娜(Sultana)、霞多麗(Chardonnay)、賽美容(Semillon)、亞歷山大玫瑰(Hanepoot,英文義為非洲白葡萄)、南非雷司令(Crouchen blanc)。 2.1.2、紅葡萄品種以及栽培面積
在南非廣泛種植的紅葡萄品種主要有:品麗珠(Cabernet Franc)、黑比諾(Pinot Noir)、瑪爾貝克(Malbec)、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施赫(Shiraz,又名穗樂仙)、梅鹿輒(Merlot)、黑神索(Cinsaut Noir)以及南非的地道品種比諾塔吉(Pinotage)。
2.2、影響葡萄種植的因素
2.2.1、土壤因素
在南非沿海地區,多是砂質岩和被侵蝕的花崗岩,在地勢較低處則被頁岩層層包圍。相反, 靠內陸的區域則以頁岩母質土和河流沉積土為主。土壤類型主要有以下三種:
(1) 花崗岩育成土
通常為紅色至黃色,呈酸性,分布於山麓坡地及山區。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和保水性,分布地區有:Oakleaf, Tukulu, Hutton, Clovelly。
(2) 塔爾布山砂岩育成土
為相對貧瘠的沙土,較好的保水性。分布地區:Fernwood, Longlands, Westleigh, Dundee。(3)頁岩育成土
通常為褐色,結構堅固,部分為已分解的母岩。富含養分,具良好的保水性。分布地區:Glenrosa, Swartland, Klapmuts, Estcourt。
2.2.2、氣候因素
南非大部分地區氣候溫和、水源充足、沖積土壤肥沃、乾旱為周期性的災害、地下水源豐富,全年平均每天日照時數為7.5~9.5小時,尤以4、5月間日照時間最長,全境氣候分為春夏秋冬4季。12月-2月為夏季,最高氣溫可達32─38℃;6-8月是冬季,最低氣溫為—10至—12℃。全年降水量由東部的1000毫米逐漸減少到西部的60毫米,平均450毫米。南非,葡萄栽培主要集中在南緯34度的地中海式氣候區域,該區域內西部氣候涼爽,有著理想的大規模種植優良葡萄品種的條件,形成了從海邊向內陸不超過50公里沿海的葡萄酒種植和釀酒區域。
2.3、南非主要葡萄種植區
南非有15個主要的葡萄栽植區域,其中最重要的是:康斯坦提亞、帕爾、斯泰倫布希、羅貝爾森、沃克灣、黑地(詳細介紹「3.3、南非各大葡萄酒生產區概況")
南非葡萄酒生產概況
3.1、主要葡萄酒酒種
南非的葡萄酒種類繁多,各式紅酒、白酒包括世界上有名的Riesling,Grand Cru,Sauvignon Blanc,Chardonnay,Semillon,Pinot Noir,Rose,Merlot,Shiraz,Pinotage,Cabernet Sauvignon等,此外還有甜酒、香檳和Sherry。
3.2、南非葡萄酒生產量的變化
3.3、南非各大葡萄酒生產區概況
3.3.1、奧勒芬茲河(OLIFANTS RIVER) 是沿奧勒芬茲河寬闊山谷的一片帶狀區域。與其他的開普產酒區相比,這里也較為溫暖,降水也少。而細致的葉幕管理技術,保障了葡萄能借葉片遮擋陽光。同時,結合現代化的釀酒技術,奧勒芬茲河地區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優質、高價值葡萄酒的基地。該區內包含有較涼爽的、高海拔的塞德堡和皮克涅庫夫區。
Olifants River產區位於西岸航線西開普省。 Olifants河沿岸地區一直被認為是南非生產精品葡萄酒的最理想地區。 葡萄園與酒庄分布於河的兩岸,為遊人提供了休閑的好場所。 大多數農場准備有美酒品嘗與銷售活動.。這條路線也以其美麗風景、美食、西開普海岸酒店為典型。 南非最大的葡萄酒廠Vredendal就是在這個產區蓬勃發展起來的。奧勒芬茲河(OLIFANTS RIVER)(見上圖)
3.3.2、伍斯特(WORCESTER)
從開普敦到伍斯特的Winelands僅一小時車程,該產區包括Wolseley、HexSlanghoek和下游流域的VilliersdorpNuy。伍斯特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和最重要的一個釀酒地區,該地區的酒產量佔南非的葡萄酒和烈酒總量的25%.。該地區也是南非最重要的白蘭地產區。據國際在線消息稱該產區還生產專門為盲人提供的印有布萊葉盲文的瓶裝葡萄酒。
以下是位於伍斯特產區的一些主要的酒窖:
Slanghoek酒窖
Slanghoek酒窖位於Slanghoek山谷,這里有著名Goudini溫泉,是發展葡萄酒旅遊的極佳場所。酒窖各式酒齊備,如栽培的Chardonnay,Cabernet,Sauvignon,Pinotage和HanepootJeripigo是最受歡迎的。
Nuy酒窖
這里有人氣十足的各種酒場。 提供有干白、干紅、半甜以及其他類型的酒,同時還有遊人的葡萄汁可供享受。
SIDE酒窖
該酒窖於1946年4月15日成立,是南非現存最古老的酒窖之一。 該酒窖生產有半甜白葡萄酒、干紅葡萄酒以及相當有特色的MuscadelHanepoot葡萄酒。 此外該產區還有Overhex酒窖、Brandvlei酒窖、 Bergsig酒窖 、Waboomsrivier酒窖 、Dasbosch酒窖、Eiland 酒窖 、Toitskloof酒窖等。 3.3.3、 克林卡魯 (小卡魯)(LITTLE KAROO) 克林Karoo是介於壯觀的山脈與土壤肥沃的沖積河之間。 這個狹長的區域從蒙地桂一直到奧茨霍恩,氣候稍嫌極端――夏日較暖而降水較少。葡萄種植往往是在灌溉水充沛的河谷區。克林卡魯生產南非最負聲名的幾種加強型葡萄酒,如Calitzdorp(卡利茲卓布區)因出產高品質的波特酒而聞名。Kango有名的是白蘭地酒廠。Montagu則充分利用了當地的溫泉資源使葡萄酒旅遊業迅速發展。
3.3.4、帕爾(PAARL)
帕爾是離開普敦50公里的一個風景優美的小鎮。座落在由三塊巨大的形如圓屋頂的花崗岩形成的岩層下部,岩石中最大的一塊被稱為帕爾峰。很多品種的葡萄都在這里有種植,如赤霞珠、西拉、皮諾塔吉、白詩南、霞多麗、白索味濃等。
帕爾區內被譽為開普地區「烹飪之都」的佛蘭夏克,這里還保持著法國胡格諾教派特徵,也反映在所產的葡萄酒中。這個區還包括惠靈頓,一個發展中的葡萄酒產區,生產一些有潛力的葡萄酒,以及最新的西蒙堡-帕爾。
帕爾其名是由它附近的三塊具有5億年歷史的形如圓屋頂的花崗岩而得來的,據說在雨後它們會像珍珠那樣閃光。著名的南非酒商聯合大酒窖就位於帕爾的中心地帶。這個強大的酒商不但是開普地區釀酒業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釀造廠。
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帕爾地區有18家葡萄酒生產商。 3.3.5、斯泰倫布希(STELLENBOSCH)
有著大學城和和研究機構的美麗城鎮斯泰倫布希,以自己的傳統釀酒歷史可追溯到17世紀後葉而倍感自豪。在其迅速增長的酒庄和釀造商數量(超過130個)中,也包括一些在開普很出名的名字。這個地區,有悠遠歷史的酒庄,也有當代的釀造廠,擁有幾乎所有尊貴的葡萄品種。而且,還因其出產多品種調配紅葡萄酒而聞名。這里的集中種植區被分為幾個小的品種栽培區,包括Simonsberg-Stellenbosch, Jonkershoek, Bottelary, Devon Valley, Helderberg, Papegaaiberg, Koelenhof 和 Vlottenburg。
3.3.6、康斯坦提亞(Constantia)
歷史上著名的康斯坦提亞山谷是康斯坦提亞甜葡萄酒的發源地,這種酒在十八和十九世紀聞名於世。在這條葡萄酒之路上,分布著為數不多的酒窖,他們保留著釀造卓越品質葡萄酒的傳統。葡萄園毗鄰塔爾布山的延伸部分康斯坦提亞堡,山下便是開普敦城及其延伸而出的郊區。這里種植的葡萄也得益於5到10公里以外的佛斯灣吹來的涼爽海風。3.3.8、得班山谷( Durbonville)
像康斯坦提亞一樣,得班山谷的乾地葡萄園非常靠近開普敦。這里有四個酒庄和三個葡萄酒釀造廠,主要位於靠海的起伏坡地上。不同的地貌和海拔,孕育了以紅葡萄為重點的多種葡萄酒。該地區生產的索味濃干白和美樂被世人所熟知。
3.3.9、歐文堡(Overberg,有些地方翻譯為山那邊)
新興的葡萄栽培區如波特河,愛堅和沃克灣分布在較涼爽的南部地區。沃克灣區靠近海濱城市赫爾曼紐斯,是目前南非最好的霞多麗、黑皮諾和白索味濃的產地。這些葡萄園中有一部分靠海,能受益於涼爽的海風,土壤是風化的頁岩土,非常適合喜歡涼爽氣候的品種。3.3.10、羅貝爾森(ROBERTSON)
靠布利德河灌溉的羅貝爾森地區被譽為「美酒、玫瑰谷」。這里的炭岩土使它很適於放養賽馬。當然,也一樣適於優質葡萄酒的生產。雖然夏季的氣溫比較高,但是,有涼爽的帶著濕氣的東南風吹拂山谷。這是傳統的白葡萄酒產區,以霞多麗而馳名。羅貝爾森也是開普地區最令人矚目的幾種西拉產區。另外,還有出產加強型甜葡萄酒。 3.3.11、圖爾巴(TULBAGH)
被Winterhoek山三面環繞的圖爾巴產區同時種植著果園和麥田。雖然山地的復雜性造就了多種多樣區域性小氣候,但夏季氣候仍然比較暖和。憑借現今高技術含量的葡萄園灌溉管理和先進的栽培實踐,這一地區的潛力正在逐步顯現。目前,在這個隱蔽的產區里,有兩個協作組織和一些葡萄酒釀造廠,其中一些屬於新移民。 3.3.12、 黑地( Swartland)
黑地產區位於開普敦西北,屬沿海區。它向北與皮克特堡接壤。在翻滾的金色麥浪與碧綠的葡萄園彼此掩映下的黑地產區,是濃郁醇厚的紅葡萄及高品質加強型葡萄酒的傳統產區。近年來,多種紅、白葡萄酒令人振奮地獲了大獎。這個產區還生產頂級的波特酒。3.3.13、其他產區簡介
(1) 北開普(NORTHERN CAPE)
是開普最北部的種植區,也是第四大產區。它一直沿奧蘭治河延伸,是最溫暖的地區,面積超過15000公頃。是最重要的白葡萄酒產區,紅葡萄—尤其是美樂、皮諾塔吉以及西拉種植越來越多
(2) 達嶺(Darling)
達嶺遍布優質葡萄庄園,另外它和距開普敦只有一小時路程而對旅遊者的吸引力愈來愈大。該地區的Groenekloof小區借著最靠近涼爽的大西洋,而出產高品質的索味濃干白而聞名遐邇。
(3)新產區(NEW AREAS)
令人振奮的新區正在涌現,其中的一些還沒有分離出來。Elim,在非洲最南端,有著涼爽的海上葡萄園,是個獨立的小區域。而Langkloof位於半乾旱的克林卡魯區,但是距離海岸只有18公里,在氣候方面能夠獲益於海洋。當然,在冬季常降雪的史瓦特堡高山上也有葡萄園。 4、南非葡萄酒銷售概況
4.1、國內銷售情況(包括進口酒的銷售狀況)
4.2、國際銷售情況
4.2.1、南非葡萄酒出口數量變化表
從此表格(2003)看出南非葡萄酒出口面相當廣,世界各大洲均有南非葡萄酒的消費群體,而其中英國的消費群體最為龐大,消費量佔南非葡萄酒總出口量的49.01%;荷蘭(The Netherlands,又翻譯為Holland)的11.94%和澳大利亞的9.066%分別位列二、三位。德國(GERMANY)和瑞典(SWEDEN)同樣也是南非葡萄酒的消費大國,消費比重分別為 7.684% 和4.294%。此外,南非葡萄酒的其他消費國家還有比利時、丹麥、加拿大、美國、法國、芬蘭、瑞士、挪威、東歐、日本、遠東部分國家,甚至在中東地區、冰島地區都有南非葡萄酒銷售。這些充分說明了南非葡萄酒的品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世界各地葡萄酒愛好者的認可,葡萄酒文化宣傳也相當到位,確實是葡萄酒新世界的佼佼者。4.2.2、南非葡萄酒進口數量變化表
南非作為一個葡萄酒生產大國,擁有各式各樣的酒種;隨著世界葡萄酒文化的普及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當地葡萄酒愛好者消費結構的多樣化與層次化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南非葡萄酒市場大門向外界打開,因此南非也免不了走上了葡萄酒進口道路。以下是南非葡萄酒進口情況表,5、小結
南非得天獨厚的地理與歷史條件為南非葡萄酒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長在這肥沃土地上的南非人則用勤勞的雙手和美麗的智慧讓這片土地飄逸著迷人的葡萄酒香。在南非,葡萄酒生產有3種主要類型的生產機構:庄園酒廠(82家)、合作社式酒窖(70個)、獨立酒窖(73個)。南非主要有5個生產銷售商:KWV、Bellingham、Distillers公司、Gilbey Vintners和StellenboschFarmer』Winery(SFW是世界第五大酒廠,是南非排在KWV之後的最大的酒廠)。這些公司用自己葡萄園的葡萄釀造葡萄酒,也購買葡萄與葡萄酒,與商標葡萄酒勾兌。
南非的葡萄酒產量位居世界第八,佔世界葡萄酒產量的3%,年人均消費葡萄酒9升。大多數葡萄酒通過國內銷售商銷售,但隨著國際認可,出口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總之,南非這一葡萄酒行業中的新星已經向全世界展示了她的光彩與奪目,她的未來必將更加燦爛!
⑹ 「布萊葉盲文」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1852年6月的一天,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一次盛大音樂會上,一位雙目失明的姑娘嫻熟地彈奏了一首曲子,博得了全場聽眾的喝彩。姑娘含著淚對聽眾說:「你們不要贊揚我,這成績應該屬於我尊敬的老師布萊葉,是他教會了我如何『看』樂譜!」
盲姑娘之所以能「看」樂譜,要歸功於布萊葉發明了盲文。不過,布萊葉的發明是建立在前人努力基礎上的,從下文我們可以看到,布萊葉的發明就是發明學中所謂的「移植法」:凡是對自己的發明有啟發、借鑒的東西,不妨拿過來,加以改造創新,成為新的發明。
18世紀時,法國人阿尼產生了讓盲人也能「看」書的想法,經過反復試驗,阿尼發現如果把字母製成突出於書本的形式,盲人就能用手「看」懂它。1786年,阿尼在一位出版商的協助下,出版了第一本印成微凸文字的盲文書。
在阿尼的盲文發明之後不久,巴黎一所盲童學校的創建人瓦倫丁先生,想出了用厚實的布料或紙板剪成字母,然後再把它們貼到紙上做成盲文書的辦法。這種書雖然比阿尼的書更容易「看」懂些,可太重了,一頁書就有課桌那麼大,「看」起來既費力又不方便。
瓦倫丁盲童學校的盲孩子,多少年來一直就是「看」這種碩大笨重的盲文書的。後來,他們中的一個——布萊葉,想到要改造它,要發明一種新的盲文書。
布萊葉1809年1月4日出生在法國巴黎附近的庫普雷城,父親是個制馬鞍的皮匠。3歲那年,小布萊葉因玩耍不慎,被錐子扎瞎了一隻眼睛,不久另一隻眼睛也因感染而失明。10歲時,布萊葉被送到巴黎的瓦倫丁盲童學校學習。從此以後,他就與盲文結下了不解之緣。他17歲畢業後,被留在學校任教。布萊葉忘不了當年學盲文的艱辛,決心創造出一種專供盲人「閱讀」和「書寫」的文字來。
有一天,布萊葉和一位朋友在一家飯館吃飯。席間,那位朋友順手翻著剛剛出版的報紙,發現了報道上尉指揮官巴比埃發明「夜碼」的消息。他馬上興奮地把這條消息念給布萊葉聽。
原來,巴比埃奉命在夜間執行一項任務,當他們到達離敵人陣地不遠處時,上司派人送來了一份緊急命令。由於不能點火,結果巴比埃只得藉助微弱的星光,連看帶猜,才弄懂了命令的內容,總算沒有誤事。這次經歷使巴比埃感慨萬分,後來他就發明一種「夜碼」,即採用一些凸起的點點畫畫之類符號來代替字母,再用它們來拼寫成文。接到的人在黑夜中憑手指觸摸辨認「夜碼」,了解內容。
巴比埃的「夜碼」給布萊葉很大啟發:這種「夜碼」不就是一種不用眼睛看的「夜文」嗎?用類似的方法,能不能進而造出盲文來呢?他在朋友陪同下,興沖沖地趕到巴比埃家求教,收獲很大。回到學校以後,布萊葉對上尉的設計作了深入的研究,開始在上尉發明的基礎上進行新的創造。這當中他經過了無數次的排列和試驗,終於在1829年,他20歲時為盲人創造了「點字」。
布萊葉的「點字」全沒有筆畫,只有凸出在原紙上的點子。其方法是用縱向3個點,橫向2個點共6個點的相互結合,來表示法文的各個字母和標點符號。這個方法的原理和巴比埃的「夜碼」一樣,但判讀得更快。
布萊葉高高興興地將他的「點字」向學校推薦,建議採用這種新的盲文來教盲童。可由於當時「點字」尚不完善,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對。布萊葉又經過5年時間的研究,在原來基礎上作了修改補充。為了使盲人能像正常人一樣學習數學和音樂,布萊葉還發明了盲文的數學和音樂符號。可是,在一次當眾表演時,布萊葉因緊張而導致失敗,他的盲文又被否定了。布萊葉只得瞞著校長,在學校里偷偷試驗。
直到他的學生,那位盲姑娘的公演獲得成功後,布萊葉的「點字」才引起了社會的注意。就在姑娘演出的第二天,巴黎的幾家報紙都刊登了對布萊葉和他的「點字」的報道。姑娘激動地帶著報紙,摸索著來到布萊葉家中時,她的老師已病得奄奄一息了。幾天後,43歲的布萊葉離開了人世。他死時,臉上帶著欣慰的笑容,因為他終於得知:20多年來,他為盲同胞而耗費的心血有了結果。
1854年,在布萊葉逝世兩周年時,法國宣布將布萊葉發明的「點字」用做標准盲文,並用他的名字命名為「布萊葉盲文」。1879年,在柏林舉行的國際盲人教師代表會議上,決定全世界所有盲人學校都要採用布萊葉的方法編排本國盲文進行教學。1895年,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發明者,人們將布萊葉作為世界盲文的國際通用名稱。因此,至今國際上都把盲文叫做Braille——布萊葉。
⑺ 布萊葉獲得了哪些成就
盲字的發明者是法國盲人布萊葉(1809~1852年),發明時間是1829年。
布萊葉出生在法國巴黎近郊庫普雷城的一個手工馬鞍匠家庭,3歲時弄傷眼睛導致雙目失明。1819年進了由法國人豪伊於1784年創辦的世界第一所盲人學院學習音樂。
當時的書籍是厚紙或布條排成凸起的普通法文字母,又大又重,摸讀起來,無從下手,而且更無法書寫。1826年他在盲人學校任教之後,決心創造一種盲人容易摸讀和書寫的簡便文字。
有一天,他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館里,聽到報紙上介紹陸軍炮兵軍官查里·巴比埃創造了一種「夜文」的消息。這對布萊葉來說是個特大的喜訊啊!第二天他便登門求教。巴比埃創造的「夜文」由12個凸點組成,只是為了利於夜間作戰時進行聯系和傳遞命令,但不是一套完整的文字。不過布萊葉由此得到啟發,進一步專心研究,終於在1829年正式宣布了他創造的點字。這對盲人教育是一種劃時代的創造。然而,學校當局認為這只是一種符號而不是文字,因而沒有採納他的盲字,更不予以承認。雖然在他創造盲字後的1834年,有人曾用他的盲字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盲文印刷品,可是他的盲文卻仍未被有關當局承認和採用。
後來,他的一位盲人女學生在一次聚會上演奏鋼琴獲得成功時,女學生向在坐的人講述了她的老師布萊葉發明盲文和教她學習的情況。不久,報紙上刊登了這條新聞,於是學院當局表示將承認和採用盲文。令人遺憾的是,沒過幾天,布萊葉去世了,年僅43歲。
雖然布萊葉逝世了,但他創造的盲字陸續為世界各國所採用。1887年,國際上正式承認布萊葉創造的盲字為國際通用盲文。為了紀念他的創造精神,1887年在布萊葉的家鄉普雷建立了一座紀念碑,1895年人們又將布萊葉的姓作為世界上盲字的國際通用名稱,因此,現在國際上就把盲字稱為「布萊葉」。
⑻ 法國先賢祠里安葬的72位偉人都有誰
1791年 米拉波 1794年移出。
1791年 伏爾泰。
1792年 尼古拉·若賽夫·博瑞派爾 遺骸遺失。
1793年 路易·米歇爾·勒佩萊蒂耶·德·聖法爾諾 移出先賢祠。
1793年 奧居斯坦·馬瑞·皮科·當皮埃爾侯爵 遺骸遺失。
1794年 馬拉 移出先賢祠。
1794年 盧梭。
1806年 Claude-Louis Petiet。
1806年 François Denis Tronchet。
1807年 Jean-Étienne-Marie Portalis。
1807年 Louis-Pierre-Pantaléon Resnier。
1807年 Louis-Joseph-Charles-Amable d'Albert, c de Luynes 移出先賢祠。
1807年 Jean-Baptiste-Pierre Bévière。
1808年 Francois Barthélemy, comte Béguinot。
1808年 Pierre Jean George Cabanis。
1808年 Gabriel-Louis, marquis de Caulaincourt。
1808年 Jean-Frédéric, comte de Perrégaux。
1808年 Antoine-César de Choiseul, c de Praslin。
1808年 Jean-Pierre-Firmin, comte Malher 裝有心臟的瓮進入先賢祠。
1809年 Jean Baptiste Papin, comte de Saint-Christau。
1809年 Joseph-Marie, comte Vien。
1809年 Pierre Garnier, comte de Laboissière。
1809年 Jean Pierre, comte Sers 裝有心臟的瓮進入先賢祠。
1809年 Jérôme-Louis-François-Joseph, comte de Durazzo 裝有心臟的瓮進入先賢祠。
1809年 Justin-Bonaventure, comte Morard de Galles 裝有心臟的瓮進入先賢祠。
1809年 Emmanuel Crétet, comte de Champnol。
1810年 Giovanni Baptista, cardinal Caprara。
1810年 路易斯·安東尼·布干維爾。
1810年 Jean-Baptiste, comte Treilhard。
1810年 讓·拉納·莽泰貝洛。
1810年 Charles-Pierre-Claret, comte de Fleurieu de La Tourette。
1811年 Louis Antoine de Bougainville。
1811年 Charles, cardinal Erskine of Kellie。
1811年 Alexandre-Antoine Hureau, baron de Sénarmont 裝有心臟的瓮進入先賢祠。
1811年 Ippolito Antonio, cardinal Vicenti Mareri。
1811年 Nicolas-Marie, comte de Songis des Courbons。
1811年 Michel, comte Ordener。
1812年 Jean-Marie-François Lepaige, comte Dorsenne。
1812年 Jean Guillaume De Winter, comte de Huessen。
1813年 Hyacinthe-Hugues-Timoléon de Cossé, comte de Brissac。
1813年 Jean-Ignace Jacqueminot, comte de Ham。
1813年 約瑟夫·拉格朗日。
1813年 Jean, comte Rousseau。
1813年 François-Marie-Joseph-Justin, comte de Viry。
1814年 Jean-Nicolas, comte Démeunier。
1814年 Jean-Louis-Ebenezer, comte Reynier。
1814年 Claude-Ambroise Régnier, c de Massa di Carrara。
1815年 安東尼·吉恩·瑪麗·泰弗納德。
1815年 Claude-Juste-Alexandre, comte Legrand。
1829年 雅克·日梅內·索弗洛。
1885年 維克多·雨果。
1889年 拉扎爾·卡諾法國大革命百年紀念時移入。
1889年 Théophile Malo Corret de La Tour d'Auvergne 法國大革命百年紀念時移入。
1889年 讓-巴蒂斯特·貝爾納多特 法國大革命百年紀念時移入。
1889年 弗朗索瓦·塞維林 法國大革命百年紀念時移入。
1894年 瑪利·弗朗索瓦·薩迪·卡諾。
1907年 米奇林· 貝特洛。
1908年 埃米爾·左拉。
1920年 萊昂·甘必大 裝有心臟的瓮進入先賢祠。
1924年 讓·饒勒斯 被暗殺後十年移入。
1933年 保羅·潘勒韋。
1948年 保羅·朗之萬。
1948年 瓊佩蘭。
1949年 費利克斯·埃布埃 首位進入先賢祠的黑人。
1949年 維克托·舍爾歇 其父馬克也在先賢祠內。
1952年 路易·布萊葉 遺體於逝世百年紀念時移入。
1964年 讓·穆林。
1987年 雷內·塞繆爾·卡森 百年誕辰紀念時移入。
1988年 讓·莫內 百年誕辰紀念時移入。
1989年 Abbé Baptiste-Henri Grégoire 法國大革命二百年紀念時移入。
1989年 加斯帕·蒙熱 (法國數學家 蒙日)法國大革命二百年紀念時移入。
1989年 孔多塞 法國大革命二百年紀念時移入。
1995年 皮埃爾·居里。
1995年 瑪麗·居里 首位進入先賢祠的女性。
1996年 安德烈·馬爾羅。
2002年 大仲馬 去世132年後移入。
2011年 艾梅·費爾南·達維德·塞澤爾。
2015年日爾曼·蒂利翁, 戴高樂-安托尼奧茲, 讓·扎伊和皮埃爾·布羅索萊特。
2018年7月1日 西蒙娜·韋依(Simone Veil)成為第五位進入先賢祠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