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葡酒知識 > 中世紀法國葡萄酒

中世紀法國葡萄酒

發布時間:2021-02-25 17:05:59

① 法國葡萄酒文化的歷史

法國的葡萄酒歷史十分悠久,可追溯至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臘人來到了法國馬賽地區,並帶來了葡萄樹和葡萄栽培技術。公元前51年,凱撒征服了高盧地區,正式地葡萄樹栽培便在此展開。隨著葡萄種植區域不斷向北擴展,公元3世紀,Bordeaux和Burgundy開始為供不應求的葡萄酒市場釀制葡萄酒。公元6世紀,隨著教會的興起,葡萄酒的需求量急增,加之富豪對高品質葡萄酒的需求,加快了法國葡萄酒業發展的腳步。中世紀時,葡萄酒已發展成為法國主要的出口貨物。
1855年,法國正值拿破崙三世當政。三世國王想借法國1889年巴黎世界博覽會的機會向全世界推廣波爾多的葡萄酒,而且想讓全國的葡萄酒都來參展。於是,他請波爾多葡萄酒商會籌備一個展覽會來介紹波爾多葡萄酒,並對波爾多酒庄進行分級。這無異於去捅一個馬蜂窩,因為那些酒庄個個都很自以為是,然而勝出者只能有一個。於是波爾多商會把責任推託給一個葡萄酒批發商的官方組織Syndicat of Courtiers,讓他們將所有酒庄分為5級,每個吉倫特區的紅酒生產者都包括在其中一個級別里。兩周後,Syndicat of Courtiers拿出了他們的分級,包括58個酒庄,1個超一級,4個一級,12個二級,14個三級,11個四級和17個五級。超一級酒庄為:呂薩呂斯酒堡(d'Yquem),四個一級酒庄為:Lafite-拉菲(Rothschild)、拉圖(Latour)、瑪歌(Margaux)和紅顏容(Haut-Brion)。
幾乎所有的等級園均來自梅多克,唯一例外就是Haut-Brion(紅顏容,又譯奧比安),來自格拉夫產區。其他的產區也沒有包括在內,而且所有評出的酒庄全部集中在波爾多左岸地區,右岸的Cheval Blanc(白馬)這樣在18世紀就已經十分出名的酒庄也沒有包括在內,這不得不說明是這次分級制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這個分級制度內,同一級的酒庄也是有先後之分的,比如Mouton-Rothschild(木桐)就是二級酒莊裡的第一把交椅。但是這種做法招來了很多批評。1855年的9月,Syndicat of Courtiers給波爾多葡萄酒商會去了一封信,說明在同一等級內沒有先後之分,商會於是對名單進行了修改,統一級酒庄內按照字母順序排列,才將此事平息。 自從1855年後,酒庄的名稱、所有者、葡萄園甚至葡萄酒的質量都有很多變化。現在名列分級制度的等級園內的有61個酒庄。當然即便是酒庄更名易主,如果其歷史上是等級園,他還將保持等級園的位置。唯一的一次變動就是1973年,在Philippe Rothschild男爵不斷努力下,Mouton Rothschild(木桐)由二級酒庄升級為一級酒庄。也就形成了現在世所共知的「五大名庄」。
在此之後,格拉夫地區和聖·愛美隆地區在上個世紀中葉也進行了酒庄分級,只不過沒有像梅多克地區那樣分成5個等級。所有這些進入酒庄分級的酒庄都稱為「列級酒庄」,在酒標上能夠看到「Grand Cru Classe」的字樣。
時過境遷,許多法國波爾多紅酒庄園的風貌已大有改觀,庄園主歷經了數次變更,釀造方法也與先前有了不同,但這個分級法的原則至今仍被人們遵循,並推廣到法國乃至世界。古老的葡萄酒行會對波爾多來說,同樣值得一提。這是一個由社會名流和葡萄酒專業人士組成的非盈利性協會,他們身著古色古香的紅頂紅袍,系著白色披肩,舉行庄嚴盛大的儀式,隆重紀念與葡萄酒相關的節氣和活動。行會世代相傳,延續至今。
波爾多是法國最大的AOC葡萄酒產區。同樣是波爾多AOC等級的紅葡萄酒,在分級上還大有不同,通常是酒標上標稱的產區越小,葡萄酒的質量越高,所以酒庄(Margaret Red)的酒最為名貴。在波爾多縱橫十萬公頃的葡萄園上,遍布大小酒庄8000多個,出產的葡萄酒各具風格,縱是一街之隔,風味亦截然不同,這也是波爾多紅酒令人著迷的原因之一。
酒城波爾多有句名言:酒是釀造師的孩子。意思是說,有了優秀的釀造師,才能創造出高質量的酒。
波爾多瑪格麗紅紅酒的高貴源於它漫長而細致的釀造方式:葡萄汁在發酵過程中,浸皮的時間控制著紅酒清澈動人的顏色及酒中丹寧的含量;發酵完成後,需要將沉於發酵槽底的酒渣抽取出來,這是一段緩慢而耐心的過程;接下來是選出品質最好的酒,同時將不同品種的葡萄酒以完美的比例結合。這樣不但可以提升酒的品質,還可以保留下不同品種葡萄的風味,而且能結合出更為獨特美妙的口味。經過幾個月或更長的時間,葡萄酒從橡木桶中裝瓶封蓋。此時的紅葡萄酒依然具有生命力,它們透過軟木塞緩緩地呼吸,繼續發生著奇妙的變化,漸漸達到成熟。因此,波爾多紅酒大多適宜長期保存,上佳的美酒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才能成熟。
自從古代英勇無畏的水手把葡萄樹枝從尼羅河的山谷和克里特島帶到希臘、西西里和義大利南部,再由此傳入法國之後,葡萄的種植和釀酒技術在這塊六邊形的國土上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良、提升和發揚光大。葡萄酒文化不僅表現了法蘭西民族對精緻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法國文明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部分。

② 法國葡萄酒文化的人類文明

法國著名化學家馬丁·夏特蘭·古多華(1772 1838)曾說過:「酒反映了人類文明史上的許多東西,它向我們展示了宗教、宇宙、自然、肉體和生命。它是涉及生與死、性、美學、社會和政治的網路全書。」 葡萄和酒的象徵意義在宗教上隨處可見。耶穌創造的有關酒的第一個奇跡是在佳娜的婚禮上,他把水變成了美酒。耶穌說:「我是真正的葡萄,我的父親是種植葡萄的農民。」對耶穌的門徒來說,酒是上帝之子的鮮血。在聖體聖事等儀式上,葡萄和酒受到了教士們的普遍青睞。在中世紀的藝術畫中,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被表現得像一串壓榨機下的葡萄。直到18世紀,人們還認為喝下去的酒會在體內變成血液。在疫病流行時,所有的人都會喝酒避邪。
酒會使人陶醉。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醉酒在民間是神聖的。但基督教反對醉酒,因為「歡樂之源的酒會像毒蛇一樣咬人」。在古希臘,除了音樂家和舞蹈家,其餘人不得參加宴會飲酒。古羅馬男子嗅妻子之口以探其是否偷偷喝酒,如若聞到酒味則會將其處死。無神論與人文主義改變了宗教的嚴格戒律。哲學家柏拉圖和蒙田都曾提倡有節制地飲酒。在文藝復興時期,詩人贊美美酒帶來的創造力。在這一時期的文藝作品中,帝王和王子常以善飲的形象出現。 從很古老的時候開始,人們已將酒與藝術、善與美兄弟般地結合在一起。在希臘神話中,維納斯因為酒才與巴克科斯相逢,酒又因此被認為給人類帶來情愛和歡娛。幾乎所有的藝術都贊美美酒給人帶來的陶醉和靈感。
16世紀義大利畫家阿爾欽博托把金秋之神繪成酒神模樣,他們的形象既表現出青春的緊張,又表現出在轉瞬即逝的和諧中所煥發出的精神。畫家佛朗西斯科·德·科雅,查爾斯·福朗索瓦,德比涅,和奧古斯丁·赫努(AugusteRenoir)等的繪畫均就葡萄及葡萄豐收時的採摘場景加以表現,以展示大自然的慷慨無私。福朗索瓦·米勒的畫表現了箍桶匠酒桶的粗壯,亞吉納·布丹(EngèneBoudin)的畫表現的則是波爾多葡萄酒桶的運輸場面。
在伏爾泰的小說中,我們會讀到這樣的句子:「克拉里·艾黎克斯親手倒出泡沫濃濃的阿伊葡萄酒,用力彈出的瓶塞如閃電般劃過,飛上屋頂,引起了滿堂的歡聲笑語。清澈的泡沫閃爍,這是法蘭西亮麗的形象。」

③ 歐洲中世紀 一斤葡萄酒 多少錢

Henry Riley寫的《13,14和15世紀倫敦和倫敦生活編年史》( of London and London Life in the 13th, 14th and 15th Centuries)中提到了這樣的價格規定:
最好的鵝 6便士
最好的乳豬 8便士
最好的公雞 6便士
母雞 4便士
最好的兔子 4便士
最好的水鴨 2.5便士
最好的野鴨 5便士
四隻雲雀 1便士
丘鷸(woodstock) 3便士
沙錐(snipe) 1.5便士
灰山鶉 5便士
野雞 2便士
烤羊腿 2.5便士
烤雞 7便士
烤鵝 7便士
最好的羊架 24便士
最好的牛腿肉 5便士
最好的豬腿 3便士
當時在倫敦可以買到糖、葡萄酒、扁桃仁、海棗、大茴香、甘草、蜜餞、肉豆蔻、肉桂、胡椒、香菜、加侖、葡萄乾、無花果、丁香、姜、鹽、大米、糖漿等等。1磅甘草要1便士,一磅生薑要2先令,1磅丁香超過4先令,1磅番紅花10先令(1先令等於12便士)。有技術的勞動者3天才賺1先令。而橙子果醬1磅要3先令。
當時在倫敦花上0.5到1便士就可以喝上一杯(容積約一品脫的酒杯)葡萄酒。多數英格蘭當時的紅酒來自波爾多,每加侖3到4便士,德國萊茵河流域的葡萄酒要每加侖6到8便士,西班牙的酒和波爾多的價錢差不多,最便宜的是英格蘭的酒,只有白葡萄酒,一般是波爾多酒的一半價錢。只是多數英格蘭酒都讓貴族喝了,酒館一般沒有。
一品脫=1/8加侖=0.5675升 我只有葡萄蒸餾酒的密度:1.0933
最初英格蘭鑄造銀幣時規定一便士=24格令≈1.56克,含銀1.3克左右。
征服者威廉時期正式規定:
一便士=22.5 格令~1.46克(1.5格令作為鑄幣必須的費用),當時英國只有一便士一種鑄幣,普通人用起來不是很方便,所以民間有剪成兩半的半便士和四分的法尋(farthing),但這些錢幣都不是官方的,穩定性就不好了,而且兌換和剪切錢幣的人(往往是放高利貸的猶太人)還常有磨取銀屑牟利的行為(在迫害猶太人時,這是大罪之一)。
到愛德華長腳(一世)1279-1300年間,改革幣制,完成了兩次大改鑄,正式鑄造圓形的半便士和法尋,維持22.5格令的標准,這次改鑄,長腳驅逐全部猶太人,沒收其全部不動產和大部分動產(合計1萬鎊多一些,當時猶太人已經被榨幹了),又向義大利銀行家借款兩萬余鎊,湊足了改鑄經費。
改鑄後重量變化
1346年改鑄,一便士=20 格令
1412年改鑄,一便士=15 格令
1464年改鑄,一便士=12 格令
1526年改鑄,一便士=10 格令
1542-1551年間,在亨利八世統治時期,政府轉型,財政吃緊,貶值一度非常嚴重,到愛德華六世和伊麗莎白一世時期,英國政府努力恢復,1551年一便士=8 格令,此後穩定到1696年改鑄。重量雖未再下跌,但因為政策失誤(故意?)直到1560年硬幣含銀量才恢復1544年3月前的水平。
1磅銀(最初為羅馬磅328克)=20先令=240便士,不過磅和先令在8世紀末銀便士成型後的500年間只是結算單位。1磅的金幣到1489年才開始發行,1504年發行銀質先令。在1544年之前,每磅硬幣含銀11.2金衡盎司(金衡一盎司=480格令=31.10克,一磅=12盎司=373.24克),1544年6月到1545年3月,下降到9盎司,1545年4月到1546年3月,又進一步跌落到6盎司,甚至到1551年每鎊硬幣的含銀量一度僅為3盎司,1558年末時每磅硬幣含銀量不足6盎司,每磅便士含銀量僅為4.4盎司。
以上是英國倫敦13世紀至15世紀包括葡萄酒在內一些物品的大致價格及便士不同時期的重量與含銀量數據。由於一便士的重量不斷下降導致貶值,所以你在換算時最好取中間值。

④ 中世紀歐洲貴族平民喝什麼酒,有什麼種類

由於基督教的原因,貴族和教士必須喝一定量的葡萄酒,既然可以喝,自然就不會回限制,所以貴族們一般答喝葡萄酒,即使不產葡萄酒的英國也從法國西部以波爾多為中心的地區進口葡萄酒(該地區中世紀長時期是英王領地,但不屬於英國),當時的酒主要就是按產地分,似沒有今天的品牌意識。後來為了節約運輸成本,產生了蒸餾的葡萄酒,就是白蘭地了。此外,中世紀後期出現了特殊工藝製成的含氣葡萄酒,就是香檳了。葡萄酒是西歐最大的國際貿易產品之一。平民,非酒產區的一般喝麥酒,度數很低,類似於今天的啤酒。後來也出現蒸餾的麥酒,如威士忌之類

⑤ 法國什麼時候開始種植釀酒葡萄是中世紀嗎

法國種植釀酒葡萄的歷史悠遠。並不是中世紀才開始的。最遠可以追溯內到公園前6世紀。

法國容釀造葡萄酒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紀,當時腓尼基人和克爾特人首先將葡萄種植和釀造業傳入現今法國南部的馬賽地區,葡萄酒成為人們佐餐的奢侈品。經過幾個世紀的辛勤勞作與耕耘,終於成為世界葡萄酒舞台的主角。到公元前1世紀,在羅馬人的大力推動下,葡萄種植業很快在法國的地中海沿岸盛行,飲酒成為時尚。然而在此後的歲月里,法國的葡萄種植業卻幾經興衰。公元92年,羅馬人逼迫高盧人摧毀了大部分葡萄園,以保護亞丁寧半島的葡萄種植和釀酒業,法葡萄種植和釀造業出現了第一次危機。
公元280年,羅馬皇帝下令恢復種植葡萄的自由,葡萄種植和釀造進入重要的發展時期。1441年,勃口第公爵禁止良田種植葡萄,葡萄種植和釀造再度蕭條。1731年,路易十五國王部分取消上述禁令;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葡萄種植不再受到限制,法國的葡萄種植和釀造業終於進入全面發展的階段。然而1864年,葡萄蚜蟲災害曾席捲法國,法國的大部分葡萄園被毀,幸虧人們發明了把法國葡萄枝嫁接在抗蟲害的美國葡萄根上,才使法國葡萄種植絕處逢生。

⑥ 紅酒中世紀老世紀是怎麼回事

你所說的應該復是葡萄酒的新制世界與舊世界。

這兩個稱呼的區別在於:
舊世界:指的是葡萄種植與葡萄酒釀造歷史較為悠久的國家,一般長達數世紀甚至幾千年,其興旺歷史也一般為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大家比較熟悉的舊世界有法國、義大利、德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另外較陌生的還有希臘、埃及、喬治亞等。

新世界:與舊世界相反,指的是葡萄種植與葡萄酒釀造歷史比較近代的,興盛時間一般為一至兩百年,比較是熟悉的有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美國等,現在墨西哥、巴西等不常見的葡萄酒產酒國也慢慢生產葡萄酒。

⑦ 從貴族到平民,為何中世紀的歐洲人都是葡萄酒的瘋狂追求者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像中國我們喜歡吃中餐,而歐洲人則喜歡吃西餐。中世紀的歐洲人十分的喜歡喝葡萄酒,這是他們的傳統,而且與他們當時生活環境有關。歐洲沒有喝開水的習慣,因此喝葡萄酒就能夠抵抗一些疾病。並且葡萄酒也是他們精神上的寄託基督教有關。喝葡萄酒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習慣和不可或缺的一件事,也被認為身份和地位的代表。

不管是高層人員還是低層人員,他們都喜歡葡萄酒,高層是為了彰顯你的地位和養護身體。而社會低層次的人,他們只能喝劣質的葡萄酒,那種酒能讓他們短暫的痛苦的生活中有短暫的快樂,喝葡萄酒的那個時候可以忘掉憂愁,因此,無論是高層還是低層,中世紀的歐洲人都喜歡葡萄酒。加上葡萄酒的確好喝,很多人就十分的喜愛,是一種文化。

⑧ 法國葡萄酒的發展歷史

最早的歷史:
公元前7000-5000年的亞美尼亞地區(西接土耳其,南接伊朗交界)-版波斯灣,公元前4000-3000年-希權臘、羅馬-歐洲大陸
中世紀之後:
羅馬帝國於公元5世紀滅亡,分裂出西羅馬帝國(法國、義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國地區)

⑨ 中世紀法國最著名的葡萄酒

中世紀那來最著名的一個是源château neuf pape;因為是教皇克萊蒙五世的私人領地,那自然可以算是貢酒了吧

再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Romanée conti了,當年康帝親王跟路易十五的情婦龐巴度夫人爭的不亦樂乎,也跟皇家有點關系了吧

⑩ 中世紀的法國葡萄酒是什麼樣的

禮士,紳士,城堡,古老的貴族氣息,可參考南航的進口紅酒法國系列的,京東搜索:蒂爾酒類專營店。

與中世紀法國葡萄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